【合集】大班教案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双三角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形纸、剪刀、折好的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
1、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表演猴子爬山问: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好玩吗?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折一个?
2、引导幼儿学习看图示折双三角。
教师:下面我们看看它是怎么折的。请小朋友先看图示学折双三角。图一:正方形纸,对角折;图二:将两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图三:手放进中间层向两边拉开就成了双三角;图四:剪下上面一个角,在剪下的角上简单画猴脸,夹在双三角中间,两只手在中间层的两边抽动,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顶了。
3、交待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朋友折时要先看画面上图示,看清楚第一步、第二步是怎么折的`,第三步又是怎么折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注意拉成双三角的过程。
4、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大家一起看看、说说谁的山折得最平整。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天空中有关星星的基本知识,知道太阳系里的家庭成员,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科学的兴趣
2. 让幼儿在快乐和谐的'氛围里学习成长。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许多灯笼,挂在空中。晚上眨眼睛,闪闪放光明。
二、 请星系宝贝们作自我介绍
1、 我是水星,住在第一条轨道,离太阳妈妈最近。
2、 我是金星,住在第二条轨道,我最爱干净。
3、 我是地球,住在第三条轨道,我最精彩。
4、 我是火星,住在第四条轨道,和地球关系最好。
5、 我是木星,住在第五条轨道,我个子最大。
6、 我是土星,住在第六条轨道,我最漂亮
7、 我是天王星,住在第七条轨道,我最乖
8、 我是海王星,住在第八条轨道
9、 我死冥王星,住在第九条轨道,离太阳妈妈最远。但是我们最勇敢,和海王星一起说。
三、 教师问学生答:
1、地球地球在哪里?你的邻居都是谁?
2、木星木星在哪里?你的邻居都是谁?
3、天王星天王星在哪里?你的邻居都是谁?
4、 浅黄色的是什么星?(金星)
5、 血红色的是什么星?(火星)
6、 蔚蓝色的什么星?(地球)
7、 重量较轻的是什么星?(土星)
8、 个子最大的是什么星?(木星)
9、 最近最小的是什么星?(水星)
10、最远的还有什么星?(冥王星)
四、教师小结:
小朋友,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好多小朋友多说想当一名宇航员,你最想到哪颗星球上看以看呢?为什么?
太空中有太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开发,老师希望你们认真地学习,长大后做一名真正地宇航员,到太空探索更多的秘密。
大班教案 篇3
主题
我们幼儿园地处农村,这里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在我们的周围有农田、有橘园、有菜地……,可以说到处都是植物,但是,这也从未引起过孩子们的注意,虽然孩子们天天接触这些东西,却很少思考些什么问题。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本土资源开展主题性活动,一直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植物中的蔬菜产生了兴趣,提出了蔬菜的种植、蔬菜的买卖等,可活动刚开始就产生了许多问题,于是,我们利用家长、周边的资源再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爷爷奶奶的菜地》的主题活动。通过带孩子们参观菜地,鼓励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解绿色菜篮子,从中知道蔬菜的知识和统计的方法,引导孩子们自助配菜,使孩子们了解样样食物都有营养,帮助孩子们改掉挑食的坏习惯,也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交往,为他们今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蔬菜,了解蔬菜的烹饪食用方法、营养价值,知道农民伯伯种菜的辛劳,激发幼儿对主题活动探究的兴趣。
2、让幼儿通过看看、做做、尝尝等亲自经历过程中,萌发喜欢蔬菜的情感,让幼儿懂得蔬菜是帮助我们健康成长的好朋友。
环境创设:
1、师幼共同创设的主题墙,墙上张贴小朋友参观菜园地拍摄的照片和记录的蔬菜的品种及价格;幼儿带来的各种蔬菜的图片等。
2、自然角中也投放一些常见的蔬菜实物进行发芽的'实验;家长与孩子共同制作的蔬菜造型——洋葱娃娃、萝卜小船等。
家园联系:
1、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主题探究活动的内容、范围及意义。
2、通过“家园之窗”,让家长了解在主题活动中可能需要配合的活动。如:带幼儿到超市去看蔬菜、选购蔬菜、拓宽幼儿对蔬菜的了解等。
3、书写通知,告诉家长孩子们的探究进程,求得家长的协助。
4、每位幼儿带蔬菜的种子或秧苗来丰富自然角。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道运动时出汗后,要及时擦汗。
初步了解用毛巾擦汗的方法,并愿意尝试。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已初步掌握摊开毛巾擦嘴的方法;
(材料准备)幼儿人手一块干净毛巾。
活动重点:知道出汗后要及时擦汗。
活动难点:根据顺口溜的提示学擦汗。
活动过程:
一、听听议议:
教师讲故事——小猴跟着母鸡老师在操场上玩皮球,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他随手用手往脸上一擦,脸上马上出现了几条黑手印。
讨论:怎么会有黑手印?
小猴的`脸看上去怎么样?(辅助提问:干净吗,漂亮吗?)
天气热了,运动了一会儿就容易出汗。应该用什么擦汗呢?怎么擦汗呢?
二、学习擦汗:
说说脑袋上哪些地方最容易出汗。
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毛巾擦汗。
教师念顺口溜,并演示正确方法:“小毛巾摊开来,擦脸蛋,擦额头,脖子上面再擦擦,小小汗珠不见了。”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边念顺口溜边逐一指导。
(用顺口溜提示幼儿“小毛巾摊开来”,以及各个部位都要擦)
重难点:根据顺口溜的提示学擦汗。
三、活动延伸:
运动后继续引导幼儿正确擦汗。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广告的作用,认识各种各样的广告形式。
2、通过观看广告片,迁移生活中各种广告经验,学习尝试仿编广告。
3、对广告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各种广告创编。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电视机、广告录像以及有广告的报纸。
2、一盒牙膏、一支牙膏。
3、请幼儿回去注意收看、收听广告并收集广告。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共同欣赏广告词,引出主题。
⑴(师生共同欣赏广告录像)教师: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广告?
⑵教师:小朋友,你还在哪里看过广告、听过广告?请你学一学广告词。
2、了解广告的多种形式,请幼儿表演自己比较喜欢的`广告。
⑴教师:你还见过、听过什么样的广告?它是什么样的?广告词是怎么说的?
⑵让幼儿先与同伴交流,再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知道的广告词。
⑶教师:这么多的广告,你最喜欢哪一个?请你给我们表演好吗?
3、讨论广告的用处。
⑴教师:你还在哪里看到或听到广告?(电视上、广播中、报纸上、马路边等)
⑵教师:在电视上、广播中、马路上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听到各种各样的广告,你知道为什么要播广告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做广告吗?
⑶师生共同模仿和表演各种广告,鼓励幼儿要说和别人不一样的广告,对大胆表演的幼儿给予表扬。
4、幼儿创编广告词。
⑴(出示牙膏盒和牙刷)教师: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请你编一个广告词。
⑵鼓励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广告词,当幼儿创编受阻时,教师及其他同伴给予补充,使创编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⑶请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创编广告词。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物头饰小猴、小松鼠各一张。
2、每组一个小筐,每人10颗纸糖。
3、3个果冻壳、4张糖纸、5个饼干袋。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小猴。
1、教师:小猴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
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
朋友来了,小猴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
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提问: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3、帮小猴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请小朋友想想?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6、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7、幼儿操作。
请小朋友每人拿10颗纸糖,算一算来了几个客人?
8、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二、再次出示图片
1、现在小松鼠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松鼠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3个果冻壳、4张糖纸、5个饼干袋。
2、现在请小朋友猜猜看来了多少客人?
3、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4、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5、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6、现在请小朋友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三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现在请小朋友动动脑,算一算。请幼儿上前操作。
7、请小朋友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帮小猴和小松鼠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大班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小老鼠的漫长一夜》讲述了一个大老鼠为了让小老鼠独自睡觉克服恐惧的故事。孩子们也有因为害怕黑夜不敢独自战胜恐惧的弱点,这本接近幼儿实际生活的题材的绘本,能让幼儿产生共鸣,更加自主的读绘本,感受绘本的魅力。
故事中的小老鼠,由于弱小而无知,他不敢在黑夜里独自睡觉。于是,那一夜对于小老鼠来说,就变得格外的漫长,刮风的声音、树枝敲打窗户的声音、猫头鹰的叫声、没关紧的水龙头的滴水声……这所有生活中很正常的声音,都被他的恐惧心幻化为各种古怪吓人的声音。可是,大老鼠在弄清了“怪声”的来源后,却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小老鼠的求助。这是为什么呢?他是想帮助小老鼠战胜由恐惧感带来的依赖性,逐步变得勇敢起来、独立起来。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中我选取前半部分内容,采用集体电子绘本阅读的方式展开,通过观察、想象、讨论,学习角色对话等理解绘本内容,并以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感悟作品的情感,体验阅读的乐趣。在不同声音的解读上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从最初听到风声的有针对性地导读到后面滴答声的自主阅读,逐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通过每次声音释疑后鼓励小老鼠勇敢面对,让幼儿明白其实夜晚并不可怕,我们都能勇敢面对,进而理解大老鼠为培养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用心。活动最后,给孩子留下悬念和猜测想象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他们的阅读愿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绘本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能用完整连贯的语句表述自己的观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体验小老鼠在漫长一夜中的不安心情,理解大老鼠为培养小老鼠勇敢意志品质的良苦用心。
活动准备:
图书一本,课件
活动重难点:
通过观察、想象、讨论,理解绘本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活动过程
一、创设意境,融入绘本
1、音乐渲染,描述引入:夜深了,大老鼠躺在他的大床上睡着了,小老鼠呢?
2、它怎么就睡不着呢?
二、欣赏画面,理解图意,讲述故事
(一)风声
1、(播放风声)这是什么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都怎么样了?
2、大老鼠听到小老鼠的叫声,会怎么说呢?
3、大老鼠会同意吗?为什么?
4、大老鼠为什么不让小老鼠跟自己睡在一起呢?我们来鼓励一下小老鼠吧!
(二)啪啪声
过渡句:小老鼠躺在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呼啦呼啦……他还听到——
1、这又是什么声音?
2、小老鼠听到这个声音是怎么做的?
3、小老鼠会怎么向大老鼠请求?
4、你是大老鼠又会找什么理由?
(三)呜呜声
1、(播放呜呜声,二幅连阅)听到这个声音小老鼠在干什么?
2、他会和大老鼠之间怎么说呢?
3、师幼共读。
小老鼠只好又回到自己的床上,它多么希望天可以早点亮起来呀!你想对小老鼠说些什么?
(四)滴答声
1、出示图片,小老鼠在干嘛?他可能听到什么声音?
2、(播放滴答声)听到水滴声小老鼠又想跟大老鼠睡一起,他们之间又会怎么说呢?
3、合作扮演角色。
三、领会内涵,克服胆怯
1、这个晚上,小老鼠听到了几次声音?
2、大老鼠没让小老鼠睡到自己的床上是为什么?
四、设置悬念,激发后续阅读
1、介绍书名。
2、小老鼠这一夜会睡着吗?在小老鼠的家里还会发生什么事呢?等下次我们再到这本书里找找吧。
设计意图
创设意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有针对性地导读,为后面的连续阅读打好基础。
启发性、针对性的引导,让幼儿主动理解画面,大胆表达对画面的认识和理解,感悟作品的情感,体验阅读的乐趣。
连续阅读,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梳理阅读到的故事内容,体验小老鼠的心理。
留下悬念,激发后续阅读。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接着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有趣和痒痒唤起的“笑” ,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后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教案03-27
大班的教案04-12
[经典]大班教案08-02
(精选)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经典]08-11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经典)大班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