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外部两个特征找出该物体或者给物体进行定位。
2、能和同伴交流活动的内容,愉快地参加活动。
3、能用语言表述相关的操作内容。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数学区:
(1)材料:相关动画软件;《送给爸爸的礼物》操作板等
(2)游戏:《送给爸爸的礼物》、《给动物爸爸找宝宝》、《排排队》、《找爸爸》等
2、美工区:
折纸《送给爸爸的包》;剪贴《送给爸爸的礼物》等
3、语言区:
《爸爸的手真能干》
活动过程:
1、课件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师:“有家小动物专卖店开业啦,我们去看看吧……”
2、幼儿自由为爸爸购买礼物
幼儿根据篮子里、卡片上的物体特征,找出相应的物体,找到后说一说。
3、参加区域活动,教师重点指导数学区,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活动
4、小结评价:
(1)幼儿演示新的数学游戏的玩法:
(2)激发幼儿对爸爸的.喜爱
师:“你们喜欢自己的爸爸吗?我们除了送礼物给爸爸,还可以怎样做来表示对爸爸的喜欢呢?过会儿可以和好朋友谈一谈。”
活动反思:
最近我们正在进行《我的好爸爸》这个主题活动,此活动就是围绕这一活动进行的。
各区域活动提供的操作均围绕主题活动内容设计。
利用电脑课件创设的生活情景导入活动,孩子特别喜欢,个个兴致很浓,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操作电脑时,由于电脑的语音鼓励及有趣的送礼物画面让孩子觉得它的真实,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为别人的爸爸买到合适的礼物而开心不已。在此基础上,我们过渡到第二个为自己爸爸买礼物的阶段,并创设了购物的环境及购物单,孩子们很高兴地拿着单子去购物,当他们拎着亲自买来的礼物时,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通过同伴的介绍、向教师的展示,大部分孩子均能按要求购物:根据物体的两个外部特征找出相应物体。
当孩子们回到桌面操作作业单时,有些幼儿遇到了不会操作的困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孩子们缺乏二维空间的经验,因此提供的学具出现二维操作的内容无疑是干扰了孩子们的操作。通过这次活动后的思考,提醒我们在以后的学具设计中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干扰来影响幼儿的操作,同时提供的学具要具有层次性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
中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活动背景感觉统合训练器材中的羊角球,色彩鲜艳、造型美观,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兴趣。当幼儿看到它们时,都想去摸一摸、试一试、玩一玩。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我以羊角球为器材 ,设计了中班体育活动《快乐的小松鼠》,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赋予活动以故事情节,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基本动作练习,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丰富与深入,逐步提高动作难度和运动的负荷程度,让幼儿在自由、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自己去玩、去尝试、去探索。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玩羊角球,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肌体协调、灵活。
2、有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勤劳、勇敢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
1、羊角球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平衡木四个,小树16棵(空气塑料玩具制作),大灰狼头饰一个。
2、录音机及磁带。
(三)活动过程:
1、 开始部分:"小松鼠"模仿操(动作自编),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听音乐有精神地做动作。
反思:这一环节,既达到了热身的效果,又是提高幼儿兴趣的前奏曲,更为后面的正式活动打下了基础。
2、基本部分:
(1)"小松鼠"玩球:幼儿人手一只球,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多种方法创造性地玩球,如:抛、滚、拍等,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反思:幼儿在玩羊角球时,想了很多种玩法。有的把羊角球当背包背在身上过小桥;有的拉住两只羊角在地上拖、有的拍、有的滚、还有的和好伙伴一起抛着玩。教师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话语,启发、暗示的口吻,如:"你玩得真好,还有没有其他种玩法呢?"、"你真行,这办法棒极了!"等,进一步引导幼儿发现新的玩法。
(2)"小松鼠"学跳:在幼儿刚才玩的基础上,重点练习双脚连续向前跳。
① 教师一边请个别幼儿示范跳的动作,一边讲解动作要领"两手抓住羊角,坐在球上,双脚蹬地和球一起前进"。
② 幼儿四散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跳的稳,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纠正不够正确的动作。
③ "比比谁的本领学得好":幼儿分组练习跳得动作,练习跳一段距离,不从球上掉下来,能力强的幼儿跳的距离可长一些。
反思:教师集体讲解并示范,便于幼儿做些休整;而在分散练习中,幼儿二人或多人结伴一起练习,能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在平时的活动区活动中,孩子们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来收拾玩具,来来回回跑很多趟,有时一次只搬运一块玩具,而且大多数都是单独收拾玩具,很少与同伴进行合作。针对这一情况,老师设计了这一活动,旨在通过活动提高幼儿合作能力,在活动中探索出各种又省时又省力的搬运玩具的方法。
活动目标:
1. 探索搬运玩具的各种方法和策略。
2.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和帮助他人的快乐。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幼儿玩具若干,有大小轻重的不同种类;工具材料若干,
塑料袋,大小塑料筐等;将场地布置成森林模样;录音机,
磁带;请一位教师扮演猪妈妈。
活动过程:
一.从已学的故事《拔萝卜》引出问题,尝试创新解决。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都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萝卜拔出来了,可老爷爷又犯愁了,萝卜很大很重,用什么办法把萝卜运回家呢?
2.幼儿提出多种解决办法,教师鼓励幼儿的创新精神。
二.活动:搬玩具。
1.进入情境:教师接电话,告诉幼儿:刚才我接到猪妈妈从森林打来电话,说她从商店买了很多玩具准备运回家,可半路上车坏了,那些玩具又多又重,她一个人搬不动,想请我们去帮她搬玩具,你们愿意帮助她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搬玩具。
(1)听着欢快的音乐进入大森林,找到猪妈妈和玩具。
(2)找到猪妈妈,看看有些什么玩具?
尝试将玩具搬回猪妈妈的家,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可协助,不正面指导。针对幼儿活动予以评价。
A 请幼儿谈谈搬玩具的感受。幼儿可能出现:
a 帮助别人,心里很高兴。(对幼的想法予以表扬、鼓励)
b很轻松。(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搬玩具的,对在搬玩具中使用了工具和有创新表现的予以肯定、赞赏)
c 很累。(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搬玩具的,为什么会感到累)
B猪妈妈为了表示感谢,决定将玩具送给小朋友。教师提出问题:猪妈妈家离小朋友的家很远,用哪些办法搬玩具才能搬得又快又轻松。
C 幼儿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办法。
(3)再次尝试搬玩具。
将玩具从猪妈妈家搬到小朋友的`家,鼓励幼儿尽量尽量与他人合作搬玩具。
3.归纳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1)归纳方法。
(2)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迁移经验。
今天小朋友们在搬玩具时使用了很多巧妙的办法,终于成功了。如果以后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怕,只要开动脑筋,就一定会成功的。
(3)拿着猪妈妈送的玩具到户外去玩。
活动反思:
儿童教育家阿莫纳什维说:“创造条件将儿童在游戏中固有的自由选择机会和全身心投入的心态迁移至教学过程中去,从而使幼儿自己去探索和发现。”我为孩子们的探究活动提供了游戏的环境,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这是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活动中教师不是简单的把方法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体验和感想。通过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幼儿不仅体会到了帮助他人和成功的乐趣,而且学会了合作。
中班教案 篇4
名称:有趣的数字
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并区分6与9。
准备:
1、几何图形组合画三幅(还有小动物)。
2、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
3、每组提供白色纸条、浆糊、记号笔。
过程:
一、看图编电话号码。
(1) 我们将要去春游了,我想邀请小动物一起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 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猴、小熊、小兔)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 引导幼儿看图数数编号码。(三家全部观察后,人人翻译号码)
(人手一份操作用具。可以用数字贴号码,也可用笔写号码)
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583469 583496 582734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6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2) 观察:在三个电话号码中有哪些是不一样的?(小猴家的号码是有9、6,小熊家是6、9;小兔家没有这两个数子,有的是2、7)
相同的是什么?
(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3)区分6和9
问:老师也常把6和9搞错,请你们帮助我记住它。( 让幼儿说出6的圆圈在下面,9的圆圈在上面。)根据幼儿的讲述出示数字23456789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 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 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上海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我们用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有意识地请几个孩子上来念所编的号码。
中班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乒乓球的特性。
2、能力目标: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并正确讲述对乒乓球特性的认识。
3、情感、态度目标:养成良好的倾听、观察和思考的习惯,产生打乒乓球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对画面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乒乓球的特性。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讲述对乒乓球特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在乒乓游戏中已经接触过乒乓球,并初步了解乒乓球能滚、跳的`特性。
2、材料准备:乒乓球和乒乓板;自制故事《乒乓兄弟历险记》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师(出示乒乓球和乒乓板):你们看,这是谁来啦?可是,今天乒乓球和乒乓板两兄弟遇到麻烦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看图讲述,逐段理解
1、师(出示视频1):画面上乒乓板和乒乓球两兄弟遇到了谁?老鼠们在干什么?
2、师(出示视频2):接着,发生了什么事情?
3、师(出示视频3—6):乒乓球和灰皮鼠在干什么?谁获得了胜利呢?
4、师(出示视频7—8):他们又在干什么呢?这次又是谁获得了胜利?
5、师(出示视频9—11):老鼠们为什么请乒乓球乒乓板留下来?
三、完整听讲,懂得乒乓球的特性
1、师(完整讲述故事后):为什么乒乓球小弟跑过了灰皮鼠?(幼儿讨论,自由发言)
2、师(小结):因为乒乓球是个球体,所以能在地上滚动。
3、师:为什么横杆一次次升高乒乓球小弟都能跳过去?
4、师(小结):因为乒乓球有弹性,只要在地上一掷就会反弹起来。
5、师:谁来说说,从这个故事里你知道了乒乓球有什么本领?(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6、师:我们可以在乒乓区域、乒乓桌上玩时继续体会乒乓球的特性。
附: 《乒乓兄弟历险记》
一天,乒乓板和乒乓球两兄弟正在草地上玩。他俩玩得正高兴时,从草地里突然钻出三只大老鼠来。蓝皮鼠对黑皮鼠、灰皮鼠说:“他俩敢来我们的地盘打扰我们的运动会。快,把他们抓起来。”(视频1)
乒乓板和乒乓球被带到了老鼠洞里,关进了一间小屋里。黑皮鼠恶狠狠地对他俩说:“嘿嘿,现在该让你俩吃吃苦头了。”(视频2)
老鼠三兄弟来到运动场上,又比赛跑又比跳高。可过了一会儿,他们觉得就他们三个比赛好没劲,便想到了关在小屋里的乒乓球和乒乓板。(视频3)黑皮鼠就跑过来把乒乓板和乒乓球领了出来,并叫他俩也去参加比赛。乒乓板一听,很骄傲地说:“你们要比赛跑和比跳高,只要让我小弟乒乓球和你们比就行了。”(视频4)
老鼠们可看不起这不起眼的乒乓球,便得意洋洋地派出灰皮鼠和乒乓球比赛跑。随着哨声一响,灰皮鼠拼命地向前冲去。(视频5)只见乒乓球小弟使劲向前一滚,轻而易举地就超过了他,获得了胜利。(视频6)
接下来是比跳高,老鼠们又得意了起来。“这回我们赢定了。你没手没脚,怎么跳得过去?”(视频7)谁知乒乓球小弟只轻轻一弹就跳过了横杆,老鼠们又一次惊呆了。(视频8)横杆越升越高,乒乓球每次都跳了过去,老鼠们却一个个败下阵来,他们只能认输了。(视频9)
老鼠们不得不佩服乒乓球小弟的本领高强。这时,乒乓板大哥自豪地说:“怎么样,我的小弟都超过了你们!如果我们两人合力,你们更不是对手。现在该放我们走了吧!”(视频10)谁知老鼠们坚决不同意。原来,他们想请乒乓板和乒乓球留下来,教他们玩打乒乓呢!
从此,乒乓板乒乓球和老鼠三兄弟成了好朋友。(视频11)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回声_中班艺术教案07-05
中班的教案04-06
[经典]中班教案07-25
(经典)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26
(精选)中班教案07-30
中班教案(精选)08-02
中班教案【精选】08-04
(经典)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