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7 10:37:41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集锦6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尝试动手操作,探索热空气能够让物体转动的科学奥秘。

  2、初步理解空气流动能让纸蛇旋转的原理。

  3、养成仔细观察和积极实践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画蛇纹的经验。

  2、物质准备-资料图片、背景音乐、操作工具及材料(彩纸、勾线笔、小木棍、蜡烛、打火机、棉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猜谜语师生互动引入活动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了解科学小知识:蛇的种类(虎蛇、玉米蛇、绿巴曼蛇、蟒蛇)。

  二、基本活动:

  1、出示小纸蛇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使小纸蛇动起来。

  2、教师提问:如果在不能用手摇或嘴吹的情况下,怎样让纸蛇舞动起来呢?

  3、出示蜡烛让幼儿动手尝试能不能在蜡烛的.帮助下使纸蛇旋转起来。

  4、教师温馨提示:用火安全。

  5、幼儿动手实验。

  6、教师提问:

  (1)刚才你们发现小纸蛇在怎么跳舞呀?

  (2)那你们知道小纸蛇蛇为什么会旋转吗?

  7、出示活动主题-旋转的纸蛇

  8、教师总结:点燃蜡烛后,蜡烛上方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在上升的途中,碰到了小纸蛇,一部分的气流进入到了螺旋状的纸条中,从而使纸蛇转了起来。

  三、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大家都知道了空气流动能使物体动起来的原理,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做出来的呢?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吧!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

  2、并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

  3、在游戏中探索影子的方位变化特点。

  活动准备:

  1、幻灯机、玩具娃娃。

  2、手电筒、小人偶。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1)教师: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阳光下面在一起,你停它也停,你走它也走,就是不开口。小朋友仔细想一想这是什么呀?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

  (3)教师:对,是影子。你们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

  2、进行实验,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

  (1)打开幻灯机,将光投到墙上。

  提问:看一看墙上有影子吗?

  (2)教师用玩具娃娃挡住光线。

  提问:现在发生什么事情?为什么现在会有影子了呢?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4)教师关掉幻灯机。提问:现在墙上有影子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有光,并且有物体挡住光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影子。没有光,有物体,也不会产生影子。

  3、进行实验,引导幼儿探究光和影子的关系。

  (1)教师固定手电筒在上方,打开手电筒照射人偶,请幼儿观察影子在哪个方位,并请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依次将人偶变化位置,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1、在户外活动时,玩手影游戏。

  2、带领幼儿玩“踩影子”的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手机的多样性,学习使用手机。

  2.知道手机可以用来传递消息给他人,让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方便。

  3.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观察、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重难点:能够使用手机进行打电话和别人去得联系,感受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课前就丰富幼儿对一些紧急电话的了解。

  2、收集各种各样的充满电的手机。

  3、能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或是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以小组形式进行观察比较

  ——“今天小猴子要开一家手机店,于是小猴子就去进货了,他一走进货的地方,就看见了(教师出示手机和座机电话),这两样东西,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

  那手机和座机电话使用的时候哪个更方便一些呢?从哪里体现出手机更方便一些?

  (体积小、容易携带)

  于是小猴继续进货,瞧瞧,这些手机呀就是小猴子进的货,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手机是什么样的?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帮小猴子分分类吧。”

  ——小结:原来小猴进的手机的外形是各种各样的:有的是方形的,也有的是长方形的。而且手机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灰的,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黑的。而且它们的品牌也都不一样。另外它们有的是翻盖的,有的是直板的、有的是滑盖的。

  (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幼儿能自主的进行合作式的观察并在在相互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发现手机之间颜色、形状、样式、品牌的不同,从而能感受到手机的多样性特点。)

  ——“既然我们发现了它们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它们有没有一样的(都有的)地方?” “分别有哪些数字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使用投影仪)

  ——师幼共同小结:手机上都会有数字键,各种功能键、显示屏、而且它们都能用来打电话和别人取得联系。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投影仪来让幼儿能更直观、清楚的了解手机之间的共同点并知道手机可以用来打电话。从而能更自然的过渡到下面一个环节。)

  2.根据已有经验,让幼儿回忆并讲述手机的使用方法,了解其用途

  ——“我们怎么用手机来打电话呢?和旁边的.小朋友们一起想一想,说一说!”

  ——师幼共同小结:原来用手机打电话是要先想好给谁打电话,他的电话号码是什么,然后在手机上按上电话号码,再检查一遍按得电话号码是否正确,最后按绿色的通话键接通对方的电话。

  (这个环节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使用手机打电话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相互讨论从而得出使用手机的正确方法。这也是为下面动手打电话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帮助幼儿能够更好的进行拨打电话。)

  3.打电话

  ——“如果你现在有一部手机,要请你打个电话给严老师,怎么打呢?严老师的电话号码就在这里。” 然后请个别小朋友来说一说。

  ——请幼儿每人去选一个手机,拨一下想要打得电话号码。

  “现在请小朋友自由的选择一部手机来打给你做想打电话给他的人”

  ——发现手机要插上手机卡之后才能与别人进行打电话。

  “你们地打通电话了吗?为什么你们会打不通电话?”

  小结:手机里面都会有插手机卡的地方,只有插上卡之后手机才会有信号,才能也别人进行打电话了。

  (这个环节是为了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尝试拨打电话。在拨打过程中也让幼儿能了解用手机打电话是需要插上手机卡的,从而拓展幼儿对手机在工作原理的认识了解。)展开阅读全文

  ——请一个小朋友用老师的手机真的去拨打电话。

  “那个小朋友愿意来用周老师插好电话卡的手机来试一试打个电话?你想打给谁?他现在在哪里?他的电话号码是什么?好,那你来试一试给爸爸打个电话吧!“(教师开启扬声器)”现在你爸爸在哪里?你和爸爸说道话了吗?开不开心?“

  小结:我们可以用手机来打电话给不在身边的亲人,和他们说说话,这样就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

  ——“刚刚他给爸爸打了电话,打的是手机用到了手机号码,那除了手机号码之外,你们还知道可以打什么电话号码?这些是什么电话?”“像这些紧急电话我们能不能随便打?为什么?“

  小结:我们除了可以打给手机之外,还可以打家里电话。火灾时打119,求助时打:110,生病时打:120、要电话查询打114、要天气查询打96121。在我们遇到困难时可以打这些电话来帮助我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安全,更方便!但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只有在紧急时才能拨打,不然会给警察叔叔他们带来麻烦的!

  (这个真正打通电话的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从让幼儿真的去打通电话,和电话另一头的人进行谈话,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能够真实体验到打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非常多的幸福和方便。从而切实解决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部分。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一些紧急电话的掌握和了解。)

  4.延伸活动

  那手机除了打电话能和大家取得联系,还有什么功能也能和别人取得联系的呀?

  “那除了用手机和别人联系外还有什么工具也能是我们相互去得联系?”(播放课件:电话、电脑上网、传真机、对讲机)

  小结:这些工具都和手机一样是通信工具,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这个结束环节是为了能丰富幼儿对一些常见通信工具的了解,知道还有很多工具也能使我们和别人进行联系。从而能进一步感受到通信工具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身边常见物品感知风的存在,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知道风是有大小,有方向的。

  2、引导幼儿热爱科学,喜欢探索。

  活动重点:通过身边常见的物品感知风的存在。

  活动难点:了解空气流动形成风,知道风是有大小,有方向的。

  活动准备:小红旗一面,风车一个,胶袋一个,气球一个,百宝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出事百宝箱,吸引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1、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周老师,我是李老师,今天我们给小朋友到来了一个百宝箱,里面会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这是什么呀?他是干什么用的呢?(取出气球,一一引导幼儿介绍)师:这些东西除了小朋友刚才说的用途,还能干什么用呢?我们一会儿一起去发现。(请1个小朋友上台做游戏)做游戏有奖,把气球吹有气,然后让气吹向幼儿,带出风吹是什么感觉

  2、出示小红旗,导入主题师:让我来摸一摸百宝箱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咦,这是什么呢?那一起来和小红旗做一个游戏吧!规则是你们不能碰到他,让他飘动起来。(请两个小朋友上台做游戏)小结:我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动一动就会带动空气的流动,形成风,风会让小旗飘动起来。

  二、幼儿抢答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感觉有风的存在。(有奖问答)

  三、出示胶袋,引导幼儿感知风的`方向。

  师: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礼物,猜猜会是什么呢?哦,原来是胶袋,那胶袋有什么好玩的呢?

  四、出示胶袋,引导幼儿了解风是有方向的。

  通过带领幼儿不断地操作,得出结论:想让胶袋飞向哪里,就要让风向那个方向吹,风是有方向的。

  风起的时候,会把树叶吹落下来,落在地上的树叶被风吹起来,塑料袋,纸片也会飞起来,所以我们不要随地扔垃圾,见到纸片要捡起来放垃圾箱里。

  3、出示图片,认识了解自然界的风,风的危害和风的用途。

  教学反思:

  学习过程中幼儿的参与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师的期望值太高,孩子们一直答不出来,这时老师的主导性就加强了,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思考空间,答案会不可思议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仔细地观察实验。

  3、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2、红、黄、蓝颜料,透明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门送礼物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二、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吗?

  1、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

  2、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 红+蓝=紫色

  三、交代实验要求,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分别请一个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来变魔术,逐个变出桔黄色、绿色和紫色。

  2、让每组幼儿颜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评。

  延伸活动: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小熊也想当魔术师,我们来看看小熊要变什么呢?

  1、小熊逐个变出一篮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没涂颜色,需要小朋友来帮忙。

  2、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安装电池的活动,了解一些电池和安装电池的基本常识。

  2、培养幼儿的动手、发现能力,并尝试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探究过程。

  3、了解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不同型号的电池若干;

  2、钟表、手电、电动玩具、录音机、手机等;

  3、 记录单;

  活动过程:

  1、老师介绍活动任务要求:

  * 第一个任务是;用老师准备的电池,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 第二个任务是:在安装电池的过程中,让幼儿发现、观察、思考:电池上有什么小秘密?你是怎样安装电池的?找一找看安装电池有没有小窍门,好办法。

  2、介绍记录单,鼓励幼儿把安装电池的方法,用自己的方式去记录。

  提示:记录表上有个X,√?幼儿也可以自己画笑脸、哭脸等。

  3、介绍活动一共分四桌,幼儿可以选择喜欢的物品去操作。

  4、幼儿动手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幼儿活动情况。

  指导重点:

  (1)电池上有什么标记?电池两头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2)安装时电池鼓的一端顶在哪儿?平的一端放在哪儿?

  (3)小钟表、手电筒、电动玩具等在安装电池的地方有什么标记?有没有和电池一样的标记?

  (4)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电池?你知道你装的是几号电池吗?

  (5)幼儿的记录情况。

  5、帮助幼儿总结归纳电池的一般常识和安装电池的一些方法。

  (1)老师检查幼儿第一项任务完成的情况:让钟表走起来,让手电筒亮起来;让玩具动起来。

  (2) 老师引导幼儿把操作中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步:归纳有关电池的一般常识。

  * 提问:电池上有什么标记符号?知道电池上有“+”正极、“-”负极。

  * 电池的两端一样吗?知道鼓出来的'一端是正极,平的一端是负极。

  * 电池都是一样大小的吗?知道电池的大小不同,型号也不同。常用电池有1号、2号、5号、7号电池等。

  第二步:引导、归纳安装电池的方法。

  * 引导幼儿归纳安装电池槽中的弹簧和电池安装时的关系。知道把电池平的一端(负极)放在弹簧上,鼓的一端(正极)放在没有弹簧的一端。

  * 引导幼儿归纳双向电池排列方法。知道虽然是两排,但仍然是电池平的一端(负极)放在弹簧上,鼓的一端(正极)放在没有弹簧的一端。

  * 引导幼儿归纳单向两节电池的安装方向。知道电池是正级负级、正级负级相连。

  * 引导幼儿发现说出:电池上正负极的标记,和电池槽中正负极标记的关系和作用。知道这些标记是告诉人们安装电池的方法;

  6、了解电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和危害,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结束:

  幼儿可以到其他组去尝试,让别的玩具也亮起来、动起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经验。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3-11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02-26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

中班科学教案08-03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1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