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8-16 10:02:33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汇编(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科学教案汇编(5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磁铁吸铁的特性,初步感知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2、激发幼儿的探究欲,发展幼儿探索的能力。

  3、巩固学习操作的记录方式,通过记录提炼认知经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人手三块磁铁(一个彩色磁铁,两个环形磁铁),两份记录纸,红绿水彩笔和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发活动课题。

  1、小朋友,你们看过天线宝宝吗?它们四个好朋友你爱我,我爱你的时候会怎么做呢?

  2、(老师出示彩色磁铁)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呢!它找到好朋友的时候也会和好朋友紧紧地吸在一块儿。你们猜黑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老师演示实验,并引导幼儿学习记录的方法)如果是他的好朋友就画上绿点,如果不是它的好朋友就画上红点。

  3、出示第一张记录纸。彩色磁铁还想找朋友呢,猜一猜哪些东西会是它的朋友呢?到底这些东西是不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一起试一试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4、集中。你发现哪里有彩色磁铁的朋友?(总结出磁铁能吸住铁做的东西)

  二、引导幼儿发现磁铁的'两极。

  1、彩色磁铁能和铁做的东西做好朋友,那它能和环形磁铁做好朋友吗?是不是环形磁铁的两个面都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呢?我们来试一试。交流幼儿的发现。

  2、我们发现环形磁铁有一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面不是。那我们怎么记录下这个发现,告诉大家哪一面是彩色磁铁的朋友,哪一面不是呢?(引导幼儿在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绿色即时贴,不是朋友的一面贴上红色即时贴。)

  3、幼儿根据实验在两个环形磁铁上贴上相应的即时贴。老师验证幼儿贴得是否正确。

  三、引导幼儿发现磁铁两极“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1、刚才我们发现环形磁铁都有一个面是彩色磁铁的好朋友,一个面不是。那环形磁铁和环形磁铁是不是朋友呢?是不是每个面都能做朋友呢?

  2、出示第二张记录纸,绿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红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红点和绿点的一面会是好朋友吗?幼儿猜想并把猜想记录下来。

  3、到底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4、集体。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引导幼儿总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

  四、结束。今天我们用磁铁玩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还会用磁铁怎么玩呢?幼儿自由玩磁铁。

  活动反思:

  今天的活动时科学《磁铁找朋友》,磁铁对于幼儿来说并不陌生,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今天的科学活动主要让幼儿对磁铁的想象感兴趣,并初步了解不同形状的磁铁都能吸铁和铁制品的特性。让幼儿借助对磁铁的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幼儿用磁铁玩一玩,吸一吸。去感知磁铁的性质,幼儿再通过自己的观察结果,会生成很多有关磁铁的问题。充分让幼儿自己探究并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特别是我在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吸布条时,有几个小朋友告诉我说,我能吸住布条,从而使让我能为下一步隔着物体吸铁有了明确的指引。

  在实验操作时,小朋友能认真参与到实验中,但是出现过于关注实验,等实验结束后,才发现忘记记录了。说明小朋友还不太习惯记录,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记录这种方法用得太少了,以后要让小朋友多记录。

  在活动结束后,我将磁铁放入区域活动中,在区域活动时,很多小朋友拿着磁铁去找好朋友,教室里、走廊上、活动室、午睡室。每当他们找到磁铁的朋友,他们都会兴奋不已。我请小朋友到家里再找找磁铁的朋友,找到了再和小朋友来分享。通过这样的探索活动,小朋友就知道铁和铁制品都是磁铁的好朋友。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了解有关融化的知识。

  2、宝宝明白糖溶于水,沙子不溶于水。

  3、激发宝宝勇于探索热于帮助的精神。

  活动准备:

  糖,盐,沙子,白开水人手一杯,小调羹人手一把,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宝宝观察糖融化过程,并指导幼儿亲自操作。

  老师:今天,马老师来教宝宝玩变魔术。你们想玩吗?看,这是糖。(可以让宝宝尝一下)这是什么呢?(白开水)宝宝看,把白开水慢慢倒进有糖的杯子里,用调羹轻轻搅拌,呀,糖哪里去了?请宝宝自己也去玩玩看,然后告诉马老师好吗?注意轻轻的',不把水弄到外面来。

  宝宝操作 :学习倒和搅拌,然后观察。集中讲评小结:糖在水里会融化,变成了糖水。

  二、同上操作看沙子在水里是否会融化。集中讲评小结:沙子在水里不会融化。

  总结:宝宝知道了有的东西在水里会融化,也有的东西在水里不会融化。

  三、引导幼儿用品尝的办法,区别糖水和盐水。老师这里有烧菜的盐,盐是什么味的 ?猜一猜它能在水里融化吗?(操作给幼儿看盐也能在水里融化,变成了盐水)哎呀,老师把糖水和盐水的杯子放在一起了,快帮马老师找找看哪杯是糖水啊? 引导幼儿用嘴巴品尝,并贴上苹果笑娃娃表示糖水。

  四、今天马老师教宝宝变了魔术,宝宝也很能干,帮马老师找到了糖水,我们互相帮助,相亲相爱。来宝宝亲一个结束。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花菜和卷心菜的特征,知道它们的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爱吃蔬菜的习惯。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花菜、卷心菜若干,菜刀一把,熟制花菜和卷心菜若干,调羹。

  活动流程

  一、导语:

  小朋友,我们昨天参观了农贸市场,我们都看见了什么啊?(幼儿发言)小朋友真棒,记得这么多东西,为了奖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变一个魔术,好不好?

  出示盒子。

  这个盒子里面是什么?(幼儿发言)

  请你们把眼睛闭起来。(将事先准备的花菜从盒子了拿出来)可以睁开眼睛了。这是什么?(花菜和卷心菜)

  二、认识花菜和卷心菜

  A、出示花菜。

  1、这是什么?(花菜)

  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有花菜,请小朋友看看它的叶子:

  1、花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椭圆形的)

  2、叶子边上是什么样子的?(尖尖的,有点粗糙)

  3、叶子上这条白的是什么?出自:大;考。吧"(叶埂、叶柄)

  4、叶子的埂子是什么样的?(长长的)

  教师总结叶子的样子:花菜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上尖尖的,叶柄长长的。(幼儿跟念)

  现在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叶子剥下来

  5、我们现在把叶子拨掉还剩下了什么?(花菜)

  6、花菜是什么样子的?(像一朵花)

  7、什么颜色的?(乳白色的)

  我们把花菜掰开看看是什么?(许许多多的小花球)

  教师总结:花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是有许许多多的小花球组成的。

  B、出示卷心菜

  1、卷心菜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椭圆形的.)

  2、什么颜色的?(绿色)

  3、叶埂身什么样子的?(很短)

  用刀将卷心菜切开,让幼儿观察里面的颜色。

  教师用手剥菜叶让幼儿观察

  4、它是由许多什么组成的?(叶子)

  教师总结:卷心菜的叶子是椭圆形的,绿色的,是由许许多多的叶子组成的,因为它的叶子是一层一层包起来的,所以也叫‘包心菜’。

  C、比较花菜和卷心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我们认识了花菜和卷心菜那么请聪明的小朋友看看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什么地方有不同?(幼儿发言)

  三、了解花菜和卷心菜的实用方法

  品尝花菜和卷心菜

  1、小朋友都吃过花菜和卷心菜吗?(吃过)

  2、那么花菜和卷心菜要怎么吃呢?(炒熟了吃)

  3、有谁还记得是什么味道?

  好,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品尝花菜和卷心菜,一会告诉老师是什么味道的?

  (品尝后幼儿发言)

  小朋友知道花菜和卷心菜是谁中出来的吗?(农民伯伯)

  小结:花菜和卷心菜都是蔬菜,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花菜和卷心菜都要熟吃。它们的味道鲜,营养好小朋友吃了,身体会长的更好的。

  四、结束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把这些花菜和卷心菜整理好,好不好?

  活动反思:

  根据《纲要》的精神,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与活动性。因此,在最后一个讲评的环节中,让孩子充分地联想,将画面上的情节表达出来。综合了语言与美术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动手绘画中和动脑联想中发展了语言。但由于孩子的水平有差异,在具体组织引导中,将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层次的引导要求,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活动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4

  在组织户外活动时,一群男孩子在草坪中发现了几只黑灰色的小虫子,一碰它们就蜷缩成一团,像个小西瓜。就此孩子们产生并提出许多问题,“西瓜虫”成为他们每天关注的热点。天生对昆虫的好奇与喜爱,恰好是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个契机。

  活动一虫子的名字

  (一)活动目标

  1、观察虫子的外型特征,发挥想像力,为虫子起一个险当的名字。

  2、初步学会调查,并能讲述调查结果。

  3、激发对虫子的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观察虫子,起名字。

  (2)学名、俗名的调查活动。

  (3)关于虫子名字的口头报告。

  2、活动实录:

  (1)教师适时提供放大镜,引导孩子观察、讲述。孩子们把虫子放在手里,拿着放大镜观察、引逗。激烈地争论其名字:

  “一动,就变成小球,像个地球,叫它地球虫吧”;

  “不对,像个皮球,叫皮球虫”;

  “身上有7条花纹,叫七纹虫”;

  “有十四条腿,应该叫多腿虫”;

  “特像个小西瓜,叫它西瓜虫吧”……

  孩子们经过商讨,达成统一意见,暂且称为“西瓜虫”。

  (2)教师引导孩子调查“西瓜虫”的学名、俗名。入园、离园时,孩子们纷纷将家长请进幼儿园,一同观察西瓜虫,并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请教西瓜虫的学名和俗名。

  星期天,让家长陪同去新华书店、图书馆、上网查询有关西瓜虫的资料。

  (3)教师鼓励孩子积极地口头表述调查情况。

  苑金浩说:“奶奶不叫它西瓜虫,而叫它‘衣毛虫,,因为它生长在烂草里、长毛毛的地方。”老家是东 北的刘威全说:“它叫‘潮虫’,我妈妈叫它‘潮湿虫’。”

  关于西瓜虫的学名查了许多资料未查着。

  3、延伸内容:

  (1)查阅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让孩子们讨论西瓜虫的特征——假死性。

  (2)采访西瓜虫为什叫潮湿虫,让幼儿探讨西瓜虫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

  (三)活动反思

  在为西瓜虫起名字这一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观察、表达的机会。幼儿对西瓜虫的外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产生了新的疑问——西瓜虫为什么会变成西瓜、为什么又叫潮湿虫。教师应及时将问题列出,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将活动丰富多样化。

  小知识

  为什么西瓜虫变成西瓜

  如果发现了西瓜虫,只要稍稍动它一霞,它就会把身字蜷缩滚成一团,非常有趣。这种现象称为昆虫的假死。

  假死是昆虫躲避敌害的一种方法,这是西瓜虫自我保护呢!——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活动二 西瓜虫的家

  (一)活动目标

  l、通过寻找西瓜虫的`家,了解其生存环境。

  2、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寻找西瓜虫的家。

  (2)喂养西瓜虫。

  (3)小实验:拯救西瓜虫。

  (4)给西瓜虫设汁新家。

  2、活动实录:

  (1)教师提供小木棍、小瓶子、小罐子,引导幼儿寻找西瓜虫。孩子们在水泥墙和草坪之间的缝隙里找到了许多西瓜虫,但在草坪上却很少找到。有的孩子过来问我,这是为什么?教师要引导幼儿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2) 小朋友挖到西瓜虫以后放在大碗和小玻璃瓶子里,过了几天,大碗里的西瓜虫有的不会动了,而小瓶子里的西瓜虫却爬得很欢。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触嗅两种不同器皿里的沙土情况,鼓励幼儿说出比较结果:碗里的沙土干巴巴的,瓶里的沙土湿乎乎的。——西瓜虫是被太阳晒死了。教师再引导 幼儿回忆捉虫时缝隙里多、草坪上少的原因,并鼓励幼儿查阅资料,请教家长,并将结果相互交流。

  (3)教师引导幼儿做实验——如何救活碗里的西瓜虫。有的幼儿往碗里放饼干、巧克力等吃的东西,有的幼儿往碗里倒水。结果发现,倒水后的西瓜虫没有再死去。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西瓜虫的生活环境是阴暗潮湿的地方。

  (4)教师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为西瓜虫设计新家。

  小知识——西瓜虫

  西瓜虫属多足纲昆虫,身体分为头部和去干两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单眼数个。驱干部偏扁而长,有多数体节合成,每个体节有一对足,用来爬行。呼吸器官时气管,生活在潮湿、疏松、有机物丰富的土壤里。

  为什么西瓜虫会被晒死?

  西瓜虫的表皮外面,有很薄的一层胶质层,厚度不超过千分之一毫米,起着不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掉的重要作用。西瓜虫最害怕失水,失水过多就会死亡。所以在土壤里生活的西瓜虫,表皮与土壤的摩擦破坏了胶质层,所以在太阳下一晒,水分就会很快从身体里蒸发掉,它就活不城了。——查阅《十万个为什么》

  活动三再现西瓜虫

  (一)活动目标

  1、能用各种方式自然真切地表达对西瓜虫的认识。

  2、相互分享新经验。

  (二)活动过程与实录

  1、活动过程:

  (1)创编、展示有关西瓜虫的儿歌、故事、歌曲。

  (2)泥工制作、绘画:西瓜虫。

  (3)游戏:西瓜虫变变变。

  2、活动实录:

  (1)教师和幼儿刨编的儿歌:西瓜长,西瓜圆,西瓜爬爬洞里钻。创编的谜语有:有个小虫虫,身穿黑衣褂,遇到危险来,变成小西瓜。请你猜一下,它名字叫个啥。

  (2)孩子们利用土豆、地瓜及橡皮泥制作了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西瓜虫。利用蜡笔绘画出不同形态、不同姿态的西瓜虫。

  (3)孩子们设计出“西瓜虫超级变变变”的游戏,尽兴地表演着西瓜虫的动作:爬行、翻身、滚成一团,变成西瓜……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年历、日历,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

  活动准备: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头戴绿色帽子,身穿1~31 数字衣服的为大月份娃娃;头戴红色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头戴粉红色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话题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帮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帮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大顺序进行排列。

  二、通过操作,帮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大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大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请幼儿找找12个月份娃娃身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讲讲红色数字、黑色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红色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红色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三、做游戏“找生日”,帮助幼儿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科学教案(精选)08-12

[经典]科学教案08-12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07-20

科学教案:刷子04-07

科学教案:泡泡04-06

有关科学教案03-01

走进科学教案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