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小班数学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小班数学教案:小画家(按颜色分类)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红、蓝三种颜色,学习按颜色分类。
2、认识颜色标记,能按照颜色标记的提示,选择相应颜色的实物或给实物涂色。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能自己动脑完成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红、黄、蓝色的油画棒,红、黄、蓝色的.玩具若干,三个篓子,上面分别贴有红、黄、蓝标记。
学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红、黄、蓝色彩色笔或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 认识颜色及颜色标记。
1、师:小朋友,你想当一名小画家吗?小画家要用什么来画画呢?
2、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画笔的颜色吗?老师来考考你们。(师出示红、黄、蓝三色油画棒,带领大家一起认识画笔颜色。)
3、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这是颜色标记,你们认识这些颜色标记吗?(师分别用红黄蓝画笔在纸上画颜色标记,引导幼儿认识红色、黄色、蓝色。)
二、 按颜色标记送玩具。
1、师:小朋友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出示彩色雪花片玩具)
2、师: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个不同颜色的雪花片玩具,请小朋友说说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玩具。
3、师:(出示红、黄、蓝标记卡的篓子)请小朋友说说你的玩具应该送到那个篓子里?为什么?
4、师:现在请小朋友把手中的雪花片玩具送到篓子里。
三、 幼儿操作活动。
1、按颜色归类:
师:请小朋友观察画面上的水果和蔬菜的颜色,引导幼儿将相同颜色的实物划线放在相应颜色的篮子里。
2、按颜色标记归类:
师:请小朋友观察衣架上的颜色标记,请根据颜色标记的提示,给衣服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小朋友们涂色涂得真漂亮,真是个小画家!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抽象、概括一组图形的共同特征,为一组图形制作两个特征标记。
2、要求幼儿学习按指示进行操作,并学习按指示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活动准备:图形卡、标记卡。图形片。
二、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出示图形卡1。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请来了很多的图形来我们班做客!看看都有些什么图形来了呢?(三角形、圆形、梯形、长方形等)这些图形什么不一样呢?那我们再仔细看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地方相同的地方呢?(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图形)
师:它们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不可以用什么东西来做表示?(引导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表示)那我们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呢?老师来这里有一些标记,你们来选一下,看看那个标记最合适呢?这个标记表示什么呢?
2、出示图形卡2。
师:老师还有一张卡片,卡片上还有很多的旗子。我们来看看吧!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呢?你觉得应该做什么标记来表示他们呢?(让幼儿想出可以用标记的`方法)
(二)小组活动。
1、一二组。制作特征标记。
师:这两组的活动和我们刚才的挥动是一样,先看卡片上都有什么样的图片,他们那些地方相同,应该做几个标记来表示呢?做了说说卡片上是什么图形,你做了什么标记呢?
2、三四组,看实物图填分合式。
师:先看看图上有什么,有多少,他们都有什么地方不同,然后在记录图上按标记记录每样有多少,记好了怎么都呢?
3、五六组,填房子图。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做呢?(教师讲解如何填房子图)
4、评价幼儿的活动。
(三)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感知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1.正方形图标,记录用的大张白纸、彩色笔。
2.大方巾、大小不同的彩色几何图形片,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数量供幼儿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认识正方形。
出示正方形图标,引导幼儿正确地说出正方形的名称。
请幼儿说说什么东西是正方形的,教师将幼儿的答案记录在白纸上。
2.游戏:“给大方巾找朋友”。
玩法:教师将大方巾铺在桌上,向幼儿展示各种色彩、大小的.几何图形片,
请幼儿把各种正方形都放到大方巾上面,鼓励幼儿边做边说:“大方巾我给你找到了正方形的朋友。”
3.找班上的正方形。
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找找,还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形。
4.激发回家找正方形的兴趣。
向幼儿介绍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请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画一画、记一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第二天带到班上与大家分享。
5 . 建议:
利用户外活动散步时间继续在园内寻找正方形的物体,巩固对正方形的认识。
6 . 活动结束:
能指认正方形的物品。
7 . 附亲子调查单:我家的正方形
小朋友家长:
您好!请您和孩子一起找一找家中哪里有正方形,找到了把它记录在纸的空白处(或让孩子画下来),与小朋友们共同分享。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长短的概念,学习比较物体的长短,并用语言进行描述。
2、能用一端对齐法对物体进行比较,并按照物体的长短特征进行分类。
3、很快融入游戏氛围参与活动,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有彩色纸条两根(一样长),吸管两根(有长短),彩带三条(红长、绿短、黄最短)。
2、彩色纸一张,透明敞口塑料袋两个(袋上分别标有数字1、2)。
3、音乐《红绸舞》。
4、场地布置:红绿黄三个圈作舞池。
活动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激起兴趣、感知长短。
(一)老师变魔术。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把两根相同的纸条变成一长一短。
2、幼儿观察有何不同,说说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的宝宝真棒,用眼睛就能看出两根纸条不一样,一根长一根短。
3、告诉幼儿“变”的秘密。
(二)幼儿变魔术。
1、幼儿从篮子里拿两根纸条学做小小魔术师。
2、说一说,哪根长哪根短。
二、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长短的理解。
(一)两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1、请幼儿从自己的小篮子里拿出两根吸管进行比较。
说说你是怎么发现哪根长哪根短。
2、除了用眼睛看,还可以怎样做呢?
引导幼儿用一端对齐法进行比较。(可横着也可竖着斜着比)
3、送吸管回家。将长的送进1号袋,短的送进2号袋。
4、检验。
师将一个袋子里的吸管拿出用一端对齐法检查是否一样长。另一个袋子里的请有意愿的幼儿进行检查。
(二)尝试用一端对齐法对三个物体进行长短比较、分类。
幼儿从篮子里取出三根彩带。
1、选一条自己喜欢的彩带。
2、尝试比一比、说一说自己拿的'是长的、短的还是最短的。
3、长的请到红舞池、短的请到绿舞池、最短的请到黄舞池。
三、游戏:彩带飘起来。
播放《红绸舞》,和幼儿共同跳起来,把彩带舞起来。
课堂实录:
一、小魔术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睁大你们的小眼睛,看仔细喽。
师:(出示彩色纸)这是一张黄色(幼儿说)的纸。
我要把它变成四根一样的纸条。(取两根)
师:看好了,我要变了……
师:现在它们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哪儿不一样?
幼:这个小了。(手指着短的一根)
幼:变短了。
师:真棒!是啊,有一根变短了。这一根呢?
幼:没有变。
幼:变长了。
师:其实啊,这一根没有变,跟它比起来长一些。我们就叫它长纸条,短的这个呢,就叫短纸条。跟老师一起说——
师幼:长纸条、短纸条,长纸条、短纸条。
师:想知道这个魔术怎么变的吗?
幼:想。
师:看仔细了!这个手指悄悄地把上面的纸往下一压,再赶紧捏住就行了。你们也来变变吧!
师:轻轻地从篮子里拿出两根纸条。带着一起变,再指导个别孩子。
师:你们都成了小小魔术师喽!把纸条举起来说说哪根长哪根短。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寻找生活中的数字,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对数字感兴趣,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活动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写有数字的常见物体或图片(手表、闹钟、日历、尺、磅秤、药瓶、家用电器、温度计等),陈列在室内。
教师准备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或图片,分类陈列。
活动过程:
幼儿介绍自带的有数字的实物,说明物体上的数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还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看到过数字,并猜想数字所表示的意思以及它们在人们生活中的`功用(如门牌、车牌、交通灯、声音分贝表等)。
教师出示带有数字的其他实物或图片,启发幼儿说出每种物体上数字的用途,让幼儿体验到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如:说说家里哪些物体上有数字,
它表示什么意思?想想你还在哪些地方或物体上看见过数字,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数字,会怎么样?
幼儿园小班教案 我们一起玩纸圈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高矮,初步掌握高矮的相对关系。
2、教幼儿一些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区别高矮和一样高及学习比较高矮的方法。
难点:理解高矮的相对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三副、布一块、日常生活中能比较高矮的实物若干
教学过程:
一、教幼儿区别高矮和一样高
1、出示课件一,图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健康情况不同,长得高矮不同的两个娈生姐妹,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她们的不同点(结合卫生习惯教育引入高和矮)。
2、逐一出示实物,让幼儿比一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3、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再请全体幼儿互相比比,谁高谁矮,还是一样高。
4、请幼儿说说自己熟悉的东西中什么是可以比较高矮的。
二、教幼儿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矮的站在凳子上,前面用一块布遮住,让幼儿判断,谁高谁矮。当幼儿发生错觉时,揭开谜底,并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同一高度。
2、出示课件二,图上有一棵树距离近,一棵树距离远,让幼儿判断树的高矮,当幼儿发生争论时,拉回较远的那棵树,让幼儿再次进行比较,然后告诉幼儿比较高矮时,要把物体放在相近的地方,否则不确。
3、出示课件三,一只长颈鹿在地上,一只猴子爬到树顶,猴子低下头对长颈鹿说:瞧!我长得比你高。提问:猴子的话对吗?为什么?
三、告诉幼儿简单的高矮的相对关系
1、请一高一矮两个小朋友比较,再让高的小朋友跟老师比较或让矮的跟更矮的小朋友比较,使幼儿知道:高的小朋友跟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跟老师比是矮的,矮的小朋友跟高的小朋友比是矮的,但跟更矮的小朋友比是高的。告诉幼儿单独的某样东西是不能定高矮的,要看它跟什么比较。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再请一个幼儿为他们从高到矮排队,并说出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3、发给每个幼儿纸和笔,请每个幼儿依次画高矮不同的三棵树。
教学反思:
生活中大部分幼儿对“大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幼儿分辨高和矮的区别,和‘大小”也有相似之处,因而有了先前的基础,并且涉及的知识面不是太广,再次实施起来就有些经验了。可万万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幼儿所表露出来的现象却是比较笼统、模糊的。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花儿也绽放了,美丽的花朵常常引来幼儿前来观赏,他们原本是去赏花的,可却被飞来飞去的小蜜蜂吸引住了,小蜜蜂成了他们探索最多的话题,他们彼此间交流自己的所见,“小蜜蜂飞到那朵红花上了”,“小蜜蜂发出了‘嗡嗡嗡’声”,“小蜜蜂飞走了”……借助幼儿对小蜜蜂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意为幼儿设计了“花园王国”的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知道数量可以用数字表示。
2、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物体,能快速反应物体的数量。
3、能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数学材料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蜜蜂卡片、手偶,1朵大红花,4个贴有不同数量、颜色的花朵(红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粉色花1朵)。
2、“小蜜蜂采花蜜”的录音磁带或光盘,录音机1台,蜡笔。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播放“小蜜蜂采花蜜”的音乐,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老师:小蜜蜂真勤劳,让我们到花园看一看,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花蜜。
二、学习新课
1、老师出示花园背景图,引导幼儿说出花朵的颜色及数量。
老师:你们看,这就是小蜜蜂采花蜜的花园,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老师:花园里有几朵红色花?(4朵)几朵黄色花?(3朵)几朵白色花?(2朵)几朵粉色花?(1朵)
2、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几只小蜜蜂飞来采花蜜。
老师:花园里的鲜花真好看!会有几只小蜜蜂飞来采花蜜呢?让我们来数一数。
老师:小蜜蜂,嗡嗡嗡,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老师戴上小蜜蜂的指偶,随引导语飞到花园里,然后把小蜜蜂粘到一朵红花上)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2只)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3只)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4只)
3、老师引导幼儿将蜜蜂摆放在相同数量的花上。
老师:花园里飞来了很多小蜜蜂,他们不知道去采哪一朵花,让我们帮助小蜜蜂吧!
老师:这里有4个纸箱,每个纸箱都贴上了一种颜色的花,红花有4朵,黄花有3朵,白花有2朵,粉色花有1朵,纸箱上有几朵花,就会飞来几只小蜜蜂,让我们来分一分吧!
备注:请4个幼儿来操作材料,感知数量的一一对应。
三、巩固新知
1、老师引导幼儿玩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让我们来玩个“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吧!
老师:地板上画有一个大圆圈,小蜜蜂绕着圆圈飞,当老师念到几只小蜜蜂在采蜜时,就会有几只小蜜蜂快速的'飞到圆圈里,没有飞到圆圈的幼儿就会被淘汰,请另1位幼儿或2为幼儿继续玩游戏。
附儿歌:小蜜蜂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1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2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3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4只蜜蜂在采蜜。
备注:老师请幼儿扮演小蜜蜂,每次扮演的数量要比小蜜蜂采花蜜的数量要多1。
如:1只蜜蜂在采蜜,就要请2名幼儿扮演小蜜蜂。
四、结束活动——老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蜜蜂飞出教室,结束教学活动。
配班老师出示一朵非常大的红花,主班老师说:小蜜蜂,看,那里有朵大红花,让我们飞过去采花蜜吧!(配班老师朝教室外移动大红花,主班老师引导幼儿朝大红花飞去)活动延伸:
老师给幼儿创设互动式数学环境,如在幼儿园一角设置“保龄球馆”,幼儿可自由去打保龄球,也可由教师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按要求的数量去击打,按颜色去击打,击打后说出总数等等。
温馨提示:
1、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花朵颜色和小蜜蜂的数量时,要求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可告诉幼儿抽象数字的表示方法,如1朵红花用数字“1”表示,但不要求幼儿识字,只是让幼儿对数字进行初步感知。
2、在点数时,可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如从左到右,按颜色点数等等,促进幼儿散发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好模仿,对动态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我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特意为幼儿设计了“花园王国”的数学活动。比较适合我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大部分孩子都能接受。
从选择内容到活动准备再到活动的组织过程,我发现有三个孩子参与不积极,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我针对这些不足还做了思考与改进。
1、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很高,能做到积极参与。我在展示图片时不够规范,显得画面有点乱,应将数字与点卡贴在图片边上,不但美观也易于让幼儿理解。在最后的环节可加入小动物的叫声等各种丰富形式,吸引孩子们注意力,让幼儿于游戏的情境中获得知识。
2、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说出花朵颜色和小蜜蜂的数量时,要求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可告诉幼儿抽象数字的表示方法,如1只小鸟用数字“1”表示,但不要求幼儿识字,只是让幼儿对数字进行初步感知。
3、在点数时,可启发幼儿用不同方式进行手口一致点数,如从左到右,按颜色点数等等,这样就不会使孩子兴趣降低,促进幼儿散发性思维的发展。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让幼儿区分并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认识并说出近处物体的上、下位置。
2、在游戏中,能正确找到自己的上、下位置。
二、材料准备:背景:平面房子图,猴、熊手偶,狗、猫头饰。
三、活动过程:
1、表演故事:《懒惰的猴子》,老师与配班分别扮演小猴和小熊,用手偶给幼儿表演。
2、提问:
A、小猴玩累了,抢先睡在哪里啦?(下铺)
B、小熊是怎么说的?小猴听了吗?
C、小熊生气了,把小猴扔到哪里去了?(下铺)
3、让幼儿能清楚地辨别和正确说出:上面、下面的方位词,并会做手势(往上指、往下指)。
4、议论:
A、你看见过自己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放在上面的吗?
B、放在下面的东西有吗?你知道为什么放下面吗?
5、老师小结:
A、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上面有头、手等。
B、以近处物体为方位的上下位置:自己的`上面有天空、太阳等,下面有地、小草等。
6、游戏活动:《小狗和小猫》
A、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猫的房子在上面,小狗的房子在下面。
B、让幼儿别人扮演小狗和小猫,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
C、看谁找到又快又好,表扬找对房子的幼儿,给最快的挂金牌。
D、游戏进行二、三次,小结,游戏结束。
7、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草地上,利用草地上的滑梯、木屋等,让幼儿自由组合,继续做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