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6 12:15:54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9篇(合集)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9篇(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查资料,了解一种以上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

  2、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重点难点

  会用语句通顺、条理清晰的语言介绍一种少数民族。

  教具准备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一种少数民族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你能说出其中的一些民族吗?

  2、学生们畅所欲言。

  过渡:各民族的文化生活真是别具一格,你们想走进他们吗?

  二、创设情境,走进民族

  1、出示四幅民族图,说说分别讲的是那些民族?

  2、小组探究:

  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判断图上是哪几个民族,说说你是从什么地方判断的。

  要求:小组长要让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要互相倾听他人意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小组选代表发言,必要的地方演一演

  过渡: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真实丰富多采,你能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家庭成员向大家介绍吗?

  三、自组小组,自选介绍

  1、出示各民族的照片,展示各民族的风采。

  2、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组成小组,练习导演。

  (学生根据自己爱好自由组成旅游团体,自导自演,展开研究,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交往活动中,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教师更多的是提供帮助、指导,甚至协作研究,与学生一起讨论。)

  3、畅所欲言的介绍会,师生共同评议。

  4、谈谈这次旅游的感受。

  四、发展思维,内化积累。

  1、出示一些典型的民族照片,让学生判断是哪个民族,并说说这个民族的代表性节气、风俗。

  2、出示一张中国地图,指导学生找出各民族的聚居地区。

  3、观看MTV《爱我中华》,你想对祖国说些什么?你打算怎样为祖国贡献力量?

  拓展延伸:

  全班共同努力,多种渠道搜集资料,把反映各民族的生活资料,整理成一本民族集锦。

  教后记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书写姿势。

  2.掌握书写姿势、执笔姿势,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拼音内容。

  3.培养学生对汉语拼音的书写兴趣。

  教学重点:

  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内容。

  教学难点:

  会正确规范书写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是新一年的学生,刚刚步入小学的大门,老师一定给同学们讲了很多小学生的规范要求,谁来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上课时应遵守哪些规范?(引导学生说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二、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学:

  1.学习正确写字姿势、执笔方法:

  (1)写字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

  (2)执笔方法: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正文并向手心弯曲。笔杆倾斜地靠在虎口内,笔杆和纸面的夹角约为45度,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2.按上述要求做好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三、汉语拼音书写教学:

  1.教学“a”:拼音“a”在书写时占拼音格子的中格,由两笔写成,第一笔书写要圆润、流畅,第二笔要直。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察,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按照“a”的写法,完成“、e、u、、n、x”这些拼音的书写,这些拼音的书写都是在中格书写,具体书写笔顺仔细观察书中提示。

  4.教学:“i”:拼音“i”在书写时占上中格,也是由两笔写成,第一笔是“丨”,占中格,要直,第二笔是实心的圆点,在竖的正上方书写。

  5.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察,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按照“i”的.写法,完成“b、f、d、t、l、、h”这些拼音的书写,这些拼音的书写都是在上中格,具体书写笔顺要仔细观察书中提示。

  7.教学“g”:拼音“g”的在书写时占中下格,也是由两笔写成,这两笔书写都要圆润,第一笔的书写和“a”的第一笔书写的写法相同。

  8.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真观察,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9.按照“g”的写法,完成“q”的书写,书写占中下格,具体书写笔顺要仔细观察书中提示。

  10.教学“”:“”是拼音教学里唯一一个占上中下格的拼音,分两笔写成,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独立完成书写。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写字课对于孩子来说很枯燥,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刚刚入学,但对拼音的书写并不陌生,所以本节课教学内容完成很好,但是学生的写字姿势及执笔姿势要慢慢的去纠正,在课堂练习写字过程中,也要经常提醒。看来纠正学生的书写和执笔姿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语文教案 篇3

  创意说明:了解诗歌,赏析诗歌,创作诗歌,本教案按照这个思路设计。青春年少,是如诗如画的年龄,在课堂上教一点写法,用诗人的眼光观察生活,必定会使学生神采飞扬。生活,本就是一首诗啊!

  教学步骤:

  一、朗读,力求读得有韵味。

  二、向同学介绍这首诗。

  1.本诗描写的是谁的生活?农家、渔人、牧羊女?

  2.本诗描绘了哪几幅生活的画面?农家在山中伐木,在竹间背瓜果。渔人摇舟捕鱼。牧羊女思恋牛背上的笛声。

  3.本诗抒发的感情: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

  4.景物的特点:露珠、幽谷、冷雾、白霜、草野、溪水等,描绘出一种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

  5.人物:农家、渔人、牧羊女,都远离城市的喧嚣,营造出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

  以上每个环节,都必须有充分的朗读。

  三、结合本诗,交流诗的特点。

  1.诗,语言优美,用词生动。2.诗,用环境描写表达作者感情。3.节奏感强,琅琅上口。(不限于以上几点)

  四、在作者笔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不是热闹与喧哗,而是一种宁静与闲适。你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作品交流、评议。

  【资料整合平台】

  1.《秋天》的相关背景 《秋天》是何其芳的早期诗作,系作者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所作。他的早期诗歌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属于现代派诗作。现代派诗歌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反对直接抒情和直接陈述,其内心世界决不和盘托出,而是运用暗示和隐喻展现心境,以客观象征主观,或只是描绘一个面貌,而不道出确切的含义。《秋天》这首诗收入何其芳的第一部诗集《预言》。这部诗集大多数作品写得朦胧晦涩,如《预言》一诗通篇都是象征。但《秋天》则写得较为明快,不像同期创作的.其他作品难以理解,但第三节中少女的朦胧恋情写得十分微妙,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易领悟的。严格说来,《秋天》并不太适宜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阅读,教学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处理。

  2. 秋(节选) 杜运燮

  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

  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

  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

  差点在雨中迷失方向。?

  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

  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

  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

  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

  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

  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

  塔吊的长臂在高空指向远方;

  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

  使用建议:这首诗取景的范围较何其芳的《秋天》宽广,抓住了众多景物的特征,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描写。注意在朗读中体会,不须深究。

语文教案 篇4

  1.老师非常想把《慈母情深》拍成一部小小的电视剧,让课文中的文字变成一幅幅画面。现在请你当导演兼摄像师,你准备选取哪些镜头?为什么?先读书思考,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然后我们交流。

  2.学生读书准备后交流。

  3.谁先说说电视剧的开头?

  4.生边答师边指导朗读,引导体会对母亲及母亲对我浓厚的情感。

  五、是啊!挣钱不易,毅然给钱,两相对比,足见慈母情深!分组朗读全文。

注意集中表现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

  在角落工作的妈妈”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瘦弱的母亲!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贫苦的母亲!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辛劳的母亲!

  然而正是这位母亲,当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通情达理的母亲。

  在读中再现情境,在读中体会感情。集中表现了慈母深情,同时反映了“我”当时的感受、体验,表达出强烈的热爱母亲的'情感。强调“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六、总结: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七、拓展

  课后题:“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抽生谈谈日常生活中母亲关爱自己的小事,表达热爱母亲的感情。

  八、作业

  1.感情朗读。

  2.背诵《游子吟》

  孟郊: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点评: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

  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

  1、出示投影片:

  2、学生自己读生词。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

  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

  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

  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

  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

  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

  三、学习古诗

  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

  (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

  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

  5、练习说话

  四、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作业设计:

  1、诵古诗词,说说古诗词的意思。

  2、搜集礼貌用语、以小组为单位,贴到教师的留言板上,学习运用。设计,语文,教学反思,北师大

语文教案 篇6

  课文

  儿子长得比我高了。一天,我看他有点儿打蔫儿,就习惯性地摸摸他的头,在这一瞬间的触摸中,我知道他在发烧。

  “你病了。”我说。

  “噢,可能是病了。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儿什么药?”他问。

  我当过许多年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我在家里给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这次,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

  “你长大了,你得学会看病。”我说。

  “看病还用学吗?您给看看不就行了吗?”他大吃一惊。

  “假如我不在家呢?”

  “那我就打电话找你。”

  “假如……你找不到我呢?”

  “那我就……找我爸。”

  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也许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

  “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

  “那我就忍着。反正你们早晚会回家的。”儿子说。

  “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治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

  “妈妈,您的意思是让我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

  “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那好吧……”他摸着脑门,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

  “你到街上去打车,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本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诊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

  “妈妈,您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他挣开我的手,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枝笔,把您说的看病的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点指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这样虽说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呢?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让他独自去看病了。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边!

  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日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儿子骄傲地宣布。然后又补充说:“您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了自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揭示课题。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教学反思

  《学会看病》通过阅读课文,我与学生一起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报答。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课堂上我先让学生画出描写母亲心理活动的句子,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我又深情地朗读了这些句子。我的喉咙哽咽了,学生也被感动了。

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儿童对韵,读起来琅琅上口。读了课文,看了插图,孩子们就会感到大自然多么美好,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绿树红花、万紫千红……我是大自然的主人,我爱美丽的大自然。

  设计理念: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并对大自然的热爱,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目标:

  1.会认读“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热爱自然,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会读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河里看不见。

  2.河水皱眉,树儿摇头,鲜花弯腰,白云溜走。

  生:猜出(雨儿)(风儿)

  师:对呀!小朋友真聪明。今天我们就与雨儿、风儿一起旅行一次好吗?(大屏幕放影大自然的景色)

  生:边看边说。

  3.出示课题。

  师:小朋友大自然的景色确实美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识字3一课。齐读《识字3》,看看里面有哪些大自然美丽的景色。

  二、初读体会、认识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了以后,把你最喜欢的词语写在黑板上。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

  2.反馈

  (1)学生上黑板写字。

  (2)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段落)

  (3)说说为什么喜欢读这段。

  3认读生字

  师:谁能把你圈出的生字宝宝读给大家听听?想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正音:(重点:“霜”“蜂”)

  师:生字宝宝想回家,你送他们回家好吗?

  三、读课文感悟。

  1.先自己读,再找好伙伴读。

  2.读后说说课文跟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指导发现课文是对对子形式)

  小结:小朋友观察真仔细,这种课文的形式,我们中国叫对对子。

  四、再读课文,激发兴趣。

  1.师生交叉读。

  2.生生交叉读。

  3.学生下座位找伙伴玩对对子游戏。(边读边拍手。)

  五、生字巩固。

  1去音节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朋友。

  六、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黑板上小朋友写的词语中,请你选一个,为它配上美丽的图画。

  第二课时

  一、在创新中巩固练习。

  师:上节课,同学们都选了自己喜欢的词,配上了图画。请小朋友拿出交流展示一下。

  1.小组交流。

  2.上台展示。

  3.说说课文中两幅该用上哪个词语?

  二、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喜欢大自然的心情)

  1.个别。

  2.开小火车。

  3.齐读。

  三、扩展活动。

  1.读读课文中的对对子。

  2.分组自编对对子。

  3.反馈。

  例:春对夏,例:上对下,

  秋对冬,后对前,

  白云对红日,天涯对海角,

  新月对彩虹。南北对东西。

  四、练习写字。

  1.认一认。(观察“描一描,写一写”)

  2.说一说。(我会写的字)

  3.练一练。(上台展示)

  4.评一评。(优秀作业)

  五、作业延伸。

  每人收集对对子,存放成长记录袋。

语文教案 篇8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学习时间:2课时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9

  一、直接揭题,调查学情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教学生字词“玩具”“柜台”。

  3、出示本课生字,有几个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

  具 柜 芒 售 货 药 品

  兵 咱 抢 裕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

  2、同桌互读,互相纠正读音。

  3、集体检查:

  课件出示:

  玩具 柜台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当兵 咱们 抢着说 富裕

  三、朗读感悟

  师:让我们一起走到玩具柜台前看一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几句话。

  2、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1)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 你体会到什么?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2)“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商场里的玩具柜台前挤满了人,都是父母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

  ◎ 你体会到什么?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

  (二)学习2——12段

  (1)引导质疑:

  估计:他这么喜欢小汽车,为什么不买一辆呢?

  (1)默读课文2--12段,你了解了什么?

  (2)感悟句子,指导朗读:

  ①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生病着,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理解“富裕”。说说它的反义词。

  ◎“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这“什么”还指哪些东西?

  ◎小男孩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啊?

  ◎多懂事啊,此时妈妈的心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啊?

  为不能满足孩子心愿的无奈以及为有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等等。

  ◎带着自己的感悟读读这段话。

  ②读读小男孩的话,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朗读

  3、分角色读2--12段。

  4、创设情境说话:看着小男孩的背影,如果你当时就在现场,你有什么话要说?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情升华

  根据情境,想象他们的对话:售货员阿一天天盼着再见到那个男孩,好把小汽车送给他,这天,小男孩终于出现了……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的教案04-24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8

语文教案12-09

语文教案12-10

语文教案12-10

语文教案12-10

语文教案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