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实用(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教材解析:
《小熊过桥》是一首幼儿非常喜欢的儿歌,儿歌讲述的是一只小熊刚开始害怕过桥,在小鲤鱼的热情鼓励下,最终大胆过桥的经过。儿歌内容生动,情节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篇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设计意图:
学习儿歌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领域的教学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中。”为了“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去扩充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条件,在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我把此次活动设计为三个课时。
第一课时
1、在欣赏和朗诵儿歌的过程中,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
2、乐意在大家面前讲述,并根据儿歌内容大胆进行表演。
第二课时
1、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和交流的快乐。
2、能根据歌曲内容和音乐形象探索舞蹈动作。
3、尝试以舞蹈的形式表现小熊过桥时害怕、喜悦时的不同感受。
第三课时
1、尝试用连环画来表现儿歌内容。
2、会选取关键的情节并用画面把它表现出来。
目标确定: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目标要注意全面性,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这也是我确定教学目标的基本指导思想,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我在第一课时中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初步发展理解儿歌内容的能力,感知儿歌的节奏和幽默感。
2、根据图片提示幼儿会念儿歌,体验小熊的情感变化过程,并尝试用语言、表情、动作表现出来。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乐于助人的习惯,逐步养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我把此次活动的重难点定位在第二目标。通过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形式,如用立体教具直观演示儿歌内容,在幼儿结合图片的'基础上倾听录音朗诵,与幼儿一起分析、表演儿歌的内容等,不仅增强了孩子的活动兴趣,而且帮助幼儿加深对儿歌的体验、理解。幼儿在“润物于无声”中得到了经验的累积和语言的发展。
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图片各一个、黑板上背景图一幅。
小熊、鲤鱼、乌鸦、流水头饰若干。
录音磁带
活动流程:
一、 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你们走过桥吗?在走的时候有什么感觉?走在小竹桥上,又是什么感觉呢?(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交代儿歌的名称。)
【设计说明:设疑激趣,抛砖引玉。幼儿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回顾了自己走在各种桥上时的不同感受,并通过模仿过桥时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 结合立体教具欣赏儿歌,初步了解儿歌内容。(师边念边有序地向幼儿出示相应的图片)
提问:儿歌里有谁呀?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设计说明:初步欣赏,听说结合。打破传统的先将儿歌展现在幼儿面前的教学步骤,而是让幼儿通过欣赏立体教具演示来感知儿歌内容,下一个环节再结合老师提供的图片,录音,与幼儿一起学习儿歌的内容,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欣赏配乐儿歌朗诵,理解儿歌内容。
提问:
1、小熊要过的小竹桥是怎样的?小熊刚走到桥上时时怎样的?它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小熊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小桥下的流水怎么样?小熊是怎么说的?
3、谁听到了小熊的声音?它又是怎么对小熊说的?
4、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看见小熊过了桥,乐得怎么样?
(幼儿在回答相关问题时,鼓励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出示相关的图片。重点练习小熊和鲤鱼的对话。)
四、教师有表情地完整地朗诵、表演儿歌,幼儿欣赏。
五、朗诵儿歌,创编动作。(集体朗诵儿歌,加上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精彩。)
六、尝试分角色表演。(教师与幼儿合作表演。幼儿与幼儿分角色表演。)
【设计说明:动作表达,体验情感。将语言教学和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整合成能有机开展的活动,幼儿在创造想象当中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合作,与人分享,能在“学中玩,玩中学”,情绪高涨中享受整个活动过程。】
七、讨论:你们喜欢儿歌中的哪个动物,为什么?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小熊过不了桥时,你会怎样帮助他?(在小熊不敢过桥时,鲤鱼没有像流水那样嘲笑小熊,而是关心他,热情鼓励他,“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设计说明:品德教育,心灵启迪。通过思考“你喜欢儿歌中的谁?”和“你会怎样帮助不敢过桥的小熊?”,引导并培养幼儿仔细观察事物和乐于助人的习惯,让他们逐步养成勇敢坚强的品质和遇到困难不害怕、不退缩的精神。】
八、在欣赏《小熊过桥》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
附:《小熊过桥》儿歌
小熊过桥
小竹桥,摇摇摇,
有只小熊来过桥。
立不稳,站不牢,
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
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快来呀!
快把小熊抱过桥。”
河里鲤鱼跳出水,
对着小熊高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面瞧。”
一二三,走过桥,
小熊过桥回头笑,
鲤鱼乐得尾巴摇。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有序观察图片,根据提问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丰富词汇"又*又*"。
2、学习利用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
3、能注意倾听并大声地在集体中讲述。
活动准备图片四幅
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
幼儿活动:
一、谈话导入你见过猴子吗?猴子最爱吃什么?你能学学猴子吃桃子的样子吗?
今天我带来了几幅图,说的是关于猴子的故事,让我们一一看。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回答
二、根据图标和事件发展的顺序,观察理解图片内容,学习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逐一出示图标,幼儿根据提问尝试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二)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
(三)同时出示2个图标,幼儿根据连续提问,结伴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出示图一)图上有几只老猴、多少小猴?
他们来到了哪里?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桃树?小猴看到桃树动作怎么样,心里怎么想?(丰富词汇:又大又红)谁能根据老师的提问看着图标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
教师:一只老猴带了一群小猴来到河边,看见河对岸有棵桃树,树上结满了有红又大的桃子,小猴子可高兴了,都想吃桃子,馋的直流口水,他们都想快点过河,个个急得抓耳挠腮!(出示图二)河上有什么?小猴们是怎么过河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小猴子是抢着过河的?谁能和好朋友学学他们的动作?可以用什么词说说他们的动作呢?(丰富词汇:又推又挤。)谁能根据老师的提问看着图标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
教师:小猴们都想先吃到桃子,他们又推又挤,谁都不谦让,抢着过河,一只小猴差点掉进河里。老猴子急得大喊:"别挤了、这样会掉进河里的!"小猴子会听老猴子的话吗?请你猜猜故事会怎样发展?
(出示图三)小猴听了老猴的话吗?现在是怎么过河的?老猴又说了什么呢?谁能根据老师的2个提问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这个办法好不好?为什么?(丰富词汇:又快又稳)教师:小猴听了老猴的话,大家排好队,一个接着一个走过了河,老猴子说:"这样真好走的又快又稳。"(出示图四)小猴子是怎么爬上树的?他们吃到了什么样的桃子?心里会怎么想?(丰富词汇:又香又甜)谁能根据老师的提问看着图标用连贯的句子完整的讲讲这幅图片?
教师:小猴们一个接一个的爬上了树,吃到了又香又甜的桃子,心里高兴极了!
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尝试讲述。
观察图片、尝试用动作表现词汇。
幼儿学习利用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完整讲述图片。
幼儿学习利用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完整讲述图片。
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发展。
根据要求和同伴共同讲述,注意倾听。
三、仔细观察图片,幼儿完整连贯的讲述故事。
(一)结伴选择一幅图讲述故事。
(二)接龙完整讲述故事。
(三)为故事字
(四)独自观察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请你和好朋友一起选择一幅图片用我们学到的看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完整的讲讲这个图片,要仔细听好朋友哪里说的最好,互相学习。
请每组小朋友选一个代表来讲讲你们的图片,4个人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记住要用上好听的词。
谁能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为它起个合适的名字?请你找一个客人老师,把这个故事完整连贯的讲给他听。
自己讲述并注意倾听同伴讲述。
运用接龙的方法完整讲述故事。
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教师讲述方法并鼓励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能遵守秩序。
你们喜欢那幅图中的小猴子,为什么?
今天我们看图讲述故事用的是看图标的提示观察事件发展顺序的方法,下次你再看图讲述时也可以用这个方法去试一试,这样会帮你又快又好的讲故事。
明确讲述方法,学习迁移经验。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画面情景,理解狼和小猪的情绪变化。
2、采用单页、多页、跳页的多种阅读方式,对故事情节展开大胆地猜想,提高解读画面的能力
3、感受故事的诙谐,体验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绘本、PPT
活动过程:
一、悬念导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P1:大家在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这只小猪看上去怎么样?猜猜小猪要干什么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师:大家仔细来看看吧?
二、集体参与式阅读,幼儿大胆讲述故事的发展情节。
1、幼儿观察画面讲述P2-P6的画面内容。
P2:师:哇!你发现了什么?狼为什么要藏起来?
师:看到一只又白又胖的小猪走来了,他们会怎么想?狼和狼之间又会怎么说呢?
(幼儿猜测狼的心理活动)
师:小猪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
(幼儿猜测小猪的心理活动)
P3:小猪刚一说完,哎呀,怎么啦?
师:狼是怎么出来的?(冲出来的)有多少只狼?
狼此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他们一边冲一边嘴里还说什么?(冲啊,弟兄们—)
师:看到这么多狼追来了啊,小猪有什么反应?
师:看来小猪今天遇到的麻烦可大了,真是太糟糕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P4:小朋友仔细看,这三页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狼追猪)
师:小猪是怎么逃的?往哪边逃?谁能够用一个恰当的词来说一说?
(理解词东逃西窜)
师:小猪东逃西窜,害怕极了边逃边会喊什么呢?
师:100只狼追1只猪,你觉得狼会追到猪吗?
P5:小猪怎么啦?这只可怜的小猪看着狼群慢慢逼近,他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大家看狼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100只狼都想吃到这只小肥猪,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出狼讨论怎么吃猪)
教师小结:小猪吓得全身发抖,他会不会被这群狼吃掉呢?想知道答案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
P6:结果怎么样?
2、幼儿大胆猜测故事的高潮部分。
师:怪了,小猪为什么没有被狼吃掉呢?在这当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猜猜看!(幼儿猜测故事发展情节)
师:是不是你们猜的那样啊?我们来看看故事中是怎样讲的?
(快速浏览P7-P11)
P7:就在狼群越逼越近的时候,有一只狼,站了出来,这只狼在狼群中有什么地位?他作了一个什么手势?他会说什么?
师小结:这只狼手一挡说:“我们有100只狼,而猪只有一只,我们每只狼,只能分到一丁点,怎么会吃得饱呢?”原来狼是嫌猪太少,根本填不饱肚子,就在这个时候,小猪听了狼的话,会怎么想?
P8:小猪想到了一个什么逃生的好办法?它真的会找100只小猪来吗?
P9:狼答应小猪的办法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狼对小猪怎么说的?
P10:天黑了,星星都出来了,狼还在等啊等啊,课时小猪一人没有出现。
师:故事的'结尾就是小猪在家很惬意的睡觉了。
3、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猪吗?为什么?
师:刚开始狼看到小猪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呢?
(引导幼儿讲述狼由“充满希望”到“无奈失望”的表情变化)
小猪被狼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最后呢?
(引导幼儿讲述小猪由“恐惧害怕”到“舒适惬意”的表情变化)
三、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1、幼儿讨论故事的名字?
2、教师出示故事书的封面,介绍名称。
四、师幼共同梳理故事,并完整讲述。
结束:孩子们,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危险的事,但只要我们勇敢面对,多动脑想一想办法,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会解决的,就像这个可爱的小猪一样。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我的幸运一天》大书一本,狐狸头饰一个,《动物狂欢节》音乐一段。
活动目标
表演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阅读《我的幸运一天》,感受故事中善意夸张的手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
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感受。
活动过程
一、欣赏阅读
1.教师出示大图书,引入课题,激起幼儿阅读的愿望。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掀开遮在书上的布)。
师:你们看到过这么大的书吗?
2.阅读前和幼儿交流,提出阅读要求。
师:这是一本故事书,里面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会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完后你觉得哪里特别有意思,特别好玩,就提出来和小朋友一起交流和讨论。好吗?
3.和幼儿共同欣赏阅读。
教师以生动的角色语言,并借助精彩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故事情节。
(环节点评:这一环节中有两个突出的地方。一是把书完整地展示给孩子,从封面到封底,不加教师的任何引导性、提问性语言,这样可以让孩子完整地感受作品。二是借助教师生动的角色语言和精彩的画面,刺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把作品的形象性、趣味性传递给孩子,使孩子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达到更好地融入作品和感受情节的目的。)
4.与幼儿共同讨论、交流、分享阅读经验。
师:你认为这是谁的幸运一天?为什么?
师:你喜欢书中的哪一页?为什么喜欢?
(环节点评:这个环节好比是艺术画中的“留白”,“你喜欢书中的哪一页?为什么喜欢?” 抛出这样的问题,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生成的空间,孩子可以自由地和别人分享他的`感受和经验。教师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回答,也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经验。这一环节对于教师是个挑战。因为教师事先无法预料到孩子会怎样回答,会是怎样的反应,只能凭自己的教育机智去组织这个过程。)
5.简要向幼儿介绍作者和译者,让幼儿以掌声感谢他们。
师:这本书是一位叫庆子·凯萨兹的日本女艺术家写的,她把这本书送给所有喜欢看图画书的小朋友。还有一位叫吴小红的,把这本书翻译成中国文字,让我们小朋友能看懂,我们一起来谢谢他们。(鼓掌)
二、游戏互动
1.表演故事中的一段情节,进一步理解和感受。
一位教师扮演狐狸敲门,一位教师扮演小猪,根据故事中的对话和情节,在《动物狂欢节》的音乐声中表演按摩。
2.和幼儿一起讨论刚才的表演,进一步明确按摩的要求和顺序。
师:刚才我们表演了书中的哪一段?先按摩哪里,再按摩哪里,最后按摩哪里?小猪是怎么说的?狐狸是怎么做的?
3.幼儿互相分角色表演故事情节,感受幽默和快乐。
一组幼儿扮演小猪,一组幼儿扮演狐狸,互相表演按摩情节。
教师适当地进行语言提示,如:小猪要求狐狸重一点,狐狸越来越累的样子。
(环节点评:孩子们在欢乐幽默的音乐中体验愉悦,而且把角色都扮演得淋漓尽致,包括小猪的语言,狐狸累的神态、动作,直到最后倒下来都表现了出来,把活动推向了**。)
三、结束活动
狐狸按摩累了倒下了,教师带着小猪拿上小甜饼轻轻地离开。
活动延伸
在活动室的图书角里放置《我的幸运一天》小书,让幼儿自由阅读。
表演区里增加关于《我的幸运一天》的故事表演道具,供幼儿表演故事。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正确运用连词“因为…所以…”,说出连贯完整的因果句。
2.按照事物逻辑关系归纳自己的语言经验,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进一步培养快速敏捷的应答能力,提高与同伴友好合作开展游戏的水平。
活动准备:六个硬板纸做的汽车头;幼儿对因果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情境表演“奇怪的汽车”,引起幼儿注意,激发想游戏的愿望。
教师扮演司机,口中念儿歌:“嘟嘟嘟,汽车开,我的汽车真奇怪;小朋友,要坐车,不要你把车票买;只要对上我的.话,就能坐到车上来。”小朋友,你们想上我的汽车吗?
二、交代游戏规则。
1.司机必须用“因为”这个词向乘客编说原因。
2.乘客必须用“因为…所以…”完整地对上司机的话,才能上车,否则不能上车。
3.汽车坐满后,大家一起说:嘟嘟嘟,坐上汽车真开心。
三、用“因为…所以…”的句型开展游戏。
教师随时启发引导。
1.教师做司机,带领游戏一次。
2.将幼儿分成五组,幼儿自主游戏。
一轮游戏结束后,幼儿自己协商选出司机继续游戏。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进一步了解作品中动物的特点。
2.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自己的优点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
活动准备 猴子、狗熊、大象、鳄鱼、蚂蚁卡片5—6套。
活动过程
1.说说这些动物。 ——教师出示猴子卡片,请幼儿说一说喜不喜欢猴子,说出喜欢或不喜欢的原因。 ——把准备的动物卡片分别发给每一个小组,请他们讨论:喜不喜欢这些动物,为什么? ——每组幼儿派一个代表说一说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2.听听动物夸自己。 ——刚才你们说了自己喜欢这些动物的哪些地方,动物们也知道自己的优点。我们听一听它们是怎么夸自己的。 ——讲述故事,并按故事情节中的先后次序将动物呈现在黑板上。 ——这些动物夸自己有什么特点?它们看别人呢? ——教师小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夸自己的优点是对的,但是夸自己时不能把别人说得什么都不好。
3.夸夸自己和别人。 ——请幼儿夸夸自己的优点,同时也夸夸别人的优点。
活动建议
最后一个环节可根据幼儿自信与不自信的情况,引导幼儿选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我学会了跳绳,XX小朋友也学会了,我们跳得很好。”或“XX小朋友会讲故事,我也会讲故事。”要注意鼓励那些不自信的幼儿,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从而树立自信。
附故事:夸自己
有一天,一位医生来到森林里。他让动物们说说自己的长相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他可以帮助动物们变得漂亮起来。 医生让猴子先说。猴子说:“我对自己的长相很满意呀。我和人一模一样,有四肢、有五官。我还比人多一条漂亮的尾巴呢。你们瞧,狗熊的长相才不好看呢。他长得肥肥胖胖,又蠢又笨。”
狗熊说:“什么呀,我的长相一点都不难看。我比猴子长得壮,我的力气也大呀。大象才难看呢!你们瞧瞧,大象的身子那么大,可是他的尾巴那么短那么小,好像长了一条猪尾巴,大象的耳朵那么大,鼻子也长得不像样子。” 大象听了很不高兴,他生气地说:“我的`鼻子、耳朵和尾巴长得很好看,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请我去当滑梯呢。要说身体吗,鲸鱼才是长得太大太蠢呢。”
鲸鱼也生气了,他喷出一股水,高高地冲上天空。他说:“我是海里最大的动物。最厉害的鲨鱼看到我都逃得远远的。没有那么大的身体,鲨鱼会怕我吗?你们瞧,蚂蚁才长得不好看呢。蚂蚁长得那么小,让人看不清楚,一脚就把他踩扁了。”
蚂蚁虽然长得小,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长得难看。蚂蚁说:“谁说我长得不好看呀。猴子才真的难看呢。猴子说他和人长得一样,人的身上可没有那么长的毛呀,还有那么难看的红屁股,人也没有呀。”
动物们夸了一通自己,批评了一通别人,很开心地回自己的家去了。
医生没什么事可干,也回家去了。
《夸自己》反思:
每个班里都会有这么一部分小朋友,他们不够自信,同样也会有一部分过分自信的小朋友。不够自信的孩子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比上别人,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过分自信的孩子却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见自己的缺点,而看别人的时候却恰恰相反。这两种就是两个极端,哪一种都不好。我们应该帮助不自信的孩子树立自信,像活动中,我请小朋友帮助找不到自己优点的孩子找找优点,听到有那么多小朋友说出自己的优点,他们很高兴。而对于那些过分自信的孩子,我们也应该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什么都好,也有不好的地方,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有缺点是必然的。这也是一种因材施教吧!
不管是过分自信的孩子还是不自信的孩子,他们都是受环境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我们既不能一味地赏识,也不能一味地批评,这样都是不对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每一个孩子,针对不同的孩子给与不同的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自信而不自大,谦逊而不自卑。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成语故事,理解故事所表达的寓意。
2、自己所知道的成语故事。
活动准备:
矛和盾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矛和盾的图片,引出话题。
1、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两样东西吗?它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2、教师小结:这两样东西是古时候打仗用的武器。长长的,一头有锋利的尖刃的叫矛,是用来刺杀敌人的。这个椭圆的铁牌叫盾,它很坚固,是用来当住矛的。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1、幼儿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寓意,告诉我们说话、做事前后一致,不能对立。
四、告诉幼儿道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办事必须实事求是,前后一致,而不能故意夸大,言过其实,否则,就会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通常用来相容讽喻说话、做事相互抵触,互不相容的现象。
五、幼儿学说故事。
1、幼儿自由结伴,自由讲述故事。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事。
六、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2、个别幼儿做动作,幼儿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活动反思:
开学初, 执教《自相矛盾》,原本信心十足,特意邀请学校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来指导作课,但一堂课下来,却让我汗流浃背,面红耳赤。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设计:
1、先板书“矛 盾”,让学生谈谈对矛与盾的认识。学生对说的很好。
生1:矛就是古时的一种进攻的兵器,可称为长矛。
生2:盾是古时战场上用来防御的武器。
2、分别出示了矛与盾的图片,让学生从形态上更直观的认识它们。
3、用矛和盾可以组成一个成语(自相矛盾),你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吗?
(一生很顺利的讲完这个成语故事)
教学进行到这里,还是比较顺利,学生回答的也很精彩,但好景不长,我没有调控好课堂。
文中有两句话是卖矛与盾的人说的,原句是这样:“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的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的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他说话的语气,我从夸口入手,让学生理解夸口的意思,学生说的很好,但我没有注意倾听,同时学生在读这两句话的时候,总是读不出夸口的`味,这时我就开始紧张了,因为上课之前我也没有练过该怎样读,很想范读,可后面坐着那么多的老师,我一时头脑懵了,更不知道如何指导读好了。
而接下来的教学,就很快陷入一种混乱状态,课前的预设完全打乱,我的心不禁怦怦直跳,而脸庞不时有豆大的汗珠流淌。
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次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不够,没能吃透教材,导致不能自如把握。二是对预设好的教学过程过于依赖,没能灵活地处理好生成的问题,不能把握教育契机,调控课堂的能力急需提高。四是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读自悟,自由表达的空间太少,更多的时间是在唱独角戏,牵领学生太多,没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及表达欲望。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教案05-11
大班语言领域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