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05 08:55:48 教案 我要投稿

(热)实用的美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热)实用的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第七周:脸谱装饰)

  目标:

  1.引导幼儿用平涂的方法设计各种不同的脸谱。

  2.体验自己创作脸谱造型带来的快乐。

  准备:油画棒、白纸、油性笔

  (第八周:美丽的'鱼)

  目标:

  1.引导幼儿用冷暖色调来装饰鱼。

  2.提醒幼儿冷暖色的效果要产生对比。

  准备:油画棒、白纸。

  (第九周:母鸡带小鸡)

  目标:

  1.尝试用深浅不同的用色手法来绘画。

  2.感受图画中春天的气息。

  准备:油画棒、白纸。

美术教案 篇2

  在“圆圆的世界”这个主题,孩子们对圆圆的太阳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而太阳宝宝身上发射的光芒则给了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利用直线、曲线、波浪线、螺旋线以及各种各样的图形组合来装饰太阳,可以让孩子对装饰画有初步的感性经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能获得相应的装饰技能,学习合理地布局画面内容和大胆地选色、涂色活动。

  (1)谜语导入:一个勤劳小宝宝, 天一亮就上工,

  若有一日不见他,不是下雨就刮风。

  让幼儿猜出谜底(太阳)。

  (2)出示图片。

  教师:“今天,老师就把太阳宝宝请来了,你们看太阳宝宝怎么啦?”

  (3)教师讲述太阳宝宝的光芒和笑脸到哪里去的故事。

  教师:太阳宝宝身上本来有许多漂亮的光芒,就在来幼儿园的路上,他遇见了一位太阳公公,太阳公公年纪大了,身上没有了光芒,生病了。于是,太阳宝宝就把自己的光芒全给了他。太阳宝宝的光芒给了太阳公公,他也就失去了笑脸。我们小朋友怎样来帮助太阳宝宝呢?

  (1)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

  太阳宝宝的头发、眼睛、脸以及光芒是什么样子的?

  (2)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表现太阳的光芒,说说:你想画什么样的光芒,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点、线、和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现,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视频上画一画,帮助幼儿学习装饰的基本方法。

  (1)先用笔勾画出太阳宝宝的基本形象,然后用蜡笔进行涂色。

  (2)鼓励幼儿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太阳光芒和太阳宝宝的笑脸。

  (3)教师交待绘画要求,提醒幼儿选择鲜艳的色彩装饰太阳宝宝。

  (4)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地在纸上进行装饰。

  展示太阳宝宝,让幼儿说说:你最喜欢的太阳宝宝,并说出原因。

  [评析:因为在宽松的氛围下进行谈话,孩子能大胆地讲述自己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茶文化的相关知识。欣赏了解各类茶具及茶叶包装设计。

  2、 根据自己了解的茶文化知识,设计一张造型别致、图案精美、色彩和谐、内容丰富的介绍茶文化的卡片

  3、 感受茶文化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对茶文化探究的兴趣,增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2、 难点:巧妙地设计茶文化卡片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课前准备:课件、茶具、茶叶包装盒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1) 教师拿出有包装盒的茶叶,问:老师带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呈现“茶”字,并在玻璃茶杯里泡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课件完整呈现课题:茶香四溢

  (2) 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 初步交流

  (1) 教师谈话:刚才通过看、闻、尝,对茶有了初步的感受,请问:你喝过茶吗?是什么茶?你家里有什么茶?你对茶的知识还有哪些了解?学生小组交流后指名发言。

  (2) 教师谈话:我发现同学们对茶知识的了解还是比较丰富的,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深入探讨有关茶的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茶文化。

  3、 深入探究

  (1) 分组讨论

  ① 茶的历史有多久?

  ② 什么是中国茶文化?

  ③ 茶叶有哪些品种?

  ④ 茶叶的制作过程大概是怎样的?

  ⑤ 你了解的茶具有哪些?

  ⑥ 你了解的茶叶包装有哪些?

  ⑦ 你见过的茶馆的环境设计是怎样的?

  ⑧ 饮茶有哪些好处?

  (2) 分组逐一交流汇报,教师逐一归纳小结

  4、 发表感受

  通过学习,你对中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感想?

  小结:

  (1) 中国是发现与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有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为祖先的勤劳、智慧而骄傲。

  (2) 人们饮茶,不仅仅把它当作解渴的饮料,还把它看作是一种高雅的精神享受和养生保健的途径。从而形成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

  (3) 从各种茶具、各类茶叶包装及茶馆的形态中感受茶文化的信息

  5、 拓展延伸

  了解本地的茶叶产品及本地的饮茶文化。搜集本地茶叶的图片、文字及纸质包装袋。

  第二课时

  1、 谈话导入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茶叶的历史,还欣赏了各种茶具和茶叶的包装,

  感受了中国的茶文化。同时还让同学们了解本地的茶叶产品及本地的饮茶文化。同学们搜集的本地茶叶的图片、文字及茶叶包装袋等,都带来了么?

  (2) 请学生汇报自己搜集了什么。介绍自己了解的本地的茶叶

  (3)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了解本地的茶叶?

  (4) 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课件呈现有关茶叶的宣传卡片。问:这些是什么?

  (5)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设计茶文化卡片

  2、 探究学习

  (1) 了解茶文化卡片的设计要素

  提问:茶文化卡片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中呈现茶文化卡片的组成内容

  ① 文字。提问:文字的内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文字的内容与茶有关。一般可以写茶叶的历史、不同茶的特点、饮茶的好处、诗人写茶的诗句等

  ② 图案。提问:茶文化卡片上图案的内容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图案的内容也与饮茶有关

  ③ 色彩。卡片、文字、图案都有不同的色彩

  (2) 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通过欣赏讨论,我们了解茶文化卡片的一些内容,有文字、图案、色彩等,下面我们来探究茶文化卡片的设计形式

  ① 文字。提问:这些文字为什么有大有小?都是横写的吗?是写满整张卡片的吗?为什

  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字有大有小,主题写大的字,内容写小的字,字的排列有横写和竖写,而且不是写满整张卡片的。留出一些空间,视觉上较为舒服

  ② 图案。这些图案不仅有大有小,而且位置也各有不相同,请同学们在课件图片中说明。

  这些图案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有摄影、绘画、纹样等 ③ 色彩。文字、图案、卡片底的色彩非常丰富,如何使这些文字、图案更清晰?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要注重色彩的对比。

  (3) 探究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① 这三张茶文化卡片的外形有什么不同?茶文化卡片的外形可以设计成哪些形状?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呈现各种卡片形状。

  ② 欣赏其他各种茶文化卡片的外形设计

  3、 尝试创作

  (1) 作业要求:设计一张有创意的茶文化卡片

  创作建议:

  ① 可以根据学到的茶文化知识和教科书中提供的图片、文字资料设计一张宣传茶文化的卡片

  ② 可以根据自己搜集的有关本地茶叶的资料,设计一张介绍本地茶叶的茶文化卡片

  ③ 可以通过绘画、剪贴等方式进行创作

  (2) 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3) 学生课堂练习,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好的、有新意的设计进行表扬,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4、 作业展评

  (1) 展示学生创作的茶文化卡片

  (2) 学生自我评价:介绍自己设计的茶文化卡片,说说自己的创意及作品的创作过程

  (3) 同学欣赏评价: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张茶文化卡片,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主要从茶文化卡片在造型、文字、图案及色彩等方面进行评价)

  5、 拓展学习

  课外上网了解更多的茶文化知识,如茶马古道、功夫茶、茶艺表演等,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了解更多与茶有关的生活用品。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身过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如石头,树叶等加工成各种画面。

  3.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创新再造能力。

  课时1-2课时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可利用的材料,如树叶,豆类,铅笔屑等。

  2.带领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能对各种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描述,并想象其表现那些事物。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深长观察所收集的材料,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材料可以表现出什么事物。

  启发学生可以利用材料天然的颜色和造型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如剪,折,贴,卷,插等。教师还可通过示范单项材料制作和多项材料组合的方法,鼓励学生求新求异。

  2.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学生学会基本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能力,利用或打破材料的原有形态和色彩,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构思奇妙,造型美观的.作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利用身边的材料求异,才会设计出好的作品。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三、课后拓展

  1.通过交流,自查作品中的表现材料的方法,看看能找到更好的材料的方法吗?

  2.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画面。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压印和添画曲线的方法,表现各种动态的小蝌蚪。

  2.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能力,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

  3.作品展示,欣赏作品并相互交流,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重点:培养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及大胆作画能力。

  难点:幼儿对小蝌蚪各种动态的表现。

  活动准备:

  课件,黑色水粉颜料,彩笔,画纸,抹布。

  环节教师行为

  一、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二、引导幼儿观察小蝌蚪的基本形态。

  三、教师示范讲解画法。

  四、交代作画要求,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欣赏作品。

  六、结束活动

  1、手指歌导入

  2、猜谜语;小小动物圆溜溜,细长尾巴游啊游。游来游去找妈妈,长大以后吃害虫。

  教师

  1、小蝌蚪是什么颜色?

  2、小蝌蚪的外部形状是什么样的呢?。

  3、小蝌蚪的生活方式是单独进行活动还是成群结伴?

  4、出示青蛙图片,引出小蝌蚪找妈妈。

  1、教师示范: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颜x料中轻轻蘸一下,然后按在纸上再提起,这样小蝌蚪圆圆的身体就出来了。

  2、画尾巴的时候,用彩笔画上弯弯细细的尾巴,这样小蝌蚪就在游动了。

  小结:如果小蝌蚪要往不同的方向游,只要把尾巴画在身体的不同地方。

  1、注意点画方法,画出不同方向游的蝌蚪。

  2、画完后需在抹布上擦干净手指,再拿笔添画。

  3、大胆作画,保持画面整洁。

  将幼儿作品布置到黑板,幼儿观看作品,教师给予简单评价。

  幼儿集体唱《我上幼儿园》

  教学反思:

  1、在备课过程中,我考虑到以讲故事形式进行引入,略显单一,于是采用PPT的`形式,将故事以动画形式播放给幼儿观看,并加以将讲述,这样让幼儿很直观地观察小蝌蚪的各种动态,以及青蛙的模样,青蛙与其它动物的相同与不同;

  2、在活动过程中,在保证幼儿有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我引导幼儿先进行观察,让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再进行绘画基本操作的示范;

  3、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我加以指导一些常规教育,以此来巩固幼儿的良好习惯;

  4、不足之处在于:从最后的作品上看,在给幼儿进行绘画操作示范的同时,限制了孩子的思维,不少孩子画的小蝌蚪尾巴都在相同方向,所以,如果重新上这堂课的话,我会在这方便多加以引导,让幼儿更具想象力。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02-05

(精选)美术教案07-26

【精选】美术教案07-26

美术教案07-20

美术教案(经典)07-22

(经典)美术教案07-29

美术教案【经典】08-03

美术教案:螃蟹11-26

《彩虹》美术教案12-02

《蔬菜》美术教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