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汇编8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画片的成因。
2、了解视觉暂留现象。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翻页动画视频2:45分
2、自制动画卡片(一面是笼子,一面是鳄鱼,中间卡纸做棍子)
教学过程
1、小朋友们喜欢看动画片么?
2、你们喜欢看哪部动画片?
3、老师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最爱看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你们看过么?
4、我们都爱看动画片,但是你们知道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么?
5、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神奇的短片(播放视屏)
6、有没有聪明的小博士告诉老师,刚刚的视频里演了什么?
7、这个动画是用什么做的?
8、用纸能做动画片?你们看错了吧?
9、快速翻动纸片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怎样的景象?
10、我们看过的动画片就是这样子做出来的,只是动画片是由更多的画面组成的,当这些画面被快速翻动的时候,卡片上的宝宝就好像活了一样,动起来了。
1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卡片(出示自制卡片)
12、观察正反面
13、让卡片转起来,幼儿观察画面,看到了社呢吗?(笼子里关着鳄鱼)
14、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能够将看到的影像暂时保存,在影像消失之后,之前的影像还会暂时停留在眼前。因为老师在转动卡片时笼子的影像会暂时留在我们眼前,所以,老师转到另一面的时候,两个画面就会重叠,看起来鳄鱼就被关在笼子里了。
15.每一部动画片背后都有许多叔叔阿姨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看动画片时,我们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16、结束教学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只有精心地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时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孩子在上课时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能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孩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人,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长期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孩子自然对学习越来越有兴趣,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践中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征,了解肥皂基本用途和使用方法。
2.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脏手帕一块、水四盆、大肥皂1块、小肥皂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脏手帕,引起幼儿注意。
提问:
这块手帕干净吗?(不干净)手帕脏了怎么办?(要放在水里洗一洗)
是不是放在水里洗一下就干净了呢?教师边问边把手帕放在水里搓一下,然后拿出来给小朋友看:手帕洗干净了吗?(启发幼儿观察手帕病没洗干净。)
教师接着问:那怎么办呢?(启发幼儿讲述要在手帕上擦点肥皂。)
二、教师进行操作,引导幼儿观察手帕怎么干净的。
教师拿出一块干肥皂在手帕上擦了几下,可肥皂擦不上去。(引导幼儿讲出肥皂要沾些水。)
教师在肥皂上沾了一点水,擦在手帕上,说:请小朋友看看,现在手帕洗干净了吗?(如果幼儿说:“还要搓一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到水里洗,手帕就会洗干净了。”教师可按照幼儿说的,搓出泡沫,然后放在清水里洗净,再拿出来给幼儿看,幼儿会发现手帕已变干净了。)
三、向幼儿介绍肥皂的性质、用途和使用方法。
教师作启发性提问:手帕上的脏东西到哪儿去了?(引导幼儿观察脏东西到水里去了。)
脏东西怎么会到水里去了呢?回答后让每个幼儿用手指触摸沾上肥皂是怎么样的。(又粘又滑)
教师小结:肥皂碰到水后,就变得又粘又滑了。擦在手帕上,经过揉搓就会产生泡沫,手帕上的脏东西就被粘住带到水里去,所以手帕就变干净了,而盆里的水却变脏了。
教师让每个幼儿按照洗手帕的方法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先把手弄湿,擦上肥皂,双手互搓,搓出泡沫后,再放在清水里边搓边洗。通过洗手的练习,使幼儿懂得肥皂的性质(遇水后粘滑,搓动时有泡沫)和用途,并学会了正确使用肥皂的方法。
教师做小实验:把一小块肥皂浸在热水里,让幼儿观察肥皂块渐渐变小,直到变成肥皂水,使幼儿懂得肥皂会溶解于水的特点。
四、复习歌曲《肥皂泡》。
活动反思:
肥皂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孩子们在洗手时只是草草的使用,并不是想用它把手洗干净,而感兴趣的是搓出来的泡沫。因此,仅用看看、问问、猜猜的方法认识肥皂,既不能引起幼儿观察的兴趣,又不能达到发展幼儿思维的目的'。
而这次活动,我把认识肥皂的教学和洗手帕结合进行,是从幼儿的年龄出发,考虑幼儿的情绪、爱好和心里的因素,它巧妙地利用了幼儿求知欲,好奇心强,喜欢自己探索、自己动手等特点,让幼儿主动地了解实物的特点和规律,这于传统的注入式相比,显然是好多了。
其次,本活动从“手帕脏了怎么办?”这个问题开始,逐步打开幼儿思考是闸门。通过教师边提问边操作,边让幼儿自己动手实践,使幼儿懂得手帕脏了要洗;要把手帕洗干净,一定要擦上沾了水的肥皂,搓出泡沫;由于肥皂又粘又滑,手帕上的脏东西就会被肥皂泡沫粘住带到水里去,成为一块清洁的手帕。随着手帕由脏到干净,幼儿也随之掌握了肥皂的性质,了解了其用途与使用方法了。
第三,次活动在让幼儿认识事物时所采用的方法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这样,幼儿通过各种形象和动作的刺激与反射,所获得的知识便会记得牢,经久不忘。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动手摸一摸带来的乐趣。
2、初步了解物体具有软和硬等特征,学习用语言表达对物体的认识和感觉。
3、能用手摸一摸感知物体软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人1个小布袋,袋口是有松紧的,便于手伸入其中。
2、每人的布袋里分别装有软硬不同的物体,如:玩具娃娃、积木、海洋球、水彩笔、软糖、海绵、棉花团、软糖、橡皮球等。
3、2只小动物玩具(其中1只是长毛绒的软软的小猫,另1只是木头或塑料做的硬硬的恐龙)作为归类的标记,分别放在两只筐边。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创设“神奇的口袋”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魔术团里有一位神奇的老爷爷,老爷爷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你想看一看吗?
(2)引导幼儿猜测口袋里的物品及其特征。
教师:口袋里会有什么?不用眼睛看,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里面有哪些东西?
(3)请幼儿摸一摸、说一说。
教师:摸了之后的感觉怎样?会是什么东西呢?
2、引导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1)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一抓、捏一捏,说出自己的感觉。
(2)鼓励幼儿用“好像”或“可能”等词语,大胆地说出自己摸到的物体。
教师:你摸到的是什么?像什么?可能是什么呢?
(3)取出摸到的物品,师幼共同检验幼儿的猜测。
3、游戏:按要求从口袋中摸出相应的物体。
(1)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摸出相应的物体。
教师:请你摸出一个软软(或硬硬)的东西。
(2)当幼儿摸出后,鼓励幼儿说出物体名称,丰富对软硬物体的认识。
教师:你摸到的这个软软(或硬硬)的'是什么东西?
4、游戏“送礼物”。
(1)师幼共同合作,将摸袋中软硬不同的物体加以归类。
(2)教师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摆放在不同的位置,引导幼儿送礼物。
教师:摸摸捏捏这两只小动物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软软的礼物送给谁?硬硬的礼物送给谁?
(3)幼儿分组自由从摸袋中摸出软硬不同的物品,分别送到相应的小动物面前的筐里。
5、巩固对软硬物体的认识。
(1)引导幼儿观察并检查筐内的软硬物体是否归类摆放的,如果有放错的,大家一起重新归类。
(2)引导幼儿自由讲述周围软硬不同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软硬的认识。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运用触摸的方法感知身边的物体,寻找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有趣的叶子》这一主题活动在我班已经开展三个星期了,幼儿对叶子的外形特征、生长变化都有了一定的认识,也知道了叶子的一些功能,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以及是人和动物不可缺少的食物等。在此过程中,幼儿对人可以食用的叶子产生了较大的兴趣,也提出了许多问题:“什么样的叶子可以吃呢?”“为什么我吃了一种叶子就不会肚子疼了?”“叶子可以生吃吗?吃了会拉肚子吗?”抓住幼儿共同的兴趣点,我们班生成了“可以食用的叶子”这一主题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分类、制作、品尝等活动,来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多种食用方法。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叶子的各种食用方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良好的倾听习惯。
3、体验农民伯伯劳动的辛苦,教育幼儿多吃蔬菜,不挑食。
活动准备:
1、各种可以食用的叶子:大白菜、包菜、生菜、香菜、枇杷叶、鱼腥草等。
2、方篮若干个(标有生吃、熟吃、做药等图形标志)。
3、电脑课件《可以食用的叶子》;电脑两台。
4、其他辅助材料:小西红柿、胡萝卜、白萝卜、沙拉酱、番茄酱等;清水几盆。
活动过程:
1、集中谈话:师生共同回忆叶子的用途,引入活动的主题——许多叶子我们人可以吃。
(1)师:“小朋友们平时吃过那些叶子呢?你是怎么吃的?”引入分组讨论活动。
(2)集中讨论:你吃过那些叶子,你是怎么吃的?
(3)师小结:原来叶子有这么多的吃法呀,有的可以煮熟了吃,有的可以生吃,有的可以作药吃。
2、分类活动:
(1)第一次分类:师:今天,林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 许多可以吃的叶子,请小朋友找一找,想一想,那些叶子你吃过,你是怎么吃的,然后把它放入三个相应的篮子里。(依次出示三种标志并作解释)。
(2)师检查其中一组幼儿分类情况,指出明显的错误,引导幼儿进入第二次分类。师:小朋友分得这么多,老师都检查不过来了,请小朋友也来当当小老师,检查一下别的小朋友分得对不对,好吗?如果不对,请你把它找出来,放在合适的篮子里。
(3)小结,请幼儿说说:你发现哪些叶子分错了,你是怎么分的。
3、师:其实我们可以食用的叶子还有很多很多,老师在电脑上也找到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引入观看电脑课件活动。
(1)帮助幼儿进一步巩固叶子的食用方法。
(2)电脑显示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请小朋友说说这些叶子叫什么,是怎么吃的。
过程中出现了两种幼儿不认识的叶子,对于这个突发情况,我没有马上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请教客人老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提问: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可以吃的`叶子,你们知道它是从那里来的吗?是谁种出来的?引入表演活动:《种菜忙》。教师鼓励幼儿将平日里看到的农民伯伯及爷爷奶奶种菜的样子大胆的表现出来。
5、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品德教育:
(1)知道蔬菜有营养,要多吃蔬菜。(陈倩茜说:黄金搭档是叶子做的,我们要多吃。)
(2)知道农民伯伯种菜很辛苦,要尊敬他们。
6、师: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我们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品尝一些可以食用的叶子,好吗?引入分组延伸活动:
(1)制作叶子拼盘。
(2)制作生菜沙拉。
(3)分菜、洗菜。
(4)查看电脑资料,继续了解可以食用的叶子的名称、食用方法。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操作游戏的过程中,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2.同伴协作完成接水管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长、中短pvc管若干,直、弯接头数个。
2.录像;接水管照片。
3.水管链接图
4.两个小区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引出水电工叔叔本领真大
1.(录像5秒)保育员抽洗小便池
提问:
(1)阿姨在做什么?(冲水)
(2)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
(3)水厂里的水怎么会到我们幼儿园来的?
2.出示PPT:水电工接水管的照片
教师:这位叔叔在干什么?
小结:原来是这些水电工叔叔把水管接到我们幼儿园,让我们随时都能用上水,他们的本领真大啊!
二、练一练——了解三种接头的不同功用
教师:你们想不想也当一回小小水电工?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水管,请你们先来练练手,看谁能发现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出示材料)塑料管长、中、短pvc管各若干;三通;直管;弯管
1.幼儿尝试连接,熟悉不同的材料。
2.发现交流
教师:谁先来说说看,这些水管有什么本领?
小结:直管可以将两个水管连接在一起,使它变得更长;弯管是可以让水管转弯;三通是可以连接三个不同方向的水管,这三种接头各有各的本领。
三、接一接——同伴合作,完成接水管任务
1.提出操作任务和要求
教师:长达小区建了很多漂亮的新房子——长达一村和长达二村,这两村的水管还没有安装,要请你们这些小小水电工来完成这个任务。
2.解读任务书(PPT):
教师:这里是小区给我们提供的接水管施工图,我们来看一下。这些房子是不是一样的?
小结:小区交给我们的任务是每一幢房每一层楼都要接到水管。我们分成两组,6人一组,来完成的接水管工程,比一比,看哪一组接的又快又好。我们要按照任务书上的.要求来接水管,千万不能漏水哦,,小小水电工们,你们有没有信心?开始!
3.幼儿分成二组接水管。
幼儿操作,提醒幼儿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教师指导,侧面,或面向客人老师谁合作的好的,管子长度不对,哪个人用错了接头,踢掉了管子,用了很多管子,没有接牢的,漏接的,一村接好三幢房子了,你们动作要快,倒计时开始)20—25分钟)
4.展示幼儿成果,互相检查。
教师:哪个村的水电工完成得又快又好?为什么?你们在接的时候有没遇到什么问题呢?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和好朋友一起解决困难的啊?(提升合作)
小结:小小水电工们能按照施工图,合作完成了这次接水管的任务,我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大家都辛苦了,现在休息一会儿,等下我们还有更大的任务呢!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小班科学:
玩一玩,猜一猜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索感知沙子、石子、黄豆的不同特征。
2.会用耳朵辨别三种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
3.关注身边的自然物,有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沙子、石子、黄豆,盆子、罐子、椅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观察自然材料,引发活动兴趣。
(1).“我们身体有什么宝贝?他们各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知道我们要用6个宝贝:眼睛、鼻子、耳朵、嘴、手、脚进行探索活动。)
(2).“小朋友们请看,椅子下面藏着什么好玩的东西?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沙子、石子、黄豆.)
2.用手玩材料,感知他们的不同特征。
(1).“你们想玩吗?想怎么玩?”(要求:蹲下来玩,轮流玩三种材料,注意不要把材料撒到盆子外面。)
(2)“你怎么和他们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摸上去有不同的感觉,看上去也有不同的感觉。
3.用罐子玩材料,初步了解声音。
(1).“欢迎罐子宝宝,请小朋友们想办法用罐子宝宝和三种材料制作一种乐器。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好听的声音?”
(2).幼儿玩,教师引导幼儿:装一装、摇一摇、听一听、倒一倒。
(3).反馈:“你是怎么让罐子宝宝发出好听的声音的?罐子是怎么会有声音的呀?(打开验证)谁能发出相同的声音?请相同声音的罐子宝宝来一起唱唱歌。”
(4).思考:“你们的罐子宝宝为什么发出的声音不一样?”(不同的东西发出来的声音不一样)
4.通过听觉辨别沙子、石子、黄豆发出的不同声音。
(1).出示三个罐子:“沙子、石子、黄豆玩捉迷藏躲进罐子里,你会把它们找出来吗?考考你们不打开盖子看,你有什么更聪明的好办法吗?原来听声音就能很快找出它们是谁?那我们仔细听听,这个罐子里是谁?”
(2).再请几名幼儿上来辨别,教师引导:摇一摇、听一听、说一说(与它告别的话)。
5.送沙子、石子、黄豆“回家”。
(1).沙子、石子、黄豆都有自己的家,看一看,这是谁的家?(示范送罐子宝宝回家)
(2).幼儿探索游戏:摇一摇、听一听、送一送、说一说。
(3).检查验证:老师带领幼儿打开验证,发现错误及时随机应变作出处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公共汽车、货车、洒水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名称和特点,并了解其用途。
2.幼儿对汽车产生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汽车的图片(公共汽车、货车、洒水车、救护车、消防车、警车)。
2.情境图片六幅
3.课前带领幼儿观察马路上的各种汽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引起兴趣。今天好多汽车来我们班做客,让我们来欢迎它们吧!(教师出示汽车图片于黑板右侧)。
2.基本部分:
认识几种常见车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1)请幼儿找找自己喜欢的车,并说出它是什么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提醒幼儿尽量讲一句完整话:“这是××车,可以用来干什么”。)
(2)动动脑,连连看。区分几种车的不同用途。依次在黑板左侧出示图片:
A妈妈带小红去奶奶家;
B许多帐篷要运到地震灾区;
C公路要洒水;
D小熊病了,要送医院;
E有幢房子着火了,要救火;
F警察叔叔要抓小偷。
请幼儿思考分别要用什么车,并把左边的情景图片与右边的'车子一一对应连起来。
(3)小结:教师总结学到的车的名称,特点,用途。
3.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讲给爸爸妈妈听,你最喜欢的汽车叫什么?用途是什么?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喜欢探索的良好习惯。
2:尝试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真水果,苹果,梨,香蕉,桃等若干,水果模型。 小刀一把 猴子的手偶 大袋子
活动过程:
1:学习儿歌《水果歌》 教师出示装图片的盒子,请幼儿摸出图片,能说出图片上水果的颜色。
教师将图片贴在展示板上,边贴边教幼儿说儿歌。
将所有图片贴完,教师带幼儿说儿歌2-3遍,并请幼儿上前边点图边说儿歌。
2:探索活动《真假水果》 教师拿出猴子的手偶,说,“你们好,我是猴子”。
教师说:“哎呀,我现在肚子好饿啊,你们给我点吃的吧?好不好,你们知道我喜欢吃什么吗?”
教师可让幼儿假装喂猴子吃点东西。幼儿喂完了,猴子还不饱。
教室带着猴子假装找东西吃,找到了一个装着水果的.大袋子,这是猴妈妈留给它的。
猴子打开袋子,拿出一水果模型一咬,怎么都咬不进去。教师问幼儿,这是为什么?
原来猴妈妈太粗心了,把真的水果和假的水果混在一起了。小猴子可着急了。
老师布置任务,请小朋友帮小猴子找一找真的水果在哪里。
教师将幼儿分组,每个幼儿3-4个幼儿,由一位老师负责,幼儿探索真假水果的区别。指导老师的指导:不能直接告诉幼儿哪种是真的,哪种是假的,可引导幼儿通过手,鼻子,眼睛等多种感官去发现。
幼儿分享成果。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请每组的一些幼儿说说她们如何辨别水果的真假。教师用刀切开幼儿找出的真水果。
活动反思:
水果是小朋友熟悉并且喜欢的食物,水果不但营养丰富,而且颜色、形状和味道等也多种多样。让幼儿在充分的体验中学习认识水果,整个活动很受幼儿的欢迎。但是同时,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活动的秩序也存在了一定的不稳定性。在这个活动的进行中,我也出现了这个问题。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2-2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5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5-05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25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7-06
科学活动教案【优选】07-20
科学活动教案[优]07-2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