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1 08:36:01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10篇[合集]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10篇[合集]

语文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2、领略桥文化,提高语言文学素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

  活动准备:

  1、发布活动信息并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桥的资料。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桥”,凡是有关桥的诗、对联、谜语、俗语、谚语、成语故事及桥的分类,桥名的由来等,都可以参加活动。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桥或拜访桥梁专家。

  3、把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由一人主持桥梁知识竞赛活动,教师任评委。

  活动过程:

  开场白:出示四幅风格不同的桥图片。真是一座桥,一处景致,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步入“桥”的世界,感受那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吧!

  第一轮必答题,答对一题加10分。

  1、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2、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3、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4、现存最早的十字桥是哪座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

  5、最早的开关活动或大石桥是哪座桥?(广州潮州广济桥)

  6、当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是哪座桥?(波斯湾上的巴林—沙特阿拉伯跨海大桥)

  7、诗“晓月照卢沟,大河曾流泪和血;狼烟腾燕蓟,长桥犹记恨与仇。”是写的在哪

  座桥上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卢沟桥七七事变)

  8、“一桥飞架南北,开堑变通途。”是描写的哪座长江大桥?(武汉)

  9、“盘旋上下,通连左右,交*东西南北;横贯长江,纵接黄河,瞩目红旗宜宾。”是描写的哪座桥?(开津长江道立交桥)

  10、“中化堪称首,铁索斜拉,坦途凌波,淞南沙北横大道;世界亦数二,众智辉灿,科技结晶,浦东沪西并东流。”是写的哪座桥?(上海南浦大桥)

  11、电影《廊桥遗梦》就以哪座桥为背景,讲述一个浪漫而又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麦迪逊郡的桥”)

  12、请你说出一部与桥有关的文学名著。

  第二轮桥文化积累题,必做题。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自己了解的中外名桥的名字,计时3分钟(对一个加5分)

  赵州桥、伦敦桥、阿尔托桥、布鲁克林大桥……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已知的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计时5分钟。(对一个加5分)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生动。(每个故事片10分)

  第三轮

  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设计未来的桥。请其中一名同学介绍设计宗旨、所拟桥名的缘由等情况。(15分钟,根据创意给予评分,总分20分)

  小结,评出优胜组。

  写作训练

  请同学们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例文参考:

  桥·文人·文化

  赞山之险峻者,心中定有凌云壮志。

  观海之无崖者,心中已有广阔天地。

  得浮云于目者,必有淡薄名利之情。

  爱花之人,定赞花之妖娆;追鹰之人,心定慕起自由;慕桥之人,定向往桥之清闲。

  雨丝如弦,与月儿弹奏出伤感的音符,郑板桥忧愁的眼神在桥上徘徊。终于在朦胧的雨中,桥上穿来朦胧的低吟“鸡声毛店月,人际板桥霜”。

  血红的黄昏,映照在清澈的水中,一座座被夕阳染红的小桥沉睡在清闲里,乌鸦凄凉的一叫,打破了这种沉寂,落日的苍凉背影中,马致远低声吟唱“枯腾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风尘笼罩着咸阳附近的独桥,一对对士兵加快了脚步无声无息的载入死亡。一个销售的身影站在一旁黯然神伤,眼里含着泪水。看着这些壮丁奔赴前线,知道是送死,却非去不可的悲凉像一根一根的银针一样,深深的刺伤了杜甫,于是《兵车行》都了一句话“尘埃不见咸阳桥”。

  ……

  康河上康桥的妩媚,蛟河上赵洲桥的华丽,永定河上卢沟桥的自然,西湖断桥的忧郁……

  时常想起这些桥的名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桥给了我清逸的心情。清逸中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去寻访这些早已被历史风化的桥梁,仅仅因为它们美丽?我想我们更多的是在寻诗,寻找文化的历程,寻觅古代文人那褪色的青衫。童年时候我们自己把这些桥想象得过于完美,我们便利用这些桥梁返回远古,去感悟文人墨客的心境。

  桥与文人的魔力,竟然能把那些冷僻的角落,变成人们梦幻的对象。那是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艰难,它有着诉不尽的苦,无人倾听,只有默默的流泪。一滴,两滴……文人们便把这些泪珠,铭刻在心底,然后铭刻在桥上。

  这些桥,这些诗句,蕴涵着中华文化的见证。去走,去品,就像对那一部分文化的实地探访。

语文教案 篇2

  欣赏目标:

  1、 重点:欣赏2、3、4段优美的意境。

  2、 难点:体会唐朝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文明。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李汉荣系列散文《唐朝的山》、《唐朝的水》、《唐朝的墙壁》、《唐朝的韭菜》、《唐朝的狗》、《唐朝的牛》等。

  二、初读文章。

  1、 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提示:“荒原”指少了一种环境,少了一种心境。一种唐朝的文明。

  2、 文章以“唐朝的牛”体现唐朝的文明。文章如何写牛?

  提示:将牛、人、自然及诗结合起来写。

  3、 概括三幅图景。

  第1幅图景:牧童吹笛图

  第2幅图景:牛拉婚车图

  第3幅图景:深情回顾图

  三、精读、欣赏文章优美的意境。

  学生小组讨论,选取一个画面,选取一个角度,欣赏2、3、4节。

  提示:抓住文中重要语句和关键意象。读、画、批注。

  1、 朗诵第2节,现象画面。美在何处。

  意境美:牛背上,牧童衔一枚柳笛,对着河流、新月、彩虹、远处的大人、对着牛,对着五月的村光吹奏。浓密的意象,由近及远,由物及人,由局部到整体,是笛声的涟漪一圈圈散开所触及的景物,合乎情理,思维缜密。

  “牛听着,倒觉得……成为一幅名画。”

  画面美:牛无忧无虑,人散步,悠闲,自然唯美——画面安详、宁静,人与自然和谐

  牛——牧童——自然 成为一幅名画

  2、第3节牛拉的婚车寄托了那位女子的怎样的情感?

  情感美:感情饱满地朗读“谢谢你,牛,就这样慢慢走吧……一个小女子慢慢走远的年华”

  看清楚我青春的容颜——怀恋青春

  看清楚老家的炊烟,在门口大槐树上转了几个弯,才慢慢散入屋后的远天?——依恋家乡

  但愿千年之后,还有人记得,一个小女子慢慢走远的年华——留念消逝的人生

  牛——新娘——家乡 寄托一段情

  3、鉴赏第四节。自选角度。

  意境美:“草色遥看近却无”、“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限想象,意境开阔,遍野春草。

  情感美:牛吃饱后,就在原野上卧下,反刍一阵,觉得韶光不可蹉跎,就又站起来,在无垠旷野里漫步闲逛,向远方发出几声深情长哞……诗人走过去,回过头目送牛,呀,他们互相目送。牛与人深情回顾,牛具有人性美。诗与自然呼应,诗人产生诗情,形成诗。

  构思美:是这遍野春草,养活了牛,也养活了诗歌的春色啊。

  牛——诗人——春草 成为一首诗

  4、唐朝的文明包括哪些方面?

  唐朝的文明包括和谐的环境,儒雅的人们,丰富的情感。

  四、探究主旨。

  1、为什么称现代社会为现代和后现代荒原?

  自读品味、理解

  这个世界的牛依然很多,但大致只有两类……它是真正的荒原。

  提示:真正的牛死了,真正的诗死了,从而形成了真正的荒原。

  如何理解三个真正的含义。

  真正的牛——无羁无绊,是自然地亮丽风景。

  真正的诗——无边的春色,诗人的闲情,

  2、现代社会是真正的荒原,现代社会与唐朝比,少了什么?

  环境——化学、商业、皮革、利润等物质生活第一位

  牛——为商业利益而生 生活中的物质欲望

  人——少了宁静的心态 无诗情画意的文化气息。

  总结:真正的荒原少了遍野的春色,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人少了悠闲的心境,社会少了精神上的追求及浓郁的文化气息。

  五、小结

  李汉荣的《唐朝的牛》让我们了解了永恒的唐朝文明的一些美好的方面。那么我们生活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应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多营造一些人文气息。

  六、课后拓展阅读

  阅读李汉荣系列散文。这些散文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对美丽的,善良的自然界的

  生物给予了崇高无比的赞美歌颂,揭示了本真生命的本质,我们人类要与山河、生灵万物共呼吸。

  板书设计:牛——牧童——自然 成为一幅画

  牛——新娘——家乡 寄托一段情

  牛——诗人——春草 成为一首诗

  唐朝的文明包括:和谐的环境,儒雅的.人们,丰富的情感等。

  教学反思:

  李汉荣散文,大多通过对美好生态的诗意勾画、对人与自然对峙现实的揭示以及对和谐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保护环境、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对《唐朝的牛》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文本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讲课过程中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景物、优美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教学时,注重文本内涵的深层解读。文本向我们展现了三幅图景:牧童吹笛图、

  牛拉婚车图、深情回顾图。文本通过唐朝的牛让3幅图成为了一幅名画,寄托了一段情,成为了一首诗。这样文本就前后联系起来,文本体现的唐朝文明就显现出来了。

  欣赏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本文有着诗一般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投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因此,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

  2.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海力布舍己为人的优良品质。

  (二)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用回答问题的`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借助字典,读准生字的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然后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海力布是一个热心助人的人。把让你感动的句子画下来。

  (二)再读课文,按以下段落要点划分结构段,并在小组议论。

  1.猎人海力布平时热心帮助别人。

  2.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她。

  3.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

  4.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

  5.海力布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

  6.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三)再读课文,解答“思考·练习”中的问题。一边读,一边画出要点,再组织答案,进行小组讨论,相互交流补充,教师订正,小结。

  1.海力布明明知道,要是把鸟儿的话说出来,自己就会变成石头,为什么他还是把鸟儿的话告诉给乡亲们呢?

  2.先回答下面的问题,再把答案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海力布平时是怎样热心帮助人的?

  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说要怎样报答他?

  龙王把嘴里含着的宝石送给海力布,小白蛇又是怎样叮嘱他的?

  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什么消息?

  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是怎样做的?

  (四)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欣欣向荣的社会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唱着欢乐的歌|”与“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1、录音2、有关海港资料、大海画面

  3、看看比比

  教学课时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听完这首优美的歌曲,一定勾起了你们对大海的向往,你们见过大海,去过海港吗?今天我们就随同作者一起领略大海的风光,听一听大海唱的歌

  2、出示课件:大海风光海港新貌

  提问:1、刚才画面中,你们都看到些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3、板书课题大海的歌

  4、齐读课文,体会作者怎样描写画面景物?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一)自由朗读。

  (二)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作者分别在哪几处参观?请说处表示地点的词

  生:(学生说教师板书)

  师:.在这三处,作者都分别看到什么景象?那些词句你觉得用得好

  出示课件:想一想

  1、用“——”勾出在码头、海港、大海处看到的景物,将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表示

  2、大海真的会唱歌吗?为什么作者两次写到大海“唱歌”

  (三)反馈自读情况

  师:在码头,展现在眼前的是什么?

  生(学生边说边板书)

  师:这些景物的描写,作者是抓住它们的什么特点写的?

  生:颜色

  师:请同学们在表示色彩的词语下面打上“”,并自由地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个句子吗?

  生:喜欢。

  师:请一位同学带着喜欢的心情,读一读。

  师:谁能比他们读得更好,能把色彩斑斓的景色通过读,表现出来。

  (学生自由读,抽生朗读)

  师:作者登上海轮,来到海港,又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装卸吊车海轮

  出示课件3想想说说:(繁荣的海港景象)

  师:对装卸吊车、海轮的描写,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好。

  出示课件4妙句欣赏

  1、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

  2、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

  师:哪些词语用得好

  小结:对,用上这些带点的词语,

  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来自网!

  通过比喻的表达方式,把海港一片繁荣的景象写得更具体、生动更形象了。

  分男女角色读着两句话。

  师:看到欣欣向荣的海港景象,作者的心情怎样?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作者的心情十分愉快。

  师:浪花真的会唱歌吗?

  生:不会。

  小结:对,这是作者借浪花来抒发自己愉悦的心情。此时,感觉这涛声也如同自己一样高兴,浪花似乎正在唱着欢乐的歌。

  三、拓展思维,看看比比。

  1、出示课件(四幅图画)

  2、根据以上画面,联系自己的心情,模仿说话。

  生1:太阳朝我笑。

  生2:小树弯下了腰。

  生3:鸟儿跳着欢快的舞蹈。

  生4:花儿向我点头。

  师:同学们真聪明、真了不起。

  四、学习最后一部分。

  师:船在大海上航行时,作者看到了什么?

  生:(边说边板书)

  石油钻探船

  师:“咱们”指的是谁?

  生:中国

  师:请一小组的同学带着自豪的心情读句子。

  出示句子:啊,我仿佛听见大海正在唱着一曲新歌。

  师:“一曲新歌”指的是什么?

  (充分让学生说)

  小结:祖国有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就,作者心中无比喜悦,无比自豪。所以觉得大海在随着祖国的'兴旺发展,不断在高唱一曲曲的新歌。

  师:请全班同学带着喜悦自豪的心情,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同学们,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海唱的是一曲(欢乐的、自豪的、赞美的)歌,歌颂了我们祖国的巨大变化,将来,我们也要为祖国的发展出力,再谱写一曲新歌。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大海的歌

  码头天云海朝阳欢乐的歌

  海港装卸吊车海轮

  大海石油钻探船一曲新歌教案《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大海的歌》教案》,来自网!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2个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木、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课前收集有关江南的图片、儿歌或诗歌。

  2、课件,表现江南风景的民族乐曲磁带,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览美丽富饶的江南,愿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乘坐的.交通工具。

  出示课件一书上的竹排图及词语(竹排pái)

  谁在哪儿见过?(指名介绍)随机学生字“排”。

  2、师:请大家坐稳了,我们跟着小明,怀着阳光般的心情,快乐出发吧!

  课件二播放配乐课件,小小竹排画中游

  刚才我们游览了这么迷人的江南,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

  3、师:作者把这风景如画的江南风光写成短短的诗歌,大家愿意读吗?板题提问:读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对话平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

  2、同桌互谈,相互评价

  3、指名试读课文,伺机指导:如“鸟儿”、“绿油油youyou”……

  识字

  1、自读:在课文中画出的生字。

  课件三带有音节的12个生字(新偏旁为红色)岸苗树

  2、出示生字:这些带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会认吗?认识哪个就读哪个。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3、观察红色偏旁(学习山字旁,木字旁,草字头),你怎样记住它们?

  4、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桌轮读,并讨论识记方法。

  5、谁来当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如,唱:今日唱,明日唱,天天开口唱

  两:两个人躲在屋檐下)……

  6、开火车读无注音生字

  课件四生字去掉音节

  7、朗读词语:(课后“我会读”中的词)

  课件五课后词语

  回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课文

  2、前后桌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质疑

  仔细读文,体会一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写字

  1、出示“口、日”,看笔顺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认识新笔画“横折”和“横折钩”)

  2、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写好这两个字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日”字两竖要写直,第三笔在横中线。

  3、示范指导,学生练习

  4、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案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旅游时,你们是不是由爸爸妈妈带着?可是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独自一人游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这位小姑娘是怎样独自一人旅游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乌塔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发表见解。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3)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4)出示课文插图,看插图,你认为乌塔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到的有关外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等的资料,谈一谈中国孩子与外国孩子有哪些不同之处,你认为外国孩子的哪些优点值得我们中国孩子学习,中国孩子的哪些优点是外国孩子所缺少的?

  四、课堂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学了本课后,你有何感受,受到什么启发。

  案例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交流课前搜集了解的有关外国孩子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资料,有助于学生理解“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我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一、理解掌握“撰稿”、“启迪”等词。

  二、了解报纸的作用、表现形式及内容。

  三、掌握读报的方法。

  四、激发读报兴趣,鼓励学生在读报中不断提高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

  重点和难点:

  1.掌握读报的几种方法和积累资料。

  2.理解读者与报纸间的“朋友”与“主人”的关系。

  教学时数:一节。

  内容和步骤:

  1.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读报吗?我们需要掌握有关读报的哪些常识呢?现在我们学习本单元的第一篇说明文《》。

  2.研习新课。

  (一)提问:根据各段的主要内容,各段之间的关系怎样?

  明确:各段之间是总分总的关系。

  学生讨论几个问题:

  1.大多数报纸有几个版面?哪些报纸有八个版面?各个版面的内容是怎样安排的?试举例。

  课文第二段。

  2.报纸的内容有哪几个方面?

  课文第三段。

  3.报纸消息的.来源有哪几个方面?

  课文第四段。

  4.阅读第五段。

  这一段是介绍读报方法的,读报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介绍了几种?

  三种。一,选择,二,浏览,三,精读和略读。

  5.怎样做报纸的主人呢?

  一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能使自己感动,同时,能给别人启迪的人和事,把它们写成一消息,通讯或评论。

  向有关报社投稿和学办小报或墙报。

  三、小结课文。

  1.本文介绍了有关报纸的知识和读报知识,启发我们养成读报习惯并向报社投稿,学习办小报。

  2.写作特点:

  1.本文按逻辑事理关系安排结构。

  2.使用了多种说明方法。

  四、作业:练习一、二。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

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重点


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


难点


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本文是作者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两封家书。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朋友,而且是艺术上的知音。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颂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傅雷家书两则宠辱不惊情绪上的消沉和低落──────成功后的掌声和鲜花坚强、赤子之心


导学过程


学习过程



1、 教师引导学习复习书信的一般格式。(信封和正文)


2、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比较两封信内容上的差别。


4、 比较两封信写作目的差别。


5、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坚强”在两封信中,傅雷都提到了“坚强”。他对于“坚强”的理解是什么?你能够找 到两封信中,对“坚强”内涵的直接解说吗?


6、 引导学生理解父母的爱心。


7、总结


这是两封普通而又不寻常的家书:普通,在于它们是一位父亲写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内心告白;不寻常,在于这两封家书,从儿子的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限,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自主学习检测:生复习书信格式。


生读课文。解决字词。


整体感知:概括两封信的内容。


合作探究:比较两封信的风格有何不同。


贯穿始终的是哪个词,并理解它的内涵。


拓展 延伸。


反思 收获。










我在教学时主要突出对书信格式的掌握,理解“坚强”的深刻内涵,主要内容比较清晰明了,不必细讲,以学生自读为主,老师主要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书信内涵和作者用意。鼓励学生结合名著导读,在课外阅读《傅雷家书》。


语文教案 篇9

  一、导入新课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补天)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天塌下一块,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所围困,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3.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四、总结

  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不顾艰险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

  2.指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

  会听儿童广播《在宇宙飞船里》,听仔细,记要点,复述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集中注意力边听边记要点。

  教学难点:

  复述广播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1、谈话引入

  看书读报、听广播都是学习,会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许多大事,学到不少知识。看书读报,如果第一遍没有记住内容,可以再看一遍。听广播就不同了,广播完了,声音也就没了,怎么才能记住它呢?这就是今天大家要学的本领。

  2、揭示课题,听广播

  二、默读课文,学习方法。

  1、边听边想:课文告诉我们哪些听广播的`方法?

  2、说说怎样听广播。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板书:集中注意,听仔细;先听题目,再听内容。

  三、尝试听记,理清要点边听边想,记要点:时、地、人、事。

  1、第一遍听录音:听《在宇宙飞船里》,边听录音边看图

  要求:听清广播里的主要内容?(题目、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2、反馈

  (1)广播的题目是什么?

  (2)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是怎样睡觉的?怎样洗脸刷牙的?吃的是什么样的饭菜?

  (多叫几位同学回答)

  (3)看课件演示:宇航员在宇宙飞船里的生活。

  学生看课件练说。(出示句式:(题目)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故事。)

  四、练说

  1、自由练说,同桌互说。

  2、指名说,共同评议、纠错。

  五、复述广播内容

  1、再听录音,训练边听边记的能力

  2、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共同评议。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怎样听广播,知道了要仔细听,边听边想边记的方法。今后,要多听广播,比如:新闻、气象,特别是少儿节目,并能把听到的好消息、新鲜事、有趣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

  听广播

  题目

  时间

  集中注意,听仔细 地点

  边听边想,听要点 内容 人物

  事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阅读教案03-03

语文乐园教案04-04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