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31 08:16:16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锦集10篇】

语文教案 篇1

  创意说明:《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写得很美的课文——语言美、意境美。这篇教学设计的视点放在一个“美”字上,用“美”来结构全文的教学过程——读美文,品美点,背美句,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教学的目的。

  教学步骤

  导入:美文需要美读。今天我们从“美”的角度来学习课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用探求的眼光来发现课文中的美。

  第一个教学板块:读美文。

  1.学生听配乐课文朗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下面请同学们从“美词、美句、美段”的角度,自由选择内容朗读。

  第二个教学板块:品味美点。

  第一层次的活动: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认为需要掌握的课文中的美词:(略)

  2.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喜欢的课文中的美句:

  ·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

  ·从此,影子常常牵着盲孩子的手,带着他去牧场听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还攀上山坡去采摘野花野果,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

  3.请同学们推选课文中的'美段:(略)

  教师略作点拨:(略)

  第二层次的活动:

  1.请同学们品味课文中的美点,每人自选内容,只要言之成理,各个角度的内容都可以说。

  2.同学们准备,同学们活动,老师的评点穿插其中。

  ·美在叠词的运用。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美在短句的运用。好读,不拗口。如“风停了,雨停了,天晴了”。

  ·美在按句排列。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美在句意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美在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美在画面、意境。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的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切织成了一种绚丽的境界,吸引、感染着读者,使读者获得美的熏陶……

  第三个教学板块:背美句。

  1.学生在书上用笔勾画出美句。

  2.进行背诵美句比赛。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

  2、认读5个生字,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

  3、在读词语、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培养良好语感。

  5、能以“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有礼貌。

  6、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7、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重点、难点。

  1、复习巩固所学汉字。

  2、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认读形近字: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认读:生字卡片:令、今、乌、鸟、广、厂。

  (2)仔细观察、比较,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

  (3)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的'“乌、今、厂”比“鸟、令、广”少了一笔。

  (4)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卡片:日、白、田、目、电、旦、旧、由、甲、申。

  (5)仔细观察,比较,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

  (6)学生归纳,教师小结:这组字中,除“日”字外,都在“日”这个字上,加了一笔。

  (7)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

  (8)教师小结:这就是“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9)拓展练习:在你学过的汉字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2、我会认:

  (1)反复朗读“我会认”中的汉字。

  (2)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

  (3)拓展练习:给“口”字加两笔,能变成________。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1)出示词语卡片。

  (2)学生自由练读。

  (3)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

  2、我会连:

  (1)出示汉字卡片,认读生字。

  (2)出示音节卡片,认读音节。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z──zh,c──ch。

  (3)连线。

  (4)检查连线情况。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朗读儿歌。

  注意引导认读:祖、岭、盛。

  2、再读儿歌。思考: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

  3、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

  4、这时,你有什么体会呢?

  5、再次练习朗读儿歌,试着背下来。

  6、小组合作练习背诵。

  7、展示背诵效果。

  (二)展示台。

  1、识字加油站:

  (1)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

  (2)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在小组里交流。

  (3)说说看,在小组内交流,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

  2、比比谁最快:

  (1)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

  (2)练习找页数。

  (3)学习音序查字法。

  ①老师认真指导“宽”的查字过程。

  ②学生练习查找“爱、往、解、准、楼”。

  第三课时:

  (一)激趣导入。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六一”的活动录像,启发提问: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讨论。

  上幼儿园的时候,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跟同学交流交流。

  (三)讨论。

  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

  1、小组讨论。

  2、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

  (四)明确目的,各小组分工合作。

  (五)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教学方法

  讲读法、感受法。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收集与本课相关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

  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学习新课

  (一)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阅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

  抽生说学习任务(课件出示:学习任务)齐读学习任务

  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天山简介)

  3.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延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优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骑着马去天山看一看吧!

  4.请同学们同桌论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的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发现哪些字需要重点识记?

  (二)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天山,你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出相关的句子,也就是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语文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本课设计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利用虚拟网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自主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花钟》一文提到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本教学设计由此入手,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研究“不同花儿开放的不同时间”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花钟的学习网站使本课有了丰富的外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在网络上查找资料,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

  2、体会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网络教学,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和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鲜花吗?喜欢鲜花什么?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美丽和神奇)花儿不仅艳丽多姿,供人们观赏,而且,它还有更有意思的用途呢?(出示第三自然段,请学生自读,指名读)这有趣的花的“时钟”,我们就把它叫做——花钟(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大自然这个神奇的世界。

  2、看,(出示花钟图片)这就是花钟。在我们祖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这样的“花钟”,台北市阳明公园里有一座花钟,许多游人都驻足观赏;南京、哈尔滨都有这样花钟。许多国外的城市也有花钟这样的景观,在号称花园之国、钟表之乡的瑞士,花钟已经成为它的第二大城市日内瓦的象征。这些花钟,不仅美观,还能报时。那是因为人们把钟表的机械结构设置在地下,将花卉之美同钟表的工艺结合在一起了。那么,今天的课文里又是怎么介绍花钟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轻轻地把书翻到第十三课,看课文都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

  二、自主朗读,感悟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什么就说什么。(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花钟里都有哪些花了?请同学们读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哪些花儿。

  三、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找花。

  2、交流:

  A、边回答边点击出示图片:牵牛花、蔷薇、睡莲、午时花、万寿菊、烟草花、月光花、夜来香、昙花

  B、你认识它们么?来叫一叫他们的名字吧。给大家几分钟,选择一两种花快速浏览一下,对它们能有所了解。

  3、这些花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 (生回答,师出示一表格)谢谢同学们,你们的回答让我知道了很多,让我来说一说。

  A、师读句: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

  师:你们觉得这段话怎样?(太单调了,烦,太枯燥乏味,一点儿也不美。)

  师:同样写“花开了”,文中是怎样写的?请大家读一读,可以挑其中一句,反复朗读,想象一下这花的样子?等会儿就把这些花儿真正神奇美丽的一面呈现出来。

  交流过程:(随机出示图片)

  生:“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牵牛花还真像个调皮可爱的小男孩儿。

  师:(满脸笑容)你也来吹吹看。(生边做吹喇叭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灿烂地笑)唉呀!吹得还真响呢。

  生:“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就是这样(双手捂着脸,再打开,露出一张可爱的笑脸)。

  师:(大笑)哇,还真像个迷人的花仙子。

  生:“万寿菊欣然怒放。”(边做动作边说)就像过年时放烟花一样,“嘭──啪”,很快地向四面八方绽放,五彩缤纷。

  师:(会心地笑)真是一位豪爽的花大姐。(生边做心花怒放的动作,边读这句话)

  师:我们欣赏了这么多美丽的花,我觉得这些花就好像是我们班的学生,他们各有各的性情,各有各的姿态。真是五彩斑斓,生机勃勃。

  B、和刚才老师读的这段话相比,文中这段话的优点在哪里?

  生:课文中的句子,写出了花的形状、颜色,读起来很生动,好像真的看到了各种花儿……

  师:同样写开花,运用的语言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就不一样了!把你喜欢的句子告诉大家,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

  师:看你们读得这么美,老师也忍不住想参加,我们来接读吧!(师生接读)咱们一边看图一边说,想像大自然中这神奇美丽的一幕。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C、师:那是不是“我们看到什么花开了,就知道几点钟了”吗?

  生:(豁然开朗):错,应该是“只要看到花刚刚开放,就大致知道几点钟了。”

  师:是啊,作者用词是非常确切的。再看看这段话中的时间描写,你还会发现什么?

  师:接下去老师考考大家,就知道你们发现了没有,老师说某一种花开了,你们得说出几点钟,这就是认识花钟。

  师:哟,万寿菊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下午三时。

  师:哇,蔷薇开了。

  生:现在大致是早上五点。

  师:“大致”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能换个词来说吗?

  师:你看,夜来香开了。

  生:大概是晚上八点。

  师:烟草花开了。

  生:大约是傍晚六点。

  师:月光花开了。

  生:现在是晚上七点左右。

  师:午时花开了。

  生:也许到十二点了。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想不想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会在整点开放呀?就让我们上网看看,找到后,也用小作者的表达方式来描述一下花。

  A、上网浏览

  B、句式说话。_____点,______花________。

  5、这些花太美了,用课文中的词语来说这些花真是——“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师:刚才的学习中,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我们读懂了、积累了那么多描写花的词语和句子。那,这一朵朵美丽的花,是不是都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同时也激起小朋友们的好奇心,花钟里究竟有哪些秘密呢,大家想知道些什么呢?(学生提问)

  四、小组合作,自主解疑

  1、利用网络,自主探究

  这么多的问题,如果一个一个回答,这节课肯定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利用网络查寻相关资料,共同讨论。

  出示学习步骤:

  (A)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利用网络浏览相关资料。

  (C)共同讨论,介绍学习成果。

  2、组内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五、出示汇报,交流反馈

  1、分小组汇报,从中理解“原来植物的开花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发挥小组学习的合作力量,从理解、模仿到迁移、创造〉

  2、知识拓展“虫煤花”“风煤花”“鸟煤花”“水媒花”等 。

  3、师:啊,大自然可真奇妙!当人类了解了这些规律,又会怎样了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师:植物学家的做法可真奇妙!你来说说妙在何处?(学生自由发言)

  师:真是与众不同啊!这位植物学家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勇于创新。

  六、激趣引申、课外拓展

  今天,我们漫游了花钟学习网,通过认真的阅读,积极的探索,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学会了思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中利用自然规律服务于人类的例子有很多,老师相信,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许多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语文教案 篇5

  课前思考:

  1、 上课时要调动学生的热情,多用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识字的时候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说说偏旁表示的意义,理解性地记忆生字。先教给学生方法以后,后面的学习活动中,可以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交流。

  教学目标

  1.认识“锋、峰、泳、咏、噪、燥、躁”7个生字,会写“咏、噪、泳、游、峰、蜂、锋、蜜”8个字及其词语。

  2.熟读顺口溜,掌握一些形声字中同音字的辨认方法。

  3.让学生感受识字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热情。

  教学准备:生子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激发兴趣

  1.师述谜语:有位小姑娘,身穿黄衣裳,忙碌花丛里,献给你蜜糖。

  2.生猜。

  3.出示图片及字卡“蜜蜂”。

  4.引导学生用各种方法记忆字形。

  5.练习用“蜜蜂”说话。

  师: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小蜜蜂。你们就像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现在我们就随小蜜蜂一起到识字乐园中去采蜜吧!

  二、学习字、词,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组“蜂、峰、锋”

  1.出示字卡:蜂、峰、锋

  师:又有什么新发现?(读音相同,右边相同,但偏旁不一样)

  师:是啊,虽然读音相同,但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怎么区分它们呢

  2.联系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同桌讨论。

  3.找生汇报

  4.练习用“峰”“锋”组词

  5.游戏巩固(捉错别字)

  找几位学生戴“蜜蜂”头饰,上有词语:高峰、蜜蜂、先峰、蜜峰、山锋、蜂利,其他学生边读边找,说明错的原因

  (二)、学习第二组同音字:永——泳——咏

  1.出示字卡:永、泳、咏

  2.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3.练习组词说话

  (三)、学习第三组同音字:噪——燥——躁

  1.出示字卡。

  2.师提出要求:请前后四人合作共同学习这几个字,由小组长组织分别说一说各自的记字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①根据意思记忆、②编儿歌、③创编一段话、④表演

  5、游戏巩固

  (1).猜字游戏

  (2).课件显示飞舞的小蜜蜂,每只小蜜蜂上带有生字,生认读、组词,对者小蜜蜂飞入花丛。

  三、总结、延伸

  1.找生谈谈记字方法。

  2.师总结,出示课题:认识汉字多动脑

  3.延伸:

  (1)出示:垂、捶、锤

  (2)谁能根据今天的识字方法认识一下这几个字呢?

  4.学儿歌(屏幕显示文中儿歌),熟读。

  四、指导写字

  1.出示本课生字。

  2.让学生观察有何发现。

  蜂、峰、锋、咏、泳、”均是左右结构。 “游”左中右结构。“蜜”上中下结构。

  3.指导书写“蜜”“游”

  4.学生描描、写写

  5.作业展示,师生互评。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时扩大自主识字效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春风依旧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同学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同学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同学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同学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同学自由看图,然后让同学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同学仔细听。

  (3)同学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同学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身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身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假如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安排“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同学字,有方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身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身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身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与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和优秀评论家。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为后人所景仰。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介绍文体和写作背景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表”的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2、写作背景: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三、范读课文

  注意生僻字词及长句的断句。

  四、由同学朗读课文

  1、参照提示和注释粗通文意。

  2、辨析古今异义词:

  (1)开张:今义是商店开业;本文中的古义是开放、扩大。

  (2)痛恨:今义是深切地憎恨,古义是痛心和遗憾。

  (3)卑鄙:今义是品质恶劣,古义是地位低微,见识浅陋。

  (4)感激:今义是由衷感谢,古义是感动、激动。

  (5)谨慎:今义是做事小心,古义是认真、慎重。

  3、学生齐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9段),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点出出师本题,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五、中心意思

  这篇表文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六、写作特点

  (1)这篇表文发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表中的抒情和叙事都是因事而发,同时抒情和记叙又转过来加重了议论的分量,有强大的说服力。

  (2)讲解“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3)语言是臣子的身份,又是长辈的口吻。

  第二课时

  一、朗诵课文,朗读指导。

  1、师述:诵读不能是一味的多读,是有技巧的。老师介绍一下有关的技巧。

  本文是一位老臣出征前上给君主的奏表,因此朗读时语气既要谦和又要恳切,语音既要沉稳又不可狂妄,读到叮咛劝勉的地方,要显得语重心长;念到涉及国事“危急存亡”的地方,语气应有某种急迫感;当读到最后“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要表达出作者感激、忠贞和沉痛的感情。此文长句多,一个长句中有几个短句,有的地方要连续,有的地方要读断,要读出层次感。

  2、朗读技巧举例:

  例读如下: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前面的两句,讲的是出师的有利条件,应连读;后面的六句,讲的是出师的目标,也应连读,条件和目标之间的分隔句则应读断。)

  又如: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了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诚宜”后面三句连读,“不宜”后面三句也应连读,中间则应该读断。)

  3、学生练读,教师巡视点拨。

  4、下面请同学们按要求反复朗读全文。

  朗读要求:

  ① 读准字音,读得流畅。② 读出句中停顿和语调。

  (老师现场组织学生朗读。约8分钟)

  提示:可以从文章中找找这样的长句,读读看。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小结:

  同学们读得很流畅,声音响亮,节奏分明。但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朗读还缺少了点味道,究竟缺什么味道呢?同学们的朗读还缺少了点情感。

  二、讨论问题

  1、请同学翻译第一自然段。

  问题探究

  (1)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处在“危急存亡”的严重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

  (2)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3)本段提出什么建议? 开张圣听

  (4)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了志士之气。”

  (5)对国君进行了怎样的规劝?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6)这一段中先后两次提出刘备,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发刘禅继父之志和启示他学先帝用人之明。

  小结:本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2、请同学翻译第二自然段。

  问题探究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

  严明赏罚;“宫中”“府中”不应异法。

  ②如何具体执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

  陟罚藏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 “宫中”“府中”。

  小结:本段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3、请同学翻译第三、四自然段。

  问题探究: 举荐了哪些人?这些人各有怎样的特点?

  文官有郭攸之、费羿、董允等人,他们的特点是“良实”“忠纯”;

  武将是向宠,他的特点是“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4、请同学翻译第五自然段。

  (1)、本段的中心句是?第一句

  (2)、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什么?(正面):亲贤臣,远小人。

  (3)、后汉倾颓的原因是什么?(反面):亲小人,远贤臣。

  (4)、“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什么?第一句

  (5)、“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亲贤臣,远小人。

  小结:这一段把“亲贤臣,远小人”提高到汉室兴衰的历史经验上来总结,也是对前面两段“宫中”“府中”分说后的归纳。并再荐贤臣,希望刘禅能亲贤臣,远小人,以求汉室兴隆。

  以上第1—5段从形势分析到具体建议,是出师前的周密安排,目的在于出师后无后顾之忧。

  三、布置作业:熟读全文。

  第三课时

  一、 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六自然段。

  1、问题探究 :读课文,看看诸葛亮在此回顾了那些往事?

  ①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③“感激”的原因是什么?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本指什么?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2、小结: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

  (二)翻译、理解第七、八两段。

  1、问题探究

  (1)亮夙夜忧叹的原因?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21年来的风风雨雨在诸葛亮心头翻涌,勾起了他怎样的情怀呢?我们能否从这些往事的字里行间觉察到诸葛亮心头的情感波澜?有一句古语描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这类问题的人格特点,它是最好的注解。士为知己者死!

  3、诸葛亮伐魏兴汉的愿望有多迫切?请结合第7段的原文来体会

  1)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2)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3)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 开张圣听

  4)哪一句话表现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第一句

  4、第9段:结束语。短短三句乃全从肺腑流出,充满了依依之情。

  二、再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掸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讨论并归纳: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可联系 “乐不思蜀”,亲信宦官黄皓等事例)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

  2、合作讨论:后人说《出师表》中有6个字是文脉所在。大家看,应该是“亲贤臣,远小人”,还是 “报先帝,忠陛下”呢?

  3、你对诸葛亮的看法怎样?

  明确:1)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

  诸葛亮追随刘备二十多年,一方面是感恩图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出辅刘备时,刘备的地位尚未巩固。他竭忠尽智,终于使蜀汉地位渐趋安定。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时,把刘禅托付给他,并要刘禅“事之如父”。诸葛亮也一心希望刘禅成功,并无丝毫恃功自大的意思,他对刘备父子,真是一片至诚。他的图报就是以贯彻他的政治主张为最终目的的。二十多年来,他辛勤创建西蜀,还要进一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所以在适当时机,准备出师,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2)《出师表》中的深厚感情。

  正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父子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所以他把完成国事看成是自己的责任。他在给刘禅的表中,不但通过形势的分析,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做出具体安排,而且还通过自叙身世,在感情上表达自己“报先帝”“忠陛下”的意愿。 刘禅是 君,但是无能,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诸葛亮对刘禅上表,既是臣对君的陈说,又是“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在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的意思。《出师表》之所以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也是由他们君臣关系与众不同所决定的。

  3)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说中的诸葛亮。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发明新武器等,都有它的历史价值。传说中的诸葛亮,已被作为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

  三、延伸拓展

  1、“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今天应该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从作者忠君的同时看到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努力学习,完成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2、你是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参考: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知恩图报、忠心为国。他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代胸有抱负、腹有诗书,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武侯祠前的杜甫、61岁的陆游不就是例子吗?当我们吟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的诗句时,不也深深地体味出杜甫对诸葛亮的仰慕和惋惜之情吗?当我们解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两句诗时,不也深深地被陆游满腔豪情所感染吗?

  另一种意见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是报知遇之恩。他只忠于刘备,忠于自己的才能,是一种狭隘的爱国行为。如果他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刘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聩无能吗?

  (教师组织学生辩论,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相信在彼此的辩驳中,学生的收获应是最大的。)

  3、就你看来,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第三条建议在当今社会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诸葛亮提出的三条建议治国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的。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四、小结

  1、再次强调诸葛亮为刘禅所提建议及文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这篇“表”文“声情并茂”的特点。

  2、选背课文,文化积累。

  五、作业:

  1、 背诵全文 2、 配套练习习题

语文教案 篇8

  欣赏目标:

  1、 重点:欣赏2、3、4段优美的意境。

  2、 难点:体会唐朝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文明。

  教学活动:

  一、导入:

  李汉荣系列散文《唐朝的山》、《唐朝的水》、《唐朝的墙壁》、《唐朝的韭菜》、《唐朝的狗》、《唐朝的牛》等。

  二、初读文章。

  1、 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提示:“荒原”指少了一种环境,少了一种心境。一种唐朝的文明。

  2、 文章以“唐朝的牛”体现唐朝的文明。文章如何写牛?

  提示:将牛、人、自然及诗结合起来写。

  3、 概括三幅图景。

  第1幅图景:牧童吹笛图

  第2幅图景:牛拉婚车图

  第3幅图景:深情回顾图

  三、精读、欣赏文章优美的意境。

  学生小组讨论,选取一个画面,选取一个角度,欣赏2、3、4节。

  提示:抓住文中重要语句和关键意象。读、画、批注。

  1、 朗诵第2节,现象画面。美在何处。

  意境美:牛背上,牧童衔一枚柳笛,对着河流、新月、彩虹、远处的大人、对着牛,对着五月的村光吹奏。浓密的意象,由近及远,由物及人,由局部到整体,是笛声的涟漪一圈圈散开所触及的景物,合乎情理,思维缜密。

  “牛听着,倒觉得……成为一幅名画。”

  画面美:牛无忧无虑,人散步,悠闲,自然唯美——画面安详、宁静,人与自然和谐

  牛——牧童——自然 成为一幅名画

  2、第3节牛拉的婚车寄托了那位女子的怎样的情感?

  情感美:感情饱满地朗读“谢谢你,牛,就这样慢慢走吧……一个小女子慢慢走远的年华”

  看清楚我青春的容颜——怀恋青春

  看清楚老家的炊烟,在门口大槐树上转了几个弯,才慢慢散入屋后的远天?——依恋家乡

  但愿千年之后,还有人记得,一个小女子慢慢走远的年华——留念消逝的人生

  牛——新娘——家乡 寄托一段情

  3、鉴赏第四节。自选角度。

  意境美:“草色遥看近却无”、“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限想象,意境开阔,遍野春草。

  情感美:牛吃饱后,就在原野上卧下,反刍一阵,觉得韶光不可蹉跎,就又站起来,在无垠旷野里漫步闲逛,向远方发出几声深情长哞……诗人走过去,回过头目送牛,呀,他们互相目送。牛与人深情回顾,牛具有人性美。诗与自然呼应,诗人产生诗情,形成诗。

  构思美:是这遍野春草,养活了牛,也养活了诗歌的春色啊。

  牛——诗人——春草 成为一首诗

  4、唐朝的文明包括哪些方面?

  唐朝的文明包括和谐的环境,儒雅的人们,丰富的情感。

  四、探究主旨。

  1、为什么称现代社会为现代和后现代荒原?

  自读品味、理解

  这个世界的牛依然很多,但大致只有两类……它是真正的荒原。

  提示:真正的牛死了,真正的诗死了,从而形成了真正的荒原。

  如何理解三个真正的含义。

  真正的牛——无羁无绊,是自然地亮丽风景。

  真正的诗——无边的春色,诗人的闲情,

  2、现代社会是真正的荒原,现代社会与唐朝比,少了什么?

  环境——化学、商业、皮革、利润等物质生活第一位

  牛——为商业利益而生 生活中的物质欲望

  人——少了宁静的心态 无诗情画意的文化气息。

  总结:真正的荒原少了遍野的春色,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人少了悠闲的心境,社会少了精神上的追求及浓郁的文化气息。

  五、小结

  李汉荣的《唐朝的牛》让我们了解了永恒的唐朝文明的一些美好的方面。那么我们生活

  在物质丰富的现代,应努力与自然和谐相处,多营造一些人文气息。

  六、课后拓展阅读

  阅读李汉荣系列散文。这些散文中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对美丽的,善良的自然界的

  生物给予了崇高无比的赞美歌颂,揭示了本真生命的'本质,我们人类要与山河、生灵万物共呼吸。

  板书设计:牛——牧童——自然 成为一幅画

  牛——新娘——家乡 寄托一段情

  牛——诗人——春草 成为一首诗

  唐朝的文明包括:和谐的环境,儒雅的人们,丰富的情感等。

  教学反思:

  李汉荣散文,大多通过对美好生态的诗意勾画、对人与自然对峙现实的揭示以及对和谐未来的憧憬,表达出保护环境、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对《唐朝的牛》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力求挖掘文本的特色,同中求异,让学生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和与众不同的收获。为此,我的教学设计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教学实践,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讲课过程中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景物、优美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尤为重要。

  教学时,注重文本内涵的深层解读。文本向我们展现了三幅图景:牧童吹笛图、

  牛拉婚车图、深情回顾图。文本通过唐朝的牛让3幅图成为了一幅名画,寄托了一段情,成为了一首诗。这样文本就前后联系起来,文本体现的唐朝文明就显现出来了。

  欣赏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朗读。本文有着诗一般的韵律和情怀,飞扬着作者丰富的想象,从文字背后投射出诗人一般鲜活的气质。因此,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语文教案 篇9

  教师寄语: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4、启发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基础知识:

  1、作者介绍:

  《竹影》一文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

  2、请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撇开( ) 蘸水( ) 惬意( ) 朱砂( )

  横幅( ) 水门汀( ) 口头禅( ) 参差不齐( )

  3、解释下列词语:

  (1)幽暗:幽暗:昏暗。

  (2)惬意: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3)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4)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点缀。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5)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理解探究:

  1、、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人物活动:

  中国画特点:

  西洋画特点:

  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

  竹影是这篇课文的切入点,由此引出了对文章中心--如何欣赏中国画,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的探讨.当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体现.

  4、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不同?

  所谓符号是有两个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合作释疑:

  6、文题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为什么开头不写竹子而从太阳落山写呢?

  竹影是全文的线索,写太阳落山是为下文作铺垫。

  7、如何理解竹影中父亲这一角色?

  父亲: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对孩子富有爱心。

  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非常重要。

  总结: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教育,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8、本文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了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拓展迁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童趣

  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虫、鱼无所不通。向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

  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难以辨别。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虎无论象猫还是象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掌握了这一决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

  儿子对太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太阳象个小刺猬。理由是太阳发出的光线看上去象刺猬身上的刺。这比喻令我大跌眼镜。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儿子绝妙的比喻,不由对着那只刺猬发笑。

  儿子对说谎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全家到公园玩,老公陪儿子玩“海陆空”游戏。管理员对老主顾实行优惠政策,老公假称自己也是老主顾。儿子听了大叫“爸爸说谎变长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儿园接儿子,骑车走在路上,夕阳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儿子忽然对着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变长了!”这一发现让儿子重新记起老公在公园的恶行,恍然得出结论:原来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慢慢变长呀。我和老公无语。儿子坐在车背后,诗兴大发:小孩子说谎,大了变长鼻子;大人说谎,老了变长鼻子;老人说谎,死了变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无限的诗意在里面。儿子的文学“才能”初露倪端。我听了感慨万千:有儿如此,夫复何求?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欣赏并摘抄描写落日的语句。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时第2教时授课时间月日上午

  课前准备执笔人林中坤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着你们到三亚观赏那富有诗意,美妙绝伦的日落的景象。

  二、精读第二段

  过渡:

  在三亚看落日怎么有诗意?三亚是个怎样的地方?

  1、(出示投影三亚风光)自由读这一段图文结合,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集体交流。(三亚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很美;作者非常喜爱三亚的热

  带风情。)(板书:热带风情)

  (1)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三亚很美?在有关语句上作记号。交流:

  ①“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等词语写出了海、椰子树、细沙的色彩美和形态美。②“挺拔俊秀”等词语突出了椰子树的姿态美。③“低翔”和“摇曳”等写出了白鸥、椰子树的动态美。

  (2)结合课文对白鸥、椰子树和细沙的描写,展开对三亚神奇而又

  瑰丽画面的`想象。

  (3)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浓浓”、“金灿灿”“软软”等叠词的运用。“蘸”“搔”拟人手法的运用。“真让人担心”“谁都想”等心理描写。

  (4)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三、精读第三段

  过渡:三亚的风采神奇而又瑰丽,在这样的地方观落日,的确“真有诗意”,

  下面我们和作者一起欣赏夕阳滑落的美景。

  1、自由读第3、4自然段。体会太阳滑落前与滑落时景色的不同。

  2、交流:

  (1)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板书:像孩童)

  投影: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

  研读:

  a、哪些地方写出了太阳像个“快乐的孩童”?(红扑扑、抖落、溅出)

  b、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鲜明生动,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C、想象夕阳的“孩童”形象及海天一色的奇观。d、指导朗读。抓住关键词语,读出对此种景象的无限喜爱。

  (2)研读第4自然段,画出描写夕阳滑落过程的语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在海面蹦跳——轻快入水〕

  ①投影: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

  学法:

  a、轻读这一组句子,比较哪种写法好,好在哪里?

  b、指名说。(板书:像灯笼)

  C、指导朗读第2句。

  四、小结

  五、作业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继续精读第三段,了解三亚落日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写作教案12-03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阅读教案03-03

语文《石榴》教案04-21

语文乐园教案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