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30 12:09:20 教案 我要投稿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小学语文教案7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①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环节

  谈话导入

  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

  ③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作者就是因为读了巴金的《家》这本书,并且里面的`句子作者很喜欢,念念不忘,自己作文中不仅用了,而且用得非常恰当,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④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

  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的呢?(书是可以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看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

  感受全文,积累语言

  ①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

  ②课外积累和读书有关的格言警句。

  板书设计:

  读书 作文

  饱览“香烟人”画片

  看图书:报偿《秋天来了》 甲优

  阅读文艺书籍:馈赠《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赞誉

  读中外名著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课前准备

  1.(1)课文朗读动漫。(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

   kuài zhuō jí zhí yānsǐ tōutōude hū shēn

  一块儿 捉不到 急得直哭 淹死 偷偷地 忽然 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也'是独体字。跟着老师书空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认识部首''。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③教师范写,学生描红,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④反馈、评价。

  ⑤组词。

  (2)说说自己识记其他字有什么好办法。

  [如:'河',左右结构,用部件组合法记字形,左边三点水,右边'灯'字去掉火字旁(丁),在横下加个'口'字,(可)。书写要点:①整体位置,左窄右宽。②部件位置: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哥',巧记:两个'可'字放一起,注意第一个'可'的钩去掉。书写要点: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4)听后评议,相机正音。

  设计意图: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玩转盘'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生字词再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出示填空。

  (1)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

  (2)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全文,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四、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也、他、地、河、哥'。

  2.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1.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描述鸟的天堂那美丽而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和众鸟活动的奇妙景象。

  2.组织全班交流,拟订主要问题

  (1)解说词的一般格式是怎样的

  (2)鸟的天堂的具体地址在哪儿

  (4)鸟的天堂的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5)鸟的天堂最初是怎样形成的

  (6)鸟的天堂里有哪些种类的鸟

  (7)人们是怎样保护鸟儿的……

  1.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随巴金爷爷浏览了鸟的天堂,那鸟的天堂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提出活动内容

  鸟的天堂目前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本次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并想办法搜集一些有关的材料,为导游写一篇简短的解说词。

  3.设疑

  面对这个任务,大家有哪些困难呢?对鸟的天堂同学们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大家主要想通过网络搜集哪些方面信息呢?

  (1).因以前曾作过一些网络阅读的简单尝试,学生们对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捷特点已有初步体验。在学文后提出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时,学生们纷纷建议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鸟的天堂的资料。

  (2).学习者具备良好的问题意识,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帮助学生归纳出主要问题,使学生能顺利展开网络学习,也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组织指导

  1.学生按共同的阅读兴趣自愿组合,以二至四人为一小组,组成学习共同体。

  2.小组讨论,确定小组活动具体目标。

  3.小组组内分工、组织协作

  (1).明确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活动目标搜集资料,将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初步地整理加工。结合课文和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鸟的天堂的解说词。

  (2).指导使用网络课件

  熟悉课件界面,提示本地资源的索引位置和搜索引擎的使用,指导利用BBS论坛共享信息资源及组际、师生间交流。

  (3).明确网络阅读的具体目标,是排除无关干扰、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关键。

  (4).网络中的信息是海量的,不管是信息的搜集、整理,还是信息的评判、加工,都要求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本课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来组织的:(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引导组内分工协作。(二)组织组际合作,利用BBS讨论区和作品展示区,在小组间创设一个研讨交流的和谐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自主探究

  1.各小组根据本组目标,展开自主探究性网络阅读

  根据本地资源索引,阅读校园网资源库中的资料

  利用网络课件中提供的搜索引擎,访问国际互联网,查找所需资料

  进入BBS论坛,将搜集的资料粘贴于BBS与他人共享,或阅读他人提供的资料

  在BBS中进行组际交流或师生交流,质疑、交流想法、组织协作

  2.各小组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在充分分析评判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信息。

  3.各小组根据资料尝试撰写解说词。

  (1).利用局域网监控系统及时了解各小组学习情况,适时调控。

  (2).进入BBS,释疑,并为学习有困难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

  (3).在BBS中组织和指导各学习共同体内部及组际间的分工协作。对团队协作能力强的小组进行表扬,激励各小组展开卓有成效的合作

  1.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探究欲特别强烈,主体潜能得到较充分地发挥。

  2.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网络阅读的`交互性,各学习个体可自主选择不同的探究途径,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这也是网络阅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的动力之一。

  3.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充分利用网络

  的共享,这也是提高网络阅读效率的重要因素。

  4.从网络阅读的流程看,网络阅读能力可分为迅速检索信息、准确筛选信息、批判性评价信息、有效加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等诸能力要素,其中准确筛选及批判性评价信息的能力是小学生们所最缺乏的,教师应着重指导。

  总结点评:

  1.完成解说词的写作,将其修改后发表于作业展示区。

  2.阅读和评价作业展示区中的作品。各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进行小组间的经验交流。

  3.在老师的组织帮助下整理好本次活动材料,制作网页并上传。

  1.对作业展示区的作品发表评论,对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2.对本次活动总结评价,组织学生将本次活动成果及有关材料、记录制作成网页上传至学校网站,进行网络展示。

  3.帮助学生归纳利用网络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多尝试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获取信息,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1.给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其得到自主探究活动的价值体验,是激发其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体获取资料解决与学习、生活相关问题的主动性和习惯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们对网络阅读中积累的经验相互交流,对存在问题的自我反思,能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网络阅读的的基本方法,有利于网络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学习目标:

  ①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学写14个生字。通过理解词句,了解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学习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课前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

  ②生字生词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①播放课件:昔日的洨河风光。

  ②谈话导入。

  洨河两岸景色优美,可阻碍了两岸文化的交流、经济的发展,官府决定在这里建一座桥梁。造一座怎样的桥呢?官座决定向社会公开招标,石匠李春设计了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设计吗?读读课文就清楚了。

  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讯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意多读几遍。

  ②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③教师检查。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再让学生选读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和段落。

  三、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李春设计的赵州桥是怎样的?

  ②汇报交流。

  学生可用多种方式汇报自己读书的.收获。

  A、画一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

  B、以李春的口吻介绍赵州桥的建筑特色。

  C、朗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出赵州桥的主要特点。

  ③引导。

  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④播放课件:赵州桥今日风貌。

  四、识字学词

  ①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②给生字组词。认读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指导写字。

  A、分类指导,教师范写并提示。

  左右结构:部、横、跨、栏、设

  上下结构:参、坚、案、贵

  独体字:爪

  b、学生写字。

  C、学生写完后,选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①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各两遍。

  ②搜集桥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二、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三、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四、

  启发学生热爱劳动人民,从小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出力。

  五、布置作业

  1、有兴趣的,可完成课件选做题。

  2、摘抄第三自然段生动的词句。

  3、背诵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积累语言文字,给学生一个大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

  教学重点:积累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积累语言文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方法: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万花筒"

  1.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2.比较字形,在小组内交流。

  3.学生试着用这些字组词c

  4.指导学生在田宇格里描写这几个字。

  二、学习"我能写"

  1.学生先自己独立练习写。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3.全班汇报、归纳。

  (1)表示"看"的词语还有:凝视环视扫视仰视俯视等。

  (2)表示"说"的词语还有:谈论议论聊天谈话交谈等。

  4.指导学生平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三、学习"我能猜"

  1.课件出示谜面。指名读。

  2.帮助学生分析谜面特点。

  3.学生交流自己的谜底。看看谁猜得又快又准。(爱)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行猜字谜比赛。也可以自己编个字谜哦!四、学习"百宝箱"

  1.投影出示这些名言佳句。

  2.学生齐读这些句子。

  3.学生交流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4.学生试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一背这些句子。

  5.学生交流自己一些名言佳句。

  五、学习"大舞台"

  1.明确本次活动的要求一一介绍自己知道的一些花草的名称。

  2.引导学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

  (1)可以请教周围种有花草的邻居,问→问他们阳台上那些花草的名称。

  (2)可以请教自己的爸爸、妈妈。

  (3)也可以到图书室或上查阅。

  3.把自己知道的花草的名称一一记载下来。

  4.与小组同学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主要写了春雨能促使万物生长,少年儿童在春雨中植树,绿化祖国。

  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在雨中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春雨的特点和作用。准备纸和画笔。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醒、蒙:是后鼻音。

  洒:声母是s,不是sh;右边是“西”,不是“酉”。

  醒:左边是“酉”,不是“西”。

  蒙:秃宝盖下不要丢掉一横。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

  染:下面“木”字的横是长横,撇、捺要伸展,把上面的部件托起。

  蒙:共13画,注意下部要尽量写得紧凑。

  (三)词句教学

  理解词句,可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再想一想课文写了春雨中的哪些特点,然后结合课文和观看投影片理解。“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点红”是指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染绿”是指柳树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滋润”是指庄稼得到雨水的灌溉;“唤醒”是说青蛙经过冬眠醒来了。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

  飘洒点红染绿唤醒淋湿庄稼蒙蒙细雨

  (四)朗读、背诵指导

  句式相似、节奏感强是这首诗的语言特色。要引导学生把读和悟融为一体,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春雨细微绵密的特点,以及使万物恢复生机、充满活力的作用和小朋友把握时机,在雨中绿化祖国的行动。

  全诗四次出现“春雨沙抄”,要读得稍轻、稍慢,前后略做停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人感受到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可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以轻柔缓慢的语气读出春雨的特点。

  “点红、染绿、滋润、唤醒”四个动词要读得清晰而略微拖长。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读出来。

  在分句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春雨飘洒、滋润万物和绿化祖国的顺序,进行背诵。

  (五)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词语解释

  沙沙春雨的声音。

  如好像。

  树梢树的末端。本课指树枝。

  柳芽从柳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

  点红促使桃花开放。

  染绿本课指促使柳芽变绿。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很密的小雨。这是春雨的`特点。

  飘飘洒洒雨细如毛,飘飘悠悠下落。

  沾湿使衣服有一点湿,而不是“淋湿”。

  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滋润增添水分,促使庄稼长得更快更好。

  课文理解

  这首诗先讲春雨的样子“细如牛毛”。接着讲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好处:使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庄稼滋润、青蛙醒来。最后讲了春雨一下,我们又可以种树了,又可以加入绿化祖国的行列。我们少年儿童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时机,多多种树,美化我们的祖国。

  重点词句

  “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淋湿我的帽沿,沾湿她的花褂。”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

  7春雨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了解春雨的特征与作用,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教学步骤

  (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

  1.放歌曲《春雨沙沙》,学生边听边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谈。

  3.板书课题:《春雨》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生字词反复读。

  2.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词,小组内读卡片。

  (三)议读

  1.同桌读,互相正音,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四)感情朗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2.学生练读。

  3.朗读比赛:各小组选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教师发评分卡。

  5.师生共同评议。

  (五)结合插图,品词析句,理解课文

  1.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梳理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3.师生互动,实破重点、难点。

  (1)春雨有什么特点?

  点击课本,结合图让学生认识到:“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通过对“点红、染绿、滋润、唤醒”等词语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春雨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配乐朗读全文

  1.放音乐,点击课本,展示《春雨图》。

  2.自由练读。

  3.学生配乐朗读。(指名)

  (七)扩展练习

  1.想一想,春雨还飘落在哪些地方?它还带来了哪些变化?

  2.搜集描写春雨的古诗、儿歌、歌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