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3-07-28 09:23:5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给我们讲道理,受到启迪。童话还有许多作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出示:拇、姆、褴、褛、婚、剖、宠、款

  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快指出来,告诉大家。

  重点:剖(pō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

  (2)记、写生字: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

  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

  重点:

  褴褛:形容衣服破旧。因为与衣服有关,所以两个字都是衤旁。

  鞠躬:鞠,左边是革字旁,比较容易写错。

  你知道“鞠”字为什么是革字旁吗?“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戏用的一种皮球。所以是革字旁。因为鞠有圆包之意,引申为弯曲。记住了字的本意,我想同学们就不会写错了。

  款:款字左上边是个“士”字。

  (3)词语意思:

  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

  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

  喜出望外:

  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

  (1)学了几篇童话,回忆前三课,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

  (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

  (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分段: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

  (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昨天,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

  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

  (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出示: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指名读。

  ②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

  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

  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

  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你能读出这“险”吗?

  指名读。

  (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出示: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

  朗读。

  ②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术师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踉、跄”等生字,理解并积累“防不胜防、跃跃欲试”等生词。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第二人称叙事的好处,欣赏本文亲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结合自己学步时的真实的体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感悟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的资料,向父母询问自己学步时的情形。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学会生字词,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1)(播放孩子学步视频)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作家赵丽宏就将他儿子学步的情形写成散文《学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步》板书课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课件2)赵丽宏照片及赵丽宏简介: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副主席。1951年出生于上海,其散文创作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雨中的鸽子》《学步》。板书课题(齐读二遍)

  过渡:课文写些什么呢?我想听听你们预习后的看法。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说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的儿子学步的情形,文中寄托着作者对儿子的期望。)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课件三

  3、理解词意:

  跃跃欲试乐此不疲防不胜防踉踉跄跄心如刀割

  4、汇报朗读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议纠正读音

  三、读文理清层次

  1、请同桌两人一起读文,读完一个自然段议一议本自然段的内容,之后理一理本文的层次。

  2、指名交流分段情况,课文分为三部分:

  (一)(1-3自然段)详细写儿子刚学步时的神态、动作,带给父母的兴奋,惊讶和思考。

  (二)(4、5自然段)写在儿子懵懂无知的情况下,父母发现儿子在学步时遇到的种种坎坷,却不知疼痛,不知退缩,乐此不疲,由此祝愿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失去学步时的勇气。

  (三)(6自然段)议论点题。在心中叮嘱儿子,走好人生之路远比学步艰难,需要付出勇气和毅力。

  四、自读自悟,写上批注,找出疑难点。

  提出疑点:

  1、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

  2、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3、你的额头留下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4、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五、播放课件,帮助解疑

  放课件,学生看课件,听课文,理解内容

  六、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文章所写内容,学习了字词,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同学们还自读了课文,写出了个人的感悟,找出了疑难点。下节课我们深入理解课文,解决疑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

  2、询问父母自己学步时的情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第二人称叙事的好处。欣赏本文亲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初读了赵丽宏先生的《学步》,知道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的孩子学步时摇晃、踉跄、摔倒的情景,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嘱咐和期望。那是怎样的嘱咐和期望呢?请看大屏幕(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板书:学步————————寻路)师:初读课文时,有的同学觉得“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这句话很费思量——生命的过程非常丰富,为什么作者却说“大概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呢?

  二、品读第一部分(1—3自然段)(5分钟)

  过渡:首先,我们细细研读,体会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儿子学步的呢?引读第一部分。(大屏幕出示句子)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妈妈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师:从沙发到房门不就四五步路吗?父亲为什么如此欣喜?出示:

  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独立行走的路。

  师:是怎样的行走?(独立)这就意味着:(出示句子)

  靠自己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师:从那时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这里的“全新的内容和意义”指什么呢?难怪父亲发自肺腑的惊叹:(出示句子)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指导感情朗读

  师:再看看儿子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到我们注意到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惊奇呢。想象下,如果儿子会说话的话,他此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这可是你迈出生命中的第一步!你也将从这里踏上你的人生旅途,这一步留给父母和孩子多大的快乐呀!

  三、品读第二部分。

  过渡:学步仅仅给父母和儿子留下了快乐吗?请默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学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留下什么样的纪念?(自读4、5自然段)

  第一次,你摔倒在地上,膝盖上乌青,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第二次,你撞到桌角上,头上起了个大包,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第三次,你绊倒在石块上,额头被戳出一道血口子,血沿着脸颊直往下流,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第十次,你滑倒在水中,衣服全湿了,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第一百次,你踩空台阶,摔得鼻青脸肿,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师: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小结:学步让儿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儿子身上的块块疤痕,不正是学步留下的纪念吗?而这种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勇气,不就是学步留给我们最最珍贵的纪念吗?

  说说看,你学步时付出了什么代价?或者留下了什么纪念?

  摔跤摔得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吗?是啊,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结合课文,联系自己学步的实际,想想“此”指什么?什么样的路?(高低不平、杂草丛生、水洼泥泞)

  师:用一个词概括.(坎坷、曲折、危险……)

  师:这样的路,孩子却走的乐此不疲。(指导朗读)

  小结:任何事情都是兴趣始,毅力终。这种对学步乐此不疲的勇气、热情和坚持正是学步留给我们最最珍贵的纪念。(板书:勇敢地走)这是怎样的勇气啊?(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大勇气)难怪父亲会说:

  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小结:在如此平常的学步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说“人生亦如学步”太恰当不过了,这也是父亲想告诉孩子的。

  再次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从寄语中体会父亲的期望。(12分钟)

  自然过渡:为什么作者还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寻路的过程”呢?再次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2名)边听边思考。

  1、联系上下文理解,相机板书小结。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点评:这句话,意味深长!蕴含着什么意思呢?(学步和走人生之路是一样的,也要付出代价,也需要热情,勇气,坚持不懈,但人生之路远比学步艰难得多。)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父亲期望儿子怎样地走?(板书:勇敢地脚踏实地)其实,天下父母对儿女都有着这样的期望,(齐读)

  读着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2、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简明的语言写一写你对父亲这几句话的理解。3、交流所写的感悟,师适时点拨、提升。

  五、结语:读课题,同学们,这篇文章,作者用第二人称叙事,其间夹杂着自己的看法,既让我们觉得特别亲切,又让我们明白了父亲想告诉我们:人生亦如学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独立、勇敢、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们即将告别童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希望你们带着学步时的勇气,热情,带着这位父亲的寄语,独立的,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吧!

  六、板书设计

  代价纪念

  学步————(人生之路)——————寻路

  (难)(更艰辛)

  勇敢地走

  脚踏实地地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懂得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不退缩,勇敢的战胜困难,体会胜利的快乐。

  3、自主积累词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认真书写8个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沙柳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教师口述课文。

  2、刚才大家听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课题:19沙柳斗沙怪。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3、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中遇到的困难说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解决课文中遇到的困难。

  三、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1、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读读要求认识的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3、你们想和故事中的沙柳和沙怪一起去沙漠中看看吗?在去沙漠的路上可,沙怪准备了很多生字想阻止大家,你们有信心和勇气战胜它吗?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说说识字方法。

  5、你们能从生字中选一个字说词吗?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填一填。

  飞()走()()昏()暗

  学生齐读词语。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的读,默读,也可以站起来读。

  2、指名读课文。

  可以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让大家分享,也可以是你读得不好的,让大家来帮助你。

  3、大家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同意吗?教师范读。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反馈。

  是啊,沙怪的危害再大,我们也不会怕他,大家这么勇敢,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它。

  2、学习第二自然段。

  人们想了什么办法对付沙怪呢?

  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人们受到挫折不气馁,勇往直前的`精神。

  谁能用绿化说一句话。

  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3、学习3、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人们请来沙柳后,沙怪对他发起了几次进攻?

  沙怪的两次进攻是什么样的呢?

  比较:扬起一大片沙尘顿时狂风大作。

  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引导学生感知沙怪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

  沙柳被沙怪打败了吗?它是怎么对付沙怪的?

  出示重点句1:

  沙柳一点儿也不害怕,树干上长出了许多不定根,像千万只小手牢牢的抓住流沙,又像无数根吸管从地里吸收水分。

  指名读句子:谁愿意当勇敢的沙柳读读这句话。

  评价。指导朗读。

  句子2:沙柳将根深深地扎进地里,紧裹浑身的叶子,在大风沙中顽强地挺住了。

  喜欢沙柳的同学请读这句话。

  谁来表演。

  齐读句子。

  师: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沙柳终于战胜了沙怪,你们来夸夸它啊。学生自由表达。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假如我是沙柳,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3、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

  作业: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丰富我的我的词语库。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分组说词,看谁说的多。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

  4、你认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怎样才使它更美,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5、指名反馈。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品展示,看谁是小小书法家。

  作业:

  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应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应好好体会。

  1课时。

  板书课题、作者。指明学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况(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

  1.给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魁梧 简陋 魅力 义愤填膺

  2.解释下列词语。

  魁梧 简陋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1.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其中写谁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谁?明确: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写人物的语言,有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明确: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作者在进行行动描写的时候,谁写得详,谁写得略?

  明确:福楼拜、左拉的行动描写较详,都德的行动描写则一笔带过。

  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

  4.以写左拉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讨论明确:写左拉,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了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6.指名学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写屠格涅夫的?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冒”字的妙处;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纸剪好的荷花、荷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触发语感

  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老师边诵边画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

  2.师:夏天到了,荷花已经开了。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欣赏美丽的荷花吧!(板书课题,写作者,指名读,齐读。)

  3.(课件播放荷花图片,生观察、欣赏荷花。)师:美吗?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吗?(出示填空练习: 的荷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读“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通过视觉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填空练习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感知全文,领悟语感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丰富的词语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图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注意生字的读音。

  4.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词读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挤(jǐ)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nèn)黄色的小莲(lián)蓬。(图片)

  (2)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ā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图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4)蜻(qīng)蜓(tíng)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需掌握的生字词为红色,第一、二句结合图片帮助理解生字词。)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先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红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点、提醒注意的作用;结合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扫清字词障碍,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潜心学文,积淀语感

  (一)感受荷叶美

  1.师: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陪”,咱们先去瞧瞧荷叶吧。找出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用“—”划出,再读一读。

  2.师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1:从“挨挨挤挤”中我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

  师: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从“挨挨挤挤”中我们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相机板书“多”)。假如你们是荷叶,用动作表现一下“挨挨挤挤”。

  生2:“碧绿”这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很绿。(相机板书“绿”)

  生3:“大圆盘”告诉了我们荷叶的形状又大又圆。(相机板书“圆”)

  3.师:这生机盎然的荷叶很多、很绿、很圆,真惹人喜爱。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荷叶,请两位同学来把它们贴到黑板上。(两生上台贴荷叶,师注意提醒体现“挨挨挤挤”这个词。)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动作表现及贴荷叶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况,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

  (二)体会“冒”字的妙处

  1.这么密的荷叶,荷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找相关的句子,课件展示句子,指名读。

  师:用了一个动词“冒”,你们觉得这个“冒”字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讨论可用“钻、露、长”等字来代替“冒”。

  师:你觉得荷花怎样生长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自豪等。

  师:请你们把这些词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填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出来”的括号中,体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冒”。

  生自由诵读体会。

  3.师:这就是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的情形),请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荷花们要展示自己的美丽,它们像在比美。

  生2:这些荷花争着冒出来,想快点看到美丽的公园、可爱的小朋友。

  生3:它们想和蜻蜓说悄悄话……

  4.齐读句子,加动作,读出使劲、快速长的劲头。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鲸》教案12-27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01-18

小学语文《麻雀》教案07-24

小学语文识字教案10-09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5-06

小学语文教案03-22

小学语文教案(精选)07-24

《恐龙》小学语文教案02-08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经典]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拇、姆、褴、褛、婚、剖、宠、款”8个生字,会写“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17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线索,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童话,我们知道了童话故事不仅有趣,还给我们讲道理,受到启迪。童话还有许多作用呢,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童话世界,感受《大拇指汤姆》给我们带来的神奇。

  (二)新课:

  1.自学课文:

  一读: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出示:拇、姆、褴、褛、婚、剖、宠、款

  自学中,你觉得这些生字中,哪个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快指出来,告诉大家。

  重点:剖(pōu):读准字音。剖开、解剖

  (2)记、写生字:拇、汤、姆、褴、褛、婚、趁、揣、妖、倒、厨、剖、鞠、躬、宠、肿、款

  如果让你给同学听写,这些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引起你的关注?你怎样记?

  重点:

  褴褛:形容衣服破旧。因为与衣服有关,所以两个字都是衤旁。

  鞠躬:鞠,左边是革字旁,比较容易写错。

  你知道“鞠”字为什么是革字旁吗?“鞠”的本意是古代游戏用的一种皮球。所以是革字旁。因为鞠有圆包之意,引申为弯曲。记住了字的本意,我想同学们就不会写错了。

  款:款字左上边是个“士”字。

  (3)词语意思:

  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鞠躬、受宠、款待

  在这些词语中,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

  款待:亲切优厚地招待。

  除了这几个词语,你觉得课文中哪个词语也很重要?

  喜出望外:

  在课文中出现在哪句话中?(母亲正在为找不到汤姆而痛哭流涕,一见到他,喜出望外,赶紧把他放在盛满温水的茶杯里洗了又洗。)

  你能结合语句,说说“喜出望外”的意思吗?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你能再用“喜出望外”说一句话吗?

  3.整体把握,捋出线索。

  (1)学了几篇童话,回忆前三课,我们在学习课文时,都先做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应先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拉出线索。)

  (2)题目是《大拇指汤姆》,自学了课文,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人公)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哪些内容?

  (离奇的身世、可怕的历险、成为父母的骄傲)

  (3)分段: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这三方面内容?

  (1—5介绍汤姆离奇的身世。6—14介绍汤姆历险的经历。15—19国王让汤姆带金币回家看父母,汤姆每月都看父母,成为父母的骄傲。)

  (4)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

  教师提出:为什么课文最后说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文章内容,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拇指汤姆》这篇课文。

  (二)新课:

  1.整体把握,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昨天,我们给文章分了段,谁来说说这篇童话主要写什么?

  教师总结方法:把三段内容连起来,就可以说清这篇童话的主要内容。

  2.在评价中读懂课文内容:

  你喜欢这篇童话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从故事情节奇特、故事含义深刻等几方面说)

  (1)感受这篇童话想象的大胆、奇特: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

  ①从大拇指汤姆离奇的身世中感受:

  谁从第一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出示:

  默林很同情他们。他暗暗施展法力,让农夫的妻子生了个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夫妇俩很喜欢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大拇指汤姆。几年过去了,汤姆一点也不见长大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孩儿、几年过去一点也不见长大等入手分析,联系人类生育,谈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大拇指的身世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奇”,你能读出这种奇特吗?

  指名读。

  ②从可怕的历险中感受作者想象的大胆、奇特。

  谁从第二段,感受到作者想象的奇特、大胆?

  默读课文,找出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历险原因历险过程怎样获救

  自己读课文,按表提示把汤姆几次历险过程复述下来。

  指名复述课文,同学评价是否说清楚了。

  简要说说你认为怎么奇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作者的想象丰富、大胆。

  汤姆因为太小,遇到了很多危险。他的经历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险”,但每次能神奇地化解,非常幸运。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夷……)

  你能读出这“险”吗?

  指名读。

  (2)体会童话故事蕴含的思想感情。

  ①文章中有没有直接点明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说明的内容?

  读懂文章的最后两句话:

  出示:

  但是他们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是因为多年前他们款待过一个素不相识的乞丐。是他们的善良,给自己带来了幸福。

  读了两这句话,你明白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善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善良是一种美德,并不为了索取;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

  朗读。

  ②角色换位,进一步体会作者情感。

  此时你们就是这对贫苦的夫妇,当得知是因为你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术师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总结:正像同学们体会的那样,作者通过这样的童话,表达着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可以人人们获得幸福。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踉、跄”等生字,理解并积累“防不胜防、跃跃欲试”等生词。

  2、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第二人称叙事的好处,欣赏本文亲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结合自己学步时的真实的体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感悟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的资料,向父母询问自己学步时的情形。

  2、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文意,学会生字词,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课件1)(播放孩子学步视频)师:你刚才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作家赵丽宏就将他儿子学步的情形写成散文《学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步》板书课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作者,(课件2)赵丽宏照片及赵丽宏简介:诗人、散文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协副主席。1951年出生于上海,其散文创作被誉为“捕捉生活色彩和芬芳的诗”。代表作有《三峡船夫曲》《雨中》《雨中的鸽子》《学步》。板书课题(齐读二遍)

  过渡:课文写些什么呢?我想听听你们预习后的看法。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说课文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作者的儿子学步的情形,文中寄托着作者对儿子的期望。)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课件三

  3、理解词意:

  跃跃欲试乐此不疲防不胜防踉踉跄跄心如刀割

  4、汇报朗读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议纠正读音

  三、读文理清层次

  1、请同桌两人一起读文,读完一个自然段议一议本自然段的内容,之后理一理本文的层次。

  2、指名交流分段情况,课文分为三部分:

  (一)(1-3自然段)详细写儿子刚学步时的神态、动作,带给父母的兴奋,惊讶和思考。

  (二)(4、5自然段)写在儿子懵懂无知的情况下,父母发现儿子在学步时遇到的种种坎坷,却不知疼痛,不知退缩,乐此不疲,由此祝愿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要失去学步时的勇气。

  (三)(6自然段)议论点题。在心中叮嘱儿子,走好人生之路远比学步艰难,需要付出勇气和毅力。

  四、自读自悟,写上批注,找出疑难点。

  提出疑点:

  1、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

  2、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3、你的额头留下难以消退的疤痕,这是你学步的代价和纪念。

  4、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五、播放课件,帮助解疑

  放课件,学生看课件,听课文,理解内容

  六、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文章所写内容,学习了字词,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同学们还自读了课文,写出了个人的感悟,找出了疑难点。下节课我们深入理解课文,解决疑难点,学习课文的写法。

  2、询问父母自己学步时的情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体会父亲对儿子的期望,懂得人生之路亦如学步,要独立地、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用第二人称叙事的好处。欣赏本文亲切委婉、富有哲理、耐人寻味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们初读了赵丽宏先生的《学步》,知道课文讲述了作者回忆自己的孩子学步时摇晃、踉跄、摔倒的情景,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走好人生道路的嘱咐和期望。那是怎样的嘱咐和期望呢?请看大屏幕(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板书:学步————————寻路)师:初读课文时,有的同学觉得“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这句话很费思量——生命的过程非常丰富,为什么作者却说“大概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呢?

  二、品读第一部分(1—3自然段)(5分钟)

  过渡:首先,我们细细研读,体会父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着儿子学步的呢?引读第一部分。(大屏幕出示句子)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我和你妈妈永远不会忘记那一天。

  师:从沙发到房门不就四五步路吗?父亲为什么如此欣喜?出示:

  从沙发到房门不过四五步路,这几步路对你可是意义不凡,是你人生旅途上最初独立行走的路。

  师:是怎样的行走?(独立)这就意味着:(出示句子)

  靠自己两条腿,就能找到爸爸妈妈,就能到达你想到达的地方,那是多么奇妙多么美好的事情!

  师:从那时起,你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这里的“全新的内容和意义”指什么呢?难怪父亲发自肺腑的惊叹:(出示句子)

  儿子,你居然会走路了!指导感情朗读

  师:再看看儿子呢?(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竟然推开包围着你的椅子,然后不依靠任何东西,自己走到了门口!我们看到你时,你正站在房门口,脸上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表情。看到我们注意到你时,你咧开嘴笑了。你似乎也为自己能走路而感到惊奇呢。想象下,如果儿子会说话的话,他此时会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这可是你迈出生命中的第一步!你也将从这里踏上你的人生旅途,这一步留给父母和孩子多大的快乐呀!

  三、品读第二部分。

  过渡:学步仅仅给父母和儿子留下了快乐吗?请默读4——5自然段,边读边想:学步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留下什么样的纪念?(自读4、5自然段)

  第一次,你摔倒在地上,膝盖上乌青,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第二次,你撞到桌角上,头上起了个大包,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第三次,你绊倒在石块上,额头被戳出一道血口子,血沿着脸颊直往下流,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第十次,你滑倒在水中,衣服全湿了,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第一百次,你踩空台阶,摔得鼻青脸肿,但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师:已经数不清你曾经多少次摔倒,数不清你头上曾被撞出多少乌青和肿块,每次你都哭叫两声,然后脸上挂着泪珠——(齐读)爬起来继续走你的路。

  师小结:学步让儿子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儿子身上的块块疤痕,不正是学步留下的纪念吗?而这种在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勇气,不就是学步留给我们最最珍贵的纪念吗?

  说说看,你学步时付出了什么代价?或者留下了什么纪念?

  摔跤摔得冷你渴望学步的热情吗?是啊,只要不摔倒,你总是乐此不疲。结合课文,联系自己学步的实际,想想“此”指什么?什么样的路?(高低不平、杂草丛生、水洼泥泞)

  师:用一个词概括.(坎坷、曲折、危险……)

  师:这样的路,孩子却走的乐此不疲。(指导朗读)

  小结:任何事情都是兴趣始,毅力终。这种对学步乐此不疲的勇气、热情和坚持正是学步留给我们最最珍贵的纪念。(板书:勇敢地走)这是怎样的勇气啊?(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百折不挠的大勇气)难怪父亲会说:

  在你未来的人生旅途上,必然会遇到无数曲折和坎坷,儿子啊,但愿你不要失去刚学步时的那份勇气。

  小结:在如此平常的学步中,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说“人生亦如学步”太恰当不过了,这也是父亲想告诉孩子的。

  再次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四、从寄语中体会父亲的期望。(12分钟)

  自然过渡:为什么作者还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寻路的过程”呢?再次出示最后一段,指名读(2名)边听边思考。

  1、联系上下文理解,相机板书小结。

  儿子,你的旅途还只是刚刚开始,你前面的路很长很长,有些地方也许还没有路,有些地方虽然有路却未必能通向远方。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儿子啊,你要勇敢地走,脚踏实地地走。

  点评:这句话,意味深长!蕴含着什么意思呢?(学步和走人生之路是一样的,也要付出代价,也需要热情,勇气,坚持不懈,但人生之路远比学步艰难得多。)这句话,是父亲对儿子的期望,父亲期望儿子怎样地走?(板书:勇敢地脚踏实地)其实,天下父母对儿女都有着这样的期望,(齐读)

  读着父亲意味深长的话,感之于外,受之于心!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吧!2、联系自己的成长经历,用简明的语言写一写你对父亲这几句话的理解。3、交流所写的感悟,师适时点拨、提升。

  五、结语:读课题,同学们,这篇文章,作者用第二人称叙事,其间夹杂着自己的看法,既让我们觉得特别亲切,又让我们明白了父亲想告诉我们:人生亦如学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独立、勇敢、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你们即将告别童年,踏上人生旅途的新征程,希望你们带着学步时的勇气,热情,带着这位父亲的寄语,独立的,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吧!

  六、板书设计

  代价纪念

  学步————(人生之路)——————寻路

  (难)(更艰辛)

  勇敢地走

  脚踏实地地走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懂得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不退缩,勇敢的战胜困难,体会胜利的快乐。

  3、自主积累词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认真书写8个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沙柳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教师口述课文。

  2、刚才大家听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课题:19沙柳斗沙怪。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3、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中遇到的困难说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解决课文中遇到的困难。

  三、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1、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读读要求认识的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3、你们想和故事中的沙柳和沙怪一起去沙漠中看看吗?在去沙漠的路上可,沙怪准备了很多生字想阻止大家,你们有信心和勇气战胜它吗?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说说识字方法。

  5、你们能从生字中选一个字说词吗?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填一填。

  飞()走()()昏()暗

  学生齐读词语。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的读,默读,也可以站起来读。

  2、指名读课文。

  可以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让大家分享,也可以是你读得不好的,让大家来帮助你。

  3、大家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同意吗?教师范读。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反馈。

  是啊,沙怪的危害再大,我们也不会怕他,大家这么勇敢,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它。

  2、学习第二自然段。

  人们想了什么办法对付沙怪呢?

  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人们受到挫折不气馁,勇往直前的`精神。

  谁能用绿化说一句话。

  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3、学习3、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人们请来沙柳后,沙怪对他发起了几次进攻?

  沙怪的两次进攻是什么样的呢?

  比较:扬起一大片沙尘顿时狂风大作。

  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引导学生感知沙怪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

  沙柳被沙怪打败了吗?它是怎么对付沙怪的?

  出示重点句1:

  沙柳一点儿也不害怕,树干上长出了许多不定根,像千万只小手牢牢的抓住流沙,又像无数根吸管从地里吸收水分。

  指名读句子:谁愿意当勇敢的沙柳读读这句话。

  评价。指导朗读。

  句子2:沙柳将根深深地扎进地里,紧裹浑身的叶子,在大风沙中顽强地挺住了。

  喜欢沙柳的同学请读这句话。

  谁来表演。

  齐读句子。

  师: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沙柳终于战胜了沙怪,你们来夸夸它啊。学生自由表达。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假如我是沙柳,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3、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

  作业: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丰富我的我的词语库。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分组说词,看谁说的多。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

  4、你认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怎样才使它更美,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5、指名反馈。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品展示,看谁是小小书法家。

  作业:

  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本文刻画了四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显示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卓越才能。在学习时,应着重体会作者从人物肖像、言谈举止、神态等多方面描绘人物的方法。作者善于捌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的抒情议论,很好地表现出入物的性格特征,阅读时也应好好体会。

  1课时。

  板书课题、作者。指明学生回答作者的基本情况(可联系《我的叔叔于勒》)。

  1.给疑难字词正音正字。

  魁梧 简陋 魅力 义愤填膺

  2.解释下列词语。

  魁梧 简陋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1.作者写了几个人物?其中写谁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谁?明确: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写左拉的肖像描写最多,其次是都德。2.作者写人物的语言,有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

  明确:没有具体展开谈话的内容,而只是概述他们的谈话内容,着重描写他们谈话的.声调仪表,评论他们的口才,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3.作者在进行行动描写的时候,谁写得详,谁写得略?

  明确:福楼拜、左拉的行动描写较详,都德的行动描写则一笔带过。

  福楼拜是最活跃的中心人物,着墨较多。左拉的坐姿较为特殊,因此也有较多笔墨的描写。

  4.以写左拉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写的。

  讨论明确:写左拉,抓住他体质较差,不善言谈的特点。如他爬了六层的楼梯累得呼呼直喘。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描写左拉的肖像时,随处议论点出了他的性格特点:朴实但很固执,聪慧和坚强,坚毅,十分滑稽和戏谑。

  6.指名学生概括:作者是如何写屠格涅夫的?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描绘,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这就告诉我们,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特点,有所侧重,人物形象才能栩栩如生。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及作者丰富的想象;体会“冒”字的妙处;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用纸剪好的荷花、荷叶等。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触发语感

  1.师:同学们,老师出一则谜语,你们看能不能猜出谜底是什么。“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裳,坐在绿船上。”(老师边诵边画出了一枝含苞欲放的荷花,学生一看,很快就猜出谜底来了。)

  2.师:夏天到了,荷花已经开了。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荷花池欣赏美丽的荷花吧!(板书课题,写作者,指名读,齐读。)

  3.(课件播放荷花图片,生观察、欣赏荷花。)师:美吗?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荷花吗?(出示填空练习: 的荷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读“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百态的荷花……”)

  [设计意图: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欢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简笔画新颖、直观、醒目,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各种各样的荷花图片通过视觉感官,触发学生的语感;填空练习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积累与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感知全文,领悟语感

  1.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用丰富的词语把荷花形容的那么美。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叶圣陶爷爷又是怎样形容他所看到的荷花呢?

  2.课件出示读书要求,指名读: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结合图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注意生字的读音。

  4.出示句子,检查生字词读音。

  (1)白荷(hē)花在挨(āi)挨挤(jǐ)挤的荷叶之间冒出来,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nèn)黄色的小莲(lián)蓬。(图片)

  (2)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zhāng)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图片)

  (3)我仿(fáng)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shang)翩(piān)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4)蜻(qīng)蜓(tíng)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需掌握的生字词为红色,第一、二句结合图片帮助理解生字词。)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的出示,让学生先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红色的使用可以起突出重点、提醒注意的作用;结合形象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本环节的设计突出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在读中扫清字词障碍,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三、潜心学文,积淀语感

  (一)感受荷叶美

  1.师: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陪”,咱们先去瞧瞧荷叶吧。找出文中描写荷叶的句子,用“—”划出,再读一读。

  2.师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

  生1:从“挨挨挤挤”中我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

  师:荷叶一片挨着一片,一片挤着一片,从“挨挨挤挤”中我们知道了荷叶很多、很茂盛(相机板书“多”)。假如你们是荷叶,用动作表现一下“挨挨挤挤”。

  生2:“碧绿”这个词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很绿。(相机板书“绿”)

  生3:“大圆盘”告诉了我们荷叶的形状又大又圆。(相机板书“圆”)

  3.师:这生机盎然的荷叶很多、很绿、很圆,真惹人喜爱。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荷叶,请两位同学来把它们贴到黑板上。(两生上台贴荷叶,师注意提醒体现“挨挨挤挤”这个词。)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动作表现及贴荷叶还原语言形象,感受语言情况,培养学生的感受力、领悟力、品评力。]

  (二)体会“冒”字的妙处

  1.这么密的荷叶,荷花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2.找相关的句子,课件展示句子,指名读。

  师:用了一个动词“冒”,你们觉得这个“冒”字可以用哪些词来代替?

  生讨论可用“钻、露、长”等字来代替“冒”。

  师:你觉得荷花怎样生长才叫“冒”?

  生(交流得出):迫不及待、喜气洋洋、兴高采烈、争先恐后、自豪等。

  师:请你们把这些词中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填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 )冒出来”的括号中,体体会那是一种“怎样的冒”。

  生自由诵读体会。

  3.师:这就是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中冒出来的荷花(课件播放荷花从荷叶中“冒”出来的情形),请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荷花们要展示自己的美丽,它们像在比美。

  生2:这些荷花争着冒出来,想快点看到美丽的公园、可爱的小朋友。

  生3:它们想和蜻蜓说悄悄话……

  4.齐读句子,加动作,读出使劲、快速长的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