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28 07:35:3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科学教案4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嗅觉感官经验较少,他们对气味的概念停留在好闻与不好闻、香与臭的水平上,即便有也是潜意识里积累的,很少有探索各种物品气味的机会。通过这次探索活动“气味瓶”,旨在给幼儿提供一个积累嗅觉经验的机会,让幼儿了解各种物品的气味。

  【活动目标】

  1.学会用鼻子闻物体的'气味,发展感知能力。

  2.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要爱护自己的鼻子。

  【活动准备】

  每组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尽可能的提供有各种气味的物品。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对气味的感知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鼻子有什么用吗?”(呼吸、闻气味)拿起一只瓶子,“假如我想知道瓶子里有什么东西,应该怎么办呢?”(看或闻)

  2.引导幼儿感知各种各样的气味。

  (1)“桌子上有很多的瓶子,你们知道里面都是些什么吗?”

  (2)请小朋友打开瓶盖,闻一闻瓶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闻好一个盖好,再换其它的瓶子闻,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闻到了哪些气味?

  (3)幼儿交流自己刚才闻到了什么气味。

  (4)老师请每组一个小朋友找出醋的气味?(或其它气味)的瓶子,看谁先闻出来。

  3.引导幼儿讨论、扩展经验。

  小朋友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还闻到过什么气味?请你告诉大家。

  你最喜欢闻什么气味?不喜欢闻什么气味?为什么?幼儿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4.总结

  讨论怎样保护鼻子启发幼儿回忆以往碰伤鼻子或感冒的 感觉,进行讨论,谈谈保护鼻子的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的鼻子很有用,可以呼吸,还可以闻到很多的气味,所以我们要保护自己的鼻子。知道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入鼻孔,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

  【活动延伸】 在娃娃家的厨房里放上一套深色的瓶子,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香油、臭豆腐、酱油、醋、酒、蜂蜜等,制成“气味瓶”,让幼儿辨别各种气味,并用语言讲述自己的发现。

科学教案 篇2

  制作意图: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的心理,及认知规律利用废旧物品,科学性的制作了趣味性与知识性皆强的自制玩具“彩球升空”。使幼儿在体验中不断探索总结,同时发展幼儿手眼肢体的协调和手臂的力量、手腕的灵活与控制力。冉冉升起的彩色气球给幼儿美好视觉感受的同时,使幼儿产生一种要攻克难关并不懈努力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此项活动还可以延伸到自然界中去观察风的大小会带来的影响,展开一系列的'科学探索与发现。

  教育价值:锻炼幼儿臂力与手及腕部的控制与灵活性,同时引发幼儿思考、探索自然界中存在科学性的事物。

  选用材料:废旧硬纸箱(大小各一个)、废纱网(一个)、废旧泡末块、塑料膜、色卡纸、胶、彩色气球、扇子。

  制作过程:

  (1)先将塑料膜卷成筒状,固定。

  (2)小纸箱量距,挖洞,将纱网覆盖洞口,固定;裁片与小纸箱同宽的硬纸卡,一面接于小纸箱开口处,一面接于洞下底部。

  (3)将卷筒口与纸箱洞口对接,固定。将风筒与风道置于大纸箱内,四壁用泡末块固定牢固。

  (4)装饰玩具的外观。

  操作方法:

  取扇子对准进风口处煽风,控制好气流的连续与煽风的节奏和频率,在有限时间内,将气球由桶内煽出,落地为准。比较煽出气球的数目,数多为胜!

  备注:1、按幼儿年龄大小计时间的长短。2、操作过程中不能用手直接取气球。

  适用年龄和地点:4岁以上均可;室内外皆可进行活动。

科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发现几种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发展观察能力。

  2、学会使用符号做观察记录,能用正确的语言进行描述。

  3、体验沉浮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几种常见的不同材质的物体,已有在水中自由玩沉浮游戏的经验。

  2、物质准备:

  (1)木块、铁制汤匙、乒乓球、石头、海绵、玻璃球、钥匙、小船;

  (2)空塑料瓶、装有重物的塑料瓶;

  (3)干抹布若干,装有清水的透明大盘一个,供幼儿做实验的实验盆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以幼儿熟悉的钥匙、小船等实物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沉与浮。

  师:小朋友们,今天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神秘的东西,想不想知道啊?

  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沉与浮,对沉与浮感兴趣,从而一起学习《沉与浮》。

  2、引导幼儿探索不同材质的'物体的沉浮状态

  (1)师:今天,老师除了给大家准备了小船和钥匙之外,还带来了很多礼物,大家一起来看下好不好?

  逐一拿出来并提问,并引导小朋友认识沉与浮的表示符号,先让小朋友猜想,教师示范。

  (2)引导幼儿分组做实验

  鼓励幼儿玩多种材料,观察不同材质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状态并集中记录结果。

  探究:哪些物品一放下去就沉,哪些物体一直浮在水面?

  集中分享探究结果: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小组探究的结果。

  3、引导幼儿探究让沉下去的物体起来的方法

  (1)探究点一:不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师:老师把这两个塑料瓶一起放进水里哈,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是不是一个沉下去,一个却浮起来,为什么啊?那大家有什么好办法让沉下去的塑料瓶在不借助任何材料的前提下能浮起来啊?(分开问)

  引导幼儿通过改变重量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如:倒掉塑料瓶中的物体。

  集中分享实验结果:请个别幼儿表述自己的实验发现。

  (2)探究点二:借助辅助物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师:钥匙小兄弟一下水就沉在水底,很伤心,他想浮在水面上透透气,小朋友有什么好方法让钥匙小兄弟浮起来啊?

  引导幼儿通过把钥匙放在有足够浮力的塑料块上让钥匙浮起来。

  联系现实:夏天天气太热,小朋友有没有跟随爸妈去游泳呀?小朋友游泳时要记得带什么东西呢?(不会游泳的人借助游泳圈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

  4、教师小结

  重的物体会沉在水底,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通过改变重量和借助辅助物可以帮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

  5、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沉浮游戏,进一步认识沉与浮,学会使用沉与浮的表示符号,想办法让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让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的公开课,总体感觉收获不小,对一些问题我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1、从幼儿熟悉喜欢的实物入手,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让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沉与浮的初步认识,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将沉浮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加深幼儿对沉浮知识的初步感知。

  3、组织小朋友做实验时,秩序较乱。由于教师初次摄入科学教学,教学经验不够,在做实验之前没有把实验规则大声讲清楚,加上幼儿年龄小,课堂纪律观念不强,所以做实验时秩序较乱。

  4、在提问题时比较仓促,由于时间限制,没有让幼儿多说一说自己的实验结果,甚至有些幼儿想说但还没说出来,幼儿之间交流不够,没有让幼儿更深入地去了解一些物体的沉浮状态及沉浮原因。

  5、教学内容设置偏多,幼儿难以合理、有效理解。

  通过本次的科学教学活动,本人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今后将会继续努力,加强学习有关教学的一些方法,为以后的教学奠定基础。

科学教案 篇4

  目标:

  1、了解几种会生蛋的动物,知道它们的蛋大小不同,颜色不同。

  2、知道会生蛋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了解这几种卵生动物的不同生育环境。

  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蛋的不同特点,知道会生蛋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难点:区分各种蛋的大小、形状、颜色。

  方法:讲解、观察、游戏

  教具:

  音乐磁带、录音机、动物妈妈桌面教具、五颗蛋、课件、各种蛋共40个、桌布三块、蓝子40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笃笃笃”咦?谁在叫开门?是小鸡要出来了,小小蛋儿要开门了?

  ——放录音:师幼一起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

  二、认识各种蛋,了解各种卵生动物。

  1、认识蛋宝宝

  ——唱得真好,瞧,我这只蛋里的小鸡还没出壳呢!

  ——出示鸡蛋:小朋友,你见过它吗?这是什么呀?对了,这是一只鸡蛋,外面可以摸到的是蛋壳,里面有蛋清和蛋黄,鸡妈妈把蛋宝宝生出来后,把蛋宝宝放在自己的身体下面,经过一段时间。小鸡就会从蛋里出来。

  2、寻找蛋宝宝

  ——很多动物妈妈都在忙着孵蛋宝宝,有的在沙漠里,有的在草丛里,看着自己的蛋宝宝,动物妈妈心里可高兴了,可是有五个粗心的妈妈心里却非常着急,为什么呢?因为它们的蛋宝宝不见了,瞧,它们都找到这来了。

  ——认识动物妈妈,(教师逐个出示并随机介绍)

  鸵鸟——生活在大沙漠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海龟——生活在大海里,可会游泳了

  蛇——草丛里,沼泽地里都能找到

  鸡——是家禽,生活中经常能看到。

  鸟——生活在树林里,大树是它的家。

  ——寻找蛋宝宝

  这五位妈妈真是太粗心了,把自己的蛋宝宝都给弄丢了,小朋友,我们快帮动物妈妈找蛋宝宝好吗?

  3、帮妈妈找蛋宝宝

  ——区分大小、颜色、形状

  蛋宝宝找到了,这些蛋长得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白色、有的粉红色、有的圆圆的、有的是椭圆形)。

  ——帮妈妈找蛋宝宝

  1、这些蛋长得都不一样,哪个是鸵鸟妈妈的,哪个又是鸟妈妈的呢?刚才我们知道了,鸵鸟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生的蛋宝宝也应该怎样?我们应该把最大的蛋宝宝送给谁?教师示范把蛋送给鸵鸟妈妈,并说:鸵鸟妈妈这是你的蛋宝宝。

  2、鸟——在这五个动物妈妈里谁长得最小?它生的蛋宝宝也应该怎么样?我们把最小的蛋送给谁?请一幼儿上来送。

  3、鸡妈妈看到两位鸟妈妈都找到了自己的蛋宝宝,心里有些着急了,它说:小朋友,快来找找我的蛋宝宝,我的蛋宝宝是粉红色的。

  4、大海龟生活在大海里,身体也长得大大的,它的蛋宝宝会是哪个?

  5、剩下的这个是谁的'宝宝呀?请一幼儿上来送。

  ——观看vcd,了解动物的生育环境

  动物妈妈都找到自己的蛋宝宝心里可高兴了,真得谢谢小一班的小朋友,它们说不同的动物生出的蛋宝宝是不一样的,不仅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而且生育蛋宝宝的环境也不一样,现在呀,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动物妈妈是在哪里生育它们的蛋宝宝

  幼儿观看vcd、教师随机讲解

  鸟——这是小鸟,它们生活在树林里,喜欢在树林里来飞去,瞧,这些小鸟正停在树枝上休息,做游戏呢?它们的家在树上,这是它的蛋宝宝

  鸵鸟——这是鸵鸟,生活在大沙漠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鸟,它在沙漠里生育它的蛋宝宝,它把蛋生下来后,用它大大的身体保护蛋宝宝,瞧,小鸵鸟出生了。

  鸡——这是母鸡妈妈,它在鸡窝里生蛋宝宝。

  海龟——这是海龟,生活在大海里,它正慢慢的往沙滩上爬,去沙滩干什么呀?原来是要去生蛋宝宝,它把蛋生在沙滩里,然后用沙子把蛋盖住。瞧,小海龟从沙子里爬出来了。

  蟒蛇——这是一条大蟒蛇,草丛里、树林里都能找到它,这条大蟒蛇生活在沼泽地里,它在沼泽地里生育它的小宝宝

  小结: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谁?它们在哪生育小宝宝?虽然这些动物妈妈生的蛋宝宝不一样,生育环境也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会生蛋,我们把这些会生蛋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幼儿跟读)除了这些是卵生动物外,我们周围还有很多会生蛋的动物,这就要我们小朋友以后用你们的小耳朵、小眼睛、多听多观察,今天,动物妈妈认识了小一班那么多热心的小朋友,真是太开心了,它们说还有一些蛋宝宝没找到,想请我们一起帮帮忙,把蛋宝宝送回家,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忙吗?那蛋宝宝藏在哪呢?都藏在小朋友凳子下面呢?幼儿拿出蛋,你拿的是什么蛋宝宝?你呢?说对了吗?可以悄悄的打开,看看里面藏的是谁?然后把它送回家,注意保护好你的蛋宝宝。

  三、游戏:送蛋宝宝回家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07-20

【精选】科学教案07-26

走进科学教案12-08

科学教案《病毒》04-25

科学教案:刷子04-07

科学教案:泡泡04-06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关于科学教案03-25

科学教案【精华】07-21

【精】科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