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7-16 12:18: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大班美术教案范文集锦五篇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对图形进行大胆添画。

  2、能有兴趣地完成翻翻书的制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制翻翻书一本、空白的翻翻书一本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记号笔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出示画有长方形的一页翻翻书,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趣的翻翻书,我们先来看看这是什么形状?请你们猜猜老师会用这个长方形画什么"(幼儿大胆猜测)

  二、教师展示自制的翻翻书,

  幼儿欣赏,感受翻翻书"由局部变整体"的`特点提问:看看里面到底画了什么?

  (幼儿逐页欣赏)你发现翻翻书有什么秘密?(了解翻翻书的特点:上面不变,下面变,)提醒幼儿:上面的图案是不能添画的。

  三、幼儿尝试添画,制作翻翻书

  1、出示画有三角形的翻翻书提问:老师用长方形变出了四种不同的图形,你们看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图形,这是什么?你能用三角形变出什么来?(幼儿想象并请个别幼儿上来添画,幼儿添画时,教师注意及时提醒不能添画在共有的部分上)

  四、幼儿自制翻翻书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老师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不一样的翻翻书,请你也来变一变,每一页都要变出不一样的东西,已有的图形上不能进行添画(可根据幼儿的能力添画2-4种)

  2、幼儿自主添画,制作翻翻书,教师巡回指导五、交流展示幼儿作品1、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翻翻书,教师及时表扬,让幼儿体验成功感2、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翻翻书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表现老虎的基本特征.并尝试用变化头、身体、四肢位置的方法表现老虎不同的动态。

  2、添画森林、高山的背景,画面布局合理。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支勾线笔,两人一盒水彩笔,猫的图片一张,各种动态的老虎图片若干,PPT课件。

  2、美术画册。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活动。

  山中一大王,黄袍穿身上,虽然没兵将,一叫谁都慌。(打一动物)老虎是林中之王,今天我们就来画画林中之王老虎。

  二、观察图片,了解老虎的`基本特征。

  教师遮住老虎和猫的头部,请幼儿猜猜,哪一只是猫,哪一只是老虎。幼儿自由猜测并讲述自己判断的理由。

  引导幼儿比较猫和老虎的不同之处。老虎额头有个"王"字,而猫没有,老虎的耳朵是圆的,猫的耳朵是尖的,老虎的鼻子大,眉毛呈倒八字,看起来比较凶,而猫一般不画眉毛。

  三、师幼互动示范。

  教师和幼儿互动示范画静态的老虎头,教师画老虎的头形,嘴巴和身体,幼儿添画老虎的耳朵,眉毛,鼻子和"王"字,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老虎基本特征的认识。

  探讨:如何画出老虎的不同的动态。

  教师:老虎会捕捉小动物,会跑、会走,一会坐下来休息,调皮的小老虎还会打架呢!“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师网."那么这些不同动态的老虎该怎么花呢!

  四、欣赏PPT课件,大胆讲述不同动态的老虎的画法。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变化老虎的头和身体的位置,以及四肢的位置表现老虎的不同动态。

  最后交代绘画要求,引导幼儿先用铅笔画轮廓,再用勾线笔勾边,最后涂颜色。

  五、幼儿在美术画册上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引导幼儿变化老虎的头、身体、四肢位置,表现不同动态的老虎。

  提醒幼儿注意画面的布局,添画森林高山的背景。

  六、作品欣赏。

  展示作品,幼儿互相欣赏,说说谁画的老虎最神气。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曲线上添画成小鱼,并会用颜色和花纹来装饰。

  2、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小金鱼》、轻音乐

  2、画纸和水彩笔。

  3、带幼儿参观园里布置的墙饰“海底世界”,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小朋友们喜欢跳舞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师幼一起随音乐跳舞。幼儿兴致高涨,能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

  2、小朋友们会跳舞,今天薛老师带来了一条奇妙的线它也会跳舞,大家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跳舞的。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奇妙的线,幼儿徒手练习。

  1、师;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大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小圈,在里面转了一个大圈,又在外面转了一个小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你看奇妙的线跳的多好呀!它既会跳大圈,也会跳小圈。既会在里面跳,还会在外面跳,让我们一起跟着它也来跳舞吧。(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手在空中进行练习)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线并添画会跳舞的小鱼。

  提问1、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觉得这条奇妙的线像什么?线中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幼儿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观点。)

  2、小朋友想的真好,想到了很多事物,像小鸡,像太阳,像花朵,像盘子,像皮球等等。有一个孩子说像小鱼,那小鱼的身体藏在哪里呢?(请孩子寻找在奇妙的'线上)

  3、我们找到小鱼的身体,那怎么样才能让小鱼更像小鱼呢?小鱼身体上还有什么?[还有眼睛,嘴巴,鱼鳍等]

  4、小朋友很棒,把藏着的小鱼找到了。怎样才能使小鱼变的更漂亮?[给小鱼添上不同的花纹,涂上漂亮的颜色]

  5、那小鱼的家在哪里?水里都有什么呢?(水草,小石子,好朋友)

  四.师幼一起回顾会跳舞的小鱼的画法。(幼儿徒手练习)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爱跳舞的线要在小朋友的画纸上跳舞了,请你也来画一画小鱼吧。

  六.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作品完成后送小鱼回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布置小鱼的家)

  师:老师发现池塘里的小鱼有点孤单,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好的漂亮的小鱼放回池塘里,让它们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七.评析作品。(采取先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老师整体点评。)

  八.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都知道小鱼在池塘里是怎么游的。现在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学着小鱼游一游,学着小鱼跳跳舞。(音乐《小金鱼》)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力求在贯彻新《纲要》精神上有所创新,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领域方面有所突破。首先,教材来源于幼儿,活动的实施过程立足于幼儿的需求以及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其次是整个活动环境非常宽松,让幼儿在看、说、做中,自由充分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第三是音美结合,力求发挥艺术手段的综合作用。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教材分析:借形想象绘画通过对自由分割出来的不规则线条和形状作多方向、多角度的联想,发展幼儿的想象与绘画再现的能力。想象不是凭空产生的,所需的灵感来自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已知经验。原教材是引导幼儿根据线条进行无边际的想象和创作,为了更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让他们充分地体验艺术创作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我们在保持活动目标、重难点不变的情况下,对教材进行了微调。以孩子们感兴趣和熟悉的海洋生物为创作的主线,以视频和游戏充分调动幼儿参与创作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产生奇妙联想,体验借形想象画的创作乐趣。

  实施策略:

  1、感官调动,激发兴趣。活动中教师调动幼儿视、听、玩等多种感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播放海底世界的视频、图片,在幼儿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其对海洋生物的认识,为幼儿接下来的艺术创作进行了铺垫。

  2、情景贯穿,快乐想象。以“奇妙的海底世界”情景贯穿整个活动,并利用情镜“起风、起浪了”帮助幼儿掌握“用线条自由交叉分割出不规则图形”;利用“捉迷藏”游戏引导幼儿从多方向观察画面,进行想象创作。让幼儿在有趣、轻松的氛围中,体验艺术创作的乐趣。

  以上策略只是教师活动前的设计和预想,活动中,教师将根据幼儿实际需要进行现场调控,通过提问、追问、有效回应等方式进行积极地师幼互动,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目标:

  1、在画纸上随意进行线条交叉,用分割出来的'不规则图像进行想象绘画。

  2、能借助图形特征,从不同方向进行组合、添画成有趣的海洋生物造型。

  3、感受、体验创作借形想象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海底世界的视频、海洋生物的图片PPT、绘画纸、背景音乐、彩笔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了解海洋生物丰富幼儿经验。

  播放视频。提问:你认识这些海洋生物吗?它们长什么样子?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认识的海洋生物,说出其外形特征。

  二、创设“捉迷藏”情景,掌握“借形想象”的绘画方法。

  1.借助“起风、起浪”的情境,引导幼儿随意画出4条交叉线条。鼓励幼儿想象并表现不一样的交叉的线条。

  2.通过游戏“捉迷藏”进行借形想象。

  提问:海洋里的生物都藏在这幅画里,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鼓励幼儿根据线条的形状大胆想象并表达,教师与幼儿共同简单示范。

  3.变化不同方向,进一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

  提问:咦?换个方向,你又看到什么了?

  鼓励幼儿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想象不同的海洋生物。

  三、借形想象创作,体验创作乐趣。

  1.提出绘画要求:先进行线条较交叉分割;根据线条分割的图形大胆想象、添画。

  2.幼儿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变化不同方向进行想象创作。

  四、交流分享作品,感受借形想象创作的有趣。

  引导幼儿观赏并交流自己与同伴的作品。

  教师与幼儿从作品的想象创意、绘画色彩、形象生动等方面进行讨论交流,通过肯定与鼓励,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借形想象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