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7-12 09:47:0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教案集锦七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晨间活动:(8:00___9:00)

  内容:游乐园(沙地)

  目标:

  1、探索沙的各种玩法,围绕"森林公园"的主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利用细沙堆积出各种事物的形象。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感受活动的乐趣。

  二、主题活动(9:00____10:00)

  内容:千奇百怪的树

  目标:

  1、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树的资料,对千奇百怪的树产生好奇;

  2、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示、介绍收集的资料。

  过程:

  1、出示牛奶树的图片,教师介绍牛奶树。

  2、出示资料箱,了解各种千奇百怪的.树。

  (1)游戏"击鼓传花",介绍抽出树的名称,并请幼儿猜测这棵树的特征。提问:猜一猜这会是一棵怎么样的树?

  (2)出示图片,教师讲述与这棵树相关的故事。

  3、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主动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神奇的树的资料。

  4、幼儿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神奇的树的资料。

  三、区域角活动(10:00____11:00)

  看一看,量一量

  目标:

  1、激发探索的兴趣,并能说出每盆树的名称。

  2、通过测量学习比较长短,高矮。

  内容:

  1、将5盆盆景陈列在科学区内,让幼儿认真观察,了解这些树的名称和特征。

  2、投放皮尺,长短不同的尺子、绳子,供幼儿测量。

  3、提供测量记录表、笔,供幼儿练习测量。

  画一画,做一做

  目标:

  1、发挥想象,用不同方法大胆地创造各种神奇的大树形象。

  2、对绘画操作活动感兴趣,体验创造的乐趣。

  内容:

  1、采集各种树叶,洗净压平后投入,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叶脉,鼓励幼儿尝试画树叶上的叶脉。

  2、投放彩色笔、油画棒、绘画纸,供幼儿绘画千奇百怪的树。

  3、投放树枝、泥巴、橡皮泥,供幼儿制作千奇百怪的树。

  学一学,讲一讲

  目标:

  1、能够看着图片说出树的名称和特征,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2、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内容:

  1、提供各种各样的图片、图书、树相关的字,供幼儿结合图片学习认字。

  2、提供白纸、彩色笔、订书机,供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树的小资料集。

  四、离园活动(11:00——11:30)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来源:

  1、养殖角的小蝌蚪都变成了小青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他们的惊人发现,与我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

  2、在一起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小青蛙的脚长得真好玩,像个大叉子!”有的又说:“老师,小青蛙走路总是一蹦一跳的!”还有的说:“老师,小青蛙的叫声可真好听!”

  针对幼儿对小青蛙产生的浓厚兴趣,又和孩子们一起对小青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准备进行绘画。

  目标:

  1、了解和掌握小青蛙的外型特征并进行绘画。

  2、能够画出小青蛙的不同形态变化并丰富画面的背景。

  准备:

  1、范画若干。

  2、在班里养殖角放一些小青蛙供幼儿欣赏。

  过程:

  一、感知欣赏:

  1、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导入。

  2、仔细观察,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

  3、谁来学一学小青蛙是怎样跳的?捉虫子时是什么样的?它怎样叫呀?

  4、小青蛙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呢?

  5、(出示范画)图片上都画了什么?小青蛙在哪里?在干什么?做了哪些动作?

  二、讨论并绘画:

  1、你想画几只小青蛙?它们在干什么?

  2、你画小青蛙的什么地方?做了哪些动作?

  三、评价:

  1、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的画,其他幼儿进行评议。

  2、教师提出优点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4

  准备材料:

  1、白色小碗:1个,碗底绘有“错误订正点”即红、黄、蓝三色的圆点;碗内盛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塑料珠个10粒。

  2、白色小碟:3个,碟心分别贴有“错误订正点”( 即红、黄、蓝三色的圆点)各1个。

  直接目的:尝试三种颜色正确分类。

  间接目的: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练习二指捏。

  3、秩序感的培养。

  操作过程:

  1、用托盘将教具放到毯上并介绍教具名称。幼儿坐在老师的左侧。

  2、取下白色的小碗放在工作毯的中间,3个小碟横向排列在小碗的上方,空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

  3、将珠子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碟中:

  (1)指着碗中的红色珠说:“这是红色的珠子。”再指着1个碟中的红色错误订正点说:“这是红色的点。”

  (2)张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取出一粒红色珠,放在贴有红色错误订正点的碟子中,请幼儿回答这两种颜色是否一样。

  (3)幼儿确认后,教师将红色珠一粒一粒的取出放进贴有红色订正点的碟子中。

  (4)小结:“红色的珠子要放在有红色点的.碟子中。”

  (5)参此法操作黄色珠,请感兴趣的幼儿来取珠,并放入相应的碟子中。活动结束后要将碟中的珠子分别倒回小碗中。

  4、运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学。

  5、将三个碟中的珠子分别倒回小碗中,鼓励幼儿反复操作。

  6、结束时教具归位。

  错误订正:错误订正点的颜色提示。

  延伸变化:

  1、在泡沫塑料上色之不同颜色的色区,请幼儿将不同的图钉以一指按的方式按在相应的色区内。

  2、练习将不同物品按颜色进行分类。

  3、学习按颜色分类后可分别练习按物品大小、属性及种类进行分类。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区域活动:认识时刻表——第二次投放 活动目标:整点半点我会拨

  活动材料:写有不同时间的卡片,幼儿自制的钟。活动指导:学习看时间卡,能正确读出卡片上的时间,并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大班区域活动:认识时刻表——第三次投放

  材料:表示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图片若干;幼儿操作钟若干。

  指导:让幼儿看图片说出图片内容,并猜猜这是什么时候,在钟面进行操作,拨出相应的.时间。

  第四层次:投放记录表,绕过幼儿制作时刻表,记录自己一天的主要活动。

  投放材料:记录表,笔,表上有钟面

  指导过程:

  1.表格如下:交代幼儿记录一天的主要活动,如7点起床,在钟面上画出来,并在相应的地方画出起床的标志图,如自己在穿上穿衣服。7点半吃饭,画出时间和吃饭的符号(小碗)

  2.看老师的记录表:我的星期天,说说几点老师在干什么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愉快地欣赏故事,感受文学和音乐作品安详、宁静与柔美的意境;

  2、理解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3、激发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感受力,发展感受美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梦幻曲》;故事课件;

  2、活动前幼儿对小提琴和音符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梦幻曲〉,感受宁静悠远的意境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听,传来了什么样的声音?(播放《梦幻曲》)

  2、听了这首曲子,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你知道这好听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4、这么好听的音乐是谁演奏的,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仔细地听听。

  二、初次完整欣赏配乐故事,领略故事优美的'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故事,幼儿安静地倾听。

  2、故事中有谁?是谁在演奏音乐?这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

  三、结合图片欣赏配乐故事,理解故事

  1、观看课件,教师配乐朗诵故事。

  2、你觉得小松鼠的小提琴拉得怎么样?

  3、狐狸和狮子听到了琴声后说了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去听音乐?

  4、小松鼠拉琴的时候森林里是怎么样的?

  5、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那是什么?后来小音符变成了什么?

  6、讨论:如果森林里没有音乐,会怎么样?

  7、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题目。

  四、分角色表演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想表演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学说对话和动作。

  2、幼儿自选角色,并用动作表示角色,集体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等活动,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电视机、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布、 针等。

  活动过程

  1、通过玩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老师这儿收集了许多我班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教师介绍游戏名称与玩法。“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猜猜他是谁》,老师把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映在电视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谁?”

  (2)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你觉得大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才能使游戏玩得更有趣?”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幼儿开展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

  ①教师在投影仪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儿和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根据相貌猜测。

  “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没有哪两个人会长得一模一样。

  2、通过自我介绍、特长展示,引导幼儿发现并大胆展示自己的长处,初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长处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

  (1)教师自我介绍并展示特长。

  现场快速裁剪制做(儿童)吊带裙,并用别针别好,请一幼儿做模特展示。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幼儿依次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舞蹈、武术、自我服务等。

  3、向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今天还来了许多不认识你的客人老师,你能礼貌大方向客人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1)讨论并回答“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绍呢?

  (2)幼儿自由寻找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了解客人老师情况,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3)教师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

  活动延伸

  幼儿在表演区继续展示自己的特长。

  开展角色游戏《照相馆》,引导幼儿发现并表现每个人的相貌特征。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桥教案05-26

大班综合教案:可爱的小兔_大班综合教案07-05

大班综合教案:快乐的节日_大班综合教案07-05

大班体育教案:小马运粮_大班体育教案07-05

大班其他教案:走进超市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综合教案:乐音和噪音_大班综合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关于大班教案集锦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大班教案集锦七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晨间活动:(8:00___9:00)

  内容:游乐园(沙地)

  目标:

  1、探索沙的各种玩法,围绕"森林公园"的主题,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利用细沙堆积出各种事物的形象。

  2、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感受活动的乐趣。

  二、主题活动(9:00____10:00)

  内容:千奇百怪的树

  目标:

  1、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树的资料,对千奇百怪的树产生好奇;

  2、乐意在集体面前展示、介绍收集的资料。

  过程:

  1、出示牛奶树的图片,教师介绍牛奶树。

  2、出示资料箱,了解各种千奇百怪的.树。

  (1)游戏"击鼓传花",介绍抽出树的名称,并请幼儿猜测这棵树的特征。提问:猜一猜这会是一棵怎么样的树?

  (2)出示图片,教师讲述与这棵树相关的故事。

  3、幼儿在集体面前展示,主动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神奇的树的资料。

  4、幼儿自由地向同伴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神奇的树的资料。

  三、区域角活动(10:00____11:00)

  看一看,量一量

  目标:

  1、激发探索的兴趣,并能说出每盆树的名称。

  2、通过测量学习比较长短,高矮。

  内容:

  1、将5盆盆景陈列在科学区内,让幼儿认真观察,了解这些树的名称和特征。

  2、投放皮尺,长短不同的尺子、绳子,供幼儿测量。

  3、提供测量记录表、笔,供幼儿练习测量。

  画一画,做一做

  目标:

  1、发挥想象,用不同方法大胆地创造各种神奇的大树形象。

  2、对绘画操作活动感兴趣,体验创造的乐趣。

  内容:

  1、采集各种树叶,洗净压平后投入,引导幼儿观察树叶的叶脉,鼓励幼儿尝试画树叶上的叶脉。

  2、投放彩色笔、油画棒、绘画纸,供幼儿绘画千奇百怪的树。

  3、投放树枝、泥巴、橡皮泥,供幼儿制作千奇百怪的树。

  学一学,讲一讲

  目标:

  1、能够看着图片说出树的名称和特征,激发探索自然的兴趣。

  2、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内容:

  1、提供各种各样的图片、图书、树相关的字,供幼儿结合图片学习认字。

  2、提供白纸、彩色笔、订书机,供幼儿自己制作各种各样的树的小资料集。

  四、离园活动(11:00——11:30)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来源:

  1、养殖角的小蝌蚪都变成了小青蛙,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都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他们的惊人发现,与我共同分享他们的快乐。

  2、在一起观察的过程中,孩子们兴奋的告诉我:“老师,小青蛙的脚长得真好玩,像个大叉子!”有的又说:“老师,小青蛙走路总是一蹦一跳的!”还有的说:“老师,小青蛙的叫声可真好听!”

  针对幼儿对小青蛙产生的浓厚兴趣,又和孩子们一起对小青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准备进行绘画。

  目标:

  1、了解和掌握小青蛙的外型特征并进行绘画。

  2、能够画出小青蛙的不同形态变化并丰富画面的背景。

  准备:

  1、范画若干。

  2、在班里养殖角放一些小青蛙供幼儿欣赏。

  过程:

  一、感知欣赏:

  1、歌曲《小青蛙你唱吧》导入。

  2、仔细观察,说一说小青蛙长什么样?

  3、谁来学一学小青蛙是怎样跳的?捉虫子时是什么样的?它怎样叫呀?

  4、小青蛙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呢?

  5、(出示范画)图片上都画了什么?小青蛙在哪里?在干什么?做了哪些动作?

  二、讨论并绘画:

  1、你想画几只小青蛙?它们在干什么?

  2、你画小青蛙的什么地方?做了哪些动作?

  三、评价:

  1、请几名幼儿讲讲自己的画,其他幼儿进行评议。

  2、教师提出优点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固定句式,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并通过演唱感受歌曲的韵律美。

  2、借助图谱理解歌词,当图片被逐步抽去时,能凭记忆唱准歌词。

  3、游戏时学会自我控制,不大声喊叫。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买菜》。

  2、投影仪,空白纸4张。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投影放大幼儿用书《买菜》画面或者本活动附图,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歌词。

  教师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并提炼歌词。

  教师出示图二、图三,引导幼儿在图谱的提示下推理出相应的歌词。

  教师出示图四,帮助幼儿理解"装也装不下"。

  师:出了什么事啦?(教师用幼儿说的内容提炼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两遍,幼儿倾听并理解、记忆歌词内容。

  教师范唱歌曲。

  师:我先来唱一唱这首歌,请小朋友们帮我听一听,你们刚刚说的好听的词有没有被我唱进歌里,有没有唱错。。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歌曲中有一个地方没有伴奏,听听看,是哪里?

  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师:这次请你们听我唱,听的时候有两个任务。第一,听我有没有唱错。第二,猜猜图上两种标记分别表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请幼儿放慢速度,在心中默唱。

  教师请幼儿以正常的速度出声学唱歌曲。

  师幼共同玩"藏图"游戏。

  教师用白纸盖住图谱中的一种菜,让幼儿回忆并演唱歌曲。

  师:我现在用纸藏住一种菜,考考你们在唱的时候能不能记住。

  师:谁也想上来藏菜呀?你准备藏哪一种菜?

  师:我把2~3种菜盖起来,你们能唱得出来吗?

  师:没有图片了,你们还能唱出来吗?

  4、教师帮助幼儿反思本次活动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师:今天我们是怎么学会这首歌的?有的小朋友是看图片的。可是最后图片全部被遮盖住了,你们不看图片也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说明图片内容已经印到你们的脑子里了。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4

  准备材料:

  1、白色小碗:1个,碗底绘有“错误订正点”即红、黄、蓝三色的圆点;碗内盛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塑料珠个10粒。

  2、白色小碟:3个,碟心分别贴有“错误订正点”( 即红、黄、蓝三色的圆点)各1个。

  直接目的:尝试三种颜色正确分类。

  间接目的: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练习二指捏。

  3、秩序感的培养。

  操作过程:

  1、用托盘将教具放到毯上并介绍教具名称。幼儿坐在老师的左侧。

  2、取下白色的小碗放在工作毯的中间,3个小碟横向排列在小碗的上方,空托盘放在工作毯的右下方。

  3、将珠子分别放入相应颜色的碟中:

  (1)指着碗中的红色珠说:“这是红色的珠子。”再指着1个碟中的红色错误订正点说:“这是红色的点。”

  (2)张开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取出一粒红色珠,放在贴有红色错误订正点的碟子中,请幼儿回答这两种颜色是否一样。

  (3)幼儿确认后,教师将红色珠一粒一粒的取出放进贴有红色订正点的碟子中。

  (4)小结:“红色的珠子要放在有红色点的.碟子中。”

  (5)参此法操作黄色珠,请感兴趣的幼儿来取珠,并放入相应的碟子中。活动结束后要将碟中的珠子分别倒回小碗中。

  4、运用三阶段教学法进行教学。

  5、将三个碟中的珠子分别倒回小碗中,鼓励幼儿反复操作。

  6、结束时教具归位。

  错误订正:错误订正点的颜色提示。

  延伸变化:

  1、在泡沫塑料上色之不同颜色的色区,请幼儿将不同的图钉以一指按的方式按在相应的色区内。

  2、练习将不同物品按颜色进行分类。

  3、学习按颜色分类后可分别练习按物品大小、属性及种类进行分类。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区域活动:认识时刻表——第二次投放 活动目标:整点半点我会拨

  活动材料:写有不同时间的卡片,幼儿自制的钟。活动指导:学习看时间卡,能正确读出卡片上的时间,并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时间。

  大班区域活动:认识时刻表——第三次投放

  材料:表示不同时间段的活动图片若干;幼儿操作钟若干。

  指导:让幼儿看图片说出图片内容,并猜猜这是什么时候,在钟面进行操作,拨出相应的.时间。

  第四层次:投放记录表,绕过幼儿制作时刻表,记录自己一天的主要活动。

  投放材料:记录表,笔,表上有钟面

  指导过程:

  1.表格如下:交代幼儿记录一天的主要活动,如7点起床,在钟面上画出来,并在相应的地方画出起床的标志图,如自己在穿上穿衣服。7点半吃饭,画出时间和吃饭的符号(小碗)

  2.看老师的记录表:我的星期天,说说几点老师在干什么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愉快地欣赏故事,感受文学和音乐作品安详、宁静与柔美的意境;

  2、理解故事内容,发挥想象,尝试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

  3、激发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感受力,发展感受美与表现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梦幻曲》;故事课件;

  2、活动前幼儿对小提琴和音符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倾听音乐〈梦幻曲〉,感受宁静悠远的意境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听,传来了什么样的声音?(播放《梦幻曲》)

  2、听了这首曲子,你心里觉得怎么样?

  3、你知道这好听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4、这么好听的音乐是谁演奏的,森林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仔细地听听。

  二、初次完整欣赏配乐故事,领略故事优美的'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故事,幼儿安静地倾听。

  2、故事中有谁?是谁在演奏音乐?这小提琴是用什么做的?

  三、结合图片欣赏配乐故事,理解故事

  1、观看课件,教师配乐朗诵故事。

  2、你觉得小松鼠的小提琴拉得怎么样?

  3、狐狸和狮子听到了琴声后说了什么?它们为什么要去听音乐?

  4、小松鼠拉琴的时候森林里是怎么样的?

  5、小提琴上掉下来一粒东西,那是什么?后来小音符变成了什么?

  6、讨论:如果森林里没有音乐,会怎么样?

  7、完整欣赏故事,了解故事题目。

  四、分角色表演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1、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想表演谁?根据幼儿的回答学说对话和动作。

  2、幼儿自选角色,并用动作表示角色,集体表演故事的主要情节。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等活动,使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电视机、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布、 针等。

  活动过程

  1、通过玩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引导幼儿观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1)引起幼儿玩游戏的兴趣。

  “老师这儿收集了许多我班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看着照片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教师介绍游戏名称与玩法。“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请你猜猜他是谁》,老师把小朋友小时候的照片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映在电视屏幕上,大家猜猜他是谁?”

  (2)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规则。

  “你觉得大家应该遵守哪些规则才能使游戏玩得更有趣?” 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幼儿开展游戏“请你猜猜他是谁?”

  ①教师在投影仪上依次展示本班幼儿和教师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根据相貌猜测。

  “他是谁?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他有什么特点?”

  ②教师小结:每个人的相貌都各不相同,没有哪两个人会长得一模一样。

  2、通过自我介绍、特长展示,引导幼儿发现并大胆展示自己的长处,初步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

  “我们每个人不光相貌各不相同,而且每个人身上都有他独特的长处是值得大家认识和学习的`。”

  (1)教师自我介绍并展示特长。

  现场快速裁剪制做(儿童)吊带裙,并用别针别好,请一幼儿做模特展示。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并展示自己的特长。

  “谁愿意把自己独特的优点介绍给大家?”

  幼儿依次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特长,如:唱歌、舞蹈、武术、自我服务等。

  3、向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今天还来了许多不认识你的客人老师,你能礼貌大方向客人老师做一下自我介绍吗?”

  (1)讨论并回答“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作自我介绍呢?

  (2)幼儿自由寻找客人老师作自我介绍,了解客人老师情况,和客人老师交朋友。

  (3)教师小结:老师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够交更多的朋友,小朋友要好好学习,发挥自己的特长,将来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

  活动延伸

  幼儿在表演区继续展示自己的特长。

  开展角色游戏《照相馆》,引导幼儿发现并表现每个人的相貌特征。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其他教案:梦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的教案04-12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桥教案05-26

大班综合教案:可爱的小兔_大班综合教案07-05

大班综合教案:快乐的节日_大班综合教案07-05

大班体育教案:小马运粮_大班体育教案07-05

大班其他教案:走进超市_大班其他教案07-05

大班综合教案:乐音和噪音_大班综合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