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模板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课件简介:你认识他吗?
《现代汉语词典》:男子汉,是指男人,强调的是男性的健壮或刚强。
“男子汉”名称的由来我国男子称“汉”,始于汉武帝时期。当时汉朝将士作战勇猛,匈奴兵将汉兵称为“汉儿”和“好汉”。南北朝时期,有称男子为“汉子”的。北齐文宣帝因任命魏恺为青州长史,其固辞不就,便对人说:“何物汉子,我与官不肯就。”武则天临朝时,让狄仁杰推荐“一好汉任使”,被推荐者是荆州长使张束之。后来,苏轼有诗论及此事:“人间一好汉,谁似张长使。”到宋朝以后,便出现了“男子汉”的说法。当时把有作为、有勇气、要干一番事业的男人,称为“男子汉”。今天,我们倒要看看,王安忆笔下是一条什么样的男子汉?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王安忆,上海人,茹志娟的女儿。1978年任上海《儿童时代》编辑、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主要著作《雨,沙沙沙》《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小城之恋》等。长篇小说《长恨歌》获茅盾文学奖。作品曾多次获全国优秀小说奖,98年获当代中国女性创作奖。王安忆的小说,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表现他们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理解”与“爱”是她的创作宗旨。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小小男子汉逐渐成熟、自主自立、刚强的.性格特点。理解真正的男子汉的内涵,培养男子汉的气概。
2.学习以人物性格特点分类组织安排材料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细致的观察和自然、亲切、细腻的描写特点。
3.体会作者生动、风趣而又含蓄的语言。
你能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吗?嘴馋()风靡()
恍惚()嗫嚅()
倔强()胆怯()
嘱咐()沮丧()
打量()着急()
拌嘴()济济()
语文教案 篇2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 为什么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好?
(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更有意境)
2、 本文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 (对比)
3、 本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营造了温馨、愉快、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
4、 结尾补充交待谢道韫的身份有何作用?
(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赏识)
5、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院作飞花)
《陈太丘与友期》——
(一)实词虚词解释、句子翻译(勾划写在书上)
(二)背诵课文
(三)文意理解: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做人要讲信用,为人要讲礼貌,要重礼守信)
2、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是一个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的人)
3、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无信无礼,但知错就改的人)
4、文章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元方的方正?
(通过对话描写表现出元方的落落大方,明理善辩,聪明机智)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小传特点,理清顺序。
2、品味俭省、平实的语言。
3、培养、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鲁迅先生的主要经历,解读鲁迅精神。
2.品味俭省的语言,感受含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父亲,他穷尽一生之力呵护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教给他在风沙扑面的世界上作为人的生存本领;有这样一位战士在他短暂的55年人生历程中“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有这样一位良师益友,他的爱纵贯了长幼,跨越了尊卑……….他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请在桌面上打开课件“鲁迅自传”)在你的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请在空格中打上“你眼中的鲁迅”。)
哪位同学想把你的评价展示给大家?
(“转播”学生评价,演示给大家,并作简要评价)还有不同评价吗?(再“转播”,再简评)下面请大家阅读上“名人眼中的鲁迅”。
“鲁迅眼中的鲁迅”怎样,请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去追寻他闪光的人生足迹。
二、 明确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大家已作了预习,你认为应确定怎样的学习重点、难点?
我结合课文确定了这样两个重点,请齐读。如果你还有补充请添补在下面“空格”内。
三、自主、合作、探究
(一) 整体感知课文。点击“自主、合作、探究”。
首先请自主朗读课文,并思考:
1、本文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
2、概括各段大意。
小结: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思想转折为线索。
2、少年变故、青年求学、回国工作、著述情况。
(二) 重点、难点突破
我们已粗略了解了鲁迅的主要经历,请同学们按“shift键”进入“合作探究”,依据问题,再读课文,归纳梳理先生的人生足迹,窥探、感受先生的.精神世界。
了解自传特点,追寻伟人足迹
阅读课文,两人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
梳理鲁迅在1881年到1930年 的主要活动,并在文中划出 有关时间和事件的关键词句。
品味含蓄语言,触摸伟人心灵
1、联系你学过的课文,你能为鲁迅的童年补上“空白”?揣摩词语和标点,体会先生的感情,补上语言背后的“空白”。
2、鲁迅为什么不走乡间子弟的老路?
3、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
4、鲁迅回国后,为什么屡屡从这个学校辗转到另一个学校?
5、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的,而文章的最后一节写的是作者的著述情况,是否可以删除?
下面我们来共同关注大家“合作研究”的成果。
1、 在“表格”内“单击”出现先生主要经历,请对照。(有无疑问?随机点拨)
2、 谁来读读第一段?你是怎样完成前2个问题的?为什么?
3、谁回答第3个问题
四、拓展延伸
1.总结:我们今天学习了一篇名人自传。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不能面面俱到,要详略得当,分清主次。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事情的原委,让读者看的明白,理解的清楚,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追求进步、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鲁迅先生虽然并不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但他的精神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激励我们为国家、人民而努力读书,不畏邪恶,正直自强。
2.扩展:为了让同学们对鲁迅先生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认识学习先生身上高尚的思想、伟大的品格,请同学们将你课下搜集到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语萃、事迹讲给同学们听,要求同学们试着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全体同学准备好摘记本,将你认为同学们交流中有价值的材料记录下来。
语文教案 篇4
内容预览: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普通话流畅地交流格言,清楚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学会倾听,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话语、观点。
3、积累格言,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激励学生用格言指导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准确流畅得体的交流格言内容,清晰表达自己的看法。
难点:感悟格言的深刻内涵。
教学辅助用具: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格言的作用,激发学生交流格言的兴趣。
二、课堂讨论,掌握技巧
以讨论的`形式明确交流格言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使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技巧有章可循,对口语表达的评价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还要使学生明确口语交际中对听者的要求。
三、小组交流,集思广益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搜集的格言进行组内交流。
四、推选代表,交流互动
备小组推选代表把木组的交流成呆以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作以汇报,其他同学或进行评价或针对所交流的格言表达自己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启迪思想,个性表达
在交流名人格言基础上,试说出属于自己的格言。
六、课堂反馈,积累升华
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课堂反馈,督促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格言。
写作--记一件事
教学设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1.把生活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记下来,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
2.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习重点:在作文中清楚交代记叙的六要素
学习难点:列写作提纲
学习方法:引导.合作.自主练习
课时安排:二课时(连堂)
课前准备:阅读有关知识短文并搜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整理成材料。
引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总会有些事情令你难以忘怀,这些事情是令你自豪或者让你惭愧呢?现在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互动安排
请两同学(男女各一)分别说出他们最感触的事。
同学们是否听得清楚明白?如不清楚明白,欠缺什么?
让同学们先自由讨论,然后发问。
师生共同明确:事件的六要素。
师范读例文《榜样》。
请同学构思作文,列出写作提纲。
要求:确定标题及中心思想,初步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感。
学习小组里相互间讨论,修改各成员写作提纲,老师巡回辅导。
老师总结并明确作文要求
以记事为主并只写一件事,弘扬社会道德风尙。
交代清楚事件的六要素。
作文有真情实感和个性化表达。
学生自主创作
要求:
1.根据提纲先打草稿,修改,再工整的抄在作文薄上。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课外练笔:记一件新近发生的趣事。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智能交互平板、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生字词)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第14课《我要的是葫芦》,上节课咱们已经学过了生字宝宝,现在我们就来复习一下,玩一玩摘苹果的游戏吧!
小组竞赛,看哪组完成得最出色,给予奖励。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课件展示“课文插图”部分。
师: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
生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生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生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师:同学们说得好极了,观察得十分仔细。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
三、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图文)
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喜欢这段话吗?你特别喜欢哪一句?
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葫芦的生长过程。
生1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声喜欢小葫芦的吗?
生再读。师:来,让我们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齐读)
比我们更喜欢葫芦的人是——(种葫芦的人)。你从哪句体会到的?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几天?
生:每天
师:看一次?
生:是看几次。
师:对,强调看几次。
生读: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师:通过这一段话,你知道葫芦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了吗?
生:种葫芦—→长出叶子—→开出小花—→结出小葫芦(板书)。
对,就是和其他的植物一样经过了一轮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让我们带着心中对葫芦的喜爱再美美的读一读这段话。
(二)学校第四自然段(课件出示图文)
1.听得出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小葫芦,可是……告诉你们一个不幸的消息:那些可爱的小葫芦慢慢的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你现在是什么感受啊?
生1:好可惜呀!
生2:我心里很难受。
2.让我们把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3.是呀,看着小葫芦一天天的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敢过呢!来,我们再读读这句。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
1.学到这儿,你们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下来?(课件出示问题)我们来帮种葫芦的人找原因吧。
2.带着“葫芦为什么会落”的疑问自然读二三自然段。
3.我会填,我会读:①他看见(叶子上爬着一些蚜虫)你知道蚜虫长什么样吗?(课件出示蚜虫)蚜虫是一种害虫,专门吸植物的幼苗、嫩叶上的汁液。②他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4.感悟句子:(展示课件我会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感叹号)
(2)有几个虫子不可怕。(陈述句)
多读几遍,引导学生理解虽然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不一样。
(3)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课件展示南瓜和葫芦)通过形象的对比让学生理解种葫芦的人的期待)
指导朗读:自言自语读的时候声音要低,突出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感觉。
5.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种葫芦的人和邻居的对话。
邻居: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长了蚜虫,快治一治吧(着急)
种葫芦的人:什么?叶子上的虫还要治?我要的是葫芦。(惊讶,不屑)
理解“奇怪”一词:为什么那个人会感到很奇怪?
因为他一心只想着葫芦,不懂得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关系。
师: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生1:种葫芦的人不懂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生2:种葫芦的人不听劝告,没有及时治蚜虫。
师:现在理解为什么葫芦都落下来了吗?
生:理解了。因为不治蚜虫,所以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板书)
师:种葫芦的人看到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
生1:要是当初听了邻居的话。葫芦就不会掉了
生2:如果治了蚜虫,小葫芦就能长得赛过南瓜
生3:我现在去治蚜虫,葫芦还会长出来了。
师:老师编了一首歌谣总结这篇课文,我们一起来学唱下好吗?
(课件出示唱一唱)
一棵藤上挂着几个,
葫芦娃,葫芦娃,
盯着葫芦笑哇,
有了蚜虫不治,
落光啦,落光啦!
(配乐《两只老虎》
四、拓展延伸
想一想,说一说:假如你明年种了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你会怎么做呢?
五、指导写字
歌诀巧记字:
张口一声 “哇”,
用手往上挂,
女孩爱娃娃,
捉虫能手小青蛙,小青蛙!
六、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长满叶子—→葫芦可爱
↓ ↓
蚜虫(不治) 落了
语文教案 篇7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小猫图,问:小朋友们喜欢猫吗?喜欢它什么呢?猫会抓老鼠的本领和它身上的器官是分不开的,你能说一说吗?
2.大家说的真不错,你们对猫可真了解。可是有一只爱美的小花猫,竟然学着自己的主人刮起了胡子,结果在一次抓老鼠的行动中撞得头破血流,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在只可爱的小花猫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小猫刮胡子(板书课题,学生读)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后的生字,再读两遍。
2.给每个自然段编上序号。
3.选择自己最爱读的自然段,读给全班听。
4.学生评议。
5.全班齐读课文。
6.教师范读,学生听,听后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识字
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后,开火车认读。
3.出示词语让学生读:
刮胡子肥皂干干净净镜子
狡猾脑袋追捕鼻青脸肿
耐心头破血流
四、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8个生字,学生认读,拼出拼音。
2.给这8个生字组词。
3.和小组同学一起用自己的好办法识记生字。
4.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讨论。
5.教师范写,重点注意:干、血、净、脸、旁
6.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7.教师讲评。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干干净净、头破血流、胡子、洗脸、旁边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二自然段。
1.看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它们在干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理解以下词语:两腮、聚精会神、
4.看图,看看图上小花猫是怎样看主人刮胡子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齐读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要读出主人刮胡子的聚精会神,小花猫看主人刮胡子的认真。
6.主人走后,小花猫会想什么?又会做什么?赶快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指名读,然后齐读。
7.小花猫是怎样刮胡子的呢?课文没有写出来,你能说一说吗?
8.齐读课文第一到第四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5到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为什么小花猫会鼻青脸肿呢?
3.猫的胡子有什么作用呢?请一位同学朗读第7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找原因。
4.指名回答。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花猫为什么学主人的样子,把胡子刮掉了?它错在哪里呢?
3.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试着边表演边讲这个故事,把故事讲得生动、具体。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思想教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人与自然怎样进一步和睦相处,增强环保意识。
知识要求
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能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觉识字。会区分“昨”与“作”的不同,会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
能力要求
1 、培养学生认字和写字能力。
2 、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字和写字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难点:通过读文体会真实的情感,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流程:
一、创境引思,目标定向
1 、教师:小朋友,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一起学习以“爱护”为主题的单元。(板书:爱护)
2 、齐读单元课题,师“爱护是什么意思?”(喜欢;不弄坏;保护,不破坏。)
3 、师:说得非常好!你们知道哪些东西需要爱护?(学校、小动物、花草树木……)
4 、引入课题:小朋友说得真好!生活中值得爱护的事物很多很多,怎样去爱护,这就值得思考了。老师今天介绍一篇好课文给大家,大家一定会明白很多很多……板书:特殊的作业
二、鼓励质疑,引发兴趣
1 、教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一些什么问题呢?
2 、学生回答:A 、特别是什么意思?
B 、“特别的作业”是谁做的?
C 、“特别的作业”指的是什么?……
3 、小结:小朋友想知道的可真不少。那我们到课文里去找答案吧!
三、自主探究,互动感知
1 、自由试读
师:开书34 页,自己试着读一遍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问小伙伴和老师、查生字表、联系上下文猜一猜……)
2 、小组学习。
3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学生汇报识字情况。(你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4 、学生识字。
5 、师:细心的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带”“代”的读音相同,怎么组词,怎么区分?
“昨”“作”两个字的样子、读音相象。昨天——与时间有关,所以是日字旁;作业——人来做作业,所以是单人旁。
6 、检测识字:春姑娘看到你们学得这么认真,送来了很多礼物。看——识字卡片。(卡片在黑板上组成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
7 、师:小朋友在识字时最喜欢作什么游戏?(开火车、猜字)
(猜字游戏:一个学生指字,一个学生猜字是“作”字吗?不是“作”字。是“业”字吗?对、对、对,你猜对了。)
四、交流体验,探究感受
1 、教师:小朋友很开心。猜字游戏加深了对生字的认识。生字宝宝回到课文里,我相信小朋友还会认识的'。再读课文:这一次要读得流利、有感情,喜欢用什么方式读就怎么读。读后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同桌读……)
2 、用不同的形式朗读课文。
3 、汇报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A 、我知道什么是特殊的作业,小丽画的画很特别,因为她爱护花草树木。(图片展示)
B 、小丽做得好,我们要向她学习。
C 、大家都没有想到的,小丽想到了,说明她爱动脑筋。
……
师:小朋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弄明白了吗?(明白了)
五、引伸创造,发展感悟
1 、师:小丽的特殊的作业是最好的,我想其他小朋友也并不是故意破坏花草树木,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了错事,以后他们一定会改正的。
小朋友,如果罗老师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把春天带到学校里来,你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照出来、唱出来、说出来、画下来……)
2 、小组活动:准备一下,表现你对春天的热爱。
3 、小组表演。
4 、教师展示有关春天的图片。
六、创设情境、指导行为
1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游公园吗?下面,老师带你们去看看。
2 、你看到了什么?(小草、小花、树、小动物……)三块木牌子是干什么的?(写广告)写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草人人爱,千万不要踩。
●小花说:“千万别摘我,我怕疼!”
●不要乱给小动物吃东西。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花草树木。……
3 、小结:小朋友真不错!真正懂得了怎样去爱护大自然里的动物和植物。
七、板书设计:
爱护
语文教案 篇9
一、教例
教学内容:《田忌赛马》第二自然段(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5课)
教例一:
师:请大家朗读课文,说说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全输了。
师:请大家再读课文,说说田忌和齐威王是怎样出马布阵的。
生:田忌和齐威王把各自的马分成了上、中、下三等,准备赛马。
师:他们是怎样赛马的?
生:比赛时,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
师:他们赛马的结果怎样?
生: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师: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生:田忌三场都失败的原因是“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师:田忌失败了,当时的情绪怎样?
生:田忌失败了,当时很“扫兴”,“垂头丧气”,想要离开赛马场。
师:请同学们解释一下“扫兴”和“垂头丧气”两个词语。
生:“扫兴”就是不高兴;“垂头丧气”就是低垂着头,丧失了勇气和信心。
师:解释得很好,你们能用“垂头丧气”造句吗?我造一个句子给你们听一听:“他被老师批评了一顿,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学生同桌造句。)
师:同学们学得投入,已经有目的地弄清了几个问题,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片马,同桌演示一下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比赛的情况。
生:同桌相互演示。
师:学了这一段,我们知道了这一段写的是田忌第一次赛马全输了。
生:齐读这一段。
教例二:
师:这一段课文,向我们介绍田忌与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全输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田忌出马排阵的情况。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
师:谁还能说得简洁一些?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马。
师:这句话中“马”字出现了两次,能不能再简洁一些?
生:田忌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师:你这样说就和课文里表述的一样简洁了。谁能用最简洁的话把齐威王出马排阵的情况说一说?
生:齐威王也把马分成上、中、下三等。
师:你听得真仔细,不但听了老师的点评,更注意倾听了同学的发言。我们分别练说了两个句子,现在谁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说一说?
语文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柳树醒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的题目已散发出诗意,这是一首诗,又似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柳树醒了,春雷把她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柳树醒了,她是那么柔软,那么鲜嫩,那么活泼,那么妩媚动人。她不就是春姑娘吗?
【学生分析】
班内男生占学生总数的六成以上,大多数学生活泼,大胆且独立。他们对科普类的读物十分感兴趣,他们的知识面较宽,对许多事情充满好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培养和训练,他们已掌握了一些识字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方法,绝大多数的学生识字速度快,又喜欢有感情朗读,但他们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是较短,好动、好玩。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要一年级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的有效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习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愉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初步了解春天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感悟春天的美。
3、能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新课
1、你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词: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了什么?(学生各抒已见,会说想到春风、春雨、春暖花开。)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 )
( ) ( )
春
( ) ( )
( )
板书:春雷 春雨 春风 春燕
3、出示多媒体课件,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景象。
二、初读,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说说课文写了春天的什么景物。
(板书:柳树)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说说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
(见板书。)
3、分节自愿读课文,说说柳树怎么了。
(板书:醒了 软了 绿了 飞了)
三、朗读、识字
1、在文中标出本课需要识别的字,并随生字画出生词,字画,词画,标出自然段。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词读习惯。
2、认读生字:
醒 雷 澡 枝 软 梳 梢 耍(反馈时,学生想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和跟着这个字读3遍)
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生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读字组词:
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读。
比赛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方式,而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背诵、感悟文意
1、借助板书:
自由练读,练背,喜欢背哪段就背哪段。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由阅读为主,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创设情境背诵:
配乐背诵,表演背诵。
通过配乐的表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对文章的感悟。
五、拓展与巩固
说一说,在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呢?
总结谈话:柳树醒了,孩子们也醒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利用好这春好的春光,抓紧时间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吧。
六、作业设计
努力把课文读得更好。朗读全文给家人听,说说自己学到的新知识。
【评析】
课的`开始很自然地导入了新课,“一字开花”的游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可以说,没有成功的“激趣导入”就没有学生主动积极的阅读探究和兴趣盎然的朗读练习实践。
通过老师配乐朗读,使学生感到了春天的美,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学、交流学、订报等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生字,并得到巩固。通过实践证明,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有效地组织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见,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并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优秀教案02-16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石榴》教案04-21
语文《画风》教案05-06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