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班美术教案锦集8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画画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事和画妈妈的五官,加强对五官画法的认知。
2、通过画妈妈大肚子中的宝贝,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增进对妈妈的情感。
3、提高幼儿想象力。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5、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怀孕图片、勾线笔、材料包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发兴趣
出示孕初期,中期,后期照片
你们从哪里来的?有没有见过妈妈大肚子的照片?
小结:原来我们是从妈妈肚子出生的。
二、出示范例,重点绘画
了解了妈妈大肚子的样子,还有我们小朋友在妈妈肚子里是怎样生长的。试画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1、出示示范画
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是怎么样的?是站着的吗?
小结:他是躺着的。有时睡觉,有时在妈妈肚子里游来游去。
2、教师示范
画宝宝:
(1)、出示操作材料包图片
画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
(2)教师示范。
画身体:
脑袋圆圆、身体胖胖、手臂胖胖、小脚胖胖长长。
画五官:眼睛眯眯,嘴巴弯弯,头发没几根。
小结:妈妈肚子里的宝宝真健康。
画妈妈:
先画头发,眉毛眼睛,再画鼻子,嘴巴,最后画耳朵。)
三、幼儿个别操作绘画
自己画在妈妈肚子里的场景。
指导要点:
1、宝宝的身体有没有连接正确。手脚都是要粗粗的,一样长。
2、宝宝和妈妈的五官是否遗漏。
3、尽量画的大一些。
四、展示作品,师幼交流。
1、交流欣赏画的自己在妈妈肚子的样子。
2、幼儿互相交流欣赏。
活动延伸:
给妈妈画上漂亮的花裙子。
活动反思:
环节设计紧凑,环环相扣,从孩子介绍自己妈妈怀孕时的感受到与大肚子妈妈见面、提问,孩子的情绪非常的热烈,使整 个活动逐渐推向了**,从交流—倾听—与大肚子妈妈见面,层层递进,从中了解了妈妈怀孕的辛苦,激发了爱妈妈的情感。
不足之处:
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没有体现,教师主导性则显得比较强。
小百科:妊娠全过程共分为3个时期:妊娠12周末以前称早期妊娠;第13—27周末称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晚期妊娠。
大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水果包装网的特点,展开想象并进行造型。
2、能独立大胆地想像、添画使画面内容丰富。
3、了解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道理,增强环保意识。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根据水果包装网的特点进行想象造型
难点:添画合适的形象使画面完整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了解水果包装网的特点
物质准备:范例,大量水果包装网,旧挂历,辅助工具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几种水果包装网,请幼儿说说它们像什么?有什么用?
二、欣赏范例
请幼儿看看范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说说自己想用水果网做成什么。
三、创作要求
1、可以用水果包装网做一样完整的东西,也可以只用它做某样东西的一部分。
2、先想后做。
3、先把水果包装网做成的东西粘贴到有色背景纸上,再做其他添加。
四、幼儿制作
引导幼儿根据水果包装网的颜色、大小等进行想象和制作,提醒幼儿及时将用品归位。
五、作品评价
1、互相看看都做了些什么?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2、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物品可以用来作画。
活动延伸
将剩余物品和其他可利用的废旧物品投放在美工区供幼儿自由活动时操作。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初步感受并喜爱生活中的美”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引导幼儿注意、认识水果包装网这一“废物”的'美,并运用它的美去制作成艺术作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正体现了以上艺术教育目标的精神。本次活动通过使幼儿认识生活废物的美,创造出物质形式的艺术美,更培养激发了幼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实现了美育的形式美和精神美的教育的完美统一。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情趣,本活动通过收集具有网状结构的实物和图片,既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又为幼儿展开想象和创造打基础。想象和创造不能凭空实现,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实际,“水果包装网”为幼儿提供了想象创造的出发点和线索,使想象和创造得以顺利地实现。
二、活动效果
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积极性高,由“水果包装网”联想出物品有“菊花”、“雪花”、篱笆、鱼、鱼网、吊床、围墙、蒲公英……等,利用有色纸作背景,节约了幼儿涂色的时间,增强了画面的整体效果,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大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蚂蚁的基本特征以及画面背景。
2。能大胆想象蚂蚁飞上天的各种办法,并会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3。乐意在集体面前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讲述自己仿编的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彩色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第31页,鼓励幼儿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的故事。
2。启发幼儿仿编故事,提问:小蚂蚁想上天去旅行,请你帮忙,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蚂蚁的基本形象特征、上天的方法以及画面背景。
(1)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了解画蚂蚁的基本方法,提问:蚂蚁是什么样子的/蚂蚁的头上有什么?蚂蚁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身体下面有几条腿?(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快速地在黑板上画)
(2)引导幼儿表现蚂蚁是借助什么材料上天的,上天后,天空中有什么?地面上有什么?
4。提出绘画要求。
(1)蚂蚁要清晰,不要画得太小。
(2)在画面下方画出地面上的事物,在画面的中间和上面要画出天空中的背景。
(3)启发幼儿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
5。打开幼儿用书,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进行简单地指导。
6。请幼儿上来展示自己的作品《蚂蚁飞上天》,并运用已有的讲述经验,说说小蚂蚁是怎样飞上天的。
7。教师对幼儿的想象画进行简单地评价,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
活动反思:
我给幼儿组织了一节语言活动看图讲述《蚂蚁飞上天了》。活动结束后我仔细反思了这节活动带给我的成功与不足。
成功之处:首先在出示图片过程中,我改变了以往老师提问幼儿答的模式,而是让幼儿按顺序自主观察这四幅图,留给幼儿思考与相象的空间,从而发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使创造性想象得到提高;其次在组织幼儿讲述中,我始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讲述活动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想说不敢说,幼儿的心理压力大,害怕说错。本活动中,我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为了打消幼儿的顾虑,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特别强调“你觉得”。在幼儿讲述时我对幼儿的言论一般不做评论。他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不追求标准答案,从而尊重幼儿的人格,保护好幼儿的自尊心,如有些幼儿说地方时,一些说在草地上,一些说在草原上,一些说在森林里,一些说在花丛里;在说情节时,一些幼儿说是蜻蜓帮助小蚂蚁想出让蒲公英带小蚂蚁飞上天的办法;一些说是蜻蜓要带小蚂蚁飞上天,可是蜻蜓没有力气背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一些说小蚂蚁请蜻蜓带它上天,蜻蜓不乐意,小蚂蚁就请蒲公英帮忙等等。当幼儿讲述时思维枯竭,快要没辙的时候,我能及时予以点拨,并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我感觉提问的技巧是展开幼儿想象力,引导幼儿观察,充分表达的关键,于是我注意抓住关键点去提问,为幼儿思维的进一步扩展搭建“支架”。思维的浪花被激起,语言表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总之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创造性相象、创造性思维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不足之处:
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不能面对全体幼儿,使每一位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获得提高。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在词汇应用方面我做得还不够,没有教给幼儿更多的词语;同时在反思中我发现自己竟然忘了让幼儿给自编的故事起名字,这可是不应该犯的错误啊。
通过这次活动的反思,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继续加油!
大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意愿画表现孩子们眼中的春天,抒发喜欢春天的情感。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合理布置画面。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幼儿户外观察"春天"。
2.收集关于春天的照片,制作欣赏范例《春天的故事》相册一本。
3.空白画册一本。
4.油画棒、彩笔、棉签(多于幼儿数)图画纸(同幼儿数)。
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讲述眼里的春天天气给小朋友什么样的感觉?小朋友在哪里找到了春天?用好听的词说一说春天的变化。
二、集体欣赏《春天的故事》相册,感受春天的整体特征
(一)说一说
1.春天刚来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小草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
3.谁从南方飞回来了?小河有什么变化?
4.春天里有哪些花开放了?花开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5.小朋友在春天里做了哪些开心的事。
(二)找一找春天的色彩在花、草、小河、小动物及小朋友身上找一找认识的颜色。并说一说春天哪种颜色最多?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三、创作
(一)出示空白画册,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思考最想画什么?怎样画会画得更美?用什么工具绘画最合适?
(三)示范使用不同绘画工具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线条的粗细变化提示幼儿:画大的轮廓时使用棉签,画细小的.地方使用彩笔,大面积涂色时使用油画棒或者棉签。
(四)指导幼儿绘画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眼中的春天。
2.提示幼儿把最想画的东西画得明显些、注意物体的颜色、大小、位置等。
3.指导不同能力的幼儿绘画。
(1)引导能力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2)帮助能力差的幼儿解决绘画上的困难。
(五)展评
1.集中幼儿作品,放到画册里2.组织幼儿欣赏并自由讲述。
3.教师简单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四、延伸
(一)将幼儿集体作品--《春天的画册》放入语言区供幼儿讲述春天使用。
(二)将准备的材料放置美工区供幼儿进行组合式绘制春天画册使用。
大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认识在空中飞的动物以及它们的特征。
2、培养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3、锻炼孩子们的肌肉。
活动准备 图片资料, 便利贴
活动过程
[导入]
1.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鸟。
- 它是在天空中飞翔的动物。
- 它有羽毛。它是什么呢?
[展开]
1、谈谈关于鸟你有哪些经历。
- 你看过鸟吗?
- 你在哪儿看到的鸟?它长什么样子?
- 看过鸟后你有什么感想?
2、谈谈在空中飞翔的`动物。
① 准备好在空中飞的动物的图片或照片。
② 你知道哪些会飞的动物。
③ 用身体展示一下鸟飞的样子。
④ 说一说会飞的动物有哪些特征。
3、用准备的材料表现出翅膀的样子。
① 用塑料的便利贴粘出鸟的身体。
② 折一下便利贴的上面表现出羽毛的样子。
③ 贴上鸟的名字。
[结尾]
1、让孩子们把自己做的作品介绍给朋友们
2、总结活动
[出示图片]
大班美术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刮画材料进行美术创作,感受刮画艺术的特殊效果。
2、能大胆的想象,创造性地表现“七彩地球”。
二、活动准备
各种不规则的刮画纸若干、小棒、地球形状的底板(上面粘好双面胶)
三、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七彩地球》,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
1、教师讲述故事:一天,小鸟问鸟妈妈:“地球是什么颜色的?”鸟妈妈说:“只要你绕着地球飞一圈,就知道了。”听了妈妈的话小鸟就出发了。
它飞呀飞,前面出现了一片蓝蓝的地方。小鸟高兴地喊起来:“找到了、找到了,地球是蓝色的。”说着,它拿出了一张小纸片做了个记号。(教师将一张蓝色纸任意粘贴在地球底板上)
小鸟飞呀飞,它又看见了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紫色的地方,每到一个地方,就做一个记号。一圈飞完了,小鸟一看,咦?地球是什么颜色的呢?
2、结合故事教师提问:你觉得地球上蓝色的地方会是什么呢?那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紫色的地方又会有什么呢?
3、教师小结:地球是七彩的,小朋友们把地球上的七彩色都找出来了,那我们把它们画下来好吗?
(二)学习刮画的方法,创造性地刮画出七彩地球。
1、介绍刮画的材料和使用的方法。
今天我们用一种特殊的`方法来画画,我把材料带来了:这是一张刮画纸,是什么颜色的?这根是专门用来刮画的小棒。小棒的两头是不一样的,尖的一头是用来刻画的,扁的一头是用来刮画的。(教师示范刮画的方法)这种画画的方法叫刮画。
2、幼儿自由选择刮画纸,运用小棒进行刻画、刮画。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刮画纸和小棒,把你们刚才说到的地球七彩景色用刮画的方法画出来,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3、注意安全,小棒不能对着自己或同伴。
(三)欣赏七彩地球,师生共同讲评。
1、教师:哇!原来小鸟看到的地球是这么的多姿多彩。你能告诉我们你画的是什么吗?(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2、教师进行想象、创造方面的讲评,肯定想象丰富、奇特的幼儿。
3、教师小结:地球是七彩的,但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垃圾的随意乱丢,还有一部分人随意地开采石油、矿石,会让我们的地球受到很多伤害,希望我们大家共同珍惜资源、爱护环境,保护好我们七彩的地球。
例如,幼甲:我在黄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沙漠。沙漠里骆驼在行走。
幼乙:我在棕色的地方看到了蚂蚁洞。有的蚂蚁在搬栖,有的蚂蚁在睡觉。
幼丙:我在黑色的地方看到了一片被污染的海洋。海面上漂着垃圾、鱼儿,海水变脏了。
活动评价:
此次活动,是教师结合其自身的专题“如何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创造教育”所进行的一次尝试与探索。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可时时处处窥见教师的创造教育:
1、命题富有创造性。围绕“彩色的地球”这个命题,能向幼儿提出许多开放性的问题,能给幼儿充分的想象空间。活动以故事《彩色的地球》贯穿始终,教学氛围宽松自由。
2、示范灵活。示范抓重点,只做局部示范,变单纯的由教师示范讲解的填鸭模式为生动活泼教学相长的互动模式。
3、材料新颖独特。浆糊、颜料、小棒这些新奇的作画工具和方法,充分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4、创造性的讲评。教师能提供给幼儿充分的阐述机会,并能随机挖掘幼儿创造性的火花。如一位幼儿由黑色联想到了被污染的海洋,教师就借此展开了环保教育,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九堡中心幼儿园 舒丽华)
大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大胆的撕贴报纸,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训练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协调性。
3、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以及对美的感受。
活动准备:
1、旧报纸有手一份,固体胶、记号笔人手一支。
2、课件,范画1份。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游戏"找朋友"出示图片小羊,你们看,谁来了?
二、出示森林背景图,让幼儿观察。
小羊来到了哪里?你们猜一猜,他会找到朋友吗?他会找到哪些朋友?你有什么办法帮他找到朋友?
三、欣赏范画并讲解方法。
在小朋友的帮助中,有小动物出现了。你们看看谁来了?
出示范画:小猪,引导幼儿观察。
1、请幼儿说说这只小猪跟我们平时的有什么不同?
2、欣赏操作过程。(老师事先拍好了视频)3、请幼儿说一说,操作步骤。
讲解方法: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再用报纸按形状撕下来,拼贴好后,用记号笔画出来。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小朋友们,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下呢?提醒:要记住步骤。
幼儿操作,教师做巡回指导(放轻音乐)
五、作品展示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绘制的小动物。
师:我们小朋友今天表现的真棒,能用报纸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一起来表扬一下自己吧!
六、结束部分。
小羊拉拉看到这么多的朋友非常高兴,请大家到森林里来玩,请你们把自己制作的动物贴在上面(把自己完成的小动物贴到森林背景图中),这样森林里就更热闹了。
大班美术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构图,能画面满,并在画面上表现花朵的大小、高低排列。
2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音乐中表现各种形状的花朵。
3、在美术活动中获得愉悦。
活动准备:
油画棒、8开白纸、水粉色、各种花的图片、示范画 活动流程:
谈话导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示范构图比较——幼儿作画、教师指导——作品展示。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活动。
小朋友,你们都见过花吧?那好,说说看你见过什么样的花呢? 老师也见过很多的花,有一种特别大,有一种又特别小,像小米粒。
二、出示各种花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1、让幼儿感受花的姿态美。
看,老师今天就带来了各种各样花的图片,漂亮吗?漂亮在哪里?引导幼儿观察花朵有的开了有的还是花苞,花是有各种形状的,有大有小,姿态也是各种各样,有高有低,还有各种形状的叶子。 教师:请问小朋友你看到的花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小朋友们喜
欢哪一朵?
幼儿:………
2、教师出示花的`图画,让幼儿观察。
教师:观察花是什么颜色?有几朵花?(一朵)
幼儿:………
三、教师示范构图,让幼儿在比较中学习。
(老师画一朵花)你们觉得怎么样?
(教师再画一幅画:各种姿态、高低错落、大小不一的花。让幼儿比较。)
现在你们看看哪一幅漂亮?为什么?(因为第二幅画面满、多。)
(教师画第三幅画:花排列的整整齐齐的。再让现在那一幅漂亮?为什么?(第三幅象排队,第二幅高高低低的。)
注意:教师的引导重点让幼儿明白画面满、排列高低错落、姿态各异的画是美的。
四、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教师针对目标指导。
五、作品展示、结束活动。
【大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美术教案12-31
大班美术教案02-10
《金鱼》美术大班教案12-26
大班美术教案:螃蟹07-02
大班美术《书包》教案04-11
大班冬天美术教案06-10
大班美术《树》教案12-12
大班美术活动教案11-14
大班美术教案《脸谱》11-17
大班美术教案:花瓶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