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7-03 10:58:3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范文锦集6篇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在这温暖的季节里,青蛙妈妈钻到水里开始繁育她们的后代,全身黑油油长着长尾巴的小蝌蚪就是小青蛙的后代,但小蝌蚪到底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呢,孩子们都感到好奇,为此我设计了本活动内容,让我们带着这一神奇的变化去探讨小蝌蚪变青蛙的奥妙吧。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活动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教学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操作步骤

  活动准备:

  1、小蝌蚪成长过程操作卡(人手一份)

  2、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出处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3、观看课件《小蝌蚪变青蛙》,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并分发小蝌蚪变青蛙的步骤卡片进行操作。

  (1)引导幼儿讨论小蝌蚪是怎样变青蛙,在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教师把操作卡分发给每位幼儿。

  (2)幼儿分步骤操作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与幼儿一起欣赏小蝌蚪变青蛙的视频,加深幼儿对小蝌蚪变青蛙成长过程的认识。

  5、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6。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小朋友们,青蛙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帮我们保护庄稼,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若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他们,好吗?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幼儿的情绪高涨,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短短活动运用了一系列活动方式,使得幼儿无暇分神,乐此不疲。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让幼儿对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有直观的影响,而且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到教学的重难点,并且进行了反复练习。在活动过程前,我还担心会出现混乱的现象,但在活动过程中因为是第一次用多媒体教学,并且掌握住了幼儿年龄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的.都很积极。

  二、不足之处通过这节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在活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幼儿的操作时间较短暂,虽然有动手操作可是操作过程中幼儿的协作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如果让我在重新上这节课我想在活动中幼儿操作的环节可以让幼儿一整组进行分步骤的操作,加强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完成后可和幼儿进行小青蛙保护庄稼的故事创编,并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加深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干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日常生活中,幼儿对于水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喜欢玩它。受此启发,我选择了水这一来自孩子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己探究水与油之间的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三种不同现象。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针对问题进一步的探究,培养孩子反复实践、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科学品质。在尝试、猜测、记录、验证中,使孩子真正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得”。

  二、活动目标:

  1、喜欢动手实验,并能始终专心投入观察活动中。

  2、能用语言和记录的方式表达自己观察的结果。

  3、通过操作能仔细观察和感知油和水在相互倾倒、搅拌静止时的分离现象,了解油不溶于水的科学原理。

  三、活动准备:

  1、实验材料:水、食用油、透明一次性杯子人手2只、搅拌棍、幼儿个人记录表;记录用的笔。

  2、教具准备:积木、盒子若干;记录笔;大记录表,标有油水标记的杯子。

  四、活动过程:

  1、积木、纸盒层层叠游戏——引出本活动主题,理解层叠的.含义。

  (教师出示木头积木、纸盒子等拼搭材料),提问:

  (1)这里有几样东西,看看是什么?这些材料能像楼房一样一层一层叠起来吗?谁来试一试?(个别幼儿拼搭)

  (2)数一数有几层?(和幼儿用从下到上的顺序共同点数)用了几块就有几层。

  (3)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材料适合玩层层叠的游戏?这些材料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4)教师归纳并小结:扁扁的、平平的、硬硬的材料都很适合玩层层叠的游戏。

  二、流动的材料能玩层层叠吗?——发现固态与液态物品的不同,并进行猜测。

  1、熟悉材料:(教师出示食用油和水)教师:老师还带来了几样材料,认识它们吗?

  2、感知特性:(教师将两种种材料分别从瓶中缓慢倒入贴有“油”“水”标记的透明杯中。)教师:把它们慢慢倒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的?用摇一摇、搅拌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猜测:刚才我们用这些平平、硬硬地积木、纸盒成功地叠了起来,那这些会流动的材料能叠起来吗?猜一猜,能还是不能?(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教师统计两者的数量)认为能的小朋友,你们觉得他们倒在一起会怎样层叠呢?(猜测一,油在上面,水在下面;猜测二,油在下面,水在上面。教师进行相应的猜测记录)

  三、亲身体验层叠乐——探索发现油和水放在一起产生的层叠现象。

  1、教师:刚刚小朋友进行了几种猜测,不过他们倒在一起结果到底会是怎样呢?还是需要我们亲手试一试,亲眼看一看。我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杯水和一杯油,还有一根搅拌棍,一张记录纸,小朋友可以将水倒进油里,也可以将油倒进水里,还可以用搅拌棍搅动他们,看看有什么发现,并把你们的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可以用自己的符号方式进行记录。

  2、幼儿亲身实验:

  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实验方法:提醒小朋友缓慢倾倒。

  指导幼儿观察角度:提醒幼儿蹲下来,与杯子平视。

  指导幼儿记录方式:提醒幼儿仔细看清楚后,选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

  3、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请大家先找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实验。(每组选择一个有代表的记录贴在记录统计单的结果一栏里)。

  教师:你刚刚是怎样做实验的?结果是怎样的呢?他们是怎么排队的?(幼儿自由表达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教师小结:原来不论是把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还是用筷子搅动,最后结果都是油在上面,水在下面,他们都是分离的,油是不溶于水的。那么为什么油不溶于水呢?因为水重一些,它沉在了下面一层;二油稍微轻一些,所以就浮在了水面上。

  四、生活中的油水分离现象。

  教师:今天我们发现了这么有趣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神奇的事情,一起来看看吧。(教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课件)

  1、烧菜的时候放了油,菜汤里上面有一层油下面是水。

  2、有的动物(鸭子、鹅)身上的羽毛也有油,下雨的时候或者到河里去游泳,身上的毛不会湿。

  3、油水分离画。

  五、延伸活动:

  现在水和油虽然层叠一起了,住在了一家,但它们一个住在上面,一个住在下面,一点也不热闹,有什么好办法能使它们融合在一起呢?回家你可以问问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也可以自己去试试,下次再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幼儿通过自己动手调制泡泡水,以及老师演示调制泡泡水的过程,使幼儿初步感受到水的特性,知道洗涤用品溶解会产生泡泡,并用自己调制的泡泡水吹泡泡,体会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洗涤用品调出泡泡水,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

  2.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与同伴一起吹泡泡的快乐。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洗涤用品在水里能溶解会产生泡泡和体验自己动手制作泡泡水的快乐;

  难点是在掌握洗涤用品上的用量上,幼儿把握的不好。

  活动准备 1.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洗手液等常见洗涤用品;2.人手一杯水和一根搅拌棒,吹泡泡的工具;3.音乐《吹泡泡》;4.调制好的`泡泡水一瓶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

  “老师这有一瓶神奇水,它能变出很多的泡泡。”(教师演示,提高幼儿的兴趣。)

  “你们想要这瓶神奇水吗?”(想)“可是老是这只有一瓶,怎么办呢?”(自己动手制作)

  小朋友们快动动你们的小脑筋想一想,这瓶神奇水是怎么调制出来的。(里面加了洗衣粉;里面加了洗洁精等)由于幼儿在家都玩过,因此幼儿很快答上来了。

  二、 幼儿自己动手调制神奇水,老师观察。

  1、让幼儿从四种洗涤用品中选择一种进行调制。

  “老师这有四种洗涤用品,请选择你觉得能调制出神奇水的一种进行调制,请小朋友大胆的尝试。”

  2、幼儿尝试自己调制的神奇水能否吹出泡泡。(个别提问,神奇水是否调制成功)

  三、 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调制过程。

  1、让调制不好的幼儿讲述。

  2、让调制好的幼儿讲述。

  3、分别提问:加入了多少洗涤用品?有没有搅拌?

  4、让幼儿进行比较,知道自己不足的地方

  5、教师小结:在加入洗涤用品时,不能加的太少,加太少了就不起泡了;洗涤用品没有容化也是吹不出泡泡的。

  四、教师进行调制神奇水,边说边进行。

  第一步,往水中加入适量洗衣粉或其它洗涤剂;(对于适量一词幼儿不明确,教师可根据水的多少,来规定要加多少洗衣粉。)

  第二步,用搅拌棒在水中轻轻搅拌,使洗衣粉溶解。

  提问:1、洗衣粉去哪了?(溶解)幼儿对溶解很难理解,可以解释为衣粉和水混在一起了,洗衣粉不见了,我们就说他是溶解了。

  2、我们用到了什么工具?(搅拌棒)

  3、搅拌棒有什么用处?(让洗衣粉溶解的快)

  第四步,用吹泡泡的工具吹出大大的泡泡。

  五、引导幼儿明确自己与老师的不同之处,让幼儿按照步骤再次进行调制神奇水。

  注意:1、调制的时候要注意洗涤用品不能吃;

  2、搅拌时不要把水弄洒

  3、吹泡泡的时候嘴巴不要离杯子太近,不要对着小朋友吹。

  六、幼儿随《吹泡泡》音乐,自由吹泡泡。体验玩泡泡的快乐。

  提醒幼儿玩完后要把剩下的神奇水倒掉,以免弄洒,把杯子收好,不要乱扔。

  活动延伸:课后可以进行吹泡泡比赛,比一比谁吹的有多又大,从而延伸到如何才能吹的又多又大。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对此也带来了一些烦恼,在老师讲调制步骤时,幼儿只顾玩自己的,而不去听老师讲课,这一环节还需努力。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目标预设]

  1.认识晴、雨、雪、雾等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引发对天气的关注。

  2.知道在不同天气需要做合适的事情,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培养幼儿对天气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Ppt课件小组操作板(含晴雨雪雾符号、√×?符号、图片插槽设置等)每组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引出天气符号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以晴天为例,结合幼儿回答,ppt出示晴天图片假如请你用一个符号来记录晴天的话,你会怎么记录?

  我们看看生活中是怎么记录的——出示晴天天气符号(评析:从今天的天气导入,自然引发幼儿的兴趣,并且利用幼儿已有的记录经验,建立起天气与天气符号之间的联系,了解生活中可以用天气符号来记录天气,从天气转换到符号)

  二、认识各种天气符号,发现天气是多变的

  1.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1)认识雨天符号(如当天为雨天,与步骤一中内容互换)出示雨天符号——看到这个符号,你知道表示什么天气吗?

  (评析:利用ppt链接,设计可随机调换的符号,可结合当天的天气与步骤一中的图片内容灵活调换)

  (2)认识多种天气符号出示多种天气符号(晴、多云、阴、雨、雾、雪、沙尘)除了晴天、雨天,你还知道哪些不同的天气?从符号中你也能找到吗?有没有你看不懂的?(结合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天气图片)(评析:当幼儿对符号有了概念之后,又从符号转换到天气,从众多的符号中找出相应的天气,初步感受天气的多样)

  2.了解同种天气不同程度的符号

  (1)出示三种雨天符号为什么同样是雨天,要出现三种不同的符号?

  (2)除了雨天,有没有其它天气也会用不同程度的符号表示?(结合幼儿回答,ppt展示雪、风等天气不同程度符号,拓展经验)例:小雪、中雪、大雪、暴雪例:不同等级的风(评析:从单一的符号到三种不同程度的符号,是在上一环节基础上的递进,上一环节是不同天气的变化,这一环节是相同天气不同程度的变化,通过符号→天气的转换,再次感受天气的多变。)

  3.小结原来,天气的变化有这么多,有晴天、阴天、雨天,还会刮风、下雨、下雪起沙尘,同一种天气还会有很多不同的变化。

  (评析:小结,将经验进行适时的提升与总结)

  三、合作配对图片,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1.为四种典型的天气进行生活图片配对,知道不同天气下做哪些合适的事情

  (1)讨论配对方法,了解合作要求①Ppt展示8幅生活图片:晒被子、放风筝、轮船、飞机、伞、墨镜、帽子、口罩这些图片表示生活中我们会做的事情,你看懂了吗?

  ②出示操作板(以晴天为例)怎样才能从8幅图中选出所有适合晴天的图片?三个人一组,该如何合作?遇到有不同意见怎么办?

  (师结合幼儿回答,梳理配对方法与合作要求,如:可以一张张图一起看,也可以全部放在桌子上一起讨论,一起看;合作时可以一起先看,再配对,再检查,也可以有人负责配对,有人负责介绍;遇到有疑议的,可以讨论或者放在操作板?区)

  (2)幼儿三人一组,合作配对图片(评析:图片配对,截取了幼儿生活中典型的情境,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巧妙的用游戏配对的形式呈现,使幼儿在自我分析、配对的过程中获得发现,而不是机械的学习。)

  2.交流讨论,感受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分享合作经验哪一组完成最快,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2)交流操作结果你们选了哪些适合X天的图?怎么选出来的,为什么这么选,说说你们的想法?

  结合幼儿回答,进行经验拓展或提升①例:晴天除了晒被子,还可以晒什么?为什么这些事情都适合在晴天做?

  ②例:雾天为什么乘船、做飞机都不适合在雾天进行?雾天为什么适合戴口罩?

  (3)提出疑议问题,引发幼儿思考①例:雨伞为什么晴天、雨天、雪天都适合用伞?这8幅图中还有没有别的事情在不同天气情况下都适合?

  (评析:交流体现了幼儿思维过程的碰撞,因为配对的结果不是唯一的,所以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到幼儿的不同想法,进行同伴间的经验分享。这一过程是开放式的,对幼儿具有思考、分析、表述等方面的多重挑战。)

  3.小结原来变化的天气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安排,选择做一些合适的'事情。

  (评析:适时小结,再次归纳提升。)

  四、介绍极端天气,引发继续了解的兴趣

  1.介绍极端天气出示极端天气图片或播放视频剪辑——沙尘暴、台风、干旱、暴雨、暴雪、雾霾除了我们了解的天气,还有很多极端天气,你知道它们吗?

  2.引发继续了解的兴趣极端的天气会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灾害,你知道会有些什么灾害吗?

  这么多极端天气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在极端天气里人们又可以做些什么事情来应对呢?

  变化多端的天气留给我们很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回家寻找答案,明天继续交流。

  (评析:从常见的天气转换到极端的天气,这是“多变”的再次递进,既链接前面的经验认知,又为后续的关注提供铺垫。)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多变的天气,教材紧贴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天气及其影响 ,在师生的共同交流、学习中,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成功之处,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种子发芽试验。

  2、知道春种秋收,种子在春天发芽。

  3、知道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温度、水分、阳光、空气。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黑板画种子发芽过程。

  花盆、种子;空纸壳箱

  活动过程

  1、老师实验;将一粒黄豆种子种在花盆里,在放入纸箱 里。

  提问:这粒种子能发芽吗?为什么?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阳光。

  提问:如果把这盆放入冰箱里会发芽吗?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温度。

  师:如果有了阳光、温度种子就会发芽吗?对了,必须浇水就象小朋友一样,每天必须喝水才会长大。

  师:你知道种子是怎样长大成一株植物的吗?老师出示黑板 画让小朋友了解植物发芽长大的过程长大。

  小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外界条件氧气、温度、水、阳光。

  2、游戏:《种子发芽》,用肢体语言演示植物生长过程。

  活动延伸

  老师将种子种在花盆里放在教室一角,让小朋友观察种子发芽过程。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1、探究的问题:用同样的力,小桌子不同的面陷入沙土的深浅一样吗?

  2、试一试。

  (1)把小桌子的桌面朝下放在沙箱的'沙土中,用手指使劲按小桌子。

  (2)把小桌子的桌腿立在沙土中,用手指使劲按小桌子。

  3、记一记我的实验过程。

  4、说一说我的发现。

  (1)桌面朝下时,可看到桌面只稍微陷入沙土一点。

  (2)把桌子正放时,可看见桌腿陷入沙土很深。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3-11

中班科学教案02-26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02-17

中班科学教案08-02

中班科学教案《中班认识粗细》04-09

中班科学教案:弹性04-27

中班奇妙的磁铁科学教案03-03

《睡莲》中班科学教案09-30

中班科学教案膨胀03-25

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