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7-02 08:52:0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教案集锦五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中班教案集锦五篇

中班教案 篇1

  前期活动:

  1、 组织幼儿收集一些春游时的照片投放语言活动区,在活动区游戏时,幼儿互相观看、回忆讲述春天的景色,春游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玩了什么?谈一谈心里的快乐感受。

  2、 引导幼儿比较秋季和春季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够区别两个季节的主要特征。

  3、欣赏歌曲《嘀哩嘀哩》,让幼儿感受歌曲活泼快乐的情绪。学习歌曲,用活泼、轻快的自然声演唱歌曲,学习齐唱、领唱、分组唱等多种演唱形式。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创编动作,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提示下较准确的随乐段、乐句更换动作和按节奏做动作。

  2、培养幼儿在比较拥挤的空间状态下与同伴共享空间、亲密交流的能力。

  3、使幼儿体验到边听音乐边做动作的快乐。

  二、活动过程:

  1.教师与全体幼儿拉好圆圈坐在地板上,面对圆心,教师指导幼儿复习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副歌前置学习动作,教幼儿随乐做出节奏型× × ×× ×教师用手指扮作黄鹂鸟,以游戏的方式教幼儿熟练的在自己和左边的伙伴腿上拍出节奏型× × ×× ×。

  2)引导幼儿根据春游线索分段创编动作:教师通过语言启发幼儿“我们来到绿油油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天空中快乐的小鸟在飞,我们爬山、来到游乐场玩跷跷板、坐转椅”等游戏,创编花——小鸟——爬山——玩跷跷板——坐转椅等动作。

  3.教师清唱旋律帮助幼儿整理、记忆动作。

  4.听音乐完整表演,教师逐步减少语言提示把幼儿的情绪推向高潮。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进行主题绘画活动《快乐的春游》。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动物的局部特征及简单的推理进行大胆猜测,发展观察思考能力。

  2、在游戏中快乐观察、快乐记忆。

  活动准备:PPT、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题:动物的家 ,说说住着哪些动物朋友?(观察动物外形)

  二:动物玩捉迷藏(仔细记忆和发现动物的变化)

  1、今天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是怎么玩的?(调动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

  2、谁藏起来了?(根据底板颜色和动物身体的'颜色来判断)

  3、这次是谁转过身去了?(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

  4、谁家的灯关掉了?(根据眼睛特征来判断)

  小结:小朋友们都很棒,很快的就找出了躲藏的小动物(我们小朋友都很厉害,都找到了藏起来的小动物,我们是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找到它们的,眼睛观察,对了,我们的眼睛真的很棒呢,接下来我们还要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更能干,更会观察哦)

  三、记忆小游戏:

  师:大家玩了捉迷藏的游戏真开心,现在小动物们来到草地上玩游戏了,它们也玩的很开心哦!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两个小动物玩游戏,谁不见了(教师边说边演示)

  2、五个小动物玩游戏,谁不见了?(教师边说边演示)

  3、大家一起玩游戏,谁不见了?(教师边说边演示)

  小结:今天和小动物一起玩游戏真开心,我们的眼睛很能干,会观察小动物的特点,我们总是能把它们找出来。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也要用眼睛仔细的观察,我们就能发现更多的东西了。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长大或通过学习可使动作技能更加熟练。

  2、学习运用大肌肉做活动,尝试走平衡木、钻爬、旋转等不同水平的身体平衡动作。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户外游戏场软垫、纸箱轻柔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

  (1)教师介绍平衡木、纸箱、安全软垫等器材,并带领幼儿布置场地。

  (2)介绍关卡名称,并找幼儿来示范及说明进行方式:

  第一关:"勇闯独木桥":走过平衡木,中途可停一次,若一脚脚下平衡木,则需要重新走过独木桥。

  第二关:"勇士过山洞":爬行过纸箱。

  第三关:"旋转天地":手交叉放在胸前,原地旋转三圈,若转出绳圈的范围,则须再做一次。

  2、带着幼儿快步绕三个关卡的场地三圈,并活动头、手和脚部等关节。

  (1)将幼儿分成三组,轮流在各关卡练习,教师在旁边观察并适时个别指导。

  (2)教师说明"小勇士"活动进行方式:起点开始,逐一通过第一关、第二关和第三关,再回到起点。

  (3)教师播放音乐,游戏即开始,幼儿就要从起跑线往终点前进,一一通过关卡。

  (4)重复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中班教案 篇4

  目标:

  1。引导幼儿练习曲线走、驼板跑、双脚跳等动作,锻炼幼儿腿部肌肉的力量。

  2。培养幼儿用废旧物品玩游戏的兴趣。

  准备:30厘米的'方形纸板无数{每位幼儿两块},”智慧树”的音乐。

  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队列队形练习:两排走——开花走(走成两个圆圈)——两排走。(要求有精神、有节奏地走)

  2。 准备活动:放音乐“小小智慧树”,带领幼儿活动身体的每一部分。

  二. 基本部分

  1。 蛇行走:将纸板铺成一排或几排,每块纸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让幼儿练习绕过纸板走。可以分几组比赛。

  2。 头顶纸板走:将纸板顶在头上,看谁走的快纸板又不会掉下来。走的过程中纸板从哪里掉下来就从哪里捡起来顶上。

  3。 驼纸板跑:弯腰把纸板放在背上,手不能扶纸板,比赛谁跑得快,纸板又不会掉下来,纸板从哪里掉下就从哪里捡起。

  4。 青蛙跳荷叶:把场地布置成池塘,用纸板铺成荷叶,纸板间间隔一定距离。让幼儿扮青蛙,在荷叶上跳。

  5。 过河:把场地布置成河,几个幼儿比赛用两块纸板轮流过河,看谁最先达到终点。

  三. 结束部分

  1。 总结游戏情况:纸板游戏好玩吗?我们做了哪些游戏?还可以用它来做什么游戏?下课后你们还想玩的可继续玩。

  2。 放松活动:你们都是智慧星,玩累了吧,我们来放松一下身体。听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对各工种建筑工人的工作特点有初步的认识。

  2、乐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能运用道具进行表演。

  3、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三册第9——12页。

  2、故事录音,圈两个、木头积木、小锤子、电线、小铲子,小鸭图片。

  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小鸭,导入活动:我是小鸭加加,我住的房子边上有一大片草地,有一天门口来了一台挖土机,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听故事。

  二、完整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幼儿听故事录音。

  2、加加在空地上遇见了谁,孩子说到教师就放谁的画面,并进行追问:它是干什么的?

  3、加加看见了河马叔叔,会怎么问,河马叔叔又会怎么回答?(幼儿猜想)

  4、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到底是怎么说的`?(教师讲述故事中的对话)

  5、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6、同样的方法引出其他人物。

  7、教师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师:盖一间房子需要哪些人的共同努力?

  小结:原来盖房子需要瓦工、电工、木工、花匠这么多人的共同劳动呀!

  三、扮演角色,表演故事中的对话。

  1、出示道具,引发幼儿表演的兴趣。

  提问:你们想不想扮演工人们来造房子,谁愿意上来表演?

  2、幼儿手拿工具,扮演角色表演故事。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到区角游戏中继续表演。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在教具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因为语言课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都是把图片直接贴出来让幼儿观察、讲述。我发现这样的话,幼儿的兴趣不是很高,而且观察得不怎么仔细。于是我就想怎样出示图片使幼儿的注意力能马上集中起来。反复思考,想到了以翻板的形式出示图片,因为这样的方式我还没有尝试过,幼儿一定会觉得很新奇的,幼儿觉得新奇了,那么他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了。经过我多次尝试,教具终于做好了。在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幼儿比平时观察得更仔细了,动脑筋的幼儿也更多了,大多数的小朋友能大胆地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