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及练习一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集体交流,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2.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
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
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
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出示第4页彩图。
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
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
3.小组交流展示。
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第6页第2题彩图。
这是小明的房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
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
3.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P27、28例8、例9、课文,P30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能用“四舍五入”法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能用循环小数表示除法的商。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循环小数、无限小数、有限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师谈活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正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说:……这个故事讲得完吗?为什么讲不完呢?(板书:重复出现)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和这个故事有相同的地方,首先我们一起到运动场上去看一看吧。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有些同学算着算着就停下了,发现了什么问题吗?(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板书)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其他除法算式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请同学们算一算: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怎样样?能除尽吗?(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观察例8、例9的三道题,你们发现他们的异同吗?(不同点:一个是小数“3”的循环,另一个是小数“4”和“5”的循环。相同点: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板书:
(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
(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并说一说理由。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除了用省略号来表示循环小数外,还可以用简便记法来表示。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52.52552.52,师生共同辨析)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1、商的小数部分位数是有限的,叫做有限小数;2、商的小数部分倍数是无限的,叫作无限小数。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
循环小数是有限小数,还是无限小数?为什么?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二、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些概念的吗?
三、巩固练习
用计算器算出商后,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是循环小数的要求用简便方法写出来。
19÷111.08÷3.313.25÷10.6
四、作业:P30第1、2题。
课后小记:
学生在预习后提出如下一些需要思考的问题:
1、这道题能除尽吗?
2、为什么它除不尽?为
3、计算结果该如何表示?
4、什么是循环小数?
带着这些疑问,本课的教学顺利地推进。这些问题也均在教学中得到了解决。
但在练习中出现了以下几种常见错误:
1、在竖式中在第一个循环节上也打了循环节的圆点。
2、在横式上照抄竖式结果时,虽然在第一个循环节上打了圆点,可却写了两个循环节。
3、在计算竖式时几个数字还未重复两次出现时,学生就经过推理判断出它是循环小数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如:2。01212……学生除到2。0121时就发现小数位数第四位与第二位的数字相同,余数也相同而不再继续往下除了。
针对上述前两个错误,以后再教板书时我应强调格式与写法。特别是P28页下方的‘你知道吗”其中有关循环节的介绍及“写循环小数时,可以只写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各记一个圆点”应让所有学生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梯形的认识》
设计理念:
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关注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数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观察梯形的特点,概括归纳出定义,并且知道各部分名称;通过动手操作找到等腰梯形的特征;并对所学四边形进行建构,能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获取新知,对知识进行建构,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经历探究的过程,获取新知,亲身经历知识的再现过程。
教学具 :
实物投影、剪刀、一张16k白纸、等腰梯形纸、量角器、直尺、三角板、一组梯形的题卡等。
教学过程:
一、从经验出发导入新课。
通过收集展示学生课前所画的各种四边形,并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题。
(评析:学生对梯形早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对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整理,为后面进行四边形的建构奠定基础。)
二、从需要出发合作探究。
1.了解学生的需要
师:凭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们想从哪些方面认识梯形呢?
预设:生可能从以下方面回答:
(1)定义
(2)各部分名称
(3)特性
(4)特征
……
师:那我们就按自己的想法先研究什么样的图形是梯形。
(评析:学生已经学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对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教学以关注学生需求,教师可就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教学,是教师跟着学生走,而不是教师拽着学生走,学生跟着教师跑。)
2.合作探究梯形的定义
学生选择老师提供的研究材料(一组梯形的题卡、量角器、直尺等),先独立思考,再以小组汇总意见讨论。(学生以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组织小组汇报交流,预设:小组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等方法得知有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图形是梯形。
处理应变:引导学生把“四个角、四条边、四个顶点”等特点归纳为“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处理应变: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归为一句话。
(3)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处理应变:提问:“只有”起什么作用。
……
(评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与学生一起研究讨论,学生由于有前面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自己利用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去研究梯形的特征,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先自主探究,再合作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3.动手操作,创作梯形。
学生创作梯形,然后交流学生的作品及方法。
(评析:通过画、折、剪等操作活动,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梯形的特征。)
4.了解梯形各部分的名称
(1)学生自学课本了解梯形各部分名称,同桌拿起刚才剪的梯形指指各部分,并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2)汇报交流,重点说说梯形的高在哪里。
(3)学生把剪的梯形(标出各部分名称的)贴在黑板上展示。
5. 观察发现等腰梯形的特征
(1)学生拿出老师给准备的等腰梯形,以小组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找一找这样的梯形特殊在哪儿。
(2)汇报交流,互相补充,达成共识。
可能出现的情况:a两条腰相等
b上面底角、下面底角分别相等
c 对角度数的和是180
……
6.知识建构
师:现在,我们认识的四边形家族中又多了一个成员,你们能把这几位成员间的关系想办法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学生分类整理学过的四边形,然后展示交流整理结果,组织互评,激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
学生可能用集合图表示或其他的方法表示。
(评析:通过对所学过的四边形进行分类整理,学生系统整理掌握的知识。)
三、从兴趣出发实践应用。
1.玩一玩。
你能把等腰梯形只剪一刀就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吗?
(评析: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了玩数学的教学理念,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2.找一找,数一数。在下面的图形中找我们学过的图形,数数分别有几个?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是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要提示或暗示,凡学生能自己得出的,教师绝不要代替。
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典型的感性材料,有目的地创设学生活动的空间,学生充分利用学具看一看,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拼一拼,说一说等操作活动,在猜想、争论、验证、互相补充中汇报交流、亲自参与、亲身感知、再现知识发展的过程,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发展了自己的数学思想,学会进行数学交流,倾听别人的想法,并且注重了学生对四边形的建构,使其理清关系、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力争始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创设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材第25~26页练习五第10~14题。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进行口算和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体会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
教具准备:第13题问题的纸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应用题练习
二、基本题练习
1、小黑板出示应用题,要求口头列式计算。
(1)白兔17只,灰兔8只,白兔比灰兔多几只?
(2)羽毛球30个,乒乓球85个,羽毛球比乒乓球少几个?
学生口答算式、得数,老师板书。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小结:两个数比较,从多的数里去掉少的`一个数,剩下的就是多多少,换一种说法也就是少的一个数少多少。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请小朋友一起做第10题,3分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变式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1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说明题目中告诉我们哪几个条件,要求哪几个问题。
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说说。
这三个问题为什么都用减法?
2、完成练习五第12题。
四、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3题。
(1)口头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再算出来。口头列式。
(2)口头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再算出来。
让学生先提一个问题,老师按学生提的问题用纸条贴出。
用减法算的问题还可以怎样提?
学生换多或者少的说法后,老师进一步强调:美术组比科技组多几人,就是科技组比美术组少几人,计算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30减去20。
(3)让学生用其他不同的说法提问题。(如:科技组再增加多少人就和美术组同样多等)
2、做练习五第14题。
弄清题意。
口答第(1)题的结果。
口答第(2)题,要联系具体张数,利用生活经验,必要时可以用线段图表示,说明小娟要给小林多少张。
五、全课小结
六、课堂作业:练习五第14题第(1)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认识直角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实践能力。
3、使学生知道直角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教育学生学会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二、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手帕、练习本、黑板上的角,说明这些角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来说明什么角是直角。然后让学生通过折纸作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学会用三角板画角。
三、教学方法:
练习法、实践法、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看书21-22页。
(二)引入:
1、投影出示画有角的图片,这些图形叫什么?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2、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有哪些角的形状和复习题中第一个图的形状相同?(去掉投影图中的锐角和钝角,保留直角 )
象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课题)
(三)讲授:
(1) 观察物体表面的直角。
请同学们拿出教科书、练习本,他们的封面各有几个角?看看这些角的形状是不是相同?观察桌面上的四个角,他们的形状是不是也相同?
把教科书封面上的一个角和课桌面上的角比一比,大小相等吗?
这些角都叫什么角?
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有直角?
(2)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三角板,找一找三角板中的哪一个角是直角。
用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检验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做“做一做”的第一题。
(3) 学画直角
教师边示范边讲解:从一点起用三角板画一条边,将三角板中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端点合在一起,使三角板的一条边和这条边合在一起,再从顶点起沿三角板的另一边画出角的另一边,就画出了一个直角。要画上直角符号。
学生边画边说。同桌相互评一下。
学生按操作画,教师巡视。
(4)分组进行比赛,每组拿一个正方形盒子,数一数所有的面一共有多少个直角,评选出数的最快的小组。
(四)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二题,数出图中的直角,想一想怎样数才能数的又对又快。
2、练习第三题,在右边的四边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五)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堂课你认识了什么图形?学会了什么本领?
(六)板书设计: 直角
(七)课后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用三角板画)
(八)后记及反馈:
本节课由于找三角板中的直角出现困难,所以课堂节奏有些慢,没有完成预期的任务。直角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人们周围许多的物体表面都有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效果不错。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列方程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在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两类应用题在分析解答
时易混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对这两类应用题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例8的4个小题.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二)学生试做.
1.第一题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题
解:设篮球有 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题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题
解:设篮球 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三)比较区别
1.比较1、3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足球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篮球有多少个?
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不同的.是(1)题篮球比足球多 ,而第(3)题是篮球比足球少 ,计算进一个要加上多的数,一个要减去少的个数.
2.比较2、4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篮球看作单位1,而且单位1的量者是未知的,因此要设单位1的量为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熟练之后也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3-22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2-01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21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小学数学教案【精】12-30
【热】小学数学教案12-30
【荐】小学数学教案12-30
【精】小学数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