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班级: 中班
活动时间: 30分钟
活动目标:
1.观察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初步获得有关物体沉浮的经验。
2.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蔬果在水中的沉浮状态。
活动准备:
1.知识的准备:已经认识了一般常见蔬菜和水果的名称。
2.实物准备:各种蔬果实物(苹果,梨,葡萄,香蕉,龙眼,番茄,茄子,马铃薯,红萝卜,玉米,番薯,橘子,灯笼椒)等。
3.装水的玻璃鱼缸。布口袋。
4.蔬果图片若干张及上下箭头符号。
活动过程:
一 以变魔术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出课题
老师:小朋友好,今天老师带来一个魔术袋。这个魔术袋里啊装了好多好多东西,小朋友你们想知道装了什么吗?请幼儿上来摸实物,并说出蔬果名称。
二 请幼儿探索
1,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我们把它们放进水里会怎么样呢?
2,教师操作让幼儿仔细观看,同时拿出上下两个箭头,上表示上浮,下表示沉下去,告诉幼儿如何做记录卡的方法。
3,让幼儿自由讨论,叫兴趣较浓的幼儿上来操作,并把相应的图片放在上下箭头的后面。
三 引导幼儿尝试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啊?(想)
1, 教师讲解操作方法与规则:要求幼儿操作完后,马上拿相应的蔬果图片到白板上下箭头的后面做好记录蔬果的.沉浮现象。
2, 幼儿操作。教师:小朋友在把蔬果放进水里时要看仔细了,看清楚蔬果到底是沉在缸底还是浮在水面的。认真观察水中的现象。
四 教师验证,小结
将幼儿做的记录做个验证与分析,按幼儿的记录进行讲解,并对幼儿错误的记录再次进行操作,加深幼儿对蔬果“沉,浮”有进一步了解。从而激发幼儿的探讨兴趣。教师小结: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了上浮的蔬果有:茄子,香蕉,玉米,灯笼椒,橘子,番茄,苹果,梨。下沉的蔬果有:番薯,葡萄,红萝卜,龙眼,马铃薯。
五 活动延伸
你们觉得物体的上浮和下沉有趣吗?老师出个问题给你们动动脑筋,也可以请爸爸妈妈帮你们实验一下,就是:一只香蕉会浮起来,那么一串香蕉是浮起来还是沉下去呢?下次把答案告诉老师,好不好?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不同材料运水,体验合作运水的乐趣。
2.通过尝试,探索海绵的吸水性。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塑料大、小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运水给树宝宝们喝吧!
二、幼儿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让你们来尝试一下运水。(介绍材料)这些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可以当运水的工具。我们用这些材料将水运到小桶里。
(2)幼儿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谁运的水最多?你们是用什么来运水的?
(4)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小结。(重点介绍海绵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组,比一比哪组运的水最多)
(1)现在我们再来试一试。(针对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别提出要求。)
(2)幼儿分组合作再进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师小结:“运水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可以运的更多更快。
(5)我们给树宝宝送水去!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运水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气球的特点,和它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2、探索各种不让气球飞起来的方法,体验胜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普通气球(人手一只)氦气球(人手一只)
2、活动课件。
3、打气筒。
4、辅助资料箱:长棍、双面胶、透明胶、尖刀、扭扭棒、废旧盒子、罐子、吸管、废旧光碟、废旧用纸、卷筒纸芯、海洋球、乒乓球等。
活动过程:
一、ppt引入。
——(出示ppt聊聊气球)你们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气球?
(幼儿泛讲)
二、第一次玩气球(普通气球)
——瞧,我这里有这么多的气球,想不想玩啊?等会你们在玩的时候动动脑筋,找一找,这气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来,让我们的气球休息一下吧,我们也来休息一下。
——诶?你找到什么特别的`地方了呀?你是怎么发现的?
——那气球里面到底有没有东西呀?
小结:原来气球里面是有气的。
三、第二次玩气球(氦气球)
——我看你们都这么喜欢玩气球,来我再多给你们一些玩玩吧!
(幼儿教师一起游戏)
——你发现我们现在玩的气球和刚才玩的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了?
小结:原来这两种气球里面装的气是不一样的。
四、提出挑战。
——这气球很调皮,你手一松,它就飞起来了,越飞越高。那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让这气球留在你的身边,飞不起来?
除了我们提到的资料箱里的资料以外,只要你需要的话,我们教室里所有东西,你都可以请它来帮帮助!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活动延伸:
——你们的方法都胜利了,可是我遇到问题了,瞧!我的气球上也绑了东西,可是怎么一放手,它还是会飞起来呢?
(幼儿泛讲)
——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一起来研究一下!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啄木鸟的外形特征和特有功能,知道啄木鸟是树木的"外科医生"。
2、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啄木鸟,了解禽类动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增添爱鸟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照片:啄木鸟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用谜语引出主题有种鸟儿本领高,尖嘴能给树开刀,坏树皮,全啄掉,勾出害虫一条条。
2、谁能猜出来这是什么动物?
二、展开。
出示课件-照片:啄木鸟
1、啄木鸟是什么样子的?你发现啄木鸟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啄木鸟的外形重点提醒幼儿观察啄木鸟的嘴巴、舌头、脚和尾巴。
2、向幼儿介绍啄木鸟的特征和特有功能。
啄木鸟有长长、尖尖的像铁链子一样的嘴巴,他的嘴巴能啄开树皮,在生病的树上打洞。
啄木鸟的舌头能伸缩,舌头有短勾,能伸到树洞里勾出害虫。
啄木鸟有两只短短的脚,脚趾有尖锐的勾,能牢牢地抓住树干,啄木鸟的.尾巴坚硬,啄树皮时,尾巴能支持起身体。
3、你知道啄木鸟有什么本领?为什么叫他啄木鸟?
4、组织幼儿思考并讨论,丰富幼儿对鸟类的认识。
(1)你们喜欢啄木鸟吗?为什么?
啄木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你还知道哪些鸟呢?他们长得什么样?
(2)啄木鸟头上有坚硬的嘴;身上长着一身的羽毛;还有一对翅膀;身体下有一双脚;身后有尾巴等。
三、结束交流讨论:啄木鸟是怎样出生的?
教师告诉幼儿"鸟类"还叫"禽类",它们的妈妈生下的宝宝先是一个蛋,经过孵化,硬壳而出后才变得和妈妈一样。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了解两栖动物的生活习性。
2、知道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片 录音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
2、模仿青蛙的叫声。
3、师:你们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出示青蛙和蝌蚪的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主要特征。
1、出示青蛙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青蛙的特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四条腿。)
2、师:你们知道青蛙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吗?
3、出示蝌蚪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蝌蚪的特征。(黑黑的身体,大大的脑袋,细长的尾巴。)
三、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1、师:真奇怪,小蝌蚪和青蛙长得一点都不像,那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呢?
2、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蝌蚪变青蛙》。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在泥洞里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它从泥洞里慢慢的爬出来,伸了伸腿,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碧绿的水草上产下许多黑黑的、圆圆的卵。
春风轻轻地吹过,太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产下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了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 它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过了几天,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尾巴慢慢变短了,不见了,小蝌蚪变成了一只只非常可爱的小青蛙了。
3、教师边讲故事边播放课件。
4、提问:青蛙妈妈在水里产下了什么?
卵慢慢变成了什么?
小蝌蚪先长出什么,又长出什么,什么不见了,最后变成了什么?
5、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6、幼儿为蝌蚪成长卡排队,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和幼儿共同摆放蝌蚪成长卡,巩固小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
8、游戏:蝌蚪变青蛙。
四、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1、青蛙生活在哪里?(既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是两栖动物。)
2、青蛙吃什么?(蚊子、苍蝇和田野里的许多害虫)
五、教育幼儿要爱护青蛙。
1、师:青蛙有什么本领?
(青蛙最大的本领就是捉害虫。)
2、师:那青蛙是怎样捉害虫的?
(青蛙的嘴巴里会分泌一种黏液,当看到有害虫时,它就会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如果离它远的话,它就会轻轻的跳过去伸长舌头将害虫粘住吃掉。)
3、师:那你们知道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捉多少害虫吗?
(青蛙是捉虫能手,一只青蛙一年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保护了庄稼。)
4、师:青蛙的本领这么大,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呢?
小结:不要去捕捉和吃青蛙,不要做伤害青蛙的行为。看到有人捕捉青蛙和小蝌蚪要去阻止。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大家都要保护它。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捡石头、玩石头,比较石头的花纹、颜色、形状、硬度等,让幼儿体验和感知石头的一些特性,尝试区分三峡石。
2、幼儿能相互合作,大胆表现,并在观察、讲述、创意的活动过程中丰富自身经验。
3、扩散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及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活动前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石头;小提篮(人手一份),易拉罐若干;精美三峡石工艺品,手工材料(彩笔、悬挂吊饰半成品、强力粘合剂……),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有趣的石头。
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捡石头,自由玩石头,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提问设计:
1、看一看,这些石头都是什么形状的'?哪块石头上有花纹?石头上的花纹象什么?
2、比一比,哪块石头大?哪块石头小?(自己比、互相比)按大小顺序排列,并准确说出总数。
3、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捏一捏会怎样?
4、用两块石头互相敲击听声音,并用词汇准确描述。
5、用石头自制打击乐器(石头装进易拉罐即成),并演奏一曲。
二、美丽的三峡石。
1、出示精美的工艺品(三峡石),让幼儿欣赏。感受家乡人民的智慧与勤劳,萌发浓厚的爱家乡和爱家乡人民的真挚情感。
2、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并自由讲述三峡石的特性,总结归纳后,幼儿认真区分、归类。
三、创意石头:“小小三峡石”。
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石头的用处(建筑、铺路、工艺品……)。
2、教师和幼儿一切摆弄石头,寻找创作灵感。(分组进行,幼儿自由选择)
(1)作画:自制三峡工艺品、装饰石头。
(2)拼图:任意造型(神女峰、小动物……)
(3)自制玩具:悬挂吊饰、项链……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让幼儿初步了解桥面的形状、桥墩的疏密等因素对桥的承重力的影响,并做简单的记录。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四种桥面:单层纸制的平面桥面;双层纸制的平面桥面;单层纸弯成的单孔拱形桥面;单层纸折成制的梯形桥面。
2、乐高积木人手一份
3、记录表格人手一份
活动重难点:
初步了解桥面的形状、桥墩的疏密等因素对桥的承重力的影响。
活动过程:
一次尝试
桥面与承重
1、出示四种不同桥面的桥,幼儿观察它们的异同。
2、设疑:在这四种桥上放乐高积木,那种桥上能放得最多。
(幼儿猜测并说理由)
3、介绍记录表及记录方法。
4、幼儿操作尝试并记录。
5、讨论:哪种桥上放的积木最多?哪种桥上放的积木最少?为什么同样大小的桥面,不能放一样多的积木?
6、小结提升:不同形状的桥面,承受重量的本领是不一样的。
二次尝试
桥墩与承重
1、幼儿观察两座桥墩距离不同、桥面相同的桥。
2、设疑:这两座桥上放积木,能放得一样多吗?
3、幼儿提出各自假设。
4、幼儿操作尝试并记录。
5、讨论:为什么这两座桥不能放同样多的乐高积木?
6、小结提升:桥墩距离大,承受重量的本领小;桥墩距离大小,承受重量的本领大。
活动延伸:
鼓励再探索
1、设疑:在同一座桥上放积木,集中放可以放得多,还是分开放可以放得多,请你们在区角活动时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开展,运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启发感知。讲述与操作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活动,逐步激发幼儿动手操作活动的兴趣及强烈的探索欲望。发明创新方法,体验创造带来的快乐。动静结合,注意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幼儿思维活跃,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创新品质。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制吹泡泡工具,了解吹泡泡与工具的关系。
2、能创造性的自制吹泡泡工具,并积极参与吹泡泡活动,快乐学习相应诗歌。
3、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萌发爱探究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吸管、铅丝、牙刷、树叶等若干;每个幼儿一个杯子(盛有吹泡泡用的水)。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教师:“你们吹过泡泡吗?用什么来吹泡泡?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吹泡泡的工具,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出示吸管,让幼儿自吹泡泡,温习“吹泡泡”技能。
(1)教师观察幼儿吹泡泡,及时提醒幼儿吸管要离开杯子吹。
(2)提问:“吸管为什么能吹出泡泡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启发幼儿说出有孔的工具可以吹泡泡。
(3)有节奏的`说:“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个一个往外跑。”
3、出示铅丝,引导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
(1)铁丝能吹出泡泡来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铁丝也变成吹泡泡的工具?
(2)老师观察幼儿制作情况并给予提示:“绕啊绕,绕出许多小圈圈”。
(3)教师小结幼儿制作工具情况:“为什么他制作的工具吹不出泡泡?(孔太大)孔小能不能吹出泡泡(能)要求幼儿重新制作工具。
(4)比较幼儿制作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成功的秘密。教师小结。并且有节奏的说儿歌:“我绕铁丝吹泡泡,泡泡象个大气球
(5)出示不同形状的工具,幼儿猜测,教师演示。
小结:原来不同形状的铁丝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4、出示牙刷,进行吹泡泡活动,了解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1)牙刷能吹出泡泡吗?
(2)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牙刷,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吹泡泡。
(3)老师边指导边说儿歌:“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乐的满天飘。”
(4)学念儿歌: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个一个往外跑。我绕铅丝吹泡泡,泡泡象个大气球。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乐得满天飘。
老师小结。
5、出示树叶,进一步探索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1)提问:“树叶能不能吹泡泡,为什么?用什么办法能用树叶吹出泡泡?(幼儿讨论)
(2)教师示范并且小结。
(3)讨论:“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有缝隙?什么东西还能吹出泡泡?”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 探索不在一条支线上的三根彩棒稳定站立的现象,初步感知三角架的原理。
2、 了解三角架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 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彩棒若干、皮筋若干条、水彩笔、白纸。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棒
指导:请小朋友想办法让彩棒站起来。(可以用小皮筋帮忙)
师: 小朋友们,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我们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呀?(彩棒 线 皮筋)那你们想喝彩帮做游戏吗?我们现在就来和彩棒做游戏,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彩棒自己站起来?你可以请托盘里的皮筋和线来帮忙。赶快来试一试玩一玩吧。(幼儿操作,教师巡视)都站起来了吗?站起来的小朋友请停下来,你的彩棒是怎样站起来的?那小朋友请你看看别人的再看看自己的,你们的彩棒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彩棒下面分开了,有的没有分开。)彩棒下面分开一些,就会站得更稳些。那小朋友赶快调整一下,让你的彩棒站的更稳些。站稳了吗?刚才小朋友固定彩棒的时候,我发现你们有的使用的是线,有的用的是皮筋,用线的时候需要绕两圈,再系上才可以,用皮筋的时候直接套上就可以了,那你们觉的用哪个回更方便些呢?那我们接下来做游戏的时候就用皮筋吧。
二、尝试用三根彩棒进行操作。
指导:能不能用最少的彩棒让它站起来。
师: 现在请小朋友包彩棒拿在手里数一数你用了几根彩棒?有没有不一样的了?刚才小朋友们有用7根的,8根的……。.那我们能不能用更少的彩棒让它站起来?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用的彩棒又少,并且站的又稳。小朋友们赶快来试一试吧。
1、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
2、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观察比较影响三角架稳定性的因 素。
提问:站稳了么?你们都用了几根?啊,原来用3根就可以站起来啊,那小朋友赶快来试一试用3根站起来,站起来了吗?站稳了请小朋友停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彩棒,它们皮筋的位置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那他们下面分开的一样吗?怎么不一样?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观察的真仔细,(老师顺手做一个彩棒)那现在请你们拿着彩棒跟我到这边来玩一玩吧。
3、教师出示一条直线,让幼儿尝试让彩棒在直线上分开站立 。
师:都站好了吗?站好了再稍微往后面退一下,接下来我们来完一个游戏,怎么玩呢?小朋友仔细听:请小朋友把你的彩棒下面分开,让三根彩棒同时都站在一条直线上,试试看,看能不能站稳。听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吧。(幼儿操作)能站稳吗?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开在一条直线上是站不稳的。
4、用:"连线游戏"初步感知三角架概念。
师:小朋友拿着你的彩棒回到位置上吧,托盘里有什么?(纸 笔)我们现在来玩一个点一点连一连的`游戏,怎么玩呢?小朋友们仔细听?请你取一张纸放在桌子上,让彩棒站在纸上,用笔点出他的位置,然后把彩棒合上放进托盘里,再用直线将点连起来,听明白了吗?那小朋友来玩一玩吧。画好的小朋友把你的纸给陈老师,我给你贴到黑板上。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小朋友看看是什么秘密呢?小朋友看你们画的都是什么图形啊?(三角形)请小朋友看看你自己的三角形再看看别人的三角形,你们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大小 形状)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说的也非常的好,像这样三根彩棒上面固定,下面分开,彩棒所在的位置连起来是一个三角形,它还有一个名字叫三脚架。
三、感受生活中的三角架现象。
师:那小朋友在我们生活当中你们见过像这样的三角架吗?三脚架在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地方都会用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教师讲解。三脚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那我们就把它介绍给别的小朋友认识好吗?结束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让孩子在不断操作中,发现、总结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感受方法的多样性。
2、通过活动,逐步养成相互协作、商量的习惯,增进孩子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物品:书、纸、瓶、吸管、积木、玩具、果冻壳、夹子、一次性杯子、沙子、橡皮泥等。
2、记录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自由玩物品,区分哪些物品可以站起来。
(1)、师:我们桌子上都放了些什么东西?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幼儿自由玩)
(2)、师:看一看它们都能不能竖起来呢?试一试,哪些东西可以竖起来?(幼儿试一试)
(3)、师:你们将桌子上的东西都竖起来了吗?为什么桌子上有的东西可以竖起来,有的却不能呢?
(4)、幼儿将可以竖的与不能竖的分类。
2、幼儿再次玩物品,想办法借助其他材料让物体站起来。
(1)、师:剩下来的这些东西都不能竖起来,你们能不能想办法让它们竖起来呢?
(2)、出示盒子、瓶盖、沙子、毛巾、书等材料。
师:“有些东西虽然自己不能竖起来,但可以借助其他的东西来帮忙,大家试试看。”
(3)、幼儿选材料帮忙将物体竖起来。
(4)、幼儿操作完毕,自由入座,交流自己的方法。
师:“你想什么办法,让什么东西竖起来了?
(5)、教师小结。
3、幼儿自由分组,合作想多种办法让吸管竖起来,并进行记录。
(1)、师:我这里有许多吸管,要请小朋友四个人一组,想各种办法让吸管竖起来,并把你的方法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并记录。
(3)、师:你想了什么办法?怎样记录的?
4、出示笔筒、文件架、滑板车,拓展幼儿思维。
(1)、师:它们有什么用呢?滑板车玩了以后不想玩了,把它放在那儿会怎样?怎样让它不倒?
(2)、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让东西竖起来的物品?
活动反思:
在这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积极投入、享受探究的过程,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09
中班科学活动纸教案03-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04-24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05-2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09-2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10-02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03
中班科学活动找对称教案03-11
中班科学活动纸盒水枪教案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