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时间:2023-06-06 10:39:21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集合8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集合8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一、创设情境,范读导入

  1.师:忙碌了一天,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各自脱下自己的鞋儿,瞧:有爸爸的皮鞋、我和哥哥的球鞋、妈妈的高跟鞋……皮鞋说:“我的皮料最好”;球鞋说:“我走起路来最舒坦”;高跟鞋说:“你们都没有我时髦。”它们究竟在讨论什么,想知道吗?来,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3课:鞋。

  2.配上音乐,老师真情范读。

  二、自然诗歌,读准读畅

  1.自由读诗,注意读准字音。

  2.和生字交朋友: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语卡片,用各种方式认读。

  3.生字朋友回到课文中你还认识他们吗?请学生试着把课文读流利,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再数数这首诗有几节。

  4.同座之间合作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齐读、轮读、一人读一遍等,互相提提意见。

  三、自读自悟,激发想象

  1.学生自由读诗歌,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多读几遍。

  2.学生选择好自己喜欢那一节,然后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评议“我觉得:刚才他的朗读……”;再请同样喜欢那一节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读一读。(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3.学习第1节。

  (1)CAI展示“一家人回家,进门脱鞋的场景。

  (2)看到这么多双鞋子,你是怎样的心情?

  (3)谁来读一读这种场景?(注意指导学生读时要停顿。)

  4.学习第2节。

  (1)大大小小的鞋就像一家人,它们说着自己一天的见闻。

  (2)CAI播放各双鞋说话的情景:我今天和主人去了……

  (3)它们多辛苦啊,一天就去了这么多地方。难怪回到家里,要依偎在一起……这里说的“依偎”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你们同位之间能用动作表演出来吗?(动作理解)

  让我们再一同去看看文中的鞋子一家是怎样“依偎”的吧!(CAI课件展示画面理解)

  (4)带着你的好奇与情感读一读文章的第二节。

  5.学习第3节。

  (1)看看,大大小小的鞋,像什么?

  (2)它们回到安静的港湾,正享受着家的温暖。谁能把它们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3)配乐朗读文章的第三节。(注意指导学生读出温暖、祥和的.语气。)

  四、角色扮演,入情入境

  1.大大小小的鞋子是一家人,请你选择任意的一双鞋来扮演它,畅谈一天的见闻和感受。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鼓励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2.自由组合,请学生分别戴上皮鞋、球鞋、高跟鞋等头饰在全班朗读表演。(引导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

  3.全班同学一起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五、语言运用,拓展延伸

  学生畅谈自己喜欢的鞋,以及为什么喜欢它!

  例如:溜冰鞋,它让我感受运动的快乐;舞蹈鞋,它带给我舞姿的轻盈;胶鞋,它让我在雨天里“随心所欲”……

  六、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出示鞋儿的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摆在鞋柜里,用“数鞋子”的方法复习生字。

  2.你记住了哪几个字,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全班交流识记方法。)

  3.教师范写“脱”、“受”。

  4.学生在书上描红。

  5.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提示学生注意书写的正确姿势。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大胆用线涂出物体的形状。

  体验涂绘绕线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用具:

  课件、粉笔、范画卡片、学生用具、绘画工具。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知道是谁吗?请看(课件出示小猫:喵,大家好!我是毛毛,请跟我来!)走,咱们跟上去瞧一瞧。(课件出示小猫玩线团)毛毛真是又调皮有可爱!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团线!

  二、自主发现,探求新知

  指着“——”师问:这是一条什么线?那这条呢?

  生:??

  师:你们都说对了,这是一条横线和一条波浪线。我们再来看一看,这又是一条什么线呢?()你觉得它像什么?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生:??

  师:看到你们为它起了这么多好听的名字老师也想给它起个名叫“螺旋线” 这节课我们就要用这种螺线来绕一绕,涂一涂。(板书课题:绕绕涂涂)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接下来,老师就用这种螺旋线画画,你们猜,看看我画的像什么?并且可以随时大声的说出来。

  师画,生猜。

  师:你们觉得老师画得漂亮吗?我也这么认为,用这种线画画,我感到特别轻松自在,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你们也想试试吗?那么,现在就由你们用螺旋线画,我来猜,谁有勇气第一个来?

  生画师猜,师先猜对,后猜错。“你可真厉害将老师都难倒了。”

  生纷纷举手,师:啊?你们这么多人考我一个啊,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对了,师出示范画,大家,这是什么?(太阳公公)他有什么表情?(不高兴)太阳公公看到我们玩得这么高兴,它也想玩了,可它一个朋友也没有,怎么办呢?(生议论给它找几个朋友呗)

  师:你想给太阳公公找什么朋友?

  生:??

  师:你们想得真好!接下来就将你为太阳公公找的朋友用螺旋线画出来吧,开始!用剪刀把它剪下来,贴到前面来,好吗?(好)大家可以和同桌相互合作,也可以独自完成,现在开始!生动手画,师巡视指导。

  时间到!

  师击掌三下:请小朋友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剪刀收进去。小朋友们,你们抬起头看一看,太阳公公的表情有什么变?(它笑起来了)是啊!你们为他找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它非常高兴,还让老师代替他向你们道谢呢?谢谢大家!(响音乐)在阳光的照耀下,小鸟欢快歌唱,青青的小草闪闪发光,花儿也羞答答的`露出了她美丽的笑脸。这可真是个好天气,小动物们都从窝里跑出来散步、做游戏??感谢小朋友们用自己勤劳的小手创作出了这么美的画面。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范作。

  师:刚才,我们用螺旋线为太阳公公画出了很多好朋友,其实我们还可以用这种螺旋线来画一画我们身边的事物呢。这儿有几幅作品,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出示)

  师:原来用螺旋线还可以画出这么漂亮、有趣的画来,你们也想画吗?那好,现在就请大家用这种螺旋线来画一画我们生活中事物。开始!

  二、学生画画,师巡视指导,收集作品。

  三、学生习作欣赏。

  师击掌三下“请小朋友们放下手中的笔,老师手中已经收集了部分同学的大作,大家要不要一起来欣赏一下?(要)”

  可以请前两们小朋友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告诉大家你画了什么?

  师:由于时间关系后面的就不请作者一一介绍了。这是??

  我知道下面一定还有很多非常好的画作。等下课后,咱们把它都贴到墙上办一个画展,你们说好吗?

  四、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些什么?

  生:??

  师:你们又掌握了一种新的绘画技巧,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努力,更上一层楼!这节课就到这里,小朋友们再见!

  第3课 田野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

  1、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颜色。

  2、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三、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四、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第1课时

  一、线线交织,构成田野。

  1、我们把画纸想象成一片肥沃的土地,现在老师牵着大家在这画纸上散步,我们随意的走着,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再从另一个方向走一走?三条路,把这片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这几块太大了点,谁能画条小路再分一下?谢谢你,又多了几块地了。

  2、现在我们换一种走法。在这片更广阔平整的土地上,我们快速的直直的开垦农田,老师快速示范用直线分割田地。请一位喜欢直线的同学帮我再分分。

  二、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有了这么多田地,种点啥呢?

  1、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习学习。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知道6的两种含义,掌握6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并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有序地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及自制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方块图、小棒、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出现可爱的动物狗点点及带来的数字娃娃,这些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出示练习认数、读数.

  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帮他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认读数及5以内数的排列.

  3.出现数字6:这个数字娃娃你认识吗?是几呀?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作朋友,学习6的认识.(板书课题:6的认识)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1.认识6的基数含义.

  (1)请同学们观察主题图,想一想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干什么?回答后及时进行思想教育:这幅图上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认真地打扫卫生,我们小朋友也应该向他们一样讲卫生、爱劳动,把自己的教室打扮得更漂亮.数一数,这幅图上有几个人?几张桌子?还有什么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教师归纳:同学们数的很对,6个人,6张桌子,6把椅子,他们的数量都是6,我们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2)及时巩固.

  (电脑演示)6朵花上飞有6只蜜蜂,请同学们数一数.

  (3)从不同事物中抽象出6.

  我们已经能准确数出数量是6的物体了,现在请你从学具盒中数出6根小棒,一边拿,一边数,完成后师生共同摆放六边形,教师及时巡视指导.然后尽量使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发做思维的训练,任意用六根小棒摆放图形,及时用实物投影反馈,把较好的图形呈现于学生面前,并请学生口述想法.

  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6来表示?

  教师小结:不论是6节课,6个人,还是6只蜜蜂只要他们的数量是6,就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4)计数器演示.

  请一位学生上台拨出5颗珠子,要求边拨边数,然后仔细观察,又添上了一颗珠子,现在有几颗珠子了?同学之间互相讨论:6是怎样得来的?拨去一颗,还有几颗?再拨上一颗呢?

  学生动手操作具体学会5添上1就是6.

  2.认识6以内数的顺序.

  (1)我们接着学习在尺子上表示数的顺序,(出示直尺图),请学生回答0在尺子上表示什么?请学生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出0~5这些数.

  (2)学生在直尺上找一找,6应该排在哪里?

  请学生把0~6这些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读一读.

  (3)练习.

  3.比较5与6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先出示两张都是5个点子的圆比,请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然后给其中的一张点子图添上1个点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明确: 5<6, 6>5,并及时追问:还有几小于6? 6还大于几呢?

  (2)巩固练习.

  6○4 5○6 6○3 0○6 2○6 6○6

  4.掌握6的组成.

  (l)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请学生独立操作,把6个方块任意分成两堆,然后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数的组成.

  (2)教师演示分的过程,并根据板书引导学生找出规律,能够按顺序分,并明白看到 ,就会想到 .

  (3)巩固练习数的组成.(花图)

  先让学生看图填空,然后动手操作填空,最后脱离图独立填空.

  5.教学6的序数意义.

  (1)出示蝌蚪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有针对性地闪动图片,使学生正确区分6与第6的不同之处,并将课本填写完整.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理解6的基数与序数含义.

  ①老师指定第6排,前6名,相应同学起立.

  ②用6和第6各说一句话.

  (3)巩固练习:

  练习六的第2题(熊猫图).

  6.学习6的写法.

  (1)电脑出示6的.图片,启发想像,观察6像什么?

  (2)观察电脑演示动画6的写法,寻找起笔、停笔点,然后学生在课本练习格内练写.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形成技能

  1.数序练习.

  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的组成练习.

  3.发展练习.

  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个数?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6所表示物体的实际数量,还能正确区分6与第6的不同之处,并且熟练掌握了6以内数的顺序、大小以及6的组成和写法.

  6的认识是在学生认识0~5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节课的导入部分以小动物狗点点带来的朋友开场,既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又把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也达到了复习0~5数的认读及数序排列的目的.

  新授部分在教学中,先通过观察主题图初步感知,再动手摆数量是6的学具,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摆放不同图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进一步增加对6的感性认识。最后,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中抽象出数6,培养学生初步的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能力。

  6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集体汇报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引导观察、寻找规律、运用规律,充分调动学生获取新知的主动性。

  本课的练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边讲边练。学完一个知识点便及时巩固。另一部分是全课综合练习,是将全课知识融为一体综合练习,并把最后一题设计为发展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活动

  数字游戏

  游戏目的

  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掌握6以内数的顺序,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

  游戏准备

  0-6的数字卡片.

  游戏过程

  1.教师拿出两组数字卡片分别发给男生队和女生队,让他们按老师的口令做动作,如:各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和5相邻的两个数出列,比4大的数蹲下等.

  2.根据各队的表现记分,最后,得分多的为优胜队.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与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对比,通过观察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

  2.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具体,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出发,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根据组成计算。接着延伸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行对比,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及6和7的组成,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5+1和1+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左图(去掉图中的算式)。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学生观察,写出算式5+1和1+5)

  (3)交流: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预设 生1: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生2: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1+5。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5+1=6 1+5=6)

  (5)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师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右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这幅图中一共有6个圆片,被分成了5个和1个两部分)

  ①从女孩的角度看,6被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还剩多少个圆片?怎样列算式?(学生观察,写出算式:6-1=5)

  ②从男孩的角度看,情况又是怎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6-5=1)

  (2)想一想,同一幅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呢?(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3)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6-1”和“6-5”比较简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减5等于1,6减1等于5)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圆片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一图两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继续深化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4+2、2+4、6-2和6-4。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中间笑脸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从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4+2等于几呢?怎样计算2+4等于几呢?(引导学生从6的组成进行理解)

  (3)根据笑脸图,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小组交流后写出算式:6-2=4,6-4=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我是这样想的,从6个笑脸中去掉2个笑脸,就剩下4个笑脸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类似,从6个笑脸中去掉4个笑脸,就剩下2个笑脸了。

  (4)如果不看图,你想怎么计算这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小结: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4.学生合作学习5+2、2+5、7-2和7-5。

  (1)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师:刚才同学们很聪明,根据笑脸图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们有信心根据这幅小棒图也列出四道算式吗?(课件出示小棒图)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

  根据摆和算的过程,观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3)汇报,全班交流。

  (5+2=7 2+5=7 7-2=5 7-5=2)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学习3+3和6-3。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三角形图。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

  (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3=3)

  (2)想一想,为什么这幅图只能列出两道算式?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因为这幅图分成的两部分相等)

  小结:当两部分的数量相同时,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纸张的可塑性,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2.学习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的渠道探究会动的小纸人的特点及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纸弹资的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纸弹簧对比教具、小纸人一个、纸弹簧作品若干、纸弹簧玩具一个、纸条若干、剪刀、胶水、双面改、手工纸。

  学具准备:瓶盖一个、纸条两条、手工纸、剪刀、胶水、双面改、彩色水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揭示课题

  1.观察小纸人的变化(捏住后松开弹起),发现小纸人的特点(会伸缩、会摇晃)。

  2.问题讨论:小纸人会动的部分在哪里?它像什么?给它起个名称(纸弹簧)。

  二、探究如何制作纸弹簧

  (教师发给同桌一个两头一样大小的白色纸弹簧。)

  1.感受纸弹簧的弹性及活动的特点(摇一摇、捏一捏)。

  2.同桌通过观察或拆开老师发给的纸弹安,探究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并尝试制作。

  3.请个别的制作成功的学生介绍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学生互相帮助)

  三、进一步探究制作小纸人

  1.对比观察自己制作的彩色纸弹簧和老师发给的纸弹簧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彩色纸弹簧一头大一头小,白色纸弹簧两头一样大)

  2.为什么制作小纸人的纸弹簧需要一头大一头小?自学课本找原因并添加小纸人的头及胳膊(提醒学生添加部分如何讲究技巧才能做得又快又好)(学生互相帮助)。

  四、欣赏同学的作品

  完成作品的学生将自己的小纸人拿到台上展示。

  五、延伸

  1.会动的纸玩具哪几个部分用纸弹簧制作?

  2.纸弹簧还可以作成其他造型吗?欣赏其他纸弹簧造型作品:龙、小猫、毛毛虫、小蛇、小鹿,认识纸张的可塑性。

  3.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弹簧?(手电筒、自动笔、弹簧秤、床垫、沙发)

  六、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什么,你怎么学,向谁学?制作小纸人的方法很多种,学习方法也很多种。

  课后笔记:

  教师的思考:

  1,如何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小纸人的制作,在做中学,在做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2.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的多样性。

  具体做法:

  1.每两个学生发给一个纸弹簧,在拆中观察发现纸弹簧的制作方法。引导同桌一起探究、向自己的同伴学习、互相帮助。

  2.教学生学会看书上的步骤图,让学生通过自学,学习纸弹簧的制作方法。

  情况记录:

  1.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看得出学生已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大部分学生能通过“小老师”──白色纸弹簧学会纸弹簧的折法。聪明的同学能很快总结出折纸弹簧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将纸弹簧拆开看看是怎么做的,只要拆一小段就能学会。”

  2.教学氛围较为轻松活泼,许多学生能互相帮助,如有的小朋友不仅自己学得快,还为全班同学作示范,而且乐于帮助他人。

  3.学生自学小纸人的脑袋和胳膊的添加,许多学生并不完全根据书上的步骤图制作而有自己的创新。如安装脑袋的.方法有三种以上,有的学生还给小纸人加两条腿,有的小纸人有两个脑袋。可以看出学生通过看书上的步骤图学会了基本制作方法并且有自己的创新。

  4.课的延伸部分不仅让学生欣赏到不同的纸弹簧作品,同时让学生明白纸弹簧作为折纸的基本方法还可以进行不断地变化和创造。如:当老师问学生纸弹簧还可以做成别的造型吗?就有同学说什么都可以做。的确,只要动动脑筋还可以创造出许多不同的作品。

  本课的收获:

  1.本课的问题比较集中在纸弹簧的折法上,适合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

  2.开放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的不仅是某种知识与技能。在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书本的交流中不仅锻炼了交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可以是来自于教师、学生、书本,甚至是作品本身(如纸弹簧),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学生在解决问题和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态度、情感价值观也得到发展。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课内采访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正确、科学的观看电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等。

  2、学生谈对他们的了解。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1、内容: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2、板书课题。

  三、“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看电视有好处 看电视有坏

  3、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

  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

  4、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

  四、出示家长态度统计表。

  五、现场采访:学生下座位采访听课的老师,以寻求正确观点。

  六、教师总结:科学收看(时间要恰当 内容要选择)

  七、学生制定自己的收视指南。(表格略)

  学生交流

  八、课后实践:策划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根据现实情境,通过游戏,进一步识别简单几何体。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初步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发展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4、发展学生空间的观念,并识别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把简单的数学问题用游戏放之于现实情境中应用。

  课前准备:一些简单的几何体。

  教学方法:以问题情景为中心,引导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习。

  一、问题情境

  师:你知道了四种物体名称,我们来研究一下它们的数学问题。

  研究一下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分组讨论)

  二、建立模型

  1、分组研究讨论。

  学习要求:(1)讨论这些物体摆放的不同。

  (2)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你们的研究结果。

  2、汇报交流,初构模型。

  师:物体间位置可以用上下左右来分析,在小组中交流、汇总的基础上讨论出结果,明确空间关系。全班确定一下其空间位置关系。

  3、情境迁移,再构模型。

  情境呈现:几个几何体积木。

  你说我摆,同桌互相进行游戏,随着空间位置关系确立,其积木的个数可以随之增加,说和摆的身份可以变化。

  三、解释应用

  1、 说一说,写一写。

  让学生仔细地观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正方体(正),圆柱(圆),球体(球)。再同桌互说,并用单个汉字写下来。再用空间位置关系来说。(其形状只要大致正确即可)

  2、 看一看,填一填。

  让学生自主完成。

  3、 摸一摸,说一说。

  这是一个游戏,可以让学生把操作活动与表达结合起来,可以是学生摸一个物体并说出它的名称,也可以先结合名称再支摸出相应的物体,这一活动可以分组进行。

  4、 看一看,数一数。

  对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可以用搭积木的方法先协助解答。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1、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2、 前后的关系在生活中应用。

  3、 自选一场景,进行位置关系的描述。

  五、教学建议:

  1、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这学有所用。

  2、 关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 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强调理解和感悟。

  4、 力主营造一个宽松、和平、温情的学习环境。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8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挂图、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2、初步了解并会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联系实际,引入课文

  (1)教师随手抓起一张废纸(准备),揉成一团随便扔在地上,接着问:小朋友们,老师刚刚做了什么?老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但是老师刚刚看到有些小朋友就是这样做的,同学们相信吗?不信的话,我们一起来看第18课。请小朋友们把课本翻到第48页。同时在黑板上揭题,齐读课题。学习“纸”字(请看幻灯片),带读,注意翘舌音,右边比较难写,老师板演,学生书空,并数笔画.应注意的难点是:强调"纸"字下面没有点,可以用"地下没有木屑"来帮助记忆;末笔是一个斜钩。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课桌下的纸团是从哪里来的?请小朋友们合上书本,先听录音。在听的时侯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小朋友的故事呢?

  (2)放录音,结束后,指名回答以上的问题,得到答案后,出示课文挂图。

  (3)那么丁丁、小刚和冬冬各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个问题.在读的.时候要按照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圈起来,自己想办法记生字。

  3、结合理解课文,学习生字和词语

  (1)丁丁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第1节,指名读第1节。

  ①要求回答提出的问题.

  ②学习生字(请看幻灯片)

  a、“完”:带读,跟读,指名读(板书:田字格中教师书写),说说间架结构.

  问:做完作业的"完"是什么意思?

  b、“作业”:(步骤同上).“作”字还要注意平舌音;“业”注意笔顺(学生看田字格下“业”的笔顺),带领学生书空.

  c、“成”:(步骤同上).难点是读音(翘舌)和笔顺,末笔是点.

  ③齐读这一小节.

  (2)我们来看小刚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指名读第2节.

  ①要求回答上一个问题。

  ②学习带读字“踢”(请看幻灯片)分析间架结构。

  ③齐读这一小节。

  (3)那么冬冬又是怎样对待这个纸团的呢?指名读第二节。

  ①回答。②学习生字“脸”(请看幻灯片),分析间架结构。③齐读第3小节。

  4.巩固生字和新词

  (1)出示生字和新词卡片,抽读(纠正),带读。

  ? ? ??(2)书写指导,重点是“纸,业,成”。

  5.作业:朗读并抄写课后的生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5-06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案01-02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02-07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07-15

小学一年级语文《浪花》教案05-04

小学一年级语文落叶教案05-04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14

小学一年级美术教学教案03-21

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教案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