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4 12:57:4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语言活动教案锦集六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秋天到了,树叶一片片的从树上飘落了下来,孩子们外出游玩总能捡到漂亮的树叶,每片树叶的不同使他们体验了快乐,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孩子们多“叶子”这一主题很感兴趣,在主题中通过对叶子的种类、形状、颜色的观察,通过各种丰富的叶子游戏,也通过对叶子的联想,我们使孩子在秋天落叶的情境下自然放松的收获学习着。为了更好的挖掘这一主题下的教育资源,我收集了许多与叶子有关的故事、诗歌、游戏,力求丰满该主题。因此我选择了散文诗《小树叶》这样一个活动。在这首优美的散文诗中包含了很深厚的教育因素:既可以让孩子感受诗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又可以使孩子体验散文诗中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情感。在这个活动中我的重点放在对散文诗语言美和意境美的感受上,能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并有感情的进行朗诵;难点则在于对诗中角色情感的体验上。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体验作品中的`情感。

  2、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3、理解并掌握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准备:

  1、与散文诗内容相关的背景图片一张(画有山、水、花、树、风).

  2、与内容有关的活动的角色图片(小树叶、小蜜蜂、风)

  活动过程:

  1、营造氛围,激发兴趣,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1)、教师以神秘礼物的形式展现小树叶,设置悬念:小树叶会说话吗?

  (2)、教师第一遍朗诵散文诗,初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教师: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树叶说了什么?

  (3)、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教师:诗里说了件什么事情?小树叶听到风说的事情后是怎么做的?

  2、操作教具欣赏,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1)、幼儿人手一片小树叶,伴随教师操作教具再次欣赏。

  教师:现在我们都把小树叶放在耳朵边,安静认真地欣赏散文诗,一起来看看小树叶的家是什么样的?

  (2)、教师操作教具,幼儿欣赏。

  (3)、情感体验:听了这首优美的散文诗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体验小树叶帮助朋友的自豪的心情)

  3、创设情境,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散文诗。

  (1)、教师创设情境,幼儿扮演小树叶,听配乐诗进行表现。(鼓励孩子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2)、分角色进行表演,有感情朗诵。(要求孩子注意朗诵的技巧,体现散文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4、情感升华,结束活动。

  教师:你喜欢诗中的哪几句?为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谜语的基本形式,尝试独立地创编动物谜语。

  2、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有节奏地念谜语的快乐,在创造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PPT、动物图片、谜语箱、音乐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物好朋友,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教师出示谜语箱)他们都在这里面呢!嘴尖尾巴长,偷油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老鼠你知道它是谁了吗?

  (2)教师与幼儿一同分析谜语:你们为什么会猜出是老鼠呢?一般动物谜语有几句?动物谜语一般是四句,在四句中要把动物最明显的特征说出来,使别人能猜出来。

  二、出示PPT,学习新谜语。

  (1)有个妈妈真奇怪,身上带个大口袋。不放萝卜不放菜,里面放个小乖乖。--袋鼠知道它是谁了吗?

  (2)换谜语。幼儿通过谜语游戏,进一步了解动物谜语的基本特点并熟练其结构。

  头上两根毛,身穿彩花袍。飞舞花丛中,快乐又逍遥。--蝴蝶头上长着树杈杈,身上绣着梅花花。四腿一抬跑得快,浑身是宝人人爱。--梅花鹿三、观看PPT,看图片尝试谜语创编。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创编,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

  (2)幼儿不看图,在音乐下自由创编。

  四、结束部分。

  师幼以合作创编的方式进行猜动物游戏。

  五、活动延伸。

  下一次游戏活动时我们再根据图片创编更多的谜语吧!

  活动反思:

  1、在第二环节中,我提供了一些动物拼图,让幼儿拼拼找找,鼓励幼儿互动学习,引导他们进行探究活动,促进主动学习,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一个平台。

  2、以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在“学学小动物”、“动物找家”的游戏情景中,通过让幼儿模仿、扮演喜欢的动物角色,送它们回家,使幼儿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掌握了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也满足了幼儿好模仿的天性,促使孩子主动地参与。

  3、注重材料的层次性,使幼儿充满了好奇、内心萌发试一试的欲望,并体现了生生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教育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内容:

  大班新授诗歌:小狗抬花轿(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感知老虎与小狗的强弱之差,体验小狗被老虎欺负后的心情,从小学会关心弱小。

  2、大胆创编小狗战胜老虎的情节,并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

  3、认真观察画面并参与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电脑一台。

  四、活动过程:

  (一)感知、理解诗歌前半部分内容

  师:今天,我们一起看动画片,你们高兴吗?

  1、 出示画面(1)

  提问:

  a画面中有些什么?(感知高山、大树、花轿)

  b你能用好听的词语来说吗?(美丽的花轿、绿绿的大树等)

  c花轿里坐着谁呢?幼儿猜测。

  2、 出示画面(2)

  提问:

  a大老虎坐着轿子想干什么?

  b学学老虎叫。这只老虎的叫声这么响亮,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老虎呢?

  c大老虎会让谁来抬轿子呢?

  3、 出示画面(3)

  提问:

  a为什么叫8只小狗来抬花轿?

  b 这只凶猛的老虎坐在花轿里它的

  心情是怎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c 老虎这么舒服,抬轿子的小狗心情是怎样的.?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二)讨论、创编故事情节

  1、小狗吃力地抬着轿子往山上走,只听见“哎呦”一声,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找个朋友一起说一说。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猜想。

  2、师:我们一起看下去。

  逐一出示画面(4、5、6),一边播放一边和幼儿一起讲述。

  3、个别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4、小狗能忍受大老虎的欺负吗?怎么办呢?我们大家一起帮帮小狗,好吗?

  5、幼儿讨论小狗战胜大老虎的办法,老师参与幼儿的活动,聆听幼儿的讲述,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幼儿完成讲述。

  6、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2、3名)

  7、像你们说的一样吗?我们让小电脑告诉大家。连续播放半自动化面(6、7、8、9),把你看到的讲给大家听。

  8、完整播放课件

  9、你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10、你能为故事起个名字吗?

  )学习儿歌

  1、老师示范朗诵一遍。(播放半自动化面)

  2、幼儿看画面跟诵一遍。

  3、幼儿独立朗诵一遍。

  (四)活动延伸

  下次,我们来学习《小狗抬花轿》的歌曲,好吗?

  附: 小狗抬花轿

  八只小狗抬花轿, 老虎坐轿把扇摇,

  一只小狗摔一跤, 老虎对它踢一脚,

  小狗气得汪汪叫, 老虎却在睡大觉,

  小狗抬轿到山腰, 想个办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抛, 老虎摔了一大跤。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良好的阅读常规。

  活动准备:

  1.音乐——谁的耳朵。

  2.驴、马、象、猫、猴、狗的图片。

  活动重点:

  幼儿了解小动物耳朵的特点。

  活动难点:

  能朗诵出问句的语气。

  活动过程:

  师:今天森林里要举行一场音乐会,老师带你们去听音乐会好吗?那现在我们就跟随音乐一起进入森里吧。

  一、以游戏引入。

  音乐游戏:《头发肩膀膝盖脚》

  师:在音乐会开始之前,请小朋友和我一起来做个游戏。

  提问:

  1.小朋友唱歌的时候,提到的可以听声音的.器官是哪一个?

  2.小朋友的耳朵在哪里呢?摸一摸

  3.耳朵都有什么作用?

  二、引导孩子说儿歌第一部分。

  师:今天不仅有我们小朋友来参加这场音乐会,还有几个小朋友也来了,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谁?

  出示图片:驴、马、象

  提问:谁的耳朵长?谁的耳朵短?谁的耳朵遮着脸?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驴的耳朵长、马的耳朵短、象的耳朵遮着脸。

  三、引导幼儿说儿歌的第二部分。

  师:还有谁参加了这场音乐会呢?我们以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图片:猫、猴、狗

  提问:谁的耳朵尖?谁的耳朵圆?谁的耳朵听得远?

  引导幼儿比较得出:猫的耳朵尖,猴的耳朵圆,狗的耳朵听的远。

  四、分组以问答的形式来说儿歌,教师图片引导。

  五、感知音乐。

  师:观众们都到齐了,音乐会现在开始

  !在听音乐会的时候,请小朋友用心听歌词,看你有什么发现。

  播放音乐:《谁的耳朵》

  师:音乐已经听完了,你有什么新发现?(歌词和儿歌内容一样)

  七、游戏:找耳朵

  让幼儿将动物的头像与耳朵进行匹配。

  八、阅读常规:幼儿随音乐取书、翻书、

  九、问题延伸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小动物不一样呢?

  十、带幼儿退场

  师:我们一起去森林里找一找,还有哪些小动物的耳朵和其它的

  小动物不一样吧

  唱着儿歌退场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凯米的情绪变化。

  2、能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幼儿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给你一个惊喜》。

  小朋友们,请你们猜一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惊喜呢?

  2、幼儿自由猜想。

  二、教师结合挂图分段讲述故事。

  1、教师讲述故事至“像两只熟透的桃子”,提问:

  (1)狮子凯米长了一头怎样的头发?

  (2)后来凯米的头发发生了什么变化?

  2、教师讲述故事至“没有吭声”,提问:

  (1)凯米为什么不和小伙伴们一起玩?它的心情怎样?

  (2)凯米的小伙伴们会想什么办法呢?

  3、教师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1)凯米的小伙伴们做了一件什么事?

  (2)它们为什么把头发剃光?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感受凯米的情绪变化。

  1、教师提问:

  (1)凯米哭了几次?

  (2)第一次哭是为什么?第二次哭又是为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凯米的两次哭来理解凯米的情绪变化。

  四、幼儿尝试复述故事。

  附故事:给你一个惊喜

  狮子凯米长着一头长长的、亮亮的金发,看起来可俊了。可以说,它是狮子家族里长得最俊的“美狮子”。

  可是,凯米在生了一场大病之后,那头金发开始大把大把地往下掉。到后来,一头金发全掉光了。阿美独自关在屋子里,对着镜子,看着自己难看的光头,伤心地哭了起来。哭呀哭,哭得两眼又红又肿的,像两只熟透了的桃子。

  “凯米,咱们钓鱼去吧?”它的伙伴在窗外叫他。自己变成了难看的光头,怎么出去呀?

  “不去!不去!”凯米的嗓音里带着哭腔。

  “凯米,咱们踢球去吧?”它的小伙伴又在窗外喊它。

  凯米干脆钻进被窝里不吭声。

  不知过了多久,“叮――”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阿美拎起了电话,听筒里传来伙伴们的声音:

  “凯米,你不是最喜欢钓鱼的吗?今天为什么不去呀?”

  “凯米,我们的足球比赛就等你来守球门了,快来呀!”

  凯米哭丧着脸,没吭声。

  “凯米,你伸出脑袋来看看,我们要给你一个惊喜!”那是一个脆生生的嗓音。

  凯米最后忍不住,就慢慢地从窗口探出一双眼睛。

  哗!出现在它眼前的小伙伴们,都剃光了头发,一只只光着脑袋在阳光下闪着光。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柚子皮展开想象,根据柚子皮的外形联想出多种物体,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实物:半个柚子皮(用袋子装好)

  2、画有半个柚子皮的背景图每人一张、小动物图片、画笔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对半个柚子皮展开初步的想象。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出示装好的柚子皮,请幼儿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袋子里面装的是什么?)

  ——师:这半个柚子皮看上去像什么?(老师转动柚子皮,让幼儿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

  2、对柚子皮展开想象,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

  ——师:柚子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谁会在上面玩呀?(出示柚子皮变魔术后的图片。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一句话。

  ——请幼儿用“柚子皮,变xx,xx用它来干什么?”的句式进行描述。

  3、创编《有趣的柚子皮》的故事

  (1)、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2)、幼儿对半个柚子皮展开想象,自由添画,并选择小动物进行故事创编。

  请个别幼儿讲述

  鼓励幼儿相互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