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4 11:50:21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锦集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科学活动教案锦集7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

  2、尝试用“我用嘴巴……”的句型来进行表达。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吹的(气球、吹泡泡用具、哨子和小喇叭);唱的(话筒);吃的(糖果);有吸管的饮料;毛巾;调羹;

  2、教学使用材料:画好的嘴巴图片一张;操作材料的小照片每种一张(共7张)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相互观察 “请宝宝和你旁边的小朋友相互看一看,我们的脸上有什么?”

  (幼儿相互观察并讲述)

  师:我们都有嘴巴,那我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呢?(幼儿讲述……)

  二、提出活动要求

  1、每种东西都要去玩一玩。

  2、玩的时候要说一说:“我用嘴巴怎么玩?

  3、在玩别人玩过的东西时先要用毛巾擦一擦。

  三、幼儿实践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2、引导幼儿讲述短句:我用嘴巴……

  四、集中交流

  1、教师出示贴有嘴巴的黑板:

  提问:“你玩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幼儿讲述后,教师将各种东西的照片及时贴在嘴巴旁边)

  2、幼儿总结:现在谁能说说嘴巴有哪些本领呢? (幼儿根据自己的实践进行讲述)

  3、教师总结:我们的嘴巴真能干,又能吃又能唱还能玩游戏,嘴巴的用处可真大呀!

  五、拓展活动

  1、“嘴巴除了这些用处以外,还有其他的本领吗?”(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2、教师播放T,引导幼儿观察。

  (1)“这个宝宝用小嘴巴在干什么?”(一个宝宝在亲吻妈妈的脸)

  “你们看妈妈的脸上怎么样了?”(笑眯眯的)“我也很想有人来亲亲我,宝宝你们希望有人亲你吗?我们也来亲亲好朋友吧!”(教师和幼儿相互亲一亲)

  (2)播放再见的`两张照片:“宝宝你们猜猜看,这个宝宝在干吗?”

  教师重复播放两张照片的T,让孩子进行观察,让孩子发现其中的秘密 (用手说再见)

  “我们也来学一学。”(教师和幼儿进行模仿学习)

  3、教师总结:

  “原来我们的嘴巴除了说话、吃饭、唱歌、做游戏,还可以联络感情,小嘴巴的用处真大,我们一起去把嘴巴的本领告诉其他班级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来和嘴巴做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几种气味,知道鼻子可以闻气味,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给气味瓶找朋友活动,判断气味,学会正确闻气味的方法。

  3、喜欢阅读画面,感知鼻子的有趣用途。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不同的气味。

  2、物质准备:

  ——密封但有气孔的“气味瓶”若干(里面分别装有香水、风油精、酒、醋等);

  ——用空气清新剂在教室里喷出一个清香的空气环境。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每组一盒彩色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弥漫着香气的.活动室,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教室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教室里香喷喷的呢?

  教师:你还用鼻子闻过什么味道?

  2、进一步感知鼻子的用处。

  ——出示气味瓶,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这里有许多有趣的瓶子,不打开盖子有什么方法能知道里面藏了什么吗?

  ——幼儿闻气味瓶,学习闻气味的正确方法。

  教师引导幼儿不要将鼻子直接贴近瓶子,而是用手轻轻将味道扇进鼻子。

  ——教师:你闻到了什么味道?猜猜瓶子里是什么?

  3、给气味瓶找朋友。(尝试气味与气味源匹配)

  ——教师(出示香水、风油精、酒、醋):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味道?

  ——教师(出示气味瓶):气味瓶里也装着这些东西,请你闻一闻,然后,把气味瓶送到和它一样味道的朋友那里去好吗?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并提醒幼儿用正确的方法闻气味。

  4、讨论鼻子的用途,感知各种鼻子,知道鼻子的奇妙用处。

  ——教师:你的鼻子能闻出香水、醋、酒的气味,你的鼻子还能闻什么气味?

  ——教师:我们的鼻子用处可真大,动物的鼻子有什么用呢?

  ——师生共同阅读幼儿用书,感知人和动物(大象、猪、狗等)的鼻子,请幼儿给画面人物和动物的鼻子涂上颜色,说说,他们的鼻子是什么样子的?他们的鼻子有什么用?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反思到这节课有着不足的地方,魏老师的点评更是让我茅塞顿开,这节课我应该让孩子多说(放开让孩子说) 多做 多练(说完让孩子练习体验),老师不要限制包办,在第二个环节让孩子闻气味中,我就应该顾及到每个孩子,让他们都闻一闻 说一说。在课前准备所需东西时也要考虑到是否每个孩子都能操作到,操作的材料要丰富。在教育孩子保护鼻子的环节中,我应该让孩子们去思考,让孩子们去说一说结果。科学是比较严谨的,一定要让孩子先猜想在验证。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让小朋友在活动小认识摩擦力.初步了解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重点:

  培养小朋友对摩擦力的兴趣,发展动手能力。

  难点:

  操作技能的掌握。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积木、瓶子、笔、拔河绳等。

  活动过程:

  1.通过活动让小朋友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1)让小朋友用手搓桌面,用脚搓地面,然后说说感觉?(有一种力阻碍磨擦即摩擦力)

  (2)再让小朋友扫地,擦黑板,擦玻璃,了解扫帚与地面问、板擦与黑板间、布与玻璃之间也存在摩擦力。

  2.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三辆同样的小汽车在相向斜画的积木上往下滑,其中两个斜面上分别铺有一块毛巾,一块手

  帕,让小朋友看看想想哪辆汽车走得最快,哪辆汽车走得最慢,说说为什么?(铺有毛巾的`斜面上

  的汽车走的最慢,因为毛巾最粗糙摩擦力大。斜面上铺有手帕的汽车走得最快,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1)拧紧的瓶盖打不开怎么办?引导小朋友回忆用肥皂洗手滑溜的感觉.尝试用肥皂水把瓶子打开,因肥皂水可减少摩擦力。

  (2)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自行车链子转动不灵活怎么办?(给幼儿提供石蜡、柴油让小朋友尝试,用减少摩擦力来解决问题?)

  (3)你手中的钢笔怎样才不易被别人拔出?爬杆时怎样爬的快?(让小朋友亲自体验活动,从中得出答案:用力握紧(或夹紧、可以增大摩擦力):

  (4)在地板坎教室里走路易打滑怎么办?(穿上带花纹的鞋子,加大摩擦力)

  (5)下雨或下雪天在光滑的马路上行走,怎样保证行人车辆的安全?(可以在路上放些木屑、

  煤灰和黄沙,加大摩擦力)

  活动延伸:

  把材料放入操作区便于小朋友继续操作活动:

  评量:

  下面的问题是问增大还是减小摩擦力:为什么用力系鞋带?滑冰鞋上为什么装有铁轮子?

  活动结束:

  有些科学概念在活动中的出现,不是让小朋友掌握,而是便于老师理解指导,因小朋友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应在实验活动和游戏活动小渗透科学知识,目的在于激发小朋友的兴趣,懂得粗浅的道理。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杠杆省力的原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木棒、积木、重物、记录卡、水彩笔、浆糊、抹布、用力标志(大小不等的圆片)。

  活动过程

  1、导语:小熊要盖新房子,它买了许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动,我们去帮助它吧! 说一说,用什么办法来运材料。

  (1)我用双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2、试一试,哪种方法用的力气小。

  幼儿使用各种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点。

  (1)使劲用双手抱重物。

  (2)弯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3、说一说我的发现。

  (1)抱最费劲,汗都流出来了,拉有一点费劲,推只有一点点费劲,撬很轻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点点汗,推不费力,撬更不费力。

  (3)抱要费力气一些,拉要稍微费力气一些,推费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费力气,轻轻一下就行了。

  4、我的实验过程。

  让幼儿用省力的`办法帮小熊把材料全部运过去。

  注意事项

  1.使用木棒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2.给幼儿提供的重物以不超过三名幼儿抬起的重量为宜。

  3.提供作支点的积木高度要适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时,支点应随重物一起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因此,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探索活动。

  2.初步感知一些惯性现象。

  3.培养探究科学现象的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积木若干。

  2 . 一元的硬币若干、直尺。

  活动过程:

  1.摆积木。

  "摆积木,盖高楼",教师带幼儿把积木摞起来。

  教师:不好了,看,从下往上数第四块积木缺少了一角,这样楼就不坚固了,我们要把它拿出来。(一动,积木会倒塌。)教师:精心垒起来的积木一动就倒塌了,幼儿会很沮丧。

  接着引导幼儿去垒一个硬币塔。

  积木楼一动就倒塌了,我们就垒一座可以动却不倒的硬币塔,好不好?

  2 . 不倒的硬币塔。

  在光滑的'桌面上垒起10枚一元的硬币塔。

  教师:小朋友,我想拿出最下面的一枚硬币,但是不能让硬币塔倒掉。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引导幼儿思考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动手实验。

  教师用尺子迅速击打最下面的一枚硬币,最下面的那枚硬币弹出去了,让幼儿观察剩下的9枚硬币倒了吗?(没倒。)引导幼儿试着做一做。(有的幼儿可能会成功,有的可能会失败。)教师:为什么做的时候,硬币塔还是会倒塌呢?

  引导幼儿反复实验,探求其中的原因。

  3.探索。

  教师:为什么硬币塔不会倒呢?

  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这是物体具有惯性。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中班科学:马路上的车

  设计意图:

  幼儿天生对富有动感的对象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对象极易进入他们的视线。快与慢,所表达的速度现象正是存在于动态过程之中。

  环境中的快与慢无处不在,马路上的车速度有快有慢,动物行走有快有慢,人的运动有快有慢,就连吃饭、洗手、穿脱衣服的速度也有快有慢......《纲要》指出,“教育活动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车是幼儿熟悉并喜欢的物体,为了引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快慢现象,感知事物的差异性,思考为什么有快有慢,于是,我们选择并设计了此项中班科学活动《马路上的车》。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多种方式体验速度的快慢,学习运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快慢,初步了解快慢的相对性。

  2、学习记录车辆行驶的快慢现象。

  3、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与氛围中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马路上的车》(一)(二)。

  2、学具:记录盘25个;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磁性卡片若干;小汽车方向盘模型、摩托车、自行车车头模型各9个。

  3、场景布置:操作区、马路

  活动过程:

  一、 比一比。引出快、慢,幼儿初步感受速度有快有慢。

  1、教师介绍游戏名称和玩法:孩子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摸摸xx跑回来”。老师说摸摸大门跑回来,你们就跑去摸摸大门,看谁最先跑回老师这里。

  2、幼儿游戏一次后,教师提问:谁最先跑回老师这里?为什么?幼儿说出跑的速度有快有慢。

  3、幼儿再进行游戏二次。

  二、 看一看,说一说。初步理解车辆行驶的速度有快有慢。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有趣的录像,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有什么?

  1、观看多媒体画面(一),提问:

  (1)你看到画面上有什么?

  (2)画面上的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在干什么?

  (3)它们谁跑得快,谁跑得慢,请小朋友先猜一猜,把你的想法和身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2、观看多媒体画面(二),提问:

  (1)小汽车比谁跑得快?小汽车还比谁跑得快?

  (2)摩托车比谁跑得快?

  三、学一学,演一演。学习运用两两比较的方法区分快慢,进一步感受、体验速度的快慢是相对的。

  1、学一学。

  师:我们来学一学这些车是怎样跑的?它们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小汽车跑得快快的,用小碎步快快地前进;摩托车跑得慢一些,打开双脚跨上摩托车,用稍慢的'速度前进;自行车跑得最慢,抬高双腿用力踩,慢慢地前进。

  幼儿用动作模仿不同车的行驶方式,并控制速度。

  2、演一演。

  老师与五位幼儿自选一种车的模型,并自由选择一种与自己不同的车两两结成车队,进行车速表演。其它幼儿当指令员发口令,游戏结束后师幼共同小结表演情况:小汽车和摩托车比,小汽车快,摩托车慢;摩托车和自行车比,摩托车快,自行车慢;小汽车和自行车比,小汽车快,自行车慢。

  四、比一比,记一记。引导幼儿把观察表演的结果记录下来。

  1、介绍记录盘、操作材料、操作要求。

  师:每个小朋友有一个小篓子和一个记录盘,小篓子里有许多的车,记录盘上有两条马路,每条马路前面有一个小动物,马跑的快作为快标记,乌龟跑的慢作为慢标记。请小朋友把刚才看到的表演结果记录下来,先想一想,什么车和什么车比,它们谁快谁慢,把跑得快的车放在快标记后面,跑得慢的车放在慢标记后面。

  2、幼儿进入操作区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记录情况。

  五、玩一玩。幼儿在游戏《愉快的旅行》中根据音乐快慢的变化控制车速。

  1、幼儿自主选择一种车的模型。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并进行安全教育,幼儿按要求进入场景二——马路。

  师:小汽车跑得最快站在前面,摩托车比小汽车慢,站在小汽车的后面,自行车速度最慢,站在摩托车后面。我们去旅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车要跑在马路上,并注意保持车与车之间的距离。

  3、幼儿根据音乐快慢的变化控制车速进行游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并发现磁铁能吸铁制品的特性。

  2、能初步尝试用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记录表,道具图片。

  2、操作学具:磁铁、积木木头类:积木 塑料类:尺子 纸类:餐巾纸 铁制品:曲别针、钉子,夹子

  活动过程:

  1、 导入猜谜语,出示磁铁,引入活动通过看ppt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并具体讲解

  2. 做实验 磁铁宝宝找朋友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磁铁宝宝是来找朋友的`,它想与被它吸住的物品做朋友。

  通过做实验来让小朋友知道磁铁的用途,完成表格填写。

  3. 通过实验钉子、曲别针,夹子是磁铁的好朋友。 磁铁有磁性,能吸起像钉子、曲别针这样的含铁的物品。不能吸起像积木这样的木制品、纸巾这样的纸制品、尺子这样的塑料制品、玻璃球这样的玻璃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