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学一年级的教案范文锦集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的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力,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3、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顽强意志和良好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讲解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学教具:儿童作品、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并板书。
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手风琴》、《骑上创意脚踏车》、《大公
鸡》、《我和妈妈一起做运动》、《沙滩》、《吃草》、《风景》
a、教师演示讲解欣赏方法。
b、分组讨论。
小朋友们用笔记录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你喜欢这些作品中的哪一幅?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c、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学生讨论过程,教师辅导。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第2课:我的小画箱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使用画箱中的美术工具。
2、在制作、观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教学难点: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探究质疑——合作解答——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作业展示。
教学课时:两课时
作业要求:
运用折、剪、添画等方法制作一本小画册,注意每幅图中剪制合页处的巧妙衔接。教学注意事项
1、在剪制小画册时,可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多刀,勿剪断。添画时候应注意在画页剪开处衔接的形与色恰倒好处。
2、制作的示范小画册,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的绘画表现提供参考。
材料准备:
1、学生:白纸多张、剪刀、颜色笔、双面胶、书
2、教师:多媒体课件、示范画册、学生活动画册、剪刀多把、颜色笔多盒、双面胶、标题多张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两步思维过程。能用凑十法正确计算8加几的式题。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计算方法。
课前准备
教具:磁铁黑板、红花、黄花图片、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学具:8根绿色小棒、4根红色小棒、8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连算。
8+( )=10 8+( )=10 8+( )=10
10+4=( ) 10+3=( ) 10+7=( )
8+2+2=( ) 8+2+5=( )
8+2+6=( ) 8+2+8=( )
3。口算。
9+4= 9+7= 9+5=
9+3= 9+6= 9+8=
师问:9+6 9+8你是怎样想的?
师指8+( )=10问:8加几等于10?板书:2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我们已经学了9加几的加法,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凑十法)
今天我们还用凑十法来学习8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8加几)
1。教学例1。
出示例1 8+3=11
(1)出示黄花、红花图。
师说:根据图上黄花、红花的个数,请同学们编一道加法应用题。
指名学生编出:格子里有8朵黄花,格子外面有3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师问:要求一共有几朵花,怎样列式?(板书:8+3=)
师问:8+3这道题怎样计算?同学们可以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
指名说计算方法。
(2)直观演示。
师说: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好,计算8加3时,可以用我们学过的9加几的凑十法来计算。
老师边说边演示:格子里有8朵黄花,如果把格子里凑满10朵需要放几朵?(放2朵)那就把8和几凑成十?(8和2凑成10)把外面的3朵红花分成几朵和几朵?(分成2朵和1朵)拿走2朵放在格子里,8加2得几?(8加2得10)10朵再加几朵?(10朵再加外面剩下的1朵)10加1得几?(10加1得11)所以8加3等于11。
(3)讲计算过程。
请一个同学把计算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式子上用连线表明。
师问: ① 为什么要把3分成2和1?
② 计算8+3时怎样想?
引导学生说:这样想:
① 先把8凑成10,把3分成2和1。
② 8加2等于10,
③ 10再加1等于11。
2。教学例2。
出示例2 8+4= 8+7=
(1)摆小棒,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根绿色小棒,右边摆4根红色小棒。(老师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出小棒)
师问:谁能看图直接列出加法算式?(板书:8+4=12)
师问:8加4等于12,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移动小棒,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多少?谁来试试?
指名上前移动磁铁小黑板上的小棒。
师问:你们都看清楚了吗?请你们摆一摆自己的小棒,是不是一眼就能看出8加4等于12。引导学生这样摆:把4根红色小棒分成2和2,再把其中2根推向8根绿色小棒一边。老师连线:
学生自己小声说计算过程。
(2)摆圆片,算一算。
师说:左边摆8个黄圆片,右边摆7个红圆片。(指名一个同学同时在磁铁黑板上摆圆片)
看图,自己小声说加法算式。
指名说算式:8+7=□
师问:8+7怎样想?请同学们边摆圆片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一个同学上前边摆边说计算过程。
指名看算式说计算过程。
师问:8加7时,为什么要把7分成2和5?
3。教学例3。
出示例3 想一想:
8+5=□ 8+6=□ 8+8=□
师说:刚才我们计算的这几道
8加几的题都是把后面的加数分成2和几,2和8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几就是十几。
现在老师再出几道题,不看图、不摆实物,看谁会算?
教师出示:8+5=□ 8+6=□ 8+8=□
两人一组说一说每道题怎样想。
老师点题,指名口算,并说计算过程。
4。教学例4。
出示例4 8+9=□
(1)师问: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归纳出两种方法:
① 把9分成2和7,2和8凑成10,10再加7等于17。
② 9+8=17调换加数位置,8+9也等于17。
(2)师问:你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小组讨论。老师行间巡视,听取意见。
指名说讨论结果:第二种方法好。
师问:为什么说第二种方法好?(第二种方法简便)
师说:你们真聪明,会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5。小结。
提问:
(1)今天我们学的是几加几的题?
老师指课题:8加几
(2)我们计算8加几时,应先把8怎么样?(把8凑成10)
(3)凑10后再怎么办?(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分出的2和8凑成10,10再加几就是十几)
(4)8+9这道题怎样想?(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教师小结:8加几,先把8凑成10,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8加2等于10,10再加几就等于十几。这就是我们要求的数。
三、巩固反馈。
1。看图写算式。
2。口算。
8+2+2= 8+2+6= 8+2+5= 8+2+3=
8+4= 8+8= 8+7= 8+5=
师问:上面每组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3。移动8,每次加上卡片上的数。(学生举数字卡片回答)
4。猜一猜,花是几?
8+3= 8+9= 8+5=
8+7= 8+6= 8+8=
8+10= 8+2= 8+4=
8加几是在已学过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难度不大,所以在设计教案时,重点引导学生将已学过的凑十法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节课的复习准备的设计都是为新课铺垫。这节课的教材共安排了四个例题。在设计教案时是这样安排的:例1,通过观察小花图,看老师演示,使学生清楚地看到8加几的凑十法是8和2凑成10。例2、例3,老师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例4,老师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大数的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说一说想的过程,而且要面向全体,达到人人会说,人人都能掌握凑十法的目的。
巩固练习的安排分三个层次进行练习。第一层次是看图列式计算。第二层次是基本练习。第三层次是抢答,要求学生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探究活动
加法转盘
活动目的
通过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熟悉8加几的计算。
活动准备
一个形如下图的转盘(黑色圆圈及箭头可转动)。
活动过程
1。教师将转盘悬挂在黑板(墙壁)上。
2。学生依次转动箭头,计算8与箭头停住时所指数字的和。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可爱的校园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1.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数具有表示物体个数的含义和作用。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有序化。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教学。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我们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你们喜欢我们的学校吗?
活动一:我们的校园
1.在我们的校园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们的校园里有操场,我们的学校里有老师,我们的学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带有数字的话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吗?
教师:对了!你们说的真好!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的树、许多的花、许多的教室和老师,我们要在校园里共同生活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大朋友,如果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我好吗?
活动二:动物王国的校园
教师:动物王国的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都高兴地来到学校,你们想到它们的学校看看吗?(想)
1.出示主题图
2.观察小动物
(1)你们都看到有哪些小动物来上学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们能数一数这些小动物都有几只吗?(有6只小熊)
(3)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是6只小熊吗?(师生共同数)
(4)有几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们的老师是谁呀?(大象)
(7)有几位老师呀?(1位)
3.用带有数量的话说一说
在动物王国的学校里你还看到了什么?能用带有数量的话说说吗?
怎么数就能不丢不落?(可以把数过的标上记号,也可以从左到右数)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复习字词、巩固练习。会用“勇敢”说一句话。
2.全文,通过导行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胆大、勇敢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卡片认读生字词梧。
(2)比一比,再组词。
完()院()听()诉()
(3)做《课堂作业本)第3题,读读写写。
(二)课文,深化导行
(1)指名朗读课文。
(2)齐读课文。
(3)妈妈为什么说南南真勇敢?
(4)还有哪些行为也是勇敢的表现?你能举个例子来说吗?
(5)讨论课后练习第3题,说说图上画着什么?他们勇敢吗?为什么?用“勇敢”说一句话。
(6)指导《课堂作业本》第7题。
①仔细观察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②这位解放军叔叔勇敢吗?
③用“勇敢”说一句话。
(7)你是否是一位勇敢的孩子?请小朋友看课后练习第4题“你能做到吗?”能做到的'打钩,井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到勇敢和不胆小的?
(三)看图编故事
要求:看图用自己的话,加上自己的想像。
(1)自由说。
(2)指名说。
(3)同桌互说。
(4)指名说,同时进行想象表演(一人扮南南,一人扮妈妈)。
(四)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第6题:读写句子。
(2)听写本课生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数和大约几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愿望
1、有哪位小朋友知道你早上是什么时候起床,晚上什么时候睡觉?
2、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3、小结: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妈妈看了钟表告诉你的,有的小朋友是自己看了钟表知道时间的。看来,钟表在生活中作用还真不小。你们愿意和它交朋友吗?那今天我们就来认钟表。(板书:认钟表)
二、 小组合作,自主探索
1、初步认识钟面
(1)瞧,一家钟表店开张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看,这儿有一个钟,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
(2)说的真好,钟面上有12个数,还有两根针,一根长针叫分针,短针叫分针。
2、初步认识整时
(1)那这个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你知道?(出示:2时的钟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真聪明,分针指着12,分针指着2,这时我们就说是2时。
(2)那么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练习巩固:4时 6时 10时)
(3)观察它们的时针和分针,你发现了什么?(分针都是指着12,时针指着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
(4)看,钟表店里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钟。
第一个是小闹钟,它表示的是几时呢?你是怎么看的?
第二个是电子钟,它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那像这样直接用数来表示时间的方式,你还在哪里看到过呢?
第三个是手表,它表示的是几时?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在这里,我们发现这三个钟都是表示几时呢?看来,同一个时间表示的方法还真不少。
(5)那你能根据每幅图中钟表上表示的时间说一说,这些小朋友是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吗?请同桌小朋友互相说说。
(6)说的真不错,象这些时间都是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这样的时间都会认了吗?好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拨一拨。
请小朋友拿出你的学具钟,第一个拨3时。好了吗,你是怎么拨的呢?(学生说,教师演示)
第二个,拨12时。好了吗,谁到上面来拨拨看?他拨的对吗?和他一样的举手。
第三个,请小朋友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你拨了几时?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时间?
3、认识大约几时
(1)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看整时,不是整时的`时间又该怎么看呢?
(2)观察一下,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
(3)哪个小朋友可以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
(4)那每一个钟面的时间是多少呢?
(5)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是大约7时。(出示:大约7时)
(6)那这几个钟面你会看吗?
第一个,为什么是大约3时?
第二个,为什么是大约6时?
第三个,为什么是大约10时?
小结:对呀,几时不到一点或几时刚过一点,我们都说成是大约几时。(板书:大约几时)
4、总结,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它能告诉我们什么?你又能知道了什么呢?
三、 实践应用,质疑反馈
1、画一画
(1)小朋友们说的真好,现在钟表店里的小熊想请大家帮个忙。瞧,这些钟表都坏了,你能帮它修一修吗?下面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7页,看第5题,把这些表上少的指针画上去。
(2)说说你是怎么添的?为什么?
2、议一议
(1)你们真能干。下面我们要来认识一些小朋友,你能分别说说他们是什么时候在干什么吗?可以先自己说一说。
(2)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
(3)介绍:因为一天有24个小时,时针一天要转两圈,所以有两个10时,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3、想一想
时针和分针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走,所以我们小朋友应该珍惜时间。那怎样才是珍惜时间呢?
四、 拓展延伸
回家后请小朋友们和父母一起制作一张作时息间表。争取做一个珍惜时间,会合理利用时间的好孩子。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8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8,知道8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8以内数的大小,掌握8的组成,认识8的序数含义.
2.初步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观察、操作能力.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重点
掌握8的组成,正确书写8.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摆出学过的数字.(学生在桌子上摆数字卡片)
正着读一读,再倒着读一读.
问:比7小的数有哪些?和5相邻的数是几和几?7的前面是几?7的'后面哪?今天我们就来认识8
板书课题:8的认识
探索新知
1.出示:8
师:你们看,8像什么?(小葫芦)今天我们就像认识7一样认识8,你想学习8的哪些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数数、8以内数的顺序,比较8和其它数的大小、 8的组成等)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学习这些知识.
2.认识8的含义
出示教材40页8的主题图.
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教育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注意安全)
谁愿意来教同学们数数?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带大家数图上物体的个数.(8个救生圈、8个人、8顶泳帽)
你还能用别的方法表示8吗?
学生可以用8说一句话,也可以演示摆学具(如:摆8根小棒、8张卡片等).
3.数序及比较大小
师:谁为大家介绍一下,8以内数的顺序是怎样的?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介绍,说一说8为什么排在7的后面.
出示直尺图2,让学生按顺序读出尺子上的刻度.
学生再拿出直尺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0到8各数的位置.
出示点子图3.
问:7和8比,谁大?你是怎么比的?
板书:7<8 8>7
4.区分基数与序数
演示动画基数、序数.
师: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你们看都谁来了?一共来了几个小动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1、2、3、8.下面我们以组为单位做抢答游戏,小动物提问题,你们抢答.(如,小青蛙:呱呱呱,我是谁?从右数我排第几?)
5.8的组成
让学生自己摆学具,总结出8的组成情况,然后集体交流.
问:谁愿意到前面来演示一下,8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找学生到投影前演示.
共同总结出:
练习:两人一组,拍手说8的组成.
6.学习写8
师:我们认识了8的含义,那么怎样才能写好8呢?下面请看大屏幕.
(演示动画8的写法)
学生练习在书上写8,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巩固练习
1.按顺序填空
2.出示
☆☆▲□▲☆☆▲☆▲▲☆☆☆
一共有()颗☆.
在左起第()个.
在右起第7个图形下面画.
任意圈出3颗☆.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教案08-27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11-27
小学一年级教案《画风》04-11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10-29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11-05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案10-21
小学美术一年级教案01-06
小学一年级教学教案11-24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案11-29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