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教育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特征。
2、进一步学习根据教师的提问,表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3、乐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小鸡的生长过程,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一段音乐、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60——26、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做小鸡“叽叽叽叽”的动作,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猜猜这是什么小动物呢?
二、新授部分。
1、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了解小鸡的生长过程。
教师:你知道小鸡是怎么来的吗?鸡蛋是怎样变成小鸡的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谁在孵蛋呢?(母鸡妈妈)
教师:鸡蛋有什么变化?(裂开了、破裂了)
教师:鸡蛋怎么会破呢?谁在里面?(鸡蛋里面有小鸡)
教师:小鸡是用什么啄破蛋壳的呢?(小鸡是用嘴巴啄破蛋壳的)
教师:你看到小鸡了吗?蛋壳裂开了,它的身体是在蛋壳里还是蛋壳外呢?
教师:哇!小鸡推开蛋壳,出来了,我们仔细看看它的眼睛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小鸡站起来了,羽毛怎么样了呀?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鸡叫。
2、引导幼儿了解小鸡长大后的样子,知道它与公鸡、母鸡的区别。
教师:小朋友们知道,小鸡长大后是什么样子的呢?(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
教师小结:小鸡还小的时候分不清楚有什么不同,等小鸡长大以后有的.长成公鸡、有的长成母鸡,公鸡的鸡冠更大,尾巴更长,母鸡的鸡冠更小,尾巴更短。
教师:小鸡和公鸡有什么不一样?公鸡是怎么叫的呢?
教师:小鸡和母鸡又有什么不一样呢?母鸡怎么叫的?
三、游戏;小鸡长大了。
游戏玩法;
幼儿随音乐用动作表现小鸡生长的过程,教师用语言进行提醒。最后,
当教师说:“小鸡变、变、变”时,幼儿用动作或用声音变成公鸡或母鸡。
效果分析: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受、了解风速的不同。
2、愿意积极交流自己对风的印象,了解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
活动准备:风车、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师:看,今天朱老师带来了什么?(风车)
师:风车可以转吗?风车为什么能够转起来呢?
师小结:原来是因为有风吹着,所以风车就转起来了!
二、尝试用不同的风力转动风车,感受风力的不同对风车的影响。
1、引导幼儿用身体制造出风。
师:怎样用我们的身体制造出风呢?
2、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制造出风。
如:用手扇出风。
3、引导幼儿用嘴吹气制造出不同大小的.风带动风车转动,观察风力不同对风车转动的影响。
师:你每次用嘴制造的风力大小一样吗?
师:风车转动的情况一样吗?怎么不一样?风力大小和风车转的速度有关吗?
师小结:当我们风吹得大,风车就转得快,风吹得小,风车就转得慢些。
三、通过故事,了解风力大小对事物产生不同变化。
1、教师讲述故事。
师:风力大小对事物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呢?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风娃娃的故事》。
师:故事中风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都做了些什么?你喜欢风娃娃的哪些事呢?不喜欢它做的哪些事?(教师根据孩子们对故事中的风进行小结)
2、迁移幼儿生活经验,交流、讨论自己对风的印象。
师:你还见过哪些风?他们怎样?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四、了解风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与危害。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观察哪些是有好处的风,哪些是没有好处的风。
师:你喜欢图片上的哪些风?不喜欢哪些风?为什么?
师:我们怎样可以减少不好的风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呢?
师小结:我们可以加强天气监测并及时预报,提醒大家在不好的风来之前做好防范措施,还可以在我们多植树,树能够挡住一些风,这样带来的危害就更小。
2、教育引导小朋友从现在开始要学好本领,想出更多的好办法让风比现在更加听话、更有用、多做好事、少做坏事。
师小结:生活中有一些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危害的风,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知识,防止不好的风破坏我们的生活。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哪些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人体哪些部位特别怕痒。
2.在相互挠痒的过程中得到情绪的宣泄和释放。
活动准备:
海面、羽毛、毛笔、积木、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哪里最怕痒
1.师:小朋友们,你们和爸爸妈妈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是怎么玩的?
2.那你们想不想和好朋友一起玩一玩?
3.请你和旁边的好朋友相互逗一逗、挠一挠,找找他身上哪些地方特别怕痒,帮他贴上即时贴。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page_break] 5.交流:请你说说你身上哪些地方最怕痒?还有其他怕痒的地方吗?(教师在人体结构图上贴上即时贴)
6.师:觉得脖子特别怕痒的.请举手,看看有多少……(单数、双数)
7.小结:小朋友们都找出了身体上的脖子、胳肢窝和腰这几个地方特别怕痒。
二、痒一痒
1.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有什么?
2.海绵摸上去怎么样?毛笔摸上去怎么样?……
3.待会儿就请你们找找哪些材料碰到皮肤上特别的痒,把它们记录下来。
4.(出示记录表)谁看懂了?可以怎么记录?
5.小结:请你和好朋友用这些材料在皮肤上相互挠一挠,在使你感觉特别痒的材料下面画上一个简单的标记。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展示各组记录表,出示大记录表)
我们一起把找出来的材料统计一下,觉得海面痒的有几个?一起数一数;还有几种材料谁愿意来统计一下?
8.师:仔细观察这张大统计表,你们发现哪几种材料特别能引起痒的感觉?为什么?
9.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软绵绵的、毛茸茸的东西碰到皮肤上就觉得特别痒,而一些硬硬的东西就不太觉得痒。
三、经验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碰到皮肤上是很痒的,我们回去找找看,再和好朋友一起挠一挠好吗?
修改意见及建议:
1第一环节中的举手数数去掉,只要目测一下,小结一下让幼儿了解就可以了。
2.教师表述的时候要更明确、规范,体现出“怕”痒。
3.材料的质地感觉这个环节省略,教师出示材料之后直接引导幼儿探索,在探索完成之后再说说材料的质地是怎样的。
4.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挠痒痒的时候可以配上一些象声词和肢体语言,让整个活动氛围更加的轻松、自由。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名称:有趣的复制活动对象:5-6岁幼儿(大班)
活动形式:讨论,观察,感受,动手操作
一,设计思路:
5-6岁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知识经验,对于自身不理解的事情,往往会产生很强烈的好奇感。在一次活动中,我们的一名小朋友突然对我的小红花产生了兴趣,她就利用彩泥自己做了一个不太规范的小红花,然后高兴的对我说:“老师,我有自己的小红花了。”她高兴的沾着印泥,在自己已经准备好的纸上印来印去,不一会就完成了一幅画,并送给了我。孩子给我极大的提示,我想为什么不让孩子的兴趣得到更大的满足哪?我首先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在捏,撮,团手工方面。幼儿接触到的彩泥比较柔软,能够随意更换横端面,然后进行有趣的复制活动,使用起来都比较方便,于是我开展了以下活动:
二,有益的学习经验:
1.引导幼儿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复制现象的兴趣。
2.鼓励幼儿参加复制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交流自己复制的`过程,互相欣赏,共同感受复制带来的方便性。
三,难点分析:
初次接触复制的游戏活动,幼儿很可能会盲目的模仿,但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大胆的开始创造自己的复制工具。
四,资源准备:
1,饼干,笔,书,玩具(相同的若干个)。
2,电脑,课件(表示“生物克隆技术——动物的复制”的课件),印糕模型。
3,卡通图案,复写纸,图画纸。
4,彩泥每人一份,印泥。
5,大沙盘,小果冻盒若干,小围裙15个。
6,轻音乐磁带。
五,活动流程:
认识复制的现象—→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克隆技术—→尝试复制平面物体—→使用物品进行立体复制—→互相欣赏复制的作品,并鼓励利用自己的方式复制。
六,活动环节:第一个环节:认识复制的现象
目标:请幼儿初步认识复制的现象。
准备:饼干,笔,书,本子,玩具(相同的若干个)。
过程:教师将相同的物品分散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将幼儿引导摆好的桌子前,请幼儿记住要找的东西,帮助老师收拾物品。教师请幼儿品尝相同花纹的饼干,并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们,你看看一片片相同的饼干,一支支相同的笔,一本本相同的书,一件件相同的本子等等,这样相同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你还知道有哪些复制的办法?”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第二个环节:生活中的生物克隆技术——动物复制
目标: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更多的复制工具,扩大幼儿的视野。
准备:电脑,课件,印糕模型。
过程:观看电脑幻灯片:介绍克隆羊,了解克隆科技。并鼓励幼儿尝试说说生活中有那些复制方法,他们是如何的复制?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第三个环节:尝试复制平面物体
目标:尝试自己动手操作。
准备:卡通图案,复写纸。
过程:
(1)出示平面模型,引导幼儿思考有什么办法来复制出一模一样的图样,请幼儿讨论。都有那些方法???
(2)请幼儿帮助自己复制可爱卡通图案,引导幼儿考虑怎么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复制最多张,分成小组,鼓励合作。
第四个环节:使用物品进行立体复制。
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幼儿喜欢使用复制工具,以节省时间。
准备:彩泥,绘画纸,印泥。
过程:
(1)提供三个区域:让幼儿感受复制的方便性。
玩沙子,利用小果冻盒复制相同的小沙包。
用手的不同部位变换,印出不同花纹做画。
用彩泥,规则模型复制小用具。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尽量每个组都去活动,并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复制方式,体验复制活动带来的乐趣。
第五个环节:互相欣赏复制的作品,并鼓励创造用自己的复制方法。
目的:鼓励幼儿大胆表诉自己是怎样复制作品的,增强自信心。
准备:印泥,口红等。
过程: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复制游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尝试活动中了解自然界中一些具有特殊特征的植物。
2、知道植物跟人类的密切关系,能把收集到的有趣的信息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奇特植物的图片(含羞草、防盗草、猪笼草)
活动过程:
一、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1、教师:"智慧树节目又开始啦,我们的口号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智慧树乐园。耶!'(师幼一起说)今天的节目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引起幼儿的兴趣。
2、展示图片,描述植物的特性。
3、提问:你认识它们吗?知道它们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它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二、自由尝试探索:
1、再次出示含羞草、防盗草的图片。让幼儿去看一看,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视觉、触觉等感受植物的奇异特性。
2、引导幼儿说说:含羞草是怎么变化的?接触防盗草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
含羞草:又名感应草,轻轻触碰这种植物的叶片会立刻紧闭下垂,呈含羞状。
防盗草又称植物猫,当人及 猪、羊、禽、牛、马等动物触碰时,接触处就会像被电击火烧般的奇疼怪痒。将干草放在粮仓周围,老鼠碰到就立即逃之夭夭,所以也有"植物猫"之称。
3、拓展幼儿对奇异花草的认识。
说出自己见过的`奇特植物向同伴介绍。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植物的名称是什么?它有什么奇特的地方?生长在哪里?
三、活动延伸:
为了幼儿进一步对植物兴趣,可以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上网搜索资料,拓展对植物的认识。
四、活动反思:
通过教学活动,能让幼儿对花草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在幼儿园中,幼儿对这些有关植物的知识和经验是零散的。需要教师能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有关植物的比较完整的概念,更需要的是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花花草草的美好情感。在本课当中,幼儿们能和我互动的不是很好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让幼儿更多的去发现花草的秘密,去激发幼儿探索植物世界奥秘的兴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指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进行";"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等。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主探究及观察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
大班上期的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及其变化非常敏感,好奇心强,更喜欢动手去摆弄材料,探究兴趣与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幼儿喜欢玩电动玩具,喜欢摆弄电池,从幼儿的实际水平及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灯泡、电池、电线为主要材料,设计了本次活动《灯泡亮了》,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活动难点"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与结果"。以"帮小兔装电灯"为主线贯穿始末,试图通过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宽松的探究情境中运用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等多种方法,探索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法;同时通过猜测、验证、记录等形式,让幼儿在操作比较中发现哪些物体能导电,哪些物体不能导电,使幼儿充分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及合作探索的快乐,提高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也从中懂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用电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 对导电现象感兴趣,喜欢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灯泡发亮的方法。
2. 探索用电线等物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并能大胆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3. 提高合作探索与用符号记录表达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电安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观察过班级电灯的线路与构造;熟悉实验材料的名称与特征;已初步了解电池、电线的特征;练习两两合作常规。
2. 物质准备:
(1)学具:第一次--两人一盘材料:电池、电线(连着灯泡);
第二次--增加两人一盘材料:布条、毛线、塑料绳三选一,回形针、铜钥匙、铁丝三选一,黄、蓝记录纸各一张、笔等。
(2)教具:小兔房子情景图、老鼠玩具一只、断电线一截、学具一套、猜测图、梳理图、展示板两块、亮与不亮图标以及"√、×"的符号标志。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1. 出示情景图,激发兴趣:
师: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里就黑乎乎的,怎么回事呀?装电灯需要些什么呢?
2.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初步了解使电灯亮起来的条件。
二、探索活动"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引导幼儿合作实验,探索电线与电池连接使灯泡发亮的方法,大胆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
1.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
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做实验,老师为你们准备了电池和一头缠着灯泡的电线,想一想,你们怎样让灯泡亮起来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
(A)两个人一盘材料,请你们合作进行实验;
(B)做好实验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灯泡亮了吗?你是怎么做的?
(C)听到琴声后要放好材料马上回到位子上。
3. 幼儿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活动,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A)教师重点引导幼儿两两合作进行实验,不争抢材料;
(B)引导幼儿观察电池正负极的特点,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描述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C)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实验过程与结果。
4. 集中交流,梳理小结。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些成功让灯泡亮起来的小朋友他是怎么做的?
(2)结合梳理图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梳理小结:将连着电线丝的灯泡按在电池的一头,将另一段的电线丝按在电池的另一头,这样电就接上了,小灯泡就亮了。
(4)帮小兔家接电线。
三、探索活动"接电线"。(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物体的导电现象,初步感知金属的物体可以导电,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操作过程和结果)
1. 设置问题情景:
师:不好了,小兔家刚安好的电线被老鼠啃断了一截,灯又不亮了,用什么材料可以接上这段电线通电呢?
2.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幼儿猜想:
(1)设疑猜想:红布条、绿毛线、白色塑料绳、回形针、铜钥匙和铁丝,这些东西什么能接上电线导电呢?
(2)教师在记录表上做猜想记录。
3. 讲解实验及观察要求:
(1)两个小朋友在桌子上选择一盘材料做实验,每盘都有一黄一蓝两张记录表,看看上面画了什么材料,就根据记录表选择材料做实验;
(2)请将这些材料的一头与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接在一起后,将材料的另一头接到电池的一端做实验;
(3)每做完一次实验,就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并写上你们两个人的号数;
(4)全部实验结束后,回到位置上和其他组的小朋友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
(5)收拾的时候,请将记录纸按亮与不亮符号分别贴在板上。
4. 幼儿实验,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根据记录纸陆续取相应的材料做实验;
(2)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实验,一人拿电池,一人拿电线;
(3)提醒幼儿将材料的一头和没有灯泡的那端电线丝缠在一起,并用材料的另一端连接电池一头做实验;
(4)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观察的过程与结果。
5. 两两交流。
6. 集中交流,引导幼儿看记录表分析并验证:
重点鼓励幼儿大胆连贯地描述实验过程与结果,并根据幼儿的记录情况与猜想情况进行验证,进一步引导幼儿了解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7. 师幼共同小结:
铁、铜等金属的东西能导电,塑料、布和毛线不能导电。
四、活动结束。(教育幼儿注意用电的安全)
1. 接电线使灯泡亮起来。
2. 教育幼儿安全用电。
活动延伸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实验的愿望。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导电,什么不能导电呢,我们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说一说、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内容:
面粉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食物,但这只是孩子与它的间接的接触。我们的幼儿对它到底了解多少呢?于是我把面粉深入到了教学活动中,和我的孩子们一起来分享面粉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点:
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活动环境,提供多样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运用多用方法辨别出真正的面粉并做出记录。
活动目标:
1、在“真假面粉”活动中,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的关心与热爱,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
2、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时,让幼儿形成较强的'观察力及初步的对比分析能力。
3、通过探索实践,让幼儿在四种白色粉状物中辨别出面粉。
活动准备:
百宝箱 、面粉、淀粉、糯米粉、水、盐、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电饭锅、记录表、笔
活动建议:
一、导入:通过游戏“百宝箱”出示馒头、花卷、水饺皮、馄沌皮引起幼儿对活动兴趣。并提问幼儿:馒头、花卷、水饺皮都是用什么做成的?
幼儿:“面粉”
教师依次出示面粉、淀粉、糯米粉、盐供幼儿猜想四种白色粉状物品哪一种是真正的面粉。
二、 展开:
幼儿的操作记录分两部分:
1)猜想记录:要求幼儿只用眼观察凭借以往的知识经验判断谁是真面粉并做猜想记录(四样猜想物品分别用数字作为各自标志。1、面粉、2、淀粉、3、糯米粉、4、盐)如:
2)验证真假并做记录(在这里我挑选面粉、淀粉、糯米粉、盐四样食物是因为它们1、在外观上比较接近可供幼儿探索2、即使幼儿用品尝的方法来验证真正的面粉也是很安全的。
3)可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索交流)
验证后的记录:
三、 师幼交流验证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出真面粉统计记录总人数36人)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尝试运用5以内的加减运算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每名幼儿一个“钱包“,内装5以内的数字卡片或圆点卡片。
2、给角色游戏中商店的.各种物品分别标上1~5元的价格。
3、准备学习包。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在超市、餐厅、理发店、咖啡店等角色游戏中,感受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指导幼儿用“钱”进行购物、乘车等,启发幼儿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使用“钱”,遇到问题后懂得用加、减等数学方法解决。
2、指导幼儿完成学习包。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2-21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5-05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25
小班科学活动教案04-22
科学活动教案:好吃的橘子04-27
科学活动蚯蚓大班教案03-1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09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三篇12-29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