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班科学教案模板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学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谁的尾巴
活动目标:
1、能识别常见动物的尾巴。
2、了解动物的尾巴对动物具有特殊的功用。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课件。
关键点:
知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主题
1、提问:你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它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2、小结:不同的动物尾巴的功用都不同。
二、出示图片,观察不同
1、出示动物图片,请幼儿在其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观察不同动物的尾巴分别长得什么样?
2、交流:你选的动物是什么?。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它的尾巴长得什么样?
3、小结:动物们的尾巴各式各样:有的长,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细,还有的像把伞呢!可真有趣呀!
三、播放课件,拓展经验
1、播放课件:小动物和我们玩捉迷藏游戏呢!让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吧!
2、你是怎么找到的?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呢?
4、小结:动物世界可真奇妙!动物的尾巴不仅长得各式各样,而且还有不同的用途。有的动物尾巴能保持平衡,就像猎豹;有的动物尾巴能驱赶蚊虫,就像小马;有的动物尾巴能支撑身体,就像啄木鸟;还有的动物尾巴能使它前进,控制方向,就像金鱼等。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观察物体的吸水现象,通过动手操作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
2、对实验有探究兴趣,乐于在活动中动手操作并记录。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等
2.魔术材料:海绵、水杯、装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乐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我今天要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看看谁最聪明能发现其中的秘密。
1.出示2个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将瓶子里的水倒进杯子里,请幼儿猜猜水在哪个杯子里。(音效)
2.猜测并揭示魔术秘密。 请幼儿猜测水倒不出来的原因。揭晓答案,原来水被海绵吸收了,演示海绵吸水的过程。
3、你想不想来试一试?颜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
二、幼儿通过实验感知不同物体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经验
1、简单介绍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纸、水果外的塑料网、面巾纸、棉布、纱布、小木块、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儿人手一份:托盘、水杯、瓶盖子 请一名幼儿上来与教师一同示范如何选择材料。要求:思考后选择物品实验,物品不能从杯子里掉出来,水要适量(2小杯),在操作盘里操作。
2、自由选择材料,寻找可用来吸水的材料。
3、幼儿操作,教师协助。
4、操作结束后,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1)你都试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来给我们演示一下好吗?
(2)请个别幼儿演示
三、幼儿再次尝试,并尝试记录实验结果
1、“我们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吧!”投影记录表,“海绵吸水,演示打钩,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儿实验成果(投影记录表)
四、活动延伸,迁移生活经验 (PPT图片)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脸;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签,打针的时候用等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3、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活动重点:
感知空气
活动难点:
了解空气
活动准备 :
空箱子一个,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塑料袋、气球、吸管、口杯等实验材料。
活动过程 :
一、开始部分。
律动,幼儿听音乐《十个印第安人》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二、基本部分,引导幼儿认识空气。
1、空气的特点。
教师通过做游戏请幼儿用鼻子闻一闻,耳朵听一听,小手摸一摸,然后说一说礼物的特点,请大家来猜一猜,这个箱子里边到底装的是什么礼物?
小结:空气是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
2、了解空气的作用,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
(1) 请幼儿闭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憋得喘不上气来,因为我们的身体里没有空气。)
(2) 请幼儿做深呼吸再闭紧嘴,捏住鼻子,问幼儿有什么感受?为什么?(这次我们能坚持一会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为我们肚子里吸进空气了。)
还有哪些东西离不开空气呢?(动植物)
3、空气在哪里。
老师激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知道的'真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和空气玩一玩游戏,好不好?”
“可是空气在哪里呢?谁知道?”
(1) 幼儿自由发言。师小结:其实空气无处不在,到处都是,现在我们想办法把空气装起来。
(2)教师给幼儿提供教材(气球、塑料袋、吸管、口杯等)让幼儿找空气,并把它装起来。
(3)用吸管对着手吹,告知幼儿空气还是流动的,这就叫做风。
(4)幼儿交流:还有什么东西可以装空气?(瓶子可以装空气、轮子有空气、衣服兜里有空气等等)
小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三、结束部分。
《空气娃娃》的制作
方法:把塑料袋装进空气打结,做娃娃头;用口杯做娃娃身体;用吸管做娃娃尾巴;用准备好的图形做娃娃的耳朵、眼睛、鼻子、嘴 。
活动延伸:
幼儿和家长共同给空气娃娃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我参加国培所上的一节公开课。幼儿是从培训所在地幼儿园找的大班的孩子,课堂上幼儿很兴奋,参与也很积极。幼儿通过看、听、闻、做对空气有了新的认识、了解。在空气娃娃的制作中,也懂得了废物利用。这节公开课得到了老师和其他学员的认可。
但是课后,我也发现存在许多的问题:
1、课前应和幼儿有一些必有的交流,这样就可以避免授课中出现冷场。
2、教具出示的顺序应考虑到整个课程的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幼儿打翻口杯里的水。
3、时间安排不够,结束部分处理不到位。结束部分计划指导幼儿做完空气娃娃,可是我刚讲解完毕时间就到,慌乱之下结束授课。我应该讲解完毕之后,把制作娃娃部分留给幼儿和家长做亲子游戏。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内容:《秋天的桔子》(中班)
涉及领域:科学、语言
组织者:
活动目标:1、运用各种方式来感知发现桔子的特征,积累更多有关桔子的经验。。
2、乐于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丰富词:桔子瓤、桔络、又酸又甜。
3、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桔子若干、桔子图片、桔子制品、盘子、毛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韵律《水果娃》入场,营造果园场景。
二、感知桔子的外部特征
1、桔子有很多秘密的哦,老师在每个桌上都放上了桔子,请小朋友自己拿一个仔细的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发现了什么秘密呢?
小结:桔子有大有小,有红些有绿些,外形是圆圆扁扁的,表皮有点粗糙的,摸起来有点软,闻起来有点清香。
三、动手剥桔子并品尝
1、剥桔子
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桔子外面的一些秘密,现在想不想看看桔子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2、师生一起边念儿歌边剥
桔子剥开了,发现了什么?
那我们拿一瓣桔子,说说一瓣桔子像什么?
3、吃桔子
象个小船开到哪里去呢?张开嘴巴里尝尝桔子是什么味道的`好吗?
4、了解桔子制品
桔子的用途可多了,平时小朋友还吃过哪些桔子做的食品呢?
四、桔子皮小制作
1、桔子吃完了,我们用桔子皮来做个拼图的小游戏好吗?拼完了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说说你拼的是什么。
2、韵律活动《水果娃》出场。
今天,我们发现了好多桔子的秘密,小朋友们真能干。桔子丰收喽,让我们去多摘一些带给弟弟妹妹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水可以使我们身边的环境变得干净。
2、了解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清洗办法。
活动准备
提供各种玩具图片的幼儿操作包和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猜个谜(幼儿猜谜——水)。
2、谈话讨论
师:水有什么作用?
小结:水可以解渴、水可以清洗,世界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水的本领真大。
师:这里有许多玩具脏了,怎样用水把它们清洗呢?
3、幼儿完成操作包
师:操作包中有哪些玩具?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些玩具变得干净?
幼儿操作
交流操作结果
活动生成及建议
1、此活动可以延伸到生活领域,幼儿有了这些知识经验后,可以在生活区域中选用合适的方法清洗各种玩具。
2、讨论:自然角中的植物是否每天都需要浇水?需要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合适?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动脑筋尝试使用磁铁.大头针.糨糊.双面胶等不同材料,使小图片固定在不同质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
双面胶.磁性板.动植物.人物的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
教师:秋天真美丽,这里有许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果树.人和动物的图片,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可是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2.幼儿动脑,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述听。(可以用糨糊贴,大头针钉)
(2)幼儿自选图片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固定,并注意画面的安排。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尝试过程并与其适当交流。如教师问:“你用什么方法固定小图片的?”
(3)幼儿在集体中表述自己尝试使用的方法,并讨论在什么板上用什么方法最好,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儿再次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固定,并注意在不同质地的板上选用不同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中班科学教案 篇7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课题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一部玩具手机,用手一按,键盘不停闪烁,响起悦耳的音乐,还会发出“喂,你好!请问找谁?对不起等声音。这时,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给吸引过来了,他们脸上充满好奇和惊喜,一起围上去,那份高兴和专注劲儿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几个小朋友也带来了手机玩具,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各种手机的模拟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把教室变成了通话的快乐天地。见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电话非常普及,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既然孩子对电话如此感兴趣,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了了解一些电话知识呢?
活动目标:
通过启发诱导,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机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活动过程:
1、电话机除了可以通话,还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组织幼儿讨论电话机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电话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免提、重复拨号、留言录音、显示图像、听音乐、计时、查询信息、传真、上等。(免提、重复拨号、听音乐、查询信息的功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给幼儿以直接的经验,加强幼儿的记忆,因为这些功能一般电话机都具备,其他功能作一般了解。)
2、游戏《打电话》,学习并讨论正确使用电话机。
(1)引导幼儿通过试一试,动一动,展开讨论,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打电话的方法。提问:电话的用处真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话机呢?(请全体小朋友一对一模拟打电话;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打真电话。)
:打电话,首先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后再拨号,电话接通后,就可以了。打电话要有礼貌,时,要学会使用“你好、请、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通完话以后,注意一定要挂好话机,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
(2)联系社会常识,引导幼儿记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种应急电话号码。
电话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谈论各种事情,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提问:
①如果打电话时,忘记了电话号码,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启发幼儿思考查询电话“114”的用途,学会灵活运用。
②当遇见紧急的情况时,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启发幼儿思考讨论,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交通事故处理122四种紧急电话的用途及注意事项。让幼儿知道这些号码是不能随便打的,否则,会造成很多麻烦。
3、以帮小狗买到电话机,自然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学习了电话机的一些有关知识,那么,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帮小狗拿一个主意,挑选一部电话机吧。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话机演变发展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电话机发展的历史。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告知对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离园回家后可以互相打电话,继续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课题:
一、效果分析
该活动是由幼儿“玩电话机”联想设计出来的,课题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符合教学的原则。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先采用“布鲁纳的发现法”,幼儿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了解各种电话机的外形构造和功能,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让幼儿自己玩电话,从中学习并掌握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礼貌用语及社会性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环环紧扣,幼儿的兴趣很浓、兴致高涨,学习得很认真,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点评
《有用的电话机》这一活动,既有新意,又具有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拘泥过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影响。本活动将“电话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幼儿的认识对象,以便幼儿在生活中,能适时准确地运用这一通讯工具。因此,这一课题的选用,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教师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游戏、观察、回忆已有经验、比较等手段,为幼儿了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打电话让幼儿在积极主动中,发现并认识各种电话机的外形特点构造与各种功用,学习电话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的社会知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三、反思与讨论
你是怎样与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话机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活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面粉是白色,粉状的、有香味。
二、 了解面粉的特性。
1、 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 教师这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3、 怎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介绍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请你们试一试将面粉变成面团。
三、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 让幼儿感受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
2、 通过对比幼儿知道面粉加适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团。
四、。
中班科学活动:《趣识面粉》
说课:幼儿喜欢吃各种面食,但对面粉的特性一无所知。面粉的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强。中班幼儿喜欢探索、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做一些能吃的食品就更为愉快,所以我们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面食制品,为开展活动感性经验。本次活动中,幼儿大胆操作、探索,满足了他们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面粉的特性,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入手,直接引出活动的主题“面粉”,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初步感知面粉的外部特性。第二环节为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活动之前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拉面馆、水饺店等等,感知面粉加水将面粉变成团的过程。设计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尝试活动发现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自主发现、相互讨论、学习经验并极大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感知了面粉与水之间的关系,知道放适量的水才能使面粉变成面团。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幼儿在揉面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放的过多,造成面团过稀;二是水放的过少,使面团变形。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基本完成目标要求。
《纲要》组成员讨论与建议:
1、幼儿语言词汇较丰富,语言能力强,教师指较好,第一次出示面团时可以出示老师自己的示范团。幼儿不大会搓,教师可以直接在桌面展示、教授方法。操作碗可以选择盘子,让幼儿看幼儿作品时也要出示盘子装的。时可以看看小手怎么样变干净,教师也要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技能。
2、语言精练,环节过度自然,层次清楚,分享经验不够及时,要深入幼儿的提问。不要轻易否定幼儿的答案。不要说“好不好?对不对?”座位可围成圆,教师可成为一员参与,可以考虑增加做好的面食,让幼儿品尝会好一些。教师可以参与中去,进行隐性指导。
3、科学活动生活化,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的教态、语言很符合幼儿特点,教学要求清楚。座位可采用小组形式,让幼儿在讨论时能再细一些,进行对比。活动开始时可以从主题中来,结束时可以品尝,回到生活中去。
4、幼儿手上的面团太多时,可以指导幼儿将手上弄干净的方法。
评析:
科学活动:孩子兴趣很高,活动时间三十一分钟。幼儿一点点加水做成面团是需要很大力气的。对于技能的问题,教师可随机地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可以渗透进去。教师可以出示做好的面食再说说哪些东西是用面粉做成的。此方面幼儿的经验少了一些,可以课后进行丰富。教师对于幼儿回答出来的问题反馈的少了一些,每个环节要强化一下,给幼儿一个反馈。可以课后在幼儿面前做成面片,让幼儿来吃,让幼儿来体验制作的成果,也是一种爱惜粮食的体现。教师研究值得学习,幼儿上来讲述的语言声音很大,挺好。幼儿在制作面团中兴趣很高,在体验失败与成功中获得发展,目标一可具体些,感知面粉的特征。面粉散的特征可以提升。前期准备中要加入知识经验准备。在探索活动中观察、指导是本节活动的弱点。幼儿的问题要观察、提出来。怎么解决问题方面要请幼儿多讲,让幼儿观察。有的幼儿做的团小,团大,要引导幼儿去观察,解决问题。
中班科学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它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如:写字、画画、环境布置、包裹东西等等。平时孩子对白纸、折纸、卡纸、蜡光纸了解的比较多,但纸还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粗糙程度不同、厚薄不同、用途各异。为了丰富幼儿对纸的名称、用途、特点、以及特殊纸的用途等方面知识,我分别从感知不同纸的质地、纸的特性、用途,设计了“各种各样的纸”这节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生活中纸的多样性及特征。
2.了解纸在生活中的多种用途,感受纸及纸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3.教育幼儿节约用纸,注意环保。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类型的纸:新闻纸、图画纸、皱纹纸、宣纸、亮光纸、蜡光纸、牛皮纸、彩色卡纸、彩色折纸、卫生纸、复写纸、蒙纸、锡纸。
2.各种纸制品:纸币、纸巾、信封、邮票、奖状、报纸、纸盒、纸袋、纸杯、图书。
3.做实验用的材料:
实验一:蓝天白云图、彩色折纸、胶水。
实验二:白发没胡子的老爷爷图、白纸。
实验三:透明小杯子、白纸几张。
实验四:一杯有颜色的水、白色餐巾纸。
实验五:打火机、一小盆水,白纸。
活动过程
一、感知纸的多样性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纸。
老师:今天老师邀请了很多“纸宝宝”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欢迎它们。请你看一看,你认识哪些纸?它叫什么名字?它是干什么用的?
(1)幼儿上前自由观察讨论。
(2)幼儿逐个发言,幼儿认识的,让他说说是什么纸,干什么的。幼儿不认识的,老师帮忙介绍。
2.感知各种纸的特征。
老师:这些纸都一样吗?请小朋友再去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觉一下它们到底有什么不同?
(1)幼儿自由玩纸(有的幼儿拿起纸对着阳光照一照)
(2)集中交流。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3)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纸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颜色,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厚有的薄,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有光泽,有的暗淡一些。“纸宝宝”不光有这些特征,它还有许多秘密呢?下面,我们来玩几个游戏来看看“纸宝宝”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教师为幼儿提供材料,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探索纸的特性(秘密)
1.实验一:天空中少了谁?
(1)老师问:看,高高的天空中有太阳,有白云,可总感觉少点什么?如果有一架飞机在高高的天空中飞就好了,请小朋友想想办法,只用这些纸怎样做飞机?
启发幼儿可以折一架飞机。
(2)请几名幼儿上前折飞机并黏到图上。
(3)老师总结:小朋友通过折飞机知道了“纸宝宝”的第一个秘密就是:纸能折。
2.实验二:给老爷爷粘胡子
(1)出示白发老爷爷,问:这位老爷爷今年一百多岁了,他的眉毛、胡子都白了,咦,老爷爷嘴巴上的胡子哪去了?小朋友快帮帮老爷爷,只有这些纸,怎样帮助老爷爷变出胡子呢?
(2)启发幼儿用撕的办法给老爷爷变出胡子,并粘到嘴巴上。
(3)老师总结:小朋友通过给老爷爷找胡子,发现了“纸宝宝”的第二个秘密:纸能撕。
3.实验三:“纸宝宝”变小了。
(1)出示一个透明的空瓶子和几张白纸,老师问:“纸宝宝”要到瓶子里玩一玩,怎么办?谁来帮帮它?
(2)启发幼儿说出:把纸卷起来或把纸团起来。
(3)老师总结:纸团起来之后,你发现纸怎么了?(变皱了),我们又发现了“纸宝宝”秘密是:纸能卷,能团,能变皱。
4.实验四:“纸宝宝”去洗澡。
(1)出示一小盆带颜色的水和一张餐巾纸,老师问:“纸宝宝想到浴盆里去洗个澡,他会怎样?”
(2)启发幼儿把餐巾纸放到水盆里。
(3)教师总结:我们又发现“纸宝宝”一个秘密:纸能吸水。
5.实验五:“纸宝宝”烤烤火。
(1)老师问:“纸宝宝”冷了,想烤烤火会怎样?
(2)老师演示把纸点着,然后放入水盆里,幼儿观察得出结论:纸能燃烧。
(3)老师总结:纸遇到火会燃烧,所以小朋友看书、玩纸是不能靠近有火的地方,还有就是不能随便玩火。
三、了解纸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
1.认识纸制品。
老师问:你见过纸做的物品吗?只要是纸做的物品都叫做纸制品。
2.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纸的应用:你知道哪些纸制品?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3.老师出示一些纸制品,让幼儿了解更多的纸制品给人们生活中带来的方便。
四、教育幼儿节约用纸,注意环保
老师:日常生活中纸有很大的用处,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同时废纸也不要乱扔,注意讲究卫生。
五、幼儿玩纸,体验纸的变化
提供纸,引导幼儿用纸做一件事情,如折、剪、撕、画等,教师巡回指导。
中班科学教案 篇10
情况分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针对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设计了《漫游魔术王国》的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方法:
以游戏法为主,结合操作法和讲解演示法。
活动重点、难点:
圆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分。
活动准备:
1、三种几何图形若干。
2、几何图形拼组成的图画。
3、魔术箱、魔法棒。
4、小鸭、小狗、小蜜蜂的教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带幼儿做手指游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魔术王国去,那里啊,会变出好多好多有趣的东西,好了,我们先来做个小游戏,看哪个小朋友表现得最好。”
(教师做示范):“捏拢,放开;捏拢,放开;小手背起来。”
(二)中间部分: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几何图形。
1、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到了,魔术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吗?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看是什么?”摸出一本长方形的书,问:“这是什么?(书)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为什么说书是正方形的?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某某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边说边指相应的物品)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
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2、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
师:“小朋友们,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比比哪个小朋友的本领大。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
3、游戏:小动物找家
师:“魔法棒的本领可真大,它还会边出小动物呢!变!变!变!(“变”出三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都是谁啊?”
幼:……
师:“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再哭,我们来问问他们怎么了。”
“小狗、小鸭子、小蜜蜂,你们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幼:……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把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发给幼儿)
师:“小动物说它们的房子都是有形状的,小鸭子说,它们的房子是正方形的,小朋友们看到正方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正方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都帮小鸭子找到家了。小狗说,它们的房子是三角形的,小朋友们看到三角形的‘房子’了吗?”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狗也找到家了,小蜜蜂说,它们的房子是圆形的,小朋友们看看圆形的‘房子’在哪里?”让幼儿把三角形的卡片举起来。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也帮小蜜蜂找到家了”。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帮小动物们找到家了,小狗、小鸭子、小蜜蜂可高兴了,唱着歌快快乐乐地回家去了。”(把三种小动物分别“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三)结束部分:让幼儿巩固对三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魔术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依次出示三种几何图形的卡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魔术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我们也唱着歌回家吧!”
活动延伸:
1、让幼儿把小动物的‘房子’分类放到区域角中。
2、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其他的图形。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中班01-17
中班生活科学教案10-11
中班科学教案10-2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9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9-20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11
【精选】中班科学教案08-23
中班科学教案(精选)08-02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31
[经典]中班科学教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