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1-06 15:33:4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棒棒糖式样多样、颜色丰富、味道甜美,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给小朋友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话题。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开展了美术活动《棒棒糖》。棒棒糖的特征,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棒棒糖。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螺旋线竖线表现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棒棒糖若干,蜡笔、白纸、范画。

  活动过程:

  1、猜一猜,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猜猜看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什么礼物?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说说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是棒棒糖的?

  小结:原来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样,都有一个小棒棒的呀。

  2、请幼儿摸摸,看看棒棒糖的形状。

  师: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再说一说你摸到的棒棒糖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说的对的老师把棒棒糖插在外面。

  师:哇,好多的棒棒糖啊!我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棒棒呢,请幼儿观察棒棒糖的花纹。这些棒棒糖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圆的`和扁的、软、硬、有大的小的)

  小结:是呀,这些棒棒糖不光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摸到手里感觉也不一样,有的硬、有的软,味道呢也不一样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儿真有趣。

  3、师示范作画。

  师:宝宝们喜欢吃棒棒糖吗?老师也很喜欢吃棒棒糖,我还可以把喜欢吃的棒棒糖画下来呢。

  我选一个喜欢的笔宝宝,先画一个圆形表示糖,再在圆形的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糖和棒是连着的,画画的时候竖线和圆形要连着,我喜欢的橙色,我就在里面涂上橙色的。书空画一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棒棒糖就涂上什么颜色。

  师:请个别幼儿用圆形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我还喜欢画这个扁扁的棒棒糖,找一个喜欢蜡笔宝宝,从中间一圈一圈的往外画,线和线别碰到,越画越大,这个线叫螺旋线,螺旋线表示糖,再在螺旋线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螺旋线要和竖线连起来,这个棒棒糖就画好了。

  师:请个别幼儿用螺旋线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4、师出示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小朋友看我把我喜欢的棒棒糖都画下来了,你喜欢吗,你最喜欢那一个棒棒糖,为什么?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画一个大的,再来画一个小的;棒棒糖的颜色也不同,有红的,有绿的,真漂亮。

  你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棒棒糖画下来?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感知水果的不同颜色,大胆进行表述。

  2、尝试运用不同材料撕贴的方式进行装饰,体验操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根据水果的不同颜色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能均匀的进行撕贴装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引起兴趣

  1、问幼儿除了红颜色的苹果还有什么颜色的苹果。(绿的、黄的.)

  2、让幼儿感知水果的不同颜色

  二、操作体验

  1、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把皱纸做的小圆团,贴到水果的身上。

  (2)、现用固体胶在水果身上涂一下,再把碎纸片撒上去,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引导幼儿要撒均匀。

  2、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水果的颜色进行装饰。

  (2)、提醒幼儿要均匀的进行撕贴装饰。

  (3)、鼓励个别胆小的幼儿大胆进行装饰。

  3、展示交流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作品。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特征。

  2、喜欢与同伴交流描述自己绘画的妈妈。

  3、喜欢欣赏妈妈的美。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脸型的轮廓纸、水彩笔、幼儿妈妈的照片;

  2、活动前,通过游戏“猜猜谁的妈妈?”观察比较并说出自己的妈妈的长相的特点。

  活动过程:

  1、“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2、教师示范添画《我的妈妈》:

  “你的妈妈的.脸什么形状的?”(选择不同形状的轮廓)

  “妈妈头发是什么样的?”(运用曲直不同的两种线条表现妈妈的不同的发型)

  “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运用圆形、线性表现妈妈不同形状的眼睛)

  “妈妈的眉毛是怎样的?”(粗粗的?细细的?弯弯的?平平的?)

  “妈妈的鼻子什么样的?”

  “妈妈的嘴巴什么颜色的?笑起来会怎样?”

  3、幼儿自己选择不同轮廓的纸,根据对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的特点。

  “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妈妈画下来介绍给你的小伙伴?要画的像自己的妈妈!”

  ①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妈妈的观察和了解,鼓励其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表现自己妈妈的与别人的妈妈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脸上的痣、有没有戴眼镜、头发长短曲直等。

  ②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绘画表现自己的妈妈,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五官,会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4、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幼儿的作品栏里,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妈妈。

  5、在晚间接待时间,让幼儿向家长介绍自己画的妈妈。

  活动反思:

  在小班美术活动的讲评环节中,多数以老师讲评为主,而我们平常更多的关注是老师眼中较好的作品,而对于“不好”的作品则以批评为主。而在本次活动的讲评环节中,我主要让幼儿自己来讲述自己的作品,(如画得是谁,长得什么样)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作画的自信,而且更在讲述中体验着对家人的爱。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绘画直线、曲线、蜗牛线等多种线条

  2.锻炼手部力量和准确性

  3.提醒幼儿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绘画纸、记号笔、PPT课件、画有光头的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师:我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发型图片,教师出示发型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师:请小朋友说说妈妈、爸爸和其他家人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小朋友之间互相看一看,说说朋友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始评论朋友的发型。

  2.探讨头发的画法

  师:这张图片缺什么?

  师:请幼儿看发型图样,共同总结出几种线条: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说说哪种发型适合用哪种线条。短发适合用短直线来画,卷发可以用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来画。

  3.教师示范线条的画法。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4.幼儿设计发型。

  师:请幼儿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条绘画。从发际处开始向外画。

  师:小朋友们画时线条要一根一根紧挨着,直到将整个头顶部画满,要画的多,画的紧密。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油画棒、秃头的图片,请小朋友们实际自己喜欢的发型吧。幼儿作画时,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评价:

  (1)将幼儿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赏。

  (2)请幼儿评出最佳"发型设计师"。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拓印,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2.通过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对色彩的兴趣并体验蔬菜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藕、胡萝卜、红椒等蔬菜的横切面若干。

  2.红、黄、蓝三种水粉颜料、调色盘、抹布若干。

  3.画有衣服图形的画纸人手一张,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导入主题。

  传来娃娃的叫声

  师:咦?这是谁的声音啊?(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是娃娃在哭啊,

  让我们一起来问问娃娃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好吗?

  教师抱起娃娃作听状

  师:哦,我知道了,原来娃娃看见你们玩得那么开心它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但是,娃娃没有……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没衣服穿

  师:对啊,娃娃没有漂亮的衣服穿,很伤心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吗?

  2.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颜色宝宝,你们认识它吗?

  师:这三个颜色宝宝来帮助娃娃了,它们可以帮娃娃的衣服添上漂亮的颜色。

  二、教师示范。

  1.示范、讲解用藕头、萝卜头等拓印的技法。

  师:我们一起作些漂亮的.衣服送给娃娃好吗?

  出示藕、胡萝卜、红椒等印章

  师:这是藕宝宝,它和颜色宝宝一起来的,来帮助娃娃做漂亮的衣服。

  藕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胡萝卜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红椒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2.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拓印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

  1.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蔬菜宝宝、颜色宝宝一起来做一件漂亮的花衣服好么?

  2.引导幼儿大胆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幼儿作品,肯定评价作品。

  师:娃娃很高兴谢谢小朋友!现在让娃娃自己来选他喜欢那一件好吗?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多维度黄色。

  2、能随音乐大胆用手抹和脚跳的方式进行创作,初步尝试用排笔等材料。

  3、体验黄色带给人的柔美的色彩情感。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以黄色系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感知黄色的多样性),长长的画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排笔。

  2、夜晚,月亮挂在天边或满天星星的多幅图片。(做成幻灯片形式更好,加背景音乐创设夜晚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初步对夜晚的月亮和星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音乐《小星星》。(歌词简短,节奏欢快、具有跳跃性,此音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且与主题相吻合)

  活动过程

  1、创设夜空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播放音乐《小星星》,引入情境。

  (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学小星星眨眨眼,身体动起来,小手、小脚舞起来,激发出创作的.热情。

  (3)出示图片或播放幻灯片,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感知月亮和星星的颜色都是黄色,感受夜晚月光和星光的明亮、灿烂。

  2、情境中讲解操作要求。

  (1)教师:你们都是可爱的月亮和星星。想不想在这个长长的画纸上留下你们的影子呢?你的手、手臂和脚都可以来变月亮和星星哦!怎么来变呢?

  (2)教师:让你的脚蘸上颜料,踩在画纸上,再用你的手去抹脚印,试试可不可以抹出弯弯的月亮呢?还可以用你的手臂直接变出月亮哦!伸出你的十个手指,指尖在颜料桶里跳一跳,再到我们的画纸上跳几跳,看看会不会变出许多小星星呢?

  要点提示

  ①幼儿想想自己是星星和月亮,大胆释放自我,参与到快乐的涂鸦中。

  ②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创作,逐步从笔过渡到手脚并用。

  ③教师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解,幼儿尝试用抹和跳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变出不同的星星和月亮。

  3、手脚并用,全身心投入到涂鸦创作中。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运用手、脚等尽情、快乐地涂鸦。

  (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作,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知黄色系,体验变出不同的月亮和星星的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紫色,了解葡萄的颜色。

  2、能大胆使用气球蘸颜料点画葡萄,感受叠印效果。

  3、学习与同伴分享物品。

  【活动准备】

  1、一串葡萄,紫色、绿色的水粉颜料,颜料盘,灌有水的气球、擦手的毛巾若干。

  2、葡萄示范画。

  【活动过程】

  1、观察一串葡萄,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实物:葡萄是什么颜色的'?葡萄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说葡萄的颜色:紫色。葡萄的形状: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靠在一起)

  (2)教师小结:葡萄宝宝是紫色的,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靠在一起。

  2、气球也能来画画。

  (1)师:这串葡萄真漂亮,我们一起帮它拍张照片好不好?一起来“咔嚓”,哇!照片出来了,真漂亮!(出示葡萄示范画)这张漂亮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2)示范气球点画葡萄:手握灌有水的气球,用气球的底部亲亲颜料宝宝,点在纸上,按一按,出来一个葡萄宝宝。

  (3)请个别幼儿尝试点画。

  要点提示在教师示范和幼儿尝试点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葡萄宝宝们一个挨着一个,所以要把它们点画在一起,紧紧地靠在一起。

  3、幼儿独立操作,感受葡萄的层叠效果。

  (1)提醒幼儿在让气球蘸颜料的时候要多蘸一会。

  (2)一颗颗葡萄要紧紧地靠在一起,有的葡萄还躲在其他葡萄的后面,引导幼儿感受不同层次紫色的叠印效果。

  (3)用手指蘸上绿色颜料,给葡萄添画绿叶。

  4、展示作品,幼儿互相讨论,分享葡萄制品。

  (1)师:宝宝们的本领真大,画的葡萄真好看,我们自己夸夸自己。

  (2)师:你们知道葡萄可以做成什么吗?今天我带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品尝好不好?

《【精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7-29

小班教案美术01-18

小班美术教案【经典】07-21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07-23

小班美术教案06-12

小班美术教案07-22

小班美术教案10-10

小班《水果》美术教案10-02

小班美术教案小花08-29

关于小班美术教案10-09

【精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七篇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棒棒糖式样多样、颜色丰富、味道甜美,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给小朋友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和无尽的话题。因此,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开展了美术活动《棒棒糖》。棒棒糖的特征,酸酸甜甜的棒棒糖,是整个美术创作活动的基础,孩子乐意去表现这种他们喜爱的棒棒糖。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圆形、螺旋线竖线表现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乐于参与绘画活动。

  活动准备:

  棒棒糖若干,蜡笔、白纸、范画。

  活动过程:

  1、猜一猜,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猜猜看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什么礼物?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说说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是棒棒糖的?

  小结:原来棒棒糖和其他糖果不一样,都有一个小棒棒的呀。

  2、请幼儿摸摸,看看棒棒糖的形状。

  师:我请小朋友来摸一摸,再说一说你摸到的棒棒糖是硬硬的还是软软的?说的对的老师把棒棒糖插在外面。

  师:哇,好多的棒棒糖啊!我这里还有一个很大的棒棒呢,请幼儿观察棒棒糖的花纹。这些棒棒糖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圆的`和扁的、软、硬、有大的小的)

  小结:是呀,这些棒棒糖不光大小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摸到手里感觉也不一样,有的硬、有的软,味道呢也不一样有的甜甜的、酸酸的,棒棒糖儿真有趣。

  3、师示范作画。

  师:宝宝们喜欢吃棒棒糖吗?老师也很喜欢吃棒棒糖,我还可以把喜欢吃的棒棒糖画下来呢。

  我选一个喜欢的笔宝宝,先画一个圆形表示糖,再在圆形的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糖和棒是连着的,画画的时候竖线和圆形要连着,我喜欢的橙色,我就在里面涂上橙色的。书空画一画,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棒棒糖就涂上什么颜色。

  师:请个别幼儿用圆形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我还喜欢画这个扁扁的棒棒糖,找一个喜欢蜡笔宝宝,从中间一圈一圈的往外画,线和线别碰到,越画越大,这个线叫螺旋线,螺旋线表示糖,再在螺旋线下面画一根竖线表示棒,螺旋线要和竖线连起来,这个棒棒糖就画好了。

  师:请个别幼儿用螺旋线来画自己喜欢的棒棒糖。

  4、师出示范画,激发幼儿作画的欲望。

  师:小朋友看我把我喜欢的棒棒糖都画下来了,你喜欢吗,你最喜欢那一个棒棒糖,为什么?

  棒棒糖有的大,有的小,先画一个大的,再来画一个小的;棒棒糖的颜色也不同,有红的,有绿的,真漂亮。

  你想不想把自己喜欢的棒棒糖画下来?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感知水果的不同颜色,大胆进行表述。

  2、尝试运用不同材料撕贴的方式进行装饰,体验操作的快乐。

  活动重点:

  能根据水果的不同颜色进行装饰。

  活动难点:

  能均匀的进行撕贴装饰

  活动过程:

  一、观看幻灯片,引起兴趣

  1、问幼儿除了红颜色的苹果还有什么颜色的苹果。(绿的、黄的.)

  2、让幼儿感知水果的不同颜色

  二、操作体验

  1、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把皱纸做的小圆团,贴到水果的身上。

  (2)、现用固体胶在水果身上涂一下,再把碎纸片撒上去,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引导幼儿要撒均匀。

  2、幼儿操作

  (1)、引导幼儿根据水果的颜色进行装饰。

  (2)、提醒幼儿要均匀的进行撕贴装饰。

  (3)、鼓励个别胆小的幼儿大胆进行装饰。

  3、展示交流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作品。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的线条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特征。

  2、喜欢与同伴交流描述自己绘画的妈妈。

  3、喜欢欣赏妈妈的美。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不同脸型的轮廓纸、水彩笔、幼儿妈妈的照片;

  2、活动前,通过游戏“猜猜谁的妈妈?”观察比较并说出自己的妈妈的长相的特点。

  活动过程:

  1、“你的妈妈漂亮吗?妈妈什么地方长得漂亮?”引导幼儿欣赏妈妈的美并了解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长得不一样,能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2、教师示范添画《我的妈妈》:

  “你的妈妈的.脸什么形状的?”(选择不同形状的轮廓)

  “妈妈头发是什么样的?”(运用曲直不同的两种线条表现妈妈的不同的发型)

  “妈妈的眼睛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运用圆形、线性表现妈妈不同形状的眼睛)

  “妈妈的眉毛是怎样的?”(粗粗的?细细的?弯弯的?平平的?)

  “妈妈的鼻子什么样的?”

  “妈妈的嘴巴什么颜色的?笑起来会怎样?”

  3、幼儿自己选择不同轮廓的纸,根据对妈妈的观察绘画表现自己妈妈的五官的特点。

  “现在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妈妈画下来介绍给你的小伙伴?要画的像自己的妈妈!”

  ①指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对妈妈的观察和了解,鼓励其在进一步观察的基础上表现自己妈妈的与别人的妈妈的不同的地方。例如:脸上的痣、有没有戴眼镜、头发长短曲直等。

  ②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绘画表现自己的妈妈,能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人物的五官,会说出自己妈妈的特点。

  4、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幼儿的作品栏里,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妈妈。

  5、在晚间接待时间,让幼儿向家长介绍自己画的妈妈。

  活动反思:

  在小班美术活动的讲评环节中,多数以老师讲评为主,而我们平常更多的关注是老师眼中较好的作品,而对于“不好”的作品则以批评为主。而在本次活动的讲评环节中,我主要让幼儿自己来讲述自己的作品,(如画得是谁,长得什么样)在幼儿讲述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对作画的自信,而且更在讲述中体验着对家人的爱。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绘画直线、曲线、蜗牛线等多种线条

  2.锻炼手部力量和准确性

  3.提醒幼儿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绘画纸、记号笔、PPT课件、画有光头的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师:我这里有很多漂亮的发型图片,教师出示发型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师:请小朋友说说妈妈、爸爸和其他家人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

  师:请小朋友之间互相看一看,说说朋友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开始评论朋友的发型。

  2.探讨头发的画法

  师:这张图片缺什么?

  师:请幼儿看发型图样,共同总结出几种线条: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说说哪种发型适合用哪种线条。短发适合用短直线来画,卷发可以用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来画。

  3.教师示范线条的画法。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4.幼儿设计发型。

  师:请幼儿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条绘画。从发际处开始向外画。

  师:小朋友们画时线条要一根一根紧挨着,直到将整个头顶部画满,要画的多,画的紧密。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油画棒、秃头的图片,请小朋友们实际自己喜欢的发型吧。幼儿作画时,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评价:

  (1)将幼儿的作品排列在一起,互相欣赏。

  (2)请幼儿评出最佳"发型设计师"。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蔬菜的横截面,蘸上颜料进行拓印,锻炼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

  2.通过对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培养对色彩的兴趣并体验蔬菜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藕、胡萝卜、红椒等蔬菜的横切面若干。

  2.红、黄、蓝三种水粉颜料、调色盘、抹布若干。

  3.画有衣服图形的画纸人手一张,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导入主题。

  传来娃娃的叫声

  师:咦?这是谁的声音啊?(幼儿回答)

  师:哦,原来是娃娃在哭啊,

  让我们一起来问问娃娃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好吗?

  教师抱起娃娃作听状

  师:哦,我知道了,原来娃娃看见你们玩得那么开心它也很想和你们一起玩,但是,娃娃没有……

  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没衣服穿

  师:对啊,娃娃没有漂亮的衣服穿,很伤心呢,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吗?

  2.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个颜色宝宝,你们认识它吗?

  师:这三个颜色宝宝来帮助娃娃了,它们可以帮娃娃的衣服添上漂亮的颜色。

  二、教师示范。

  1.示范、讲解用藕头、萝卜头等拓印的技法。

  师:我们一起作些漂亮的.衣服送给娃娃好吗?

  出示藕、胡萝卜、红椒等印章

  师:这是藕宝宝,它和颜色宝宝一起来的,来帮助娃娃做漂亮的衣服。

  藕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胡萝卜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红椒宝宝,轻轻拿,衣服上面按一按;仔细找找家在哪,再把宝宝送回家。

  2.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拓印的方法。

  三、幼儿操作。

  1.师:现在请小朋友和蔬菜宝宝、颜色宝宝一起来做一件漂亮的花衣服好么?

  2.引导幼儿大胆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展示幼儿作品,肯定评价作品。

  师:娃娃很高兴谢谢小朋友!现在让娃娃自己来选他喜欢那一件好吗?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多维度黄色。

  2、能随音乐大胆用手抹和脚跳的方式进行创作,初步尝试用排笔等材料。

  3、体验黄色带给人的柔美的色彩情感。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以黄色系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感知黄色的多样性),长长的画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排笔。

  2、夜晚,月亮挂在天边或满天星星的多幅图片。(做成幻灯片形式更好,加背景音乐创设夜晚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初步对夜晚的月亮和星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音乐《小星星》。(歌词简短,节奏欢快、具有跳跃性,此音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且与主题相吻合)

  活动过程

  1、创设夜空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播放音乐《小星星》,引入情境。

  (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学小星星眨眨眼,身体动起来,小手、小脚舞起来,激发出创作的.热情。

  (3)出示图片或播放幻灯片,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感知月亮和星星的颜色都是黄色,感受夜晚月光和星光的明亮、灿烂。

  2、情境中讲解操作要求。

  (1)教师:你们都是可爱的月亮和星星。想不想在这个长长的画纸上留下你们的影子呢?你的手、手臂和脚都可以来变月亮和星星哦!怎么来变呢?

  (2)教师:让你的脚蘸上颜料,踩在画纸上,再用你的手去抹脚印,试试可不可以抹出弯弯的月亮呢?还可以用你的手臂直接变出月亮哦!伸出你的十个手指,指尖在颜料桶里跳一跳,再到我们的画纸上跳几跳,看看会不会变出许多小星星呢?

  要点提示

  ①幼儿想想自己是星星和月亮,大胆释放自我,参与到快乐的涂鸦中。

  ②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创作,逐步从笔过渡到手脚并用。

  ③教师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解,幼儿尝试用抹和跳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变出不同的星星和月亮。

  3、手脚并用,全身心投入到涂鸦创作中。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运用手、脚等尽情、快乐地涂鸦。

  (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作,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知黄色系,体验变出不同的月亮和星星的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认识紫色,了解葡萄的颜色。

  2、能大胆使用气球蘸颜料点画葡萄,感受叠印效果。

  3、学习与同伴分享物品。

  【活动准备】

  1、一串葡萄,紫色、绿色的水粉颜料,颜料盘,灌有水的气球、擦手的毛巾若干。

  2、葡萄示范画。

  【活动过程】

  1、观察一串葡萄,引发兴趣。

  (1)教师出示实物:葡萄是什么颜色的'?葡萄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说葡萄的颜色:紫色。葡萄的形状: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靠在一起)

  (2)教师小结:葡萄宝宝是紫色的,圆圆的,一颗一颗紧紧地靠在一起。

  2、气球也能来画画。

  (1)师:这串葡萄真漂亮,我们一起帮它拍张照片好不好?一起来“咔嚓”,哇!照片出来了,真漂亮!(出示葡萄示范画)这张漂亮的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2)示范气球点画葡萄:手握灌有水的气球,用气球的底部亲亲颜料宝宝,点在纸上,按一按,出来一个葡萄宝宝。

  (3)请个别幼儿尝试点画。

  要点提示在教师示范和幼儿尝试点画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注意葡萄宝宝们一个挨着一个,所以要把它们点画在一起,紧紧地靠在一起。

  3、幼儿独立操作,感受葡萄的层叠效果。

  (1)提醒幼儿在让气球蘸颜料的时候要多蘸一会。

  (2)一颗颗葡萄要紧紧地靠在一起,有的葡萄还躲在其他葡萄的后面,引导幼儿感受不同层次紫色的叠印效果。

  (3)用手指蘸上绿色颜料,给葡萄添画绿叶。

  4、展示作品,幼儿互相讨论,分享葡萄制品。

  (1)师:宝宝们的本领真大,画的葡萄真好看,我们自己夸夸自己。

  (2)师:你们知道葡萄可以做成什么吗?今天我带了很多用葡萄做出的好吃的食物,大家一起品尝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