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3 09:31:02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活动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汇总5篇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过渡:乒乓球说它有个愿望,就是想在桌子上站稳了,不想再滚来滚去的,可是材料只有一张纸,小朋友们能帮助它实现这个愿望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1、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球实现了它的愿望,它真高兴,想再请你们帮助它一次,你们愿意吗?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活动反思:

  活动中始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教育原则,每个环节都让幼儿先行探索、理解,教师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再进行引导。事实证明,孩子们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学会”。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活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面粉是白色,粉状的、有香味。

  二、 了解面粉的特性。

  1、 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 教师这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3、 怎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介绍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请你们试一试将面粉变成面团。

  三、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 让幼儿感受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

  2、 通过对比幼儿知道面粉加适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团。

  四、。

  中班科学活动:《趣识面粉》

  说课:幼儿喜欢吃各种面食,但对面粉的特性一无所知。面粉的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强。中班幼儿喜欢探索、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做一些能吃的食品就更为愉快,所以我们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面食制品,为开展活动感性经验。本次活动中,幼儿大胆操作、探索,满足了他们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面粉的特性,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入手,直接引出活动的主题“面粉”,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初步感知面粉的外部特性。第二环节为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活动之前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拉面馆、水饺店等等,感知面粉加水将面粉变成团的过程。设计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尝试活动发现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自主发现、相互讨论、学习经验并极大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感知了面粉与水之间的关系,知道放适量的水才能使面粉变成面团。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幼儿在揉面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放的过多,造成面团过稀;二是水放的过少,使面团变形。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基本完成目标要求。

  《纲要》组成员讨论与建议:

  1、幼儿语言词汇较丰富,语言能力强,教师指较好,第一次出示面团时可以出示老师自己的示范团。幼儿不大会搓,教师可以直接在桌面展示、教授方法。操作碗可以选择盘子,让幼儿看幼儿作品时也要出示盘子装的。时可以看看小手怎么样变干净,教师也要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技能。

  2、语言精练,环节过度自然,层次清楚,分享经验不够及时,要深入幼儿的提问。不要轻易否定幼儿的答案。不要说“好不好?对不对?”座位可围成圆,教师可成为一员参与,可以考虑增加做好的面食,让幼儿品尝会好一些。教师可以参与中去,进行隐性指导。

  3、科学活动生活化,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的教态、语言很符合幼儿特点,教学要求清楚。座位可采用小组形式,让幼儿在讨论时能再细一些,进行对比。活动开始时可以从主题中来,结束时可以品尝,回到生活中去。

  4、幼儿手上的面团太多时,可以指导幼儿将手上弄干净的方法。

  评析:

  科学活动:孩子兴趣很高,活动时间三十一分钟。幼儿一点点加水做成面团是需要很大力气的。对于技能的问题,教师可随机地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可以渗透进去。教师可以出示做好的面食再说说哪些东西是用面粉做成的。此方面幼儿的经验少了一些,可以课后进行丰富。教师对于幼儿回答出来的问题反馈的少了一些,每个环节要强化一下,给幼儿一个反馈。可以课后在幼儿面前做成面片,让幼儿来吃,让幼儿来体验制作的成果,也是一种爱惜粮食的体现。教师研究值得学习,幼儿上来讲述的语言声音很大,挺好。幼儿在制作面团中兴趣很高,在体验失败与成功中获得发展,目标一可具体些,感知面粉的特征。面粉散的特征可以提升。前期准备中要加入知识经验准备。在探索活动中观察、指导是本节活动的弱点。幼儿的问题要观察、提出来。怎么解决问题方面要请幼儿多讲,让幼儿观察。有的幼儿做的团小,团大,要引导幼儿去观察,解决问题。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思路:

  动物是孩子的朋友,是幼儿喜爱并乐于接受的事物,很多幼儿在家中也养着各种宠物,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每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运动特点,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息息相关。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开展“小动物来运动”这个活动,对动物的运动特点进行探索。

  知识点:1、动物是运动健将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它们会跑、会跳、会爬、会攀……会做许许多多的事,有很大的本领,有的可是大自然中的运动健将。(1)跳远健将:袋鼠,袋鼠一跳的距离可以达到十几米。(2)跑步健将:猎豹,猎豹的跑步速度有时比人类的汽车还快。(3)游泳健将:海豚,海豚游泳的速度比现代核潜艇还快。(4)跳高健将:跳蚤,跳蚤能跳过自身高度的100多倍。(5)滑雪健将:企鹅,企鹅的`滑雪速度可达每小时30公里。

  2、生活中的小动物也会很多运动(1)跑――马、羊、狗、猫(2)跳――兔、猫、青蛙(3)爬――乌龟、蛇(4)攀――猴(5)游――鱼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运动特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2、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3、乐于观察与发现,激发幼儿探索动物运动方式的兴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的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

  2、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由动物的运动、人的运动、人和动物的运动穿插三部分组成)

  3、户外锻炼器材

  活动过程:

  1、它们怎样动幼儿已经自行收集了一些动物运动的图片,他们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相关经验,正迫不及待的想要表达,所以活动的开始,教师可引导幼儿先交流自己收集的动物图片。说一说图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教师在活动中可穿插进行知识点的强调。

  2、动物模仿秀幼儿自由模仿各种动物,比一比谁学得最像也可将幼儿分成几组,各组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组的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

  3、动物和运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很多运动项目与动物的运动很相似,有些就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观察,让幼儿自行发现、思考其中的关系,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1)观看动物运动的影片片断提问:影片里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

  (2)观看人类运动的影片片断提问:你看到了人们在做哪些运动?

  (3)讨论:动物的运动与人的运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4)观看人的运动项目和动物的运动穿插对比的影片片断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就模仿动物的运动,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如:游泳、拳击、赛跑、荡秋千等。

  (5)引导幼儿找一找:还有哪些人类的运动也是受到了动物运动启发?

  活动反思:

  让幼儿获得更多的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在了解幼儿兴趣、经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次活动目标,在自由且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探索动物的运动特点引导幼儿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在活动中,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认知水平,也进一步发展幼儿跑、跳、爬、攀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内容:中班科学活动《纸杯漏水吗》

  活动目的:

  1、使幼儿通过探索发现涂蜡的纸杯不漏水,知道一次性纸杯是既卫生又方便的饮水用具。

  2、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纸杯若干,其余各种纸(新闻纸、马粪纸等)制作的纸杯若干。记录卡,笔。

  2、各桌一壶水,一个小桶,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分组探索,了解不同纸杯盛水后的不同反应:

  1、请幼儿往纸杯中倒水,观察水在各种纸杯中的变化。发现有的杯子漏水,有的不漏水。

  2、让幼儿往各个杯子里倒入等量的水,观察,记录不同杯子的漏水现象。

  3、提问:所有的纸杯都漏水吗?哪种纸杯漏水快?哪种纸杯漏水慢?哪种纸杯不漏水?

  展示各组的观察记录结果,小结。

  二、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纸杯,探索饮料纸杯不漏水的原因

  1、组织幼儿互相观察比较、讨论:为什么有的纸杯不会漏水,有的'纸杯会漏水?

  2、启发幼儿通过探索发现不漏水的纸杯内涂了一层蜡。

  三、组织幼儿讨论一次性纸杯的用处

  1、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种纸杯?他们都有什么用处?(请幼儿互相交流、回答)

  2、教师小结,引导幼儿认识这是常见的一次性纸杯,它制造方便,既卫生又便宜,因而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做实验,给一般的纸上涂一层蜡,检验其漏水程度。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2、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3、对家禽类动物有兴趣,有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点:

  通过观察初步了解鸭子和鹅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

  活动难点:

  观察和比较鸭子和鹅的异同,从而正确认识鸭子和鹅。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通过猜谜活动,引出主题。。

  教师念谜语,幼儿猜谜底,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2、教师分别出示鸭子和鹅,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它们的主要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鸭子,说说:

  鸭子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头上有什么?鸭子叫起来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身上有什么?下面有什么?鸭子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鸭子走起路来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

  (2)教师小结。

  (3)引导幼儿观察鹅具体方法同上。

  3、引导幼儿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鸭子与鹅的异同,进一步认识其特征。

  启发幼儿注意观察鸭子与鹅的外形,说说:鸭子与鹅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样的?

  4、指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进一步了解其特征。

  (1)看图说说:鸭妈妈身边的小动物是谁?你知道是谁把小鸭子从蛋壳里孵出来的?

  (2)启发幼儿观察沙滩上的动物和脚印,用连线的方式帮动物找到脚印好吗?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1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05-09

中班科学活动纸教案03-26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溶解04-24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三篇10-02

【精选】中班科学活动教案3篇10-0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3-1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5篇)03-15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3-18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五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