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教案

时间:2024-08-08 21:51:2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合集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平行四边形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平行四边形教案合集十篇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主要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几种判定方法,以及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的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通过问题情境引入平行四边形判定的研究,首先通过直观猜测判定的方法,再次通过几何证明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2.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决实际问题;

  3.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得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4.总结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互转化,学会基本的添辅助线法。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2.经历探究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体会转化思想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意识,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

  2.通过探索式证明法开拓思路,发展思维能力;

  3.在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2.应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得出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难点:1.灵活应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2.合理添加辅助线;3.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合理转化。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媒体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及对角线所具有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都有哪些?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2

  【知识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

  2、在动手操作实践的过程中,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与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发展演绎推理的能力;

  2、在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将平行四边形问题为三角形问题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进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

  【数学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在发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2、通过对性质的证明,进一步提升逻辑推理的数学核心素养.

  教材

  分析

  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

  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与证明

  教学方法

  引导类比、鼓励操作、启发推理

  学法指导

  探索发现、猜想证明、迁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PPT呈现: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转化是智慧的思想家.

  几何学习,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惊喜的旅行,老师很荣幸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学们继续我的平面几何之旅.

  回顾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

  直线、射线、线段角三角形?

  同学们推测一下,接着我们会研究那种平面图形?四边形

  我们就从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特殊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研究起.

  你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实例吗?

  地砖、推拉门、活动衣架、窗格……

  二、实践探究

  1、平行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D

  C

  A

  B

  如图:

  学生活动:邀请学生指导老师画两组分别平行的线段,并上黑板协助老师画图,从而得到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符号表示:ABCD,读作“平行四边形ABCD”

  (注意表示时,四个顶点A、B、C、D的书写顺序只能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

  边、对边、邻边;角、对角、邻角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做它的对角线.

  ABCD的对角线有两条:AC、BD

  2、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活动:利用平行四边形纸片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活动方式:同桌或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具:画好平行四边形的彩纸、透明纸各一张、图钉一枚.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C,∠B=∠D

  求证:AB=CD,BC=DA.

  证明:连接AC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BC∥DA(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所以∠1=∠2,∠3=∠4

  在△ABC与△CDA中:

  所以(ASA)

  所以AB=CD,BC=DA

  几何语言: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BC=DA

  性质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几何语言: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C,∠B=∠D

  三、应用迁移

  【例题探究,夯实基础】

  例: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

  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B=CD(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AB∥CD(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所以∠BAE=∠DCF

  在12鈭咥BE/与12鈭咰DF/中:

  因为

  所以(SAS)

  所以BE=DF

  【例题变式,灵活思维】

  变式1: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AE∥DF。

  求证:

  变式2:已知:如图,在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并且BE平分∠ABC,DF平分∠ADC.

  求证:

  变式1图变式2图

  【接龙练习,巩固迁移】

  1、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若∠A=130°,则∠B=______,∠C=______,∠D=______;

  若AB=4,AD=5,则BC=__________,CD=________。

  第1题图第2题图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D的三个顶点为A(0,0)、B(4,0)、D(1,2),则顶点C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3、小强用3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场地(不计接口长度),其中一条边长是10米,则与这条边相邻的边的长度是________米.

  4、如图,在□ABCD中,若BE平分∠ABC,则ED=.

  5、如图,在□ABCD中,AM平分∠BAD,BM平分∠ABC,∠AMB____。

  第4题图第5题图

  【游戏设计,拓展提升】

  四位同学玩传球游戏,三位同学已经站好位置,要求以这四位同学所占位置为顶点,组成平行四边形,请问第四位同学应该站在哪里?

  解:如图,第四位同学可以站在P、Q、M这三个位置.

  四、本课总结

  知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与性质

  探究方法与思想:类比探究,转化思想

  五、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P1372、3、4题.

  选做题:将【游戏设计,拓展提升】部分的问题整理在好题本“分类讨论”这一问题中.

  设计意图

  提醒并渗透“类比的方法、转化的思想”.

  提醒学生本节课是几何探究课程.

  本节课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章的章起始课,促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学习进行系统性的认识.

  小学已经感知上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由学生主动举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实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同时逐渐调动学生主动思考,为接下来的探究热身.

  突出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义的认识.

  突出重点:

  1、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经历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和发现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升探究能力;

  2、在动手操作额过程中,发现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3、使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中有关元素之间的相等关系,获得平行四边形有关性质的猜想.

  突破难点:

  1、学生探索猜想性质是合情推理,而规范证明则是演绎推理,通过规范的几何证明,提升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2、转化思想: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研究.

  1、引导学生探索并展示多种证明方法.

  2、激励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热情,进一步提升推理论证的能力.

  本例是对所学的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简单应用。教学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充分表达他们寻求证明思路的过程。

  这两个问题是对例题条件进行变化,结论不变,以促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熟练掌握与灵活运用.

  1、这组练习的设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可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及上进心,实现分类推进的教学思想.

  2、第4题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一条角平分线可以构造出等腰三角形;

  3、第5题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两个邻角的角平分线可以构造出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此问题根据实际授课情况,可删减)

  1、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此问题有三种情况,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1、作业一部分是必做题,体现新课标下落实“学有价值的数学”,达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数学”,另一部分是选做题,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选做部分为了促进学生养成分类梳理数学问题的习惯.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3

  第五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今天刘老师带来一个信封,谁来猜猜里面藏着什么?

  生1:卡片。

  生2:奖品。

  ……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我请小朋友上来把它揪出来,但你每拿出一件物品得向小朋友们介绍,你打算用它干什么?

  (学生逐个上台从信封中拿出物品)

  生1:我拿出的是剪刀,打算用它剪东西。(师:板书:剪)

  生2:我拿出的是一格格的东西,打算用它来量。

  师: 我们给它一个名字,透明方格纸,用它量什么呢?

  生2:我想用它量书本。

  师: 书本的 ……(停顿)

  生2:书面有几格?

  师: 书的表面有几格其实就是它的面积,我们用1平方厘米的方格纸数它的面积 。(板书:数)

  生3:我拿出的是平行四边形(学具),我想知道它的许多秘密。

  师: 平形四边形的秘密,这词用得真好!你的写作水平一定高。待会我们来研究它

  这节课我们就用刚才这些学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展示学具的片段。它们都是为学生研究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 面积公式服务的。分别有:剪刀一把、塑料透明方格一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模型各二张。何必如此耗费时间呢?直接出示学具,学生不也能知道呢?

  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我认为直接出示学具,不能引起学生对学具的重视,对其作用更是模棱两可,将为小组合作学习埋下“隐患”。学生面对一堆学具,面对要完成的任务手足无措,不知该从哪下手。这样岂不是更浪费时间,或者学具将失去它的作用,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无法推导。

  ……

  教学过程

  师:我们已研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成为了发现者。这可是一项了不起的创举。让我们再接再厉,发现更多的数学奥秘。如果我只给你一把剪刀、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学具,你还能发现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动手操作,不久就纷纷举手)

  生1:老师,我把对角一剪就变成了两个三角形。

  生2:老师,我剪出的三角形两个一样的。

  师: 你们真厉害!对角一剪就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从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学生小组讨论)

  生3:就是除以2。

  师: 你能完整的说一说什么除以2吗?

  生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用字母表示:S=ab2。

  生4:我能把它剪成两个梯形教后反思

  教材编排中平形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各安排了二个课时,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又重新推导一次。而在本堂课上在平行四边形后学生仅用了5分钟就推导并掌握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花最少的时间掌握一节课的内容,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使用的教材存在着许多的弊端,教师如果只是根据教材按部就班有时就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而且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而如果教师能运用教材进行灵活的运用,或是根据学生的特点重新组织教材,创设更有效的更能引起学生注意的课题导入设计、问题设计,让学对本节课产生极高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达到理想的境界,正如肖川教授所说的“使我们的教学达到完美的教育。”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面积?

  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如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二、民主导学

  (一)、数方格法

  用展示台出示方格图

  1、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

  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2、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回答发现了什么?

  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则它们的面积相等。

  (二)引入割补法

  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

  (三)割补法

  1、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

  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刚才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

  ③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

  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

  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较。)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①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较,有没有变化?为什么?

  ②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

  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

  5、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6、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板书:S=ah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

  7、验证公式

  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较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

  三、检测导结

  1、学生自学例1后,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讲解。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3、做书上82页2题。

  4、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5、作业

  练习十五第1题。

  附: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S=ah或S=ah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的例1、例2、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4页的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思考,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应

  用公式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体会“等积变形”的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说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名称。(电脑出示)

  2.在这几个图形中,你会求哪些图形的面积呢?

  3.大家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l中的第一组图形。

  提出要求:这儿有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对学生的交流作适当点评,使学生明白两种不同的比较方法都是可以的:即数方格比较大小或把左边的图形转化后与右边的图形进行比较。

  (2)出示例l中的第二组图形。

  提出要求: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

  学生分组活动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适当强调“转化”的方法。

  (3)小结:把不熟悉的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并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方法——转化。这种方法在数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

  2.教学例2。

  (1)出示画在方格纸上的平行四边形。提问:你能想办法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吗?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操作情况。

  提出要求:谁愿意把你的转化方法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用实物投影演示剪、拼过程)

  提问:有没有不同的剪、拼方法? (继续请学生演示)

  教师用课件演示各种转化方法,进行小结。

  (4)讨论:刚才大家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剪的。大家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

  启发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沿着高剪开,能使拼成的图形出现直角,从而符合长方形的特征。

  (5)小结: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再通过平移,都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3.教学例3。

  (1)提问: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转化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后,它的面积大小有没有变?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2)操作:请大家从教科书第123页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先把它转化成长方形,并求出面积,再填写下表:

  转化成的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长(cm) 宽(cm) 面积(c㎡) 底(cm) 高(cm) 面积(c㎡)

  (3)小组讨论:

  ①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②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4)反馈、交流,抽象出面积公式。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如.下的板书: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二长×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二底×高

  (5)用字母表示公式。

  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和h分别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S=ah

  (6)指导完成“试一试”。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独立解答,再通过指名板演和评点,明确应用公式求平行四边形面积一般要有两个条件,即底和高。

  三、巩固深化。

  1.指导完成“练一练”。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让学生说说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计算时应用了什么公式。

  2.指导完成练习二第1题。

  (1)明确要求,鼓励学生尝试操作。

  (2)讨论: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相等,它的底和高可以分别是多少?

  (3)学生继续操作后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展示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3.指导完成练习二第2题。

  先让学生指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让学生各自测量计算。

  提醒学生:测量的结果取整厘米数。

  4.指导完成练习二第3、4两题。

  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说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5.指导完成练习二第5题。

  (1)同桌两人分别按要求做出长12厘米,宽7厘米的长方形。一个长方形不动,另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平放在桌上。

  (2)指导观察、思考。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成的长方形和用长方形拉成的平行四边形,想一想,它们的周长相等吗?为什么?面积呢?

  (3)指导测量、计算,验证猜想。

  (4)连续拉动长方形,启发思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教学后记

  通过平移转化成长方形计算面积, 使学生了解用数方格方法计算面积时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同时初步学会用这方法估计并计算不规则物体表面的面积。 使学生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感受转化的策略。体会平移后图形的面积不变。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有关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3。在探索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索。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实践探索,直观感知(5分钟,动手实践、探索、感知,学生进一步探索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小组活动一

  内容:

  问题1: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剪刀、彩纸或白纸一张。将一张纸对折,剪下两张叠放的三角形纸片,将它们相等的一边重合,得到一个四边形。

  (1)你拼出了怎样的四边形?与同桌交流一下;

  (2)给出小明拼出的四边形,它们的`对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说你的理由,请用简捷的语言刻画这个图形的特征。

  2。小组活动二

  内容:生活中常见到平行四边形的实例有什么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第二环节 探索归纳、合作交流(5分钟,学生动手、动嘴,全班交流)

  小组活动3:

  用 一张半透明的纸复制你刚才画的平行四边形,并将复制 后的四边形绕一个顶点旋转180,你能平移该纸片,使它与你画的平行四边形重合吗?由此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分别有什么关系?能用别的方法验证你的结论吗?

  (1)让学生动手操作、复制、旋转 、观察、分析;

  (2)学生交流、议论;

  (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实践的过程。

  第三环节 推理论证、感悟升华(10分钟,学生通过说理,由直观感受上升到理性分析,在操作层面感知的基础上提升,并了解图形具有的数学本质。)

  实践 探索内容

  (1)通过剪纸,拼纸片,及旋转,可以观察到平行四边行的对角线把它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可以通过推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如图连结AC。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 // BC, AB // CD

  2,4

  △AB C和△CDA中

  1

  AC=C A

  4

  △ABC≌△CDA(ASA)

  AB=DC, AD=CB,B

  又∵2

  4

  3=4

  即BAD=DCB

  第四环节 应用巩固 深化提高(10分钟,通过议一议,练一练,学生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进行简单合情推理,体现性质的应用,同时从不同角度平移、旋转等再一次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本质特征。)

  1。活动内容:

  (1)议一议:如果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度数,能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吗?

  A(学生思考、议论)

  B总结归纳:可以确定其它三个内角的度数。

  由平行四边形对 边分边平行 得到邻角互补;又由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由此已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可以确定其它三个角度数。

  (2)练一练(P99随堂练习)

  练1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求ADC、BCD度数

  (2)边AB、BC的度数、长度。

  练2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它的四条边中哪些 线段可以通过平移相到得到?

  (2)设对角线AC、BD交于O;AO与OC、BO与OD有何关系?说说理由。

  归 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第五环节 评价反思 概括总结(8分钟,学生踊跃谈感受和收获)

  活动内容

  师生相互交流、反思、总结。

  (1)经历了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索,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给自己一个评价。

  (2)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练表现,优秀方面有哪些?你看到同伴哪些优点?

  (3)本节学习到了什么?(知识上、方法上)

  考一考:

  1。 ABCD中,B=60,则A= ,C= ,D= 。

  2。 ABCD中,A比B大20,则C= 。

  3。 ABCD中,AB=3,BC=5,则AD= CD= 。

  4。 ABCD中,周长为40cm,△ABC周长为25,则对角线AC=( )cm。

  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4。1

  A组(学优生)1 、2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2

  教学反思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7

  【教学内容】教材第134页复习第12~15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进行面积单难点】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今天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以及土地面积的有关知识。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会进行土地面积计算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二、复习面积单位

  1、(1)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并按一定州顺序排列。

  (2)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各是多少?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做,并说计算过程。

  三、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及其联系

  1、说一说这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说一说每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2、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时,都是把它们变成已学过的图形,这种学习方法叫做什么?(转化),以后学习其他图形的面积时,还是要用到这种方法。

  3、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联系

  用图表示出来。

  (1) 学生画图:

  (2)从图上可以看出,谁的面积是基础?

  4、(1)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计算后反馈。

  (2)填空:

  ①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如果三角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是( )平方米;如果平行四边形面积是60平方米,那么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②一个三角形底不变,高扩大3倍,面积( )倍。

  ③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扩大16倍,高缩小2倍,面积就( )倍。

  (3)应用题练习,期末复习第15题。

  注意第(2)题单位不统一,先统一单位后再解答。

  四、复习土地面积单位

  1、(1)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1平方千米,1公顷各有多大?

  (3)测量土地时,一般用什么作长度单位?算出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换算成公顷或平方千米。

  2、应用题:

  (1)一个平行四边形果园,占地3公顷,它的底是400米,高是多少米?

  学生做完后,师问:这题要注意什么?

  (2)一个梯形的小麦田,上底长200米,下底长400米,高6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收小麦6000千克,这块小麦田能收小麦多少吨?

  反馈时,说明最后结果单位要统一成吨。

  3、综合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3题。

  在书上做并说明理由。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复习了面积计算。进一步知道通过图形的转化,可以推导出平等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且按它们面积计算公式可以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作业设计】

  补充

  1、判断: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

  (3)62=62=12。 ( )

  (4)40公顷4平方千米。( )

  2、一块平行四边形棉田,底400米,是高的2倍,共收籽棉8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籽棉多少克?

  3、体育组跳箱的一面是梯形,它的上底是8分米,下底是1米,高11分米。求这个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平行四边形量出底和高)。

  2.观察老师出示的几个平行四边形,指出它的底和高。

  3.教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猜测:

  哪一个图形面积比较大?大多少平方厘米呢?

  师:要想我们准确的答案,就要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指导探究

  1.数方格方法

  (1)小组合作讨论:

  a.图上标的厘米表示什么?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为什么?

  b.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c.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d.比较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再比较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你发现了什么?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评价一下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麻烦,有局限性)

  2.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1)教师讲话:不数方格怎样能够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想一想,如果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过去学过的图形,就可以根据已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出它的面积了,转化成什么图形,怎样转化呢?请大家拿出手里的.学具试试看。

  (2)学生动手剪拼(可以小组合作),并向周围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转化的。

  (3)同学到前面演示转化的方法。

  (4)教师演示课件并组织学生讨论:

  ①平行四边形和转化后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②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什么?

  ③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a表示平行四边形的底,用n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高,那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

  3、应用

  例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

  4.83.517(平方米)

  答:它的面积约是17平方米。

  三、质疑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四、巩固练习

  1、列式并计算面积

  ①底厘米,高厘米,

  ②底米,高米,

  ③底分米,高分米

  2、说出下面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计算它们的面积。

  3、应用题

  有一块地近似平行四边形,底是43米,商是20.1米,这块地的面积约是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整数)

  4、量出你手里平行四边形学具的底和高,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会画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长方形,谈话:老师手里问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长方形

  教师移动成平行四边形,谈话:仔细看,现在围成的是什么图形?

  学生:平行四边形

  揭题: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揭题)

  [从学生熟悉的长方形渐变成平行四边形,既关注学生的原认知,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为后面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和比较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异同点提供了铺垫]

  2、教师谈话:同学们在生活中见到过平行四边形吗?

  生1:我们校门口的移动门上有平行四边形;

  生2:一种衣架是平行四边形;

  生3:我家晒衣服的伸向外面的栏杆是平行四边形的;

  生4:看,墙上那个图上有平行四边形;

  谈话: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其实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出示挂图(电动移门、楼梯扶栏、篱笆),你能从中找出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上台指。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平行四边形,比划出平行四边形的样子,挖掘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潜在表象认识,建立初步的感性表象。]

  二、实践操作、探究特点。

  1、谈话: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四边形,闭上眼睛在小脑袋里想一想平形四边形是什么样子的?好,脑子里有平行四边形样子了吗?如果老师让你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你准备怎么做?

  学生思考。

  2、学生用手头材料做,做完后交流:我是怎么做平行四边形的?教师巡视指导。

  3、谈话:谁愿意上台来展示自己是怎么做的?

  生1:我用钉子板围;

  生2:我用小棒摆的;

  生3:我用方格图上画;

  生4:我是直接折的;

  生5:我是用剪刀剪的;

  4、谈话:同学们想出的办法真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自己面前的平行四边形,它的边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小组交流:有什么发现?

  5、交流汇报:

  生1:我们小组觉得上下两条边可能平行;左右两条边可能平行。 (师板书:互相平行)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1:我是看出来的,上下两条边延长后不相交;

  师:其他小组发现这个特点了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2:我们的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延长后也不相交,我可以用画平行线方法证明,左右也一样;

  师明确:上下两条边称为一组对边,左右一组对边,可以称两组对边。(板书:两组对边)

  生3:我们可以用三角尺平移的办法证明对边是平行的。

  小组讨论后提问并板书:两组对边互相平行。

  生3:我们小组发现两组对边都是相等的?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生4:就是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相等。

  师规范语言:你指的是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是吗?(板书)

  谈话:其他小组发现这个特点了吗?你有办法证明吗?

  生5:上下两个小棒长度相等,左右长度也相等;

  生6:我上下拉出的都是3格,左右是2格,都是相等;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5、教师在钉子板上围想想做做1,判断: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生1:1、3、4是平行四边形,因为他们符合平行四边形特点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 相等。

  生2:2不是,因为它上下对边平行不相等,左右对边相等又不平行,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生3:2是梯形,所以不是平行四边形。

  [学生经历制作平行四边形的过程,讨论、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学生交流自己的验证方法,并用发现的特点去判断图形是否平行四边形。经历制做研究发现应用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三、认识高、底。

  1、谈话:出示一张平行四边形的图,介绍: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你能量出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

  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教师指导明确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2、老师刚才发现,大家画的垂直线段位置都不一样,你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线段到底有多少条呢?(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有无数条。)

  老师示范画一组的垂直线段,说明:在平行四边形里,一组对边之间的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而对边就是底。

  3、学生自主看书上P44页,说一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什么是底?

  [由复习平行线之间距离入手,让学生动手量、画,然后明确平形四边形高、底的含义,注重链接知识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师出示实物平行四边形,指一指两组底边上的高。

  5、找出底边上的高:(图略)

  6、做书上试一试,量出底和高分别是多少?

  (1)先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2)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7、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 标记。如果有错误,让学生说说错在哪里。

  [平行四边形的高、底的认识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通过量平行线间的距离,使学生逐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在扎实认识了高和底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指高、找高、量高、画高的过程,并通过变式,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四、练习提高。

  1、谈话:课一开始,老师将长方形一拉变成平行四边形,现在老师再轻轻一移又变成了长方形,同学们观察一下,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哪里变了,哪里没变,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生1:相同点是它们的对边都是平行且相等;

  生2 :不同点是长方形的角都是直角,而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生3: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变形后产生的;

  2、教师:平行四边形不改变边长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请同学看书上P45页你知道吗?

  提问:说一说,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这种特点在哪些地方有应用?

  生1:有种可以弹的那种拳击套;

  生2:晒衣服的衣架;

  生3:捕鱼的网;

  五、实践游戏:

  1、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2、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3、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 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练习设计既富有情趣,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所学平行四边形知识的价值,再次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了哪种平面图形?它有什么特点?回想一下,我们通过哪些活动进行研究的?

  [小结简明扼要,既突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又提升了学生的认知策略。]

  教学反思:

  一、 激发原认知关注学生知识储备。

  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体验中自身感悟的东西理解深刻、印象久远。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研究,我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二、重视过程把探究机会让给学生。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本课正是实践这种理念的一个典范,如我在教学中提供长短不一的塑料棒和钉字板,让学生根据印象中的平行四边形制作平行四边形,自主选择学具围成各种各样的平行四边形,其间学生既能采用最简单的4根塑料棒来围成,还有用钉字板围。操作的成功不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原有认知表现外显,更让学生为下面进一步观察平行四边形边特点提供了素材,最重要的是提升学生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与能力,并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平行四边形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把平行四边转化成长方形,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顺利推倒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剪刀、直尺、三角板等。

  学具准备:

  2块平行四边形彩色纸片、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它有什么特征?生指出它的底和高。你能画出它一条底边上的高吗?(在平行四边形图片上画一画,并标出底和高。)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喜欢喜羊羊的动画片吗?据说羊村的牧草越来越少,村长决定把草地分给各个羊自已管理和食用。懒羊羊分到的是一块长方形地,喜羊羊分到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它们认为自已的草地更少,争了起来。同学们想帮它们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准备怎样解决呢?

  2、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口算长方形草地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长宽)

  (2)师:你能帮它们求出这块平行四边形草地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操作交流

  1、大胆猜想

  师:在学习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们最初使用了什么的方法?(数方格)今天学习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能不能也用这个方法?

【平行四边形教案】相关文章:

平行四边形教案02-19

平行四边形教案优秀05-08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7-09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06-23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07-30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案06-18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07-26

平行四边形面积教案优秀05-08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最新11-13

平行四边形教案(精选10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