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班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够认识数字“5”
2、激发幼儿喜欢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水果卡片、数字卡片
2、魔法袋
活动过程
一、课堂调控
1、大闹钟,小闹钟,大小闹钟一起响,叮叮当,叮叮当,叮叮当当丁丁当当。
2、姿势,端正。小小脚,并并拢。小手放在,大腿上
二、导入(今天一个果园的主人说他的果园种了好多的水果,要请大一班的小朋友去他的果园参观,一起分享他种的水果,但是呢他有一个条件,就是要大一班的小朋友都要学会数数和认识今天所学的数字,才有资格分享他的.水果,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张老师开着小汽车载你们一起过去,笛笛笛……)
三、复习“5”以内的数字并认识数字“5”
师:数一数草莓有几个,幼儿:1—4师:小朋友真棒,小鸭子表扬自己,那现在老师在加上一个草莓还是4个草莓吗?我们一起再数一数是几个?幼儿:1—5,师:5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幼儿:5来表示55555,5像称勾能称菜。还有红红的大苹果耶,一起来数一数苹果有几个,幼儿:1—5,师:又是5个,5用数字宝宝几来表示?5来表示,55555,幼儿齐读55555。师:数一数柿子有几个?幼儿1—5,55555 师:小朋友真厉害都认识5啦,掌声送给自己。师:5个苹果可以用5来表示,那5个苹果还可以要多少个圆圈来表示?(请幼儿上黑板操作,5个苹果可以用5个圆圈来表示)师:小猫休息,小猫起床;小狗休息,小狗起床;大老虎休息,大老虎起床;小朋友休息,小朋友起床。
四、课堂游戏
1、变魔术
刚刚果园的主人说张老师带小朋友来参观他的果园他很谢谢张老师,要送5的水果给张老师,可是张老师不认识5请小朋友帮老师摘5的水果。(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并送礼物
五、结束课堂(小朋友真厉害,已经认识数字5了,果园已经参观完了我们也要回幼儿园了)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目测的方法比较高矮,知道要在同一平面上比较高矮。
2.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3.乐意参与比较高矮的操作并用语言交流表达。
活动准备:
1.教师演示图片。
(1)小猴。
(2)小猴和长颈鹿站在同一平面上比高矮。
(3)小猴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
(4)小兔、小猴、长颈鹿站在同一平面上比高矮。
2.分组操作材料。
(1)玩具比高矮:各种玩具、记录表、笔。
(2)最高和最矮:图片、笔。
(3)高矮排排队:高矮不同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引导语:听说今天森林里在举行比较高矮大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问题引导,学习方法。
1.问题1:小猴子说自己最高?对吗?为什么?
小结:小猴子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高矮是要通过比较才知道的。
2.问题2:小猴子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结:比较高矮要在同一平面上,否则得出来的结果就不准确了。
3.问题3:小猴子到底是高?还是矮?为什么?
小结:和不同的对象比高矮,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因为高矮是相对的。
三、操作比较,巩固认知。
1.幼儿相互比较高矮。
(1)提出活动要求:三个人一组,两个背靠背,另一个观察比较。
(2)鼓励幼儿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
(3)小结幼儿活动情况。
(4)经验拓展:用身高仪进行测量得出的结果比用眼睛观察更准确。
2.幼儿操作。
(1)介绍操作材料和要求:每个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张图,图上有许多高矮不一样的积木,请小朋友给最高的积木涂上绿色,给最矮的积木涂上红色。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谈话小结。
小朋友们平时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继续比较高矮。我们生活中许多物品也可以比较高矮,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再去试一试。
延伸活动:
1.区域活动:在科学区提供各种比较高矮的材料,引导幼儿继续操作比较。
2.生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高矮。
中班科学活动《比较高矮》片段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孩子们,听说今天森林里在举行比较高矮大赛,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二、问题引导,学习方法。
哟!这是谁呀?(出示猴子图片)原来是小猴子。小猴子直嚷嚷着说:"我最高!我最高!"孩子们,你们觉得小猴子这样说对吗?为什么?请冬冬说。冬冬认为,小猴子这样说是不对的,因为森林里还有比小猴子更高的动物。畅畅有不同意见。哦,畅畅说,可是森林里也有比小猴子矮的动物呀!孩子们,你们都很聪明!因为无论你们认为小猴子是高还是矮,你们都是把小猴与其他小动物比较才得到的结果。所以说,自己一个人能比较高矮吗?对了,自己一个人是没办法比较高矮的,高矮要通过与其他物体的比较才知道的。
小猴子听了小朋友们的建议,说:"好!那我来和长颈鹿比比高矮吧!"(出示小猴子和长颈鹿站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图片)瞧瞧!小猴子和长颈鹿站在什么地方比较高矮?对了,他们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比较高矮。(指图上的地平线)小猴子和长颈鹿比,谁高?谁矮?你们的小眼睛真亮,一下子就看出了,小猴子和长颈鹿比,长颈鹿高,小猴子矮。小猴子听了可不服气了,他说:"哼,那我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这样我就比长颈鹿高了!"(出示小猴子站在椅子上与长颈鹿比高矮的图片)孩子们,你们觉得,小猴子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这样的做法对吗?萱萱说。萱萱觉得好像不可以,但是她不太确定,有谁能来帮助她吗?亮亮说。亮亮说得真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亮亮说呀,小猴子不可以站在椅子上和长颈鹿比高矮的,因为这样比出来的是椅子加上猴子的高度,而不是小猴子自己的高度,结果是不准确的。你们同意亮亮的说法吗?掌声送给亮亮!所以,我们知道了,比较高矮,应该要?(再次出示小猴子和长颈鹿站在同同一个平面上的'图片)对了,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比较高矮,否则比出来的结果就不准确了。
咦?谁蹦蹦跳跳地也来比较高矮了?(出示小兔子、小猴子和长颈鹿站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图片)哦!是小兔子。那小猴子和他们比,到底是高还是矮呢?有的小朋友说高,有的小朋友说说矮,请你们来说说理由。思思说。哦,思思说小猴子和小兔子比,小猴子高,小兔子矮。柔柔说。柔柔说,小猴子和长颈鹿比,小猴子矮,长颈鹿高。所以,小猴子到底是高还是矮,要看它是和谁比。和不同的对象比,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小猴子和小兔子比,小猴子高,兔子矮。小猴子和长颈鹿比,小猴子矮,长颈鹿高。那小兔子、小猴子和长颈鹿他们三个人比呢?说得真好!小兔子最矮,长颈鹿最高,小猴子不高也不矮,在中间。
今天我们参加森林比较高矮大赛,知道了比较高矮的三个秘密,让我们再一起来想一想。第一秘密是?对了,高矮是要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结果的。第二个秘密是?比较高矮的时候要站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才准确。第三个秘密是?和不同的对象比,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三、操作比较,巩固认知。
好的,学会了比较高矮的方法,相信小朋友也很想自己来比一比高矮。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们三个人一组比高矮。其中两个小朋友背靠背,第三个小朋友在一旁仔细观察,比比他们谁高谁矮。丽丽,可不能垫脚尖哦,不然比较的结果就不准确了。西西,你还用小手帮忙比一比,这个办法真不错。好的,孩子们,刚才你们都和同伴比了高矮,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小圣。小圣说,他和玲玲比,他高,玲玲矮,说得真完整。孩子们,你们一定很想知道咱们班谁最高?谁最矮吧?沈医生那里有专门量身高的身高仪,量出来的结果比我们用眼睛看的更准确,改天我们再请沈医生帮帮忙,全班一起来比高矮。
现在,还有许多物品,也等着小朋友们帮他们比高矮呢!第一组材料是:许多小玩具,还有一张记录表(出示记录表)。请小朋友们一次拿两件玩具比比高矮,并记录结果。看,第一列画上你比较的是什么玩具,第二列记录比较的结果。第二组材料是一张图,图上有许多高矮不一样的积木,请你给最高的积木涂上绿色,给最矮的积木涂上红色。第三组材料是许多高矮不一样的瓶子,请小朋友们根据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的顺序给瓶子排排队。好,现在,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
四、谈话小结。
老师会将这些材料放在科学区,小朋友们平时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继续比较高矮。我们生活中许多物品也可以比较高矮,大家可以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再去试一试。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学习按情节线索进行想象。
2、 尝试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和感受体谅、关心别人的心情。
重难点:
重点:学习按情节线索想象。
难点:尝试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1、拉线桌面教具一套,胸饰若干。
2、薄纸每人一张。
3、表演用服装、道具(实物)若干,小篮子九个。
活动过程:
一、 激趣设疑
1、 幼儿每人一张薄纸,感受"喷嚏"的`威力。(教室中自由活动)
3、 介绍故事名称,讲述第一段。
提问:花脸虎打了这么有威力的喷嚏,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 理解故事情节发展,尝试按线索想象。
1、 操作教具,讲述第二段。运用渐进提问方法。 导语:那么是不是发生了和小朋友说的一样的事情呢?边操作提问
一个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老师讲述)幼儿感受"憋足了劲" 花脸虎的喷嚏把小猴怎么了? 看见树上的鸟窝,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听讲第二段后:这时候花脸虎会怎么想?小动物们又会怎么想?
2、 听讲第三段:
你听到小动物在说什么?(回忆对话)
花脸虎心里是怎么想了?("要对付我")
3、 尝试思考和想象,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体验角色情感变化。
提问:你得过感冒吗?你得病时会希望什么? 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原谅花脸虎吗?(感受关心别人心情)幼儿自由回答治感冒的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三、 创编结尾,倾听完整故事。
1、 幼儿四人一组,选择表演道具,(也可根据小组能力自己准备)
2、 分组编结尾,教师巡回听讲。
3、 倾听完整故事。
四、 概括讨论,表演延伸。
1、 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2、 你愿意学学它们吗?(可表演或寻找需要帮助的事,作为延伸结束。)
组织幼儿到科学发现室活动。
附故事:
花脸虎从来不生病,这一回它感冒了。鼻子塞得好难受,要是能打个喷嚏,该有多好啊。
它找来胡椒粉,放在鼻子底下轻轻一吸,鼻子痒痒的,“啊,啊嚏——”一个憋了好久的喷嚏打了出来,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花脸虎的喷嚏打得真痛快,一个比一个有威力。
花脸虎和小熊一起划船。
“啊、啊嚏——”一个憋足了劲的喷嚏把小熊打进了河里。
花脸虎走过小猴的果园,小猴正在树上采果子。
花脸虎刚张嘴,“啊、啊嚏——”,打招呼变成打喷嚏,小猴被喷嚏震得摔了下来,果子撒了一地。
更加严重的是,花脸虎把鸟妈妈的鸟窝也打走了,小鸟摔伤了翅膀。
花脸虎一边走一边踢着石子生自己的气。突然,它听到大伙在一起议论这事。
小熊先说:“花脸虎打喷嚏,不捂住嘴巴,太不应该了。”
“对,对对,不能再发生可怕的事情了。”鸟妈妈抱着小鸟说。
最后小猴说:“那我们分头行动,想想办法吧。”
“原来,它们在想办法对付我。”花脸虎很生气。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应该还给失主,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导幼儿体验丢失东西和捡到东西后的着急心情,找到东西和把东西还给别人时的不同情绪情感。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动物头饰 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起兴趣,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来变个魔术,你们想看吗?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小猫丢了东西着急、难过的心情和小兔把东西还给它以后高兴的'心情。
提问:(1)小猫丢了什么?心里怎么样?(着急、难过)
(2)谁捡到了帽子?(小兔)
(3)小兔捡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他说了什么?)
集体练习:请问,这是你丢的帽子吗?
小结:把帽子还给了小猫,小猫可高兴了,小兔着见小猫这么高兴,他心理也很高兴,我们小朋友要向小兔学习,拾到东西要还给别人。
2、讨论,帮助幼儿体验丢了东西、拾到东西还给别人等情况下的不同情感。
(1)小朋友有没有无过东西?丢过什么?心里怎样?
(2)你丢了东西,别人拾了还给你,你心里怎样?
(3)你有没有拾到过别人的东西?你是怎么做的?心里怎么样?
3、情景表演,激发幼儿帮助小动物的动机,使他们体验到帮助了别人会很快乐。
师: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动物们为什么难过?(看见他们难过,小朋友你们心里怎么样?
(1)提问:小动物们这么难过?它们丢了东西心里怎样?看见他们难过你的心里怎样?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他们(请问,刚才你们在哪里玩的?)我们到走廊里、楼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如果发现地上有东西就怎么办?
(2)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找东西,(拾起来,拾起来以后怎么做呢?问问捡到东西后怎么说?请问这是你丢的东西吗?
(3)幼儿找东西
(4)师:刚才我们帮助小动物找到了东西,还给了他们,他们一定很高兴,他们肯定会来谢谢我们的,我们小朋友把东西还给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样?(做一做高兴的样子,笑一笑)
(5)提问:刚才你捡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还给丢东西的人的,说了什么话?
4、幼儿讨论1)拾到了东西为什么要还给别人?
(a)人家会难过,会着急。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2)(表扬自己)
讨论:找不到失主的东西该怎么办呢?
(三)结束:
总结,今天我们小朋友帮助了小动物找东西,还给了他们,心里非常高兴,以后我们捡到了东西都要想办法还给别人,我们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幼儿捡到东西后引导他自己找失主或帮助他一起找失主,并给予鼓励表扬。
活动反思:
我认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重点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小事做起。所以,我们应该把行为习惯的培养用游戏或集体活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才能使幼儿不断进步,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片并大胆猜测故事发展的线索,理解故事内容。
2.知道废旧物品也可以变成有用的东西,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破皮鞋的图片。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对故事展开联想。
提问:你喜欢这只皮鞋吗?为什么?
二、分段欣赏故事
1.出示兔子,猜测小兔子的想法,讲述第一段故事。
提问:小兔子看见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2.出示小松鼠,猜测它的`想法,讲述第二段故事。
提问:小松鼠看见这只破皮鞋,它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3.出示小鼹鼠。
①幼儿猜想:小鼹鼠也看见了这只破皮鞋,它的想法会和小兔小松鼠的想法一样吗?为什么?讲述故事,验证想法。
②幼儿猜想:如果你是小鼹鼠你会怎么打扮这只又脏又臭的破皮鞋呢?教师讲述该段故事,印证幼儿的猜想。
③幼儿猜想:小鼹鼠要把打扮好的皮鞋做成什么?
4.提问:有了这么漂亮的皮鞋车,小鼹鼠会开着皮鞋车去干什么呢?①幼儿猜测故事进展。②结合图片讲述故事③小鼹鼠送小兔去上学,小兔是怎么说的?小鼹鼠给小松鼠送果子,小松鼠是怎么说的?
5.请小朋友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三、和幼儿一起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小鼹鼠吗?为什么?
四.活动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废旧材料可以再利用?引导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开展制作活动。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一家人”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爱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
(2)说一句甜甜的话。
师:爸爸妈妈今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后,让说一句甜甜的话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师:大人们听了孩子的话是否很开心?
4.布置“全家福”专栏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师:我们小(二)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你们的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爱这个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见她们,现在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把这张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贴进老师画的别墅里,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贴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大家每天在进出教室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间房间,我们拍完照后,请大人帮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孩子拿着照片共同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录音《我爱我家》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间里。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的教案08-02
【精选】中班教案08-08
中班教案【经典】08-23
【经典】中班教案09-08
中班教案04-04
中班教案04-04
中班教案04-04
中班教案04-04
中班教案04-04
中班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