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范文汇编五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各样的冰激凌,体验冰激凌的奇特之处。
2.运用自由、夸张的表现手法,大胆、快乐地描绘冰激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感受想象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想象、敢表现的个性品质。
教学过程
1.创境激趣。
(1) 小朋友们,没有空调热吗?现在的你最想要什么?
(2)提问:你想吃冰激凌吗?你见过的冰激凌都有哪些样子的?
2.畅谈想法
(1)我们平时常常会想吃各种冰激凌,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要什么样的冰激凌?你的冰激凌有什么奇特的地方?
(2)对于学生的'叙述,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引导:“这个想法真棒,亏你想得出来!”“后来怎样了?”??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冰激凌说完整、说精彩,激活想象,加深体验。
3.欣赏评析
(1)课件播泛画,让学生解析这幅作品的含义。
(2)课件播放书中的电脑绘画作品和动画作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件播放学生优秀作品,请学生评一评画,并谈谈冰激凌是怎样的。
4.引导创作
(1)冰激凌,有各种各样的口味、形状。你想表现什么样的?
(2)冰激凌,色彩瑰丽神奇,但都有一个主色调。你的冰激凌有什么样的主色调?
(3)让学生小组间相互交流、启发,使梦更加生动、完善。
5.学生创作
作业要求:画一幅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6.交流评价
以买“卖冰激凌”的形式实施评价。学生把自己描绘的冰激凌,向同组同学述说。每组选出最佳“冰激凌”上台讲述,然后进行拍卖,出价最高者且能说出缘由的中标。
美术教案 篇2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教案’初二美术教案2。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的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享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这一时期的知识面更为扩展,思维由童话式幻想转向理性、科学的幻想和想象。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感知能力正在发展,抽象思维正在形成。美感体验明显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外部特点和内部特征的领会和理解。因此,本节课老师在各个环节尽力通过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来发展他们的赏析及表现能力,使之逐步提高。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尊重每位学生的感受,赞赏每位学生对欣赏作品时所提供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向和客观的评价标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的、充满激情的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教案《‘教案’初二美术教案2》。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的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拓展作业分析,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找出问题症结,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
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新教材的内容设计合理,更贴近现实生活。备课时要注意课堂教学设计的生动、灵活性。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同时跨学科的学习需要也提示我们要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个人的修养水平。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1、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1)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
(2)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2、学生分组讨论,阐述有关春天的特点、景色,谈感受。
(1)春天可以怎样来表现?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3、欣赏
(1)文学作品《春雨后》
请同学将自己准备的文学作品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2)歌曲《春天在哪里》
请同学倾听并初步感受音乐美。
(3)油画《花开的果园》
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美感。
[说明:通过参与欣赏,使欣赏的心理活动逐步展开,]
(二)发展认知阶段:
[说明:设置问题情境,展开想象空间,对作品进行感性与理性的分析,提高欣赏水平.]
1、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1)自然美与艺术美具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2)自然美与艺术美不同的表现手法?
2、屏幕展示多幅作品的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自然美与艺术美中的春天。(以教材刊登的作品为重点)
(1)美术作品的其他表现形式?
(2)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信息的?
(3)感受具象表现和意想表现手法的特点。
3、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1)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2)谈谈感受。
(3)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4、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爵士乐》
(1)谈谈画面的构图形式。
(2)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
(3)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4)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的形式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意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1、介绍适合学生表现春天的具象、抽象、意象表现手法的三幅艺术作品。请学生分析,谈谈三种形式的特点。
2、要求同学们将自己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春天以及对春天的畅想形成自己的创作构思。
3、围绕自己的感受画创作草稿,并介绍创作设想。
4、同学间相互交流,汲取别人优点,完善自己创作构想。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1、结合自己准备应用的表现方式进行相关的技能技巧的练习。
2、结合自己的创作搜集相关的创作素材。
3、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的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美术教案 篇3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
周次课题
1-2周《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1课时
3-4周《色彩的魅力》2课时
5-6周《春天的畅想》2课时
7周《凝练的视觉符号》2课时
8周《亲切的使者》1课时
9周《喜悦与收获》1课时
10-11周《招贴—广而告之》1课时
12-13周《盛情邀请》2课时
14-15周《独特的装扮》2课时
16周《平面设计的盛宴》2课时
第一单元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
第一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1课时,20xx/2/2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美术创作一般过程的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绘画题材、形式、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了解美术作品创作于现实生活、画家个人情感、物质材料及艺术技巧的关系,初步掌握美术欣赏评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讨论、欣赏和评述等方法,初步学习并掌握对美术作品中绘画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于生活之间关系的欣赏评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不同美术作品的产生过程,增强学生价值观,尊重理解艺术家及其创造的劳动价值和意义;在欣赏、体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更加用心观察生活及对生活积极健康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美术是创造性的劳动这一特征。
难点:了解绘画的题材、艺术处理的.技法皆源于客观世界,掌握美术的基本理论。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引导阶段:
展示作品王式廓的《血衣》素描稿及其创作的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发展阶段:
(1)模仿作品《血衣》中的几组人物形象,上台表演人物的造型姿态,体验人物内心情感,加深对作品人物性格及作品内涵的理解。通过学生参与、观看,不仅激发了学习热情,更能从学生成功与不成功的表演中感受到人物造型艺术的魅力。表演完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表演,结合作品对再现性美术作品的产生条件进行分析。
(2)展示油画作品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及其创作过程和相关的素描草图,播放相关的视频,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提出问题: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学生思考,初步发表自己的看法。
(3)展示课本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刻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省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
学生围绕问题探讨,并尝试对其他的几件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师小结:材料本身对作品的成败非常关键,因而艺术技巧也相当重要。
4、展示于讲评阶段:分别展示一幅表现性和再现性的绘画作品和相关资料信息,尝试对作品进行欣赏评述。
【教学反思】
1、在欣赏评述的过程中是否解释了美术作品的创作于现实生活的关系;
2、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生活经验对作品及相关细节进行欣(转载于:www.hnNscy.CoM:初一下册美术教案)赏评述;
3、是否对艺术家及其作品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2课时,20xx/3/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意境,了解美术作品中情趣和意
境的表现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体验分析,欣赏评述,掌握一定的美术批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
难点:理解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把握作品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课本、课件
【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播放课件,展示学生提供的照片,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看看你艺术家是怎样表现富有情趣的作品的
2、发展阶段:
第一环节感受与比较分析。欣赏一组有关的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探讨。主要围绕问题:你觉得这幅画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这样表现有何效果?从画面的构图、构思及不同寻常的方面引导学生分析理解。
讲解齐白石的《青蛙》。
美术教案 篇4
《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饰》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多彩多姿的民族服饰》这是岭南版小学《美术》第十一册中的一节造型·表现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这节课教学,要求学生对我国的民族服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有所了解,并且能初步掌握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民族服饰相关知识面广,六年级的孩子表现能力差异大,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惧怕动笔,加上民族服饰本身多样与繁杂加重了学生的畏难情绪等等,诸多因素给本节课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学生极有无从下手的可能。这样一来即使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未必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因此我思考过后将教材处理,确定其教学重点为民族服饰的简易画法;难点为真实、生动地表现某民族服饰艺术的特点。教学过程设计为以“挑战游戏”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形式,使学生在惊心动魄的竞赛中,主动的接受本课知识学习。而我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通过这次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学生主动学习可以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片断回顾:
片断一:课前准备活动。(迅速组织课堂)
战前热身:涂出三组对比色,两组邻近色。(设计意图:利用1分钟时间,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主复习旧知,为后面环节做一定铺垫)
片断二:宣布挑战规则和挑战宣言,组织挑战游戏。(以游戏贯穿于整节课堂,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入课程学习,在玩中学)
首先,宣布挑战规则:1.每次挑战过程中只能动眼、动脑,不能动口。违者取消小组竞赛资格。2.小组长负责记录,获胜集体或个人可得到老师的神秘奖励。(设计意图:强调纪律,突出小组团队性、指导小组开展竞赛活动,自主管理、控制比赛秩序)
接着,提出挑战宣言:你强,我比你更强。(设计意图:提升竞争意识,掀起竞赛氛围)
然后,组织挑战游戏。游戏过程分四个环节进行。(挑战难度递进,学生玩得刺激,玩得自信)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用电发光的原理。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会亮的玩具。
3、通过制作会亮的玩具,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进行灯泡发光原理的解说,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结合灯泡发光原理的电路知识制作“会亮的玩具”的设计图和实物模型。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灯泡发光原理及各种发光源,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出会亮的玩具。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看书、上网、向家长或科学老师等请教,了解交流灯泡发光的电路原理。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用来制作发光的材料及玩具外观的废旧材料,如饮料瓶、塑料盒、电池、电线、胶布、弹簧、绳子、铁丝线等等。
第1课时
(电路、光源制作阶段)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组实验器材,(出示:一节干电池,一小节电线,一个小灯泡,胶布);好的,同学们,你们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小灯泡发光吗?(师生共同探讨,并进行尝试,也可以请学生现场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备注:结合科学课的知识,将电线的一端绕在小灯泡的线圈上固定好,另一端则用胶布固定在干电池的负极,这时只要将小灯泡接触到干电池的正极,小灯泡即会发亮。
二、课堂教学
a)引导阶段
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做了这一组实验,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一幅电路图(展示电路图),有没有同学知道灯泡、电线、开关等的.工作原理呢?(可做小组讨论,师生交流,一起探究得出灯泡发亮的相关工作原理)
同学们,我们现在已经懂得了灯泡发亮的工作原理,现在请你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为接下来将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做好内芯。(小组合作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b)发展阶段
好的,现在同学们都能完成内芯的制作,但只有光源材料能称得上是玩具吗?当然不能。要知道我们要“发明”的可是会亮的“玩具”啊!而且制作光源难道只有通过制作“内芯”这种方法吗?(启发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多种光源制作的探索,并在完成光源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整体的构思,如何设想会亮的玩具。)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完成了“会亮的玩具”的光源制作,下一节我们将在现有“光源”的基础上,完成整体设计方案,希望你们能收集更多的材料,结合“光源”,设计出有创意的科学小玩具。
第2课时
(设计构思,设计稿制作阶段)
一、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光源”制作知识
二、发展阶段
1)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身边已收集到的各种材料,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方案。
2)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案,教师加以引导,师生共同探究。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设计图稿(实物图、原理图、拟出设计方案、材料分析等)
(备注:参考方案,见学生用书图例)
3)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典型设计稿展示,学生互评,请小发明家进行介绍,教师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结合下节课的实际操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完成了设计稿,也就是说我们要制作的“会亮的玩具”已
初具模型了,下一节课我们将根据设计稿进行实物组装,请同学们准备好相应的工具、材料。
第3课时
(模型组装阶段)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完成了设计稿,现在老师想问问你们,“设计稿”在整个
制作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备注:在现代设计中,设计稿是设计方案的书面体现,它结合了图象、文字,包含了构思、原理、材料分析等,是整个设计环节中相当重要、不可缺少的一步;也为下一步的实物模型制作做好了铺垫。)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示范几种基本的制作方法,并出示实物。
2)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设计稿(小组合作),结合第一节课已经制作好的“光源”部件,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创造,制作出一个与众不同发亮的玩具。
3)教师巡回指导,答疑解惑。(与学生一起探讨,适当给以示范,并鼓励学生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实际组装中遇到的困难,如玩具的美观实用与电路、光源正常工作的关系等。)
4)学生典型作品展示,并进行作品互评,小发明家们的讲解、答疑,老师加以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给以鼓励。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真正尝试了一次设计、创作的完整体验,在当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浪潮中,人们无时无刻都在感受着现代发明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然而,这也是一个变革与优胜劣汰的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才能使我们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走向世界!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精选)08-20
(经典)美术教案07-29
美术教案01-16
美术教案01-18
美术教案01-19
美术教案01-19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0
美术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