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教案

时间:2024-07-14 18:39:11 教案 我要投稿

八年级生物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年级生物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生物教案(通用15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1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重点难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设计: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通过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对不同生物种类的形态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他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举例:

  1、化石

  化石:生物的遗体、遗迹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以上事实告诉我们,生物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有一定的顺序: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距今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所以说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最直接的证据。。

  2、始祖鸟

  通过比较发现,始祖鸟的身体结构特点及和爬行动物有相同之处,又与鸟类有相同之处,由此可以推断始祖鸟是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中间产物。

  3、细胞色素c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因为蛋白质在基因的控制下合成,基因控制生物的形状,由此可以推测人与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果蝇、向日葵的的亲缘关系最远。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读p55页进化树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2、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3、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也有一些物种灭绝,如恐龙。各种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比较法

  二、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历程:

  动物:原→腔→扁→线→环→软→节→棘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植物:藻→苔→蕨→裸→被

  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课后巩固:

  1、生物进化的直接的证据是( )

  A化石 B比较胚胎学 C解剖学 D陨石

  2、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 )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复杂、越高等 D越简单、低等

  3、与始祖鸟相似的生物是( )

  A鱼、鸟类 B鸟类、爬行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鱼、哺乳类

  4、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大致是( )

  A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D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5、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真正陆生脊椎动物是( )

  A古代鱼类 B古两栖类 C古爬行类 D鸟类

  6、如果两种动物的.化石在同一岩层中发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

  A血缘关系很近 B生存年代很近 C生活习惯很相近 D个体构造很相近

  7、物种A化石比物种B化石在较晚地层中出现,由此可推测两者

  A 物种A比物种B数量多 B 物种A可能是较晚形成的

  C 物种A由物种B进化而来 D 物种B由物种A进化而来

  8、化石证据表明,有的物种只存活了短暂的时期就绝灭了。下列哪种说法最准确( )。

  A.这些生物体缺乏可遗传的变异 B.它们的生活环境太恶劣

  C.这些生物体的食量太大 D.它们的生殖能力太弱

  9、细胞色素c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的。可学家通过分析比较马、驴、兔、蛇、龟和鲸6种动物的细胞色素c,发现马的细胞色素c和其他五种动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有一些差异,其中马与驴有1个氨基酸不同,与兔有6个不同,与蛇有22个不同,与龟有11个不同,与鲸有5个不同。

  (1)基于这些数据,与马的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驴 ,最远的是 蛇 。

  (2)你认为以上资料涉及到的研究方法是 比较法 。

  (3)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确定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亲缘关系吗?为什么?

  答:能。通过比较生物体的物质组成,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即物质组成越相似,说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

八年级生物教案2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

  姓名班级组别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什么是伴性遗传;

  2.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①男性多于女性;②交叉遗传;③一般为隔代遗传;

  3.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4.举例说出性别有关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伴X隐性、显性遗传病及其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本,划出知识点。掌握基础知识,红笔标出重、难点以及疑点。

  2.小组或者组间进行讨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学习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使用说明】:

  本节的重点是伴性遗传的特点。学习时应结合实际问题,从事例入手,找出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随性染色体遗传的特点,将这些特点迁移到不同的事例中去解决问题。

  【知识链接】:

  与基因在常染色体的遗传进行对比。联系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并应用到实际中去。

  【自主学习】

  一、基本概念:

  性别决定: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二、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有对,与性别决定无关。

  性染色体:有对,男性为,女性为,是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三、性别决定的方式:

  1、XY型:①雄性:常染色体+;雌性:常染色体+。如:人的红绿色盲。

  2、ZW型:①雄性:常染色体+;雌性:常染色体+。如:鸡的性别。

  3、色盲由隐形致病基因控制,该基因只位于上,在上没有。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的特点: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具遗传现象。即致病基因由男性患者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他的,女性患者的和一定是患者,如病。

  4、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性遗传,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XD和XDXd,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Y。特点:女性患者男性患者,具有。男患者的和一定是患者。

  5、Y染色体上遗传病的特点是:患者全部是;致病基因父传,子传孙。如:外耳道多毛症。

  【合作探究】

  1、什么是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用遗传图解表示以下几种情况)

  ⑴色觉正常女性纯合子与红绿色盲男子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⑵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与正常男子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⑶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和男性色盲患者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⑷色盲女性和正常男子结婚,他们的后代儿子和女儿的表现型如何?

  【当堂检测】

  (C级)1、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B级)2、血友病的遗传属于伴性遗传。某男孩为血友病患者,但他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均正常。血友病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

  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D.祖母→父亲→男孩

  3、在右图所示的人类系谱图中,有关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

  (A级)4、决定猫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bb、BB和Bb的猫分别为黄、黑和虎斑色。现有虎斑色的雌猫和黄色雄猫繁衍,问:

  (1)能否生出虎斑色的雄猫?为什么?

  (2)假设繁衍后生下三只虎斑色的小猫和一只黄色小猫,它们的性别分别是()

  A.全为雌猫或三雌一雄B.全为雄猫或三雄一雌

  C.全为雌猫或全为雄猫D.雌雄各半

  (3)假设生出的后代中出现一只虎斑色雄猫,那么,这只猫的基因型(包括性染色体)应为。试解释产生的原因。

八年级生物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3、举例说出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表达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2、说出花和果实的发育关系

  难点: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一上学期曾经学习过花的结构,首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一朵花包括哪些结构?

  (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雌蕊、雄蕊)

  问:在花的这些结构当中什么是主要结构?

  述: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雌蕊和雄蕊的结构。

  问:大家还记不记得在雄蕊的花药里含有什么物质?

  述:在植物开花之后,雄蕊中的花粉会散落出来,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被称为传粉。

  问:传粉有哪两种方式?

  1、什么叫自花传粉:小麦、水稻、碗豆、番茄;(CAI展示)

  2、什么叫异花传粉:油花、向日葵、苹果 (CAI展示)

  补充:花粉的传播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你知道有哪些途径呢?

  虫媒:苹果花;

  风媒:玉米花

  师生回忆子房的结构,结合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讲述:当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粘液的刺激,花粉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在花粉管内有两枚精子。花粉落到柱头上便开始了受精过程,要了解受精过程,我们先来了解子房的结构。

  述:花粉管过以穿过柱头、花柱,到达子房的胚中,(胚珠位于子房内)

  述:接下来的步骤就是通过精卵细胞的结构完全受精,这一重要过程发生在子房中,我们再来详细了解一下子房的结构。

  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珠孔等

  极核:卵细胞(靠近珠孔)

  述: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过程被称为双受精,为什么这么说?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动画:双受精)

  述: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精子释放出来,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过程。

  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受精卵(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双受精

  述:由于完成了精卵细胞的`结合,所以这种生殖方式也被称为有性生殖,请大家在书上勾划出有性生殖的概念。

  述:观在我们再通过一个动画来回顾一下植物有性生殖及个体以育的过程(动画)

  果实和种子形成述:在完成了双受精作用之后,花的各部分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述:我们曾经讲过,果实有哪两部分组成

  问:果皮和种子又分别由子房的哪两个结构发育而成呢?

  问:种子又由哪些部分组成?

  问:它们又分别由子房的什么结构以育而来?(CAI展示 )

  问:我们经常在生活中会发现桃子、李子这些植物的果实只含有一粒种子,而像西瓜、碗豆等植物的果实中含有多粒种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述:当果实和种子形成后,植物体要尽可能将它们传播出来(果实中有种子),这样才能够扩大自身生活范围。你们所知道的植物传播果实或种子的方法有哪些?

  播放影片,展示种子的传播方法。

  课堂小结:(略)

  习题巩固(CAI及教材)

八年级生物教案4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分析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难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与自学指导

  课前准备:教

  师课前准备好腐烂的梨、菜叶,地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腐烂的梨、菜叶问道:同学们知道是什么让我手上的梨和菜叶坏掉的吗?学生猜测:是细菌和真菌。

  引出新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出示学习目标目标

  1、理解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2、理解引起动植物和人类患病

  3、理解与动植物共生

  三、自学指导

  用约5分钟时间,阅读教材79—82页,并思考以下问题:

  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四、讨论交流

  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烂,它与水果有怎样的关系?

  2.细菌和真菌是怎样生活的?

  经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

  1.杆菌以水果为营养源,靠分解水果中的有机物获得物质和能量,导致水果的腐烂。

  2.细菌和真菌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进行腐生生活的'。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很大作用,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得利的一面,它们在自然界中都有哪些作用?

  学生巩固回答:作为生产者参与物质循环、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

  提出思考题:

  每年的秋天,一部分植物会落叶,对落叶的处理方式有三种:焚烧、填湖、掩埋。请分析,你会选择哪种处理方式,简要说明理由。

  六、课堂练习

  课后练习

  七、布置作业

  本课时练习册

八年级生物教案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说出引起细胞癌变的外因(致癌因子)

  2、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预防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2)致癌因子

  教学难点: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大自然是神奇的,万物相生相克,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天敌,但是人类在地球上没有天敌,但却有威胁生命的敌人,那就是疾病!任何疾病都有可能夺走人的生命,据统计,有四类疾病居于首位,我们称之为“四大杀手”—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和糖尿病。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缅怀一下我们所熟悉并喜欢的人;影坛巨星、“百变天后”:xx《红楼梦》我们所熟悉的林妹妹的扮演者:陈晓旭。也许是天妒英才,如蓝体字所标,这些让我们怀念的人都是被四大杀手之一———癌症夺走了生命。

  我们再来看两张图表,“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我国癌症死亡人数”,(大家注意一下:两张图表的单位是万!)

  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细胞完整生命历程的学习,大家知道:细胞是有一定寿命、形态和功能的。正常机体内的细胞有正在进行着分裂和分化的,比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有一些不分裂,但执行着重要功能,比如人体的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还有一些正在衰老的凋亡的细胞,比如皮肤表层的表皮细胞。但是,有的细胞受到外界环境的某些刺激后,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会发生变化,这样的细胞就不再受机体的控制,连续的进行恶性增殖,我们就说这样的细胞是癌细胞。细胞癌变的外界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致癌因子。由于癌细胞大量的增殖,使机体患病,这样的疾病就是我们大家听到都会惧怕的癌症!这样,大家对于癌症应该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吧?

  讲到癌症,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肿瘤”这一概念。肿瘤是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育中的正常细胞,在有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呈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所以呢,有人就说了,癌症就是肿瘤,就目前你了解的情况,这种说法正确吗?大家讨论一下。

  想必已经有结果了吧?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不发生转移。而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可转移,还会产生有害物质,破坏正常器官结构,使机体功能失调,威胁生命,称为“癌”。

  而,“癌”是由多个癌细胞形成的,也就是说癌的结构基础是癌细胞。也许同学们都会有一些疑问:什么是癌细胞?癌细胞的特点是什么?如何预防癌症?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今天的课程:细胞的癌变。(板书)

  【讲授】癌细胞特征

  (1)研究材料

  要研究了解新事物,我们必须有研究材料,而我们研究癌症的机理,了解癌细胞的特点,科学家经过探索,找到了海拉细胞。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女性宫颈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58年,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说到癌细胞了,根据大家的预习,之前介绍癌症形成时我也提到了癌细胞的相关知识,大家已了解癌细胞的概念了吧?我们一起再看一下:机体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2)特点

  知道了什么是癌细胞,为什么它就能夺走人的生命呢?这就与它的特点有关。

  对比一下这两幅图片: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增殖的模式图,大家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学生思考、讨论)谁能告诉我?…………对!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这就是癌细胞的第一个特征。(板书)

  我们继续观察两张细胞图片————正常成纤维细胞和癌变的成纤维细胞,大家觉得正常细胞和癌细胞相对比,癌细胞什么发生了变化呢?(学生讨论)这是模式图,再来看一张真实的癌变后的成纤维细胞显微图,很明显,我们看到圆球型的细胞,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癌细胞的第二个主要特征。(板书)

  大家观察一下这幅癌细胞分散和转移示意图,图中明显看出癌细胞通过淋巴管或血管从一个组织转移到其他组织。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正常组织细胞能转移吗?(不能)是的,正常组织细胞是不能随意转移的,细胞和细胞之间有连接,是固定在一定区域的。大家想一下什么物质使细胞相对固定呢?(学生可能回答糖蛋白,或者教师引导),这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山楂是做成冰糖葫芦前较粘牙还是成为后粘牙。正是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粘着力降低,细胞才会容易转移。同样,这是癌细胞的第三个主要特征。

  【讲授】癌变原因

  了解了癌细胞的概念和特点后,大家肯定想知道机体正常的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大家想一下,中国人讲究“内外兼修”,细胞畸形分化、不正常增殖也是内因、外因相互作用导致的。我们先讲外因————致癌因子。上节课结束后我让大家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谁能告诉我致癌因子的分类?………很好!包括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A、我们先了解物理致癌因子:辐射(紫外线、X射线、电离辐射等)(介绍三幅图画和下张PPT)

  B、第二类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化学上把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同样致癌因子也包括无机物—如石棉、砷化物、铬化物、镉化物等和有机物—如黄曲霉素、亚硝胺、尼古丁、甲醛、苯、联苯胺、煤焦油、苯并芘等。(随机介绍其中几种,如:亚硝酸—酸菜和发霉的食物中常含有的物质)让学生自己阅读命令按钮的PPT的内容,稍作讲解。

  C、最后一类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如乙肝病毒、H7N9病毒等病毒感染人的细胞,将其基因整合进入人的基因组,诱发细胞癌变。

  外因是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知道了外因,我们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因是什么以及内因的作用。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细胞一切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受遗传物质DNA的调控,同样在细胞内有专门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DNA的片断(基因),包括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抑癌基因也称为抗癌基因,正常细胞中存在基因,在被激活情况下它们具有抑制细胞增殖作用,但在一定情况下被抑制或丢失后可减弱甚至消除抑癌作用的基因。正常情况下它们对细胞的发育、生长和分化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我们来看一个流程图。(介绍图)

  【讲授】预防与治疗

  癌症,听起来相当可怕的一个名词,而且现在也没有有效的措施和药物治愈它。但是,我们可以“未雨绸缪”,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癌症呢?大家讨论一下。我们都知道太阳光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紫外线等其它射线,而且现在臭氧空洞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长期在阳光下曝晒,易患皮肤癌,那么,我们还能晒太阳吗?应该怎么做呢?(找学生回答)总结为:早八点之前和晚五点之后可以适当晒晒太阳,阳光强烈时需要出门时涂抹防晒霜,打太阳伞。但不要因为怕得皮肤癌而不晒太阳,要知道适当的紫外线有助于钙的吸收哦!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学生回答一些,教师总结)如:房子装修好后不要立即住进去;电脑、电视、手机等有辐射,尽量远离;另外,吸烟,之前大家看过一个吸烟者的肺和正常人的肺,差别特别大!所以如果你的亲人吸烟,尽量劝阻。另外,二手烟的危害也很大的,公共场所之所以不允许吸烟不只是为了卫生,也是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

  请大家阅读教材P、127,资料分析:“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防癌”。(半分钟后)有道是“病从口入”,癌症也是一种病,它也是从“口入”的吗?我们一起看一下这三幅图,食物是不是很诱人呀?薯条、酸辣粉、炸鸡腿,哇!真的很好吃的!口水流出来了吧?好吃归好吃,但不能多吃,它们都含有有毒物质————丙烯酰胺、亚硝胺、苯并芘,它们可是属于我们刚学的化学致癌因子哟!大家再来看一下这个表格。(一分钟)这些我们常吃的食物中含有较多致癌物质,如黄曲霉素、亚硝酸盐、苯并芘等,及防腐剂、食品添加剂等,且营养成分低。所以呢……(师生一起总结)。为了健康,我们应该多吃这些食物:大豆,动物肝脏等。

  除了在饮食方面多注意些,我们还应该做什么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答案是:增强体质,保持心态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多方面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课后小结

  学了部分关于癌症的知识,我们做一下总结,回顾一下知识点。(师生一起随着PPT做总结)。我给大家选了四个研究性课题作为课后作业,大家选一个做,不过,如果你想多做一个或全做完,我也不反对!

  大纲对这节课的要求我们已经讲完了,为了拓宽大家的知识面,我们了解一下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常用的诊断方法有病理切片的显微观察,CT,核磁共振以及癌基因的检测等。现在大家都擅长利用网络查资料,这些方法的具体机理,感兴趣的同学自己了解吧,我就不

  过多详细介绍了。而大家知道的常规的治疗方法有?我们一起看一下它们的介绍和区别:手术切除,这就需要尽可能在早期发现癌组织,才能完全清除;放射线疗法是使用高能X射线或γ射线集中照射患病部位,杀死癌细胞。放射线疗法不适于病灶范围已经扩大的患者;化学疗法主要利用抗癌剂杀死癌细胞。多种抗癌剂混合使用往往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并且副作用小。除了常规方法,我们现在还有中医药治疗、干细胞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生物治疗等治疗癌症的方法,同样,感兴趣的同学自己查阅资料,课后大家也可以交流一下。

  课后习题

  1、某人长期吸烟成瘾,晚年不幸得了肺癌,他的致癌是受到了哪种因子的作用()

  A、物理致癌因子B、化学致癌因子

  C、病毒致癌因子D、物理和化学致癌因子

  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普遍存在着原癌基因,但是大多数人不患癌症,只有少数人患癌症,其原因是()

  A、原癌基因不能被激活B、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处在受抑制状态

  C、癌细胞是细胞畸形分化造成的D、大多数人体内有抵抗癌细胞的免疫功能

  3、人体中的某一体细胞,如果连续分裂了60次以上还在继续分裂,则此细胞很可能发生了()

  A、分化能力很强B、全能性增强C、衰老D、癌变

  4、下列关于原癌基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不正常的基因B、和抑癌基因共同调控细胞周期

  C、原癌基因被激活导致细胞癌变D、可被内外因子激活的正常基因

  5、导致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

  A、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现象B、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

  C、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D、细胞能无限增殖

  6、致癌因子的作用主要是()

  A、造成细胞中遗传物质数量减少B、使细胞中有关蛋白质变性

  C、影响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D、导致细胞内有关基因的突变

  7、(判断)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8、(判断)人体所有的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板书

  细胞的癌变

  一、癌细胞的概念

  二、癌细胞的特征

  (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

  (2)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

  三、癌变的原因

  外因: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

  内因: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

  四、癌症的预防

  五、癌症的诊断和治疗

八年级生物教案6

  新授课时:1

  课时教师寄语:任何一种容器都装得满,唯有知识的容器大无边

  学习目标:

  1、鱼的主要特征

  2、鱼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环节:

  目前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科学家按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把他们分为和两大类像蚯蚓、珊瑚虫,体内没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

  像鱼这样,体内都有由脊椎骨构成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一、多种多样的鱼

  观察P20-21思考:

  ⑴我国主要的优良淡水鱼品种有哪些?

  ⑵我国常见的海洋鱼有哪些?

  二、鱼的主要特征:

  1、鱼适于水中生活两个至关重要的特点:

  2、观察与思考

  (1)鱼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对鱼的水生生活有什么意义?

  (2)用手摸鱼的体表,有什么感觉。谈谈你的看法。

  (3)观察鱼的运动。鱼只靠鳍进行运动,这种说法全面吗?

  (4)观察鱼的呼吸

  水流入鱼口后,从什么地方流出?流入的水和流出的水,溶解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变化?

  (5)观察鳃和鳃片的形态、数目、颜色。为什么鰓丝多而细?

  (6)鱼鳃的哪些特点对它在水中呼吸至关重要?分析鱼儿离不开水的原因。

  3、你知道吗?

  鱼到了生殖季的时候,雌鱼会向水中排出卵子,雄鱼会在卵上排上精子,精卵在水中结合为受精卵,然后受精卵会在水中发育成新的个体。

八年级生物教案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城市社区环境的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调查活动的总结,展开一系列的讨论与交流,通过真真切切活生生的示例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从我做起制定创建良好环境的计划。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建设社区、美化环境献计献策,从而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二、设计思路

  为了将本节课与生活实际接轨,我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充分准备,进行材料的收集与整理,使学生了解到我们生存的城市的环境现状,通过学生们的交流与讨论营造出一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氛围,学会关注环保问题,使学生能够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从而树立,经济要发展,环境不能落后的思想,从我做起,共同创建出环境优美的家园。

  三、教学设计

  课前要求大家分组调查,下面向大家汇报他们组调查情况:

  A生:大家好我是XX小组的组长,我们的小记者是XX我们的记录员是XX,我们的材料员是XX,我们这次采访的专题是关于我们社区的楼房等建筑物的变化,下面由我们组的小记者XX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采访情况,通过摄影展示采访材料,小记者在旁边说(大家好,我们采访的对象是门卫的田大爷,他从小就一直生活在我们社区,小区的 一草一木的变化他都历历在目,他告诉我说以前这有好多的.田地,没有这么多的工厂和楼房,天特别的蓝,空气特别的新鲜,可近几年,楼房等建筑物数目越来越多,可绿地的面积却越来越少了,社区上空的蓝天白云,被一层厚厚的浓烟所覆盖,我们见到的是"乌天黑云"我想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呢,我们推开窗时,泥土的芳香早已被一种刺鼻的气味抢了先,据有关报道说我们社区这种环境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这种难闻的气味叫二氧化硫,它的含量过高会导致酸雨和致癌,这是我们小组收集到的信息,希望大家能够引起共鸣。

  B生:前几年我家鱼塘里的鱼长的可快了,并且成活率也较高,收入还可以,可自从水源上方那个造纸厂开起来以后,我这儿鱼的成活率越来越低,现在都快赔钱了,记者:对于养鱼人的遭遇我深表同情,可事情背后我们是否应该把幕后的那双大黑手抓出来哪,我们又辗转来到水泥厂院外,看到了一个直径30CM左右的排污管,污水正从工厂里面排放出来,大量的污水排进附近的一条小河,仔细观察一下河水,颜色暂且不说,那气味就能熏死人,试问那些可怜的鱼儿每天喝这样的水,怎能不自寻短见,沿着河向下走,不远处有几有几块农田干枯的麦苗伸出无力的小手,它们似乎要用绝食来表示抗议,见到此情此景,你在想些什么?

  C生:采访实录--------我们是用DV拍摄下来的,我们的专题命名为"小区的角角落落"。出示场景,旁白配音。

  场景(一)堆积如山的垃圾堆里,隐隐约约露出几个身影。

  场景(二)一个在大风中行进的黑衣人,突然被一双白手捂住了他的双眼。 (咦,那不是人手,而是一个白色塑料袋。)

  场景(三)一个高个子的男士随手将吃过的冰淇淋盒扔在了地上。(叔叔你掉东西了)

  场景(四)一个中学生随地吐了一口痰,然后很干净的用面巾纸擦了擦嘴,又扔在了地上(痰:”让天气更炎热些吧,快把我蒸发掉,我要返回你的身体,那里才是我生长的地方“。

  场景(五)一个阿姨到超市买了一斤肉,阿姨要求服务员多给几个袋,怕袋肉漏出来。(肉哭着说:阿姨求求你,别在往我身上加衣服了,我都已经三件套了,再套,我就要窒息了。”

  D生:我们设计的是一幅漫画,视频展示(筷子厂门口两旁的树桩各站一只小鸟,小鸟手捧饭碗说:“我饿,求求你,给我口吃的吧。”

  师注:以上专题的调查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计划好采访地点,采访时间及相关的采访对象,设计出本组的采访专题,拟定草稿.

  师;同学们,听了上述同学的汇报后,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的想法如何?

  生:我们社区的环境太差了,看着我都害怕,我每天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我们必须立即改善一下我们生存的环境。

  师:播放一些由于城市环境污染造成的人类患有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病态图及一些患者的真情告白(此时同学们纷纷发出慨叹,惊讶的叹息声有的 学生会对此情景落泪师: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种环境,这些疾病产生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此时,请全班同学起立,集体宣誓。

  誓言:我们要保护,我们要健康(教师板书,气氛升华,达到高潮)

  师:口号是喊的,行动是要努力的,可你们要怎样保护环境呢?请你们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为题制定你们行动计划。

  A生:我现在还小,无能为力,我只能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我以后吃过的食品袋,饭盒要扔到垃圾桶里,我将来要发明一种可降解的材料加工食品袋、饭盒就不会污染环境了。

  B生;老师,我看电视上说,有些垃圾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我们可以将垃圾分类,可回收的送到废品回收站,即环保又节俭,一举两得,不可回收的我们可送到指定的垃圾站进行销毁。

  C生;有些外国人在盖房时,专门设计了两个垃圾箱,一个是收集普通垃圾的。如废纸。另外一个是收集对人产生伤害的垃圾。如;废旧电池。通过这个故事我了解到外国人的环保意识很浓。我国国情决定我们目前还不能那样,使人们形成这种思想,但我想我们可以对身边的人进行教育,像废电池,我们可以准备一个废旧电池回收箱,将他们收集起来然后深埋。如果你这样,我也这样,我们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有改善的。

  D生:我爸爸就是焦化厂的,我看到厂子里每天排放大量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刚才那个同学说二氧化硫可导致酸雨和致癌,我不能让爸爸将厂子关闭,因为那里有好多叔叔上班,如果关闭了,爸爸和叔叔们就失业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的一部分资金就少了,国家怎么能发展呢?我不能让爸爸将厂子关闭,但我可以劝爸爸降低利润,安装一套环保设备,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发明一种既便宜又节能的设备。(学生鼓掌,表示赞同)

  E生:树木可保持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我们应该呼吁社会多植树,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减少木材制品的利用量。如:一次性筷子,清山绿水的画面真美。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的行动计划太感人了,众人拾材火焰高,众人努力环境肯定会有改善的,就让我们的计划从今天,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吧。(建议学生手挽着手)。

  师:播放一幅蓝天白云、鸟语画香、儿童、老人面带笑容的记录片,此时《祈祷》的伴奏乐响起(结束课程)

  四、教学反思

  通过组织调查和汇报活动,学生们交流和合作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可谓是上了生动的一课,本节课打破了学生以往的陈旧思想,对学生的大脑和心灵都是一味良药,使学生心灵那扇紧闭的窗户打开了,阳光进来了,学生们产生了主动参与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优点一:学生们意识的产生不是单凭空洞的言语能说服的,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心理出发,呼吁学生环保,使学生由要我环保转变为我要环保。

  优点二:通过学生们的汇报及学生们对未来的美好计划,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激人奋进的音乐,使课堂的气氛一次次被推向高潮,令人热血沸腾。

八年级生物教案8

  一、预习提示

  1、家居环境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2、你认为改善家居环境有哪些措施和办法?

  二、教学目标

  1、家居环境状况调查。

  2、改善家居环境,维护人体健康。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家居环境状况调查。

  教学难点:改善家居环境,维护人体健康。

  四、教学过程

  1、引出本节课内容。据调查,儿童白血病患者的家庭中,有不少在半年之内进行过装修。装修材料中的一些有害物质,是导致近年来儿童某些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你的家庭家居环境如何呢?

  2、学生活动

  ①评价家居环境质量,

  ②提出改善家居环境的措施或建议。

  3、学生讨论

  ①家居环境给人们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②你认为改善家居环境有哪些措施和办法?

  4、教师播放多媒体资源以及一些家庭装修的图画,引导学生指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5、教师向学生列举一些家庭装修污染带来的害处例子。

  6、学生很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指出家居环境污染的源头。

  7、教师向学生普及一些知识。

  ①居室卫生标准五大原则

  居室日照、居室采光、室内净高、微小气候、空气清洁度。

  ②室内环境污染的`多种表现

  起床综合症、心动过速综合症、类烟民综合症、幼童综合症、群发性皮肤病综合症、不孕综合症、植物枯萎综合症、宠物死亡综合症等。

  8、教师根据以上例子,举出相应的事实作为例证。并提醒学生观察一下自己家里的家居环境是否安全。

  9、根据教师提出各种安全隐患,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何给自己一个安全洁净的家?

  10、教师引出室内绿化这一概念,让学生讨论室内绿化有哪些可行的办法。

  1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状况进行适当的补充,并指出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适合放于室内进行空气质量改善的。

  12、教师给出一些植物图片,学生回答适于放置在室内进行空气净化的植物种类。

  13、教师向学生介绍52种致癌的植物并提醒学生不可随意向家中购置这些植物。

八年级生物教案9

  学习目标:

  1、参与调查动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生物反应器、仿生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形成热爱科学、关注生命的美好情感。

  一、情景导入

  列举说己的日常生活中与动物相关的活动。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你想进一步了解身边的生物吗?你知道生物仿生的奇迹吗?你了解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创举吗?(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学习任务一:知道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结束后,推举部分学生就“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进行班内展示:

  提示:

  ①食用动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牛肉、羊肉、鱼类等;

  ②动物在娱乐和旅游中的作用;

  ③动物在医药保健中的作用;

  ④列举一日生活中与人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动物;

  ⑤农村养殖业的意义和前景。

  学习任务二:探讨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P50-51页,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2)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

  (3)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吗?还可以生产哪些物质?

  (4)课文中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实例,你能解释吗?

  (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仿生的实例?

  (6)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全班进行交流,并得出结论,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请列举仿生学方面的成功事例。小组成员先进行思考,然后进行讨论。

  三、系统

  动物在与人类生活中的关系,你有哪些收获?得到了哪些启示?

  五:诊断:

  1、选择题:

  ①下列关于生物反应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只能生产一些药品 B产品的'作用效果显著(或者活性高)

  C生产成本低,效率高 D设备简单,能减少工业污染和环境污染

  ②下列属于动物在旅游和娱乐中的作用的是;

  A乳房生物反应器B赛马、打象球、斗牛、演马戏

  C仿生研究D蚕吐丝、丝织绸、绸制衣服

  ③科学家通过对动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和创造各种仪器设备,这就是:

  A生物反应器B仿生

  C仪器制造D学习行为

  ④北京8奥运会主会场的建筑被称为“鸟巢建筑”,下列关于“鸟巢建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鸟巢建筑”是一种生物反应器

  B“鸟巢建筑”利用了仿生学的原理

  C“鸟巢建筑”美观但是不够耐用

  D“鸟巢建筑”为危险建筑

  二、非选择题:

  1、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动物可以为人类,,。

  2、利用生物反应器来恒产人类所需要的某种物资,好处有: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以动物乳房为主要“生产车间”的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其意义可概括为:。

八年级生物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与环境两个个单元,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在继续抓好实验过程,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135”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教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上一年的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新成果,并完成好相关的课题。

  4.继续研究和推广校本教研的内涵和经验,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发辉学校教研组群体优势,继续尝试开展学校开放日活动。

  5.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初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初步归纳整理出适合我校校情的评价体系。

  6、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8、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要边实验、边研究,力争做一名科研型快乐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整合。

  6.积极组织好生物小组活动,能够对生物学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两个班有一百多个学生,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较高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在八年级全学科排名较好,但高分少,由于不爱学习的学生较多,因此班平均被拉下来了。这个学期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成绩有较大的提高。

  五、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六、进度安排

  周次授课内容

  1被子植物的生殖

  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得生殖和胚胎发育

  3性状和性状的传递遗传物质的基础

  4人的性别的决定变异

  5遗传病与优生第一次月考

  6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历程

  7生物的进化的原因人类的起源现代生物技术

  8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9五一长假

  10复习期中考试

  1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与环境组成和类型

  12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链

  13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14复习七年级上册15复习七年级下册

  16复习八年级上册、下册

八年级生物教案11

  1、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2、教学策略

  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3、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的使用录像带或课件;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4、教学程序

  走进新单元

  指导学生阅读二单元开篇语,观察书上细胞彩图,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导入新课(展示图片)

  让学生了解细胞非常小(提示图中物象之所以看的很清楚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而且形状各异。提问,引出观察细胞的工具──显微镜。

  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提问:通过预习,你对显微镜的发明、发展知道了多少?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新课过程

  认识材料和用具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

  显微镜的使用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三种观察标本:

  (1)写有“上”字的玻片;

  (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

  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

  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思考并回答问题:

  ⑴为什么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

  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

  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

  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5、练习反馈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6、教学反思

  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八年级生物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以及亲子代间在性状上的延续现象。举例说出不同种性状和相对性状之间的区别。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2、过程与方法:以观察分析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实验资料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什么是性状、基因控制性状的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转基因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性状、相对性状的概念。

  2基因控制性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投影展示家庭成员性状调查表,学生拿出自己完成的调查表。

  师生互动:统计数据,发现规律。提出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和概念。指出调查表中的各项调查内容,在生物学上属于生物的性状。

  设计意图:课前安排的调查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借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供了学生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同时为本节课的问题探讨提供了很多较好的素材。

  观看录像:了解人的各种遗传性状。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思考,总结出性状的概念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活动:观察几种生物的性状。

  小组讨论:

  1、仅凭肉眼的观察或简单的测量,就能知道自己所有的性状吗?

  2、尝试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

  3、通过观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常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形式。

  小结: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提出问题:性状能否直接传给后代?它又是谁控制的?

  学生活动:资料分析――转基因鼠的启示。

  教师应较详细介绍此项生物技术的基本过程,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是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人们在对它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之后,看看它的后代有什么变化。在雌雄小鼠 2-3倍,体积大一倍。

  小组讨论: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2、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是什么关系?

  3、由此推论,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小结: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教师播放录像:转基因技术的运用。

  学生活动:观看录像,加深对基因决定性状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和观看录像,以学生非常关注的.话题,可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内容上看,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基因控制性状的事实,确信无疑,相信科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还能利用此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提出辩论话题:转基因技术的利弊(是让学生课前准备好素材以确保效果)。

  学生活动:展开辩论(可临时组队)。

  小结:转基因技术和其它许多科学技术一样,都似一把双刃剑……。

  设计意图:既训练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应该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带来灾难的道理,科学研究的过程应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另在教学中还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力求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等其它各方面的综合能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性状、相对性状以及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等知识,关于这些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我们知道了生物在传种接代中传下去的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那么你还想了解基因是怎么传下去的吗?是通过什么传下去的吗?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热情,保持生物学习的兴趣,养成对科学追求无止境的精神)。

  课堂练习:P28(及时反馈并矫正)

  课后作业:配套练习《学习与评价》。

八年级生物教案13

  一、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本教科书紧扣课程标准提出的“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既面向全体学生,着力于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又从各方面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力图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本教科书大力强化探究式学习,安排了较多的各类学习活动,无不广泛联系技术与社会。

  本教科书还注重知识的现代化,包括传统知识的现代拓展。例如,“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富集及其影响”、“生物多样性价值”等,使这本教科书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了21世纪的时代气息。

  本教科书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降低了难度,这不仅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教学目标,也展示了生命世界的无穷魅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生物与环境”两个单元。

  在第六单元里共分第一章生物的繁殖,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章生物的起源与进化和第四章现代生物技术。重点内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及生物的繁殖。

  第一章生物的繁殖是八年级下的开篇章节,也是本单元的开篇章节。植物、动物和人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在生物生殖与遗传的基础上,生物能够得以发展。生物繁殖的知识是学习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基础,本章知识在单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将本章安排在了本单元

  的开篇章节。本章是依据《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这一主题下的“人的生殖和发育”“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植物的'生殖”的要求编写的。本章包括“被子植物的生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三节内容。这三节内容是按照植物-动物-人的顺序编排的。植物生殖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学生有丰富的这方面生活经验,所以将植物的生殖安排在第一节。植物的类群比较多,书中没有面面俱到的介绍各种类群植物的生殖方式,而是以学生最为熟悉的被子植物来学习植物生殖的知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内容侧重介绍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脊椎动物中的两栖类和鸟类的生殖和发育内容,因为这几类动物学生们比较熟悉,贴近学生的生活。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认识自我、健康的生活具有重要作用,人类的生殖是最复杂的,所以教科书将部分内容安排在了最后一节来进行学习。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第六单元“生物的繁衍和发展”的第二章。在生命的延续过程中,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在第一章学生学习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之后,安排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内容,是对生物圈中生命延续和发展的继续深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日程生活中,常会遇到有关遗传和变异的令其困惑不解的问题。因此,知道一些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对学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遗传的物质基础、性别决定、遗传育种的实践上的应用以及遗传病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为后面的内容,特别是生物的进化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章在整个初中生物教科书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三章生物的起源与进化依据《生物课标》中“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主题下的“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的要求编写。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常见于各种媒体,一直是令人着迷和富于挑战的课题,也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更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乐于辩论的话题。本章的编写从生命的起源开始,以尊重客观事实、敢于质疑的态度为学生搭建一个思维平台,让学生有一个生命起源的基本观点;再呈现生物进化的证据,描述生物进化的历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引导学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再用生物进化的观点来分析和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全章引导学生形成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之认识到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存在着唯物和唯心观点的斗争。

  第四章现代生物技术,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素材非常多,有中国的,有外国的,而且已经有许多基因工程产品实现了产业化。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知道,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将深刻地影响人类发展的进程。

  本章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结合身边的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的应用,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活动,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应用,理解生物技术是当今国际上重要的高技术领域,生物技术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能源、粮食等危机和压力提供最有希望的解决途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生物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

  第七单元包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生态系统和第三章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第一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为本单元的开头篇,主要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教科书的体系来看,本章内容为下一章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打下了基础,是生态系统知识的铺垫。现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涉及人类和所有生物存在

  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学习一些生态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生态系统与上一章有密切的联系。上一章学习的环境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的概念与本章概念是一致的。生物因素在本章中分解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人们对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可以按照生物的个体、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这四个层次进行,其中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好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生态系统”这一章是本单元的重点。

  第三章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人类不能离开自然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人类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人类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做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章设置了“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环境”四节内容。

八年级生物教案14

  考纲内容及能力要求考向定位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Ⅱ)

  2.其他植物激素(Ⅱ)

  3.植物激素的应用(Ⅱ)

  4.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实验)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

  2.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3.植物向光性的实验设计与分析

  4.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方式及相关实验探究

  【教材回放】

  1.画出达尔文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2.画出詹森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3.画出拜尔实验的示意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4.画出温特实验的示意图,并补充画出对照试验图,写出实验现象和结论

  5.右图是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以光照的示意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将是

  A.甲不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B.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C.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左弯曲

  D.甲向右弯曲、乙不弯曲、丙向右弯曲

  6.如右图,在燕麦胚芽鞘顶端的下部插入一云母片,从右侧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D.不生长

  7.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可作为除草剂。在麦田中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以抑制或杀死杂草(双子叶植物),而不会抑制小麦的生长。请根据所学内容分析原因。

  8.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种激素的浓度不同可能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

  B.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无子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9.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2)、实验结果预测

  ①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装置。

  ②根据和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③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④根据号与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⑤根据5号和6号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只能说明。

  【考点整理】

  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

  1.实验总结

  部位作用

  尖端①、生长素产生的部位

  ②、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③、受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横向运输的`部位

  尖端下部①、生长的部位(生长素作用的部位)

  ②、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部位

  ③、向光弯曲的部位(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结果)

  2.植物的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

  在单侧光照下,生长素在比分布多,使生长得快,结果使得茎朝向生长慢的一侧弯曲,即。

  例1.复习讲义P171典例1

  例2.如下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到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甲、乙、丙、丁从左侧给予光照,戊均匀光照,培养一段时间。

  (1)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甲;乙;丙;丁;戊。

  ①直立生长②向右弯曲③向左弯曲④不生长也不弯曲

  (2)要探究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应该是与作对照。

  (3)据此实验推测,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是,这是通过丁与正常胚芽鞘的对比得出的结论。

  (4)据此实验推测,单侧光对生长素的作用是,此实验能否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5)本实验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的,实验设计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考点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其特性

  1.生长素的作用特性——两重性解读

  (1)不同植物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如图甲):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大于单子叶植物。

  (2)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如图乙)

  (3)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

  ①图甲解读

  图甲中a、b分别代表生长素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促进效果,分别表示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促进浓度阈值(上限)——大于该浓度时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生长。

  ②图乙解读

  曲线在三点分别代表生长素对根、芽、茎的促进效果,点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A′、B′、C′三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分别为生长素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浓度阈值——大于A′、B′、C′的生长素浓度将分别根、芽、茎的生长。

  (4)植物茎的背地性、根的向地性生长的原因

  例3.为了验证“植物主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能够抑制侧芽生长”,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健壮、生长状态一致的幼小植株,分为甲、乙、丙、丁4组,甲组植株不做任何处理,其他三组植株均切除顶芽。然后乙组植株切口不做处理;丙组植株切口处放置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丁组植株切口处放置含有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②将上述4组植株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回答下列问题:

  (1)各组植株侧芽的预期生长情况分别为:甲组_______________;乙组__ ______;

  丙组_______ _;丁组____________。

  (2)比较甲组与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组和丙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丙组和丁组的预期结果,能够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抑制侧芽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下图中甲表示植物的生长速度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乙表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DE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②若乙图中Ⅰ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BD段,则Ⅱ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DE段

  ③生长素对Ⅰ、Ⅳ处的生长起促进作用,生长素对Ⅱ、Ⅲ处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④若乙图中Ⅲ处的生长素浓度在甲图的AB段,则Ⅳ处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在BD段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考点三:其他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

  1.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比较2.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例5.复习讲义P174典例4

  例6.(多选)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的生长激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考点四: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影响程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流程

  (1)配制梯度溶液: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0.2、0.4、0.6、0.8、1、2、3、4、5 mg/mL)(其他试剂也可)

  (2)操纵变量实验:将新剪下的长势相当的植物枝条分成9组,将插条的基部分别放在上述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浸泡几个小时,均置于适宜的环境中

  (3)观察并记录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插条的生根情况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3.基本技术要求

  (1)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梯度的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

  4.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1)分析不同插条的生根情况

  ①不能生出不定根:有可能是枝条上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②都能生出不定根: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下端生出不定根,而不是刺激根生长。不同的枝条可能生出的不定根的数目多少不一样,如枝条上芽多,则产生的生长素就多,就容易促使不定根的萌发。

  (2)分析与本实验相关的其他因素

  ①温度要一致; ②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

  ③设置对照组,清水空白对照;设置浓度不同的几个实验组之间进行对比,目的是探究2,4?——D或α?萘乙酸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例7.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控。下图甲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茎生长的影响,图乙表示种子在解除休眠过程中几种激素的变化情况。

  (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C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若某植物幼苗已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其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2m,则其向光面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该激素对叶和果实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

  (4)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被称为“第六大植物内源激素”。现已证明该激素能促进芹菜的生长,但不知其作用是否具有两重性,请用所给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同种芹菜幼苗,高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蒸馏水、喷壶等。

  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生物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2.掌握能量流动的过程、特点及研究意义。

  3.掌握物质循环的概念以及碳循环的过程。

  4.理解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联系和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培养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能力。

  2.通过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渗透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确立正确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利用率。

  2.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

  【重点和难点】

  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完成知识系统”的内容。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文本。

  【学法指导】

  (1)学生课前预习。

  (2)课堂交流:师生交流,学生学会在教师引导下归纳总结知识点。

  (3)小组合作:上课之前学生按事先分组,进行合作交流活动。

  (4)小组交流: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分析选择,培养综合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假设你像鲁滨逊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随身尚存的只有少量的玉米和一只母鸡,那里除了能饮用的水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生存策略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生存策略2:先吃玉米,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吃鸡。

  学生:每组学生各选一名代表,做出选择。(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的是2)

  教师: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们共同来看看鲁滨逊的选择是——先吃鸡,后吃玉米。

  母鸡提出抗议:

  对于母鸡的抗议,我们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必须给母鸡一个合理的解释,消除母鸡的不满情绪,这就要用到我们这节课所学内容。

  板书: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设计意图:游戏引入,缓解了刚才提问时的紧张情绪。从同学们熟知的鲁滨逊漂流记入手,引起同学们激烈的讨论,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设置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过渡:那么什么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呢?

  探究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自主学习:PPT动态演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阅读教材、思考:

  (1)营养级的定义: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通过依次传递的.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__________。例如:”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是,第二营养级级是,第三营养级是,第四营养级是。

  (2)能量流动的定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和的过程,称为。

  每个营养级能量的来源:①生产者来自;②消费者来自。

  每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通过_________作用自身消耗;②一部分能量通过_____________流入到下一个____________;③排泄物、尸体通过___________的呼吸作用散失。

  2.学生结合“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和教材内容,思考讨论,小组内交流答案,完成思考题(1)(2)。

  设计意图:学生主动自学,明确营养级的概念,为学习能量流动的方向打下基础,通过识图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探究二:能量流动的特点

  1.过渡:我们在能量流动示意图中,认识了能量流动的过程,仔细观察我们还会发现箭头全是单方向的。能量是否能逆向流动?或者是循环使用大家讨论,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不会。

  (1)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是不能逆转的,因而能量传递的方向也是不可逆转的;

  (2)各生物成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是不能被生物重新利用的。

  总结: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由此可见,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的。

  设疑:在能量流动示意图中,我们还发现箭头由粗到细,方框从大到小,大家讨论,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这说明了能量流动还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教材内容及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PPT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比较模式图

  (1)随着食物链的延伸,能量在各营养级上的含量有何特点?

  生:能量逐级递减。每个营养级的箭头面积逐渐减小。

  (2)图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的效率是多少?

  生:10%

  总结:一般地说,能量在两个营养级之间传递的效率为10%—20%。

  (3)为什么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不能100%传给下一营养级?

  学生讨论、回答:

  ①各营养级的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

  ②各营养级总有一部分生物的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③各营养级的尸体、粪便等流入到分解者被利用

  (4)为什么食物链只有了3—4个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学生讨论、回答: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也越多,当能量流动到第五营养级时,能量已经不足于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存,因此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只有3—4级.

  结论:由此我们得出能量流动的另一个特点是: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层层深入,注重知识的联系性,使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全面逻辑的学习。从实际数据出发,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总结问题中所反映的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牢固掌握知识。

  相关链接:请学生判断各层次代表的营养级,并思考:(多媒体展示)

  提出问题:

  1.此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有无倒置的可能?

  2.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个体数量是否也呈金字塔形?有无倒置的可能?

  3.如果要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的散失,应该怎么办?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并归纳总结。

  学生回答1:没有,能量是第一营养级固定的,而且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于上一营养级,也总是少于上一营养级。

  2:有,如一棵树以及树上的麻雀和害虫。 3:减少营养级。

  时间过的真快,半节课已经过去了,母鸡妈妈该等急了吧!请大家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鲁滨逊为什么“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学生活动:兴致很高,七嘴八舌,纷纷议论。

  学生回答:用玉米喂鸡,增加了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数,增大了能量浪费,违背了人对有限能源的最大利用原则。

  设计意图:上课之初的一个问题贯穿能量流动的'教学过程,有始有终.也让学生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探究三: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这一点也是我们研究能量流动的目的所在,我们总是希望能量能最大程度地流向人类,但是在生产实践中,能量的高效利用和持续利用总是矛盾着,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能量流动的原理来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能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同学们在生活中知道这样的例子吗?下面请同学们看两个能量利用的例子,看一看哪一个更高效得利用了能量?(播放幻灯片)

  学生:第二个能量利用率高。

  总结:在生活中要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才能大大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请同学们与老师一起总结能量流动的过程:

  ①输入能量源头:太阳能

  ②起点: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③输入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④传递途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⑤特点:沿食物链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播放课件:碳的循环图解

  引导探索: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碳在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传递形式是什么?碳进入无机环境的方式是什么?

  学生讨论: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碳的传递过程.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师生归纳: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无机“C”变为有机“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群落中的有机“C”,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变成无机“C”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CO2返回碳循环.

  得出结论:物质循环的特点:周而复始

  过渡:碳循环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物质循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物质循环?

  通过视频认识水循环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物质循环的认识。(视频播放水的循环过程)

  通过图片认识氮循环的大致过程加深对物质循环的认识。

  小结:

  这就是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消耗完的原因.循环的特点是周而复始.

  设计意图:以问题的形式引导思考,能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及时总结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

  三、总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特点和联系。

  特点不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

  联系:这两个过程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物质是能量的载。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展示表格比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比较,加深理解,突出重点和难点。

【八年级生物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生物教案08-02

八年级生物教案范文08-08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4-24

[推荐]八年级生物教案12-06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7-08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5-16

八年级生物教案(15篇)08-07

八年级生物教案集合10-11

八年级生物教案15篇05-31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优秀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