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集合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学念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瑞金的小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称。
3、愿意在集体面前讲述。
活动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句子完整、连贯地表述事物的主要特征。
活动难点:
通过学念儿歌,引导幼儿了解家乡瑞金的小吃,并说出自己知道的小吃名称。
活动准备:
活动前请家长丰富孩子关于瑞金小吃的知识,并收集相关图片 带来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我们的家乡
1、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2、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叫上面名字?瑞金就是上面的家乡,我们的家乡
有很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知道都有些上面吗?
二、家乡的小吃
1、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知道的小吃,然后教师小结。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我们瑞金的小吃,请小朋友们看看都是些什么小吃。
4、有的'小朋友说图上的是某某小吃,有的小朋友说是某某小吃。到底这些是什么小吃呢,一首儿歌里说到了这些小吃,儿歌的名字叫《美味的小吃》,让我们来一起听一听。
三、欣赏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到了哪些美味的小吃?
2、教师再次示范朗诵儿歌,按顺序出示小吃图片引导幼儿把小吃名称和图片对应起来,巩固幼儿对这几种小吃的认识。
四、朗诵儿歌
1、完整教念儿歌。
2、幼儿朗诵儿歌。
五、仿编儿歌
1、你们还吃过哪些美味的小吃,味道怎么样?(根据幼儿讲述出示相关图片)
2、小结幼儿讲述内容:我们家乡的小吃还有很多,有……而且这些小吃味道都很美,我们一起把这些美味的小吃都编到儿歌里。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细致观察图画和大胆讨论的兴趣,感受故事的情绪。
2.在观察画面、大胆讨论的基础上发展较为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比较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够观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行爱妈妈爱长辈的教育。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观察、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进行爱妈妈爱长辈的教育。
难点:体验感受大树对男孩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图画书ppt
心理准备:幼儿这个故事有提前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察封面,了解故事的主人翁:“大树和小男孩”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介绍作者的其他作品《失落的一角》、《阁楼上的光》等。
二、展开
1.观察与讨论:
(1)你怎么看到的'小男孩?(小男孩露出的脚)
(2)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在爬树?(小男孩露出的手和脚,还有树下的鞋子)
(3)你怎么知道小男孩在爬树?(小男孩露出的腿)
(4)你怎么知道小男孩有了朋友?
(5)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里却有些什么样的感觉?(伤心、难过、失望、孤独)
(7)最后,孩子坐在老树墩上,大树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爱心树》,请幼儿欣赏并试着讲述。
三、延伸:进行爱父母的教育和渗透
1.讨论:你觉得大树像小男孩的什么人
2.如果你是小男孩,你会怎么对待大树?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感受童话,并理解恐龙带给城市的麻烦与方便。
2、调动已有经验,尝试借助恐龙的形体特征,仿编有关恐龙来到城市的故事。
3、体会故事中恐龙的心情,乐意地理解别人。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1感受童话,理解恐龙带给城市的麻烦与方便。
2体会故事中恐龙的心情。
难点:尝试借助恐龙的形体特征,仿编有关恐龙来到城市的故事。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了解恐龙的形体特征及其他相关知识.幼儿了解立交桥.
2.物质准备:恐龙图片、《城里来了大恐龙》相关PPT和视频。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发调动已有经验,让幼儿自己谈恐龙。
教师出示恐龙图片,提问:这是谁?(恐龙)你了解恐龙吗?谁愿意说说来恐龙的秘密?
2.引入情景,提问:如果城里来了大恐龙,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幼儿大胆想象讲述。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分段有感情地讲述故事,采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童话中情节线索和人物的形象特征。
(1)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第一段:第一节到第四节。
提问:a.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样?
b.恐龙所到之处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c.大恐龙走在路上会发出什么声音?铁路被踩得发出了什么声音?(学习词组:啪哒啪哒、吱哩吱哩)
d.大恐龙给城里人带来了这么多麻烦,如果你是城里人,觉得大恐龙怎么样?可是这是它自己愿意的'吗?它心里什么感受?
教师小结:大恐龙发现自己无意中做错了事,给人们带来危险时,感到十分难过。
过渡语句:恐龙在城里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2)教师继续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第二段:第五节到第七节。
提问:a.大恐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什么?它心里怎么想的?(大恐龙无意中变成了立交桥,有利于城市交通时,它感到十分高兴。)
b.大家后来觉得大恐龙怎么样?
c.你喜欢大恐龙吗?为什么?
小结:大恐龙很善良,并且很有人情味。当它做错事时它会难过,当它发现自己能变成立交桥使城市马路变得畅通时它又很高兴。我们都喜欢大恐龙。
教师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回答问题,也可启发幼儿用动作适当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3)完整欣赏故事视频《城里来了大恐龙》。
2.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仿编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师:接下来我们要试着编一编大恐龙的故事。请大家按照大恐龙又来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情?恐龙是怎样想的?来说说。
教师先组织幼儿与同伴一起编故事,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鼓励幼儿大方在集体面前讲故事。
3.教师小结。
师:今天小朋友不仅听了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还自己编了大恐龙的故事,你们真能干。回家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和好朋友听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体验同伴之间团结友爱,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情感。
2、学习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内容。
3、理解儿歌的内容,尝试续编“四/五……条鱼,水里游,XXXX”。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创编过诗歌,懂得基本的创编规则;有类似的情感体验。教具准备:《三条鱼》的课件,小鱼的胸饰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小鱼游入活动室,体验与朋友玩的乐趣。
提问:刚刚你和你的朋友一起玩,心情怎么样?
2、教师操作教具,帮助幼儿熟悉理解诗歌。
(1)教师以一条小鱼的口吻和语气,表现儿歌中小鱼的`孤单情绪,感受小鱼的心情。
(2)教师出示第二条鱼,用动作表现儿歌中小鱼摆尾巴、点点头的动,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
(3)教师出示第三条鱼,表现儿歌中小鱼“快快活活、笑开口”,引导幼儿用儿歌的句子进行表述。
3、教师演示课件,让幼儿完整欣赏儿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诵儿歌。
5、教师带领全体幼儿有表情的朗诵儿歌,教师注意指导幼儿用不同的语调表达不同的感情。
6、教师引导幼儿尝试仿编诗歌“四 /五……条鱼,水里游,XXXX”。
教师逐一出示小鱼,请幼儿说出小鱼的数量,并学用儿歌的句子“一 /二……条鱼,水里游,XXXX”,进行仿编诗歌。
附儿歌:
三条鱼
一条鱼,水里游,
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鱼,水里游,
摆摆尾巴点点头。
三条鱼,水里游,
快快活活笑开口。
许多鱼,水里游,
大家都是好朋友。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认识雪天的特征。
2. 能根据不同动物的动作特点,理解推、铲、扒、扫等动词所表示的不同动作。
3. 理解故事《冬天的小路》,懂得做好事利人利己。
活动准备:课件《冬天的小路》。
活动过程:
一. 说一说:下雪
1. 播放课件【视频欣赏】。教师:你见过下雪吗?下雪是什么样子的?
2.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小结:下雪以后,地上都是雪,很容易摔倒。所以,我们就要把地上的雪都扫干净,才可以行走。
二. 学习故事《冬天的'小路》
幼儿欣赏课件【故事欣赏】。
教师【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为什么要扫雪?小动物们都是怎么扫雪的?(利用多媒体材料进行回顾)
教师点击【提问】中的四幅画面,画面分别放大,根据画面引导幼儿学习"推"、"铲"、"扒"、"扫"等动词。
教师:小动物们扫完雪怎么样了?如果你是他们,你愿意一起去扫雪吗?为什么?
总结:小动物们一起
把雪扫干净了,这样,自己可以从小路上安全地走过去,而且其他的小动物也都不会摔跤了。他们方便了自己,也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这样的事情,小朋友们也一定愿意做。延伸活动歌曲【扫雪】。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2-07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0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8-09
中班幼儿语言活动教案02-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优秀10-2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10-14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荐】09-16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10-10
【精】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27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