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4-09-29 14:56:3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集锦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集锦5篇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不倒翁是孩子们平时比较熟悉、又容易见到的一种玩具,在不倒翁的一次次被扳倒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常常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孩子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但是对于不倒翁为什么不倒的原因,也许孩子们从未想过。

  从孩子的生活中寻找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我选择了本次活动,想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对不倒翁不倒秘密有所了解,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体,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并制作简单的不倒翁,让孩子们体验科学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之情。

  【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愿意参与活动,大胆尝试,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不倒翁、图谱一份、ppt一个、材料人手一份、橡皮泥若干。

  【活动重点】

  了解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活动难点】

  制作不倒翁。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谜语导入:

  ——圆圆的身体左右摇,你推他来我推他,推来推去他不倒,小朋友们猜一猜?

  2、出示不倒翁:

  ——了解不倒翁的本领。 有趣的谜语引入不倒翁,激发幼儿探索新知的'兴趣。

  二、初步探索

  1、探索不倒翁:

  ——知道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2、了解不倒翁:

  ——出示不倒翁的结构图,知道不倒翁的两个要素。 通过分析不倒翁的材料和ppt动画片的资料,初步让幼儿知道如何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制作不倒翁。

  三、幼儿操作

  1、第一次操作:

  假设1:不倒翁里面的橡皮泥没有粘住底部。

  假设2:不倒翁里面的橡皮泥粘住底部但是没有站在中间。

  2、第二次操作:

  假设3:不倒翁里面橡皮泥要适中。 让幼儿自由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解决问题。

  四、欣赏作品

  1、活动总结:

  一个成功的不倒翁他的底部要圆圆的,滑滑的,肚子里要有固定在中间适当的物品。

  2、一起和不倒翁来跳舞。 总结不倒翁的原理,体验成功的喜悦。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3.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是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教学难点是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油、水、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火柴、石棉网、三脚架、彩色笔或墨汁等。

  【学案】

  《4吸热和散热》学案

  一.我看书:看书,熟悉课的内容。

  二.我思考:思考书中提出的问题。

  三.我能做:

  1.找两个同样大小的鞋盒,在鞋盒的一侧挖一个小圆孔,再剪同样大小的一个纸板和一个金属板,如书24页图示,准备实验用。

  2.观察自家冰箱后的散热板的颜色,想一想为什么是黑色的?

  3.你注意过住沙漠地区人的服装有什么特色吗?什么会这样?

  四.我总结:通过探究性学习,我知道了:

  五.我提问:我经过思考,还不懂的问题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成油和水这两种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做实验记录,并画出油和水这两种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曲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前面我们学习了热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递方式,知道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形状和体积发生变化。

  2.今天我们来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现象,好吗?

  (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出示问题也是导入的一个方法,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热的现象和有关问题有了一些了解。)

  二.学习新课

  (一)研究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1.质疑:我们都知道,给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停止加热,物体的温度会降低。那么,如果我们同时给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它们温度升高的速度会一样吗?如果同时停止加热,它们的降温速度会一样吗?

  2.学生预测。

  3.实验一:我们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1)学生设计实验。(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

  (2)师生共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①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加热时的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温度(℃)

  水

  油

  ②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6分钟。

  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

  时间(分钟)

  温度(℃)

  水

  油

  ③学生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

  (3)实验小组讨论与小结:通过这组对比实验,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热和散热的规律吗?

  (4)实验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将温速度比水快。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二)研究纸板和金属片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1.盖有纸板和金属片的两个鞋盒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学生猜测:

  3.按步骤做纸板和金属片的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1)把盖有纸板和金属片的两个鞋盒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2)再把它们拿回阴凉处,8分钟后测一测盒子里的温度,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3)实验小组讨论与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4)实验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这个实验在次说明金属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比纸快。也就是说,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三.总结

  1.通过油和水、纸板和金属板的吸热和散热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

  四.作业

  1.完成实验记录。

  2.调查:询问家长,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是否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并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快。

  2.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由于液体。

  2.那么通知不同颜色的相同物质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否相同?今天我们一起继续探究。

  二.探究不同颜色、同种物质的吸热与散热性能

  1.提问:不同颜色的同种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一样吗?

  2.学生猜测,提出自己的观点。

  3.提问:怎样设计实验证明?

  4.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

  5.学生交流探究方案,修改完善。

  6.学生分组实验。

  7.学生汇报数据,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8.师生共同总结:同一物质,深色升温快,降温也快;浅色升温慢,降温也慢。

  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吸热、散热现象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证明:不同物质的吸热、散热的性能不一样的;不同颜色的同一种物质的吸热、散热的性能也是不一样的。那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吸热、哪些地方要散热?人们是怎样做的?

  2.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3.观察教材中的插图,思考这些现象与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有什么关系?

  4.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冰箱后面的散热板漆成黑色是因为深色物体的散热性能更好;沙漠地区的人们常穿的白色长袍吸热性能差,而且宽大的长袍中可形成气体对流,因此会使人感觉凉爽;海水和沙的吸热性能不同,在相同的光照下,沙升温快,海水升温慢,所以水中凉快,而沙滩温度高。

  四.学生设计并制作一个保温杯

  1.谈话:我们通过研究,已经发现不同物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你们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吗?我们要来比一比,哪个小组制作的保温杯效果最好。

  2.学生讨论,设计图纸,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展示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点评。

  4.评一评:哪个实验小组设计的保温杯好?

  五.总结

  1.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比水快,同种物质,颜色深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比颜色浅的快。

  2.不同物质、不同颜色的同一种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六.作业

  1.能解释生活中的利用吸热和散热原理的现象。

  2.完成实验记录。

  板书设计:

  4、吸热和散热

  油 快 快

  水 慢 慢

  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的速度不同。

  物质吸热快散热也快,吸热慢散热也慢。

  深色快快

  浅色慢慢

科学教案 篇3

  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思考能力

  2、让幼儿明白如今的环境状况以及今后该如何保护身边的环境,从小就该拥有强烈的环保意识

  过程:

  (一):观察

  1、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观察和总结,地点分别设在校内的.花园和草坪内和校外的竹林里

  2、将两组的小朋友带出教室,带到位于教室外左边的以银杏树下,让小朋友们深呼吸下,感受下现场的空气如何

  3、再将小朋友带到位于校外左侧的竹林里,再让小朋友深呼吸,感受下竹林里的空气

  4、然后将小朋友带到马路上,深呼吸,感受下那里的空气

  (二):交流

  1、问问小朋友,这三个地方最喜欢去哪一个地方,为什么?

  2、然后两组小朋友抢答植物对咱们的空气有什么好处,答案相近的小朋友有奖品

  (三):总结

  在这次的活动中总结下植物对身边的空气的重要作用,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植物,更加要注重环境保护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及操作,感知不同纸张制作的睡莲的吸水性能。

  2、培养仔细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3、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纸张的睡莲(粉画纸、蜡光纸、植绒纸、牛皮纸)、笔、记录表、6张集体记录表格、盆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歌表演《我的小花园》

  二、引发兴趣师:我的小花园里开满了鲜花,老师这里也有一朵花,但是是用纸做的花。

  (1)出示一纸制含苞待放的睡莲。小朋友们想一想,这朵纸做的睡莲会在沙里、土里还是水里开放?

  (2)教师把纸睡莲分别放入装有沙、土、水的盆里。看、水中的睡莲怎样了?

  (3)念儿歌:(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沙里它不开。(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土里它不开。(师)睡莲睡莲哪里开?(众)水中它才开。

  (4)为什么睡莲能在水中开放呢?(请个别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

  三、幼儿实验

  (1)这里有不同纸张制作的睡莲,请你们把它们放在水中试一试能不能开放。哪种睡莲先开?哪种睡莲后开?

  (2)引导幼儿把不同质地的纸制成的睡莲放入水盆中仔细观察。

  (3)幼儿操作。发现睡莲开放的顺序不同。

  (4)请它们仔细看看什么纸做的睡莲最先开放,什么纸做的睡莲最后开放?

  四、交流实验结果

  (1)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3)讨论:为什么粉画纸做的睡莲最先开放?牛皮纸做的睡莲最后开放?

  (4)请幼儿回答,引导幼儿观察各种纸的质地。

  (5)小结:有的纸吸水性强,吸水的`速度就快;有的纸吸水性弱,吸水的速度就慢。

  五、填写实验表

  (1)教师讲解记录方法。

  (2)幼儿填写实验的结果,并说说表格中的记录结果说明了什么。

  六、游戏《花仙子》

  活动反思:

  我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操作活动,能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于是我设计此节科学活动。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各种纸质的睡莲展现出来,让幼儿猜想,它们能在土、沙,水里开放吗?因为有些幼儿先前这方面的知识经验缺乏,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猜想,教师对孩子的猜想暂且不做评价,让孩子进一步试着实验观察,结果结论一致,教师继续抓住幼儿探究心理,为什么纸做的睡莲为什么能在水中开放呢?初步让幼儿了解纸有吸水性。教师循序渐进,纸有多种,它们吸水性一样吗?幼儿通过猜想-----验证------再验证,最后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

  整节活动结束,老师和领导对活动的组织评价较高,组织比较严谨,幼儿的兴趣非常浓厚,探究欲望较高,最后通过区域活动使幼儿求知欲望得到了延伸。但从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材料的投放方面,有纸质吸水性相差不太大,如果幼儿不注意观察,有可能结果不同,所以教师在备课之前尽量选择吸水性差别较大的观察,对于吸水性差别小的,放在区域中个别指导,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2.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3.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2.知道排序的含义。

  3.认识古筝是一种多弦排列的民族乐器。

  4.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乐于合作与交流。

  学习成果:

  1.知道什么是排序

  2.认识排序的意义

  3.学会按多个特征进行排序

  教学材料:

  食品塑料膜、食品保鲜膜、衣物塑料袋三种大小相等的矩形方块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早晨我们上早操的之前必须要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

  排队是怎么排的呢?

  看看这些奥运冠军,他们都是什么项目的第一名?哪些同学在某某方面最强?能独立地根据物体的统一特征进行排序

  能辨别给物体排序所依据的特征

  二、探索和调查

  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排列的练习。

  下面是科学家收集的关于声音在10种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你能帮忙整理一下吗?

  学生讨论整理数据

  认识古筝,看一看古筝上面的弦是怎样排序的

  研究不同的塑料膜,然后对它们的物理特性进行排序知道排序的含义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了解不同塑料膜的物理特性是有差异的

  乐于合作与交流

  三、反思和解释

  1.你是按什么依据来整理的?看一看整理之后有什么改变,有什么好处?

  知道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重视对科学证据的思考

  2.分类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从五个一组的材料实物中,正确归纳出其中的四个共同具有的特征,从而区分出哪一类不同。

  3.以指纹图是为标准,用找相同点的方法给小组同学的指纹分类。

  4.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5.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6.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2.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重视分类的科学证据

  2.善待自然界动物

  学习成果:

  1.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2.了解生物分类学的“双名法”

  3.学会找相同点分类的方法

  4.学会多极两分法

  教学材料:印泥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出示图片,商店里面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表示?

  二、探索和调查

  老师这里有一些文具,你能不能将他们分成六类。

  学生讨论进行分类

  我们来认识一下科学家是怎样给动物进行分类的`?

  人的指纹有三种,看一看你们的右手拇指上的指纹,在纸上按下你的指纹印,然后在小组中分一分类。

  做一个小游戏:

  你能找出这类海洋生物的特征吗?说说看他们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在下面的几个海洋生物中,指出哪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

  在活动记录纸上画一个这样的生物。

  如果老师给大家提供鱼、斑马、猫、鸟、龟、人,这几种动物你能为他们分类吗?之后还可以再分吗?

  能识别文具的类别特征,按限定的要求分类

  能够识别出三种指纹的类型,并能正确地与文字配对

  独立寻找特征,画出一个符合特征的海洋生物

  理解教材文字表述的不同动物具有的相同特征

  根据教材的图示,能连续地发现分类的特征

  三、反思和解释

  学生汇报说说是怎样分的,并说出这样分的理由

  生活中有很多分类的事例,想一想还有哪些?我们为什么要给实物分类,这样分类有什么好处?

  让小组中的同学分开站,分为一类的同学说明他们的指纹怎么样?

  请你选择8种水果然后用多积两分法为他们分类。

  模仿教材的图示,能用多积两分法给自己选择的果实分类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科学教案12-25

科学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