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科学教案锦集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有许多会滚动、会转动的物体。它们给幼儿带来了惊喜,令幼儿着迷、遐想。为了满足幼儿探索和玩耍的欲望,我设计了《骨碌碌玩具店》活动。此活动以参观骨碌碌玩具店各个展区为主线,让幼儿尽情地玩各种滚动玩具,并在游戏中认识各种滚动玩具,体验和同伴一起玩的乐趣。活动中,通过创设参观玩具店、汽车轨道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想象和趣味中玩滚动玩具,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推推乐”、“兜兜乐”“大家乐”等游戏,让幼儿在玩滚动玩具的过程中体验挑战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探索简单的科学道理,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滚动的玩具,乐意玩滚动的玩具。
2.愿意和小伙伴一起玩,体验玩滚动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搜集一些圆形、圆柱形的自制玩具。
2.球、玩具车、彩虹伞、羽毛球拍、布、音乐、录音等。
活动过程:
1.骑车入场,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喜欢玩什么呀!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一家“骨碌玩具店”,你们想不想去。骑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一辆跟着一辆走。准备好了吗?出发……(幼儿每人一辆小车一个跟着一个)
师:我们开车来的真快!“骨碌碌玩具店”到了,我们把停到停车场,来到老师身边来,我们走路快还是骑车来的快,为什么?
幼:因为车上有轮子,它会骨碌碌,就能很快的带我来。
2.创设情境,乐意玩滚动玩具
(1)快乐“车吧”,自主玩车。
师:“骨碌碌玩具店”漂亮吗?(听录音1)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骨碌碌玩具店。今天我们骨碌碌玩具店免费让你们来玩。小朋友们要遵守玩具店的规则,不能弄坏玩具,不能大声说话,玩完后的玩具要把它们送回家,能做到吗?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吧!看这是什么?(车吧:放有各式各样的`车)
师:看这里还有车道呢?(三组车道:s路、十字路、上坡路)怎么玩?谁来玩一玩?小朋友们可以选一辆自己喜欢的小车玩。
师:我们要做文明小司机,排排队不推也不挤。
幼:幼儿自主玩(可放轻音乐)。
提问式小结:
师:小朋友们车能够骨碌碌吗?哪里骨碌碌?(教师启发引领幼儿回答。)
(2)创意玩具,自由玩耍。
师:“骨碌碌玩具店”还有许多好玩的,把车送回家,我们接着参观!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是什么?
幼:好多玩具。(快乐吧:各种自制的能够转动的玩具。)
师:这些玩具是骨碌碌玩具店特有的,别的商店可没有呀!小朋友们,你们可以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你们来试试他们能够骨碌碌吗?
师:小朋友可以交换玩一玩?
师:还能让他怎样骨碌碌?
小结:圆形圆柱形的都能够骨碌碌。
(3)骨碌骨碌“球”吧,大家一起乐
师:请宝宝们把玩具送回家,我们接着参观,还有更好玩的等我们呢!
师:我们再看这里有什么?
幼:这里是球。
师:想办法让球骨碌碌,自己去玩一玩,试一试吧!
3.快乐游戏,巩固提高
(1)游戏:推推乐
师:和小球骨碌碌真好玩,我好想和球做游戏呀!
师:你们看羽毛球拍怎样和小球做游戏?来让我一起推推乐(出示羽毛球拍)。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有位唱歌家,唱歌呱呱呱,跳高本领大,专吃害虫保庄稼。
二、观察青蛙的生长图片
1.启发幼儿根据箭头图式观察青蛙的生长过程。
2.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描述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
小结:青蛙是两栖动物,它的背是绿色或土灰色的,有黑色的底蚊,肚皮是白色的,嘴巴又阔又大,舌头又细又长,有两只大大的眼睛和四条腿。春天,青蛙妈妈把卵产在水里,再变成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再变成青蛙。
三、讨论青蛙与人的关系
1.为什么说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
2.我们怎样保护青蛙?(先由幼儿自由讨论几分钟,再个别表述,最后老师总结。)
小结:青蛙是捕虫能手,专吃蚊子、蝇子等害虫,青蛙一年能吃掉5000多条虫子,保护庄稼。青蛙对我们人类的益处很大,是我们的好朋友,也是保护环境的好帮手,我们不能捕杀青蛙,好好的保护它。
四、分组活动
1.语言区:自编有关青蛙的.环保故事。
2.美术区:制作与青蛙有关的环保宣传画。
3.表演区:表演自编的环保故事情节。
【延伸活动】
将制作的环保方面的宣传画放在阅览室展览,供其他班级幼儿观看。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幼儿在小、中班的故事、音乐中都了解过它的外形特征,在此基础上,大班幼儿应该能够完整地描述青蛙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因而,我把这一方面的目标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中让幼儿先观察,系统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及和人类之间的关系,用连贯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接着提供给幼儿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不仅满足了大班幼儿相互交流的需要,也使幼儿能分享到同伴的个人经验。再通过自制环保宣传画、故事表演等形式,主动参与保护青蛙,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并给小、中班的幼儿起了一个很好的表率作用。
二、效果分析
第一,突出了幼儿是活动主体的教育思想,运用观察法、发现法,通过动手、动脑、动口,使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掌握了青蛙的一般特征,了解了青蛙与环境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第二,活动设计好,形式多样、新颖,有时代气息。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饱满,学习积极性高,成功地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三,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整个活动室环境设计突出环境教育的主题,体现《规程》所强调的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的精神。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数字、符号记录花生的数量。
2.尝试有计划、有条理地进行多次剥花生、做记录的活动。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花生果每人一盘(10粒左右,花生仁的数量为1—3不等)。
2.每组两盒彩笔、两只空盆,幼儿活动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猜猜花生有几颗。
——观察盘中的花生,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可比较花生的大小、长度、外形)、
——你能猜对每颗花生里有几颗花生仁吗?、
——选一颗花生果,先猜猜里面的果数,再剥开看看自己对了吗?
2. 讨论记录的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记清楚第一颗花生果里有几颗花生仁?第二颗,第三颗呢?——怎样记录?是剥完了一起记录,还是剥一次记录一次?
3. 记记花生的颗数。
——幼儿把花生果剥开,数数里面有几颗花生仁并记录在幼儿活动材料上。
——注意观察每个幼儿剥与记的方法与步骤,了解幼儿解决问题的策略。
——引导先完成的幼儿观察自己的记录单,找找花生果里花生仁数量相同的记录有几次。
4. 交流分享。
——带领幼儿互相观察记录的结果。
——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记录的数字或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品尝自己剥的花生。
活动建议
1. 鼓励幼儿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记录,并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记录结果。
2. 可在区域活动中将花生外壳涂上七彩色,拼搭成好看的“七彩项链”、“七彩小路”等。
活动反思:
导入新课时,我选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百胖子,学生兴趣高涨,热情第齐答出了谜底。通过导入激发了学生兴趣,学生从这个谜语中思考花生的特点,潜移默化第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回答出谜底以后,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交代这节作文课的目的和要求,这节作文课以记叙剥花生活动为目的,要求学生通过剥花生的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团结协作和准确表达能力。学会记叙活动类作文。
活动开始前,学生观察活动中的物品——花生的外形。用准确、生动的词语形容。学生们仔细观察后各抒己见,从颜色、形状、大小、外壳的纹理等特点入手,准确、生动地说出了花生的外形。为写作文时积累了丰富的词句。
活动开始时,活动第一个环节——双手剥花生。我先提出活动要求,从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双手剥花生入手,注意双手的配合,看清晰两只手是怎样剥花生壳的?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常做这类活动,感觉很熟悉、轻松、气氛活跃,许多学生仔细地观察了剥花生过程中同学们的方法,神态、动作等。当我请同学上台演示时,台上的'同学语言组织得很好,每一个动作分解得很到位。而台下的同学听得认真,并积极参与到补充讨论中来,学生只见互相补充,将双手剥花生的过程更加准确、生动地叙述出来,我也在黑板上将重点的动词摘录出来,为学生写作文积累材料。
活动第二个环节——单手剥花生,我提出要求后,重点强调剥花生的过程只能利用一只手。学生和第一个环节对比,马上发现了两个环节的不同之处,学生更加兴趣盎然,学生剥花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之间互相借鉴,气氛热烈,在展示环节中,台上、台下讨论更加热烈,学生总结出的词句更加丰富,又许多学生甚至能通过活动联想到现实生活,抒发自己的意见。
活动第三个环节——不用手剥花生,同样是先提出活动要求,学生开始感到新奇,不用手课怎样剥呢?学生之间先自己想办法试验,也又写学生观察别人,总结经验后再试,各种各样的方法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学生们各显神通,都想把自己的方法展示给别人观看,学生们边展示边准确、生动的讲述,当然,别的同学也不断地提示和补充。学生们的兴趣特别浓厚。当时还有很多同学联系生活谈了自己的感受。
通过三个环节,使简单的活动更加层次清晰、有条理,学生记叙时也更能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边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边总结概括作文内容,气氛轻松、自然。学生自己参加了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开放性。学生之间互评互议、总结概括,学生觉得这堂作文课又内容写,想写,也写得好。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 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知识与技能
● 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 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 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雨、雾
1、造云
(1)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2)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3)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
(1)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
(2)学生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5)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
(2)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2、造霜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易拉罐外出现了什么?这时的温度是多少? 通过结冰实验,学生可以认识水的冰点,同时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实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玩具是幼儿心爱之物,好玩的玩具时刻吸引着幼儿的眼光和注意力。“为什么拉两个玩具之间的绳它们就会快速靠近?”“为什么不倒翁一碰就会左右摇摆却不会倒?”玩具会动的秘密令幼儿感到好奇。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玩具所蕴含的教育价值设计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操作、探究、观察等环节,引导幼儿用“推”、“拉”“拧”等方式让玩具动起来,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培养幼儿整理玩具、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推”、“拉”、“拧”等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2.能自主操作、观察探究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积极操作、体验,自觉整理玩具爱护玩具。
活动准备:
1.电动玩具:汽车、飞机、火车、会说话并且眼晴会动的娃娃(个别玩具不装电池),拖拉玩具:拉杆小鸟、蝴蝶等,机械发条玩具:跳蛙、打鼓的娃娃等,遥控玩具:机器人、遥控飞机等,不倒翁若干,普通玩具若干。
2.空白硬纸板卡片若干,水彩笔等。
活动建议:
一、请幼儿自主玩玩具,初步探索玩玩具的方法。
1.请幼儿自主选择玩具玩一玩,调动幼儿玩的兴趣。
提出要求:每人选一个玩具自由地玩,玩的时候注意轻拿轻放,玩完后要放回原处。
2.请幼儿介绍自已选择的玩具的名称及玩的方法。
提问: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样玩的?这个玩具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小结:玩具有很多特别的地方,有的带着拉线,有的有开关按钮,有的带遥控器,有的有会动的车轮。
二、请幼儿再次玩玩具,初步探索、尝试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1.引导幼儿在玩中探究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提出要求:每人选一个玩具自由地玩,仔细观察、操作,想办法让玩具动起来。
2.组织幼儿分享、交流让玩具动起来的方法。
提问: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样让它动起来的?
启发幼儿恰当地使用“拉”、“拧”、“推”、“按”等动词讲述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边交流边演示自己的探究结果。
三、组织幼儿玩“玩具回家”游戏,启发幼儿设计标志分类整理玩具。
1.请幼儿每组选择一类玩具,讨论、交流、设计,给不同玩具的“家”绘制标志图案。提问:怎样为这些玩具设计最简单的“家”的标志?
2.请幼儿按标志送玩具回家,相互检查分类是否正确,进行相应调整。
活动延伸:
设立“玩具分享日”,引导幼儿分享玩具,继续探究让玩具动起来的不同方法。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精选】10-13
【精选】科学教案07-26
科学教案【经典】08-16
科学教案[经典]08-27
[精选]科学教案07-30
(经典)科学教案08-20
(精选)科学教案08-20
科学教案[精选]08-13
科学教案12-25
科学教案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