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经历给三角形分类的过程,认识并辨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了解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2、通过观察、比较、归类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学过哪几种角?什么是锐角?什么是直角?什么是钝角?
根据学生汇报,师归纳:锐角:大于0且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且小于180。
2、课件出示下面三个角。
提问:怎样把这三个角转化成三个三角形?
学生回答:只要将角两边分别添上一个端点,再将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就转化成三角形了。
3、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角的分类,那么三角形又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角形分类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例题5。
2、组织学生观察课件中的6个三角形,指名说出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学生观察后得出:
(1)②号和④号这两个三角形的3个角都是锐角。
(2)①号和⑥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直角,2个锐角。
(3)③号和⑤号这两个三角形中都有1个钝角,2个锐角。
3、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分类。
提问:你能根据角的特点把这些三角形分类吗?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讨论,完成分类。
小组内再互相分别说说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讨论,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
4、组织全班交流。
(1)通过学生交流得出:3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启发思考。
提问:一个三角形中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吗?为什么?
引导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2个直角或2个钝角,因为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追问:一个三角形最多有几个锐角?最少有几个锐角?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
5、认识三类三角形的关系。
教师介绍:把所有的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8和9的加减法。
2、指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投影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二、提出问题,讨论
1、观察图提出问题。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组交流算法。
三、画一画
1、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
2、组织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练一练
1、说一说,填一填,先学生独立填写,再指名回答,并说出这样列的理由。
2、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凑成9,先指导学生看明白题目的意思,再连一连,同桌检查连好的结果。
五、拓展练习,数学故事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一猜八戒吃了几块西瓜,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师巡回指导。
六、课外延伸
放学后,想一想写一写有关8和9的加减法算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实验校,师资力量强,学生的素质也比较高。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妈妈昨天买了20个苹果,要把这些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面,你愿意帮妈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盘放4个、5个、6个、7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10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4,5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 活动一: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生2:5+5+5+5=20,可以放4盘。
生3:20-5-5-5-5=0,可以放4盘。
生4:20÷5=4,可以放4盘。
生5: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竖式来计算。
(2)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A学生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B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教师提示
D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学生小结:20是被除数,表示有20个苹果;5是除数,表示每盘分5个苹果;4是商,表示分4盘。)
②教学写法,学生试写
A学生介绍,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B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先写被除数20,然后写除式;4要与0对齐,然后写积20;最后写0,0也要与20的0对齐。)
C剩何?什么4和0都要与20后面的0对齐?
D学生用竖式计算,进行练习。
2.活动二:每盘放6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①请学生用20个圆片摆一摆,并列出算式。列式:20÷6=3(盘)……2(个)
(这是学生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很快完成。)
②学生先试着自己写竖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③班内交流。
(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
(学生小结:20表示有20个苹果需要去分,6表示每盘放6个苹果,3表示可以放3盘,3盘6个个苹果是18个苹果,还有2个苹果不能继续再分了,还余2。)
(2)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因为有前面的摆一摆的活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现象,但是,恰好有几名学生没带学具,在计算的时候,一个学生出现了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
师:观察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观察每道题目的余数和除数。)
生1:20÷6应该商3,而不是商2。
生2: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就能够继续再分。
生3:余数8里还包括一个6,还可以再放一盘,还剩2个。
师: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不然就没有除完。
(3)试一试
20÷7=?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2.学生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的第1题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 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把能够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内容都在一课时内教学稍显紧张,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我校正在尝试小课时教学的研究活动,所以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分成两课时更为妥当。
〖案例点评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这节课中,教师能本着这样的理念进行教学,把一节传统的除法课上得生动、活泼。这节课中有几点设想很有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够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能够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认识有余数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1)帮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建立“剩下”的表象,为形成“余数”的概念打下基础
平均分东西,有时正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够再平均分。“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苹果”是一个很开放的活动,对每盘分得的数量以及分的盘数都没有做规定,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因此操作的结果,既出现了刚好分完的情况,也出现了有剩余的情况,体现教学设计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研究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计算有余数除法关键的一步是求商。教材没有把求商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通过“每盘分6个,需要几个盘子”这样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用分实物(分学具)的方法求答案,把动手操作和抽象思考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机会。(3)引导学生比较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余数,发现并理解规律
要求学生“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联想平均分东西,最后剩下的都不够再分的表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几道除法算式,发现相同的现象,从而理解所发现的规律,归纳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
像“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这样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比较传统也比较死板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当然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14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03-09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07-12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02-01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1-21
小学数学教案【热】12-30
小学数学教案【精】12-30
【热】小学数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