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羊群教案

时间:2023-03-30 18:30:2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羊群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羊群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羊群教案

数羊群教案1

  活动目标:

  1、欣赏牛活中的毛线所展现的毛茸茸的形态,联想到羊群来创作,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2、通过观察交流、大胆想象,选择各种工具和材料,并能按照不同材质的特点,有目的地选用材料进行创作。

  3、在活动中能细致、耐心地进行操作活动,发展小肌肉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1、草原羊群的视频。

  2、几种粗细不同的毛线,卡纸,吹翅纸,剪刀,刻刀,乳胶,抹布,蜡光纸,绿油墨,玻璃板,胶滚,夹子,拓印用的小茶杯。

  活动过程:

  一、制版

  1、欣赏草原上羊群的视频,感受羊毛的质感。

  教师:这是哪里?有什么?羊毛是怎样的?如果摸一摸,会有怎样的感觉?

  2、通过对比、观察毛线卷起来的样子,与羊毛进行联想,探索表现羊毛的方法。

  教师:毛线摸上去是怎样的?如果用毛线来做羊身上的毛,你可以怎样做?

  3、出示卡纸,回忆已有经验,推测版画的制作方法?

  (1)教师:毛线可以制作羊的什么地方? (羊毛)卡纸呢? (头与尾巴部分)

  (2)教师:草原背景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现? (刻画、撕纸)粘贴毛线时要注意什么? (全部贴完后,在作品表面涂一层白乳胶)

  4、幼儿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制作底版?

  (1)重点:将毛线的肌理与撕纸的肌理巧妙结合。

  (2)难点:引导幼儿细致地卷、贴螺旋线。

  要点提示:

  (1)由于实物版画在制作中可能需要制作几个底版,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转版。教师应提醒幼儿在转版中保持每张画面的一致。

  (2)提醒幼儿给不同的羊贴上粗细不同的毛线,让画面有变化。

  二、拓印

  1、观察、讨论拓印的过程和注意点。

  教师:在印制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怎样的困难? (油墨容易粘住毛线使其脱落,要沿一个方向滚,不能来回滚动)

  2、幼儿印制。

  (1)重点:沿一个方向滚印。

  (2)难点:拓印时不移动纸张与底版。

  3、教师展评幼儿作品,表扬细致耐心的幼儿。

  区角活动:

  在活动区角提供毛线等供幼儿粘贴蜗牛壳。

  家园共育:

  收集各种粗细不同的毛线。

  【评析】

  本活动是让幼儿自主选择各种工具和材料,并能按照不同材质的特点,有目的地选用适合的材料进行创作。由于毛线本身在操作上的难度,教师应重点指导幼儿的印制方法以及鼓励幼儿坚持完成活动。

数羊群教案2

  一、设计思路: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是表现情绪、情感的最好方式。歌曲《数羊群》是一首充满流行音乐气息的摇篮曲。欢快的旋律,活泼的歌词,使人深深地被歌曲的童真所打动,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二、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各种不同动作表现B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2.借助教师的动作及图片提示,记忆相关歌词内容,知道动作或图片对自己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3.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扮演角色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内容画出的10只不同动态的羊。

  2.布袋手偶猫,音乐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欣赏并理解A段歌词内容。

  1师:天黑了,动物们都睡着了,只有这只小猫还眯着个眼,睡不着觉。这时月亮悄悄地走到了小猫身边(点击月亮),告诉小猫一个睡得着的好方法,听一听,是什么方法呢?

  2.提问:你们听清楚是什么方法了吗?主要引导幼儿说出:假装躺在草地上数羊即可。

  (评析:这一部分,结合课件,以自然的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了A段歌曲和本活动的主线,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

  (二)完整欣赏,理解、记忆B段歌曲。

  这部分,利用课件让幼儿了解小猫一共数了几只羊,每只羊的动态又是怎样的。

  1.提问:小猫一共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又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听音乐。

  2.师:小猫到底数了几只羊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评析:通过图片的出示,幼儿很容易就数出小猫一共数了10只羊。随即,问题“你还记得每只羊在干什么吗?”自然而然被引出。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操作课件,找出每只羊的不同动态。在这基础上教师再结合动作表现加深幼儿对小羊动态的记忆,是突破活动重点的重要环节。)

  3.教师逐句演唱B段歌曲,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师:“小羊们太调皮了,一不小心就走错了位子,我们来帮它们排排队吧。”提出问题:哪张图片是第一只羊?它在干什么?在幼儿找出图片之后教师点击按钮,让小羊自己走下来,看大家的选择是否是正确的。采用同样的方法找出其他的'羊。

  4.师幼一起演唱歌曲,同时用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

  (评析:这样的形式使活动的氛围活跃了起来,大大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幼儿为歌词选择匹配的图片,其实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三)反思图片、动作策略对学习歌曲的作用。

  1.师:“刚才唱歌的时候,是什么帮助我们记忆每只羊在干什么的?”“那么光看老师的动作是不是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呢?”我们来试试。

  2.教师在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后提问“老师的动作帮助到你们了吗?”

  (评析: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是给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演唱机会,更主要的是让幼儿有意识地反思“看动作,记歌词”这一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

  (四)尝试用动作表演羊的不同动态。

  师:“你扮演的是第几只羊,它在干什么?”要求幼儿先把动作做出来,摆好造型。”在音乐声中,10个幼儿分别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

  (评析:在表演之前所做的准备,可避免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因即兴表演而出现反应时不够,进而造成混乱、焦虑的状况,使幼儿的注意得到适当的分配。)

  (五)完整演唱歌曲,理解为什么唱到“第八只……”音乐就停。

  1.播放完整音乐(AB两段),师幼一起演唱。

  2.提问:音乐怎么突然没有了?(因为小猫睡着了)原来小猫数着数着睡着啦…

  (评析:在第二遍唱到“第八只……”的时候,音乐声戛然而止,可能会让大家觉得有些奇怪和突兀。这时,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起到了点睛的作用,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安排。)

  (六)活动延伸:讨论并学习用正确、健康的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

  1.提问:你们平常睡不着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呢?

  2.小结:你们讲的方法都很好。不过今天小猫又教给了我们一个方法,那就是数——羊——群。让我们谢谢小猫,谢谢月亮。

  (评析:这一环节使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困难,面对困难,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再依靠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它。)

数羊群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歌曲轻松、欢快的旋律,学习用各种不同动作表现B段歌词,并尝试演唱。

  2、借助教师的动作及图片提示,记忆相关歌词内容,知道动作或图片对自己的学习会有所帮助。

  3、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扮演角色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根据歌词内容画出的10只不同动态的羊。

  2、布袋手偶猫,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欣赏A段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出示布袋手偶小猫,激发幼儿欣赏歌曲的愿望。

  师:天黑了,森林里的动物们都睡着了,只有小猫翻来覆去睡不着。月亮姐姐悄悄告诉小猫一个睡得着的好方法,听一听,是什么方法呢?

  2、教师播放歌曲A段,引导幼儿重点听辨、理解A段歌词内容。

  师:你们听清楚是什么方法了吗?

  幼:假装躺在草地上数小羊。

  二、完整欣赏,结合动作、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

  1、小猫共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又在干什么呢?我们来听音乐。

  2、教师结合动作,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曲中10只羊的不同动态。

  ①小猫一共数了几只羊?

  幼:8只/9只/10只。

  ②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第六只,想跟你玩。

  幼:第五只,在跳舞。

  幼:第八只,慢吞吞。

  幼:第二只,像你。

  教师以正确的歌词内容和节奏提升幼儿的回答,并做相应的动作。如当幼儿说“第六只,想跟你玩”时,教师即刻反馈“第六只,真——是——皮”,边说边做打响指的动作。

  (教师对幼儿的回答不是仅仅给予重复和表扬,而是予以提升,并做相应的动作。如此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及羊的动态。)

  ③小猫究竟数了几只羊?每只羊在干什么?小朋友们有些记不清楚了,那我们再听一遍音乐。

  教师清唱B段歌曲,边演唱边随歌词内容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

  师:谁听出来了?几只羊?

  幼:10只羊。

  (当幼儿处在有任务监控的意识状态时,其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师:第一只羊在干什么?

  幼:在拉手风琴。

  教师按照歌词节奏结合动作反馈“第一只,拉着手风琴”。用同样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第三只羊和第四只羊。

  师:第五只?第六只?第七只?第八只?

  大部分幼儿只能回答“第八只,慢吞吞”,显然幼儿对记忆10只羊的动态有困难。

  师:第九只?第十只?大家记不住没关系,今天老师带来了图片。

  3、教师逐句演唱B段歌曲,并借助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B段歌词。

  教师出示随意贴在黑板上的10张姿态各异的羊的图片。

  ①这就是刚才小猫数的羊,请你们帮它们排排队。先找找看,哪张图片是第一只羊?它在干什么?

  教师边唱边做相应动作,唱至“拉着手风琴”时放慢速度,并注意吐字清楚。以下各句依此类推。

  (速度放慢、吐字清楚,目的是给幼儿充分的思考与反应时间;动作参与的目的是提醒幼儿注意图片与动作的对应关系。)幼儿从10张图片中找出“拉着手风琴”的小羊图片(见图一),教师将它粘贴在黑板的左上角。

  ②教师边唱边做指点动作:第二只,好像你。

  师:第二只羊在哪里?哪张图片是“好像你”?

  幼儿指向“跳舞的羊”的图片(见图五)。

  师:她认为这张图片就是“好像你”,我们来摆摆试试看。

  教师边说边将该图片放至第一张图片旁。有幼儿提出反对意见:这张是“跳个不停”。

  师:那请你来找找看,到底哪一张图片是表示“好像你”。

  该幼儿上前指出做指点状的小羊是“好像你”的图片(见图二)。

  师:我们把两张图片放在一起,等会儿看看到底应该选哪一张。

  (从教师提供的图片看,选择图二和图五比较符合“好像你”的意思,故而教师没有即时对幼儿的选择作出“对”与“否”的评价,而是接纳了两种不同的意见,这是教师的有意之为与高明之处。因为她预计到幼儿在为歌词“第五只,跳个不停”选择图片时,必将产生认知冲突,因此留待后面让幼儿分辨与思考,从而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教师让幼儿为歌词选择匹配的图片,其实是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一种策略与方法。)

  ③幼儿依次找出了第三和第四只羊的图片(见图三与图四)。

  ④教师边唱边做跳舞的动作:第五只,跳个不停。

  师:哪张图片是“跳个不停”?

  幼儿意见不一:有人选择了“跳舞的羊”(已在步骤②中和“好像你”图片放在了一起),也有人选择了“唱歌的羊”(见图十)。教师认可幼儿的观点,将“唱歌的羊”的图片放在了第五只羊的位置。

  (果然,幼儿在选择第五只羊的'图片时产生了不同意见,而且冲突进一步激化,图十似乎也可以表示“跳个不停”。这时,选择图片的过程显得越加复杂。)

  ⑤按①的方法,幼儿找出了第六只羊的图片(见图六)。

  ⑥教师边唱边做暂停的动作:第七只,它来管秩序。

  幼儿找出了相应的图片(见图七)。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张图是“管秩序”?

  幼:因为这上面有一个“停”字。

  师:“管秩序”是什么意思?

  幼:“管秩序”就是让大家都停下来,不要乱。

  (有些幼儿早已认识“停”字,有些幼儿通过此环节也认识了。这种识字活动非常自然,是音乐教育领域与其他教育领域相互渗透的一种思路。)⑦此时黑板上只剩两张图片:“长得肥肥的羊”(见图八)和“大汗淋漓的羊”(见图九)。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第八只,第八只,第八只慢吞吞。

  有幼儿认为图九中的羊像是那只慢吞吞的羊。教师紧接着边唱边做急忙跑来的动作:第九只,来得急。

  师:到底哪只是“慢吞吞”?

  幼儿选择了图八。

  师:你说这张是“慢吞吞”,为什么?

  幼:因为它很像慢慢的啊。

  师:因为它长得怎么样啊?

  幼:肥肥的。

  师:哦,肥肥的,走得很慢的样子。

  教师将第八、第九张图片相应地排放好。

  ⑧注意,我们还没有选好第二只羊、第五只羊和第十只羊的图片呢,我们来唱一唱。教师带领幼儿边指图边演唱B段歌曲。当唱至“第二只,好像你”的时候,教师夸张地做出指点的动作,同时放慢速度。幼儿一致同意“做指点状的小羊”就是第二只。

  ⑨教师将“跳舞的羊”撤下,继续边唱边做动作。待唱至“第五只,跳个不停”时,幼儿立刻作出反应,认为刚才被撤除的图片就是“跳个不停”的羊。教师按照幼儿的意见将“跳舞的羊”重新放在相应位置上,同时将原先放在该位置上的“唱歌的羊”撤下。至此,第二和第五只羊的图片已选定。

  ⑩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第十只,说再唱一曲。

  幼儿一致认为画有音乐符号(即五线谱符号)的图片是表示第十只羊——唱歌的羊(见图十)。

  4、师幼一起边用手指图片边朗诵歌词,同时用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我们好不容易把10只羊排了一个队。这次我们伸出手来数数看。

  5、师幼一起边唱边做动作。

  师:这次我们来当小猫,一起听着音乐来数羊群。轻轻起立,注意听音乐的前奏。

  三、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图片、动作策略对学习歌曲的作用。

  1、刚才我们唱歌的时候,是什么帮助我们记得每只羊在干什么的?

  幼:月亮姐姐。

  师:我们数羊群的时候,是看着什么来数的呢?

  幼儿答非所问,似乎不理解教师的问题。教师指着图片说:这些都是羊的图片,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每只羊在干什么。

  (在启而不发的情况下,教师采用了直接告知的策略。启发、引导、鼓励与支持固然都是好的教学行为,但是对于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来说,直接告知也不失为一种经济的方法。这是帮助幼儿积累经验的过程,也是帮助幼儿对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意识反思的过程。)

  2、如果不看图片,刚才还有什么方法帮助我们知道每只羊在干什么?

  幼:唱歌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字。

  幼:可以画点。

  师:写字、画点都是和图片一样的。

  幼:做动作。

  师(及时肯定):哦,他看到我做动作了。

  师:这次,你们看看老师的动作究竟能不能帮助你们,好不好?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并用相应动作表现10只羊的动态。重复演唱两遍。

  师:刚才老师的动作是不是帮助你们了?

  幼:是!

  (教师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一方面是给幼儿提供更多的演唱机会,更主要的是让幼儿有意识地反思“看动作,记歌词”这一学习策略的应用效果。)

  四、教师请幼儿尝试用相应动作表演10只羊的不同动态。

  师:小猫数羊群数了那么久还是睡不着。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帮它数,谁愿意来做这10只羊?

  表演前,教师逐个问幼儿:“你扮演的是第几只羊,它在干什么?把动作做出来,摆好造型。”并交代:“唱到哪只羊,哪只羊就跳出来,还要做这只羊的动作。”

  在音乐声中,10个幼儿相继跳出,分别用动作表演10只羊的动态。(两遍。)(在表演之前先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身份,并且想好动作,摆出造型,可避免幼儿在演唱的过程中因即兴表演而出现反应时不够,进而造成混乱、焦虑的状况,使幼儿的注意得到适当的分配。)五、教师引导幼儿完整听磁带演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为什么唱到“第八只……”音乐就停。

  1、播放完整音乐(A、B两段),师幼一起演唱。

  2、重复演唱B段音乐。教师逐渐退出,用动作提醒幼儿歌词。当重复唱至“第八只”时,教师将录音音乐的音量逐渐减弱,并做睡觉状,且越来越轻地说:“第八只,第八只,第八只……”活动室里十分安静。

  3、教师伸懒腰,并提问:“我刚才睡着了没有?”

  幼:睡着了。

  师:我数到第几只羊的时候睡着的?

  幼:第八只。

  幼:你刚才是数第二遍的时候,数到第八只才睡着的。

  师:你真不简单。

  六、引导幼儿讨论,学习用正确的、健康的心态面对遇到的问题。

  师:你们平常睡不着的时候,会用什么方法呢?

  幼:闭上眼睛不要睁开就可以睡着了。

  幼:躺一会儿就睡着了。

  幼:玩累一点。

  幼:要是你不累的话,可以看一会儿书再睡。

  幼:可以请爸爸妈妈给你讲故事。

  师:你们讲的方法都很好。不过今天小猫又教给了我们一个方法,是什么方法啊?

  幼(众):数——羊——群。

  师:对,数——羊——群。让我们谢谢小猫,谢谢月亮姐姐。

【数羊群教案】相关文章:

数的守恒教案06-22

《数豆豆》教案09-28

《数手指》教案09-13

数的世界教案08-26

《数星星》教案11-22

《数花灯》教案09-30

《数的产生》教案10-02

《数豌豆》教案10-07

《数积木》教案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