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精选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1
诗歌《咚咚咚》:
森林里传来了“咚—咚—咚”的声音,听见这声音,“笃笃笃”啄木鸟一下子飞进了树枝间,“呱呱呱”小青蛙一下子跳进了小河里,“沙沙沙”小老鼠一下子钻进了树洞中,“叮叮叮”小兔子一下子蹦进了草丛里,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悄悄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越走越远。
活动背景:
在大自然中、我们的生活中无不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清脆响亮,有的声音低深沙哑,有的……。那些乒乒乓乓的声音在大人听来也许很平常,可在孩子的脑海中,也许就会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构思出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在声音的世界里,孩子们的想象创造会比从视觉上感知的更为广阔、丰富。
《咚咚咚》这首诗通过摹声和动作的描绘,塑造了一些小动物的形象:“笃笃笃”“飞”的可能是啄木鸟……;“叮叮叮”“蹦”的可能是小兔子……,这些有趣的摹声能唤起孩子对有关声音经验的想象,在积极思维的同时进入诗歌的独特的想象和意境之中,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借助摹声,运用不同的动词理解、想象诗歌的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利用物件来发出摹声,并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
3、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背景图。
2、圆舞板、沙球、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若干,大鼓一面。
3、音乐《森林狂想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音乐,幼儿扮演各种动物角色,进入活动场地,初步接触常见动词。
师:今天的森林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玩一玩。
2、创设情景,引起幼儿倾听、感受各种摹声。
师:“森林里有什么呀?”(树、草丛、小河等)“小动物们在这么美丽的地方玩一定特别快乐。”
二、借助摹声,想象表达
1、倾听各种声音,学习用指代的方法想象、表达。
(1)听,什么声音,你能学一学吗?(教师在树枝间敲击双响筒)在树叉间发出“笃笃笃”的声音,可能是谁呢?(在树叉间出示小问号)
(2)小河里又发出声音来了,听一听是什么声音?(老师敲击圆舞板)可能会是谁呢?
(3)呀!树洞里还有一个小脑袋,它又发出什么声音?(师敲击沙球)它可能是谁呢?
(4)草丛中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教师在草丛中敲击小铃)“叮叮叮”又可能是谁呢?
(5)“小动物们玩得正开心,突然,森林里又传来了一个声音“咚咚咚”(教师敲击大鼓,做到有轻而重)这“咚咚咚”的声音听起来感觉怎样?
这“咚咚咚”的声音会是谁呢?
2、创设情景,感知、理解、体验“笃笃笃啄木鸟”等躲藏时的速度,尝试用丰富的动词进行表达。
(1)听到“咚咚咚”的声音,小动物一下子都不见了,什么叫“一下子”?
(2)小动物到底一下子都去哪了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师:小动物一下子去哪了?(幼儿说,教师出示词卡)
(3)幼儿集体学说诗歌前半部分。
3、渲染气氛,体验经过时的紧张气氛。
大伙儿都蹲在看不见的地方,静悄悄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咚--咚--咚”(教师敲鼓)越走越远。
师:这一次的“咚咚咚”(演示)有什么变化?
4、了解诗歌名称。
师:其实这是一首好听的诗歌,题目叫《咚咚咚》。
三、感受气氛,表现诗歌
1、领会意境,学习合适的情绪和语言完整表达诗歌内容。
师:呀!好紧张哦,我们把森林里传来的声音一起来说一说。
2、做动作朗诵诗歌。
师: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说说诗歌。
3、分角色朗诵诗歌。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次合作,谁愿意来模仿一下“笃笃笃啄木鸟”……
4、借助打击乐器,用语言与打击乐器相结合的方式表现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师:小乐器也想来说一说,拿着你们的小乐器我们一起来说说《森林里的声音》。
(教师敲大鼓,幼儿敲小乐器)(小乐器想休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四、活动结束师:“咚咚咚”越走越远了,森林里的声音可好听,可多了,我们快去告诉其它小动物们吧,让它们也出来尽情地玩一玩。(音乐起)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2
活动目标
1.通过仔细听辨录音的声音,促使幼儿进行创造性想像,激发幼儿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动物的外形特征、动态及叫声。
2.通过电脑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参与讲述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又快又好地说动物,培养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并对部分动物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质准备录音机、录有动物声音的磁带,各种动物名称字卡、叫声字卡若干,动物头饰、拼图若干。
活动过程
(一)听录音讲述:这是谁的'声音?
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辨别听到的是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什么动物发出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有不同说法的幼儿)
(二)游戏找动物。
指导:再请幼儿听录音,根据听到的动物声音请幼儿随意拿动物名称字卡或叫声字卡到活动室周围找相应的动物图贴上,边贴边能大胆、流利地讲述。如:这是小鸡叽叽叽,小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咕咕叫的是白鸽,白鸽的毛雪白雪白的。(激发幼儿根据动物声音、外形特征等进行描述,表扬说得快、说得多、说得与众不同的幼儿)
(三)发散性思维讲述森林里的动物。
指导:请幼儿说说森林里还有那些动物,这些动物是怎么样的,它是怎么叫的,它们的外形、叫声会给人怎样的感觉。(鼓励幼儿说得越多越好,说的范围越广越好)
(四)创编讲述活动森林里的动物怎么啦?
指导:让幼儿重点听几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根据动物的叫声、形象特征、活动特征来进行创造性的想像创编故事。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它慢悠悠地边走边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头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原来它看见了一只兔子。(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肯定讲述的情节离奇、丰富的幼儿)
(五)表演活动动物联欢会。
指导:
1.请幼儿听音乐进行大胆想像,用身体语言来表演森林里的动物在干什么。
2.幼儿戴头饰分角色自由表演。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教师富有情境的语言,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的进入活动。另外,设置问题让幼儿去说,带上头饰让幼儿去演,都能使幼儿更好的认识动物,了解动物。但活动中还有欠缺之处,例如没有更好的关注所有幼儿,课堂时间把握的还不够好,以后我会改掉不足,逐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诗歌《森林里的声音》,理解诗歌内容。
2、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尝试听物件发出的摹声来理解象声词,能配以动作来表现诗歌。
3、体验用不同方法表现诗歌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树、草丛、小河、黑洞等森林场景布置;
森林场景图
啄木鸟、小兔子、小青蛙、小老鼠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
“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森林里去玩一玩。”出示森林图片
“森林里有什么呀?”(树、草丛、小河等)
“小动物们在这么美丽的`地方玩一定特别快乐。”
2、理解诗歌
(1)“听,是哪个小动物来了?”配合的老师敲双响筒。
引导幼儿猜一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出示啄木鸟动物卡,学学象声词“笃笃笃”
(2)敲碰铃,出示兔子动物卡,学学象声词“叮叮叮”
(3)演奏圆舞板,出示青蛙卡,学象声词“呱呱呱”
(4)演奏沙球,出示老鼠卡,学象声词“沙沙沙”
“小动物们玩得正开心,突然,森林里又传来了一个声音“咚咚咚”
(敲鼓)。“听到这么可怕的声音,小动物们会怎么样啊?”
3、学习诗歌
“嘘,我们来听一听小动物们都躲到哪里去了。”师朗诵诗歌
带领幼儿朗诵诗歌——配乐器朗诵——做动作朗诵——分角色朗诵
3、巩固诗歌
幼儿带动物头饰进行游戏
师提要求
引导幼儿一边念诗歌一边玩游戏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4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学习用多种形式朗诵散文诗《森林里》。
2.自主探索用不同音色的乐器恰当表现散文诗中小动物的特点,能与同伴合作边朗诵散文诗边配乐。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伴奏的乐趣。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5.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观察画面,大胆的表述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难点:用不同形式表现对散文诗的理解,尤其是能自主探索用不同乐器表现散文诗中动物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幼儿熟悉各种乐器的音乐特点与演奏方法。
2.乐器:沙锤、鼓、碰铃、手铃、双响筒:自制课件:森林背景:鸟叫、马跑、走、乌龟爬的音频:《森林里》课件:动物声音的节奏提示图。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大森林”的背景,请幼儿用好听的词语描述一下眼前的森林,猜测这片森林里可能有的动物。
(2)播放课件中鸟叫、马跑、走、乌龟爬的音频,请幼儿倾听并说说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声音。
2.教师示范朗诵,幼儿理解散文诗内容,初步学习朗诵。
(1)教师清声朗诵散文,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散文诗的内容。
提问:你在散文诗中听到了什么?
(2)教师边演示课件边朗诵,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散文内容。提问:你觉得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森林?森林中快乐的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清晨,谁最先醒来了?鸟儿们在干什么?
什么是晨练?你身边有晨练的人吗,他们是怎样晨练的?你能说说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在辰练,是怎样晨练的吗?
(3)幼儿学习朗诵散文诗,并尝试用动作表现散文诗内容。
3.幼儿自主学习,探索用乐器为散文诗配音,合作朗诵表现。
(1)讨论散文中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结合课件中的提示图引导幼儿朗诵散文诗,并模仿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给散文诗配音。
(2)出示乐器,请幼儿观察并提出合作要求。
要求:请你们分成4组,找一找每一种声音用那一种乐器表现最合适:
每人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小组排练,合作朗诵散文诗并用乐器配音。
(3)幼儿分组,探索选用乐器表现动物的声音,边朗诵边为散文配乐。
(4)请一组幼儿进行展示,分享经验。
4.幼儿集体配乐器朗诵散文诗,感受散文诗配乐后的特殊效果。
活动延伸:
将乐器放在表演区,引导幼儿与同伴分工,配器、表演朗诵散文诗,感受配乐后散文诗美好的意境。
附散文诗
《森林里》
清晨,鸟儿们醒来了,
两只鸟儿快活的唱着,
许多鸟儿高兴地闹着,
晨练开始了,
小马快快跑,
在散步,
乌龟爬的越来越远了,
清辰,大森林里多快乐啊!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我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教师富有情境的语言,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积极的进入活动。另外,设置问题让幼儿去说,带上头饰让幼儿去演,都能使幼儿更好的认识动物,了解动物。但活动中还有欠缺之处,例如没有更好的关注所有幼儿,课堂时间把握的还不够好,以后我会改掉不足,逐步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幼儿能听懂故事内容,准确说出故事里出现的动物及其发出的声音。
能用清晰、连贯的语言模仿故事中动物的叫声与简单对话,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倾听故事、观看图片、参与游戏等活动形式,培养幼儿专注力、观察力与想象力。
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故事结尾或新情节,锻炼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分享、合作的快乐,提升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深入理解故事,生动模仿动物声音与对话,感受森林氛围。
引导幼儿清晰、大声地讲述自己创编内容,克服胆怯心理。
2. 难点
依据幼儿生活经验与想象,合理创编情节丰富、有趣的故事片段。
协调幼儿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有收获,保持参与热情。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启发提问法。
四、教学准备
1. 大幅森林背景图,绘制有树木、花草、小溪,以及松鼠、小鸟、啄木鸟、猫头鹰等动物形象;单个动物小卡片若干。
2. 故事音频《森林里的声音》,配套动画视频(无声版备用)。
3. 动物头饰,数量满足幼儿分组使用,如松鼠头饰 5 个、小鸟头饰 8 个等;“魔法麦克风”道具 2 3 个(可用纸筒装饰而成)。
4. 小奖品,如动物贴纸、彩色小橡皮等,奖励表现出色幼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3 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森林鸟鸣、虫叫、风声、溪流声交织的音频,提问:“小朋友们,快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猜猜这是哪里呀?”引导幼儿凭借声音联想场景,引出“森林”主题。
2. 展示森林背景图,简单介绍:“这片神奇的森林里,住着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它们每天都会发出有趣的声音,一起去瞧瞧吧!”
(二)倾听故事(7 分钟)
1. 教师声情并茂讲述故事《森林里的声音》:“清晨,阳光洒进森林,小松鼠从树洞里探出脑袋,‘吱吱吱’地叫着,唤醒了枝头的小鸟,小鸟拍拍翅膀,‘叽叽喳喳’唱起了歌……”讲述时配合简单动作、表情,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闭眼倾听,再次感受故事节奏与氛围,听完提问:“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出场啦?它们分别发出什么声音?”引导幼儿回忆、回答,教师依据回答在背景图上指出相应动物。
(三)模仿秀(8 分钟)
1. 教师拿出动物小卡片,依次展示,邀请幼儿模仿卡片上动物叫声,如出示松鼠卡片,幼儿模仿“吱吱吱”叫声;出示啄木鸟卡片,幼儿模仿“笃笃笃”啄木声。对模仿生动幼儿给予贴纸奖励,增强积极性。
2. 将幼儿分组,发放动物头饰,每组幼儿戴着头饰模仿所扮动物动作、叫声,互相交流互动;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新动作,融入简单对白,如两只“小鸟”说:“咱们一起去找小虫子吃吧!”“好呀,飞喽!”
(四)故事创编(10 分钟)
1. 教师引导:“森林里还有好多小动物没在故事里露面呢,像机灵的小猴子、憨厚的`大黑熊。要是它们也加入进来,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儿?咱们来当小作家,给故事添上新情节。”
2. 幼儿分组创编,教师发放纸笔,启发幼儿从动物相遇、合作、矛盾解决等方向构思;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简单图画辅助记录想法,期间教师参与小组讨论,适时引导、启发。
3. 每组推选代表,手持“魔法麦克风”讲述创编故事,教师将幼儿讲述内容用简单文字记录在黑板;讲述结束,全体幼儿投票选出“最佳创编故事”小组,颁发小奖品。
(五)总结延伸(2 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咱们在森林里玩得可真开心,听了好听的故事,学了动物的声音,还编出好多新奇的故事。森林是小动物的家,咱们要爱护它,不乱砍树、不乱扔垃圾。”
2. 布置课后小任务:“回家后,把咱们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还有哪些动物的声音很特别,明天来幼儿园和小伙伴分享。”
六、教学反思
活动结束后,全面反思教学过程。观察幼儿在各环节参与度、兴趣点,如模仿秀环节多数幼儿热情高涨,但个别内向幼儿参与度低,后续可多给予一对一引导鼓励;创编故事环节部分幼儿思维局限,下次教学可提前准备更多创意素材启发思路;道具使用上,“魔法麦克风”极大激发幼儿讲述欲望,今后可拓展类似道具运用场景。通过持续反思调整,优化教学方案,提升教学质量,让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收获更多成长与快乐。
【大班语言森林里的声音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森林里的动物08-25
《森林里的动物》大班教案10-03
大班语言雨中的森林教案12-19
大班科学声音里的秘密教案07-27
大班主题森林里的动物教案10-04
大班主题教案:《夏天里的声音》07-09
大班主题夏天里的声音教案11-01
大班语言听声音编故事教案10-15
大班综合教案:森林里的旅馆教案及教学反思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