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笔算乘法进位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
教学目标:
1、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认识过程。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了解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2、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与角的大小有关。
2、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小棒、剪刀、三角尺、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感受生活中的角请同学们看几组都蕴含着“角”的截图。(课件)师:在这幅图的桌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认识的图形?(生回答)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形里面还藏着一位朋友,其实刚才已经有小朋友提到了,老师知道她已经知道了,那到底是什么呢?(课件从具体图案中抽象出四个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2、师:看到了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摸一摸?(举起大三角板)来,你们有吗?取出来!边摸变提问:这有角吗?(生:有)师:用我们的小手心(动作)你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师动作,那咱们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让学生回答)还有吗?你再来说说?咱们刚刚摸到的这个其实就是怎么认识的这个就是(角)。
3、咱们动口,老师动手,把角给画出来。先画一个点,再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看清楚了,这条线是怎么样的?再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两条线是什么样的?再看这个点呢?这个图形就是什么了?
二、教学角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
1、刚刚听到这个同学好听的名字,数学家爷爷也给角的各部分起了很好听的名字。刚刚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咱们说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认识角了吗?
2、行,那么咱们现在就在教师里找一找,哪儿有角?(让学生边说边比划)
3、让我们闭着眼睛想想角好吗?角的顶点是怎样的?(一起说)边呢?几个顶点?几条边?清楚了吗?那咱们跟着电脑“书空”一遍。(先画一个点,直直的一条边,再从这个点,画一条直直的边,行了吗?)
4、乘大家闭眼睛的功夫,小猴来了,带了几个图形朋友来,想不想看看?那咱们看看有没有咱们认识的角?(巩固练习一,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5、调皮的小猴看到大家刚认识了角就对角这么熟悉了,它可高兴了,想邀请大家到他家去做客,你想去吗?
可是啊,这调皮的小猴把开门的密码给忘记了。密码在哪呢?大家帮帮他!(课件出示:想想练练二)密码是:1325,门开了,小猴送给老师和在座的小朋友们一份有意义的礼物:你们的`见面礼在老师发的那张纸上。快,动手!(说说下面的图形里各有几个三角形)都填好啦?那咱们一起来说三角形里面有(三个)角,四边形里面有(四个)角,五边形里面有(五个)角,六边形里面有(六个)角。
6、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秘密?(生回答)那从你发现的秘密,能不能说一说八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那十边形呢?转一转,那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
三、自己动手制作角
1、那小猴给了咱们这么有意思的见面礼,咱们也当回小设计师,设计出一些角来,给小猴亮亮咱们的作品。现在小组活动开始。(师巡视,帮助,指导)
2、现在咱们展示小朋友们的作品。(小木棒围,钉子板绕,用两个彩色的纸条围,用彩色的纸折)
四、认识角有大小之分及决定角的大小的因素
1、这些角有什么不一样吗?小结:角的开口不一样大。
2、请两个同学上来做两个角为什么这两个角不一样大?老师来做这个角,先请一个同学上位,让另一个同学做的角和自己做的角一样大,你有什么方法呢?
3、平时生活中,有这样的角(自己动手转一圈)这是什么?课件出示:(65页例题)
4、你能说出上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呢?
5、调皮的小猴又来了,他拿走了最大的两个角,他拿的对吗?你是怎么比较出他们的大小的?(借助钟面上的格子)如果老师把钟面上的格子去掉,你是怎么比较大小的呢?
五、全课总结
1、咱们今天这节课认识了什么?(角)如果你就是这个角,你是怎么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请同学上来介绍)边用手比划比划。
2、父母亲把我们养这么大,我们应该好好感谢她们,我们就来送个礼物给父母吧。咱们来个约定,我们送的礼物里面必须有今天认识的新朋友:角。好,开始商量吧。
3、想不想和大家说说?
1、(贺卡),有角吗?你准备送什么形状的?
2、剪刀(剪刀有角吗?)课件展示咱们回家后可以再考虑考虑,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方法正确计算。
练习重难点:在练习中让学生体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让学生掌握好整个计算的过程。
练习内容:
课本第64页的练习十五
练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15×3= 19×4 = 53×3 = 61×7=
14×10= 20×42= 50×60= 47×30=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唤起了对乘法计算的回忆,并通过口算,为下面的练习铺路。】
2、计算:21×32,要求学生列竖式计算。
提问: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这两个因数的最低位对齐)
第一步先算什么?(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去乘另一个因数21,得数的最低位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第二步再算什么?
第三步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笔、动脑让学生复习旧知回忆起对旧知的复习】
3、练习:
书本64页练习十五的`题目。
(1)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练习第1题,在练习本上列出竖式。完成后同位互评,最后在小组里订正。
【设计意图:用于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请学生到黑板板演书本第2题,其他的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做一做。最后全班订正。
(3)让学生集体读书本第3题,并收集好相关的信息。然后独立完成。
(4)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的第4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说题意,再独立计算解决问题。然后,交流检查计算结果。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运算的应用价值。】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3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习
1.尝试练习。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4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
师:请看大屏幕。
PPT出示题目:
1 2 × 4 4 3 2× 2
反馈时,师问生:你是怎么算的?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板书:笔算乘法)
(二)新课教学:
1、引入新课。
PPT出示P76例2主题图.
新年快到了,王老师准备给她们班同学买一些连环画作为礼物。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现在,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买了多少本连环画?
师: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师板书:18×3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算?
2.探究“18×3”的笔算方法。
(1)估算
师:现在先请大家估一估,18×3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算的?
生:18估成20,20×3=60
(2)尝试计算18×3
师:18×3的积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做做看。
生探索,师巡视。
师:已经写好的同学,谁能到黑板上来展示一下他的方法。
(3)规范格式,归纳方法。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
生1:3个18相加
生2:我是这样想的,3乘8等于24,写4向十位进2。1乘3表示3个十,3个十加上进上来的2个十,得5个十,所以十位写5。
师:进上来的.2,为了怕忘记或记错,我们可以把它记在竖式横线上十位的下面。
一边说,一边用红色粉笔把进位的2写上。
师问:谁跟他想的一样,也来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小结,把竖式的计算过程再重复一遍(PPT出示),使学生明白笔算乘法进位的过程。
师: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怎么算?
十位上的5又是怎么来的?它表示什么?
现在你会说18×3的计算过程了吗?同桌互相说说。
师:这题完成了吗?写横式答案、单位名称。口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P76做一做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不错。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暂时还没想好)想得到它 吗?不过有个要求,接下来我们要进行数学大冲关的比赛。只有顺利闯关的同学才能得到它。 有信心吗?准备好了吗?
师播放课件:第一关
书上P76做一做
比一比,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前两题任选一道,第三题都做)
(1)小结:刚才我们做的几个题和上节课的笔算乘法有什么不同?
生:进位(板书)
师:想一想,做笔算进位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不要忘记进位。
(2)教师小结:
师:说得真好。如果一个数位上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满二十呢?满三十呢?也就是说,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刚才我们计算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乘的呢?哪一位上的积满几时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以及从个位乘起。
师:成功闯过了第一关,我们来看第二关。
2.改错
(1)快乐的小羊们在一起做家庭作业,懒洋洋把43×6=248,喜洋洋说他错了,他说自己没错,你们说他错了吗?错了,请把懒洋洋改正。(师:各位满十没有想十位进一)
(2)小明在考试时很自信地把214×4=826,可是第二天把试卷发下来时,老师给了他一个叉,他很疑惑,明明自己算对了,可怎么还是错了呢?谁来帮帮他。(师:十位不能漏乘)
四、课堂小结
师:你们真了不起,顺利闯关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22页练习四第12-18题。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更加正确、熟练地口算和笔算。
教学准备:
练习四第12题的口算卡片、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口算
(1)30×550×4600×84000×2
口算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口算一位数与整十、整百、整千乘的数,只要想几个十或几个百、或几个千乘几,就恩能够很快地算出结果。
(2)2×2413×34×12
2×240130×34×120
口算时要求直接口答加法算式和得数。
指出:口算一位数与几十几或几百几十乘,可以把几十几或几百几十按数的组成分解,再分别和几相乘,然后把两部分的积相加。
(3)4×6+23×5+32×9+45×7+6
2、口算第12题。
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二、笔算练习
1、练习四第13题第一行。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请个别学生板演。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练习四第14题。
先估计每一题的积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再计算。
3、练习四第5题。
(1)分小组进行比赛:事先在纸上写好算式,让小组进行接力赛,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2)提醒学生注意乘法与加法计算时的不同。
三、应用题练习
1、出示果园情景图。
(1)要求苹果采了多少筐,你会列式计算吗?
(2)学生独立列式并集体订正。
(3)梨比苹果多采了25筐,梨采了多少筐?学生列式计算。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3题第二行、16题第一行、17、18题。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
2、感悟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活动角、多媒体课件、白纸等。
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纸、一个图钉、两张硬纸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角
谈话:数学王国里住着一群漂亮的三角形娃娃,今天他们要来我们班和小朋友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瞧!(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一群三角形娃娃边唱边跳走过来的情形。)他们来了。(课件动画:一个三角娃娃得意地跳着舞……甩掉了一条边。)……咦?这个三角形娃娃怎么少了一条边呢……原来调皮的三角形把一条边给弄丢了,出示,它少了叫它---角。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找“角”娃娃,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探索新知,认识角
1、抽象角,认识角。
(1)从实物中感知角
三角形帮我们请来了很多“角”娃娃,“角”娃娃想跟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愿意吗?(出示多媒体画面:长方形纸、三角板、钟面、五角星、剪刀)你能找到这些小客人吗?看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并用手指一指、摸一摸。
小结:原来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小朋友真聪明。
师(惊喜状):这会儿,角娃娃藏到教室里来了,你能在教室里找到它吗?
生:……
(2)折角,体会角的特征。
出示一张白纸。
师:角跑到老师这张纸上了,你能帮老师找出来吗?
这张纸还能变出很多角呢,谁会变出一个角来?请小朋友拿出一张纸折一折。
请学生将纸对折,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师:小朋友,用你折出来的角对着自己的手心或脸,戳一戳,试一试有什么感觉。” (师边说边示范)
为什么会有痛的感觉呢?(……)对,因为它尖尖的,再摸摸它的两边还戳人吗?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3)抽象出角,感知角的样子。
小朋友,角的本领可大了,它不仅能藏在物体的身上,还能从物体身上走下来呢。(学生睁大了眼睛,感到不可信)不信?你瞧!(课件动态演示角从剪刀、三角尺、钟表上移下来的情景)学生发出惊叹声。
2、演示画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小朋友找到了许多角,老师也找到了一个,并把它画在电脑上了。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画的?(课件动画演示“手握铅笔”画角的过程。)
谁来说说你看到老师刚才是怎么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指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角。(有意识让学生画开口方向不一样的角。)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第64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学生交流后,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3、练一练,巩固角。
a.数学王国的图形娃娃听说我们在学习角,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说得对呢?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b.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想想做做”第2题。
三、动手操作,比较角
1.图形王国里两个角在争吵,都说自己大。到底谁大呢?请看屏幕。
学生争议后,教师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重叠。(顶点对齐,其中的一条边对齐。) 小结:看来我们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角娃娃看我们学得这么认真,给我们送来了一件礼物,看!(动画演示鸟衔“活动角”的一边不断活动的情景。)
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老师也有一个这样的角,因为它的两边可以活动,所以我们叫它——活动角。
拿出你们的活动角(老师和学生的活动角两边同样长),谁能上来拉一个和老师同样大的角。
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和老师比的,是哪和哪重合了?
哪个同学再过来拉出一个比老师拉的角大一点的角?你能拉出比老师小的角吗? 小结:角有大有小。
3.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师生比活动角的大小:边一样长的活动角相比,边不一样长的相比。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2)让学生拉一个和老师一样大的角,提问:如果老师把你的活动角的两边给剪掉一段,你还敢和老师的角比大小吗?
讨论:你认为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小结: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活动角的应用
你在生活中见过像这种大小会变化的角吗?说给同学听听。
你知道剪刀、扇子设计成活动角有什么作用吗?
四、巩固拓展,应用角
1、拿出两支铅笔摆角
⑴摆出1个角
⑵摆出2个角
⑶摆出4个角
学生摆,师指导。
2、数一数有多少个角?
3.最后“角娃娃”送给我们一把金剪子,让我们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掉一个角,看看还剩几个角?我们动手做一做吧。
五、总结评价,延深角。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学得快乐吗?你能用角说一句话吗?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目标解析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习)。
62×438×271×5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习,降低学习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件出示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
(2)列式:24×9
(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
方法一:24接近20,20×9=180(瓶)
往小里估(板书)
方法二:9接近10,24×10=240(瓶)
往大里估(板书)
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或者:
(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
(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习。
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习。
(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313×5499×3
3.练习十三第7题。
4.练习十三第9题。
5.练习十三第15题。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应注意计算的速度,因此通过第1、2题一定量的计算练习是完成计算教学目标的保障。第3题将计算教学渗透到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对乘法算式的理解,常识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第4题是开放题,学生首先从众多信息中选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然后自主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第5题为找规律,让学生知道乘法计算中存在着很多规律,体会数学中的规律美,感受数学的奥秘。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8
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
(1)看图
(2)你从图上了解到些什么?(单价、问题等)
(3)谁会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8×12=)
<新授28×12的笔算过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研究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小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题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28×12的结果是多少吗?(小组讨论,研究,把讨论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组织汇报。(① 24+24+……+24=288(12个24相加)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详细介绍课本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最后研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师: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传统过程:(主要介绍课本上的28×10 28×2)
我们可以先计算定2个月牛奶需要多少钱,计算10个月需要多少钱,最后把他们合起来,你们会计算吗?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3、巩固 12×28=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错:教科书第33页。
5、教科书第33页第5题。
教学后记:讲完例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想想我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做错什么?巫霈蓁说:“我把280写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对齐的。”黎明瑶说:“算十位时有可能还是做成第一步。”
黎诗颖说:“我可能会个信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吴体均说:“加积时可能会算成减法。”罗润城说:“不知道十位乘的积对着哪一位写?”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兴,这些计算时常犯的错误都由学生自己找出来了,以后他们做题时也该小心吧?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9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角、知道角、初步认识角
2.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课件、正方形纸片、三角尺、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春天来了,天气暖了,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又排成“人”字形。大家看,这时大雁飞行所形成的图案是什么图形?
生:角
导入:对,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二、新授
(一)感知角
1.出示插图:剪刀、钟表、红领巾
告诉学生:剪刀上有角。学生模仿说除钟表、红领巾上的角
2.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1)请各小组同学拿出用纸做的角,摸摸这里,有什么感觉?(刺人、很尖)对了,也就是说,尖尖的,这里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作顶点。
(2)再摸摸这里,又有什么感觉?(很光滑,很平)对,也就是直直的,我们也给它们取个名字,叫边。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例3,练习十八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三位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下面各题。
4×4+2 5×7+4 6×5+1
3×4+2 7×8+5 6×7+5
3×9+5 6×9+8 2×9+3
2、说一说计算两、三位乘一位数时应该怎样计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3、计算下面各题。请三位同学板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2 9 1 4 2 1 3 1
× 3 × 4 × 7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引导学生说出图意。
学校正在召开运动会,老师和几名同学为运动员们准备了矿泉水。每箱24瓶,9箱一共有多少瓶?
3、怎样列式,为什么?
24×9,也就是求9个24是多少。
4、先估算一下,9箱大约是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一定比240瓶少。
5、用竖式计算。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做完后共同订正。
2 4
× 9
216
请计算正确的同学说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里:个位4×9=36,向十位进3后,十位上2×9=18,表示18个十,18个十还要加上刚才进上来的3个十,共21个十,这个2应写在积的百位上,1应写在积的.个位上。
师小结:用一位数乘另一位的十位后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或把最高位写在百位上。
6、练习,用竖式计算。
68×7=69×8=72×5=76×4=
学生独立完成,算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计算过程中,这几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有两道题十位乘完后再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没有改变,有两道题加上进位数后最高位又增加了1。
三、巩固练习:
1、自己列算式计算:137×6=
2、学校运动会开幕式,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128人,一共有多少人?
3、说说上面两道题计算中需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练习十八第1题。
2、练习十八第2题。
3、练习十八第3题。
4、练习十八第4题。
五、思维训练:
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多少?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方法,计算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仔细,如果哪一位上有进位的数,千万别忘了加上。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引导同学认识角。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图形同学练习单小棒不规则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还有角?同学们找到的是生活中的角,你想认识我们数学中的角吗?
板书:认识角
二、新授
1、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图片,请大家观察一下,找出图中的角。
课件演示:这些角有什么一起点呢?
2、教师规范语言:像这样尖尖的.一点数学上叫:顶点,从顶点动身,直直的两条线叫:边,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在数学上,我们用“)”来标出角,标注“1”就记作:∠1,读作角1,全般书空一次。
一边介绍一边板书。
3、请生用已经准备好的资料制作角:圆形的纸片和两根小棒,将同学用小棒制作的角用投影展示,用折纸的方法做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同学来说说自身的角在哪里?
4、请同学们在自身做的角上找顶点和两条边(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来说,加深对角的认识)。
5、完成辩式练习:这些是角吗?
6、练习:书P67指一指
订正练习,重点强调其中不是角的局部
7、课件出示图形:有大正方体、小正方体……
老师这里请来了一个神秘的角,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对!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现在就请你用手里的活动角变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
师:为什么你觉得你的角比我的大呢?引导:这里叫张口
教师明确: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板书:与张口有关)
8、是怎么比的?
拿出你们做的角,比一比谁的大?你是怎么比的?
教师明确:观察法
重叠法
课件出示:∠1、∠2,这两个角谁大啊?你能确定吗?
引导: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板书:与边长无关
9、小结
假如你是一个角,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你自身呢?
三、拓展练习
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板书:
认识角
角的大小:
边记作:∠1与张口有关、与边长无关。
顶点观察法
边重叠法
一个顶点,两条边。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4页例1,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整捆和单根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课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画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1.摆学具求得数。
引导学生摆。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画图求出得数。
3.连加法。
12+12+12=36
4.数的分解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数法。(转化成表内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评价各种算法,组织学生议论,每一种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适用范围。
1.摆学具和画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尽量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
2.根据乘法的含义用连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数的个数比较多,算起来就比较麻烦。
3.把一个因数分解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分别与另一个因数相乘,再把几个乘积加起来。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
4.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分别和另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几个乘积相加,这种方法不管因数是几也都能算,但有时也比较麻烦。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课件一步一步展示竖式的书写过程,突出书写的步骤和书写的位置,边演示边说明。如果没有电脑设备,也可板书。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略)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口算看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
6×24×220×340×2
300×220×450+76+40
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1、出示教学例1
师:观察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图意,并且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第60页例1情境图)
生:图中小红、小丽和小明在一起画画儿,他们三人用的是同样的彩笔,已知每盒装12支彩笔,求3盒一共有多少支。
师:怎样列式呢?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呢?
生:12×3,也就是求3个12是多少。
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3盒大约共有多少支?
生:把12看成10,用10×3=30,3盒大约共30支。
师: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算呢?先在小组里交流。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可以摆小棒,也可以画图等。
独立思考后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同学的解题策略,说说你的想法吧。
学生可能会说:
方法一:摆小棒,因为一个因数是12。所以一行摆1捆零2根,因为另一个因数是3,所以摆3行,一共摆了3捆零6根,
也就是得36。
方法二:画图
3个长条共30个方格,再加上单个的6个共36个。
方法三:连加。12+12+12=36。
方法四:分解组合,先算10×3=30,再算2×3=6,然后算30+6=36。
方法五:拆数。①9×3=27,3×3=9,27+9=36
②8×3=24,4×3=12,24+12=36
③7×3=21,5×3=15,21+15=36
④6×3=18,6×3=18,18+18=36
师: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方法一和方法二都好理解,但我们学了数学以后就应使用计算的方法来算,方法三如果因数的个数多了,算起来就比较麻烦。方法四不管因数是几都能算。方法五虽然因数不管是几都能算,但是把一个因数拆成几个一位数,再相乘,乘后再加,比较麻烦。
师: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从刚才讨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合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三个算式组合起来写成一个竖式。
教师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3乘2得6,表示6个一,写在个位上;再用3去乘十位上的1得3,表示3个十,把3写在十位上(用虚线在个位上写一个0),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得36。
进一步说明:因为积的十位上的3表示3个10,所以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可以把3直接写在积的十位上。
教师再次板书:
12……因数
×3……因数
36……积
可以请学生再说一说乘的过程。
三、总结提升
师: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交流今天的收获。
四、课堂作业
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锯成2米一段的短木料。每锯一段需要3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4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46页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学情预设】
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3.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
学生写以上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这里要进行重点指导。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同学们都乘了两次,谁能说说两次相乘表示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竖式板书,并展示课件。
师: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4.总结法则,归纳算法。
师:大家已经明白了笔算的道理,请大家再认真观察笔算过程,并试着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边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课件边呈现: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有两个层次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借助点子图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笔算与口算的思路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提升与简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边看图边计算,对照图说算理。
3.完成教科书P47“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则外,还要注意竖式的格式是否正确,尤其要看部分积的数位是否对齐。
【设计意图】
练习均取自于教科书,并按照难易程度编排顺序。先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竖式,熟悉计算法则。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的全部内容,熟悉竖式的书写格式;接着通过改错,让学生在纠错中再次深化法则。最后,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之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25页练习五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笔算乘法的规则,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中需要连续进位的`计算。
2、使学生结合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计算,进一步熟悉连续两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答有关的连续两问应用题。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表内乘法练习
4×5=
3×8=
6×7=
9×9=
6×5=
4×8=
9×3=
5×5=
8×3=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做在书上。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二、笔算练习
1、笔算下面两题
436×67×185
(1)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练习。
(2)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笔算乘法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改错题
出示一些学生的错题。
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错在哪里?并分析错误原因。
学生独立改正。
3、笔算比赛
小组进行笔算比赛:
比赛规则:每个小组的同学,每人做一题,从第一个同学开始做,依次往后传,速度最快并且全对的小组获胜。
三、应用题练习
1、出示练习五第7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要求上午一共去了多少人?你准备怎样列式计算?要求一天一共去了多少人呢?
(3)学生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2、小结: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要注意些什么?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6题。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连续进位》数学教案04-11
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反思12-01
《笔算乘法》教案03-04
《笔算乘法》教案优秀11-21
笔算乘法教案(精选16篇)07-18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03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5-26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3-26
数学《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