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3-16 10:28:59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字多义的比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通过积累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组合的词,以及包含各种动物名字的成语,丰富学生的语汇仓库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指导书写6个汉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

  4.自读短文,自主积累词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5.通过开灯谜晚会,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策划活动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

  6.指导学生写好习作。

  教学重点

  感受汉字的独特,积累词语,进行阅读和语文生活。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短文《寻找天鹅的'人》,练习场面描写和写活动感受。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师:我们每次到《语文乐园》中走一趟,都会有很多收获。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关于汉字的知识,积累了很多好词好句,培养了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今天的《语文乐园》又将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与我们分享,准备好了吗?

  二、有趣的汉字。

  1.学生自由读题中的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同一个“深”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同。)

  2.小组合作,通过查字典,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等方法探讨“深”字的不同意思。

  3.选择有关“深”字的不同词语说句子。

  4.想一想,你还发现哪些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不同?

  三、词语超市。

  (一)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组合的词。

  1.自由读,找词语的共同点。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指名读,重点指导读准带点字的音。

  3.齐读。

  4.找规律按十二生肖的顺序记一记。

  (二)包含各种动物名字的成语。

  1.贴出词语卡片,自由读一读。

  2.跟同桌的同学读一读,读准字音。

  3.仔细观察,你能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指名读词语,交流自己的发现:(每个词语都包含动物的名字。)

  4.讨论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只需说出大意即可,可以用说话来理解,也可以用讲成语故事来理解。)

  5.谁能把所有的词语带回家?指名认读词语,试着用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说句子。

  6.我们还学过哪些这样的词语?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认读上节课积累的词语。

  二、写字板。

  1.观察每个字各个部件在田字格的位置。

  2.学生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怎样写才最美观?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矛”“绑”“湾”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笔顺。

  4.学生练习。

  5.作业展示,进行评价。

  三、阅读欣赏。

  1.过渡:同学们喜爱天鹅吗?有一位先生和你们一样喜爱天鹅,他决定到远方去寻找。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寻找天鹅的人》。

  2.自由阅读短文。

  思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4.续编故事:这位喜爱天鹅的先生,面对振翅飞走的天鹅,心里会想什么?又会做什么?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哪些收获,积累了哪些词语?

  第三、四课时

  一、谈话引趣。

  许多地方都有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闹花灯时,还常有猜灯谜的游戏。人们把灯谜写在彩色的纸条上,再粘贴到绳子上、花灯上挂起来,供人猜。谁猜对了就可以得到一份奖品。

  大家想亲自参加这样的活动吗?我们自己来策划一个灯谜晚会怎么样?

  二、小组合作。

  1.学生自愿组成小组,但不能多于8人,不能少于3人。

  2.小组商量,策划方案,合作讨论,选出主持人及猜灯谜内容。

  3.小组汇报策划方案,评出最佳方案。

  4.按照最佳方案以搜集灯谜、进行分类、布置活动场地、写主持台词等的分工着手准备,要求人人必须有准备,教师巡视指导。

  三、明确活动要求。

  活动中要求大家认真倾听,积极参与,把活动的各个环节和自己觉得最精彩的片断记在心中。

  四、灯谜晚会。

  1.主持活动。

  2.互相交流自己的活动感受。

  特别是将某一个记忆深刻的环节进行分享,在分享中讲清楚自己或者同学的表情,动作,言语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干茶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2、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全体朗读

  (一)作者介绍

  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家》《春》《秋》,本文选自《海行杂记》,1923年到上海学习,1927年乘“昂热”号在航行期间撰写了38篇小文章,《繁星》是其中一篇。

  (二)字词

  1、四字短语:半明半昧摇摇欲坠

  2、多音字:和模

  3、形似字:莹萤荧坠堕

  (三)理解课文

  本文短小精干,思路清晰

  写作线索:观察星星

  自读习题:

  1、说出三次看星的时间、地点。

  2、作者三次观星观察到的星有什么不同?作者每一次观星的'感受受否相同?

  3、作者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

  学生独立完成并了出提纲相互讨论: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从前三年前如今)

  2、见书。依恋――亲密--知心、舒心

  4、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

  (四)揣摩语言:

  学生找出文中写得好的句子,谈谈为什么好?(好在何处)

  教师明确:

  1、修辞(比喻、拟人、排比)

  2、想象和联想

  (五)作业:

  1、字词

  2、造句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具准备

  1、实物展示台。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爬山虎实物。

  教学课时:

  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

  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反馈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

  一、请同学们看实物。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

  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b、脚的形状;c、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

  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五、发散思维。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

  板书设计:

  爬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

  虎 颜色:嫩红(灰色)

  的

  脚爬触→巴→拉、贴(牢固)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观察三幅图画,体验观察的乐趣,进行口语交际。

  2.回忆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过什么事物,有何发现?把它写出来,完成习作。

  3.完成“我的发现”;完成“日积月累”,通读、背诵。

  4.阅读成语故事,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画面,用语言把画面内容表达出来,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把自己仔细观察到的事物清楚、具体地写下来,完成“习作”。抓住重点,描写具体。

  教学准备

  课本挂图、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观察三幅图画,把观察到的事物加上适当想象说出来

  一、导入: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任何发现都是建立于观察的.基础上的,只有细致观察,我们才会有所发现。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比比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二、投影画面,观察画面

  1.学生自主看图。

  2.教师指导看图。

  (1)要一幅一幅地看图,看的时候要仔细,边看边想。

  (2)图一上面有哪些内容?(树、人)

  (3)图二如果看明亮的部分像什么?看暗的部分像什么?(明亮的部分像一只杯子,暗的部分像两个人的脸)

  (4)图三上有些什么?(一个女孩在放羊)

  三、指导交流

  1.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3.各代表在全班交流时,要注意说出从图上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

  四、评价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后,学生自由评价。重点看是否把图上主要内容说清楚、说明白了,另外再看仪态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富有情感。

  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一段话。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习生字新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李时珍的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3、精读课文的第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李时珍夜宿古寺”,读了课题,你有收获吗?知道了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呀?

  关于李时珍,你能试着用一句话来介绍介绍吗?

  《本草纲目》是一部药学宝典,在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前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特别是对一些药物的正确使用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造福老百姓,不畏艰辛,登高山,探陷谷,遍寻百草,甚至亲自试验。

  3、课文写的就是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中的事情。读了课题,你能说说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学生理解课题)

  看,你们的眼睛多么雪亮!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有的文章题目,如《九寨沟》,就直接告诉我们他要写的'对象……

  4、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了解,李时珍为什么会夜宿古寺的?他会在这里度过怎样的一个夜晚?

  二、初读课文: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老师要来看看,谁预习的收获最大!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体会到了李时珍怎样的精神!

  真是不错,课文读得很流利了!文中有一些词语,你能读正确了吗?理解这些词语,有利于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2、出示词语:

  察访 行囊 呃逆 涎滑 无涎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下面的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山崩地裂、山清水秀、风平浪静、山穷水尽、波峰浪谷、欢天喜地、天昏地暗、顶天立地)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李时珍的什么精神让你敬佩?(学生交流)

  板书: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民

  2、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3、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四、研读课文:

  1、能不能根据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呢?课文的第一小节中你感受到了他什么精神?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小节。

  3、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地方一定还有很多,下一街课我们继续交流!

  五、作业:

  写《习字册》

  读《补充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

  2、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你准备怎么过呢?老师送大家一首歌,听完后把你听得感受给大家说一说。请你带着这种感觉把课文读一遍。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2、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3、整体回顾。《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4、小结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小孙孙数天上的星星……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然后写在采蜜集上。

  教学反思:

  我们的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怎样“联系生活感受促进文本感悟”,我就这节课的几个片段进行自我反思。

  一、想象画面,激发感悟。

  《走月亮》这篇文章为读者勾画出了一幅如诗、如梦、如画的画卷,例如在教学“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时,我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我问:“你读这句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问题将学生的思维由文本拉向了他们的生活,学生的回答缤纷多彩:“老师,我看到柔和的月光洒在溪面上,溪面是一闪一闪的!”“老师,我看到了一条瘦长瘦长的小溪,溪面上银波荡漾;我听到了小溪欢乐的歌声;我闻到空气中到处弥漫着山草和野花的清香!”……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小溪流水含月,水塘映月如抱”的美景,此时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了一副动态的,有声音,有香气的画面,这时候学生再读文章,就是带着头脑中的画面,带着自己的感受美读了。

  二、创设情境,驱动感悟。

  《走月亮》一文不仅给我们展现了月色下的美好意境,的是母女俩之间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在感悟“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闻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时,我引导学生回忆和妈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感体验,学生立刻回想起自己和妈妈一起散步是那样的温暖、幸福、安全、快乐……学生仿佛回到了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感受到了妈妈浓浓的爱,学生此时是激动的,情感是高涨的,学生读得是那样动情,那样幸福。学生已经将自己的情感不知不觉的潜入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时的读就是用心读书,用真情实感读书。

  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生活,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家庭生活是平凡的,然而正是在这平凡之中蕴涵着深深的爱。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了事情的经过。第一部分(1-3)麦克的准备。通过麦克的心理活动交代出麦克的家境、父亲的辛劳以及小麦克的懂事和善良。第二部分(4—文章结尾)写麦克完成心愿。先写麦克挤奶前的紧张、激动的心理;完成心愿后写他的紧张与期待,父亲的惊喜、感动与幸福。寥寥数语,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

  全篇通过人物丰富细腻的心理活动,简洁的对话,细微的动作,使父子情深跃然纸上,引起了读者共鸣。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在生活小事中所蕴含的父子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在品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作者运用心理、动作、情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父子之间的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学会关爱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

  策略与方法:

  读中感悟,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份礼物,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认识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学情简析:文章文字浅显、易懂。相信学生只要用心读就一定能感受到父子之间的.那份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礼物”导入新课

  1、课前我让同学们每人准备一份礼物,准备了吗?

  (学生拿出礼物)

  你准备把礼物送给谁?为什么送给他?

  2、“新年快到了,小麦克为自己的父亲送上了一份什么样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新年礼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教师配乐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听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准确、通顺、读流利感受父子真情。

  (1)出示生词卡片,指名读、轮读,纠正字音。注意“攒、挪”的读音。

  (2)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①借助词典理解:思忖、井井有条、呜咽。

  ②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理解:怦怦直跳、吱吱嘎嘎。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习惯性的评价,纠正字音。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在小组内分析记忆字形,给生字组词。

  2、注意“殊、呜、彼、套”容易写错。

  3、指导书写,把字写漂亮,写规范。

  四、作业

  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并能读出感情。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感受父子真情。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9课《新年礼物》,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读读课文,看一看麦克送给父亲的是一份怎样的新年礼物?

  二、品读课文,感受真情,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麦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注意抓住麦克的心理、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来体会。

  2、在小组内交流读后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引导。

  (1)2、3段麦克的心理描写——麦克是一个善良、懂事、爱父亲的孩子。

  (2)4段,麦克的心理和动作,抓住“二十次醒来”划火柴看表,激动、摸索着下楼,悄悄打开“来体会麦克当时的激动、紧张的心情。

  (3)第5段挤奶的过程看出麦克的动作麻利、熟练,平时经常帮父亲干活。

  (4)6、7段等待父亲时心理描写:用手按着,怦怦直跳的胸脯。“竖起耳朵听”急切的期待着——内心充满幸福。

  4、作者在刻画麦克这个人物时非常注重他的心理描写。

  课件出示

  (1)或许是第二十次醒来了,每一次他都划根火柴,看一眼那只古老的钟,一点半、两点半……

  (2)时间一分一秒地挪动着——五分钟、十分钟……他急切的期待着。

  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麦克当事的心情怎样了?

  你能把他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试着读一读,怎样读更好?

  >

  练习朗读,体会麦克的激动、紧张、急切、兴奋的心情。

  5、刚才我们感受到了麦克在送给父亲礼物时的心情,那么父亲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抓住

  (1)第一段,对麦克的心理描写“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每天不辞辛苦的工作,他是多么爱我呀!……不过他知道父亲是不喜欢多花钱的。可以看出父亲勤劳、节俭、爱孩子。

  (2)第八段“父亲笑着,一种带着呜咽的笑”。父亲会想些什么?

  (3)最后一段,父亲的手臂紧紧的搂着他。麦克又会想些什么?

  三、感情朗读,升华理解。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体会麦克的心情。

  2、从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启发?

  四、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1、人与人之间送礼物是友爱的表现,礼轻情意重,礼物的意义不在于价钱的多少,而在于付出了真情,传递了爱和友谊。现在,你决定送一份什么样的礼物给你父母、长辈或是朋友呢?请说出你的理由。

  2、在生活中,你有过像麦克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自己当时的心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快的特点,背诵第三自然段。

  2、学习火烧云开关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

  3、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展开想像,尝试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尝试铺垫

  看图回顾火烧云上来时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动现象,交代这节课的主要任务。

  二、尝试学习,学会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1、激发兴趣,尝试学习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⑴ 尝试题:

  ① 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② 尝试背诵这一段。

  ⑵ 学生尝试练习。

  ⑶ 指名背诵:

  交流学习方法,揭示色彩词语的特点。

  ⑷ 小结学法,抓住特点完整提纲。

  ⑸ 第二次尝试:

  按提纲背诵第三自然段。

  指导有感情地背诵(指名背、齐背)。

  2、小结学法,并用一个词来说说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

  三、尝试学习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特点,指导感情朗读

  1、出示投影:

  观察火烧云变化时不同的形状,再次激发尝试学习的兴趣。

  ⑴ 尝试题:

  ① 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

  ② 火烧云形状变化有哪些特点。

  ③ 说说你最喜欢的一种火烧云的样子是怎样变化的`。

  ⑵ 学生尝试学习,进行四人组讨论。

  ⑶ 交流学习过程:

  一会儿 过了两三秒钟 马

  变化快 忽然 形状变化多 狗

  一转眼 (静态──动态) 狮子

  ⑷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小结:

  再用一个词说说火烧云形状变化又多又快的特点。

  四、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尝试写一段话

  1、千变万化的火烧云接着还会像什么呢?展开想像……你想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

  尝试题(任选一题):

  ⑴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快的特点,写一种你最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

  ⑵ 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上“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2、学生尝试写,教师个别指导。

  (指名写在投影片上)

  3、投影反馈,订正。

  五、课堂小结(略)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以及新词;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背诵、默写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资料查询、讨论等相结合。

  3、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喜欢学习诗歌。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并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今天,我们走进李白的时代,和他享受诗的快乐。

  板书:赠汪伦

  读诗的名字。

  二、自学古诗:鼓励:请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诗,根据注释,或查字典自己尝试理解一下诗句的意思,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完成。

  学生各自投入地读书,然后自己尝试解释诗句。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身边的同学求助

  三、学习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1.引导: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这首诗的'。

  2.鼓励:你很能干,不用老师讲,自己就理解得这么好,谁再试一试?

  3.提示:很好,看来,大家的自学能力挺强,离开老师也能自己学习了。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问。”对这首诗,你们有什么问题?

  4.鼓励将问题进行得更准确:你们真会提出问题,但是,我更相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诗,再仔细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

  5.学生读诗,提出新的问题。

  6.学生再一次说自己的理解。

  7.学生提问:“踏歌声”是什么意思?李白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

  出示补充的资料(教参)

  8.鼓励:这两个同学很会联系生活实际,按理说送人应该在家里告别,送别朋友一般又比较伤感,他们发现了诗中写的和生活实际不同。请大家围绕“汪伦为什么要等到李白上船时再送?”“为什么是欢欢喜喜地踏歌相送?”

  9.提示:谁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10.鼓励:汪伦真是李白的知己,你们真是李白和汪伦的知己,也是这首诗歌的知己啊!你能把这首诗歌背诵下来吗?

  11. 提示: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诗?用什么形式送的?

  板书:以歌送别

  12.学生细细地读诗歌,将问题进行系统准确化:“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为什么汪伦偏偏要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相送呢?”

  13.学生讨论。

  14.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15.学生背诵。

  16. 学生:以歌送别。

  四、指导学习古诗《山中送别》:

  1.提示:汪伦以歌送别李白,王维也在送别自己的朋友,出示: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

  王孙归不归?

  2.提示:请你借助课下注释、字典等相关的资料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仍然可以与身边同学交流。

  小组交流

  3.引导:谁能将这首诗歌解释一下?

  4.学生自由读一读。

  5.学生借助相关的资料进行自学。

  6.提示:如果说汪伦用歌送自己的朋友李白,那么王维用什么送别自己的朋友呢?

  板书:以话相送

  7.学生相互讨论学习,然后进行展示。

  8.学生说说:以话相送.

  五、师生:

  提示:古人不论是以歌送别、以话相送、以酒相送、以目相送,说到底诗人是以什么相送?

  板书:以心相送 以情相送

  激发情感:待人以真心相送,以真情相送,让我们都怀着和诗人一样的心情吟诵这两首诗歌吧!

  学生说说:以心相送 以情相

  学生进行背诵。

  六、作业:1’

  提示:课后搜集相关的送别诗歌,进行背诵。

  送给老师几句诗。

  学生完成。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材简析

  口语交际趣味性强,通过比眼力交流观察感受,学生充分体验到观察的乐趣,我的发现通过三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成语故事讲的是胸有成竹的典故,重点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成语的.内涵。

  教学目标

  1、培养观察习惯,注意观察顺序。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

  2、自主合作探究了解观察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培养观察习惯,注意观察顺序。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

  教学重难点

  整理观察内容,注意行文条理。积累观察所得,丰富知识储备。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准备(包括媒体):准备一篇适合本单元主题的阅读短文。

  学生准备: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初次观察,拟制标题

  1、让全班学生观察三幅画,

  然后请学生说说,每幅图画讲了什么内容,最好用一句话概括,并给这三幅图各拟上一个标题。

  二、再次观察,交流看法

  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三、三次观察,比比发现

  激发学生第三次观察,看有没有新的发现,看谁的发现多,看谁的能力强。

  四、四次观察,畅谈感受

  教师引导学生畅谈观察的感受,一句话即可。

  【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要细致,反复看,多角度,

  五、拓展

  回归课文,鉴赏观察

  1、带领学生,再回过头来,进入本组课文中,

  2、学习名家是如何敏锐地观察的,鉴赏名篇是怎样将这种观察变成具体的描写文字的,从而加深我们对课文的印象,使观察与阅读和鉴赏结合起来,增加观察的宽度。

  作业布置

  必做【同步达标】:

  将交际的内容写成一篇小文

  选做【创造实践】:

  将日积月累试着编一首小诗。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一枚金币》原文

  从前有个老人,他有一个花钱如流水而且很懒惰的儿子。

  老人一辈子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到自己年老了,见儿子还是这样,再也受不了了。他躺在床上,把妻子叫来说:

  “把我们的财产随便给谁都行,就是不要给儿子,这懒鬼什么活都不干,一文钱也挣不来。”

  母亲听了非常难受,替儿子辩解道:

  “怎么——他哪能什么都不会呀?”

  老人坚决地说:

  “好,要是他行,就叫他挣钱去!哪怕挣一枚金币也好,我就把全部财产都给他。”

  “好。”妻子说。

  她来到儿子跟前,给他一枚金币,教他说:“你到外面逛逛去,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傍晚回来,把这枚金币交给你爸爸,就说是你挣来的钱。”

  儿子就这样做了,傍晚回来,把金币交给爸爸。

  爸爸接过金币,扔进火炉里。

  “这不是你挣来的。”他说。

  儿子笑了起来,走开了。

  妈妈又给儿子一枚金币说:

  “明天你到山里逛逛去,到傍晚,要跑两里路,跑得浑身冒汗,然后到你爸爸跟前,对他说:‘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

  儿子就这样做了,到傍晚,筋疲力尽、满头大汗地跑到爸爸跟前说:

  “爸爸,你看,我浑身都湿透了!这枚金币挣来可不容易啊!”

  爸爸接过金币,又把它扔到火炉里。

  “别骗我了,孩子,”爸爸说,“这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又笑了笑,走开了。

  妈妈晓得事情不行了,就说:

  “不,孩子呀,不能再骗爸爸了,你得自己挣钱去,找活干,哪怕一天挣两文钱也好,把挣来的钱交给爸爸,他会相信你的。”

  儿子听了妈妈的话,走了,真的干了整整一个星期活。他帮着这个收割庄稼,又帮着那个盖房子,挣够了一枚金币,带回来交给爸爸。老人接过金币,仍然把它扔进火炉里。

  “不,孩子,这也不是你挣来的!”

  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道:

  “爸爸,你疯啦!我替人家当牛做马,整整干了一个星期的苦差事,才挣来这枚金币!而你,却把它扔进火炉里去烧!”

  这时老人说:

  “现在,我相信这是你自己挣来的钱了!”

  《一枚金币》教案

  (一)整体感知课文

  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一遍课文,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默读思考

  1。老人是怎样教育儿子懂得这个道理的?(补充画批课文)

  2。组织好语言,准备小组交流。

  (三)集体交流

  学生先把自己找到的语句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谈理解。随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有语气地读一读这些语句。

  这个环节展开生生互动,互相补充、质疑、评价对方的朗读

  1。第一部分(1~8自然段)

  抓住再也受不了了一句体会老人寒心、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带着悲哀、痛心、无奈、失望的语气读这部分课文。

  老人坚决地说读出毫不犹豫的.语气来。对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惯了的儿子,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呢?

  2。第二部分(9~20自然段)

  抓住儿子笑了起来这一句,体会:一枚小小的金币对于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儿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联系前文第一自然段),所以扔金币的举动对儿子没有任何触动。

  抓住儿子又笑了起来这一句,体会到儿子仍然无动于衷。

  3。第三部分(21~28自然段)

  读儿子受不了啦,忙跑到炉前,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大声叫一句,可以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演,体会:儿子这回是眼睁睁地看着爸爸把自己辛辛苦苦亲手挣来的一枚金币扔进火里,正因为这枚金币的来之不易,所以儿子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一枚小小的金币看起来不起眼,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懂得珍惜呀。

  (四)分角色朗读第二、三部分课文,再次对比前后三次儿子的不同反应,充分感悟:父亲的做法妙在以让儿子亲身体验,代替枯燥的说教,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小组内可分工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本剧。)

  (五)展开讨论:分析人物

  此时你能来评价这个故事中的三个人物吗?可以通过文中对人物语言和动作的不同描写,有根有据地运用书中的词语来评价,再加上自己的感受。要求语言流利,表达清楚。

  小结

  故事中的父亲对儿子没有一味的说教,而是用三次扔金币的方法来告诉儿子珍惜财富是获得财富的前提条件,劳动果实的获得是要付出艰辛劳动的,我们在享受时一定要珍惜劳动成果,同时还应该知道劳动者的艰辛。

  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枚印制好的金币,请同学们将这节课的最大收获浓缩为一句话或者几个词写在金币背面。写好后大家交流(分享收获)。

  课后延伸

  1。完成《语文伴你成长》册上的相关习题;

  2。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3。你打算怎样支配自己积攒的压岁钱?给自己设计一个小账本。

  《一枚金币》教学反思

  学习课文时,学生很顺利地填写好表格:

  次序钱的来源父亲怎么做的儿子的表现。

  第一次母亲给扔笑。

  第二次母亲给扔笑。

  第三次自己挣扔受不了(抓叫喊跑)。

  在填好表格后,我让学生观察表格质疑,发现问题。学生的'提问很精彩,不但提到了重点内容,还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解答,一问多答的场面十分热烈,同时,学生所提的问题不仅仅是我预设的那几个,生成的一些问题也更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我不禁想起数学特级教师黄爱华老师说的一句话: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我虽还没达到“精心预设”的地步,但这次意外的成功让我更加注意备课时的“精心”。

  这节课也让我发现了学生身上存在一个共性的薄弱点:概括文章的能力差。在让学生“简单完整概括故事”时,许多同学不知怎么概括,要么是语言拉杂,要么是偏离主题,要么是过于简练,倒不出所以然来。

  我想,学生之所以没有概括课文的能力,是因为其以前没做过这样的联系,或者是很少做过,不知如何“开口”。鉴于此,我打算在以后讲课中,加强这方面的练习,用实例教给其方法,授之以渔。

  另外,有些学生发言过于积极,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故意站起来引起我的注意,以期待我的提问,对于这种现象我是赞同还是反对?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任其发挥?这样做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倾听,有时也会引起大家反感;让其“正襟危坐”的举手,似乎有些专制,怕扼杀他们的积极性。另外,个别学生发言踊跃,但我不可以总提问他们几个,这时他们总能显露出很失望的神情,甚至是叹气——影响我讲课的情绪——这个问题需要我尽快想出对策。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一、抓傲理线索:约2~3分钟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找出全文有多少个“傲”字?(8个“傲”。)

  ——引出“傲”串全文的线索美。

  二、挖傲悟组材:约8分钟

  请同学们找出“傲”具体表现在哪五个方面,请仔细读原文后回答。

  分四组抢答,看谁最踊跃最精彩。

  ①一傲在伸长脖颈左顾右盼总领下文;

  ②二傲在叫声;

  ③三傲在步态;

  ④四傲在吃饭;

  ⑤五傲在昂胸凸肚跨方步看野景照应开头。

  ——根据发言,然后引出“傲”在总分总的布局美。

  三、扣傲赏妙语:10分钟

  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傲”的具体描写句子,看谁找得快又能说出其精妙处。

  教师示例:

  ⒈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用“动作、神态、旁人的心理写“傲”,妙在前正后侧式,如在目前。)

  ⒉而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更表示出一种傲慢之气。

  (妙在三个方面的概括来写“傲”,作用:叫声、步态、吃相,两字短语构成段首排比,有气势又总领各段。)

  请同学们用“从来写“傲”,妙在”格式来分析。(发言摘要)

  1.鸭的“轧轧”,其音调琐碎而愉快,有小心翼翼的意味;鹅的“轧轧”,其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狗的狂吠,是专对生客或宵小用的;见了主人,狗会摇头摆尾,呜呜地乞怜。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妙在鸭鹅对比来写“傲”,与大爷类比,妙在对比类比突出了中心。)

  2.它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简直不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前总后分,前概后具式来写傲,语言精致。)

  3.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我们便替它添饭,并且站着侍候。(怎样来写傲?写鹅的“神态、动作”来写傲。)

  4.因此鹅的吃饭,非有一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的!(谁能表演“架子十足”的神气)

  ………………

  ——引出语言有生动美。

  四、评傲说做人10分钟

  ⒈“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

  教师示例:这里写到的物质上的贡献无非是下文提到的可以给人们生蛋,而精神上的贡献,则在于主人主母小孩捡蛋时的“哈哈”的'喜悦之情,其中充满了人情味,更写出了农家小院的惬意生活。(教师扣关键词:“物质”和“精神”来展开评点。)

  ⒉“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学生评点活动:用“假设:我们的自己家中没有养鸡鸭狗等动物,你回到家里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假如我们自己家中养了鸡鸭狗等动物,你回到家中又会有什么感觉?(备用启发故事:我自己儿时躺在地上打滚,为的是缠母亲买两只小兔子养,我可没有想到要吃这个兔肉,而是觉得蛮有味,才要在地上打滚的。引出养鹅,实则趣味无穷也。不单单是为了有鹅蛋吃哦!)

  ——引出语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约10分钟

  1、扣“狗”话题说话活动:说与“狗”有关的俗语词句;

  2、说说你有关“养狗”的趣事;

  3、联读活动:

  ①王维的《谓川田家》;

  ②《白鹅》完整篇章自读。(注:教材只是部分节选)

  ——引出读后拓展有趣味。

  板书设计:

  农家小院鸡犬相闻

  ——丰子恺《白鹅》美读把玩

  形傲

  导:析题学拟题。题有色彩美

  一、抓傲理线索。叫声文有线索美

  二、挖傲悟组材。步态文有总分美

  三、扣傲赏妙语。吃相言有生动美

  四、评傲说做人。言有哲理美

  五、拓展有趣味。读后广联系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重点:

  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难点:

  通过生动、细致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信封和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

  2.今天的.课我们不用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么样?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指名说说。

  (2)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形式。

  2.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读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吸引了你?

  (1)交流。

  (2)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分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分小组交流搜集的有关家乡的资料。

  (2)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提纲。

  (3)分组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教学反思:

  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项内容。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

  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 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练习写好钢笔字。

  2. 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教学过程: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 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看懂漫画,通过编故事和形式和同学交流,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漫画的特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认读9个生字。

  2、能复述课文。复述时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等词语。

  3、能从课内容和课外资料中了解孙膑是我国古代军事家,是一个善于运用计谋战胜敌人的人。

  4、结合课外资料、联系上下文理解,了解孙膑是一个善于运用智谋的人。

  5、了解,懂得智慧的力量,了解我国悠久历史文化。

  教学重点:能复述课文。复述时能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等词语。

  教学难点:能从课内容和课外资料中了解孙膑是我国古代军事家,是一个善于运用计谋战胜敌人的人。

  查阅资料:教学、成语故事等

  教、学具准备:课件(围魏救赵动画)

  板书设计

  围魏救赵

  孙膑智慧胜利

  庞涓莽撞失败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

  播放课件:《围魏救赵》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精彩)其实这个故事还能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哪!想了解一下吗?那就请走进我们今天的24课《围魏救赵》,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围魏救赵

  二、整体感知、排除疑难:

  三、指导复述:

  1、师:下面请你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读课文。

  2、文章中还有许多我们不了解的朋友呢?你想认识它们吗?

  课件出示词语:

  庞涓田忌孙膑邯郸军械救援防御猝不及防

  以逸待劳迷惑不解恍然大悟浩浩荡荡慌慌张张

  撤离日夜兼程胜仗

  3、抢读,谁认识这个词语就送给谁。

  4、看来你们是大获丰收啊!那把你们战利品带到文中再读课文,边读边画一画文中的成语,并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随机指导:孩子一个故事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你能说清楚吗?

  1、起因是什么呢?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2、经过又是什么样的呢?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能说得更动人!

  3、结果又是什么样呢?

  4、孩子们你同意吗?你能勇敢地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5、现在要难为你一下了!你能在你讲的故事中用上这些词语吗?

  课件出示:“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

  6、小组相互说一说,选出本组内最优秀的选手参加全班的展示,并评选小小故事家。

  四、结合课外资料,理解:

  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资料!把故事将给身边的朋友。

  2、搜集相关资料,更多地了解孙膑。

  3、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用上“迷惑不解”、“恍然大悟”、“猝不及防”、“以逸待劳”、“落花流水”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04-22

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案02-17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08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6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03-15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1-03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一》02-15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3-16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荐】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