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教案

时间:2024-09-13 22:38:52 教案 我要投稿

《最大的“书”》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大的“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大的“书”》教案

《最大的“书”》教案1

  《最大的“书”》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课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进行交流,了解到了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的故事。本篇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将地质知识融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课文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文中有10个会认字,12个会写字,以及一些比较陌生的词语,笔者就本课的词语以及会认字的教学有一点偶得,与大家交流:

  一、“以词解词”内部链接

  一提到“以词解词”,大家一定会持反对意见,这不是我们一直所摒弃的吗?但是,依据课文的特点,对于《最大的“书”》一课却是实用而且巧妙的。课文《最大的“书”》中有一个词语肯定是孩子们所陌生的,那就是——地质勘探队员。学生对这一职业是干什么的?一定会有疑惑。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不能置之不理。可是如果生硬地将词典里的解释告诉学生,对学生更是晦涩难懂。(地质是地壳的成分和结构,勘探是对已发现的矿床进行勘察探测,以查明矿藏。)这样对学生而言,不啻是“雾里看花”。

  经过细读,我发现在课文中有些词语可以为孩子理解地质勘探奠基。如“煤炭 岩石 矿物 宝藏”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中的原汁原味的语境进行教学。于是,可以这样设计:

  ●先认读词语:地质勘探队员

  ●再认读词语:岩石 煤炭 矿物 宝藏

  ●教师讲解:地质勘探队员就是通过对地质的勘探和研究,就能知道哪里有煤炭,哪里有宝藏,哪些是有价值的矿物……他们能读懂不会说话的关于地质这本大书。科学家可以推测地球发展的年代,地壳的运动情况,各种生物的变化情况。

  ●读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细细地琢磨这个环节,不难发现教者遵循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同时更巧妙的是——以词解词。将课文中的词语组块进行教学,这样最大限度的发挥了词语教学的价值。因为用课文中的词语营造了一个思维的训练场。学生可以将这几个零散的、看似不相干的词语,通过“地质勘探队员”这一个词,串联了起来。在这样原汁原味的语境中既反复地认读了生词,又有利于孩子在课文内部找到联系,渗透一种思维——联系着理解,联系着思考,这种思维对学习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习的好方法。经常这样的训练,这样的渗透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思维基础。

  二、“刨根问底”显见过程

  在课文中有这样一个词语——刨根问底,怎样引领孩子理解这个词语呢?我们不妨让孩子画一画川川问了叔叔几个问题?这样就一目了然了,教师可以引导:像川川这样一个接一个地提问,想要把问题都弄懂,有点“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感觉,用书中的一个词就叫“刨根问底”。你看,“刨”字是“立刀旁”,真有一种一问到底的决心啊!

  这样教学,让孩子在划一划,想一想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联前想后的能力,让这一个小小的词语更加有张力!

  三、“说文解字”彰显文化

  除了这几个词语中的生字之外,课文中还有要求会认的字,“一册、脚印、雨痕、厚厚的书”。其中“册”、“印”的造字很有意思,如果教学时有意识地渗透汉字的字理,在近似“说文解字”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地对汉字有感性的认知,从而对汉字文化的历久弥香产生兴趣甚至热爱,长此以往,会为孩子的人生启蒙打下精神的底色。

  “册”字,我们可以边画字边介绍:在古代,还没有发明纸,所以古人就把字写在了一条一条的竹简上,然后用线穿起来,你看,“册”这个字多象呀!要不然人家会说,每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呢!

  “印”字就更形象了:你看,“印”字的左边就像手印,右边像脚印,手和脚留下的痕迹合起来表示“印”。我们可以组词:手印、脚印……

《最大的“书”》教案2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对话平台

  一、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二、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

  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三、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1、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2、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3、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4、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从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

  角色选定。

  熟读对话。

  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相关链接

  1、中国化石网:

  2、古生物化石:

  古生物是地质历史时期中曾生活于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将全新世以前的生物称为古生物,全新世以后的生物称今生物或现生物。大部分古生物已经灭绝,仅有少数古生物仍延续至今,称为活化石。古生物死亡之后由于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遗体或遗迹称为化石。

  3、化石与地层

  构成地球表层成层的岩石,叫做地层。地层本来是一层一层地沉积而成的,一般来说,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所以下层地层的年代比上层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地层也会随着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层顺序发生某些变化。

  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

  地层一层层地重叠,像书页一样,保存着地球上生命世界的历史记录,化石就像这巨大历史书中的文字。人们根据地层中的岩石,可以分析出地层形成的年代,而其中的化石,就是推断当时生命世界的根据。

《最大的“书”》教案3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揭题提问,解决最大的“书”指什么?书中有什么内容?

  3、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叔叔对岩石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设疑:

  1、(教师手拿书)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书)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最大的“书”指什么?

  书里有什么内容?

  书有什么作用?

  其余随文解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或学过忘了的字打,问同桌。

  不理解的地方打?

  (2)、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1)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抽生说

  出示: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结合书本插图,齐读

  3、学习生字

  (1)请出我们的生字宝宝,出示生字,指名学生读准字音。

  (2)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的?说一说。

  (3)巩固生字。开火车读

  (4)你喜欢哪个词语,就读读它吧!

  出示:地质勘探队员岩石一册厚书

  刨根问底印痕煤炭宝藏

  抽生读,词语释疑,齐读

  4、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解答简提出的小问题。

  5、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探究内容

  岩石这本书里有什么内容呢?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提到了呢?请你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吧!

  抽生答,随机出示文字:

  1、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浪;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啊!

  回答时叔叔会怎么说?请你试着读一读,抽生读,评议,齐读

  2、有。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读好感叹号的`语气: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是什么心情?

  抽生读,评议,齐读

  3、分角色朗读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就象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那么书有什么作用?下节课再来研究。

  四、指导书写。

  1、教带有竖撇的五个生字

  2、比较:厚和底

  3、教师范写“底”,讲解写字要领:

  底:第三笔是竖撇,第五笔是“竖提”,上下都有点。

  4、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学生练写“册”、“厚、”质“、”铁“,教师针对写字情况进行指导。

《最大的“书”》教案4

  教材分析

  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十九课。本课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通过叔叔的介绍,描绘了“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目标

  ⒈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⒊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化石和岩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谈话:教师手拿教科书问: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书)你见过的最大的书是什么样的?(学生说)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

  ⒉板书课题:最大的书。(故意漏写双引号)

  学生纠错:书没加双引号。

  师顺势问:为什么加引号?

  师: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在地质勘探队员的眼中,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那上面有雨点留下的脚印,有波浪奔腾的足迹,有丰富的矿藏,还有由树叶、贝壳、小鱼组成的图画……历史的变迁,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最大的“书”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⒈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⒉学生汇报思考结果

  师:大自然就是最大的一本“书”,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

  ⒊检查识字

  ⑴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⑵交流识字体会:

  说说你都认识了哪些生字,怎么认识的。你还有哪些好的识字方法,说一说。

  ⑶巩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⒋送生字宝宝回家:学生再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⒌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自然段。

  三、理解词语

  ⒈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⒉师生释疑。

  预设例如:

  刨根问底:把课文中川川说的话用课件出示出来,一方面指导学生读好问句,另一方面从问句中体会川川是个爱问的孩于,总爱把问题问清楚,问明白,从而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宝藏:让学生说说叔叔要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来理解词语意思。

  地质勘探队员:指导学生说说他们是千什么的。

  四、指导书写

  ⑴写正确。

  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王”。“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⑵写美观。

  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的左撇,“铁”字右边的第二撇,“册”字的两撇。建议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指导应以示范为主,不妨多示范几次,让学生反复观察由“竖”到“撇”的变化过程,然后再让学生反复练习,感悟由“竖”到“撇”的自然过渡。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质疑课题

  ⒈复习生字

  ⒉质疑课题

  师:培根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你想从这本"最大的书"获得哪些知识呢?

  生质疑,归纳:

  ⑴“书”中有什么内容?

  ⑵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⑶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自己读书、多思考等)

  二、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⒈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⑴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从中了解到哪些知识。

  ⑵学生在班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随机进行讲解:

  ①岩石“书”:

  A.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指名学生读,说说岩石为什么像书?

  指导读第一句话:“岩石就是‘书’啊!”应读出叔叔自豪、高兴的语气。

  B.“书”中的字:课件出示第六段内容

  说说“书”中有哪些字?(如雨痕、波痕、矿物等)

  指导读:你认为叔叔回答川川的问题时是什么态度,并读一读。

  C.“书”中的画:出示第八自然段内容

  “书”中有什么画?(树叶、贝壳、小鱼)。

  (课件出示课后“我知道”之一)学生读一读。看始祖鸟的化石。

  指名读:着重读好感叹句的语气(可引导学生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后为什么加叹号?叔叔从岩石上发现小鱼会是什么心情?)

  小结:这神秘的化石犹如一份份珍贵的资料,向人们诉说着往日的变化沧桑。

  D.化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自然段内容

  让学生说自己明白了什么。(课件出示课后“我知道”之二)

  教师补充:在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发现了鱼类的化石,便可知这一片曾是大海。

  指名学生读。

  ②岩石的作用:课件出示第十二自然段内容

  说说:A.岩石的作用。

  B.叔叔还能为祖国找到哪些宝藏?从而初步体会省略号的用法。

  指名学生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

  补充:南极洲发现有露出地表上千米的煤层,说明南极洲曾是森林茂盛之地。

  ⑶听了叔叔的介绍,川川会是什么心情、怎么说呢?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凄出高兴的语气。

  ⒉猜中想: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三、课堂总结

  ⒈“最大的‘书’”不仅满足了川川的好奇心,而且从中找到自己的梦想。相信同学们在这本书中获得了自己所需的营养,使自己终身受益。

  ⒉ 通过描绘岩石这本 “书”中的“字”、“画”以及这“本”书的作用,展示了岩石这本 “书”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的意识。

《最大的“书”》教案5

  【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

  (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b.()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的书吗?

  c.雨点留下的脚(),叫雨()。

  d.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朗读感悟(10分钟)

  第二课时: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7.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最大的“书”》教学片段设计

  1.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书”为什么要加上“”号)

  2.请你们带着这个疑问默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书”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

  3.拓展实践,课外延伸。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终于和川川一起读懂了这本最大的“书”。想一想川川现在心里会想些什么?

  (2)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呢?

  (3)你有什么想说给大家听的吗?

《最大的“书”》教案6

  一、揭题激趣

  1.谈话:小朋友,我们天天读书,你们知道读书的好处吗?

  读好课题。

  2.质疑: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个课题,你的脑子里跳出了哪些疑问?

  二、以问题带问题,初解“刨根问底”。

  1.教你一招:读课题,先提问,带着问题来读书,阅读的效果会更好。课文中有一个小朋友,也跟我们一样会提问题,他的名字叫(川川)。他一连串提了哪些问题呢?打开课本,

  (1)一边默读,一边在川川提的问题旁边打上勾;遇到生字词语多读几遍。(复习一下:怎么默读)

  (2)检查字词

  (3)交流、汇报,读好六个问句,读出疑问的味道。(注意表情,读出疑问的语气。)

  2.一连串提了这么多问题,你觉得川川是个怎样的孩子?

  课文中有一个成语来形容川川——“刨根问底”(课件)

  (1)猜一猜:什么意思?(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问个明白。)

  (2)学习“刨”:这是一个(形声字),左(声)右(形),

  a师强调:形声字的声旁表示读音,形旁则跟意思有关。

  b谁能给“刨”编个字谜来记住它:包旁边立着一把刀。(边说边书空)

  c顺口溜回顾带有“包”的形声字。

  三、以问题带答案,感知“根”和“底”:

  1.问题一、二:第四自然段。

  (1)学习“岩”“册”、“厚”

  独体字一般查起笔,有些常用的独体字,它本身就是部首,也可以查整个字,如“日”“月”这样的字。

  (2)“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课件)

  a.为什么说岩石是书?哪些方面很像?形状、一层一层、厚厚

  看来这是一个(比喻句),同时,还是一个(反问句)

  b.反问句练习:课件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意思是说:这岩石一层一层的,。

  c.巩固练习:课件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不就像春天的`眉毛吗?

  改成: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不就像?

  改成: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教你一招: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说(反问句和陈述句)课件

  2.岩石像一册书,除了形状像,还有什么像?(有文字、有画)也就是川川提出的第三个一个问题:有字吗?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有字了?

  (1)抽读第六节,当堂评价。

  “有。你来看……雨痕;波痕;矿物。都是字呀!”

  (2)学习生字“印” “痕”(注意前鼻音)

  (3)岩石上的字指的是()、()和()。

  也可以这样说:()、()和()都是岩石上的字。课件

  还可以这样说:()、()和(),不就是?

  (4)我们又发现了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变换词序)课件

  (5)如果说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波痕的足迹叫波痕,那么——练习说:泪痕、疤痕、折痕。

  5.问题四:课文哪一节告诉我们有画了?抽读第八节

  (1)“有……有……,还有……”

  灵活运用:()、()和(),不就是?

  看来,我们小朋友都会举一反三了哦。

  (2)那第五个问题这画能说明什么呢?抽读第十节。这部分内容有点难,而且也很有意思,不过还需要我们到课外查一些资料,所以我们要留到第二课时去解决。

  四、推荐阅读:

  小朋友,大自然就是一本最大的书啊,这本书永远也读不完。在这本书中,你会汲取更多的科学知识的营养,享受到更多的乐趣。岩石这本书,小朋友现在还读不懂。不光是你们,老师和在座的各位家长也都读不懂,只有地质勘探队的叔叔阿姨们能看懂。你们说,要像他们一样能看懂这样的书,我们现在该做什么?

  推荐阅读:(课件)《自然百科全书》 推荐网站:中国地质博物馆(岩石馆、矿物馆、矿石馆、化石馆)

  五、作业:

  1.当堂作业:

  (1)书写本课带有竖撇的字:课件:册、铁、质、“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2)完成课堂本2、3

  2.课外作业:搜集关于化石或矿石的资料。

  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本人由于准备得不够充分,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中学生的书面练习时间不够,课堂内容安排不够紧凑,重点不够突出,课堂节奏显得有些拖沓;朗读的训练不够充分,本文是以人物的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朗读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上,所以应该采取更多的朗读方式进行指导,对于这一点明显做得不够,形式也比较单一,多是以齐读、男女生对读为主,评价方式也不够吸引人,没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在本堂课上比较欠缺的,特别是因为时间的不够,最后也没来得及充分地进行写字的指导,总觉得整堂课就是匆匆走个过场,没有很好地进行字、词、句和朗读的训练。

《最大的“书”》教案7

  学习目标

  会认读“质”等10个生字,会写“册”等12个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

  化石和矿石标本。

  学生课前搜集或老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一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朗读感悟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指导读通难读的句子,直到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分角色朗读。

  (老师读叙述的语言,男生读“叔叔”的话,女生读“川川”的话。第二次男女生调换角色再读)

  分组读议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吗?除了书上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随机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 二 课 时

  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痕

  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里,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也可以由老师提供,学生阅读和传看)

  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早已认识了哪些生字,是怎么认识的)

  边利用课件演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笔顺,边指导书写。(注意提示笔画、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去,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

  “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说。

  小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们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话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最大的“书”》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质”等重0个生字,会写“册”等重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化石和矿石标本

  3、学生课前搜集或教师提供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

  教学类型:精读课。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你们听说过世界上最大而且没有文字的书吗?今天学习的—篇课文就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

  2、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认真地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揭示课题,说说课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引号,课文中的叔叔是什么人?结合理解“勘探队员”。

  二、 朗读感悟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三、分组议读

  让学生各自默读“叔叔”说的话,想一想下面几个问题:

  1、“叔叔”为什么把这块岩石称作是“一册厚厚的书”?

  2、为什么岩石上会留下这些雨痕和波痕呢?

  3、你知道读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除了书晒纳感说的,你还知道别的用处吗?

  (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

  四、汇报交流

  1、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学习结果,师随即引导学生朗读有关课文内容、理解“雨痕”、“波痕”等词语。

  2、默读“我知道”读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认读词语卡片

  地质 勘探队员 一册书 厚厚的 岩石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脚印 波浪

  二、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1、边读边思考:从“叔叔”说的话,你懂得了什么知识(读后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地质方面的资料、实物。

  三、总结谈话

  读课文最后一段,你能猜一猜川川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

  2、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3、书写字的笔顺,边指导边书写。

  4、学生写字,师随即指导组织评议。

  五、拓展阅读

  绿色情报员

  植物科学院请小燕子选一批绿色情报员。

  一大早,小燕子刚飞出,就被小桃树拦住了。

  “你能干什么?’”燕子问“我能预报农时。”桃树对小燕子说,“我一开花,农民伯伯就得忙着种谷子。”

  “好,算你一个。”燕子飞过一片胡杨树林,胡杨树叫住了她,小燕子问:“你有什么本领?”

  “我能报告地下水。”胡杨树说:“不信,顺着我的身子挖下去,准能找到地下水。”

  这时,山坡上的篦子草又喊住了燕子:“我可以报名当土壤化验员。”

  小燕子有点儿弄不懂,篦子草说:“我喜欢长在钙质土壤中。”

  “噢,原来是这样。“小燕子语音刚落,那边的蓝玫瑰又说话了:“我也能做情报员,我的脚下就有铜矿哩!”

  “花朵能报矿?”“小燕子掏出小本子记下、,还有什么花有这种本领?”蓝玫瑰花说:“七瓣莲能报锡矿,蝴蝶花能报锌矿。”

  忙了一天的小燕子高兴极了,这一天,她增加了多少知识呀!

  六、课堂作业

  重、完成课后练习“我会填”,先独立完成,再同桌交换,订证。

  2、书面补充句子:这本书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它还能告诉我们。

  3、读“我知道”中的小知识,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七、本课小结:

  八、板书设计:

  九、课后反思:

《最大的“书”》教案9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足迹、雨痕、波痕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一读对话,初识书的外形。

  1、师生分角色读课文1---4小节的对话。

  2、谈谈:听了刚才的对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3、重点指导朗读: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二、二读对话,感知书的内容。

  1、生生分角色读课文510节,交流:读了这本书,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共同研读书的内容。

  预设①书上有字:结合想象,读懂雨痕、波痕、矿物。

  预设②书上有画:结合句式训练,解读化石。

  预设③书中内容:借助媒体,反复品读,探究地壳运动。

  三、三读对话,了解书的作用。

  1、同伴合作分角色读课文1113节,交流:读了这本书有什么作用?

  2、指导朗读。

  四、四读对话,深化理解。

  师生或生生合作朗读全文,读好人物对话。

  五、创设情境,进行角色对话。

《最大的“书”》教案10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川川”对大自然充满兴趣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学习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导语揭题

  同学们天天在读书,我们的书是什么样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书,这种书是没有文字的,而且也是最大的“书”,你们想读这本书吗?(板书课题)

  2、设疑:“书”,为什么加上引号呢?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认真阅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碰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学习生字、词语

  1、自读生字、词语。

  2、互相交流。

  (1)、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2)、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3)、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4)、同桌向集体汇报。

  3、开火车认读生字并扩词。

  4、写字指导。

  (1)、本课要求写的字中,出现了很多“竖撇”,如“质、厚、底、铁、册”,重点指导竖撇的书写。

  示范“质”:指导写好“质”的前两撇。

  学生书写带有竖撇的字。

  (2)、区别“印”和“陆”:“印”的右边是“”,“陆”的`左边是“”。

  学生对照书写。

  (3)、学生自己书写其他的字。

  四、朗读感悟

  1、问中读。

  (1)、“书”,为什么加引号呢?指的是什么?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学生回答。

  指导读一至四自然段。特别是问句和感叹句。

  (2)、为什么把岩石称为“书”呢?读课文找根据,看谁找得全。

  学生一边回答一边指导朗读五至十自然段。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这本“书”有什么用呢?

  读课文找答案,看谁找得准。

  指导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3、读中学。

  (1)、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他问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找出川川的问话和叔叔的回答的句子读一读。

  (2)、分角色朗读。

  在小组中读一读。

  展示读。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4、猜中想。

  (1)、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

  (2)、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五、积累运用

  1、词语开花。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学生填好后,开展组词游戏。

  2、词语积累。

  找出文中喜欢的词语或生字组成的词语写下来。

  3、“我知道”。

  自由读课后的“我知道”,再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最大的“书”》教案11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房,房屋的房。大家叫我房老师就可以了。你们读过哪些书?书是人类的朋友,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再去认识一位新朋友,来读一本最大的“书”。请同学们伸出右手随老师一同书写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新发现?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快点打开书认真的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按照课下注音多读几遍。

  二、认读生字,读通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集体纠正。

  地质

  勘探

  岩石

  一册

  厚厚的脚印

  雨痕

  刨根问底

  煤炭

  宝藏

  2、师生合作分解色朗读课文。教师读叙述的.语言,女生读川川的话,男生读叔叔的话。要求读准字音,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

  1、这本最大的书上为什么要加双引号?板书“岩石”

  2、指导学习“岩”

  出示卡片认读,组词,造句,识记方法,书写要领。教师板演,学生书空。

  3、这篇课文的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

  4、这本最大的书是岩石,你奇怪吗?川川奇怪吗?让我们奇怪的问问。出示问话,指名读,读出问话的语气。

  5、哪位地质勘探队员叔叔来告诉我们这个奇怪的问题?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高兴的语气)

  6、这本书里有什么?

  7、有字(板书字)。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高兴的)

  8、多媒体出示矿物质。

  9、有画(板书画)。叔叔是怎么说的?出示对话,指名读。(更高兴)

  10、多媒体出示鱼化石。

  11、岩石上的图画能说明什么?

  12、指名板演陆地变大海,大海变高山的平面图。理解在一块岩石上有树叶又有贝壳和小鱼的原因。

  13、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出示我知道,齐读。

  14、岩石这本书的作用大不大?出示叔叔的话。指名读。理解省略号的用法,还有什么用处?

  15、川川了解了这么多,高兴吗?大家一齐高兴的读。出示课文最后一段。

  16、猜一猜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

  大自然是一本最大的书,它永远也读不完。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去揭开大自然更多的奥秘吧!

  板书设计

  19最大的“书”

  字

  雨痕

  波痕

  矿石

  岩石画

  找宝

  画

  树叶

  贝壳

  小鱼

《最大的“书”》教案12

  课前透视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对小学生来讲,这篇课文的内容极富吸引力,同时以人物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也是课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课文的指导,特别要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引导学生在对话中发现,体会,在对话的朗读中引发对自然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

  2、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板题)

  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字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

  “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问题假设:

  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演读

  1、小组合作演读课文。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2、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加强对话的朗读指导。

  3、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教案13

  【教具准备】

  一棵大苹果树。(能贴在黑板上)

  用吹塑纸做成的写有生字的10个大苹果。(课文中要求认的10个字)

  小黑板。

  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卡12个。

  【教学目标】

  1、认识“质、勘”等10个生字,会写“册、岩”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了解一些地质勘探知识,增强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写好笔画“竖撇”。

  有感情地朗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揭示课题

  (2分钟)

  1、小朋友,我们都读过书,从书里学到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要读的这本书,可不是一般的书。请小朋友们看老师板书。

  2、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问题:“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开展活动,读文识字(18分钟)

  一、读书展示会

  1、是啊,“书”字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小朋友,你想知道这本“书”的奥秘吗?那就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吧,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一个学习伙伴,两人一组互相读课文给对方听,互相检查字音都读准了没有,句子都读通了没有。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3、现在我们来评选最佳“读书小组”。哪个小组想读就举手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你们最喜欢的一个部分。

  4、小朋友,你们的最佳“读书小组”选出来了吗?请你们跟我们这儿的读书小组比一比,看谁读得更棒,好吗?

  二、结苹果、摘苹果

  1、黑板上贴出一棵苹果树,出示写有生字的'大苹果。

  2、同学们,你能读出这些苹果中的生字吗?你读准一个字,老师就挂上一个苹果。我们来比一比哪个同学结出的苹果最多。

  3、你们看,苹果树上已经结满了苹果。现在我想请小朋友来摘苹果,请不摘果的小朋友负责评一评谁摘得又快又好。

  三、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⑴ 一位地( )( )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⑵ ( )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本( )( )的书吗?

  ⑶ 雨点留下的脚( ),叫雨( )。

  ⑷ 把岩石书读懂,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 )藏。

  2、小朋友,你能把苹果树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吗?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兴呀。我们来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吧。

  4、出示本课要写的字(二、三排),认读,组词。

  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四、现在,让我们一起再读读课文吧 自由朗读课文。

  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小组互读互查。

  小组自由展示读课文。

  指名展示读课文。

  认读生字。

  根据老师说出的某个字的特征找出这个字并读出字音,如果正确就将苹果摘下。如:

  力气很大──勘

  山下有石──岩

  厂里过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家里一块玉──宝

  练习填字。

  练读句子。(指名读,集体读)

  “印、陆”单耳旁和双耳旁的不同;

  “刨”左宽右窄,“包”的最后一笔不能拖得太宽,不能超过竖中线;

  “埋”左边是提土旁,不能写成“理”字。

  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朗读感悟

  (10分钟)

  1、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写了几个字,还朗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场朗读竞赛,看看谁是今天的朗读小明星。今天的朗读竞赛,我们要评选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请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课文,用“──”画出川川说的话,用“~~~”画出叔叔说的话。再练习读一读。

  2、听你们读的这么有意思,老师也想来读一读。示范朗读。

  3、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要开始朗读竞赛了。你们谁愿意做勤学好问的小川川呢?请上台来参加竞赛。(其他同学当叔叔,评选最佳川川)

  4、面对小川川的提问,谁愿意当知识丰富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请你来参加竞赛吧。(其他同学当川川,评选最佳叔叔 )

  5、现在,请我们的最佳组合来为我们做朗读展示。

  6、采访评选出来的“朗读明星”:

  请问川川:“书”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现在知道书字上面为什么要加上引号了吗?(电视机前的同学们,川川已经弄明白了,你们明白了吗?通过读这本“书”,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请问川川:你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准备怎样去读懂这本最大的“书”呀?

  请问地质勘探员叔叔,你还能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岩石书”的知识吗?

  (大家快找一找,看看谁最先找到?)

  7、大家读读我知道中的知识,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它读通顺、读懂。

  8、指名两个读。 自由读课文。

  练读人物对话。

  听老师读。

  展示朗读“川川”的话。

  展示朗读“叔叔”的话。

  生:当然可以。不过我告诉你们,不如你们自己从书中去找答案。

  我找到了。就在课后的“我知道”里。

  自由读“我知道”。

  指导写字

  (10分钟)

  1、(出示本课要求写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请你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请你摆一摆字卡,再说说你的想法。

  2、请小朋友再看看这些生字,同桌互相讨论讨论,这些字的哪些笔画容易写错。

  3、我们不但要把字写正确,还要把字写得漂亮。你们发现了吗?今天要写的很多字当中,都出现了一个笔画“竖撇”。(边讲边范写,让学生观察由“竖”到“撇”的演变过程 )

  4、小朋友,你能把带有这个笔画的字写好吗?请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练一练。

  5、(把学生写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问题的字拿到黑板上)谁愿意做“小医生”,给这些字来看看病。

  6、做课后“我会填”中的练习。(先写再说)

  说清楚要求。 摆字卡并说明理由:半包围结构、上下结构。

  “厚”字和“底”字都是半包围结构,但“厚”字上下都没有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

  练习书写。

  当小医生,判断哪些字写得好,哪些字写得不够好。

《最大的“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带竖撇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带问号和感叹号的句子。

  3、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用具及课前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课件

  学生:课前读熟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培根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能说说你读过的书是什么样的吗?

  2、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本最大的.书。板书:最大的书。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知道为什么要加引号吗?学生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次。

  2、学习生字

  (1) 认读生字

  (2)生字组词

  (3)学习带竖撇的字

  课件演示“质”的笔顺

  还有哪些字有“竖撇”?在“我会写”中各写一个

  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三、理解词语,引出问题

  1、再读课文,想一想: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 读的时候把自己不明白的词画出来,

  2、词语释疑

  预设一:要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你觉得川川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为什么觉得川川是个爱问问题的孩子呢?从文中找出他问的几个问题。

  引导学生度问题,理解刨根问底的意思。

  三、细读课文,激发探究意识。

  1、生读课文,找出川川提出的这些问题的答案。

  2、交流。

  (1)教师随机进行讲解,辅以课件帮助理解。

  (2)指导朗读。

  3、川川听了叔叔的话,说了些什么呢?老师引读。

  预设二:你能猜猜他长大后想干什么吗?

  四.拓展实践,课文延伸

  预设三:听了叔叔的介绍,你的脑海里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对“刨根问底”的理解。

  同学们,岩石就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呢,你看,历史的变化,大陆的沉浮,都写在这本“书”中,这真是太有趣啦!不仅仅岩石是一本书,大自然中还有很多藏着奥秘的书呢!你觉得还有什么也是书呢?

  五.分角色读课文

  1、小组内分角色读课文。

  2、推选代表读课文,其他学生评。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岩石 字

  画

  用处大

《最大的“书”》教案15

  教学目标: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抓课题特点,引读激趣

  1、依题激疑:你们读过书吗?你们知道最大的书是什么样吗?

  (板题)课题中的“书”为什么加上引号?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2、展示激趣:教师出示化石标本或相关的图片资料,启发: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究竟是怎样得来的呢?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书”,看看这本“书”是怎样介绍的!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识记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交流,可以采取组内

  交流的形式,说说自己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同时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形近字换偏旁、组词语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记字方法。同时把自己不懂的词语作一标记与组内的同学进行交流。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识字情况。分段合作读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教师巡视吸收反馈。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记重点字的方法。同时,教师强调重点字读音、字形等相关内容。如:“册”是平舌音;“质”读第四声;“岩”和“印”的声母都是“y”而不是“r”;“痕”字的下面是“艮”不是“良”等。

  (识字能力是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去组

  织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岩、册、宝、刨、痕、质”

  2、引导学生从笔划、结构等方面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组织学生

  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强调。如:“厚”字上下都无点。“宝”字下边是“玉”不是“五一”。“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

  3、“挑战难点字”。启发学生到板前书写大家认为不好写的字,师生评议。

  4、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评议。展示优秀的`作品。

  (观察、交流是写好字的一个重要前提,引导学生到板前范写难点字,激发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向困难挑战的精神。相互交流与评议,促进了学生欣赏水平的提高。)

  四、质疑

  1、快速读文,思考: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

  考考大家?

  2、组织交流,解决疑难。

  (这一环节,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读书能力。解

  决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了解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

  情况。但要注意字词等方面的内容可以当场解决,其他涉及课文内容

  的问题,可以简略处理,为下节课作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

  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听写(指读)词语:

  地质队员、勘探、岩石、波痕、煤炭、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2、接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进一步检查学生的读文情况。

  二、研读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

  得。

  问题假设:a、文题中的“书”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b、这本书里有什么(有字吗?有图画吗?)

  c、读了这本书,我们能知道什么?

  d、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看看以读中能解决哪些问

  题。如:自由读、小组交流读等。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在交流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如:宝藏、刨根问底等。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引导学生读中思考,读中探究,读中感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角色体验,读、演、悟

  1、问中读。

  “书”,为什么加引号呢?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

  2、读中学。

  (1)自由读。

  好问的川川通过问,学到了好多有关地质方面的知识。你想知道他问写什么,学到什么吗?请赶快读一读吧。

  (2)伙伴对读。找自己的伙伴读一读“川川”和“叔叔”的对话,想想,你学到了什么?

  (3)川川学到的,你学到了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3、演中悟。

  (1)四人小组合作演一演。

  角色选定。川川、叔叔、爸爸、旁白。

  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

  创编动作。爸爸在文中一句话都没说,你能设计出爸爸的动作神态吗?

  (2)合作演一演。

  (3)集体评一评。

  哪个角色 演得好?为什么?

  4、猜中想。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有什么样的感想?

  (结合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叙说方式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而深入体会当时的场景和人物的心理,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通过“演、创、猜”活动,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解能力。激发了学生们探索自然的兴趣,发奋学习的热情。)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埋、陆、铁、底、趴”。组织学生观察其笔划、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问题。

  3、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五、拓展

  1、通过课外的阅读和收集,你还知道其他相关的资料吗?组织学生交流展示。

  2、布置课外收集活动,准备一次规模适当的的“自然界的奥秘”展。

  (课内外结合,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兴趣地培养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六、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勘探:查明矿藏分布情况,测定矿床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地质构造等情况。

  宝藏: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

  刨根问底:追究事情的底细。

【《最大的“书”》教案】相关文章:

《最大的“书”》教案04-04

《最大的“书”》的教案03-27

最大的书语文教案02-19

《最大的麦穗》教案03-07

最大的麦穗教案01-08

最大的书说课稿11-09

[通用]《最大的麦穗》教案09-05

《最大的麦穗》教案优秀04-24

最大的书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