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4-07-25 21:05:20 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5篇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1)3/4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 )个1/8是5/8,7/12里有( )个1/12

  (3)3个1/5是( ),4/7是4个( )。

  2.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89页例1。

  (1)提问:观察图,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把一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3/8张饼,妈妈吃了1/8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

  提问: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1/8+3/8,表示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

  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1/8是1个1/8,3/8是3个1/8,合起来也就是4/8,提问:1/8+3/8的和是4/8,为什么分母没变?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1/8和3/8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板书:1/8+3/8=1+3/8=4/8=1/2

  说明: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提问: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

  (3)即时练习

  1/5+1/5

  2/7+3/7

  7/10+1/10

  2.同分母分数减法。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2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会运用分数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学习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学习准备:教学课件。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20=

  (12O×3)÷(30×3)=

  (120÷10)÷(30÷10)=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提出本节课课题。

  二、合作探究 1.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分别表示其中的1份、2份、4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问:把3张纸条的左端对齐,平放在桌上。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我们知道、、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大小却完全相同,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教材59页第8题。

  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提问:这里“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师: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

  出示例2。问:谁能说一说,在审题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分析要点:①分母是12;②大小不变。)

  问:想一想,怎样不改变分数大小,使分母变为12?应根据什么知识解决这个题的?

  学生试着在课本上填写,集体订正。

  问:在解答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3.完成教材第59页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请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梳理整合学生零散的发现,让学生的认知逐步深入清晰、完整。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1题。

  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2.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3.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5题。

  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 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

  4.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第6题。 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一说学会了什么,自己表现怎么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创造能力。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二课时P P23 例2、P24练一练,P25~P26练习四第2、5、6题。

  ●设计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数学思考 促进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解决问题 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统计意识。

  情感态度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23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统计图?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出示地图,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所以气候也是变化多样。今天我们来看看两个地方的降水情况!

  (一)复习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出示例图1

  (1)仔细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说说: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知道青岛市20xx年哪个月的降水量最多吗?哪个月最少呢?

  (2)你能根据图中折线的整体形态,说说青岛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吗?

  2.出示例图2

  (1)观察第二幅统计图,你又能了解哪些信息?

  (2)比较:这两张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

  师指出:像这样的只对某一项目的数量进行统计的折线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单式)

  3.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你觉得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师相机补充: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就是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板书:易看出变化趋势)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

  (1)比较:你能快速地比较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吗?

  像这样把两张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你们觉得方便吗?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2)对,如果要把这两张折线统计图中的内容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把这两张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在一起,这样比较方便。(出示青岛市、昆明市20xx年各月降水量统计图)

  你能给这张统计图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2.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

  (1)提问: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条折线?

  怎样才能清晰的表示两个量呢?

  对,我们可以在右上角加一个图例。(出示图例)现在知道了吗?这幅统计图完整吗,还差什么?

  (2)你能找出和单式折线统计图不同的地方吗?

  3.综合处理信息

  (1)启发: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

  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表示七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小,说明了什么?表示四月份降水量的两个点距离最大,又说明了什么?

  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以及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板书:便于比较)

  (2)进一步讨论: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4.自学例2

  ⑴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⑵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⑶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三、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师:想想,生活中还在那儿见过这种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实物复式折线统计图。看来它在我们生活中作用还真不小呢!

  四、自主探索,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

  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提问: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相机补充:完成复式统计图时,要认真细心地确定表示每天最高气温数据的点的位置,用实线连接各点;同样,要认真细致地确定表示每天最低气温数据点的位置,用虚线连接各点。画好折线后,不要忘记填写制图日期。

  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多媒体出现绘图过程。(相机板书:描点、标数、画线、统计时间)

  4.出示某地区7~15岁男生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回答问题。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相同。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明白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分数乘整数算式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提出问题

  1、把9+9+9+9+9改成乘法算式。

  2、把O.2+0.2+O.2+O.2改成乘法算式。

  3、(1)口答整数乘法的意义。

  (2)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列式计算。

  (1)5个12是多少?

  12×5=

  (2)12个1.5是多少?

  1.5×12=

  (3)3个是多少?

  5、提出问题。

  教师:求3个是多少,能不能用算式×3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乘法。

  板书课题:分数乘法(一)。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

  (1)出示题目。

  1个占1张彩纸的,3个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

  (2)探索交流。

  ①用图示表示。

  1个图案占这张彩纸的。3个图案占这张彩张的。

  ②用加法计算。

  ③用乘法计算。

  (3)引导发现。

  教师:求几个相同的分数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2、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1)涂一涂,算一算。呈现题目。

  (2)引导观察算式和结果。教师:在中,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算式中的数字与得数的数字有什么关联?让学生认真观察算式数字,思考其中的关联,并和同学交流,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在这一基础上,师生共同探索其中的联系。

  (3)总结计算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

  (4)试一试。

  3、约分。

  教师:再计算时你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进行交流,通过算式比较。最后,使全班学生明白:

  (1)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2)最后结果应该是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文第3页“练一练”。

  1、第1题。

  完成后要将算式得数和涂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说明计算中的要点。

  2、第2题。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教育学生节约用水。

  3、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校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3)说一说计算的步骤、方法:

  ①分子与整数相乘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4、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说一说,你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爸爸和小红一天分别吃多少→爸爸和小红一天共吃多少→爸爸和小红3天共吃多少。

  5、第5题。让学生都算出结果,再观察各组题目的算式及结果,然后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四)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 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

  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习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谈话: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 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谈话: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六)看书质疑。

  学生阅读6769页,质疑问难。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

  三、巧设练习,深化理解

  1、自主练习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3、游戏:取糖果。学生按要求取糖果: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学习情境。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一、谈话引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2、学生汇报想法。(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

  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

  1、每个同学独立思考,把你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1、仔细观察示意图,第一分钟时,有几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共有多少人?除去教师,通知到几名学生?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你发现了什么?每增加1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人数有什么规律?

  2、你能找你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发现一: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就是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内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

  发现二: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就是一个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an=2n,

  发现三: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总数就是(2n-1)人。

  四、应用规律

  1、既然大家都发现了这一规律,那么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6分钟、7分钟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探讨,然后汇报。

  2、老师要通知50位学生来学校举行活动,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有人说“将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这摞纸的高度将超过南岳衡山的海拔高度”,他说的是真的吗?你能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吗?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的数量是成倍增长的呢?

  板书设计:打电话

  教学后记:提醒学生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要设计好打电话的顺序,也就是说每个队员要清楚他接到电话后,后面要怎样继续通知其他队员。因此这个方案还需要事先制定好一个打电话的流程示意图,让老师和每个队员都明确接到通知后,按照怎样的顺序通知后面的队员。只有严格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方案执行,才能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7

  【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5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体积和体积单位

  学习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第28页的“做一做”,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1~5题)。第 6 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加强学生空间概念的发展。

  教学重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常用体积单位。

  教具运用 “乌鸦喝水”,玻璃杯、水、沙子、木条……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口答:1米、1分米、1厘米是什么计量单位?

  1平方米、1平米分米、1平方厘米又是什么计量单位?

  【新课讲授】

  1.认识体积的概念。

  (1)故事导入 :多媒体演示乌鸦喝水的故事。看完后,老师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为什么把石头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上来了。

  引导学生说出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就升上来了。

  (2)实验证明老师: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我们再来做个实验验证一下。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里,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一部分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3)观察比较

  观察:电视机,影碟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教师:不同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同。

  (4)体积概念的引入

  教师: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提问:体积与表面积的概念相同吗?为什么?

  2.体积单位的认识。(1)出示两个长方体。

  提问:怎样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呢?(要比较这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就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2)根据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想一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3,d3和3。

  (3)认识体积单位。

  老师:请你猜一猜1c3,1d3,13是多大的正方体。

  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1c的正方体,体积是1c3;棱长是1d的正方体,体积是1d3;棱长是1的正方体,体积是13。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4)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

  ①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3的物体。

  ②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1d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3大小的物体。

  ③用3根1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教师: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是常用的体积单位,要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请同学们用4个1c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你知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4c3)为什么?(因为它是由4个体积是1c3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5)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作业】教材第32页练习七1~5题。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1.体积和体积单位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分别写成c3,d3,3。

  第 7 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学习内容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课本第29~31页的内容,课本第30页的例1及第32页练习七的第5~6题)。第 7 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

  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学难点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

  教具运用 正方体木块若干。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

  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

  【新课讲授】

  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教师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

  (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3或1d3去量就比较麻烦。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

  (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

  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

  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样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讲述:如果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以写成:V=abh

  (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系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

  (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

  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

  (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

  (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

  (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3)

  (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

  (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a3

  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8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让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掌握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3、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的形状;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理解、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含义,并能正确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会运用表面积和体积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选择运用。懂得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从一组数据中找出中位数和众数,并能针对具体问题选择使用。

  5、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分数乘法;

  (2)长方体(一);

  (3)分数除法;

  (4)长方体(二);

  (5)分数混合运算;

  (6)百分数;

  (7)统计;

  (8)总复习。

  三、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同学由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马虎,字迹潦草,但他们思维活跃。有一部分学生因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全班整体呈现两极分化现象。

  因此,备课时应注意优等生与差生的具体的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另外更要注意面向全体,让学生学得扎实,既要掌握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方法,更要养成各种优良的习惯。特别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册教学内容及教时安排(以单元为单位)

  (1)分数乘法;13课时

  (2)长方体(一); 15课时

  (3)分数除法; 18课时

  (4)长方体(二); 15课时

  (5)分数混合运算; 15课时

  (6)百分数; 17课时

  (7)统计; 7课时

  (8)总复习。 4课时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在本学期中,要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3、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向同事学习,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4、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对重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课件设计,从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教学的效率。

  六、辅导计划

  1、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2、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3、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4、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9

  一、教学内容

  旋转。(教材第83~84页例1、例2和例3)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的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种现象。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由简单图形通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重点难点

  重点: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

  难点:能正确认识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PPT、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去过游乐场吗?游乐场里有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推车、小火车等游乐项目,你们玩过其中的摩天轮和旋转木马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摩天轮和旋转木马的图片)

  师:像摩天轮和旋转木马这样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旋转)

  2.师:同学们知道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吗?

  旋转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情境图)

  二、学习新课

  1.教学教材第83页例1。

  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那我们现在就借助时钟来进一步地认识旋转。(课件出示教材第83页例1)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探究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1)师:同学们首先要找出时钟的旋转中心,也就是位于时钟的中心,时针和分针都沿着它转的点。其次要分清楚,旋转的方向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同,我们称为顺时针方向,与时针转动的方向相反,我们称为逆时针方向。最后要判断出转动的角度,我们可以根据钟面上时针转动一周为周角,每转动1小时所转过的角度为30°进行判断。

  明确:①从“1”到“3”,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60°。

  ②从“3”到“6”,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③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80°。

  (2)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明确: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教学教材第84页例2。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有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左图)

  图上有一张方格纸和一个直角三角尺,直角三角尺在方格纸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三角尺旋转后的位置变化,说一说你们的发现。(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2右图,学生观察图形,分小组进行探究、讨论,指名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①旋转时O点的位置不变。

  ②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③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都旋转了90°。

  师:如果我们将直角三角尺在旋转后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那么三角尺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小结:①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始终保持不动。②旋转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一点的旋转方向都是相同的。③旋转过程结束时,图形上的每一点的旋转角是一样的。

  3.教学教材第84页例3。

  师:同学们已经可以根据旋转前后的图形判断出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那你们能根据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例3)

  师:怎样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呢?是怎样旋转的?应该怎样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分小组讨论,全班集体回答)

  明确:

  ①先画出点A′,使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

  ②再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

  ③然后把点O、A′、B′顺次连接起来。

  师:自己在课本上画一画,然后相互交流检查。(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师:点O的位置是否变化?三角形的直角边的位置该怎么变化?

  ①三角形绕点O旋转,点O的位置不变,只要找出三角形的其余两个顶点,点A和点B顺时针旋转90°后的位置就行。

  ②先画出点A′,OA′垂直于OA,点A′与点O的距离是4格。再按照同样的方法画出点B′,然后连接OA′、OB′、A′B′就完成了。

  小结:根据要求画旋转后的图形,我们可以根据旋转的性质,先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然后找出图形中的关键点,按要求作出它们的对应点,再连接起来即可。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83页“做一做”。(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O2 逆时针 90

  2.完成教材第84页下面的“做一做”。(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角形A′OB′即是所要画的图形。如图所示: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旋 转

  教学反思

  1.课前,通过认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学生形成直观的知识表象,为新课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教学中,先利用钟表(线的旋转)探索旋转的三要素,再上升到图形的旋转(面的旋转),使学生知识的建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自然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同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学得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2.教学中,教师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与点拨,注重引领学生认识和体会数学内在的美感。旋转变化带给学生的奇妙感觉,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练习图形的旋转过程,既让学生演示了顺时针旋转,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逆时针旋转等不同方法得到的图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例1,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使学生能体验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它的实物图可以有多种摆放方式。

  2.学生能通过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3.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4.在活动中培养数学学习热情以及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

  教学重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学难点:

  能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画出不同摆放方式的小正方体

  教具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积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玩积木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搭积木的游戏。请用手中的4块积木搭一个你喜欢的形状。谁来展示一下你的摆法?

  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老师发现同学们越来越喜欢动脑筋了,大家探索出了这么多有趣的摆法。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这一节课希望大家积极动手动脑,我们来继续探索《观察物体》中的奥秘,好吗?(板书课题)

  二、新课讲授

  1.出示教材第2页例1

  (1)师:看同学们刚才学得真好,我又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玩积木的.机会(出示课件):现在有四块积木,如果我想摆出从正面看是这一形状(如图),

  应该怎样摆?有几种摆法?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这一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小组都在积极尝试多种不同的摆放方法,这种探索精神非常好,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小组集体的智慧成果?

  生摆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生摆

  师:电脑出示六种基本摆法,同时指出在这六种方法的基础上再进行移动,就延伸出了多种摆法。

  (2)如果再加一个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

  (3)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摆法,你们能尝试着找到一个如何摆放的规律吗?可以讨论。

  生讨论交流得出:先照图用三个小正方体摆好从正面看到的基本形状,然后余下的一个正方体可以摆在原来物体的前边或后边,都可让正视图保持不变。如果摆在前边,从正面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必须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如果摆在后边,从正面不能看到这个正方体,它既可以与原来物体里的正方体对齐着摆,也可以不对齐着摆。

  三、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它的实物图有多种摆放方式,你学会了吗?你还有什么收获呢?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1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

  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

  二、课内练习。

  1.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2.

  三、教学画对称图形。

  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四、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板书设计:

  轴对 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

  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3.学习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4.学习例题4:

  (1)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5.课内练习: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旋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课题:欣 赏 设 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欣赏和设计

  图案1图案2

  图案3图案4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第1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方法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

  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数学,教师,能力。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3

  学习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教材26页第11~13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 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怎样求?

  3. 一个长4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米,宽0.25米,深0.3米,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二、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482.4(元)

  答:粉刷这个教室需要花费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

  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

  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答:涂黄油漆的总面积为12800cm2,涂红油漆的面积为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

  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四、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3通过分数小数互化知识,渗透辩证法的观点即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自学预设

  自学内容教材第97一98页的内容

  指导方法

  1、自学P97一98的例1、2

  主题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你会互化吗?练习做一做。

  尝试练习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投影出示)

  小数________

  分数________

  2.填空:(小黑板出示)

  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17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07里面有()个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教学过程

  一、自学反馈

  1.看图写出分数和小数。(投影出示)

  小数________

  分数________

  2.填空:(小黑板出示)

  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17里面有()个百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0.007里面有()个千分之一,它表示()分之()。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入: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形式,因此,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一)教学把小数化成分数。

  1.教学例1(1)出示0.9

  ①看到0.9,你知道什么?

  (2)出示0.03

  ①看到0.03你知道什么?

  (3)出示1.21

  ①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小数有整数部分,即为带小数,带小数化成的.分数是带分数,带小数整数部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是分数部分。

  ②议论1.21怎样用分数表示。

  (4)出示0.405

  ①看到0.405你想到什么?

  2.从上面的例题,你发现小数化分数有什么简便方法?

  引导学生得出:小数化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点去掉,小数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3.反馈练习

  把小数化成分数

  0.76.130.080.651.075

  (1)迅速完成

  (2)汇报结果,并说明怎么想的。

  (二)教学把分数化成小数。

  1.谈话引入: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分数也可以化成小数形式。

  2.出示例2

  (1)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使学生明确:根据小数的意义,也可以把这些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直接写成小数。

  (2)观察3组数

  (3)分组议论知道了什么?

  (4)分组汇报结果,使学生知道:分

  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去掉分母,看

  分数中1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教学例3。

  1.教师引入:并不是所有分数的分母都是整十、整百、整千……,下面情况应怎样处理呢?

  2.出示例3

  (2)汇报思考结果: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分数转化成除法算式,然后计算就可以得到小数。

  (3)按照同学们汇报方法完成例3其余几道题。(指名板演,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①说出思路。

  ②提示: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三位小数。

  (4)引导学生归纳: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母去除分子,除不

  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5)教师提示:这样得到的小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限小数,另一种是无限小数。

  (6)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分母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什么样分母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7)教师提示:先把每个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4=2×29=3×325=5×514=2×740=2×2×2×5

  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可议论。

  (8)启发学生明确: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数,这个

  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9)反馈练习:完成146页“做一做”

  要求:口头判断,说明判断理由。

  三、巩固发展

  1.第1、2题生填在书中。

  (1)填空力求准确。

  (2)集体订正,并说说填空根据。

  2.判断下列小数化成分数是否正确。

  (1)判断并说明理由。

  (2)将错的题改正。

  3.练习三十三第4题

  比赛形式:看谁连线既快又对。

  4.练习三十三第5题。

  分组竞赛:共分3组,每组两道题,看哪组为优胜组。

  5.练习三十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看谁先记住结果。(2分钟)

  (4)同桌互相检查,一个说分数,一个说小数。

  四、全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发言)

  那就是说,小数、分数可以互相转化。(板书:分数和小数互化)这是分数、小数混合运算中首先要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是以后继续学习分数、小数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互化方法一定要牢记。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能会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及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4、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施及相关课件,长方体实物模型两个(其中一个两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长方体的框架一个。

  五、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和一把尺子。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了几位老朋友,同学们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屏幕上显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逐个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前面所学过的平面图形,现在你们再看这些图形,和前面那些图形一样吗?(屏幕上显示: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

  生:不一样。

  师:(指着图)像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今天,我们一块来研究立体图形中的一种图形(屏幕上显示: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面的认识:

  师:根据同学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谁能说说长方体的大概样子呢?

  生:它的大概样子是长长的,方方的。

  师:请同学们在这些图中,找出长方体(出示课件)第几个是长方体?

  生:回答。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生甲:烟盒,牙膏盒,药盒等。

  生乙:电冰箱,收音机,微波炉等。

  生丙:砖,床,衣柜,教室等。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物体是长方体,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很多。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跟着老师一块儿摸一摸(教师拿着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摸长方体的面)你摸到了什么?

  生:我摸到了长方体的面。

  师:它的面是怎样的?

  生:是平平的。

  师:这样平平的面到底有多少呢?请同学们注意观看屏幕(出示课件)。

  生:6个面。

  师:你们手中的学具也是6个面吗?数一数。

  生:6个面。

  师:对,这是我们对长方体的第一个发现,长方体有6个面。(板书:6个面。)这6个面到底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再注意观看屏幕(逐个出示:上下两面重合,左右两面重合,前后两面重合。)

  师:现在,你看到长方体哪两个面怎么样了呢?

  生:上下两个面完全重合在了一起。

  师:说明这两个面怎么样呢?

  生:说明这两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师:现在哪两个面又重合在了一起?

  生:左右两个面完全重合到了一起。

  师:说明左右两个面怎么样呢?

  生:说明左右两个面大小完全一样。

  师:接下来哪两个面会重合到一起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想出来了请举手。

  生:前后两个面会重合到一起。

  师:这位同学到底猜想的对不对呢?咱们一块来看大屏幕(显示:前后两个面重合。)这位同学猜想的对吗?

  生:对。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长方体6个面都是什么形?

  生:6个面都是长方形。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仔细观察一下。

  生甲:我的长方体学具6个面都是长方形。

  生乙:我的长方体学具4个面是长方形,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一般情况下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在特殊的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及电脑演示,我们就可以得到长方体面的特征。(师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相同。现在请同学们齐读长方体面的特征。

  生:齐读。

  2、棱的认识:

  师:(拿出教具边指边说)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学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你有什么感觉?

  生:有割手的感觉。

  师:看着棱,你发现了什么?

  生:棱把相邻的两个面分开了。

  师:长方体的棱有多少条呢?数一数你的学具。

  生:12条。

  师:(拿出长方体棱长框架,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依次数出长方体棱长。)12条。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发现,长方体有12条棱。(板书:12条棱)

  师:现在,大家一块来研究长方体的棱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拿出你手中的学具,边观察边用直尺测量,思考一个问题:1、长方体12条棱按长短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带着这个问题,四个人为一小组,边讨论边分。(师巡视)

  师:讨论好的小组请举手。

  生甲:我们小组把12条棱分成了三组,最长的4条分成了一组,较长的4条分成了一组,最短的4条分成了一组。每组棱长度相等。

  生乙:我们小组分成了两组:最长的4条分成一组,剩下的8条分成一组。

  (师:到底这两组同学分的对不对呢?请同学观看大屏幕,显示1:最长4条分成一组,最短4条分成一组,剩下4条分成一组。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分成。显示2:最长的4条分成一组,剩下的8条分成一组。)这两组同学分的对吗?

  生:都对。

  师:12条棱一般情况下分成3组,每组有4条棱长度相等。特殊情况下分成2组,一组有4条棱长度相等,另一组有8条棱长度相等。相等的棱是相对的,也可以说成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长方体的棱的特征我们就可以总结为(师边说边板书: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3、顶点的认识:

  师:(拿出教具边说边指)三条棱相交的这一个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拿出你们的学具,摸摸长方体的顶点,有什么感觉?

  生:有扎手的感觉。

  师:这样的顶点有多少个呢?现在请同学们观看屏幕(显示:长方体的顶点)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8个顶点。

  师:是不是所有的长方体都有8个顶点呢?拿出你们的学具数一数。

  生:8个顶点。

  师:对,第三个发现,长方体有8个顶点。(师板书:8个顶点)

  师:(出示课件)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边说边用鼠标指三条棱)

  生:不相等。

  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边说边用鼠标指长、宽、高)。

  师:习惯上,长方体的位置固定以后,(出示学具边说边用手指)我们把底面中较长的棱叫做长,较短的棱叫做宽,和底面垂直的棱叫做高。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的学具,老师用手指,同学们说出它的长、宽、高。(师把教具竖放、横放、侧放、让学生说出长、宽、高)

  师:实际上,长方体的长、宽、高是根据长方体所放的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的。现在咱们来做一些练习题。(电脑出示:练习题1)

  三、课堂巩固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面画“√”,错误的在括号里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特殊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12条)棱: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

  (8个)顶点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12-20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优秀05-08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5-15

五年级下册数学的教案11-06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2-23

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08-27

小学数学下册教案11-28

五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01-06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01-06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新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