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
教材分析:
《雷雨》一课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课文根据三个不同的时间段分成三部分,虽然篇幅比较短小,但文章内容生动,课文插图优美,比较适合低段的学生,让学生以学习本文为契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学会观察,增添生活的乐趣。单元训练中提示,学习本组课文,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位美感。
分析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雷雨是夏天很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细心的学生都会说出雷阵雨的一些特点,为了使学生整体感知全文,让学生欣赏多媒体课件,显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啦啦的下雨声,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感受到了雷雨前、雷雨中自然界的景象变化。
学习目标:
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b.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三、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四、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五、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队过桥的小学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2
课时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4、感受初夏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重点:
1、会认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三衢道中》,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2、感受初夏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背诗导入
1、指名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全班齐背。
二、自学古诗,初步理解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自学。
2、组内交换意见,扫除字词障碍。注意读准“减”的读音和掌握“梅、溪、泛、减”的写法。
3、再读古诗,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还能读出古诗的节奏。
4、自己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深入探究,整体感知
1、读题目,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三衢山的道上)
2、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我们以前学到过很多方法,回忆一下,有哪些好方法?(补省略、换语序、查字典、看注释和插图)
板书:补换查看
3、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4、反馈自学情况。
(1)经过自学,你读懂了哪个词或哪句诗?(自由汇报)
(2)“泛”“添”分别是什么意思?
(辨析“泛”的字义,根据下句的意思来确定
让学生得出“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的.方法。)
(3)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请学生根据刚才提供的方法来说一说)
5、体会诗人的心情。
(1)“日日晴”写出了什么?
(“日日晴”点明了天气情况,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难得有这样“日日睛”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是无比喜悦的。)
(2)体会“小溪泛尽却山行”中的“却”字。
(“却”字写出了诗人游兴未至,又上山路,自有一份惊喜于心头。)
(3)正当诗人沿着原路返回时,却看到树上美丽的黄鹂,听到其悦耳的鸣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后面两句诗。(学生齐读)
①引导学生用关联词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
添得黄鹂四五声。(而且)
②黄鹂声更增添了诗人惊喜的心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生分工读)
(4)齐读整首诗,读出诗人喜悦的心情。
6、你们想不想去欣赏一下这美丽的景色?
(课件出示三衢道的美景,师生共同欣赏)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背诵这首诗。
四、回顾课文,回答问题,总结提升
1、学完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学生交流,全班汇报。)
2、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五、听写下面的词语,检查学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梅子小溪泛尽不减
板书设计
三衢道中
补换查看
梅子小溪泛尽不减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2-23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3篇)02-23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3篇02-23
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12-1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2-20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02-20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11-28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0篇02-20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7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