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及新词,积累词语。
2.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及地位,感受颐和园的宏伟美丽。
教学准备:
1.CAI课件、展板。
2.搜集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二.交流资料,了解颐和园概况。
通过查阅资料,你对颐和园都有了哪些了解?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2.前后桌四人一组互相交流不懂的问题。
3.通过交流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如果有,板书问题。
四.自由结组,合作交流:
1.浏览课文,用“○”画出课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仁寿殿佛香阁大戏楼长廊十七孔桥铜牛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地图,闪烁这六个景物,使学生了解其位置。
2.自由结组:
通过读课文、查阅资料,你对哪个景物最感兴趣,根据兴趣重新结组。
要求“快、静”。然后快速选出你最信任的组长。
3.合作交流:
由组长组织活动。在组内交流查阅的资料,结合课文及资料,准备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你们喜欢的景物。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1)请各组进行汇报,同时,课件出示颐和园景物的相应图片,并配以古筝音乐。
(2)小组汇报的同时,其它组认真听,听后谈谈感受,也可向这组进行提问。
(3)教师进行适时评价、点拨。
五.学习第七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七自然段,用“——”画出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景物?
学生板书:谐趣园“买卖街”廓如亭知春亭
课件闪烁这四个景物在地图中的位置。
2.课件显示这四个景物的图片,教师加以声情并茂的介绍。
3.欣赏后你有什么感受?
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六.课外延伸,补充资料(师生共同交流)。
1.通过查资料,你还知道颐和园的哪些景物?
2.老师也查到了一些资料,你们想看看吗?
(课件出示颐和园的一些景物图片,并加以简单介绍。)
3.学生把收集的资料贴到展板上。
4.小结:颐和园的景物真是数不胜数,各具特色,就是看上几天也看不完看不厌。
板书:……
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谈感受。激发热爱首都之情,产生自豪感。
八.了解本文写作方法:
1.二至六自然段与第七自然段都是在介绍颐和园的景物,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板书:详、略。
2.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与《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有什么不同?
九.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抄在好词好句本上。
2.课下观看展板,交流体会。
板书设计:
29*颐和园
仁寿殿
佛香阁
大戏楼
长廊
十七孔桥
铜牛(详)
谐趣园
“买卖街”
廓如亭
知春亭(略)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会读查字表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学习小萝卜头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从小萝卜头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故事中受到努力学习的教育。
【教学难点】
从小萝卜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CAI小萝卜头的图片师:你们知道他吗?
2、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3、生想象小萝卜头生活的环境CAI。
4、就是在这里,小萝卜头度过了他极其短暂的一生,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读读小萝卜头在狱中学习的故事吧。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归纳概括
1、检查词语预习情况。
2、现在请大家翻开书77页,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知道了关于小萝卜头的哪几个故事?
3、指名说,师指导归纳小结。
第一个故事1—13自然段:小萝卜头跟罗伯伯和车伯伯学习。
第二个故事14—16自然段:罗伯伯和车伯伯被特务杀害,小萝卜头沉浸在悲痛中。
第三个故事17自然段:小萝卜头跟黄显声将军学习。
三、导读感悟,体验情感
1、生快速默读课文1—13自然段,想想:小萝卜头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是怎样学习的?用﹏画出描写环境的词句,用画出描写小萝卜头学习的句子速度快的同学还可以试着在旁边用1、2个词写出自己的感受。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
a、我是一个好孩子我爱中国共产党。
b、小萝卜头认真念了几遍课文,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直到把这14个字默写下来。
c、重庆是个大火炉,七八月份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可是,小萝卜头每天光着膀子,趴在地上写呀,算哪;没有纸笔,妈妈在床头地上铺了一层土,小萝卜头就用一根长钉在上面写写画画。
四、小结:
故事读到这里,小萝卜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五、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革命的诗。
2、看影片。
七、板书设计:
14、小萝卜头的故事
环境艰苦
学习刻苦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认、会用。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船长在危机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文题目
1.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看过跳水比赛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给小朋友们写的故事《跳水》比跳水比赛还要有趣、精彩。
2.齐读课文题目
二、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2.同学们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把故事内容告诉别人?请你认真读课文,想个办法个让别的同学很快地知道故事内容。
3.交流:你用什么办法把故事内容告诉别人?
(1)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2)列提纲或小标题
(3)画图
(4)小组表演
(三)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或图示法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2.交流: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读读写下的感受
3.讨论:你为船长的办法怎样?你觉得还有别的办法吗?
(五)分组读课文
分组读课文,画出不懂的地方,小组内相互解答。如果小组解决不了,提出来在讲读课文时大家共同解决。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课时
就学目标
体会船长在危机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就学过程
(一)读课文,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
1.回顾导入:这节课继续学习《跳水》,齐读课文题目。
2.用逆推法回忆课文内容。
谁跳水?为什么跳?从什么地方跳了?孩子为什么会到那个地方?猴子为何这样放肆?
3.读课文,完成跳水图。
(1)故事的发生、发展是在水手、猴子;孩子和船长之间的联系和变化进行的。自由朗读课文,把它们之间的联系用箭头标出来,并用最简洁的'动词连起来。
(2)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
(3)指名到黑板上完成,其余学生在作业纸上填写。
(4)师生交流。
4.看图讲讲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
(二)指导朗读精彩句段。
这个故事给你什么感觉?
具体表现在文中拿起地方?找出有关句子
1.趣:猴子的、淘气、顽皮。
2.险:孩子爬上最高的横木顶端的危险处境。
3.智: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孩子跳水,使孩子化险为夷。
提示学生:朗读时要联系生活实际,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况,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三)换角色讲故事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想不想讲给别人听?
1.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想?
2.你如果你是那条船上的一名水手,你会怎么讲?
4.如果你是船长,你会重点讲些什么?
5.那只种顽皮的猴子也想把这个惊险而有趣的故事讲给别人的猴子听,你能替那只猴子讲讲吗?
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色分组联系生活讲故事,然后分别请四名学生担任一个角色到前面讲
想象表演,完成作业
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小组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为题,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跳水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11个,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3)感受"中华民族音"的深刻,从而激发鼓舞全民族,全体炎黄子孙团结一心,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美好家园.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阅读,交流,体会《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现实意义.
2,会唱国歌,感受"中华民族音"的深刻.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生情
1,师:大家知道,能代表一个国家的象征有许多,比如:国旗,国徽,还有什么呢(国歌)现在就让我们高声歌唱国歌.
2,学生合唱国歌.
3,师:谁来说一说每当你听到国歌时的感受
4,学生自由说听到国歌后的感受.
5,师:这么雄壮,激昂的歌曲是怎样被创作出来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的国歌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中华民族的音》.
6,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桌互相解决或查工具书。
3、再读课文,读通读顺。
4,师:大家解决了阅读的障碍后,同桌接力朗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5同桌互读课文,交流体会.
6,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自读自悟
1,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音"这个主题
2,指名回答.
(1)《义勇军进行曲》的谱写;
(2)《义勇军进行曲》的传唱;
(3)《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指名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的音为什么说这是中华民族的音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5,全班交流.
(1)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2)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决心,唱出了民族危亡时期的音.
(3)雄壮的乐曲,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体现了人民的信念.
6,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个部分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7,指名回答.
8,师:为什么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课文哪个部分告诉了我们(最后一个自然段)
9,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师;国歌是这么的重要,那么当你高唱国歌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11,指名回答.
四、汇报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及传唱背景。
介绍聂耳、田汉及国歌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书写本。
板书:中华民族的音
谱写居安思危音
传唱振奋精神
定为国歌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溢、添、拆”等12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洋溢,喧闹,冷酷”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复述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的主旨。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3.从故事中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深刻含义,明白“与人交往要和善友好”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几次情节的对比来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带来的深刻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实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请同学上台讲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导入语:同学们之前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谁上台给咱们讲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今天学习新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看看学完之后你又有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疏通文意: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简单复述。
(生回答并总结)(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请两名同学,一个扮演旁白,一个扮演巨人,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在读完之后,给予及时的朗读指导。
2.接下来请同学们4人为一小组,按照以下3个问题进行5分钟的讨论,也可以列提纲的方式进行讨论:
巨人几次斥责孩子们?
每一次孩子们又都是怎样反应的?
每一次都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后结局怎样?
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在讲的过程中,锻炼同学们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如:理解“洋溢,喧闹,冷酷”等词语的意思。
3.请同学们齐读巨人明白的第9自然段,并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深刻含义。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把“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让学生进行换句表达,增强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让这个道理深入孩子们的心里,并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搜集其他童话故事来读一读,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本课“百思不得其解”、“雷打不动”、“弥留之际”、“沧桑”等词语。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和积累含义深刻的句子。发挥想象能力理解文章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从故事中,感受人间真情和温暖,领悟到人生的财富是善良、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
共同的秘密是什么? 12个矿工是怎样保守着共同的秘密的?
教学难点:
第三部分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熟悉导语,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2、交流有关矿工生活的资料
3、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一、交流矿工生活的艰苦
解题质疑
初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通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细读课文,根据段意分段(将段意熟读,背下来)
讲读第一部分内容 理解“抚恤金”、“闭塞”;体会矿工妻子的艰难境遇和队长们的帮助
第二课时: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50课,齐读课题。
1、回忆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矿工在意外事故中去世了。为了帮助他的妻儿维持生计, 12位矿友坚持每天到她的馄饨摊吃一碗馄饨。十多年过去了,什么都变了,不变的是12颗爱心。
2、说一说课文的段落层次
(1——3)矿工被炸死后,他的妻儿生活无靠,在队长的建议下开起了馄饨摊,每天至少有12人光顾,从不间断。
(4——6)12个矿工们坚持去吃馄饨,令他们的妻子不明白,直到队长弥留之际说出了秘密,从此后队长的妻子也加入到12人的行列。
(7——8)十几年过去了,来吃馄饨的人也在变化着,但从未少过12人。
二、过渡、导语
矿工的妻子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在她精神上无依无靠、生活上举步为艰的时候,有12个人毅然决然地支持着她、帮助着她。那么“共同的秘密”究竟是什么?从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呢? 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的下一部分
三、读4——6自然段,思考“共同的.秘密”是什么?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
1、生:12个矿工约定每天去馄饨摊上吃一碗馄饨。
2、生:在第5自然段。[出示:队长的话]
(1) 读中理解、强调重音约定——经过商量而确定的,相约要遵守的。 兄弟、自己的兄弟——他们同甘苦,共患难的工作中,建立的阶级感情
(2) 比较句子,体会反问表达效果,体会语调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要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能不帮。 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3)小结:多么善良的12个人啊!这是次意外事故,无论从法律上,道德上,还是经济条件上,他们都可以不帮他的妻儿,但这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使他们把帮助这孤儿寡母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4)再读
四、原来这共同的秘密就是12个矿工的约定。
从哪能看出这是一份约定呢?默读全文,找到相关语句用“——”画下来,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读一读。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汇报(引导学生按行文的顺序)
A.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 “一下”:12个矿工都信守约定,如期到来。[出示图一]
B.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从未少过12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1、(学生想象)“风霜雨雪从不间断”那会是怎样的情景?
2、在你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些平凡的矿工,感受到了他们善良的心灵,真的很敬佩他们这伟大的举动。(再读)
3、小结:之所以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人,随后从未少过12人,而且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从不间断,就是因为(引读:男同学读“这是?”)
C、第四自然段内容
1、雷打不动:形容坚定,不可动摇。——信守诺言、恪守约定
2、妻子的“百思不得其解”。除文中提到的猜疑、跟踪、质问,还可能怎样?
3、她们不理解是因为,她们不知道“这是?”(女同学改人称读)
4、 学到这里,你有没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能想着帮着别人,这是好事,为什么要把它当作秘密不告诉别人,而且对自己的家人也如此?讨论汇报(多么善良的人们,在献出爱心的同时,也在用心维护着这对母子的尊严,让她感到她是自力更生的,让她觉得生活得很坦然。)
5、 说话练习:想象一下,当初,矿工队长和矿工工友们约定时会怎么说?
C、第五自然段
1、 结合下文,理解“弥留之际”,换词理解(临终之前、临死之前、即将离开人世)
2、 因为“这是我们12个兄弟的约定”,所以“你一定要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
3、这说明什么?(他把这义不容辞的责任看得重于一切,他要把自己未完成的责任传承下去。)
4、此时此刻队长的妻子什么也没说,但她思绪万千,她会想些什么呢?(过去对丈夫的猜疑是不对的。原来他的丈夫这么伟大。一定将这艰巨的任务,厚重的责任坚持到底!)
4、[出示,6小节和图二]引读第6自然段:“于是,从此以后每天的早晨,在”
D.来去匆匆的人流不断,而时光变幻之间惟一不变的是不多不少的12个人。
时间更迭,万物变迁,而惟一不变的是“12个”数字,那是12颗善良的心从未动摇过,哪怕只是微薄的力量,也一定要它持久,进行到底。带着对这12个人的赞扬和佩服之感,再读。 过渡:就这样,十几个春秋过去了,几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当我们再次来到那个馄饨摊,还会见到那12个熟悉的面孔吗?
五、指读7、8自然段
[出示:图三] E.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尽管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但从未少过12个人。穿透十几年岁月沧桑,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1、既然12个人都这样信守约定,为什么还要“代替”?这十几年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2、过渡:是啊!无法阻挡的“生、老、病、死”,无法预料的“天灾人祸”十几年来,这些矿工们经历着生活的变化,也在经历着的世事的沧桑。
3、引读:所以,“前来光临馄饨摊的人,年轻的代替了年老的,女人代替了男人
4、这不仅是12个矿工的秘密了,已经成了12个家庭的秘密,甚至是更多帮助者共同的秘密。(扣题)
5、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依然闪亮的是12颗金灿灿的爱心。”
6、怎么理解“金灿灿的爱心”?
7、这仅仅是12颗闪光的爱心吗?同学们想一想,在这样善良、朴实的人群,再过10年、20年会是什么样?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记两组词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词语的特点,激发学生积累并运用这些词语。
2.认识一些俗语,知道它们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确使用。
3.通过读句子,体会关联词语的作用,并能在口头和书面中合理运用。
4.按笔顺规则写几个本单元的生字,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5.阅读欣赏短文《恐龙》,了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生存和灭绝的时间,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6.语文生活,通过融综合实践活动与写作为一体的社会调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写作能力,培养讲文明、讲卫生等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词语、俗语、关联词的学习重点在于运用。
2.阅读欣赏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3.通过社会小调查及相应的习作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文明、卫生等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
组织社会小调查,进行专题讨论,指导习作。
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时数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你发现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吗?
第一组是ABB型叠词:油光光香喷喷圆溜溜甜津津
第二组是AAB型叠词:软软的细细的湿湿的青青的
3.照样子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例1:白花花金灿灿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选词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的天空()的葡萄()的雪地
清清的黏黏的韧韧的
()的柳条()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样子说吗?
如:胖乎乎的脸蛋黄黄的麦子
二、词语超市(俗语)。
1.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评议纠正,指导再读。
3.认识俗语:群众中广泛流传的通俗而定型的语句,多是劳动人民从生活经验中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
4.说说你知道(本题中)哪个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
例:敲边鼓
意思: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马,他就给我敲边鼓。
5.你还知道哪些俗语?
三、读读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读一读。
2.说说带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学生说,老师补充,边读边议,认识关联词语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仅……还……”表示递进关系。
“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
“尽管……还是……”表示转折关系。
3.选用这些关联词语说话。
4.你还学过哪些关联词,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四、作业。
搜集查找有关恐龙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写字板。
1.提问:写字时要注意什么?
(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书写整洁等)
2.认一认要求写的六个字:歇、剥、蝴、蝶、株、桩
3.辨别字形,说说笔顺规则。
4.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上黑板范写,大家评议。
6.学生先描再写。
二、阅读欣赏。
1.谈话导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群奇特生物,它们称霸地球,生存了一亿多年之久,大约在6500万年前,它们竟神奇地灭绝了。这种生物是什么?
对,恐龙,今天我们就来阅读一篇关于恐龙的短文。
2.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恐龙的知识?
学生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自由说一说。
3.读短文,说说你又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4.检查。
(1)分段读短文。
注意纠正字音:沼泽、覆盖、卵生。
积累词语:千奇百怪、庞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飞。
(2)汇报:说说你从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龙的种类、大小、食性…….
(3)你还想知道什么?
梳理问题:对于能解决的问题课内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课后查资料解决;有的问题至今无法解决的,激励学生通过学习长大后研究解决。
5.启发质疑。
大约一直到7000万年前,恐龙还是统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万年之间——也就是6500万年前,它们全部绝灭了。而且,整个灭绝过程还很可能是在仅仅数月内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形,至今仍是一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各种不同理论,来解释这灭亡之谜,如陨石撞击地球说、大规模火山爆发说、疾病说或食物中毒说等。但任何解释恐龙灭绝的理论,必须能解释当时除恐龙外,其他许多动物种群同时灭绝的原因。恐龙灭亡之谜,至今科学家仍在继续研究中。
希望同学们发奋学习,有朝一日,你们中也许会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讲述自己在银行取钱,目睹顾客自觉排队,员工热情耐心地为顾客换零钞的事。
2.学生评议这种社会想象。
3.小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那么相应的人们的文明卫生等习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些的变化。板书:身边的变化。
二、引导讨论,明确内容。
1.同桌或邻桌互相讨论:你发现了身边的哪些变化?
要求:(1)真实;
(2)具体,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的语言动作……
2.推荐代表说。
其他学生补充,老师概括板书:
超市:文明购物排队付款
车上:自觉投币主动让座
校园:文明用语环境卫生
书店:爱护书籍文明选购
医院:讲究卫生(病人)态度热情(医生)
…………
3.学生列举这些事例的过程中,有可能谈及一些存在的问题,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说,但要注意导向。如果没有学生谈到,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题,并讨论改进方法。
如:菜市场乱丢垃圾乱设摊点
街道张贴广告乱涂乱画
车上不讲究公共卫生
…………
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
(1)加强文明卫生的宣传;
(2)提高人的素质。
4.看到这些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们的文明卫生习惯正逐渐养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布置任务,具体指导。
1.明确任务。
在我们的生活中,讲文明、讲卫生等好习惯在许多地方、许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习惯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们要及时发现、表扬,不好的问题,我们更要及时发现、改进,所以老师现在布置大家一项社会调查任务,内容是——身边的变化。
2.指导分组。
8人一组,自由组合,老师协调。
推荐负责人,明确其职责。
3.发放调查表,指导填写。
(1)说明:此表为样表,学生可根据实际进行修改,也可根据需要复制多份。一事一份,小组交流后整理一份综合表。
(2)指导填写。
4.强调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加强自我保护;讲文明礼貌,树立红领巾新形象;全员参与,分工合作;及时记录整理资料等。
四、小组讨论,做好调查准备。(调查时间为一周)
附:“身边的变化”社会调查表
组次
负责人
组员
调查内容
记载时间
地点
人物
现象
结论
需改进的方面
收获与思考
第四课时
一、汇报交流。
1.导入。
通过一周的调查,你们一定有了很多新的发现,现在请各小组负责人组织本组成员在小组内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
2.分组整理,选取典型现象准备汇报。
要求:有调查方法、有过程、有自己的思考。
3.汇报交流。
要求:汇报内容各异;汇报人态度大方,声音响亮。
4.老师小结,引入习作。
二、作文指导。
1.明确习作任务。
结合这次调查活动,整理调查资料,写一篇反映身边变化的习作。
2.比较调查汇报材料与习作的异同。
(1)学生自由说。
(2)老师补充。
同:都是调查所得的亲身体验,即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
异:调查材料重现象,重结论,要求多、实;习作重具体场面、过程、细节的描写,如:环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心理活动……还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细、异,描写仔细,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3.学生独立思考,选择习作内容。
4.小组内互相说。
5.指名说,大家评议补充。
可以从以下方面评议:
内容恰当,描写具体;观点明确,态度明朗;语言通顺,条理清楚。
6.老师小结。
第五课时
一、当堂习作。
学生当堂习作,老师巡回指导:发现优秀习作,向大家展示学习;发现问题习作,及时给予辅导。
二、修改作文。
1.自读自改;
2.同桌互读互批;
3.个别学生的作文老师面批。
三、誊写上交。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8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订正读音:艇(a吧)、纵(山ng)、拥(y5nJ、梁(1i吨)读后鼻音;纵(z6nJ读平舌音;叉(cha)读翘舌音。
2、订正练习题一
艇(小艇)梁(桥梁)纵(操纵)又(交叉)
挺(挺身)粱(高粱)丛(草丛)又(又有)
3、汇报对词语的理解,并要求说明理解词语方法。
新月: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操纵自如:本课指驾驶小洒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祷告: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哗笑,高声喧哗谈氮
五、结
学习字、词,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变成能力。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个方法。
第二课时
一、启
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程序四、程序五。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第一段)
学生借助旁批,采用读、想、划、批、说、写方法,自学第一自然段,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朗读第一段,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理解“纵梭交叉”。
3、联系:“纵横交叉”这个词语回答“小蜒为什么会成为减厄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要求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第二段)
学生借助旁批,采用读、想成人批、说写的方法自学第二一…四自然段,教师巡回辅导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9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什么是“语言”?不同的环境、场合要说不同的话。比如“答应别人的话叫诺言。”“真实表达自己内心的话叫真言。”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各种“言”。
二、初读感知
1、出示课文。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有困难找同学或老师帮忙。
3、联系具体的.语句,学习生字,理解字的含义。
4、根据自己的预习,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生字
5、全班交流:
“允”字的读音很容易读错,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强调。“允”的读音是“yǔn”,而不是“rǔn”。“允”为象形字,象人回顾形,《说文》:“允,信也。”本义为诚实、诚信,后引申为得当、公平,由得当引申为适宜、适当,后又远引申义为允许、允诺,现在多用
“诤”字的读音是“zhèng”。诤:中国历曾不乏诤臣。远的可追战国的屈原,后来者有汲黯、魏征、韩愈、王安石、方孝儒……
“戒”是由“诫”拆出来的字,可以组词:戒严、戒烟。古文字的“戒”字,像一个人两手拿着武器——戈。它的本义为持戈的警戒,引申为防备、警告;又引申为禁止、戒除等义,如戒烟、戒酒等。
“诫”字是警告,劝人警告,可以组词:告诫。
“予”与“矛”的区别
“倾”与“顷”的读音
“戒”与“诫”的写法
“诺”的写法
6、读一读这些字词。
三、练习:
1、读一读、填一填。
“祝你在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句话是赠言。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这句话是格言,劝告人们要珍惜时间。
2、你还知道哪些言?
格言: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
关于诺言的语句: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
言必信,行必果
轻诺必寡信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全体学生作业:书写生字。
优等生作业:把自己找到的有关“言”的语句分类整理到一张纸上。
板书设计:
“言”字的研究
预言、忠言、直言、真言、
赠言、格言、诤言、诺言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0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位14岁的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在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些,使用好教材,这对教学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教学时,一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们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跑出去旅游,那样很危险,万一出了事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有的学生还举了小孩被拐被骗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是啊!安全重于一切,做没有安全保证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这的确难住了我。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我该怎么办?
我没要求学生围绕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着,我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学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开朗,思路一下子开阔。结果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了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了周密的考虑,还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挣钱准备旅费等。她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她即节约又大方,即对自己负责又关心他人。她对自己的路费精打细算,可给亲人买礼物却很大方;为了安全起见,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电话,以备求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定时给家里人打电话,寄明信片。她这种考虑周到、有备无患,心里有着他人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我知道,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是无限的思考。
这样,我对教材的灵活处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对教材有较好的理解,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能凭借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断延伸,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影响到语文对学生的感染力。因此,我们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序的排列词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熟记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和名言,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积累有关廉洁自律的成语及名言。
三、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一些有关廉洁自律和勤俭节约的名言、成语、故事,记在积累本上。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练。
此项练习旨在引导学生有序排列词语、逻辑思维能力。
(1)指导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引导学生注意词语间的逻辑关系。大多涉及一个过程中各阶段的先后顺序。
(3)学生按先后顺序排列词语,并说明理由。
2、日积月累。
此练习旨在引导学生学生理解词意,积累词语、名言的同时,了解廉洁自律、清正廉洁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词语及名言警句的意思。可以指导学生用抓重点的词和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和名言警句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6)扩展积累,朗读或背诵课前搜集的有关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成语名言,初步理解其含义,从中感悟其。
(7)比一比,看谁积累的多。
第二课时:
1、知识窗。
(1)介绍徐向前元帅的简历及相关资料。
(2)师生共同交流有关徐帅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小故事。
(3)学生谈感受,说的好的学生要给予表扬鼓励。
(4)学生说说每个清官戏的主人公分别是谁,以及故事的主要内容。
(5)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清官戏或故事,并谈感受。
2、大家一起来。
此项训练旨在培养学生开阔视野,关心时事的兴趣,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1)学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
(2)了解收集情况,教师进行指导。
(3)学生自由讨论,互相交流。
(4)教师指导编排方法。
(5)学生合作,编写目录或节目单,小组间传阅交流。
(6)汇报展示,学生。
(7)教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2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分叫色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畅谈所得。
过渡:同学们很善于动脑筋,下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看看自己能体会到什么,有什么疑问?
生自由读。
过渡:读了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一谈?
三、分节细读,体会作者情感。
1、读第一、二小节,文中用了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等词语,通过这些词语你说明了什么。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分角色读第三、四、五小节。
3、理解为什么愣愣的,老人在想什么,我在想什么。
4、根据理解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
5、小组推荐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6、默读六、七、八小节。小组讨论为什么我的心理不安?
7、老人为什么不要作者的钱?体现了什么?
8、为什么我的心理空落落的?
9、读剩下的几个小节。
10、讨论理解热烘烘、栉风沐雨再问中所表达的情感。
11、请同学分角色朗读师生间的对话,体会作者的心情。
12、小组讨论对我和卖山薯的'老人来说尖子里的铜钱珍贵吗?为什么?
13、作者从老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老人从作者那里得到了什么?
四、作业完成基础训练。
板书设计
毽子里的铜钱
黑漆漆,亮晶晶,香喷喷,笑呵呵愣愣的热烘烘、栉风沐雨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了解作者和小狮子爱尔莎之间的亲密关系。
2.了解课文是按怎样的饿顺序叙述的。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师:你们见过狮子吗?觉得狮子怎么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文中的'“我”和狮子的感情如何?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些什么?
3.讨论: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
三、自学生字、新词。
1.读准字音:
钟(zhong)、程(cheng)、丧(sang)、择(ze)、资(zi)
2.认清字形:
配、丧、抛
3.理解词语:
和睦相处、垂头丧气、教训、资源
4.老师抽查、指导理解。
四、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词,口头组词语。
2.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说说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小狮子爱尔莎什么样?为什么它“一刻也离不开我”?
“晚上和我一起睡”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二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在“我”和小狮子的相处中,都发生了哪些事?
爱尔莎洗澡时的情景如何?说明了什么?
爱尔莎碰到犀牛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样?
爱尔莎在换牙时有什么举动?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我用鞭子着实教训了它一顿”?
爱尔莎对“我”的责打是什么态度?说明了什么?
“真正的关爱”是什么?
3)再读课文,体会其中的感情。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读课文,说主要意思。
2)讨论理解:“我”为什么要把爱尔莎放回大自然?
“我”都做了些什么?
3)体会“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感情。
4)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说说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真正喜欢小狮子爱尔莎?
3.谈谈人与动物之间应当有什么关系。
4.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
5.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说给他人听。
3.完成练习册。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4
[教学要求]
一、引导学生认识海底世界,获得有关海底的知识。
二、激发学生探索大海这一人类秘密仓库的热情。
三、懂得阅读一般的科普读物的方法,注意抓住文章的首尾,明确要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学会按自己的阅读要求,有详有略地阅读说明性应用文,练习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初步懂得通过几个方面说明一个事物的方法。
四、理解“依然”“窃窃私语”“蕴藏”等词语,认识设问句。
[课前准备]:补充材料:《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地球仪;大海的图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海底的冷灯》、范读《海底世界》、创设问题情境、讲读课文1.2.3节。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4.5.6节。再综台学习《人类的秘密仓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祖国的土地很大,如果把全世界各国的土地合起来,那就大极了,你们可知道,地球上有没有什么地方比全世界陆地更大?
请你们自己读读“补充阅读”上的第40课《人类的秘密仓库》的1.2.3节,要注意速度,读后要能说出这三节告诉我们什么?
二、自学《人类的秘密仓库》1.2.3节,认识海洋大,海洋深。
第一节说什么大?陆地大
第二节说什么大?海洋更大
第三节呢?海洋深极了
(出示地球仪)
你们看这一片蓝色的都是海洋。
启发:你们可以想象一下海的大(学生闭上眼睛,教师轻声一描述),比我们中国大,比全世界的陆地加起来还要大;再想象一下海的深,把珠穆朗玛峰放下去,八千多米的山放下去,山顶都被海水淹没了。
三、学习《海底世界》,认识海底世界。
1、引导学生提问:
海洋这么大,这么深,你们应该思考一个什么问题?(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这一课我们就要学习《海底世界》《海底的冷灯》《人类的秘密仓库》一组课文,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同学们能知道一些海底的知识,而且还会学会怎样来阅读这些知识性的文章。(明确学习目标)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
2、范读课文。
3、导抓住课文的开头、结尾,弄清说明事物主要特点的阅读方法。
指导:课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用几节来回答,大家扫视一下。
学生扫视课文。
板书;
1.提出?
2.
3.
4.回答问题
5
6.
7.
再看最后一节,说海底是怎样的世界?
(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纵向联系:我们还记得《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吗?是怎样开头的?课文第一节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然后下面就具体讲,西沙群岛风景怎么优美,物产怎么丰富。
指导阅读:这类知识性的文章,往往在一开头或者结尾,把事物的最主要的.特点概括起来。那么阅读《海底世界》,看到文章这样结尾,阅读时一就要怎么想?(景色怎么奇异,物产怎么丰富?这样读起来,就更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现在就抓住八个字来读全文。
4、自学全文。
5、创设情境,检查自学情况。(出示“蓝色的大海图画。”
海浪这么大,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波涛汹涌,汹涌澎湃)。
现在老师让你们潜入海底,向老师报告在诲底看到的奇异景
象。看哪些同学把课文读懂了?
描述: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依然很宁静,现在请你们当潜
水员,穿上潜水衣到海底去。(在画面上添上潜水员的.剪纸,慢慢往大海的深处移动。)海下一百米比较亮;二百米不那么亮了;三百米开始暗了,四百米更暗了;五百米以下,全黑了。这财你们发现了什么?请报告。(结合进行语言训练。)
(报告:老师,我们在五百米以下的深海发现点点星光。)
启发:那点点光亮,像什么?
这一次潜水发现了海底这一奇异的景象,老师向你们提供资
料《海底的冷灯》。这份资料会使你知道海底的这些星光是
什么?
四、插入自学《海底的冷灯》认识海底的星光。
指导阅读:读书也要有详有略,为了研究一个问题,要去查找资料,不可能把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从头至尾,都很详细地读过去,但也不能浮光掠影,走马看花,对自已想找的资料,就要读得仔细些,其余的可跳过。
刚才你们要解决的是:海底的星光是什么?深水鱼为什么要发光?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自己注意一下深水鱼是怎么发光的应该读哪几节?
发光的作用:①诱合物
②找同伴
③防敌人
这篇说明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指点;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回答问题时,先写现象,后说原因,这样更吸引人。
五、继续学习《海底世界》。
二.启发:海底是宁静的,但是不是一点声音没有,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知道了。
2.(放录像或画简笔画示之,见右图):电视屏幕上出现水中听音器,海洋工作者正
在倾听海底的动静。
说明:这就是水中听音器。
3.现在请你们也来当海洋工作者,戴上耳机(两手掩耳,模拟情境),投放水中听音器。
老师模拟深水鱼发出的响声(轻轻地):嗡嗡、啾啾、汪汪、呼噜。
发问:听到了吗?
老师为什么不大声点?(结合解“释窃窃私语”)即私下里偷偷地说话。
4.出示板书;进行比较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会发出各种声音,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嗡嗡、啾啾、汪汪、呼噜。(指名读)
和课文上写的比一比。(齐读)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好像在打鼾。
体会体会哪一种好?
(课文上把海底的动物比作人一样,而且有许多悄悄话要说,写得挺神秘的。)
(用了“……像……一样”,又仿佛使我们真的听到了一样,更觉海底世界的奇妙。)
指点:提出问题,作出回答。
5.轮读一、二、三小节。
六、小结:
海大:地球2/3是海洋。
海深:最深的超过一万米,海底有亮光,是深水鱼发出的,从海底还会听到各种声音。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仿佛看到漆黑的海底星光闪烁,仿佛听到各种奇妙的声音,这种奇异的景象,都是因为海底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学到这里,你们又应该思考什么问题?
(海底有哪些动物?除了动物还有哪些有生命的物体?)
二、自学讨论《海底世界))4.5.6节,《人类的秘密仓库》第四节。
1.《海底世界》4.5.6节,每一节写的是什么?④动物⑤植物③矿物
2.再看《人类的秘密仓库》这一节写的是不是一个内容?有几个内容,可以分成几个层次?动物||植物||矿物||小结
3.指点:我们对照起来看,《海底世界》一节一个内容;而《人类的秘密仓库》是把这些内容合在一个小节里写的,写的都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在阅读这类知识性课文的主体部分的时候,如果是一节一个内容,就要学会编小标题。《西沙群岛》也是一节一个内容。(海面、海底、海滩、岛上)
一节里包含了几个内容的就要分层次,这样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层次。知道海底有动物,有植物,还有矿物,确实是个物产丰富的世界,是人类的大仓库。
《人类的秘密仓库》是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物产的多?(无穷无尽)
4.刚才你们阅读这两篇文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有矛盾的地方?(一个说海底有三万种动物;一个说海底有十五万种动物。)
我们平时阅读也会发现这样的问题,两份资料说的同种事物却数据不一样,我们就得琢磨,究竟哪个正确?
例如:珠穆朗玛峰,过去认为是8882米,现在是8842.13米。
启发:老师提供你们一个材料,《海底世界》20多年前李老师就教过,上面就是海底有三万种动物,而《人类的秘密仓库》是后来才写的。
再提醒你们注意《人类的秘密仓库》中的一句话“由于人类对海洋的知识仍然浅薄,还有更多的宝藏……”
从这方面,我们是不是可以想到两个数字不一样是怎么回事?
指点:过去发现三万种,后发现有十五万种不是矛盾,而是说明人们正在逐渐认识海洋,这个秘密仓库正在被人们一步步打开。
5.海底的动物有十五万种之多,还有那么多植物、矿物,怎么来写,再自学。
指点:写动物,写动物的活动,以”各有各的活动方法“一句引出,列举四种,选最典型的。写植物。又选什么来写?自学,划出中心词。(符号:)
动物①最慢的
③最快的
③倒退的
④靠外力的
结合回答板书:
慢
快
退
巴
(并随即将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壳的剪纸,一一贴在“海洋”的画面上)放录象。
植物:
①最小的
②最大的
矿物:略写,不再列举。
《人类的秘密仓库》是不是也选取了典型材料?
①最重的
②最小的。
指点:写文章不可能把要说明的事物一一列举,包罗万象是行不通的。把最典型的举出来,一般的就可想而知了。这是最经济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办法。
6.海底世界的景色这么奇异,物产这么丰富,学到这儿,我们真想亲自去一趟,亲眼看一下就好了。巳经有不少探险家,研究海洋的专家,都到过海底了,还把奇异的景象拍了电影、电视,现在大家来看看。
放录象:海底世界奇异景象片断(也可出示一些图片)。
小结:诲底的景象这么光怪陆离,这么千奇百怪,但是文章写得分门别类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新词,并利用快速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培养学生把长文读短,把繁文读简的阅读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体会武松豪放倔强、勇敢机智的英雄性格,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重点难点:
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提问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具准备:
1.影视作品《武松打虎》片断。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走近武松
1、(点击鼠标播放《好汉歌》)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
2、听了同学们的交流,水泊梁山好汉们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好像又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在一百零八将中武松是赫赫有名的一个,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离不开他在景阳冈的经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一个精彩片断——《武松打虎》,去认识武松,了解武松。(板:武松打虎)
3、《武松打虎》这篇课文很长,看起来也比较费力,请孩子们沉下心来默读课文,读完课文后,你想想武松给你留下怎样的影象,你觉得用哪个词最能反映武松这位英雄好汉的独特形象,开始吧!
二、走进武松
1、出示武松打虎的画面,说:孩子们,读完了课文的请举手,这就是武松打虎的画面,你觉得用哪一个词最能反映武松这位好汉的独特形象。(板:机智勇敢)
2、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生读),怎样才能读好这个词,重些,再读重些。
3、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机智勇敢”这个词的。
4、刚才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书上画了一个地方,有些画了两个地方,看来我们可以从不同地方来读懂机智勇敢,下面咱们来交流交流。预设:(第五段)
5、为什么从这里读懂了武松的机智勇敢?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这一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你是从老虎的表现读懂机智勇敢的,那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6、出示文中描写老虎凶猛的'句子:
a、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b、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偏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c、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1)、你能把这三句话读成三个词吗?(板:扑、掀、剪)
(2)、这些句子中,从哪些词最能让我们感受到老虎的凶猛?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a、“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和身望上一扑,是怎样的一种动作,谁来读读这句话?
b、“腰胯一掀”又是怎样的动作?指名学生表演。
c、“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的好处是(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老虎的凶猛。)这虎太有气势,看到这样的老虎,你会怎么样?
(3)、孩子们,读了这几句话,我们不难发现,这几个句子都写出了老虎的凶猛的气势,朗读的时候,你觉得强调哪些词,才能让大家更清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4)、指名学生读,你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随机指导。
过渡:面对老虎的进攻,武松的表现呢?(板:闪、闪、闪)
7、从一个“闪”字,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武松的机智勇敢,一般人遇到这只猛虎,不被虎吃,也会被老虎吓死,此为勇敢,一而二,二而三地闪,是为了消耗老虎的体力,此为机智)
8、指名学生分角色读描写老虎和武松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读)
小结:孩子们,这一段,我们是从老虎的表现读懂“机智勇敢”的,写老虎也是为了写人,老虎都有如此气势,如此凶猛,那打虎的武松那就更了不得,这种写法叫侧面烘托。你们还从哪里读懂“机智勇敢”这个词的?(预设:第六段)
9、点拨:这一段重点写的是武松打虎的动作,是从武松的表现读懂:机智勇敢的。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的。
(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武松将半截梢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理解就势。
(2)、这就是武松打虎动作的语句,你能把描写武松打虎动作的词划下来吗?(板:抡、劈、揪、踢、按、打),《水浒传》不愧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就武松打虎这样一个场面,写的是那样荡气回肠,作者用词如此生动、准确,那我们能从中选几个词来说一段话吗?
(3)、指名学生任选几个动词说一段话。
10、过渡:武松打死了老虎,读过水浒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冈后成了阳谷县的英雄,受到了知县大人的接见,一时间,街头巷尾,无人不称颂武松本事了得,智勇双全。那么受过虎害的乡亲们,受命打虎的猎户,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县大人,还有武松的哥哥卖烧饼的武大郎,他们见了武松,会怎样评价武松呢?请任选一人,模仿他的口气,评价一下武松。
三、走进水浒
1、水浒传中还有一位值得称颂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谁吗?想听听李逵杀虎的故事吗?
(出示李逵打虎片段:四十三回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2、引导学生默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武松和李逵打虎有什么不同吗?武松、李逵都是梁山好汉,机智、勇敢、豪放是他们的人物个性,《水浒传》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好汉值得我们去认识,那些有趣的故事值得我们去品读,课后,请同学们去读读《水浒传》,找出《水浒传》中塑造武松形象的章节,去感受名著的无穷魅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05-27
小学四年级语文《观潮》教案04-01
小学语文四年级《镜泊湖》教案04-03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1-11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01-30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天地04-12
小学语文教案11-16
小学语文教案12-01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10-0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