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爱耳日美术活动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类运动项目。
2、能通过身体动作、绘画创作等方式表现运动的姿态。
3、感受运动员的姿态美。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各种运动项目(如:跑步、乒乓球……)
2、环境布置各种运动员比赛项目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
说说运动项目
“在奥运会中有很多的比赛项目,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幼儿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比赛项目
2、感受运动姿态
(1)“这里啊有好多运动员正在参加比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参加的是什么项目。”
让幼儿模仿运动员的动作,并且分析其动作的特征。
让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如快跑。让幼儿讲讲他快跑的姿势。
提问:他的手和脚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2)范画
幼儿学一个运动姿势保持不动,老师进行范画,讲解绘画的注意事项
3、幼儿创作
幼儿将自己喜欢的运动姿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幼儿抓住动态
4、评价
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一学自己画的运动姿态。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体验用不同工具作画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想象添画能力;
3、尝试用棉签画直线和小点,表现小草和小花。
二、活动准备:
1、红、绿颜料各三盘;
2、房子背景图一幅;
3、抹布若干块、棉签若干根。
三、活动过程:
1、幼儿演唱《我爱我的'幼儿园》,导入活动;
2、幼儿讨论:小草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小花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
3、幼儿了解绘画工具,大胆尝试作画。
(1)、了解绘画工具;
(2)、个别幼儿示范,师讲解;
(3)、师幼共同讨论怎样作画;
4、幼儿作画,师指导。
(1)、幼儿自由作画,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争抢;
(2)、提醒幼儿把握棉签沾颜料的量;
5、欣赏作品,发现不同的画法;
6、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通过视频,了解老虎的形态和神态。
2、大胆创作,能抓住基本特征表现不同形态的老虎。
3,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老虎各形态的图片或录像。
2、长卷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欣赏老虎的图片或录像。
1、引导幼儿观察老虎的形象。
2、围绕老虎的.外形特征及皮毛的色彩进行谈话。
3、提问:老虎的头上有什么标志?
二、幼儿分组合作绘画。
1、师:老虎身上的衣服太有趣了,我们把它画出来吧。
2、尝试合作画长卷画。(出示长卷画纸)
教师:我们一起合作,画一幅长长的画,画中把老虎的美丽花花衣表现出来吧!
3、请幼儿取油画棒笔,选择喜欢的位置进行绘画。
4、教师巡回指导。给与幼儿适时适当地帮助。
5、鼓励先画完的幼儿编故事并进行适当地添画。
三、作品展示。
1、请幼儿合作将画纸粘贴到展示墙上,大家自由欣赏。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编好的故事。
活动拓展
教师提供多种材料放在美工区域,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表现老虎。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4
目标:
1、认识直线、波浪线、螺旋线、曲折线等线条,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线条带来的不同视觉效果。
2、尝试将多个线条进行创造性地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装饰图案。
3、体验线条组合变化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准备:
1、小蜘蛛绘画笔一支,蜘蛛织的网范画一张。
2、四位小朋友一组,每组一张大白纸,纸中间画上一只蜘蛛和没有装饰过的蜘蛛网。
3、幼儿人手一支黑色勾线笔。
过程:
1、激发兴趣,认识各种线条。
(1)出示小蜘蛛笔:小朋友,看,谁来了?
这是一只灵巧的小蜘蛛,它会吐丝织网呢!小蜘蛛吐出的丝就是一根根的线条。你们看(教师画直线),小蜘蛛吐出了一根什么样的线条?
(2)小蜘蛛除了会吐出直线,它还会吐出什么样的线条呢?(曲折线、波浪线)请你伸出手指来画一画,教师在黑板上画。
(3)看,小蜘蛛还吐出了一种特别的线条,这是什么线条?(螺旋线)螺旋线是怎么画的?请幼儿跟着老师画一画。
幼儿认识各种线条,并以波浪线为重点,引导幼儿多角度观察:这是什么线条?像什么?变化了大小、方向它还是波浪线吗?又像什么?
2、欣赏、学习线条组合、变化。
(1)欣赏线描画:小蜘蛛的蜘蛛网。
今天,我们的小蜘蛛可高兴了。因为它是一只非常爱漂亮的小蜘蛛,它想把自己的蜘蛛网也织得漂漂亮亮的',所以它想到了用小朋友想出来的这些线条织进它的蜘蛛网里。出示范画:我们来找一找,小蜘蛛把那些线条都藏在哪里了呢?
(2)感受线条组合变化的奇妙效果。
这些线条和刚才小朋友画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呢?
原来,一根线条很单调,很普通,但是,把许多根同样的线条组合起来,变化一下,奇迹就出现了,许多的线条构成了美丽的花纹,真漂亮。
(3)幼儿尝试运用两种线条组合变化。
你会用螺旋线和其他线条进行变化吗?
幼儿尝试用螺旋线和其他各种线条自由组合,变化出丰富多样的图案。
(4)师幼集体欣赏。
原来螺旋线和不同的线条组合,位置不同、长短不同,组成的花纹也不一样呀!
3、合作装饰蜘蛛网。
(1)这只爱漂亮的小蜘蛛用各种线条织出美丽的蜘蛛网。这件事情终于在蜘蛛王国传开了,大家纷纷来求这只蜘蛛帮助它们织网。小蜘蛛一个完成太累了,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帮它吗?
(2)四个人为一组,给蜘蛛王国的一个小蜘蛛织一张大网,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给小蜘蛛织网的线条变化最丰富,最漂亮!
(3)幼儿合作进行绘画。
4、评价作品。
(1)画好后请幼儿去其他组欣赏,看看自己最喜欢第几张织的蜘蛛网?为什么?
(2)集体评价。
如果你是蜘蛛王国的小蜘蛛,你最喜欢哪些蜘蛛网?为什么?它是用哪些线条织成的?
幼儿园美术活动教案5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源自大班主题活动“我是中国人”下的二级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中的一个内容——京剧脸谱。京剧作为我国的国粹,很多幼儿对它并不陌生,教师也经常在区角中创设绘制京剧脸谱的活动,如果再以集体教学的形式开展关于京剧脸谱的美术活动,可能无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因此,本次美术活动我们引入了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戏剧——川剧,通过川剧特有的“变脸”,尝试在美术活动中实现游戏和教学的巧妙结合。
活动目标
1.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
2.小组协商完成游戏,体验小组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面具(眼睛和鼻子处挖洞)、炫彩棒、勾线笔、川剧表演的视频、供幼儿欣赏的面具作品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川剧表演“变脸”
1.欣赏第一遍后讨论:这位演员在表演什么节目?他是怎么表演的?
2.欣赏第二遍后讨论:你们看见他变出了什么颜色的脸(红、蓝、黄、黑、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他一共变了几次脸?
3.教师小结:这位演员表演的节目是川剧的“变脸”,川剧的“变脸”就像我们中国的京剧一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宝贝”,人们把“变脸”称为绝活。
二、欣赏面具作品
1.师: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变脸”的游戏?玩游戏之前我们先要认识不同颜色的面具。
2.师(翻开红脸面具):这种面具是什么脸(提醒:什么颜色最多就叫它什么脸)?这张面具上的红色最多,所以我们就叫它红脸。
3.师(翻开蓝脸面具):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什么脸?蓝脸上有很多不同的蓝色,你能说出这些不同蓝色的名字吗(深蓝色和淡蓝色)?
4.师(翻开黄脸面具):黄脸面具上全是黄色吗?你们能不能找一找黄色的朋友(橘红色和柠檬黄)?
三、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
1.师(拿出空白的面具):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面具做得真不错,可是面具上的眼睛、鼻子、嘴巴都没有变化,我们来玩“五官变变变”的游戏。谁来说说眼睛能变成什么?
2.师:左边的眼睛变成苹果了,右边的眼晴可以变成什么(当幼儿说不出来时,教师可以适当举例,为幼儿提供参考)?
3.师:眼睛变好了,该轮到鼻子变变变了(鼓励幼儿大胆想象,每当幼儿说出一个图案时,教师就在空白的面具上进行填画)。
4.师:“五官变变变”的游戏真有趣,嘴巴已经等不及了,你们快想想嘴巴能变成什么?
5.师:现在面具上的五官都画好了,我们已经有了红脸、蓝脸和黄脸面具,现在我们来画绿脸面具,绿脸面具上什么颜色最多?
6.师:先找一支绿色的勾线笔将刚才画过的五官勾一下。然后,我们可以找一找绿色的朋友(淡绿色和草绿色)。
四、小组合作完成“变脸”游戏
1.交代游戏规则
师:四个好朋友,每人完成一张面具。可以事先通过小组协商,每个人完成不同颜色的面具。
2.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绘画步骤
提醒幼儿进行“五官变变变”的想象创作,在面具上画好眼睛、鼻子和嘴巴。
用炫彩棒为面具上的五官进行勾线(提醒幼儿为面具涂上颜色)。
为面具涂颜色时,提醒幼儿不要只用一种颜色,可以使用多种相近色。
3.进行“变脸”游戏
四人一组拿好自己的面具背对观众,听着鼓声节奏依次“变脸”,每次“变脸”后同伴迅速说出面具的颜色。
4.延伸活动
师:变脸游戏可以四个人玩,也可以一个人玩(教师示范)。
活动反思
“游戏教学法”就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以游戏的方式学习,从而体现“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本次美术活动正是对“玩中学”理念的一次尝试和诠释。
“变脸”游戏始终贯穿于整个活动过程中,从最初的幼儿为玩“变脸”游戏而制作面具,然后借助自己制作的面具玩“变脸”游戏。在“变脸”的.过程中体验小组、师生共同游戏的快乐,感受川剧“变脸”这一中国绝活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的环节紧紧相扣,从欣赏川剧视频表演引出“变脸”,到通过欣赏面具化解活动难点,再到最后小组合作开展“变脸”游戏。幼儿的情绪随着游戏的展开逐渐高涨,活动最后师生共同参加“变脸”游戏将活动的气氛推到了高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三个环节中的表现起到了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作用。
一、巧用智慧化解活动难点
本次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要迁移已有的绘画创作经验,创造性地绘制面具。欣赏面具和讨论面具的绘画方法是整个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表现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整个活动的进程和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运用智慧化解活动难点,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专业能力上的一次挑战。
在本次活动中,教师运用由易到难的层层递进式的提问,帮助幼儿了解不同颜色面具的主要特点。在“五官变变变”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创意想象,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打破幼儿固定的思维模式,但这个环节对教师本身的要求很高,尤其是教师的添画部分,更是对教师自身经验积累的挑战,如果教师准备不充分,就无法对幼儿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
二、任务驱动激发创作热情
与以往幼儿自由创作不同,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创作都是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即为了玩“变脸”游戏必须要绘制面具,四人小组要进行协商,每个人确定各自面具不同的颜色,并快速投入创作。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必须交代清楚游戏规则,当幼儿忙于找朋友、分小组、协商任务时,教师还要及时提醒他们绘画的步骤和要点,并观察小组合作的情况,在他们创作的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帮助。
三、亲身参与助推活动高潮
本次活动的高潮是最后四人一组进行“变脸”游戏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鼓声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不同的鼓点节奏给出了不同的游戏信号,为活动进入高潮起到了助推作用。
教师在这个环节的亲身参与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教师在敲出鼓点节奏前必须根据幼儿当时的游戏情况及时进行判断,如当幼儿尚未完全明白游戏玩法时,教师敲击的鼓声应该比较缓慢,而当幼儿已经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敲击的鼓点节奏就应该不断加快,一来可以渲染游戏气氛,二来可以提高游戏难度,从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总之,“游戏教学法”是尊重幼儿天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我们在美术活动中运用这一方法时,能够使幼儿更积极地投入到创造表现活动中,增强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提升美术活动的情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