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明白高斯的算法。
3、通过学习本课,懂得要用科学的头脑解决问题,从小养成遇事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高斯的算法,思考他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搜集的有关高斯的资料。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高斯有关,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题,整体感知
请大家自由出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学生字,汇报交流
1、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逐段读课文,师生正音。
四、学习生字新词
德国惊讶按照鼓励继续努力次序
五、巩固练习
读一读,写一写
六、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然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聪明的小高斯》,板书课题。
二、指名读文,简述大意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老师指名逐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思考。
三、细读对话,指导朗读
1、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的几次对话?学生默读课文。
2、品读第一次对话。
(1)通过读第一次对话,你知道了什么?
(2)老师是怎么说的?小高斯又是怎么回答的?
(3)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
3、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师有什么反应?
4、找出老师和高斯的第二次对话。
(1)指名读第二次对话。
(2)通过读第二次对话,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
(4)学生练读。
四、深化拓展
为什么小高斯长大后成了的科学家?
五、作业设计搜集科学家的故事。
几分钟
聪明的小高斯 8岁 老师连连夸奖
计算准确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材分析:
《礼物》是北师大新世纪版教材第六册中的一篇课文,描写了小作者去年和今年收到家人送给自己的礼物,从中学会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本文以诗歌的形式,语言浅显、易懂、琅琅上口,有浓郁的生活息,贴近学生生活,适宜朗读、积累和练笔。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三年级上册注重了读书与练笔并行,学习使用优美的句子,变文本语言为中心语言,促感悟之情为笔下之情。
设计理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在呼唤教育本质属性的回归。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时刻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本教学设计以这一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读的实践,用丰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品读、赏读课文,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另外,在本教学设计中,围绕“亲情”这个主题,通过扩展性阅读,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加深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从而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思维训练,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3、懂得礼物的含义,使学生知道感恩,了解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体会亲情的可贵。
4、背诵课文,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下来。
教学重点:
1、随文识字,认识生字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亲人的关爱和期待。
2、仿照课文前四段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礼物吗?谁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你在什么时候收到过亲人送的什么礼物?(学生交流)
2、师小结:当你过生日时,当你取得优异的成绩时……,家人都会满怀关爱和期盼地送上一份礼物。这些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我们的学习小伙伴冬冬也和你们一样,收到过很多亲人的礼物。她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一首小诗,题目就是《礼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收到了什么礼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正确流利,困难的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评,然后再读课文。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听。
(三)、再读课文,初步体验。
1、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分小组合作解决,筛选出难解之疑。
3、小组汇报学习结果。
(四)、品读课文,体会发现。
1、读一读
(1)自由读文,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2)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
2、说一说
(1)“小小的.礼物,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亲人期盼什么?你能替小作者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送上几句祝福的话吗? (2)为什么把寄托着亲人的关爱和期盼的礼物比喻成“春雨绵绵”,不比喻成夏雨或秋雨呢?
(3)、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亲人的关爱之情。
(4)你觉得家人对你还会期待些什么?
3、背一背
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评选“背诵能手”。
(五)、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师:人们常说:“礼轻情意重。”小小的礼物寄托着厚重的情意。请你回忆亲人们平日里对你的关爱,回忆收到过的礼物,想想有什么感受?
2、师生交流。
3、让我们仿照课文1—4自然段作诗。
4、自己练说,小组内说,指名说,教师相机指导。
5、学生自由作诗。
6、评选班级“小诗人”。
(六)、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任选以下两项作业内容,独立完成。
1、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读一读,背一背诗歌。
3、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交流资料。
交流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三、学习生字。
1、学习生字(教师重点指导:博、套、绵、)
2、抄写文中好词(7页抄一抄)
3、选用抄下的好词造句。
四、指导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横中线上的笔画
2、写字。注意把字写端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3遍。
2、背收集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或诗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多音字“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3.默读课文,能从文中提取有关顾客要求和裁缝表现的信息,借助表格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裁缝和顾客对话的语气;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课件出示:折叠式口袋书制作方法)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看谁能按照课件上出示的图片,将自己面前的正方形的白纸折成一本口袋书,计时2分钟,现在开始。
2.(时间到,教师选2位同学上台展示)同学们,你们觉得哪位同学折得好?为什么?(引出“急性子”“慢性子”,随机板书)
3.今天,我们也要认识两位主人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明确初读要求。(课件出示)
1.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中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检查识字情况。
1.课件出示课后生字词。(带注音)
(1)指名读,其他学生相机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领读、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去掉注音、打乱原来顺序的字词。(领读、开火车读)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慢性子裁缝”——“慢”到什么程度?(布料一直在柜子里搁着)“急性子顾客”——“急”到什么程度?(每天都会去找裁缝,告诉他自己最新的想法,希望早点穿上新衣服)
2.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顾客的布料还在柜子里搁着,裁缝还没开始裁料)
师小结:同学们可真厉害,这么快就将课文内容梳理清楚了,那么“慢性子”和“急性子”碰在一起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会写字。
2.指名说写好这些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卷”不要多写一横,“衬、衫”两个字的部首不要少写一点,注意“性”和“姓”的不同)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3.教师评议,导入学习。
二、指导读文,积累技巧
1.小组合作。
(1)分角色朗读,可加上动作和表情,体会两位主人翁的性格特点。
(2)完成课后第2题中的表格,相互交流。
(3)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2.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思考:你喜欢哪位人物?为什么?(生自由发言,师随机评议;指导朗读时,“急性子”语速快、紧凑,“慢性子”语速平缓)
3.课件出示:“因为您的布在我的柜子里搁着,我还没开始裁料呢。”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1)听到裁缝的话,顾客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
(2)此时这位顾客会说些什么呢?
师过渡:急性子顾客因为裁缝没能及时地用他给的布料做衣服,感到十分生气,可当他听到“我是个慢性子裁缝啊”这句话时,他又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变化呢?(学生自由发言)
4.假如他们俩交换一下性格,会发生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发挥想象,互相交流。(指名说,教师随机评价并指导)
5.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全文,再次体会俩人之间的有趣故事。
三、总结提升,复述故事
1.出示表格:
时间急性子顾客的要求慢性子裁缝的表现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又过了一天
2.学生看表格说故事,先在小组内练习,组员相互补充,再派代表发言。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4.师总结:这篇课文十分有趣,大家更喜欢故事里的哪位主人翁呢?如果你是个慢性子或急性子,在读完故事后有什么样的收获呢?(做任何事之前,我们要做到考虑清楚,做决定后不要随意更改。)
[教学板书]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急顾客 要求多变
慢裁缝 配合顾客要求
[教学反思]
为了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我在导入新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小组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本文是一篇故事,让学生分角色读、表演读,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反复地朗读中体会文中所传递的启示。最后,结合课后习题,我引导学生将故事进行创编与改编,让他们在阅读与表达能力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槐乡五月》:
版本:苏教版语文(第六册)
年级:三年级
教材分析:
《槐乡五月》是一篇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织在一起,使花美人更美的主题自然的生发开去。
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五月的槐乡到处盛开着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醉人。第二自然段写被香气熏醉的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香甜。第三自然段写孩子们用槐花装扮自己,表示他们对槐花的喜爱之情。第四自然段总写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课文的语言如诗般动人,对称句式的错落有致,描写抒情的`水乳交融,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淀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准备:
录音、挂图、小黑板、学生每人准备一串槐花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实物槐花)同学们,这是什么?仔细观察,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实物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学生对槐花的美、香有个感性认识。)你知道槐树几月开花吗?
2、板书课题
3、针对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槐乡五月什么样子?那里的槐花什么样子?)
二、初读课文,解答刚才的疑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1、自由读课文。
2、讨论交流:从刚才的阅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3、全班交流。
4、刚才读课文的时候遇到了哪些“拦路虎”(生字词)?想办法赶跑它。
5、学生默读课文,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划出生字词,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选择自己的喜欢的学习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6、(出示卡片)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理解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
(4)齐读词语
7、方法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词的?
8、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9、分自然段指名读,及时纠正。
10、理清课文脉络。出示思考题:
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1、自由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哪一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12、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三、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课文第一段的内容产生整体印象,把握主要内容。)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美
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谁能读出这种喜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让学生自己认识朗读中的不足,自我纠正,自我提高。)
齐读。
6、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美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课文生发开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弦外之音,会言外之意。)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在表演中实现师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练习四,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2、背诵课文。
3、画一画:把课文中描绘的画面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画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作者是怎样写荷花的,能仿照课文“先总述,后分述”的方式写一段话。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从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描写赞美荷花的诗文数不胜数,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李白、苏轼等都曾吟咏过荷花。人们称荷花为“花之君子”。
你们见过荷花吗?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自己小声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
(1)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翩翩起舞莲蓬花骨朵饱胀舞蹈蜻蜓昨夜好梦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找出文中的多音字,进行辨析组词。“挨”、“骨”“好”
3.自读课文,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交流。
4.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便被荷花的清香吸引着前往观赏。
第二自然段:“我”所看到的荷花。
第三自然段:“我”对荷花的赞美。
第四自然段:作者为荷花的美丽所陶醉,以至觉得自己已经化作荷花。
第五自然段:过了好一会儿,“我”才发现自己是在看荷花。
5.全文可分为几段呢,哪几个自然段可以合并呢?
第一段(1节):“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便被荷花的清香吸引着前往观赏。
第二段(2节):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写白荷花的各种形态。
第三段(3节):“我”对荷花的.赞美。
第四段(4—5节):作者为荷花的美丽所陶醉,以至觉得自己已经化作荷花。指明分节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读好课文中的长句子。
三、课堂练习。
1.生写习字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齐读课文。
二、新授。
(一)指名读第一节。
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一就”说明什么?(荷花香气袭人,花香飘得很远)
3.“我”赶紧往荷花池跑去,说明什么?(作者赏花心情急切)
4.有感情地指导朗读。
(二)自读第二节。
1.思考:作者看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2.荷花叶怎样?用横线划下来。这是一个什么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挨挨挤挤、碧绿、大玉盘”想象荷花的数量非常多,颜色非常碧绿,形状像个大圆盘的荷花开时生机勃勃)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还可以用什么?(如:钻)为什么不用“长”出来?(“冒”反映荷花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荷花虽美,还需绿叶扶啊)引导学生想象:荷花从这些绿叶中
冒出来想干什么?
4.荷花什么样的?自由读读这一节,用波浪线划下来。书上介绍了哪三种荷花的形态?(刚开的、全开的、将要开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通过做手势、动作来理解这三种形态(指导朗读)
5.有感情地指导朗读、背诵。
引导学生想象:荷花的其它不同的形态。
引导学生体会荷花的千姿百态,各显其美,美不胜收,作者内心感到无比喜悦,赞叹不已。
(三)默读第三节。
1.无论哪一朵荷花都十分美丽,那么满池的荷花什么样呢?
2.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真了不起。”
(1)这儿的“画家”指谁?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为什么说那画家的本领真大?
(4)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3.齐读,背诵第三节。
(四)指读第四节。
1.面对着满池的荷花,“我”深深地陶醉了,这时“我”有什么感觉?
2.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3.为什么又感觉自己穿着雪白衣裳在翩翩起舞?
4.从这儿可以看出作者怎样?如果变成荷花又会怎样呢?还有哪些小动物与荷花交流呢?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说话。
5.指导朗读,试着背诵。
(五)引读第五节。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是在
1.引读。
2.说明什么?
三、总结全文。
1.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描写了公园里盛开了一池美丽的荷花,荷花的各种各样的姿态以及“我”在看荷花时的感受。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背诵课文。
了解一些古代的咏荷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四、课堂练习。
1.生写练习册上的相关作业。
2.熟背课文。
板书设计:
荷花
闻到花香一就赶紧跑
观赏荷花荷叶挨挨挤挤碧绿大圆盘荷花刚开的全开的将开的
变成荷花与花共舞与虫同语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意思
2.能读懂课文第2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的。并能背诵这一段。
3.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培养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14个生字的读音,认清“巧”、“绣”、“纹”、“腹”、“衬衫”等字的字形,理解“苇秆”、“小巧玲珑”、“鲜艳”等词的意思。
2.读懂课文第2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把翠鸟的颜色写具体。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见过翠鸟吗?这种漂亮的水鸟就是翠鸟,又叫“叼鱼郎”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具体来介绍它的。
二.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从几方面介绍了翠鸟?
三.检查自学情况
四.学习1、2、两段。
1.指导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以自然段主要写翠鸟外形一个什么特点?找出概括性的一个词。
2.理解“小巧玲珑”一词。
3.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它的小巧玲珑?
4.用喜欢的语气读这一段。
5.翠鸟的外形不但小巧玲珑,而且十分美丽。指读第2段,边听边标序号,思考:这一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用——划出有关的一句话。用、、圈出这句话中最关键的一个词。
6.反馈、小结:像“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这句话概括了一段话的意思,又放在一段话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鲜艳”时这句话的中心词。
7.读2——4句: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翠鸟羽毛的鲜艳?
作者是怎样描写各部分的羽毛的呢?投影句子,与原文比较:哪一处写的好?为什么?
用喜爱、赞美的语气读好2——4句。
这3句与第1句是什么关系?
8.小结学法,学习“学习提示”最后一句话。
9.齐读这两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意思
五.指导书写
六.作业。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掌握“疾”“锐”等8个生字的字形,理解“锐利”、“隐约”
等词语。
2.讲读3——4自然段,品词析句,体会翠鸟敏捷、灵活的活动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课文主要写了翠鸟的什么?哪几个自然段写它的'活动?
网
二.指读3——4段。
想一想:翠鸟行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用一个词概括。
翠鸟的行动敏捷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三.学习第3段。
从哪里看出它非得快?圈出有关词。(理解“疾飞”)
他停在苇秆上的目的是什么?(等鱼)
读第3句话,把“注视”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比一比,哪一个更合适。
四.学习第4段。
1.默读、思考:你从文中哪些句字看出翠鸟捉鱼动作快?
2.根据学生反馈的顺序学习句子
第一句:这句话主要写谁?写小鱼的哪两个意思?用什么词连接?我们还可以用什么词连?为什么要写小鱼呢?用句子中一词来回答?
(理解“锐利”)
第二、三句:这两句主要些什么?
圈出其中写翠鸟动作的词语。
用换词比较的方法体会“蹬”、“叼”蹬词用法的准确,体会翠鸟行动的敏捷。
指导读好这两句话。
第4句:这句话些什么?能去掉吗?为什么?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字词,能在语言环境中区别并运用“愿望”、“失望”三个词。
2.复习巩固总分段式,背诵第2自然段。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5段。
1.翠鸟外形这么美丽,行动这么敏捷,“我”和小伙伴中滋生一个什么愿望?
2.这个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当这个愿望不能实现时,我们就——失望了,心中只留下一个小小的愿望是什么?
4.练习:选词填空——希望、愿望、失望,并说明理由。
5.齐读第5段,思考这一段讲什么。
二.复习巩固总分段式。
1.读描写翠鸟羽毛颜色的一段话。
2.填空:这一段是用()方法写的。总起句是()。中心词是()。分述部分是从()、()、()这三方面把翠鸟羽毛的鲜艳写具体。
3.试背。
三.总结全文
课文写了翠鸟的外形时那样小巧玲珑而美丽,动作又是那样敏捷,所以引起了小朋友对翠鸟的爱。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鸟,正是因为这些美丽的鸟,才使大自然显得那么富有生气。我们不仅要爱翠鸟,还要爱其他的鸟。
四.作业。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三个特点,知道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能够正确填写关联词。
3、了解列举数字的作用。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谜语:
出示谜语:(齐读)
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见,手却摸不到;实际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却很小很小。没有它就没有世界,有了它就万物欢笑。
出示课题。
2、有关太阳的神话、传说、故事:
太阳给人类送来了光明与温暖,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太阳的故事。
看,这就是古代人眼中的太阳──三足乌。(出示图片)
(师讲述:太阳的传说)
3、过渡语:
我们的课文就是用“后羿射日”的故事开头的。
学生齐读,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呢?
⑴ 这些神话故事反映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太阳的认识。
⑵ 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现在人们对太阳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4、听课文录音,思考:
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太阳?
(板书:特点关系密切)
二、新授
1、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
太阳是个大火球。
太阳这个“大火球”有什么特点?各用一个字概括。
2、分析指导:
远:距离地球1.5亿公里。在学生回答时,出示有关的图片。
问,课文是分几步来说明太阳的“远”的?(列数字、比较)
齐读有关的句子。
教师小结。
(出示要点)用具体的数字说明太阳的“远”,
再用比较的方法让人形象地感到太阳的距离远。
学生齐读要点。
3、学生自学“大”和“热”:
大:130万个地球。
热: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温度更高。
分小组自学,自学后交流,说说课文中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
4、能不能把太阳的'这些特点连起来说?
刚才同学的话中运用了许多数字,用了这些数字有什么好处?
通过列举数字和比较,可以给人留下比较清晰的印象。
5、教师小结:
太阳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恒星,它有巨大的质量和引力,它与地球距离有1.5亿公里,那么遥远。
出示关联词练习:
⑴ ( )太阳离我们很远,(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⑵ 我们看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离地球太远了。
⑶ (虽然)太阳很大,(但是)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起来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分析:第一句中可以什么关联词,为什么?
第二句呢?这是什么句?(指名读句子)
第三句有几层意思,谁能正确填写?
齐读练习。
太阳( )离我们这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6、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⑴ 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划出重点句子。
划出不理解的地方,在小组交流中提出来。提出问题,解答疑问。
⑵ 学生读有关的句子,提出不能解答的问题。
⑶ 归纳,集体解答。
7、学生表演:
谁愿意来扮演太阳,回答同学们的几个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
教师提问:
太阳,有人用箭射你,能射到吗?
为什么我每次看你总感到很刺眼?
书上说,埋在地层底下的煤炭与水的循环、风的形成你有关,可是我怎么也看不出来,你能告诉我吗?(观看有关的影片)
妈妈很喜欢晒被子,她说有好处,这是真的吗?
老师说,刮风下雨,也和你有关,这是什么道理?
出示关联词练习:(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理解。)
三、结束
1、练习:
我这里有一段影片,可惜它没有配音,谁愿意当一回播音员,给影片配音?
(先看一遍影片,讨论后确定解说词)
(边看影片边配音)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太阳》,它介绍了太阳的几个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但是它与地球的关系十分密切。
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有了答案,有些还没有答案。因为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宇宙中还有许多奥秘正等待人们去揭开。希望在将来,人们能揭开这些奥秘。
〖板书
太阳(大火球)
远
特点 大
热
动植物的生长
与地球关系密切 天气的变化
人类的生存
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8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识字、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识字;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宜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写字;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蝈蝈的知识;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前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学生准备:自己预习课文,了解蝈蝈及其他小动物的歌声。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三、朗读评比:
四、学写生字:
五、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设计:1.把课文读给
教案《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绿色的歌》教案》,来自网!
爸爸妈妈听。2.想想你还听过哪些小动物的歌声?3.积累形容词。( )的`晚霞 ( )的月亮 ( )的秋天 ( )的心情
板书设计:老师把要写的字范写在黑板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二、精读课文:
三、指导朗读:
四、语文实践活动:
五、课堂小结:这篇课文是按总——分——总的顺序来写的,写得非常优美,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写作顺序来写作文。
六、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2.推荐学生阅读普里什文(苏联)的作品《金色的草地》。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认识8个字。正确读写“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通过对卢沟桥和卢沟桥狮子的了解,激发起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历史的责任感。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第一课时
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整体感知课文。
2、学习课文的第1、2、3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狮子的特点,学习边观察边想象的观察方法。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预习:1、熟读生字。
2、读通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准备:小黑板——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
教学过程:
1、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都在哪见过石狮子?那些石狮子是什么样子的?
2、指名生回答。
3、师:今天我们一起去卢沟桥看一看,那里有众多的石狮子,非常有意思。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整体感知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2、指名生分自然段读课文,随机纠正错误的读音。
3、用小黑板上的生字检查生字的读音,重点检查下面的字音:
甚、柱、筑:声母都是卷舌音;
厘、卢、联:声母都是边音“l”
概:读“ɡài”,不要读成“kài”
4、读词语:卢沟桥、拱桥、建筑、石柱、难忘
5、生再次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的卢沟桥的狮子有哪些特点?
6、读后指句回答。
三、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其余学生思考:从这段的介绍中你对卢沟桥有什么了解?
2、指名生回答。
3、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卢沟桥的狮子多得难以数清?
4、指句回答。
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卢沟桥的狮子怎么有意思?作者是怎么描写出来的?
2、按照“学法尝试”中的思想读一读、想一想,再想象一下。
3、集体交流。
(1)议一议:这段描写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
可抓住下列词语引导:长吼、专心听、偎依、熟睡、做游戏,说说你想象到什么情景?
(2)比较“有的……有的……”这一组句子前后半句有什么异同。
(3)教师相机引导:这段文字先讲所看到的样子,再讲所想象到的`。
(4)当你看到狮子的样子时,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是怎样的?
师:正因为作者给不动的石狮注入了动作与情感,使它活起来了。由此可知,写作时,我们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静的写成动的,把无生命的写成有生命的,这样文章才生动形象。
4、演一演:卢沟桥的狮子这么活泼、威武,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描述来演一演。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五、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思考:这段话总结出了卢沟桥的狮子有什么特点?
3、指名回答,结合第2自然段理解“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4、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了解卢沟桥的历史地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责任感。
2、识记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3、课内拓展。
教学准备:小黑板
预习:收集卢沟桥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或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指名说说: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狮子“大小不一”,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狮子“形态各异”?
二、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
2、卢沟桥的出名不仅是因为石狮子多,各具情态,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谁能把它讲出来?
(1)收集资料讨论、理解。
(2)集体交流。
师相机补充“七七事变”的历史,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是我国人民反抗侵略者永不屈服的写照。
(3)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
(三)总结课文,课内拓展
1、读了课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指名回答。
2、课内拓展:卢沟桥的狮子只有这些形态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文中的省略号。)卢沟桥的狮子确实是姿态万千,各不相同。如果你是卢沟桥的设计者,你还会设计出怎样的石狮子?把你想象到的写下来。
四、识记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字形。
(1)生生之间互相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
(2)集中指导:
“拱、柱、淘、忘”都可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字形;
“卢、异、建”可以分别与熟字“户、导、律”区别字形来识记。
2、指导书写。
(1)生各自观察这些字在书写时哪些部件、哪些笔画容易写错,怎样写这些字才美观?
(2)集中指导。
有大有小
卢沟桥的狮子有的……有的……大小不一
有的……有的……形态各异
还有的……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4个字。理解“受难、收集、招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当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时,就会有很多可爱的小精灵活跃在大自然中!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快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蝴蝶、蜻蜓、蜜蜂等)
2、师:它们都是昆虫。你喜欢昆虫吗?为什么呢?快举手说一说吧。比一比,看谁的话说得最通顺,用的词语最美。
(出示“我喜欢……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3、师: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她和大家一样,特别喜欢昆虫,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我喜欢昆虫”
师:再读课题,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的课题相比,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有一个引号呢?因为这里直接引用了文中的主人公安妮的一句话作为课题,所以要用引号。这也是课题出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为什么这一课要用安妮的这句话作为课题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学习完课文再来回答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师:现在老师将文中的生字藏在生词里,你们还认识吗?来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读词语。(指名读,师生纠错,分组读,齐读。)
安妮蜕皮简直扁的白网灯蛾短的
一辈子爱护培养梦见招待客厅
②师: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读课文的情况,看看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指名分段读课文)
读后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喜欢各种昆虫收集爱护招待
四、学习1、2自然段。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感受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一、二两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安妮特别喜欢昆虫?
2、交流,读悟第一段。
①、出示课件:“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
同学们,现在大家闭上眼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总之,这种被关在瓶子里的感觉很难受。那么,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不愿意。)
师:这些感觉我们体会到了,安妮也体会到了。因此,每次看到小孩把小昆虫抓走,她都会这样问。
我们也来问问那个关昆虫的小孩!(请多名学生读,师相机评价:如能换位思考、质问、或劝告劝说)
师: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②出示课件:“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师: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师: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师: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师: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方法自己学懂了第一节,你们真了不起!下面大家接着汇报,还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
3、交流,读悟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有关语句。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不管……只要……都……)
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再指名读,注意后面的省略号,说说她还会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师: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师: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4、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文章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师:现在我们来仿照第二自然段说上这样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一种爱好说清楚,说具体。
①小红真的很喜欢读书。不管是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散文……只要是XXXXXXX,她都XXXXXXXXXXXX。
②我真的很喜欢体育运动。不管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只要是XXXXXXX,我都XXXXXXXXXXXX。
③我真的很喜欢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及反思2
说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受难”、“收集”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说教学重点:
1、能用简洁的语文描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受难”、“收集”的意思。
说教学难点:
品读文章地1—2自然段,抓住中心句了解主要意思,结合描写安妮具体行动的句子,感受她对昆虫的喜爱之情,激发心中对动物的爱护之情。
说学生分析:
孩子们天真无邪,都很有爱心,也很喜欢小昆虫,但是像文中的安妮那样热爱昆虫的还真找不出来。我想,学生们也一定会喜欢这篇课文,被安妮对昆虫的爱所吸引,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认识到安妮的善良、热爱生命、众生平等的优良品质,产生情感的共鸣,让安妮那句发自内心深处的话“我喜欢昆虫”带动更多的孩子们投入到保护昆虫、保护动物的行列。
说教学媒体: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让同学们欣赏各种昆虫的图片,大的蝴蝶、小的瓢虫、长的竹节虫、发光的萤火虫、会飞的小蜜蜂等等。这样就很容易的让学生知道省略号的内容了,而且也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千姿百态,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平时都喜欢些什么呀?有一个小女孩,叫安妮(板书:安妮)她喜欢的东西可和同学们不一样,她说——“我喜欢昆虫”(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课题相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引号?看到安妮这么说,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质疑。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的。
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卡片检查生字字音。
②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3、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喜欢收集爱护招待
4、精读课文,领悟体验。
(一)精读第1自然段。
(1)哪个自然段写安妮救助小昆虫?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安妮是怎样救助小昆虫的?
(2)安妮说:“如果是你……吗?”请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生说)。这些我们都感觉到了,安妮更感觉到了,如果你是安妮,你会怎样劝告关昆虫的小男孩?(指名读出劝告语气)。会怎样质问关昆虫的小孩?(读质问语气)。安妮还可能怎样问?(生气、责怪…)。
(3)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出示句子:“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①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②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③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④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⑤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4)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安妮喜欢昆虫,尊重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再次读第1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
(二)精读第2自然段。
(1)安妮救助昆虫,我们已感觉到安妮很喜爱昆虫,那她究竟喜欢哪些昆虫?还是都喜欢?从哪一段知道的?
(2)默读第2自然段,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在写,划上波浪线,哪些句子看出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划上横线。
(3)同桌交流。划好后与同桌交换意见,看你们想法是否一致,能否说出画波浪线或横线的原因。
(4)全班交流。?看看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在写?各种昆虫都喜欢从哪看出来?大的想到什么?(出示犀金龟图片并简介)小的?长的?(竹节虫,介绍比铅笔还长),有毛的?没毛的?爬?钻?跳?飞?省略号表示什么?还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有眼、没眼、胖、瘦、花、黑、能发光、能叫、游、勤劳、懒惰、轻盈、笨挫……)总之一句话“只要是……都……”。
(5)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6)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①“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②“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文章
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也来写写自己的爱好吧,把爱好写具体。
(7)小结:安妮真的喜欢昆虫,不是因为它勤劳,美丽,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是安妮的好朋友。一起读第2自然段,再次感受安妮对昆虫的爱。齐读第2自然段。
5、总结全文。
安妮对昆虫爱得如此真切,真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再来读读安妮发自内心的这句话:“我喜欢昆虫”。下节课,我们将了解安妮是怎样收集、爱护、招待昆虫的。
说教学策略:
1、阅读中让孩子多设身处地地想。
在教学第1自然段时,也就是安妮救助昆虫这部分,我让孩子们转换自身角色,体会昆虫的受难,如果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玻璃瓶里,会是什么感觉?学生感同身受,联想到昆虫当时一定很难受,呼吸困难、运动困难……从而理解昆虫的“受难”,在安妮眼里,昆虫受到不自由对待就如同受到灾难般严重,不正说明安妮非常爱护这些小生命吗?只有设身处地地想,阅读才能接近与文中主人翁之间的距离,加深理解和体验。
2、在阅读中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课文第2自然段中谈到安妮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有毛的、没毛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为了使学生加深印象,我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动物来体会。比如,小的自然联想到小蚂蚁,长的想到蜈蚣,有毛的想到毛毛虫,钻的想到蚯蚓,飞的就更多了,蝴蝶、蜻蜒、蜜蜂……这么一来,这原本简单的一段文字就变得生动鲜活起来了,而且学生从中还会了解到我们一般只喜欢美丽的蝴蝶,勤劳的蜜蜂之类,而安妮连毛毛虫,蜈蚣也喜欢,那才称得上“真的喜欢昆虫”。
3、在阅读中渗透了读中学写。
仿写训练,我觉得在三年级尤为重要,在孩子们的作文生涯中,三年级是起步阶段,如同婴儿学走路一样,是需要人先扶着的。只要我们在阅读中准确把握训练点,让学生仿写,帮扶到位,效果是很好的。课文第2自然段明显采用“总分”构段方式,围绕中心句,把某方面写具体。我由扶到放,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把爱好说具体”的练习,完成得很出色。
说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受到熏陶,获得启迪,享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的阅读个性化能更有效的体现呢?还有待我去研究和解决。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松鼠的习性,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态度情感、价值观: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猜谜语:样子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谜底:松鼠(板书课题)
2.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
3.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整体的印象是什么?
(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找出文章中相应的段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总括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第二部分:(2~5)具体说明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
第2段,松鼠的漂亮。
第3段,松鼠的驯良。
第4、5段,松鼠的乖巧。
第三部分:(6)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特征及它的用途。
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2.讨论:第一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第二段至第五段的安排是根据第一段“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词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精读品悟
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外形的美丽
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玲珑”“美丽的尾巴”“毛茸茸”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之后出示课后填空题,学生填一填,读一读,积累语言,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二)动作的机敏
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
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
(三)搭窝时的聪明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
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
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
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
(四)吃食时的有趣
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触动”这个动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2.语言生动
例: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六、课堂小结
课文非常清晰地从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方面写出了松鼠的特点,表现出了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希望同学们课下再认真看看,学习课文的结构思路。
七、布置作业
写一篇:我喜欢(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要求:仿照课文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特点介绍身边的某一小动物。
板书设计:
松鼠
布丰
松鼠的特点:(总说) 漂亮,驯良,乖巧
(分说) 漂亮:面容,肢体
尾巴
吃食的样子
驯良: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食物
乖巧:过水动作
警觉
筑窝
其他习性用途(补充说明)
教学反思: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说明对象——松鼠的细致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这小生灵的挚爱。生动的说明语言激发起读者内心珍爱生灵的美好情愫,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阅读说明文、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不仅了解松鼠的特点,更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其一:引入部分,我出示谜语样子像老鼠,爬在树枝上,生活像猴子,忙着摘果子. 学生很容易猜出谜底是松鼠,但要利用谜语让学生抓住特点,说出理由,同时获得猜谜语方法,抓住特点,得出谜底后引出新课。
其二:在学生读文之后,研究课文分为几部分,抓住主要内容对课文进行概括,说出每部分内容,并讲出自己这样分的理由,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师加以总结,得出写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具体到生活习性又可发分细分为:它的生活、住所和吃食。这样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进行课文分析。
其三:抓住本文重点部分,了解松鼠的外形是如何的美丽和可爱,如何的讨人喜欢的,通过读,让学生知道该段由几句话构成,并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说出理由,这样学生便会感到由总到分或是由整体到局部的写法,加上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写作上学到怎样把一件事物描写具体的写作方法,由总到分。
在这样的环节下教学,学生上的很轻松,对松鼠的喜爱之情皆能表达出来。我感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大多数没有看过松鼠,加之课前没有找资料,因此个别学生不发言。因此以后,布置学生充分预习特别重要。只有预习充分,才能上课积极发言。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太阳的远、大、热,知道太阳与人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2.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理解“……其实……”“如果……就……”“虽然……但是……”等关联词语的作用。
教学重点: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说明事物的多种方法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导学过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自学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题、审题。
同学们,在晴朗的日子里,我们天天都能见到太阳,可是关于太阳的知识你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篇介绍太阳知识的课文。(板书课题)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作板书,)
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课文,是不是写这些东西。
二、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1)一边读,一边对照刚才的问题在课文中的哪部分,想―想每段写什么。
(2)自学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识记字形。
三、证实审题推测。理出课文思路。
根据审题时学生推测的内容,逐一与课文有关段落对应起来。
板书:
远(1)
特点 大(2)
热(3)
太阳 动植物(4)
关系 天气变化(5-6)
(4-8) 防治疾病(7)
总结全段(8)
四、学习“提示”,对照以上板书,明确阅读训练重点,给课文分段。
1.看板书,说说课文安排哪几方面的内容,课文可以分几段。
2.齐读“提示”,对照刚才的归纳,看看是否归纳正确,强调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了解课文作者是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的,
五、检查字词学习情况(词浯表中11个词语),重点教学“繁殖”、“水蒸气”两个词。
六、细读第一段。
1.读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词语换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A.其实( ),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
B.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 )它却大得很。
C.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 )要走3500年。
D.中心温度估计( )是表面温度的3000倍。
七、作业
1.抄写课后习题4中的词语,含生字的'词多写两次。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太阳有哪三个特点?用数据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二、细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并回答;
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总分总)划出总起句和总结句。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些方面具体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边讨论边板书:
(1)动植物人的吃穿用靠太阳
关系(2)云雨雪是太阳带来的,
密切(3)热冷风是太阳带来的
(4)太阳光可用来防冶疾病
3.齐读最后―个自然段。讨论:
(1) 这段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总结,强调)
(2)在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特点?(正面叙述和反面叙述配合),哪―段也是这样说明的;
(3)在段中分别找出“光明”和“温暖”的反义词:
4.朗读第4和第8自然段。
师导读:“太阳离我们这么远,……关系密切。”作者从正面叙述― 生接读:有了太阳……
师导渎:从反面叙述――
生读:如果没有太阳……
三、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这类文章一般有什么特点呢?
(可从内容、表达方式、结构及语言方面来认识,详细见《教参》)
四、课文第一自然段中直接写太阳离我们很远的句子是哪几句?
可不可以单列为一段?与原文相比,哪种开头好?为什么?(进一步理解“传说”)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作业本第3、4、5题。
板书设计
太 阳
远 1.5亿公里
特点 大 130万个地球
热 6000度1800万度
植物、动物 吃 穿 用
与地 气候 云 雨 雪 风
球的 疾病 细菌
关系 地球 人类、世界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课时目标:
1、完成词语超市、连连续续、加标点、写字板这四个板块的练习。
2、积累叠词,掌握词语的恰当搭配。
3、运用标点符号,练习写好钢笔字。
重点:字、词的积累。
难点:叠词的仿写
教学过程:
一、词语超市。
1、出示“词语超市”,说说这8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2、仿说叠词,并写一写。
3、选择一个词造句。
4、再读词语,识记。
二、连连续续。
1、出示“连连续续”,自由读左右两边的词语。
2、看看这些词语是什么词?
4、师生配合朗读。
三、加标点。
1、复习逗号、句号、感叹号有什么不同的用法。
2、读书上的句子,自己填写。
3、交流汇报,评价填写情况。
4、板书答案,齐读句子。
四、写字板。
1、出示写字板中的'6个字。
2、观察字的结构,发现规律。
3、重点指导“罚”和“寿”字的写法。
4、学生完成写字板,教师个别指导。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叠词,完成了连线题、给句子加标点,并做好了写字板,同学们的收获不少。
六、作业设计。
学生观察、汇报
分组仿写,看哪一组仿写的最多。
3、连线,和同学交流。
回忆标点符号的用法,汇报交流
观察字的结构和规律,学生完成写字板。
1、在第三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叠词,抄写在摘抄本上。
2、将第三单元的生字抄写两遍并听写下来。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学习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重点)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
学法指导:
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知识链接:
在波兰,特别隆重庆祝的国庆有两个。一个是5月3日,是1791年5月3日通过波兰宪法(它是欧洲第一部宪法,也是世界第二部宪法)的周年纪念日。另一个是11月11日,这是波兰的独立节。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习:
1、通过自学,我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我会写:
2、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我理解了课文中的生字词,它们是:
3、我要把课文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合作探究
1、自主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学生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鼓励有创意的识字方法。
2、认真观察今天要写的生字,说说我们在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思考:课文中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是怎样夸他们的?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三、课堂小结
读出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四、课堂检测
完成填空,理清课文思路。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自然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写队员们商量一件“棘手”的事,( )自然段写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五、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感受大家对残疾人的`尊重和爱护,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3、积累课文中好的词语。
一、自主学习:
1、听写词语。
2、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学习三──九自然段。
1.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是什么事呢?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2.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队员们都有些什么想法?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习第十──十六自然段。
1.我们小组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用笔画一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
读第12段,体会博莱克的心情。
为什么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都被深深地感动,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
四、课堂检测
1、引导写话。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你说:。
(2)检阅结束回到家,博莱克对妈妈说:。
2、抄写文中好的词句。
五、课后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
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
(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
(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
(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评价。评价要点:
(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
(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去学习更多的本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二)选一个开头,展开想象,大家接龙编故事。
1.课件出示课本第66页的两段开头。
2.理解故事的前半部分。
(1)分别介绍故事中的人物,猜想情节。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它们要去干什么?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看到了什么?
(2)瞌睡虫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它们会找到哪些朋友?会做些什么呢?小牧童除了看见树是颠倒的,还会看见什么?他会有怎样有趣的经历?
3.续编故事。
(1)引导续编多种故事结尾。
(2)分组讨论:把故事创编完整。
(3)分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4.个别讲述,同伴补充。
根据学生的讲述,教师进行归纳梳理。
5.自主评价,提升续编故事的经验。
(1)根据要求对学生的讲述进行评价。
(2)“故事大王擂台赛”:每组派一名选手参加比赛,其余学生当评委,评选出冠军。
三、习作例文。
(一)《一支铅笔的梦想》
1.创设情境,引入文章。
(1)同学们,我们每天写字都离不开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2)铅笔人人都有,可是你知道吗?有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有自己的梦想,大家想知道它的梦想是什么吗?
2.初读例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小组内学一学。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一只老憋在抽屉里的铅笔的五个梦想)
(2)铅笔的梦想分别是什么呢?
4.总结,体会想象的神奇。
5.展开想象,续写铅笔的梦想。
(1)铅笔还有哪些梦想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2)全班交流。
(3)评选出想象力最丰富、想象得最新颖的同学。
(二)《尾巴它有一只猫》
1.激趣导入。
有一条尾巴,它很自豪地说:“我拥有一只猫!”听了这句话,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2.走进例文,了解内容。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3)齐读第7自然段,谁来说一说尾巴的想法。
小结:像这样反着去想象,尾巴就能有一只猫了。真有意思!
3.展开想象,说一说。
除了“尾巴它有一只猫”,你还能想到什么新鲜有趣的说法?
第二课时
(习作:奇妙的想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两篇课文都充满了作者的奇思妙想。它们奇在哪里?又妙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奇妙之处。
二、引发想象,创编故事。
1.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一切都变得那么奇妙。下面这些题目一定会激发你无穷的遐想。
(1)出示题目。
《最好玩的国王》:想象国王怎样好玩?他做了什么事让人觉得好玩?
《一本有魔法的书》:读了这本书,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发生呢?
《小树的心思》:小树有什么心思呢?它想干什么呢?
《躲在草丛里的星星》:这颗星星为什么会躲在草丛里?它有什么奇妙之旅?
《手罢工啦》:人们仰赖其吃饭、写字、画画、玩游戏的手罢工啦,这是怎么啦?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滚来滚去的小土豆》:小土豆会滚到哪里呢?又有什么奇妙的旅程呢?
《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假如人类可以冬眠,会对人类有什么好处呢?
(2)选一个题目编一个想象故事。小组交流自己编写的故事。
2.学生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也可以写其他的想象故事。
(1)举例文,悟写法。回顾本单元两篇文章以及习作例文,品析课文想象的精妙之处,说说他们是怎样展开奇思妙想的?
(2)自主选择题材,自拟题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或自己的想象,自主选择一种题材,再把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写生动。
(3)想象情节,讲给同桌听。
三、作业。
学生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习作评议)
一、相互传阅,学会把故事写得新颖、有趣。
1.学生互相传阅习作。
2.指名反馈:你读了哪些同学的习作?你觉得谁编写的故事最新颖、最有趣?简单说一说故事情节。
3.教师出示情节新颖、有趣的习作,全班一起欣赏。
4.教师:同学们,这些故事的情节都是比较新颖、有趣的,充满了奇思妙想,你们知道它们有趣在什么地方吗?(指名反馈,同学间可以互相补充)
5.小结:要想让你的故事充满奇思妙想,同学们在创编故事情节时要注意故事情节的起伏,最关键的是避免编出来的故事与人雷同,这是本次习作中不少同学出现的问题。所以,谁的想象最奇特,谁的故事才新颖、有趣。
二、欣赏佳作,学会让表达更有趣。
1.师:要想创编的故事新颖、有趣,除了故事情节外,还得用有趣的语言使故事新颖、有趣。
2.教师朗读佳作,学生倾听。
3.指名反馈:哪些语句表达生动、有趣?(学生评议)
4.小结:想让你的语言生动有趣,就要抓住主人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细致的描绘,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一一展现出来。
三、小组合作,修改习作。
1.小组成员相互读作文,提出修改意见:
(1)情节应该怎样修改会更新颖、有趣?
(2)语言要怎样表达才更好?
2.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想让你的习作充满奇思妙想,需要我们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自己的语言,注入你的思想感情,要喜他们之所喜,悲他们之所悲,让笔下的主人公鲜活起来。
五、作业。
修改习作,誊写习作。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2-18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2-27
三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2-21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语文园地教案02-02
三年级下册语文简易教案03-15
三年级语文下册《翠鸟》教案01-13
三年级下册语文《松鼠》教案12-16
三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01-12
三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