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桃花源记》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桃花源记》教案1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学生参与方式
在诵读、翻译、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掌握记叙的顺序,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内容梳理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预习活动
1、本文选自( ),陶渊明字( ),号( )又自号( )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 )( )( )( )( )
3、古今异义词
《桃花源记》课文解读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本文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一个以捕鱼作为职业的武陵人。(有一次渔人)沿着小溪走,忘记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夹杂其它的树,芳香的青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对眼前的景象感到非常惊奇。(渔人)又继续向前划行,想走完那片林子。
桃林在溪水源头消失了,就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洞)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船,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渔人)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有平坦宽广的土地,房屋整整齐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互相交错相通,(村落间)能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村落间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衣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桃花源的人)一见渔人,竟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们的问题。(村里的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款待他。村里人听说有这样的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了,与桃花源以外的人隔绝了。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桃源里的人,(桃源里的人)都感叹惋惜起来。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都拿出酒菜饭食(来招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便告辞离去。这里面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事)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讲。”
《桃花源记》知识点归纳练习
《桃花源记》历来是升学考试的.传统课文,考查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考查角度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⑴豁然( )⑵俨然( )⑶垂髫( )⑷阡陌( )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⑴缘溪行⑵渔人甚异之⑶欲穷其林⑷才通人⑸俨然⑹桑竹之属⑺交通⑻悉如外人⑼便要还家⑽咸来问讯⑾妻子⑿绝境⒀无论⒁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⒂辞去⒃此中人语云
三、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⑶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不足为外人道也。
四、填空。
⑴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⑵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
⑶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
五、掌握内容。
⑴作者、朝代及课文出处。
⑵出自本文的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等)
⑶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源人为什么叹惋?(桃源人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的生活而叹惋。)
⑸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不存在的“世外桃源”。(作者虚构一个与黑暗的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练习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体裁是__________,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_________。作者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的字:
辅三秦___________五津___________
比邻_____________无为____________
3、远隔两地的朋友经常用诗中的哪两句来互相勉励和鼓舞?简述你对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五言律诗送别诗初唐四杰
2、辅佐、护卫渡口近邻无须、不要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4、因为这首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中那种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桃花源记》教案2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教学设想】
1、学生接触这篇文章之前,已接触过一些文言文。本文除个别比较生僻的字词及古今异义的词语外,不少文言虚词、实词和句式,学生是可以粗知的,直鼓励学生自学,教师从旁启发点拨,宜加强诵读练习,增进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学生粗通内容大意后可安排创造性的复述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2、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的背景。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3、学生细读课文,笔译全文。
这一教学步骤应达到三个目的:
⑴ 培养学生细看注释,独立理解课文的习惯;
⑵ 准确理解全篇字词句段;
⑶ 基本搞清本文的线索及记叙顺序。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时,教师只要将重点词语提示学生注意掌握就行了,点拨要尽可能少,以免妨碍学生独立钻研习惯的养成。只有那些要加深理解,或不加解说就不能准确理语,教师才相机点拨。如:“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问所从来”,即“问从何处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作连词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挑花源时走的路。“诣太守”,“诣”,即“到……去”,这里揭谒见。
〖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2、概括每个自然段段意,体会全文的思路。
教师收学生笔译练习,抽阅上中下三档各若干篇,以便在第二课开始时适当讲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之处,;纠正错误之处。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注音并释词。
阡陌( ) 髫( )恰
诣( ) 骥( )津( )
2、讲评笔译练习,纠正主要错误。
3、指名朗读课文。
4、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的基本情节,合理地补充一些细节,具体完整地复述。教师据此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5、分析课文:
⑴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要点: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树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顺序,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为经过。
第二部分(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以后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第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第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第4~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⑵ 提问: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要点:文章如何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中间部分写得详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
⑶ 提问: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社会理想?
明确要点: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憧憬着了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的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记诵的方法,首先是逐段边读边背,然后读整篇背整篇;整篇能背以后,再深入体会地读若干遍。这样就会在较长时间内不遗忘。要教给学生按课文的线索和顺序来记诵课文,找出能想起前后内容的词语作为支撑句,使之形成一个帮助记忆的链条。如: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一停数,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 →无问津者
〖布置作业〗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⑶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⑷ 芳草鲜美。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⑴ 便舍船,从口入。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⑵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⑶ 见渔人,乃大惊。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⑷ 寻向所志。
寻病终。
3、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丽,欢乐和奇异。
2、深入体会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
3、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
4、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的美、乐、奇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桃源仙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东晋末年,战乱频繁,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濒临崩溃,在这样的动乱岁月,陶渊明的一腔爱国热情无处倾诉,让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无法实现,只能把情感寄托在文章里,今天我们就带着对陶渊明已有的认识,再次走进《桃花源记》感受作品的独特魅力。
二、找同学大声的有感情朗读课文,边听边想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三、分别从“美、乐、奇”三个角度赏析全篇文章,学生进入小组讨论pk阶段。
四、小组讨论:桃花源的美表现在原文的.哪些句子中?
1、教师点拨:自然环境美、社会环境美、人情美。
2、作者写这一美景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对桃花源的喜爱、向往)
五、小组讨论:
1、文中哪些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
教师点拨:(老幼因和平安定、丰衣足食而乐)
2、总结:桃花源人都乐在哪里(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风淳朴),作者写这些乐的目的是什么、(寄托理想)
六、小组讨论:
1、桃源“奇”在何处呢?从原文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小组讨论在文中画出这样的句子,同时分析了三个问题。
1)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2)桃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章安排刘子骥寻桃源是不是画蛇添足?
2、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文章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
3、作者设置这些“奇”暗示什么?(虚构社会)
七、桃花源是一个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仙境,这里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理想?(安居乐业,没有压迫、没有战乱,批判黑暗社会)
八、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明确:想法积极,做法消极,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九、学生质疑
十、总结小组成绩,鼓励优秀小组
十一、结束语:陶渊明追求光明和理想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信未来是美好的,我们要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
十二、布置作业: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桃花源记》教案4
【学*目标】
1。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熟读并背诵全文;品味简洁而蕴含丰富的语言。
3。正确看待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重点】:
1。积累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学*难点】:
1理解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感情,结合个人生活体验,达成情感共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如何理解文章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开头渲染神秘色彩,结尾又不知所踪都暗示了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似真而幻的虚构境界。
【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给重点词语注音并解释。
2、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疏通文章的大意。
3、朗读课文,2—3遍。(朗读时,读准字音,停顿分明,不读破句,语速适中,语句流畅,富含感情,不能多一字,不能少一字。)
4、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⑴渔人的行进路线: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_____桃花源。
5、查阅资料,介绍一下陶渊明,制成知识卡片。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
6、把你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上交流。
《桃花源记》教案5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一)导语:
同学们,还记得有一次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中国的别称有哪些?谁还记得?(中华、神州、四海、九州……)今天,老题想再问问大家:咱们土生土长的巫溪,有直插云宵的山峰,有回环迂回的河流,有善良淳朴的人们;那么,有谁知道咱们巫溪又有哪些别称呢?(桃源、峡郡……)那么,有谁知道为什么把巫溪称作桃源、峡郡吗?
同学们,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战争的课文,这些课文提醒着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可以说,当时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习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多种形式读通课文。
3、逐段疏通文意。
第一段。
为业:以……为生。缘:顺着。夹岸:夹着溪流两岸。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异:名词作动词,诧异。穷:穷尽。
第二段。
林尽水源:桃林的尽头是溪水的源头。舍:舍弃,放弃。平旷:平坦开阔。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属:类。悉:全。怡然自乐:安闲快乐。
第三段:
所从来:从哪儿来。具:详细。咸:都。问讯:打听消息。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邑人:同乡人。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焉:于之,从这里。间隔:断绝了往来。皆:都。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语云:告诉(他)说。不足:不值得。
第四段:
既出:出来后,既:已经。志:做记号。诣:拜见。如此:像这样。
第五段:高尚士也:志向高洁的隐士。遣:派。欣然:高兴地。
4、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古义:不值得。例:不足挂齿;不足为奇。
今义:缺点。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复述故事。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文言文,谁来说说文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简洁、典雅)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体味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语言简洁典雅的特点。
(1)完成p168三题第1小题。
问:大家看看,这句话中,省略的词语都有什么特点?(指称)你发现了什么?(在不妨碍理解的情况下,省略指称使行文简洁,流畅。)
(2)第2小题。
(村人问:今是何世?
渔人回答:今是晋。
村人又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
渔人再答: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
师:大家看,作者没有正面描写渔人的回答,却用桃源中人的反应“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来加以暗示,作者精巧的剪裁所体现出的简练的语言风格,令人叫绝。
(3)第3小题。
“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前文所说的所有内容。具体可归纳为三个方面:A发现桃花源的经过;B村里人的生活状况;C归途中所做的标记。)
(用指代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使语言更简洁。)
(4)由此看来,同学们自己在写作时可以受到什么启发?
二、拓展延伸。
1、提问:“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乃”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效果?推想一下,渔人对桃源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乃”是竟然的意思。表现桃源人对外面改朝换代的时事感到吃惊。渔人向桃源人介绍了自秦以来的历史。桃源人因世间社会动乱和百姓生活痛苦而叹惋。)
2、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3、提问:作者借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的这种理想?
(A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B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C陶渊明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中,因而想象出了他心中的理想的社会,这既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又反映出人民大众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当时的社地,这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4、请归纳出源自本文的成语。你能用这些成语造句吗?
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与世隔绝无人问津
三、指导背诵。
指名读背诵的方法,后指导背诵。
缘溪行→逢桃花林→林尽水源→山有小口→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见渔人→自云先世→问今是何世→停数日,辞去→既出→及郡下→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南阳→未果→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
2.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3.了解本文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反映了怎样一种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四、教学手段
PPT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云南风景名胜:文山文笔塔、丘北普者黑、富宁驼娘江、砚山裕仙湖、广南八宝田及世外桃源、麻栗坡老山。
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欣赏完这一幅幅优美的图片,无不让人心生向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访桃花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jì) 诣太守(yì)
2疏通词句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两岸。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所从来: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平旷:平坦开阔。
属:类。
悉:全。
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志:做记号。
诣:拜见。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3.找出难译的语句讨论作答,合作完成全文通译。
(三)精读课文,理清脉络
1.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可以按照逢桃花源、访桃花源、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复述。
2.概括桃花源给大家留下的印象
桃花源美在何处?请以“这里 美,你看 。”为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例:这里屋舍美,你看房屋整整齐齐。)
3.总结: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美在环境幽雅,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4.桃花源神秘在何处?
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
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5.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
①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②男女: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
③渔人(侧面烘托):杀鸡作食,皆出酒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总结:桃花源幸福表现在生活和平安定,丰衣足食,民主平等,民风淳朴。
(四)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1.小组合作学习,探讨主题
(1)桃花源美在风景秀丽,美在民风淳朴,美在生活幸福,美在平等自由。不过,请同学们想—想,在东晋时代,这么美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2)有人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积极追求美好生活,也有人说他是消极逃避现实,你怎样评价?
2.拓展延伸,深化课堂
学生联系现在的生活现实,谈谈自己理想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让学生感受到现在生活的幸福,老师适时补充世界并不太平的数据资料,让学生体会和平安定的生活不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渴望,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渴望,从而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努力学习,把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富足、祥和。
六、小结作业
作业:背诵全文。
《桃花源记》教案7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及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实——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记。
4、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产生真实感。
⑵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安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 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
⑶作者自己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摆脱苦难过上 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记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作者怎样描绘出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作者怎样描绘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
学生讨论明确:
1、环境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宁静和平,人们社会富足,安居乐业,气象升平)
2、人美:
⑴热情款待外人,民风淳朴,热情待客,和睦友好
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交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会,厌恶战争,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这样的社会别说在东晋这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不能存在,就是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咱们就从作者的写法构思上考虑陶渊明怎样描绘这个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记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出这样的一个虚幻带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东晋统治者的奢侈、残酷剥削,政治濒临崩溃,作者的抱负无法实现;当时实行的门阀制度,保护高门氏族贵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渊明本身不愿攀附权贵,与统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辞官,41岁归耕田野,面对纷乱的世道他无力改变,只好创造一个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及美好的情趣。
二、体会本文叙述详略安排的特色
找出详略的安排,分析原因。
明确:详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来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写: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写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辅助地叙述事件,只需简单介绍。
三、了解其他的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桃花源记》教案8
设计指导思想:
教学札记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2.突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 ;注重朗读和背诵、积累。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
了解作者、作品及其背景,识记本文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熟读课文,能用通俗的语言准确流畅的翻译课文。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图景,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相关常识,和有关历史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灾难,里老街桃花源记的历史背景;反复朗读课文,利用字词典结合课下注释掌握本文词汇,疏通课文大意。
3.用心体味文章内容,注意朗读的技巧,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文言文中字、词、句 的含义,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翻译全文
2.引导学生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引导学生再现桃源,感知桃源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字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课文诵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展示有关战争的图片)
师:你能读懂他们的眼泪吗?
生讨论。(对战争的控诉。)
师:是啊,他们的泪水中也充满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战争的恶魔四处流窜,人们却总想找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之地生活。在中国,有一群人在秦朝时代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那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吧。
二.陶渊明简介
让学生介绍,并互相补充。(出示幻灯片加以强调:)
三.教师范读全文。
安排学生自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相互讨论,学习字词,教师指导、点拔.
(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句读分明;二节奏合理;三语速适中,四语句流畅;五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
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
(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
四.检查自学情况。
字词训练(投影)
1.重点实词和虚词:缘、穷、然、属、闻、具、足、之、志、规、寻、向、诣
2.古今异义词:鲜美、交通、妻子、绝境、间隔、无论
3.特殊用法字词:异:意动用法;通:使动用法
4.通假字:“要”同“邀”
5.同义词:都:悉--咸--皆--并;邀请:要--延
6.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五.1. 指名翻译全文,注意上下连贯通顺,如成分省略现象要补充完整。
2. 概括文章各段内容(学生讨论、归纳,教师总结)
六.讨论,分析本文写作线索(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七.分小组进行诵读比赛,部分同学能当堂背诵。(指导背诵方法)
教后感
《桃花源记》教案9
《桃花源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2.理解、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目标:1.疏通文意,理清文章叙事线索。
2.从读中感受桃花源的美。
3.理解文中作者所寄托的美好的社会理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通过桃花源寄托的政治理想。
三、教学工具ppt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采用谈话法,设问,“同学们现实世界中我们压力太大、烦恼太多,老师家长对我们要求又太高,这时候你们会想到到一个什么地方去?”,引起学生的共鸣,增添学习兴趣。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具体步骤是:
①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感知文章内容;②听录音朗读,感受你的朗读与录音朗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找出,这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③抽读
④、解决课文的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字、通假字(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三、理解、欣赏桃花源之美
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认真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美,培养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主题探讨
这是教学的难点,主要通过启发思考和学生自己的讨论来突破,同时使用多媒体幻灯片辅助教学,提供背景资料。
这里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是渔人离开桃花源“便夫向路”又“处处志之”,再往时“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社会?
五、归纳总结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相争,战祸连连,百姓名不聊生,因此陶渊明虚构了这样一个与世无争,安宁和谐的桃花源林来寄托自己美好的社会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六、拓展延伸
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和幸福,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请你用几句生动的话描绘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
五、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以桃花源的美乐奇为中心,体味这一人间乐园,突出重点,画龙点睛。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
进入桃花源人美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在寻桃花源
景美生活安乐和谐
《桃花源记》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
1朗读法2想象法3自主和作探究法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精心导入
1.“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一个环境优美而生活安乐的世界,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展示)
二、整体感知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 )俨然( )阡陌( )诣( )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朗读指导:
①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的读出感情意味。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
4.学生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5.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提示:⑴重点字必须解释出来,单音节变成双音节。
⑵根据课文内容,补充省略的内容。
(二)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展示)
1.通假字
(1)具答之。(具,通“俱”,都)
(2)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2.古今异词
(1)阡陌交通
交通:古义,为交错相通;今义,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古义为“不用说”“更不用说”之意;今义,是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鲜美:古义,色彩鲜艳美丽;今义,味好,香浓。
(5)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满,不充分。
3.一词多义
①便舍船,从口入(放弃,舍弃,动词)
舍
②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①处处志之(作标记,动词)
志
②寻向所志(标记,记号,名词)
①寻向所志(寻找,动词)
寻
②未果,寻病终(随即、不久,副词)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这、那,指示代词)
其
②既出,得其船(他,代渔人,人称代词)
①见渔人,乃大惊(就,于是,副词)
乃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竟,竟然,副词)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③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介词)
4.一义多词
悉如外人——具答之——咸来问讯——皆叹惋
缘溪行——便扶向路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②省略句:
A.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主语承前省略句式。即“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
B.问所从来
宾语承前省略句式。即“问(之)所从来”。
C.林尽水源
介词省略句式。即“林尽(于)水源”。
6.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黄发垂髫
豁然开朗无人问津
(三)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三个单音节词概括。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美、乐、奇。
三、欣赏探究
(一)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渔人的行踪(线索):
发现→进访→离开→再寻
(二)分步品味课文
1.想象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课文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述一番。(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美好的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别的树木,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一块大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
这里的`田池美,……
这里的桑竹美,……
这里的阡陌美,……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述,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优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2.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让人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交流讨论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老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同学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的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明确:
(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着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怡然自乐”,乐在悠闲自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怡然自乐”,乐在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父母疼爱。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令人为之神往。
3.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学生思考交流)
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气,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景。
(三)思考,合作探究(多媒体展示)
1.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2.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3.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4.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学生讨论)
明确:
1.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2.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惋惜。
3.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人的平静生活。也为下文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4.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无的。
5.在思考下面句子说明了什么?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明确: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作者是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子虚乌有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6.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四、拓展延伸
1.提问: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可以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自圆其说即可)
2.假如桃花源真的存在,你愿意做一个桃花源中的人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向往一种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幸福美好生活,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树立一种远大的理想,将个人利益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我们的民族。
五、反馈练习(多媒体展示)
1.《桃花源记》作者,(朝代)著名诗人。
2.在括号内填入被省略的成分。
此人一一为( )具言所闻,( )皆叹惋。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 )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 )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搜集积累谈理想的名人名言。
板书设计略
《桃花源记》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习,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具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二 课 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2作者的诗歌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习情况,诵读课文
1、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ó )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黄发垂髫 (tio) 便要还家(y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 浔阳( xún ) 驎之(lín )
2、A.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 )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B同学齐读课文。 C.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组一起解读而后集中解难,或者让老师提问,学生答疑,五个段落分类处理。一段一段地讨论,落实,主要在字词及内容的疏通,领悟。
1、重点字词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作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的)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夹着 )岸数百步,中(中间)无杂树,芳草(地上的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繁多夹杂)。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奇)之(代这种美景),复前行,欲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其(这)林。
②林尽(于)水源,便(就)得(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舍弃)船,从口入。初极狭,才(仅,只)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土地平旷(平坦开阔),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塘)桑竹之(这)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同),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其(那)中往来种作(耕种劳作),男女衣着(穿戴),悉(全)如外人。黄发垂髫(小孩),并(都)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竟然)大惊,问所(地方,处所)从来。具(通俱,完全,详尽)答之。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打听,探问)。自云先世(去世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孩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于之,兼词,从这里。),遂(就)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更不要说)魏晋。此人一一为 (给)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说):“不足为(对,向)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及郡下,诣(到……去,这里是谒见)太守,说(报告)如此(像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志),遂(竟然)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计划)往。未果(实现),寻(不久)病终,。 后遂(就)无问津(探访、探求)者。
2、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2).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如此 古义:像这样。如,说如此。今义:这样。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舍弃 ) 屋舍俨然 ( 房子 ) 。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 寻病终(不久 ) 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 ) 寻向所志 (标记 )
向: 寻向所志(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
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捕鱼为业(作为)
乃: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遂:遂迷(竟然), 后遂无问津者(就)
(4)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活用动词,走到尽头。
(5)同义词
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咸来问讯/皆叹惋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8)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六、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写练笔本上)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写书上)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课文回顾前堂。
二、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思路】
发现桃花源 景色 忽逢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
桃源内所见 自然景色, 土地平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桃源人精神 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 愉悦安宁
桃源内的社会风尚 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离开桃花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冰终。
【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
三、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四、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背诵课文
六、作业
课后练习。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译文 秦始皇暴政,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复前行,林尽水源,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案12
[教学目的]:
1、落实课文的朗读和古文字词理解。进行古文基本知识的积累。
2、 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课文的背景知识,明确作品的解读离不开作者,环境和文化背景。
3、要求复述课文基本内容,初步思考作品的含义。
[教学重点]:
1、古文字词的掌握,课文的翻译。
2、作者及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
古文字词的识记以及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
[教学方法]:
教授法,提问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课文朗读,探讨关于课文作者的信息,教授生字,生词,归纳古文字词(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㈠导入(5分钟)
⑴ 今天在上课的开头我先请大家来听一首民歌,大家可以先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勾勒出一副风景画,等到音乐结束。我要请同学来描述一下他的感受。
(音乐《梦入桃花源》,约2分钟)
⑵ 提问。请2—4个同学来描述一下他听完音乐的感受以及他脑海里所呈现的画面(2分20秒左右)
⑶ 小结辞:正如同学所说,音乐中所描述的桃花源是个令人是神往的地方,像一个美好的梦。相信大家对金庸笔下的“桃花岛”并不陌生,那里有美丽的景色,精致的楼台还有俏丽的黄蓉。那么关于桃源的美梦是谁最先开始做的呢?那就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了,有个叫陶渊明的东晋文人,他将自己的梦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课文《桃花源记》。(35秒)
㈡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10分钟)
⑴提问:大家知道陶渊明吗?知道陶渊明的故事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呢?(2—4分钟)
⑵ 关于作者陶渊明,书上只做了简单的介绍,他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也是今天的九江市人。他的曾祖陶侃是东晋初名将,手握重兵,声威煊赫一时。死后追赠大司马。祖父陶茂官至太守,父亲也曾做过官。陶氏为东晋元勋之后,地位虽然不像当时的名门望族一样显赫,也是浔阳的大族。只是到了陶渊明这一代,因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便日渐败落。但他仍然属于士族阶层,大家要知道当时的士族是比较牛的,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态上都是高高在上的。陶渊明从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但是他不如意,不久便归隐了。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当陶渊明四十一岁的时候,再次出来做彭泽县的县令,前后不过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脱离了官场(为什么他辞职不干了呢?因为在他到任81天的时候浔阳郡派遣“邮至”,也就是相当于督察的这么一个官员来视察,有个小官告诉他要穿戴整齐迎接那位官员,他说“我岂能因为5斗米而向这么一个乡村小官点头哈腰的”,一气之下就辞职了。)也就是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陶渊明辞官归里之后,小日子过得还算清闲。与夫人翟氏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并且他在家乡有自己的田庄和僮仆,开始一段期期,生活也算安宁自得。有时他也亲自参加一些农业劳动,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哲学的实践。在这种劳作生活中,与农民有所接近。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境况愈来愈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求禄。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尤其是中国的诗歌史上可以担得起“杰出”二字。
他的诗歌总的概括来分成三个部分,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而最出名的就是以田园生活为题材的,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使田园诗歌在唐宋以后成为诗歌的重要内容。(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伤风而进入更纯更熟的境地,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他创造了中国诗歌意境中一种新的,美的类型,一种意韵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这一切的取得与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分不开的,如果没有田园生活的体验也写不出这些广为传诵的田园诗,从而使陶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了不朽的地位。)这位老先生喜欢喝喝酒,喜欢种种菊花,喜欢恬淡的隐居生活。但是他的作品却影响了唐宋元明清的后世文人,比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他的田园山水诗,比如宋代的苏轼,明代的朱熹都非常地推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崇拜陶渊明,将他视为自己的偶像。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是说,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并。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因此,陶渊明才会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找个地方隐居。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
(东晋时代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被称为“玄言诗”,其最重要的代表,是孙绰和许询。然而,在东晋玄言诗中却又酝酿着一种新的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山水诗的萌芽。而且,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是山水诗的分支,与玄言诗同样有直接的关系。玄学本是超世的哲学,它强调人不仅在社会中存在,而且每一个人即每一个精神主体,都是直接面对宇宙存在的。因此人生的根本意义,也不在于世俗的荣辱毁誉、得失成败,而在于精神的超越升华,对世界对生命的彻底把握。宇宙的本体是玄虚的“道”,四时运转、万物兴衰是“道”的外现。从这种观念中引导出人对自然的体悟、追求,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观念。加以江南山水,佳丽可人,对于来自北方的士大夫富有新鲜的刺激,更引起他们对山水自然的兴趣。由于玄风的影响,东晋散文除陶渊明外,别无名家。但王羲之的《兰亭序》,却可以说是一篇佳作。)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桃花源记》就横空出世了,下面我们来对课文进行解读。
㈢课文基本知识教授和翻译(20分钟)
⑴ 播放课文朗诵FLSH(3分15秒)同时要求同学将生字注音。注意朗诵者的断句要领。初步熟悉课文。
⑵第一段翻译,重点字词的归纳。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注意太原是年号,该句交代了时间,主人公,以及他的职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缘:沿着。之: 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数量很繁多。注意:百步其实是一个大致的数量词,表示估计而已。)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而美丽,花儿纷纷都落下来。古今异义: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杂:别的;缤纷:繁多的样子。)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甚:很; 异:感到奇怪;之:语气助词;复:继续;前:向前;欲:想要;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其:指示代词,这,那 )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尽:到头)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仿佛:隐隐约约。)
便舍船,从口入。(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省略句。舍:舍弃 )
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省略句。才:仅仅)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复:继续。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然:…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属: 类。)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阡陌:田间的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阡(qiān)陌)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其:这,那。悉: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垂髫(tiáo))
读音: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字词翻译:
缘:沿着。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
复:继续
欲:想要
尽:到头
仿佛:隐隐约约。
才:仅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忽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 类。
阡陌:田间的小路。
黄发:指老人。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指代)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一词多义:
2、舍:舍弃 “便舍船” 房子 “屋舍俨然”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㈣提问(10分钟)
⑴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⑵渔人是如何进入桃花源的?(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⑶桃花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找出相关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述的的感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⑷复述第一段的内容。(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⑸检测字词掌握情况,提问。(可选,时间空余时用)
[板书]:
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陌
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语气助词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指示代词,这。
古今异义:
鲜美:鲜艳美丽。今:味道好。
交通:交错相通。 今: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词类活用:
才通人 通:使动用法 使人通过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动词 走完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对。。。感到奇怪
复前行 前:名词—状语 向前
渔人行踪: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作业]:
1、背诵课文第1,2段(下一课时检查)
2、抄写5遍:豁(huò)然开朗 俨(yǎn)然 垂髫(tiáo) 阡(qiān)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怡然自乐
3、记忆上课讲到的所有字词(下一课时检查)
4、预习课文下一部分
[教学后记]:
文言文的教授本来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因为其中的知识点是考试所必须要求掌握的,因此占用了解释作品内涵的时间,从而避免不了乏味。用音乐来导入文言是我所能想到的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了。其实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诠释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又不尽相同。
对于首次正式地接触文言大家,教师应该占有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认识作者。为其以后的阅读和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为课文的理解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深层次上的含义。
为什么要放入一个朗诵FLASH,是因为想给学生提供一个课文阅读的范例,对于首次接触的文言来说,学生往往不是认不全生词就是胡乱断句,结果往往读得不流利而丧失了作品的感觉。用朗诵来呈现课文,能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将学生的情绪带入课文,告诉学生课文所内涵的基调。
初二的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散文,一般来说对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是一无所知的。因此教师就应该以讲授为主,并且尽可能地要讲得细致。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要做好归纳整理的工作,将文言的知识分块,集结。要求并且强制学生记忆,不断地要求他们反复回忆,做好听写之类的检查工作。另外要求他们背诵,默写。
《桃花源记》教案13
1.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掌握故事情节,能对作者描写的理想社会进行正确的评价。
(2)掌握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语。
(3)能补出文中省略的内容,并对文章进行准确的翻译。
2.学法指导:
(1)弄清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政治主张,有助于理解作者创作此文的原因。
(2)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译全文,难点请教老师并积累重要的词语(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3)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正确评价“桃源式”理想社会的积极性与局限性。
(4)认识本文流传下来的成语,并会使用。
二、预习导引: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别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原籍江州浔阳柴桑(今九江市附近)人,东晋诗人。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士族,少年颇有壮志,博学善文。他29岁开始做官,任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回家。35岁时,在江陵做桓玄幕僚,辅佐桓玄。后因玄反迹暴露,乃离去。40岁做镇军刘裕参军,第二年因叔父推荐,为彭泽令。终因政治难图,又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便辞官离去,在官仅80余日。作《归去来辞》以明其志。此后,他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自食其力,再没有出仕。63岁时,他为自己写了《统歌诗》、《臼祭文》,不久就逝世了。
隐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著有《陶渊明集》。
2.背景资料
《桃花源记》大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在此之前作者就不满黑暗现实,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而毅然辞官归隐。即使这样,但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激起了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又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题目解说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并序》。“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4.知识链接
嗜酒的陶渊明
陶渊明一生喜爱喝酒,他常常设酒款待客人。他如果先醉了,就说:“我醉欲眠,卿可去。”有一次,他家里的酒酿熟了,他急着要喝,不等酒凉,就用头上的葛巾把酒渣过滤然后再喝酒,酒渣过滤完后,就马上把葛巾戴在头上。
三、教学过程:
(一)字音词义:
1.字音认读
俨然(yǎn)豁然(huò)阡陌(qiānmò)邑(yì)
2.字形辨识
3.词语补注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二)内容解读
《桃花源记》即《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记是一种记述事物的文体。这篇“记”后面是一首五言古诗,“记”相当于这首诗的序,故《桃花源记》又叫《桃花源诗并序》。
作为我国古代散文中的奇葩,陶渊明这篇300多字的短文传诵千古而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平等、安乐,和现实社会完全对立的理想社会,勾勒出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光秀丽的蓝图,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桃花源,哗哗的小桥流水让人们彻彻底底地摆脱了肉体和灵魂的羁绊,使人的心灵完全凌驾于社会的、历史的硝烟之上,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桃花源人从秦朝的时候就来到这里躲避战乱,已经五六百年了。在这五六百年的时间里,世间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战争,人民不知道遭受过多少次灾难,而桃花源里的人却“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自然更不知道世人所遭受的痛苦了。桃花源里和平、宁静的`幸福生活与当时赋税极为繁重的社会和动荡不安的现实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正是农民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在作者笔下,桃花源风俗淳朴,全无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他们彼此之间平等相爱,就是来自世间的渔人,也被他们当作自己人一样“设酒杀鸡作食”,十分殷勤周到地招待他。这个美好的社会,正是作者对当时长期战乱、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恶劣现实的对立性的反映。作者出于对现实的失望,运用想象描绘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同时也代表了广大农民朴素的愿望,发出了人民的心声。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陶渊明不可能寻找到改变黑暗现实的道路。所以他想象当中的桃花源,还只不过是建筑在虚无缥缈中的“空中楼阁”,带有明显的乌托邦性质。但是对于一个出身于士大夫阶层的诗人来说,这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结构图示:
(三)特色赏析
《桃花源记》是一篇文辞优美的古典散文。这篇美文对后代文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艺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1.精于描绘,情景优美。本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用优美的文笔精心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桃源仙境。这些景物极具画面感,如开头这段景物描写:“缘溪行……忽逢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的景色是那样的诱人:清清的小河,芳草鲜美的绿草地,满地铺洒着鲜艳的桃花……这美不胜收的景色自然令人流连忘返。作者还善于把景物描写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景物平添了无穷的情趣。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寥寥数语,便将一幅恬静和谐、悠然自得的乡村美景呈现在我们面前。桃花源的美景如此令人心旷神怡,自然会吸引读者饶有兴致地读完故事。
2.故事曲折,结构精巧。全文结构摇曳多姿,引人入胜。作者多用曲笔,把故事情节写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充满奇趣。尤其是作者巧设伏笔,妙用悬念,精当剪裁,使故事兴味盎然,多姿多彩。如前文“忽逢桃花林”中一个“忽”字,暗含桃花源可遇而不可求,为后文写再寻桃花源不遇作了很好的铺垫。而后文的“……遂迷,不复得路……”更增加了文章的传奇色彩。
3.语言精练,惜墨如金。
本文只用了短短不足五百字,便描绘出一个曲折而优美的故事。故事讲得既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扣人心弦,又结构完整,详略得当。如“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15个字,不仅交待了“渔人”从桃花源外进入桃花源内的行踪,而且对景物的奇异也作了生动的描写。又如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短短26个字,不仅通过“高尚士”、“欣然规往”再次突出了桃花源的迷人之处,而且还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可见作者惜墨如金的文字功力。
(四)句段品鉴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品析:这句话描绘了一幅诱人的画卷:清清的小河,芳草鲜美的绿草地,满地铺洒着鲜艳的桃花……这美景让人流连忘返,一切世俗名利之争,顷刻间化为乌有。景物描写,突出了诗人想逃避现实,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这也是诗人的乐土之一。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品析:渔人的到来,让桃花源中的人着实吃惊不小,但好客的风俗流传已久,让人彼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动作刻画,描绘了一幅民风纯朴图,为下文叙述隔世的原因,作好铺垫。
(五)疑难解析:
我们应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他向往着那种没有君主、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劳动、风气淳朴、平等自由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这种理想的生动写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农民的意志和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疑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这种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可以说,《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六)课本习题解答
第一题:1.(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才发现了桃花源。既制造了悬念,引起读者阅读下文的兴趣,也为后文写“不复得路”埋下了伏笔。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3.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4.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生活的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劳动群众追求没有压迫剥削的美好生活愿望。但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种想法只能是空想,因而脱离了社会实际,不可能实现。
第二题:放弃,离开;房屋;寻找;不久;作为;给;对。
第三题:①交通: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②妻子:妻和子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境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③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今义:①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②指某个范围或组织以外的人。③指外国人。)
④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第四题:
1.村里人渔人渔人村里人
2.村里人渔人村里人渔人渔人
第五题:(略)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识记与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俨然(yǎn)间隔(jiàn)垂髫(tiáo)
B.怡然(yí)邑人(yì)叹惋(wǎn)
C.豁然(huò)阡陌(xiān)子骥(jì)
2.下列加点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无杂树(中间)
B.寻向所志(寻找)
C.咸来问讯(都)
D.皆叹惋(感叹)
3.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一样的一项是()
A.遂与外人间隔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解释加点的实词。
A.缘溪行缘:_________
B.便舍船舍:_________
C.不足为外人道也足:_________
D.欣然规往规:_________
5.翻译句子。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寻向所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解读感悟探究〗
读下面短文,完成6-8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这段话中产生了两个成语,它们是:A._________B.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可用古代诗人的两句诗来形容这种情形,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翻译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试题答案】
1.C
2.D
3.D
4.A.沿着B.放弃C.值得D.计划
5.A.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B.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C.寻找前次做的标记。
6.A.豁然开朗B.怡然自乐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8.(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桃花源记》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熟读,美读直至背诵课文。
2、整体把握在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第一课时),多媒体教学情景引领,把握两个问题切入,背景交代,主题呈现,拓展延伸。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理想生活和社会的渴望及对现实的否定,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美好的今天。
教学重点、难点:
1、集中研讨桃花源内的美景及人的生活状况。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方法:
朗读、体验感受、 对话交流、探究思考。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有人说,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陶渊明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可是他笔下的桃花源却美丽得神秘,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它。
二、学生美读课文,调动情感,引领思绪。
三、美图展示,学生齐读,调动想象思维:桃花源给了你怎样的印象?
1、文中哪段文字是对桃花源自然风光的描绘?请展开想象,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描绘一番(强调不能是翻译)。用什么词加以形容?(生找出后读)教师点拨:进入桃花源,渔人惊呆了,展现在眼前的是,平坦而开阔的土地,香花野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有致,美丽的池塘有鱼儿欢悦,恣意地畅游,是桑林竹树间鸟儿啁啾而鸣,尽情欢唱,田间的的小路悠远绵长纵横交错,村落间鸡犬声彼此相闻……(预设:花瓣纷飞、绿水潺潺、嫩草柔柔、桑郁郁、竹森森小路悠悠)这是一幅宁静的、淡远的、美丽的、优美的、祥和的、古朴的……田园风景画。生齐读。
2、这样美的去处,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如何呢?跳读:看桃花源的人是一番怎样的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学生表达。教师点拨: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少少无忧无虑,安其居。人们过着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的生活,并且自得其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其间以问梳理第二段内容:⑴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⑵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⑶渔人与桃源人的的对话是怎样的?⑷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3、这样美丽祥和的社会之所在,今天通常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世外桃源。请解释。
4、既然是幻想的世界,又如何理解作者的有意虚构,用意何在?哪些语句,文段有所流露?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点拨: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得自由快乐,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这在当时不可能存在,由开头的“忽逢”“遂迷”“未果”及后来渔人的寻而未得暗示桃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种种描写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表面写其隐蔽,实质以其虚幻的,不可能的暗示当时社会的黑暗,寄托了作者对自由的'幸福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表达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四、背景交代:
本文大约写成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作者57岁时。当时的统治者内部互相倾轧,战乱频繁,加之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和压榨,给百姓造成了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的惨象,陶渊明对此深有感触,对当朝者的不满加深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又无能为力,只能逃遁,选择远离。只好借助文字抒怀。
五、我眼里的陶泽令。
由于他对现实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死的彻悟,
由于他的博闻强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他清高傲骨,不媚流俗,他不愿在腐白的官场蝇营狗苟,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他炒了俗世,救赎自己,选择做一介自由的农夫,投身于自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早在《爱莲说》中,我便钦慕他作为隐士的特立独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又艳羡他悠闲自适的那份惬意。他爱菊还嗜酒,他说“我醉欲眠卿且去”,又让我懂了他的率真与自然……
xx后世的人们尊崇他:孟浩然、李白、杜甫赞美他的诗句呈现
xx《桃花源诗》呈现
六、小结:走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外桃源,我不得佩服作者的醉翁别意,他让我们不得不审视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的时代,而我要说的是热爱生活,珍惜今天。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背诵陶渊明其他诗作。
3、日记记录收获。
八、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景之美 优美宁静祥和和平自由幸福 世外桃源
人之美 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 人之乐趣
《桃花源记》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教学步骤〕
一、导语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简介。
三、学生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注意积累材料中的一些文言字词。
2.在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律。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对偶句、四字句要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a问今是何世,b乃不知有汉,c无论魏晋。”一句,加着重号的词宜重读,语调稍慢;a句读得略平缓,b、c句读得宜有起伏;a句后停顿略久些,b、c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读,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3.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品味,进入意境,想像画面。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鼓励学生放声读,大胆读,力求有所提高。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要求声音要洪亮、节奏要准,要读出韵律。
四、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翻译。
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适当的强调与补充,并作以检测。题目为课件中的六个句子,还可以适当添加。
在此之后可以让学生复述课文。
教师提醒学生: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并插进一些话,使整个故事连贯起来。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像,合理补充一些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选两个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点评。
五、学生齐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分步品味,想像桃源理想世界的奇特之处;深入研讨陶渊明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原因,学生发表对其理想的评价;总结收束全文。
〔教学步骤〕
一、学生齐读课文
提问学生:通过对课文的诵读,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二、分步品读课文
1.通过练习“桃源”的形式了解课文的线索。
2、探究桃源世界的奇特之处:
提问: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觉得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可以理解为如下三点:
一想像桃源之“美”。
(1)指名朗读描写桃花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提问:桃花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你头脑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请选一个景点,用“这里的美,你看”的句式给大家描绘一番。
学生争相回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美好遐想。
明确: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
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升起……
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
这里的桑竹美,你看,青翠茂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的阡陌美,你看,它们交错相通,将田地划成整齐的方块,像一个巨大的棋盘……
教师小结:听着大家的描绘,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美在环境幽雅,美在风景秀丽,美在资源丰富,美在静谧祥和。
二.理解桃源之“乐”。
提问:桃花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文中哪些人能感受到桃花源的“乐”?
学生明确:男女、老幼、渔人
提问:他们分别为什么而乐?请你以其中一类人的身份和口吻说说看。
教师以记者采访的形式跟学生交流,学生以文中人物的身份设身处地地感受桃源生活之乐。
学生明确:(1)男人虽种植劳累,但他们乐,乐在不必服兵役,免受战乱之苦,能安居乐业。
(2)女人虽采桑养蚕,织布缝衣,忙得不亦乐乎,但她们乐,乐在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过和平安定的生活。
(3)老人(黄发)“怡然自乐”,乐在老有所养,丰衣足食。
(4)小孩(垂髫)“怡然自乐”,乐在和平安乐,无忧无虑。
(5)渔人乐,乐在受人热情相邀,盛情款待,乐在桃源中人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学生小结:桃花源乐在民主平等,乐在和平安定,乐在丰衣足食,乐在民风淳朴。
三.评读桃源之“奇”。
提问:桃花源的美丽欢乐令人神往,桃花源的离奇神秘更是引人入胜。那么,桃源“奇”在何处呢?请你以“奇,那是因为”的句式阐述一下自己的认识,要尽量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明确:景奇、人奇、踪奇。
(1)景奇。桃林奇,那是因为“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洞奇,那是因为“仿佛若有光”,且形状奇特,“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人奇。人奇,那是因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踪奇。踪奇,那是因为渔人“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竟然“寻向所志,不复得路”,名人探访,竟然“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还可以有其它理解。
3.全班齐读课文,神游这个美丽欢乐而又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
三、深入研讨课文,了解写作目的
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存在吗?那作者为什么要写呢?我们又该如何评价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呢?
四、课堂小结
为了追求光明和理想,我们的祖先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桃花源不是陶渊明消极的逃避,而恰恰是他闪光理想的依托。毛泽东《登庐山》中的一句诗:“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充分肯定了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面对着中华大地的千年变迁,当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试问:还有什么人间奇迹不能创造?如今祖国各地不是桃源,胜似桃源,倘若陶公地下有知,不知将欣喜为何如?
在21世纪的今天,同学们定能志存高远,向着理想勇往直前。(在学生齐背课文中结束课文学习)
五、布置作业
找出课文中描写桃林景象的句子,请用一段文字描绘出渔人所看到的那片桃林。200字左右。力求写出环境静与动的结合,不同层次的景物的色彩。
【《桃花源记》教案】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教案01-22
桃花源记教案04-26
《桃花源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桃花源记》教案[精]04-22
中学课文《桃花源记》教案01-21
桃花源记教案(通用12篇)02-01
桃花源记教案合集【15篇】12-08
《桃花源记》教案15篇(优)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