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时间:2025-01-16 16:55:03 晓丽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文明礼貌的方法才可以解决问题。

  2、了解做客的礼仪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3、学习动词:捶、踢、喊、敲。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正确的礼貌行为及错误的礼貌行为图片7张。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做客师:小朋友,你们去好朋友家做客,如果他们家的门是关着,你会怎么办?(敲门、按门铃……)

  2、师小结: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我们来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多媒体课件

  (1)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小羊、小猫、小鸡、小鸭)

  (2)他们想干什么?

  (3)师:天气多好呀!小猫、小羊、小鸭和小鸡想找小兔一起做游戏。他们来到小兔家门口。小兔家的门是怎样的?(关着)。提问:小兔在不在家呢?幼答:……

  (4)小动物们也想知道小兔在不在家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2、逐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动物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师:小猫说:“喵、喵、喵,我来使劲把门捶,咚、咚、咚”门没有开;小羊说:“咩、咩、咩,我来用力把门踢。咚、咚、咚”门没有开;小鸭说:呷、呷、呷,我来放开喉咙大声喊:“小兔在家吗”?门还是没有开;提问:

  (1)小兔到底在不在家呢?

  (2)小猫是怎样敲门的?(锤门)锤门的声音大吗?(很大声)这么大声锤门,会把门怎样?(锤坏)小羊又是怎样敲门的?小鸭呢?

  (3)幼儿学说动词:锤门、踢门、大声喊。

  (4)你们喜欢他们的敲门行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们不礼貌的`行为……

  3、播放多媒体课件,我们看看小鸡是怎么做的?

  师:小鸡说:“叽、叽、叽,我来轻轻把门敲:小兔在家吗”?小兔高兴地打开门说:“你们好!小动物。我在家呢”!小鸡说:“小兔,你好”!小猫、小羊、小鸭生气的说:“为什么听到我们的敲门声不开门”?小兔回答到:“因为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小猫、小羊和小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

  (1)是谁敲开了小兔家的门,(小鸡)。为什么?(因为小鸡是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2)幼儿模仿小鸡轻轻敲门。

  (3)这些小动物,谁是有礼貌的行为、谁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到别人家做客要学会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4、判断图中小朋友谁的行为有礼貌、谁的行为没有礼貌。

  三、情景游戏师设置场景让幼儿到别人家做客,学习有礼貌的敲门。

  四、结束部分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许多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我们一起去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2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敲门的基本礼仪,知道敲门时应发出轻柔、有节奏的声音。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和实践,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敲门,并能简单表达敲门的理由。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他人隐私和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敲门声效音频、动物手偶(如小熊、小兔)、门模型或教室门、礼貌用语卡片。

  环境布置: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家”的场景,设置一扇门。

  材料准备:故事绘本《小熊的礼貌敲门》或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故事引入:教师讲述或展示《小熊的礼貌敲门》的`故事,讲述小熊如何礼貌地敲门进入朋友家玩耍,强调敲门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敲门方式。

  提问讨论:故事讲完后,提问幼儿:“小熊是怎么敲门的?”“为什么小熊要这样敲门呢?”引导幼儿思考敲门的意义和正确的做法。

  二、新知学习(10分钟)

  示范与模仿:

  教师使用动物手偶(如小熊),在“家”的场景前示范正确的敲门方式,同时配以轻柔、有节奏的敲门声效。

  请几位幼儿上前尝试模仿,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强调敲门时声音不宜过大,要有礼貌地说:“请问,有人在家吗?”

  礼貌用语学习:

  出示礼貌用语卡片,如“你好”、“请问”、“谢谢”,让幼儿跟读并理解其含义。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敲门后使用这些礼貌用语进行简单对话。

  三、实践操作(10分钟)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在“家”的场景前练习敲门和对话。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实践。

  情境模拟:设置不同情境(如借东西、找朋友玩等),让幼儿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礼貌用语和敲门方式。

  四、总结分享(5分钟)

  回顾总结: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敲门礼仪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经验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敲门经历,或是家人是如何教他们敲门的,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五、延伸活动(可选,5分钟)

  创意绘画:提供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敲门场景,可以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温馨画面,也可以是敲开门后收到的惊喜。

  家庭任务: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敲门礼仪,并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记录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活动效果,思考如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敲门礼仪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社交礼仪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相关文章: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好宝宝有礼貌》04-06

幼儿园小班《有礼貌》社会教案10-18

幼儿园中班教案《敲门声》07-08

学做有礼貌的孩子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07-12

幼儿园语言的教案小班11-11

小班社会教案:宝宝有礼貌05-11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教案04-03

(经典)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05-06

幼儿园小班语言儿歌教案10-27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懂得文明礼貌的方法才可以解决问题。

  2、了解做客的礼仪知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行为。

  3、学习动词:捶、踢、喊、敲。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正确的礼貌行为及错误的礼貌行为图片7张。

  【活动过程实录】

  一、开始部分

  1、谈话导入:做客师:小朋友,你们去好朋友家做客,如果他们家的门是关着,你会怎么办?(敲门、按门铃……)

  2、师小结:小朋友想的办法真好。我们来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播放多媒体课件

  (1)这里有哪些小动物?(小羊、小猫、小鸡、小鸭)

  (2)他们想干什么?

  (3)师:天气多好呀!小猫、小羊、小鸭和小鸡想找小兔一起做游戏。他们来到小兔家门口。小兔家的门是怎样的?(关着)。提问:小兔在不在家呢?幼答:……

  (4)小动物们也想知道小兔在不在家呢?我们接着往下看小动物是怎样做的?

  2、逐一播放多媒体课件:了解小动物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师:小猫说:“喵、喵、喵,我来使劲把门捶,咚、咚、咚”门没有开;小羊说:“咩、咩、咩,我来用力把门踢。咚、咚、咚”门没有开;小鸭说:呷、呷、呷,我来放开喉咙大声喊:“小兔在家吗”?门还是没有开;提问:

  (1)小兔到底在不在家呢?

  (2)小猫是怎样敲门的?(锤门)锤门的声音大吗?(很大声)这么大声锤门,会把门怎样?(锤坏)小羊又是怎样敲门的?小鸭呢?

  (3)幼儿学说动词:锤门、踢门、大声喊。

  (4)你们喜欢他们的敲门行为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们不礼貌的`行为……

  3、播放多媒体课件,我们看看小鸡是怎么做的?

  师:小鸡说:“叽、叽、叽,我来轻轻把门敲:小兔在家吗”?小兔高兴地打开门说:“你们好!小动物。我在家呢”!小鸡说:“小兔,你好”!小猫、小羊、小鸭生气的说:“为什么听到我们的敲门声不开门”?小兔回答到:“因为我想听到有礼貌的敲门声”。小猫、小羊和小鸭,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

  (1)是谁敲开了小兔家的门,(小鸡)。为什么?(因为小鸡是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2)幼儿模仿小鸡轻轻敲门。

  (3)这些小动物,谁是有礼貌的行为、谁是没有礼貌的行为?

  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到别人家做客要学会轻轻的、有礼貌的敲门。

  4、判断图中小朋友谁的行为有礼貌、谁的行为没有礼貌。

  三、情景游戏师设置场景让幼儿到别人家做客,学习有礼貌的敲门。

  四、结束部分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许多有礼貌的行为习惯,我们一起去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听,好吗?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有礼貌的敲门声 2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敲门的基本礼仪,知道敲门时应发出轻柔、有节奏的声音。

  技能目标:通过模仿和实践,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敲门,并能简单表达敲门的理由。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尊重他人隐私和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增强社会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敲门声效音频、动物手偶(如小熊、小兔)、门模型或教室门、礼貌用语卡片。

  环境布置:将教室一角布置成“家”的场景,设置一扇门。

  材料准备:故事绘本《小熊的礼貌敲门》或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5分钟)

  故事引入:教师讲述或展示《小熊的礼貌敲门》的`故事,讲述小熊如何礼貌地敲门进入朋友家玩耍,强调敲门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敲门方式。

  提问讨论:故事讲完后,提问幼儿:“小熊是怎么敲门的?”“为什么小熊要这样敲门呢?”引导幼儿思考敲门的意义和正确的做法。

  二、新知学习(10分钟)

  示范与模仿:

  教师使用动物手偶(如小熊),在“家”的场景前示范正确的敲门方式,同时配以轻柔、有节奏的敲门声效。

  请几位幼儿上前尝试模仿,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强调敲门时声音不宜过大,要有礼貌地说:“请问,有人在家吗?”

  礼貌用语学习:

  出示礼貌用语卡片,如“你好”、“请问”、“谢谢”,让幼儿跟读并理解其含义。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敲门后使用这些礼貌用语进行简单对话。

  三、实践操作(10分钟)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轮流在“家”的场景前练习敲门和对话。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实践。

  情境模拟:设置不同情境(如借东西、找朋友玩等),让幼儿根据情境选择合适的礼貌用语和敲门方式。

  四、总结分享(5分钟)

  回顾总结: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敲门礼仪的重要性和具体做法。

  经验分享: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敲门经历,或是家人是如何教他们敲门的,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五、延伸活动(可选,5分钟)

  创意绘画:提供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敲门场景,可以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温馨画面,也可以是敲开门后收到的惊喜。

  家庭任务: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展示今天学到的敲门礼仪,并尝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记录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活动效果,思考如何进一步巩固幼儿对敲门礼仪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更多社交礼仪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